第一篇:农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规定要求,我对我所在的行政村万安镇xx村的农户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的状况
1、农村发展情况
xx村人口约1200人,200户,离县中心约20公里,频临洪乔公路。土地人均一亩。该村耕地面积共约1200亩,园地5亩,林地12亩,每亩产量约为850斤。每户粮食略有结余,是变为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物产主要为小麦、玉米、大豆;果树主要为苹果树。
该村收入形式多样,但主要是种植业约占48.5%,外出收入、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畜牧业收入、交通运输业收入、批零贸易业、饮食业收入、社会服务业收入在全村中所占比例为10%、18.5%、4%、2%、3.5%、1%、1%其中种植业中粮食、蔬菜、果品的比例为8:1:1。人均收入不等,有的毛收入平均3500元左右,有的在2500元左右,更差的1000元,以比较富裕的3000元计算。纯收入只有七八百元。略有结余。2009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纯收入增幅为2%,总支出增幅为1%,每户农民如果没有人生病住院,债务几乎为零。
该村实有劳动力526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人数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 %;小学文化程度43人,占33%;初中文化程度256人,占48%;高中文化程度58人,占11%,大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人,占3%。从所调查到的人员数来看,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70%;二产业从业人员3占劳动力总数的12%;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15%。从事的主要行业来看,我村农民主要是以从事一产业中的种植业为主,从事二、三产业的仅占百分三十左右。
2、农民生活状况
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加上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农民生活水平已
有所提高。2008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320元,比去年增加50元,增长了4%。该村居民消费结构中比例最大的仍然是食品占25%。衣着占6%,交通、通信费用占6%,文化教育、娱乐用品费用占48%,家庭费用支出占15%。家庭费用支出中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占得比例为50%。
到2008年底,该村拥有洗衣机167台。摩托车286辆,农用汽车10辆,三轮车97辆,移动电话拥有率78%。家用计算机20台。农户的住房以砖窑洞为主所占比例为60%,平顶房占20%。沿公路两侧的住房比较现代。全村共有楼房4幢、土窑洞8户,瓦房3户。
3、村容村貌,农民对两委的评价状况
由于该村地形西高栋低,沿公路而建,因此该村的村貌较乱,房屋七零八落。这儿一家,那儿一家,除沿公路的农民住房较好外,其他农民的住房条件一般。但村里还是很干净的。饮水比较卫生,公共垃圾点与住房的距离间隔符合常规。
该村的村民凝聚力、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程度评价一般,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评价良好。对两委工作的满意程度一般,对党员作用发挥的满意程度评价一般。农民有事一般自己解决,主动找两委的比较少。村民对两委只有无可奈何的评价“就那样,各自过好各自的日子,谁也帮不了谁”比较冷漠。
二、调查中比较满意的方面
1、农民对政策的知晓程度比过去大大提高。党的农村政策温暖了农民的心。
2、农民对求富得渴望非常强烈。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呼声很高,积极性也高。
3、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观念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帮扶下,该村的经济状况有了一定得好转。农民家庭生活状况改善,但是,还必须认识到该村的经济发展以及现状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增收缓慢
从2009年上半年与同期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50元,增幅为1.9%,比较贫困的几乎没有增长,增长率低于2%,低于本县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农业转型及市场变化影响;二是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三是自然条件差,该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事实上,农民增收缓慢,主要体现在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增收缓慢。四是两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低收入户生活更为困难。
该村老年生活保障相对滞后、老年人在养老、医疗保障方面面临的问题更多。到2008年底该村享受农村养老保险金的人数为20人,仅占全村老年人的7%。更多的老年人是靠自己干活养活和子女养老的。在调查的108个有老年人的户中,靠自己养老的38人占42.4%,靠子女养老的占31%,靠自己和子女共同养老的占24.6%。还有12户为五保老人。从而出现了六七十岁老年人还在田间劳作。在医疗保障方面,虽然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得到补偿的金额最多只占总费用的30%。因而存在着小病拖成大病的现象。
3、该村自然条件有限,难以开拓其他产业
该村农民收入来源有运输业、加工业、服务业、农业中的种植业、养殖业。从调查中可知几乎没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范围也有限。该村地形复杂,是一条坡,山多为石头山,有山无水。水质较差。矿产资源有,但开发难度大,加之资金不足。因此,很难开拓其他产业。
4、村委支委的干部作用状况堪忧
