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乌珠牛录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新疆乌珠牛录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姜晔 纪阳 来源:对外经贸2012.5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 点击数:
摘 要]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提高我国农村生活水平和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基于对新疆察布查尔县乌珠牛录村的实地调研,分析该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应加快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以及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希望为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 乌珠牛录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
[中图分类号] F8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5-0120-03
笔者在对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爱新含里镇乌珠牛录村调研过程中,着重从医疗卫生、养老、残疾人福利及抗震安居工程等方面了解其社会福利与保障的现状和发展情况。通过分析调研结果,乌珠牛录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医疗卫生制度的变革与国家各时期的政策基本相一致,新农合制度迅速地得到推广和普及;老年人福利和保障在政府引导和其传统习俗的共同作用下日趋完善,老年人的各类活动机构逐步健全;残疾人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工作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抗震安居工程能够及时妥善有序地开展。虽然各项福利措施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村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一、乌珠牛录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医疗卫生
建国后,乌珠牛录村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一直没有村级卫生院,与爱新舍里镇其他三个村共用爱新舍里镇中心卫生院。爱新舍里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6年,为满足村民就医需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政府在财政资金困难的情况下,自筹配套资金132.33万元,在2009年10月初,建成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高标准乡镇卫生院,并购置了血球仪、半自动生
化仪、麻醉机、手术床、无影灯等医疗设备以及医院垃圾处理等附属设施,改善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患者的就医条件。
1.医疗制度
(1)合作医疗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出台后,乌珠牛录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16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0元;自治区财政补助60元;县财政补助10元;农民自缴30元。截至2009年底,乌珠牛录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以上。没有参合的人员,部分是因为户口在乌珠牛录村,而本人长期居住在外地,还有部分是因为其他原因,不愿意参保。
(2)城乡二次医疗救助
2007年,乌珠牛录村开始实行城乡二次医疗救助政策。其资金审批发放程序是:村民本人递交申请,经乌珠牛录村村委会、爱新舍里镇、察布查尔县民政局三级审查,民政局审批签字后报县财政局审核后将救助金转入爱新舍里镇账户,爱新舍里镇再进行社会化发放。目前,乌珠牛录村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仅2009年对经新农合、居民医保报销后仍有困难的人员给予二次医疗救助的村民达26人,累计发放资金43974.2元。二次医疗救助初步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计划生育
乌珠牛录村对具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中规定的扶助条件的村民实行的奖励标准是:对初婚或再婚家庭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奖励金,对丧偶家庭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扶助金,对离婚家庭给予一次性1500元的扶助金。此外,在乌珠牛录村,对于本人和父母均为农业户口、所在家庭按规定已领取《光荣证》的高考考生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二)养老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乌珠牛录村的养老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始终紧密结合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乌珠牛录村老年人口总数为289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5%,已经成为人口老龄化村,这对乌珠牛录村老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也给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继续发展而加剧。乌珠牛录村从2010年起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医疗服务覆盖面和提高其可及性,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逐步扩大参保覆盖面。每位参保人员可得到30元/年的补贴和55元/月的基础养老金。
(三)残疾人福利制度
乌珠牛录村的残疾人总数为81人,其中具有残疾人证的人数为72人。乌珠牛录村残联逐步实行《察布查尔县残疾人优惠政策》,其中涉及到农村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例如在2010年3月,乌珠牛录村根据爱新舍里镇下发的文件《关于爱新舍里镇减免残疾人农业水费的函》,本着关心和照顾贫困残疾人的生活,有效减轻其生活负担的原则,同意45名符合减免条件的残疾人分得农地共计152.5亩,并获现金补贴3500元。
(四)抗震安居工程
2004年,乌珠牛录村实施了“扶贫抗震安居”工程。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农民居住条件也明显改善。从2007和2008年统计数据看,全村新建抗震安居房45幢,发放补助资金22.5万元;完成自建新居舍25幢、3875平方米,乌珠牛录村人均占有住房面积已达到18平方米。截至2009年底,抗震安居房已经累计达到245座,农户有砖混结构房屋达到85%以上,乌珠牛录村人均占有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0平方米。
2010年乌珠牛录村遭受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情况良好。对于受灾村民,房屋重建间数不少于倒塌间数,且重建面积要多于倒塌面积至少10平方米,最多达50平方米。2010年初至今,乌珠牛录村新建的抗震安居房有23户。
目前,乌珠牛录村正以建设经济繁荣、规划合理、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村庄为总体目标,加快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乌珠牛录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乌珠牛录村的医疗卫生、养老、残疾人福利以及救灾救济等方面的调查情况来看,其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正在逐渐从不完善、不健全的初期发展阶段向成熟稳定期过渡。但与此
同时,村内的公共设施较为薄弱,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农村养老保障基本制度尚不完善
当前,相当一部分村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知识并不了解。尤其在缺乏全国性基础制度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存在更多问题。据乌珠牛录村村委会反映,20世纪90年代,按照国家民政部1992年颁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及本地区实施办法,开展了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老农保”,先后经历了试点、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和清理整顿阶段,而目前这项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缺少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意见。虽然乌珠牛录村渐渐探索开展新农保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但在缴费标准、政府补助、保障方式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做法欠妥,与一些发展程度较快的农村地区相比差别较大。乌珠牛录村村民总体收入比较低,个人养老能力较差,老人对家庭的依赖正在显著增加,但是由于本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治区养老方面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农民参保能力有限。此外,乌珠牛录村的小富即安观念始终影响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心,最终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家庭养老能力弱化和农民参保率下降。
