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闻事业状况调研报告(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9:2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新闻事业状况调研报告(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新闻事业状况调研报告(最终版)》。

第一篇:农村新闻事业状况调研报告(最终版)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xxx”时期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也一直引导各级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减免农业税、种粮补贴、医疗保险试点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在农村蓬勃发展,城乡差距也开始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然而作为一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学生,亲身感受着农村这些变化发展的同时,又目睹了农村在与城市之间新闻事业上的差距,新闻在农村的脚步却没有前进多少,“新闻”这个字眼一直以来,似乎还只属于城市的怀抱。

本文主要以一位新闻专业学生的眼光为视角,以身边的农村为平台,分析自己在农村的所见所闻,总结农村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失,进而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路径,使得新闻事业能够在农村中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并反过来为新农村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新闻事业现状

1.农村新闻报道匮乏

翻开报纸,看到的总是某某电影即将上映,或者上映首日便取得了多高的票房,或者是某某明星又闹出了什么绯闻,某领导又做出了什么指示;抑或是多得近乎占据整版的广告、股票分析……打开电视,看不完的是选秀节目、名人采访,而涉及农村的新闻报道却少之又少。即使有那么一篇两篇关于农村的新闻,也只是对国家出台的一些农村政策的简单解读,甚至是机械性地刊登。诚然,一些党报、机关报对于农村的相关报道是不少,但大都局限于一些宣传性的政策报道或者是树立典型的引导性报道,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单纯地履行了报纸的反映功能和宣传功能,而真正起到建设性作用的报道则很少。农村里发生的一些事,要能够算得上是新闻而引起媒体前去关注的往往都是一些十分重大的事故或者案件,即使媒体不去采访,也早已经过悠悠众口,一传十,十传百,妇孺皆知了。

2.政府、新闻界对于农村新闻事业发展所需的投入不足

即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媒体在县级以下的基层设立过记者站或者专门的新闻联络处,也没有哪一个政府专项拨款用于扶助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中国的农村,地广村深,一些村子与县城的距离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往往一些新闻发生之后,记者都要匆匆忙忙地从县城的媒体或者记者站出发,而等他们赶到时,早已是事过境迁,成为旧闻了。更有一些媒体或者记者,即使在获得一些农村的新闻信息源后,往往因为采访不方便,耗费精力大,而不愿前去采访。本来农村的新闻信息源的流通就相对不畅,加上媒体的“惰性”,使得新闻往往就成为了城市的专利。

3.农村居民对新闻节目的态度冷淡

相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应该知道,农村居民是少有看新闻的。有时新闻节目甚至成了农村百姓眼里的一个障碍,我在农村的时候,听到比较多的一个句子便是:“这新闻真讨厌,总是拦在电视剧的前面。”从播放的时间顺序上来讲,总是排在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类节目与电视剧相比,应该与百姓的生活、利益关联更大一些,更是久居村中的百姓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但缘何不能引起他们的丝毫兴趣呢?农村百姓的文化水平较低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当下农村,除了老一辈之外,大部分村民的文化程度还是能够看得懂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真正的原因,还是新闻过于脱离农村,脱离农民。试想,农村居民如果连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新闻都不知道,又怎么会愿意关注远离自己的城市和外部世界呢?

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着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常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同样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样,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政府、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以及国家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的整体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些仍然都是不争的事实。正是由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差距,整个农村的经济活动规模较小,社会分工不细,农村居民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面相对较窄。此外,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使得农村的社会受教育面相对狭小,农民的文化水平过低,这必然限制了读者群和观众群。更重要的原因是,现代媒体除了政府的部分拨款投资外,广告收入越来越成为媒体的主要经济支柱。而农村的广告需求少,广告市场狭小,这些都影响着媒体在农村的投资欲望。同时,农村交通的不方便,信息传播技术的不发达,新闻传播物质手段的单一等等这些无不制约着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

2.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考虑

农村新闻事业被许多媒体视为“公益事业”,特别是面向农村受众的农村新闻报道,与其他的新闻报道相比,由于并不能吸引“眼球”,没有什么“卖点”、“亮点”,在市场运营中很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或者干脆没有经济效益。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传媒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全额拨款的单纯的事业性机构,它同时具有企业经营性质,它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到兼顾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往往就面临着社会责任与市场环境博弈的两难境况,为了提高媒体的发行量和收视率,赢得较高的广告收入,为了媒体的运行和生存,媒介往往很难顾及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

3.媒体农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一直以来,传媒总在有意无意地走着一条完全的城市化路线,由于城市集中了资金、资源、人才等各种要素,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新闻在报纸版面、电视节目上的地位。读者和受众的主体群相对集中在城市,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决定了他们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城市新闻;确实,城市路线也确实给媒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此,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农村意识淡薄的媒体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关注农村,缺少关注的农村也不会给媒体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媒体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就更不愿意去注意“无利可图”的农村,久而久之,媒体仅有的一点农村意识就这样慢慢地消逝殆尽。媒体乡村意识的缺失,使得媒体不可能认真地审视农村,更不能发现农村新闻所蕴涵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商机。

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1.媒体应当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农村新闻意识