①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②个别干部存在不作为现象③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二是年轻党员政治意识淡化。三是农村干部待遇低。④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活动难以开展。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1、紧紧抓住当前金融危机中央出台的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的一列政策,在加快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人畜饮水条件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各项资金,以改善农户的基本生产条件为重点,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环境。
2、采取多种措施方法加大投入,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差、生活、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
3、积极引导和组织贫困地区剩余农村劳动力脱离第一产业,加入二、三产业的行列,积极开拓第二产业,千方百计地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
4、坚持推广“小额贷款”,确保贫困农民能得到国家扶持专项资金的扶持。监督和指导农民自己创业,对创业农民要解决好后顾之忧。在技术、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指导。
5、根据新阶段农村扶贫新特点,实施分类扶持措施,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充分依靠科技,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
6、采取激励措施扩大农民参保的覆盖面,加大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力度。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医”。
7、加强对农村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①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完善农村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管理、奖惩激励等机制,特别是要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②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培养和管理。一是抓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要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加强培养锻炼。同时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二是进一步落实村级干部的“双定、双述、双评”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干部的日常监管,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三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深入推进“三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
③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针对农村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所处环境艰苦,工作难做,报酬又低,不少优秀年轻党员不愿担任村干部的实际,要在提高政治地位的基础上,切实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继续落实县委实行的卸职干部定额补助制度,让村干部“在职有奔头,卸任有想头,工作有劲头”。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物质基础。结合县委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村级经济工作的领导,帮助搞好经济管理和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要统筹规划,重点扶持,上下结合,分批突破,做到“一村一策”,切实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⑤细化办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力度。要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承担的党建责任目标。要建立奖惩机制,对完成责任目标好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不能完成的,实行末位淘汰、黄牌警告、诫勉谈话等制度,并与工资待遇挂钩。
⑥对村支、村委提出的突出性问题要及时解决。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县委、县政府,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以及我们的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牢记党的宗旨。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样农民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第二篇: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
近年来,劳务输出已成为诸多农村家庭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婚姻家庭是否会受到冲击,如何预防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我镇作为县妇联调查点之一,对镇域范围内====年至今的离婚家庭情况作了调查了解,调查发现,离婚呈上升趋势,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冲击大。
基本情况
=年来有离婚家庭==个,因外出务工离婚的家庭有==个。其中:一方外出务工有==个,双方均外出务工有==个,女方提出离婚的有==个,男方提出离婚的有==个,双方均提出离婚的有=对。
调查发现,造成农村夫妻矛盾的主要因素有三
第一是外出打工人员一般年收入在=万-=万元,经商人员更高,和在家乡的收入反差强烈,加之文化程度偏低,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易造成夫妻关系不和谐;