(二)农村低保问题突出
尽管随着五保供养标准的进一步提高,五保对象的生活得到改善,但从爱新舍里镇劳动保障所了解到乌珠牛录村的五保工作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难,动态管理难度大。村民家庭收入的核实工作非常困难,尤其是隐性收入的核实更是难以入手。在入户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能如实提供实际、隐性收入情况,给审批工作和补差标准的确定带来困难。二是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的农村五保供养经费明显不足,很多地区的各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较少,而且由于县级财政困难,缺少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资金。乌珠牛录村集体经济来源相当有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要求集体负担的部分很难落实。三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五保供养经费在乡镇一级大都由财政所或农经站发放,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四是农村五保“应保未保”问题比较突出。
(三)残疾人事业困难诸多。
第二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会的保障制度建设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那么社会的保障制度建设得怎样呢?请看下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一)
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稳定石和调节器。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实现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动全岛开放开发的支撑。为了加强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助推平潭后大桥时期科学
发展、和
谐发展,根据政协工作安排,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以维持最低生存为目标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是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深入。我县低保制度从开始全面启动,至4月底止,工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有7489户、16622人,全额低保的对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发放低保金万元,人均月补差元,全额补助对象人月均100元。城镇低保从1998年试行以来,低保对象已扩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标准单人户为155元,多人户为145元。月发放低保金万元,人均月补
差元。二是各种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我县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建立实施了多项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卓有成效,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家庭医疗救助标准,将农村低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50%,五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不断推进,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二)以维持温饱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险逐步完善。截止4月,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852家,在职缴费职工9999人,退休职工5432人,养老基金收入944万元,支出168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8556人,基金收入万元,基金支出万元,历年滚存节余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7249人,基金收入万元,历年滚存节余万元。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927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万元,支出万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28638人,累计节余万元。机关社保共有投保单位290个,在职参保人员7262人、离退休人员3235人,实现基金收入312809万元,历年滚存节余万元。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
(三)以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稳步推进。一是切实落实五保供养。将全县2541名五保供养对象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切实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慈善援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光彩事业,逐步规范捐赠行为,积极做好儿童援助中心、养老院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落实优抚抚恤新机制。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了一免三减的优惠政策。
二、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尚有空间,统筹基金征收不足。由于进城务工、自由职业人员不断变化,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工资逐年增加,而我县医保基金仍按几年前的最低标准征收,造成医保基金征收不足,面临较大的赤字压力。
二是参保单位漏报、瞒报、少报工资金额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单位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稽查工作难以到位。
三是养老金倒挂现象较为严重。以我县参保的差额拨补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例,共有该类单位85个,倒挂30个,倒挂面达35%。
四是劳动关系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拖欠工资等引起的劳动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稳
定造成一定的隐患。
五是城乡低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难,动态管理难度大。居民家庭收入的核实工作非常困难,尤其是隐性收入的核实更是难以入手。在入户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能如实提供实际、隐性收入情况,给审批工作和补差标准的确定带来困难。
2、低保金发放时间持续较长。个别乡镇的低保金财政部门一般在次月才能拨入民政部门的帐户,民政部门拨到各乡镇约需一周时间,各乡镇将保障金全部发放到低保户手中也需要一定时间,削弱了低保金保障功能。
六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员编制过少。从我县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部门专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普遍偏少,多数依托于村委会和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定编3至5人,在编人员只有1人,抽调人员1人,却要负责对全县近千户企业的劳动保障
监察工作,疲于应付。乡镇没有固定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七是工作经费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装备。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日显重要,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相关工作经费却严重不足,装备较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要坚持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当前的重点,在于积极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研究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解决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和转移接续问题。第二,要坚持低门槛进入,分标准享受的原则。根据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财
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缴费能力,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考虑政府出得起、集体补得起、个人交得起,也要考虑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转,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第三,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在制度设计中,破除城乡户籍限制和职工身份限制,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二)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逐步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全面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政府
