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垦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最终版)
关于农垦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辽劳社发[2004]3号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农垦局(农发局):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农垦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15号)精神,结合辽宁实际,并经省政府同意,现对2003年6月
日前仍未参保的农垦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从2003年7月1日起,各市要按规定将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农垦企业及其职工、离退休(职)人员纳入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并实行市级统筹管理。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的职工,必须是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正式招工录用手续的农垦企业在册职工,离退休人员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符合国家离退休(职)条件的人员。
二、农垦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须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同时申报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经核定后持登记证件及手续到征缴部门办理缴费。首次社会保险登记后,逐年保险年检及缴费人数、基数核定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三、农垦企业单位缴费执行所在市统一缴费比例,职工个人缴费比例统一为8%。从事非农业生产的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不低于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确定,经济收入较高的职工,经本人申请其缴费基数可在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确定。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资金,从土地耕作面积等收益中支付,应采取与土地耕作面积挂钩等办法合理确定,按种植业、养殖业折合的常年产量计算土地面积分摊额确定征缴额,每亩承担的单位缴费额由各市根据农垦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从事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缴费可按月缴,也可按季、半年、年缴纳。从事农业生产单位首次缴费时应预缴半年的单位及职工个人缴费额。
四、农垦企业职工个人缴费由单位代扣(收)代缴,单位和个人缴费由所在市企业养老保险征缴机构征收。
五、自农垦企业参保之日起,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为参保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要按规定上解个人帐户基金,并做到记清做实。
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垦企业中,2003年6月30日前已离退休人员或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由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其进行审核认定,符合离退休(职)条件的,自2003年7月1日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给养老金。
七、农垦企业职工2003年6月30日前的退休人员,每月应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计发,计发基数以1993年末劳动行政部门审批的档案工资为准;另加发本人退休以后历年调整养老金的数额(不含辽劳社发
[2002]117号第二条 第8款规定)。所计发的基本养老金数额低于企业所在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企业所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发养老金2003年7月1日后退休的,按现行企业职工退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实际缴费年限不足三年的,未缴年限的按缴费系数0.6计算。为保证新老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平稳过渡,按现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的待遇高于按国发
[1978]104号文件计发办法计算待遇(计算的待遇低于企业所在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其标准计算)的差额部分(简称“待遇差”),采用分年按不同比例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待遇
差的补贴标准为:参保后第一年内(自然年度,下同)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10%;第二年内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30%;第三年内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50%;第四年内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70%;第五年内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90%。第六年后(含第六年)退休的人员,按现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不再实行限额。离休人员及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条件的人员,按国家、省统一政策核定并计发基本养老金。自2003年7月1日起,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按月领取的生活救济费,按各市政府规定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按月领取的生活救济费待遇标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对2003年6月30日前离退休人员死亡其供养直系亲属按月领取的生活救济费,按各市规定纳入统筹范围,自2003年7月1日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标准支付。
八、参保后农垦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按国家、省统一规定执行。
九、经市级政府认定,无力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农垦企业,2003年6月30日前已退休人员,按不低于农垦企业所在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月发给生活费,具体标准由各市确定。离休人员、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退休的人员,仍按现行政策规定确定基本养老金。上述人员的待遇自2003年7月1日起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无能力参保的农垦企业在职职工,经本人申请,可按城镇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参保并按规定缴费,本地区企业职工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的连续工龄与参保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参保后符合退休条件的,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按此次农垦企业职工参保后退休基本养老金的政策执行。
十、无缴费能力企业的认定办法,由省有关部门另行制定下发。
十一、农垦企业参保后,单位缴费在一个年度内累计欠缴半年以上的,其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暂按无缴费能力农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发放,待单位全额补缴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原发放额与原确定的标准差额部分予以补发。
十二、农垦企业参保后,其职工在本地区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前按国家、省有关政策计算的连续工龄、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定后视同缴费年限,与参保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十三、参保农垦企业在本地区实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至2003年6月30日期间,企业及其职工不予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003年6月30日前已退休人员从2003年7月1日起按规定的标准按月发给养老金。2003年6月30日前拖欠的退休(职)人员退休金由农垦企业负责解决。