第二,农村离婚频率较高的年龄段为==岁-==岁,这一代人多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早婚,自由恋爱比例极低,感情基础本来就较差,其中一方一旦“出走”,便会重新审视恋爱、婚姻和家庭,给原有婚姻带来不稳定因素;
第三,外出务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缺乏必要的沟通,共同语言减少,久而久之感情疏远,很难经得起冲击。
调查显示,外出务工目前已经成为农村婚姻离婚的主要诱因。在离婚的==对家庭中,因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有==对,占==%。
调查发现,==%以上是由妻子先提出的,==%由丈夫先提出的,这一比例显示,近年来“休夫”现象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及经济的相对独立,女性更重视双方感情和婚姻家庭的质量,很多女性面对不思进取、缺乏家庭责任感的丈夫勇敢亮出“红牌”,特别是当婚姻关系名存实亡时,她们往往会选择离婚。从积极面上看,这也体现了现代女性不必靠男人生存的现实,也体现在对待婚姻的观念和态度上的改变。
调查显示,位居第一位的仍是“第三者”问题。家中留守女性不堪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依赖于留守男性,有红杏出墙的现象,外出务工人员受环境影响,思想观念逐渐解放,责任意识慢慢淡泊,面对婚外情,更注重自身生活质量,女性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从而导致婚姻家庭的破裂。每到春节期间,外出打工者返乡后,法院审理的离婚诉讼也呈同比增长的势头。这期间的离婚案件占全年审理案件的==%以上。
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要求离婚无可厚非。但大量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背后,隐藏着一些社会现象,高离婚率使子女抚养和老人赡养成为农村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重视。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负面影响。
其一司法部门在加大普法宣传和道德教育的同时,根据新婚姻法合理调处,对于确属感情破裂的尽早促其离婚,对有过错方应在经济上进行制约,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其二,社会和政府应该给农村家庭更多关注,基层政府组织应定期派员走访外出打工者家庭,及时掌握夫妻双方的思想动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更多家庭的破裂。
其三,提倡男女平等,真正实现同工同酬,缩小收入差距。
其四,社会和政府应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如小孩入学、老人养老、农村劳力问题,创办高质量的全托幼儿园、公寓式中小学校、养老院,并集中组织剩余劳动力完成农村繁重的劳动。
其五,社会应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夫妻双方同地就业,既有利于长期务工,增加收入,尽可能减少双方差距,又能增进夫妻感情。
其六,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引进资金、项目,富民强县,壮大当地经济,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投资创业。
第三篇: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
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
近年来,劳务输出已成为诸多农村家庭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婚姻家庭是否会受到冲击,如何预防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我镇作为县妇联调查点之一,对镇域范围内====年至今的离婚家庭情况作了调查了解,调查发现,离婚呈上升趋势,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冲击大。
基
本情况
=年来有离婚家庭==个,因外出务工离婚的家庭有==个。其中:一方外出务工有==个,双方均外出务工有==个,女方提出离婚的有==个,男方提出离婚的有==个,双方均提出离婚的有=对。
调查发现,造成农村夫妻矛盾的主要因素有三
第一是外出打工人员一般年收入在=万-=万元,经商人员更高,和在家乡的收入反差强烈,加之文化程度偏低,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易造成夫妻关系不和谐;
第二,农村离婚频率较高的年龄段为==岁-==岁,这一代人多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早婚,自由恋爱比例极低,感情基础本来就较差,其中一方一旦“出走”,便会重新审视恋爱、婚姻和家庭,给原有婚姻带来不稳定因素;
第三,外出务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缺乏必要的沟通,共同语言减少,久而久之感情疏远,很难经得起冲击。
调查显示,外出务工目前已经成为农村婚姻离婚的主要诱因。在离婚的==对家庭中,因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有==对,占==。
调查发现,==%以上是由妻子先提出的,==由丈夫先提出的,这一比例显示,近年来“休夫”现象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及经济的相对独立,女性更重视双方感情和婚姻家庭的质量,很多女性面对不思进取、缺乏家庭责任感的丈夫勇敢亮出“红牌”,特别是当婚姻关系名存实亡时,她们往往会选择离婚。从积极面上看,这也体现了现代女性不必靠男人生存的现实,也体现在对待婚姻的观念和态度上的改变。
调查显示,位居第一位的仍是“第三者”问题。家中留守女性不堪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依赖于留守男性,有红杏出墙的现象,外出务工人员受环境影响,思想观念逐渐解放,责任意识慢慢淡泊,面对婚外情,更注重自身生活质量,女性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从而导致婚姻家庭的破裂。每到春节期间,外出打工者返乡后,法院审理的离婚诉讼也呈同比增长的势头。这期间的离婚案件占全年审理案件的==%以上。