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按照这一命题,最近,我对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调研,并提出建议。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完整的概念,从提出到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初步完善和提高则是十几年尤其是近几年的事情。每一项具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都以其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和基础的。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和特困家庭救助为主要内容,以慈善事业为扶助的配套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一)养老保险。按照经办机构、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构成,可将养老保险分为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
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始自1986年,目前初步建立了覆盖所有国有XX县以上集体企业的、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市已有1591户企业、万名在职职工、万名离退休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1998年6月,养老保险基金缴拨方式由原来的差额缴拨改为全额征缴、全额拨付,实行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同时建立了市级调剂金制度,增强了全市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调剂能力,1999年8月全市实现了企业养老金100%社会化发放。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从 1993年6月开展工作,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均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参加保险的人数达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于1995 年,目前已建立了市、县(市、区)、乡、村四级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和框架。全市已有38万人才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占全市适龄农民的16%。
(二)失业保险。从上世纪80年代
中期实行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目前全市已有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
(三)医疗保险。2015年8月,我市出台了《XX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聊政发[2002]88号)和一系列配套政策办法。当年10月1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市直和经济开发区率先启动。到目前,全市有7个县(市、区)启动了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参保职工达到25万多人。
(四)城市低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居民生活保障的最后一条保障线。我市的城市低保工作起步于1997年。2015年以前,城市低保对象主要以三无对象为主,2015年底保障人数为3240人。2015年,我市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对低保对象进行了大规模地摸底核查,到2015年11 月底,落实低保对象36672人,当年支出保障金1320万元。2015年底,按第138次总理办公会议确定的低保政策由原来计算应
得收入调整为计算实际收入后,我市对城市低保对象又进行了核查、扩面,并追加了低保资金预算。目前,全市在保城市低保对象19441户、58325人,全年需支出保障金 2800万元,人均补差40元,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五)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助。2015年底,我市开始实行一市两制的农村救助制度,除XX县继续实行农村低保制度外,其他县(市、区)全部改农村低保为定期定量救助,之后,各级在适当加大财政投入、及时落实救助粮款的同时,对救助工作全面实施动态管理,适度扩大覆盖面,使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在巩固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向农村低保过渡。今年以来,全市救助特困户及低保对象37584人。
(六)慈善事业。市慈善总会于2015年底成立。近两年来,通过开展募集慈善,创始基金、赈灾捐款、抗非捐款、慈心一日捐等一系列募捐活动,多方募集善款590多万元,并卓有成效地
开展了赈灾救济、安老助学、助医助残、应急救助和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充分体现了对社会弱势困难群体的关爱,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种有益补充。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部分带有计划经济时代所特有的时代烙印,也包含市场经济体制初创时期的制度局限。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镇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经济类型和从业人员的就业分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农村经济的天生弱质和农民权益保障意识的淡薄,致使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合理、不健全、不规范的缺陷越来越突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实施范
围窄。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的保障原理遵循的是大数法则,只有实现广覆盖,才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和实施保障。目前,就养老、失业、医疗三项社会保险来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主要是国有XX县以上集体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而县以下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从业者仍有部分没有纳入覆盖范围。失业保险的实际覆盖面和应达到的目标也存在较大差距。医疗保险覆盖了部分党政机构和效益较好的企业,仍有多数困难企业尚未完全纳入覆盖范围。这种状况既不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不利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还会影响对全体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同时也制约了社会保险分散风险功能的发挥。
(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不畅,基金总体支撑能力不强。对基金征收,虽然国家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在法律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由于个别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认识不到位、企业经营困难等原因,影响了社会保险基金的足额征缴。再加上历史欠账多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险费历年滚存结余总额小、企业欠费严重等,致使我市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支撑能力不强。从2015年起,我市已连续三年企业养老保险收不抵支。
(三)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金空挂问题日益显现。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现了企业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与职工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的并轨。但在具体运行中,由于实行统帐结合养老保险制度之前退休的老职工没有账户积累,国家又没有出台相应的资金补偿制度,只能靠现收现付来暂时弥补,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金全部用完,仍有一些地方的基金入不敷出,从而造成了个人账户金空挂。从表面上看,在职职工缴纳了养老保险费,账面上也形成了个人账
户,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社会保障的巨额历史负债直接转嫁给了社保机构,而养老金的到期支付则具有完全的刚性,社保机构直接坐支了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的资金,从而导致了职工个人账户形成无明确债务人的空帐。个人账户的空挂使部分积累成为一句空话,逐步降低企业缴费也就无从谈起,到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必然会出现大的资金缺口,从而使财政不堪重负。