十四、实行撤场建区、建镇的农垦企业,已列入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的,不纳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基本养老保险按国家、省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独立核算的工商企业和改制前参加工作的职工以及改制时已划入企业管理的离退休人员,纳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十五、2003年6月30日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农垦企业及其职工、离退休(退职)人员,继续执行原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十六、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要求,减轻农垦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增强农垦企业缴费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农垦企业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全额征缴,并加大征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要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各项基础管理,特别是个人帐户的建帐、记帐和对帐等工作;
要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力度,对农垦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十七、我省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一核算。对农垦企业的基金收支缺口,各市政府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农垦企业参保后的基金缺口,在农垦企业按规定缴费和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保证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经省财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定确定后,给予适当补助。
十八、本办法从2003年7月1日起实行,各市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上报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农垦局备案。
二00四年一月十五日
第二篇:关于申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关于陈名雄申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补建补缴的报告
区人社局:
陈名雄系原岳阳信用合作联社(2016年9月并入湖南岳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我行”)职工,现年6岁,性别男,身份证号码为4306031955001X,1988年4月参加工作,1988年4月至1992年6月任云溪信用社信贷员、副主任;1992年6月至1995年10月,任农行北区支行劳动服务公司经理;1995年10月至1998年5月,系云溪信用合作联社在编不在岗员工。
根据2017年12月26日湖南省人社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妥善处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有关问题的 通知》(湘人社发【2017】103号)中的规定,陈名雄向我行提出申请,要求我行向人社部门申报其在我行工作期间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建补缴的相关手续。现特此报告,敬请批准!
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年5月18日
第三篇:关于监狱企业工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监狱企业工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2006〕70号
监狱管理局、省劳动教养管理局:
为适应监狱系统改革和促进企业发展,切实解决监狱企业工人养老保障问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司法部《关于监狱企业工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25号),结合本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省属监狱企业工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参保范围和时间
省监狱管理局所属白湖监狱管理分局、九成监狱管理分局、蚌埠监狱、阜阳监狱、宿州监狱、女子监狱、巢湖监狱、庐江监狱、青山监狱、铜陵监狱、安庆监狱、合肥监狱、蜀山监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罪犯技术培训中心、省监狱局中心医院、省第一入监监区、省第二入监监区、省第三入监监区、省白湖老残犯监区、省九成老残犯监区、省老残女犯监区等企业中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招(录)用,签订劳动合同,且已参加省监狱企业养老保险系统统筹的全民、集体所有制在职工人、退休人员,从2006年1月1日起,参加省本级养老保险统筹。过去已经参加属地养老保险的省直监狱企业,养老保险仍保持原有管理方式和政策不变。监狱刑满留厂(场)就业老残人员生活保障,按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印发〈监狱基本支出经费标准〉的通知》(财行?z2003?{1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不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二、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核定与缴纳
省直监狱企业参保后,单位缴费基数原则上为本单位参保工人工资总额,工资总额低于全部参保工人个人缴费基数之和的,以全部参保工人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以本人上月平均实发工资为缴费基数,个人月缴费基数低于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60%确定缴费工资;超过300%的部分,不列入缴费基数。个人缴费基数每年须经本人确认。
单位缴费比例为全部工人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基数的8%。
监狱企业工人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省监狱管理局按月向省社会保险局统一申报,省地税机关负责征收,省监狱管理局必须确保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按时足额缴纳。
三、关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与管理
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为参保的省直监狱企业工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2006年1月1日起,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记录个人账户,1998年6月至2005年12月,实行系统统筹时已经建立的个人账户,规模维持不变,账户储存额合并计算。1998年1月至参加原系统统筹前的个人账户资金,按照本人当年月平均工资的11%,分别由企业和个人按照规定比例补缴。个人账户资金需转移、继承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按政策规定转出或支付2006年1月1日以后记入和已经补缴的部分,1998年6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的资金由省监狱管理局负责转出或支付。
四、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核定和计发
省直监狱企业参加省级养老保险统筹之前已经退休人员,原有待遇维持不变。
省监狱管理局依照现行养老保险有关政策,逐人审核确定应发基本养老金,报省劳动保障厅核定,并送省财政厅、省司法厅备案。
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对核定的个人应发基本养老金高于或等于2005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的,按2005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进行社会化发放。对核定的个人应发基本养老金低于2005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的,据实实行社会化发放。