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要求离婚无可厚非。但大量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背后,隐藏着一些社会现象,高离婚率使子女抚养和老人赡养成为农村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重视。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负面影响。
其一司法部门在加大普法宣传和道德教育的同时,根据新婚姻法合理调处,对于确属感情破裂的尽早促其离婚,对有过错方应在经济上进行制约,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其二,社会和政府应该给农村家庭更多关注,基层政府组织应定期派员走访外出打工者家庭,及时掌握夫妻双方的思想动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更多家庭的破裂。
其三,提倡男女平等,真正实现同工同酬,缩小收入差距。
其四,社会和政府应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如小孩入学、老人养老、农村劳力问题,创办高质量的全托幼儿园、公寓式中小学校、养老院,并集中组织剩余劳动力完成农村繁重的劳动。
其五,社会应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夫妻双方同地就业,既有利于长期务工,增加收入,尽可能减少双方差距,又能增进夫妻感情。
其六,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引进资金、项目,富民强县,壮大当地经济,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投资创业。
第四篇: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
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
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2007-12-12 15:13:4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
近年来,劳务输出已成为诸多农村家庭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婚姻家庭是否会受到冲击,如何预防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我镇作为县妇联调查点之一,对镇域范围内====年至今的离婚家庭情况作了调查了解,调查发现,离婚呈上升趋势,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冲击大。
基本情况
=年来有离婚家庭==个,因外出务工离婚的家庭有==个。其中:一方外出务工有==个,双方均外出务工有==个,女方提出离婚的有==个,男方提出离婚 的有==个,双方均提出离婚的有=对。
调查发现,造成农村夫妻矛盾的主要因素有三
第一是外出打工人员一般年收入在=万-=万元,经商人员更高,和在家乡的收入反差强烈,加之文化程度偏低,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易造成夫妻关系不和谐;
第二,农村离婚频率较高的年龄段为==岁-==岁,这一代人多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早婚,自由恋爱比例极低,感情基础本来就较差,其中一方一旦”出走”,便会重新审视恋爱、婚姻和家庭,给原有婚姻带来不稳定因素;
第三,外出务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缺乏必要的沟通,共同语言减少,久而久之感情疏远,很难经得起冲击。
调查显示,外出务工目前已经成为农村婚姻离婚的主要诱因。在离婚的==对家庭中,因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有==对,占==。
调查发现,==%以上是由妻子先
提出的,==由丈夫先提出的,这一比例显示,近年来“休夫”现象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及经济的相对独立,女性更重视双方感情和婚姻家庭的质量,很多女性面对不思进取、缺乏家庭责任感的丈夫勇敢亮出“红牌”,特别是当婚姻关系名存实亡时,她们往往会选择离婚。从积极面上看,这也体现了现代女性不必靠男人生存的现实,也体现在对待婚姻的观念和态度上的改变。
调查显示,位居第一位的仍是“第三者”问题。家中留守女性不堪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依赖于留守男性,有红杏出墙的现象,外出务工人员受环境影响,思想观念逐渐解放,责任意识慢慢淡泊,面对婚外情,更注重自身生活质量,女性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从而导致婚姻家庭的破裂。每到春节期间,外出打工者返乡后,法院审理的离婚诉讼也呈同比增长的势头。这期间的离婚案件占全年审理案件的==%以上。
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要求离婚无可厚非。但大量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背后,隐藏着一些社会现象,高离婚率使子女抚养和老人赡养成为农村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重视。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外出务工对婚姻家庭负面影响。
其一司法部门在加大普法宣传和道德教育的同时,根据新婚姻法合理调处,对于确属感情破裂的尽早促其离婚,对有过错方应在经济上进行制约,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其二,社会和政府应该给农村家庭更多关注,基层政府组织应定期派员走访外出打工者家庭,及时掌握夫妻双方的思想动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更多家庭的破裂。
其三,提倡男女平等,真正实现同工同酬,缩小收入差距。
其四,社会和政府应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如小孩入学、老人养老、农村劳力问题,创办高质量的全托幼儿园、公寓式中小学校、养老院,并集中组织剩余劳动力完成农村繁重的劳动。
其五,社会应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夫妻双方同地就业,既有利于长期务工,增加收入,尽可能减少双方差距,又能增进夫妻感情。
其六,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引进资金、项目,富民强县,壮大当地经济,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投资创业。
农村离婚家庭调查报告
第五篇:农村留守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唐山农村留守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07信管一班