关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文章关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出自http:///article/,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亟需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后,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没有同步到位,医疗服务机构不能完全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不按国家颁布的药品目录备药、开大处方、滥开自费药品和以药养医的现象依然存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院之间的结存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对住院病房少、内部供给力度小的中小医院缺乏
有效的补偿机制,保证不了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
(五)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相对不足。由于我市经济欠发达,底子薄,基础差,总体上仍属吃#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 end#饭财政,单靠各级财政短期内完全承担所有社会保障的需求确有客观困难。在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政府虽开始将社会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但尚未规范化、制度化;农村救助资金在县、乡财政列支不足或列而不支,导致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救助面偏窄,救济标准降低。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在现有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创新工作,强化措施,抓好落实,最有效地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一)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关系到困难人群的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需求,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和温暖。因此,各级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劳动保障、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协调配合,形成运转畅通的工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应有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二)拓宽筹资渠道,建立稳定可
靠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
1、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基金收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率,是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措施。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要覆盖城镇各类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要包括在内;失业保险的范围除了要覆盖城镇的各类企业外,还要覆盖各类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要覆盖城镇全部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的所有人员。对于扩大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由于其政策统一、费率统一,扩面的重点在加大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而对于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则要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和参保人群,制定不同的准入政策,进行分类指导:对外资企业和劳动管理比较规范的县以下集体企业要参照国有企业的参保办法一步到位;对城镇街居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实行低标准准入,缴费工资基数可以允许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任选;缴费方式允许按月、按季或按年趸缴,允许年龄偏大、临近退休的个体工商户补缴一定年限的养老金,以使其缴费年限达到15年,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待遇,从而促进其他个体工商户参加养老保险;对按不同方式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和个人,其缴费均享受税前列支政策,同时其养老金计发与国有企业同类人员相同。总之,要通过低标准准入、先纳入后规范 等鼓励政策,推动扩面工作的开展。
2、加大依法征缴、清欠力度。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社会保险工作的认识,营造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良好舆论氛围,使企业法人代表及广大劳动者在意识上,逐步由要我缴费变为我要缴费,增强全社会的社会保险观念。二是要增加执法力量和强化执法力度。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
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对拒缴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和主要责任人员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处罚条款,下一步主要是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依法按比例征缴。
关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各类报告
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要切实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关键在于增加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集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支出应当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项目。近几年,我市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实现参保人员病有所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后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三)规范现行的三条社会保障线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务
之急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现行的有关社会保障政策和部署,实现两个确保,重点是规范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社会保障线。在三条保障线中,养老保险的主要任务是扩面,覆盖到城镇所有劳动者;失业保险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城市低保,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要进一步完善和巩固贫困家庭救助制度,在搞好试点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向低保制度的过渡,从而在我市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就业机制,实现三条保障线的衔接。
(四)建立社区管理服务网络,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企业负担社会保险事务和管理退休人员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把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事务从单位管理逐步过渡为社会管理,减轻用人单位的社会负担,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和个人社会保险资料共享,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建议进一步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把社会保障的各项服务向社区和乡镇延伸。要依托社区积极开展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在街道、居委设立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网点,按照管理离退休人员数量核拨退管服务经费,开展老年活动、医疗保健、托老护理等服务项目,真正使离退休人员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彻底解除企业办社会的沉重负担。同时,依托社区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为医疗保险参保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使人民群众能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另外,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要以乡镇民政机构为依托,加强跟踪管理,特别要注重解决他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需求。