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按2005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发放的省监狱企业已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退休人员实际养老金水平的差额部分,由省监狱管理局负责补齐并通过社会化发放方式发放到人,不得发生拖欠,今后增加养老金时也不得冲减。
省监狱企业参加省本级养老保险后,其退休人员今后按企业政策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省直监狱企业2006年1月1日后办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皖政〔2006〕59号)规定执行。
五、基本养老保险管理
省直监狱企业参保后,养老保险业务由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管理。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对退休人员符合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监狱企业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管理时,应对其历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进行审计。如存在拖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由省司法厅督促企业负责筹资解决。
省司法厅将监狱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省监狱管理局要建立本系统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机构,根据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业务要求,具体承担本系统企业工人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个人账户记录,各种业务数据整理和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各参保监狱企业要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加强职工档案、劳动用工合同管理等基础工作,对参保前已经退休人员的实发养老金与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的养老金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不得发生拖欠。
六、其他
与省属监狱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其他工人,参加所在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省劳动教养管理局所属企业工人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在其执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后,其养老保险原则上参照本通知执行。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安 徽 省 财 政 厅
安 徽 省 司 法 厅 二○○六年九月廿六日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做好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赣劳社险[2007]20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了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完善农垦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07]74号,以下简称“7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我省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把握政策,规范操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准确把握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中的社会保险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解决国有农垦企业参保难、缴费难等问题,确保农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落到实处。
1、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国有农垦企业正式职工(包括已达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的退休人员),从即日起,可以企业为单位,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企业申请,按规定对国有农垦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资格、企业和个人缴费基数、养老金计发标准等进行审核。相关资格认定标准仍执行省社会保险局赣社险局[2004]15号文件的规定。
3、原按赣府厅发[2000]37号文件规定参保的原省属12家农垦企业未参保职工按照赣府厅发[2000]37号文件规定参保,参保后的缴费办法及养老金计发办法仍按37号文件及相关文件执行;原按赣劳社养[2003]55号文件规定参保的农垦企业未参保职工按照赣劳社养[2003]55号文件规定参保,参保后的缴费办法及养老金计发办法仍按55号文件及相关文件执行。其中,办理参保手续前已达到或超过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的人员,从办理参保缴费手续之下月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相应的计发办法计发养老金。2008年6月30日前办理参保手续的已到达法定正常退休年龄人员,计发养老金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统一按2006年的相应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确定,不参加办理参保手续前的养老金调整。
4、新参保职工2008年6月30日前补缴养老保险费时,补缴基数统一按2006年的相应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确定,不另行加收利息和罚收滞纳金。其中,按37号文件参保的职工,补缴时间从2000年3月开始计算,补缴基数统一为所在设区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其补缴期间的缴费指数统一按0.6计算,其他时间段的缴费指数仍按现行政策规定计算;按55号文件参保的非农企业职工,补缴时间从2003年7月开始计算,补缴基数统一为所在县(市、区)200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费指数按现行政策规定计算;按55号文件参保的农业职工,补缴时间从2003年7月开始计算,补缴基数统一为2006年所在县(市、区)农垦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确定,缴费指数按现行政策规定计算。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办理参保手续的,补缴基数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按2007的相应金额确定,以此类推。
第五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改革,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参保职工因无力.或不知道续保而中断缴费.保险关
系自然中断。从而影响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质量。对职工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影
响。断保原因大致有以下情况。
一是无力“续保”而“断保”。有些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年龄偏大、一时难以再就
业,缺乏经济来源,受收入影响,难以持续负担逐年递增的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缴费,时 断时续。
二是不愿意“续保”而“断保 ”。一些年轻的职工觉得退休是几十年的事,在有些职工
认为自己已经连续投保15年了,按现在政策规定退休也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不愿意
继续投保。
三是企业困难造成“断保”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长期欠缴社会保险费,本应由单位负
担的部分也转为个人负担,较高的社会保险费使大部分职工心有余而力不足,想续保无钱
缴。
四是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政策不完善。由于其他因素造成其养老保险关系只能封存不能转
出,(如;户口,农民工,调动等)繁琐的手续。从而形成断保人员增多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