袁媛——让阳光撒在同一片大地上,让幸福同驻我们身边
引言:
今年寒假调查,我选择了留守家庭现状这一调查题目。在此之前通过报纸和电视等传播媒介,我对留守儿童问题有所耳闻,同样是生活在一片蓝天下的我们,生活却有着如此巨大的天壤之别,给我留下了极大的触动。而做这样一个调查报告,让我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了留守家庭的状况。在中央提出进行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建设的时代要求下,我去往唐山遵化做了如下调查。
一、其本情况
遵化市有25个乡镇,64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68万,外出务工人员2.4万人,其家庭的经济生活绝大多数比以前有所改善。
二、主要问题
㈠留守儿童现状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或长期与母(父)一方在一起,使这些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欠缺:留守儿童大多数与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孩子要啥给啥;在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得当,不及时。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明显。在加上有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挣了些钱后,急着往家里邮,用于补偿孩子和老人,致使好多留守儿童吃的比以前好了,穿的比以前
靓了,花钱也比以前大方多了。在加上这些长辈长期存在“溺爱”这些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家庭教育方面不得当,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有的长期与自己的母亲(父亲)在一起,家庭中缺少了父爱(母爱),致使孩子在性格形成上有缺陷。
2、留守儿童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和自己的父母离的远,见面少,直接沟通的机会少,致使情感得不到满足,大部分时间是在思念父母中渡过的。由于他们年龄偏小,对自己的父母还存在很大的依赖性,致使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非常渴望与自己的父母多沟通,渴望经常在父母身边撒撒娇,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常一些。
3、留守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留守儿童上小学的占绝大多数,正处于6-14岁之间,是孩子性格、品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或与父(母)一方分离,在性格,脾气的形成上缺少父母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由于受不到父母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满足,致使有些孩子内向,孤独,有些男孩子软弱、胆小、娇惯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关爱留守儿童,尽快的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㈡留守老人现状
1.劳动负担增加。留守老人需要全面负责外出务工者的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还要负责全家人口的农事劳动。
2.子女外出导致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增强。特别是很多外出务工者
与老人的联系不够,这很容易引起老人的孤独感。
3.生活与疾病照料缺乏。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状况较差,劳动负担重,有病后没有子女照料的多,无人照料或者无配偶照料占相当比重。
4.精神生活的贫乏,农村留守老人文化娱乐活动几乎就没有。㈢留守配偶感情备受创伤
1.劳动负担沉重,身体健康受损。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在走访过程中,反映劳动负担重,身体状况不太好的占80%左右。
2.文化程度不高,子女教育失调。留守妇女中,大部分文化偏低、能力较弱,教育子女力不从心,对孩子重养轻教。
3.易受侵害,安全系数大大降低。留守妇女容易受到不法之徒的侵害,空巢家庭更容易遭受财产损失。调查显示,边远山区农村性绯闻中有65%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
4.夫妻感情缺失,家庭功能失衡。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自我控制力不强,易受不良现象和不法分子的诱惑,出现婚外情和婚外性行为,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据了解,在边远山区农村离婚人群中,因夫妻一方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比例直线上升。
究其原因,为节省开支,很多农民工逢年过节都不回家,家人也很少去探望,甚至连通信、通讯联系也是能省则省。另外,由于长时间所处环境、背景不同,夫妻之间共同语言也逐渐减少。有些妇女反
映,由于长期分处两地,丈夫一开始还非常想念家,时间长了,就逐渐淡忘了,偶尔电话联系,除了问候一下家中老人、孩子之外,已无更多关爱妻子的话语。对于留守妇女的影响非常大,精神的压力有时远远大于物质的压力。
三、几点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的公共资产和社会资本,推进公共服务、能力扶助和集体福利。
第二、整合资源,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起齐抓共管体系。加快边远山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从而减少边远山区农村留守家庭。
第三、在有条件的边远山区农村,创办儿童托管所和老人服务中心,建立家庭咨询、服务站点等,及时排解留守成员忧虑。社会各界应组织志愿者搞好结对帮扶工作。各级妇联要加强家庭教育培训,办好边远山区农村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真正构建起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监护网络,形成保护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