(五)同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调节医、保、患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利用
医疗卫生资源,杜绝医药费浪费,从而提高医疗机构、患者的费用意识和保证职工的基本医疗。在医、保、患三者之间,医疗服务机构是控制医药费的关键,同时也是落实职工基本医疗和提供医疗服务的物质载体。因此,在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同步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第一,尽快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制度,打破医药不分的垄断体制,逐步把医院的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按章纳税,从制度上解决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问题。要通过实行药品集中或联合招标采购等办法,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药品目录配置药品,从源头上治理医药购销的不正之风。第二,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机构定点制度。要建立医疗机构、药店定点资格年审制度和定期考评制度,给参保职工挑选合格的、信得过的、服务质量好的医疗机构和药店。第三,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体现技术劳务价
值。第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医务人员主动配合医改,严格执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改善服务态度,使广大职工真正能够享受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同时,引导医疗机构顺应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改革方向,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同步,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从整体上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按照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保障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第五,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点规划和建设好农村中心卫生院;搞好农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参照外地经验,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农民改革实施方案,目前情况下,可以先搞试点,推行大病救助的办法,然后逐步推开,切实解决农民就医无保障的问题。
~ 26 ~
第三篇: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推荐]
丁 瑞 武
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稳定石”和“调节器”。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实现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动全岛开放开发的支撑。为了加强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助推平潭“后大桥时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根据政协工作安排,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以维持最低生存为目标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是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深入。我县低保制度从XX年开始全面启动,至XX年4月底止,工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有7489户、16622人,全额低保的对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发放低保金111.105万元,人均月补差51.56元,全额补助对象人月均100元。城镇低保从1998年试行以来,低保对象已扩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标准单人户为155元,多人户为145元。月发放低保金12.998万元,人均月补差70.99元。二是各种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我县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建立实施了多项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卓有成效,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家庭医疗救助标准,将农村低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50%,五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不断推进,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二)以维持温饱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险逐步完善。截止XX年4月,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852家,在职缴费职工9999人,退休职工5432人,养老基金收入944万元,支出168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8556人,基金收入32.88万元,基金支出26.47万元,历年滚存节余161.93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7249人,基金收入18.8万元,历年滚存节余208.2万元。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927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00.87万元,支出274.78万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28638人,累计节余540.78万元。机关社保共有投保单位290个,在职参保人员7262人、离退休人员3235人,实现基金收入312809万元,历年滚存节余4594.61万元。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
(三)以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稳步推进。一是切实落实五保供养。将全县2541名五保供养对象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切实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慈善援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光彩事业,逐步规范捐赠行为,积极做好儿童援助中心、养老院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落实优抚抚恤新机制。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了“一免三减”的优惠政策。
二、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尚有空间,统筹基金征收不足。由于进城务工、自由职业人员不断变化,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工资逐年增加,而我县医保基金仍按几年前的最低标准征收,造成医保基金征收不足,面临较大的赤字压力。
二是参保单位漏报、瞒报、少报工资金额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单位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稽查工作难以到位。
三是养老金倒挂现象较为严重。以我县参保的差额拨补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例,共有该类单位85个,倒挂30个,倒挂面达35%。
四是劳动关系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拖欠工资等引起的劳动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隐患。
五是城乡低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难,动态管理难度大。居民家庭收入的核实工作非常困难,尤其是隐性收入的核实更是难以入手。在入户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能如实提供实际、隐性收入情况,给审批工作和补差标准的确定带来困难。
2、低保金发放时间持续较长。个别乡镇的低保金财政部门一般在次月才能拨入民政部门的帐户,民政部门拨到各乡镇约需一周时间,各乡镇将保障金全部发放到低保户手中也需要一定时间,削弱了低保金保障功能。
六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员编制过少。从我县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部门专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普遍偏少,多数依托于村委会和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定编3至5人,在编人员只有1人,抽调人员1人,却要负责对全县近千户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疲于应付。乡镇没有固定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七是工作经费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装备。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日显重要,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相关工作经费却严重不足,装备较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要坚持“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当前的重点,在于积极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研究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解决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和转移接续问题。第二,要坚持“低门槛进入,分标准享受”的原则。根据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缴费能力,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考虑“政府出得起、集体补得起、个人交得起”,也要考虑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转,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第三,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在制度设计中,破除城乡户籍限制和职工身份限制,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
(二)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
——加快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第一,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是要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将破产、改制集体企业职工、失业人员、无就业能力的城镇居民以及农民变市民人群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重点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并积极探索灾民变市民、农村五保户变市民、农村退役士兵变市民机制。要切实做好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用人单位未参保超龄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三是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发挥农保养老的作用,最终减少农村低保人数。在缴费方式上,可设计多种方式供农民选择,如按月按年缴费,一次性缴费,或丰年多缴、欠年少缴、灾年不缴等。逐步推行老年农民社会养老补贴制度,对男满60岁、女满55岁的农民,建议每月由财政给予一定的社会养老补贴。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换社保的新机制,鼓励农民自愿交出土地使用权,把土地使用权让给村集体用于开发,其收入首先用于给出让土地的农民提供终身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第二,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一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扩面以新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并将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围。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完善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和诊疗项目管理办法,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二是深化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争取把目前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没有覆盖的城关居民纳入医保体制。三是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按照“大病统筹,兼顾门诊”的原则,逐步扩大慢性病补偿种类,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标准;适当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残疾家庭成员住院费报销比例;取消特殊群体(五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在各类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门槛费。
第三,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规范工伤医疗服务,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积极推行工伤医疗协议管理,进一步加大建筑、化工、危险品等高危行业工伤保险强制执行力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制度建设,使女职工生育权利得到保障。
第四,研究解决社保体系中的难点问题。一是逐步做实个人帐户。针对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和个人帐户透支问题,深入研究养老金隐形债务分类偿还问题,积极探索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并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和运作实行全面和全过程的外部监管。二是统一同类企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实行同类企业按照统一的缴费工资基数和规定的费率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核定递增的缴费工资基数。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第一,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完善城乡居民低保制度。要注重推行分类施保,并将低保制度与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和促进就业的政策相结合,使困难群众得到更多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援助。二是拓宽农村低保覆盖面。重点保障孤老残幼、贫困家庭、贫困人口。三是保证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要进一步完善低保评议、动态管理和信访督查制度,积极推行社区低保听证制度,强化监督,真正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第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是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公共财政改革步伐,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要根据经济成份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及时把外来投资企业、新兴行业纳入覆盖范围,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三是改革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催收力度,强制企事业单位为职工“买保险”。四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机制。扩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比重,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住宅的质押、流转换保障、换救助的机制。五是充分发挥隧道业、海运业、商贸业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和优势,吸收更多的捐助资金,培育更加广泛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第四,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各项配套改革。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能“单兵作战”,而有赖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以及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一是深化户籍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消除城乡居民待遇的差别。二是提高统筹城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健全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就业失业登记和职业培训。三是深化完善征地制度改革,把握我县开放开发过程的城乡土地一体化发展方向,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偿标准。四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控制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四)加强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领导
——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合力。
充分发挥由税务、财政、工商、建设、审计、建设、质检、国土资源、安监等部门的作用,协调解决社会保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社会保险欠费企业档案,签订补缴协议书;加大执法,对不履行缴费协议的依法强制执行;加大审计力度,对出口退税的欠费企业,财政从退税中直接划拨到养老基金帐户;欠费企业不能享受扶持政策;工商部门可把企业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作为年检的条件;质检、工商、建设、税务和劳动保障相互联动把企业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作为评选企业信用等级的条件;对拖欠社会保险的企业,国土资源部门控制用地指标;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积极开展代表、委员调研视察等活动。通过整合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顺利开展。
发挥工作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纳入乡镇、村居工作的考核范围。县直有关部门各内部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社会保障意识,使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知识深入人心。
加大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向各单位免费赠阅劳动保障信息、举办法规政策培训班、送法进企业、设置宣传站、开展定期和定事(主题)相结合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各界了解政策,引导企业经营者关心支持劳动保障事业,引导职工合理表达诉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加强舆论监督。通过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监督,对于违法乱纪、侵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企业和个人,适当予以曝光,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社会保障工作奖惩机制。对社会保障工作做得不好的企业及企业家,实行评先树优一票否决,使按时足额缴纳各项保险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实行社会保险预警制度。对于欠缴社会保险达到警戒线(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企业,进行警告,规定缴费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缴纳的,作为重点的执法对象,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督促其及时缴纳社会保险。
——加强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
社会保障工作群众性强,特别是社会救助工作面对的都是困难群体,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工作和服务水平。要学习商业保险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建立社会保险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健全面向基层的服务网络,使社会保障工作公开透明。要实现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心下移,改变“救火式”的工作方式,以主动出击、主动服务为主,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社区和基层群众中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地把劳动保障的政策带下去,把基层群众的意见带上来,成为人民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使社会保障工作起到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四篇: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如下:
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以维持最低生存为目标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是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深入。我县低保制度从开始全面启动,至4月底止,工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有7489户、16622人,全额低保的对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发放低保金111.105万元,人均月补差51.56元,全额补助对象人月均100元。城镇低保从1998年试行以来,低保对象已扩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标准单人户为155元,多人户为145元。月发放低保金12.998万元,人均月补差70.99元。二是各种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我县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建立实施了多项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卓有成效,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家庭医疗救助标准,将农村低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50%,五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不断推进,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二)以维持温饱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险逐步完善。截止4月,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852家,在职缴费职工9999人,退休职工5432人,养老基金收入944万元,支出168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8556人,基金收入32.88万元,基金支出26.47万元,历年滚存节余161.93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7249人,基金收入18.8万元,历年滚存节余208.2万元。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927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00.87万元,支出274.78万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28638人,累计节余540.78万元。机关社保共有投保单位290个,在职参保人员7262人、离退休人员3235人,实现基金收入312809万元,历年滚存节余4594.61万元。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
(三)以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稳步推进。一是切实落实五保供养。将全县2541名五保供养对象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切实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慈善援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光彩事业,逐步规范捐赠行为,积极做好儿童援助中心、养老院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落实优抚抚恤新机制。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了“一免三减”的优惠政策。
二、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尚有空间,统筹基金征收不足。由于进城务工、自由职业人员不断变化,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工资逐年增加,而我县医保基金仍按几年前的最低标准征收,造成医保基金征收不足,面临较大的赤字压力。
二是参保单位漏报、瞒报、少报工资金额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单位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稽查工作难以到位。
三是养老金倒挂现象较为严重。以我县参保的差额拨补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例,共有该类单位85个,倒挂30个,倒挂面达35%。
四是劳动关系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拖欠工资等引起的劳动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隐患。
六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员编制过少。从我县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部门专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普遍偏少,多数依托于村委会和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定编3至5人,在编人员只有1人,抽调人员1人,却要负责对全县近千户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疲于应付。乡镇没有固定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七是工作经费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装备。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日显重要,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相关工作经费却严重不足,装备较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要坚持“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当前的重点,在于积极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研究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解决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和转移接续问题。第二,要坚持“低门槛进入,分标准享受”的原则。根据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缴费能力,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考虑“政府出得起、集体补得起、个人交得起”,也要考虑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转,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第三,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在制度设计中,破除城乡户籍限制和职工身份限制,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
第五篇: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稳定石”和“调节器”。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实现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动全岛开放开发的支撑。为了加强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助推平潭“后大桥时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根据政协工作安排,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以维持最低生存为目标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是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深入。我县低保制度从开始全面启动,至4月底止,工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有7489户、16622人,全额低保的对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发放低保金111.105万元,人均月补差51.56元,全额补助对象人月均100元。城镇低保从1998年试行以来,低保对象已扩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标准单人户为155元,多人户为145元。月发放低保金12.998万元,人均月补差70.99元。二是各种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我县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建立实施了多项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卓有成效,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家庭医疗救助标准,将农村低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50%,五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不断推进,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二)以维持温饱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险逐步完善。截止4月,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852家,在职缴费职工9999人,退休职工5432人,养老基金收入944万元,支出168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8556人,基金收入32.88万元,基金支出26.47万元,历年滚存节余161.93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7249人,基金收入18.8万元,历年滚存节余208.2万元。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927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00.87万元,支出274.78万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28638人,累计节余540.78万元。机关社保共有投保单位290个,在职参保人员7262人、离退休人员3235人,实现基金收入312809万元,历年滚存节余4594.61万元。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
(三)以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稳步推进。一是切实落实五保供养。将全县2541名五保供养对象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切实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慈善援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光彩事业,逐步规范捐赠行为,积极做好儿童援助中心、养老院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落实优抚抚恤新机制。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了“一免三减”的优惠政策。
二、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尚有空间,统筹基金征收不足。由于进城务工、自由职业人员不断变化,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工资逐年增加,而我县医保基金仍按几年前的最低标准征收,造成医保基金征收不足,面临较大的赤字压力。
二是参保单位漏报、瞒报、少报工资金额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单位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稽查工作难以到位。
三是养老金倒挂现象较为严重。以我县参保的差额拨补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例,共有该类单位85个,倒挂30个,倒挂面达35%。
四是劳动关系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拖欠工资等引起的劳动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隐患。
五是城乡低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难,动态管理难度大。居民家庭收入的核实工作非常困难,尤其是隐性收入的核实更是难以入手。在入户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能如实提供实际、隐性收入情况,给审批工作和补差标准的确定带来困难。
2、低保金发放时间持续较长。个别乡镇的低保金财政部门一般在次月才能拨入民政部门的帐户,民政部门拨到各乡镇约需一周时间,各乡镇将保障金全部发放到低保户手中也需要一定时间,削弱了低保金保障功能。
六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员编制过少。从我县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部门专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普遍偏少,多数依托于村委会和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定编3至5人,在编人员只有1人,抽调人员1人,却要负责对全县近千户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疲于应付。乡镇没有固定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七是工作经费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装备。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日显重要,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相关工作经费却严重不足,装备较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要坚持“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当前的重点,在于积极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研究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解决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和转移接续问题。第二,要坚持“低门槛进入,分标准享受”的原则。根据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缴费能力,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考虑“政府出得起、集体补得起、个人交得起”,也要考虑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转,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第三,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在制度设计中,破除城乡户籍限制和职工身份限制,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