农村的新闻事业要能够重新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媒体必当先要摈弃旧有的单一的城市新闻观念,树立正确的农村新闻意识,重新认真审视农村的新闻市场。其实,农村也并非就是没有经济效益,就拿农村新闻报道来说,就像农民关心城市的发展变化一样,我们的主体读者群有一个共同点:作为对社会负责任的力量,他们普遍关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他们深知,农村绝不仅仅是农民的农村,农村的发展与全社会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所以,农村新闻报道面对的是关心农村发展的所有读者群。

其次,媒体还要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现在全国上下普遍对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和重视,而媒体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社会舆论机构,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担负起自己在新农村建设、农村新闻事业发展中应尽的责任,而不能仅仅把经济效益排在首位,单纯地以经济效益的好坏来取舍新闻传播的重点。

2.加快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

解铃还需系铃人,农村落后的经济、文化水平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经济、文化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发展,才能充分扩大农村的信息需求,开阔农村的广告市场,从而会刺激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将为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畅通的信息环境、丰富的信息载体、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等等。与此同时,还应当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接受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新闻阅读、分析能力和兴趣,不断扩大农村的新闻受众群体。

3.政府、新闻界应当加大投入,扶助农村新闻事业发展

农村是国内新闻事业的弱势领域,农村受众更是新闻事业、信息传播领域的弱势群体。要想单凭农村自身的发展来缩小其新闻领域与城市的差距,显然是不可能的。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农村新闻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的新闻事业发展才能够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其次,政府首先应当对媒体予以资金上的保障,农村新闻传播事业的投资是个范围广、投入高、周期长、初始阶段回报低的工程,光靠媒体自身很难完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媒体业已进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轨道,媒体向农村的初始投入必然以部分经济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只有政府在资金上对媒体予以保障后,媒体才能够在部分亏损的情况下顺利度过拓展农村新闻市场的初期,媒体对农村新闻事业的投入才能够有保障,才能持久。

4.农村更需要“媒介扫盲”

“媒介扫盲”的说法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世界技术革命的兴起,新闻传播业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极为迅速。各国纷纷意识到新闻传播文化教育的必要——这种教育被称为“媒介扫盲”、“媒介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们对大众媒介的正确态度和认识。

在农村起引导和带头作用的基层干部首先要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媒介知识,并能够安排专门的基层干部进行宣传和讲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做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调查,检验效果。

各种新闻媒介应该利用自身的特点,开展对农村受众的媒介教育。广播、电视等定期设立专门的节目,提供知识,引导农村受众正确认识媒介,积极关注新闻,参与媒介活动。

农村学校也应该增设或在语文、常识课中附设媒介教育的内容,鼓励学生回家多与家长谈论关于媒介知识的话题。

第二篇:农村新闻事业状况调研报告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xxx”时期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也一直引导各级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减免农业税、种粮补贴、医疗保险试点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在农村蓬勃发展,城乡差距也开始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然而作为一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学生,亲身感受着农村这些变化发展的同时,又目睹了农村在与城市之间新闻事业上的差距,新闻在农村的脚步却没有前进多少,“新闻”这个字眼一直以来,似乎还只属于城市的怀抱。

本文主要以一位新闻专业学生的眼光为视角,以身边的农村为平台,分析自己在农村的所见所闻,总结农村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失,进而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路径,使得新闻事业能够在农村中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并反过来为新农村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新闻事业现状

1.农村新闻报道匮乏

翻开报纸,看到的总是某某电影即将上映,或者上映首日便取得了多高的票房,或者是某某明星又闹出了什么绯闻,某领导又做出了什么指示;抑或是多得近乎占据整版的广告、股票分析……打开电视,看不完的是选秀节目、名人采访,而涉及农村的新闻报道却少之又少。即使有那么一篇两篇关于农村的新闻,也只是对国家出台的一些农村政策的简单解读,甚至是机械性地刊登。诚然,一些党报、机关报对于农村的相关报道是不少,但大都局限于一些宣传性的政策报道或者是树立典型的引导性报道,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单纯地履行了报纸的反映功能和宣传功能,而真正起到建设性作用的报道则很少。农村里发生的一些事,要能够算得上是新闻而引起媒体前去关注的往往都是一些十分重大的事故或者案件,即使媒体不去采访,也早已经过悠悠众口,一传十,十传百,妇孺皆知了。

2.政府、新闻界对于农村新闻事业发展所需的投入不足

即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媒体在县级以下的基层设立过记者站或者专门的新闻联络处,也没有哪一个政府专项拨款用于扶助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中国的农村,地广村深,一些村子与县城的距离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往往一些新闻发生之后,记者都要匆匆忙忙地从县城的媒体或者记者站出发,而等他们赶到时,早已是事过境迁,成为旧闻了。更有一些媒体或者记者,即使在获得一些农村的新闻信息源后,往往因为采访不方便,耗费精力大,而不愿前去采访。本来农村的新闻信息源的流通就相对不畅,加上媒体的“惰性”,使得新闻往往就成为了城市的专利。

3.农村居民对新闻节目的态度冷淡

相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应该知道,农村居民是少有看新闻的。有时新闻节目甚至成了农村百姓眼里的一个障碍,我在农村的时候,听到比较多的一个句子便是:“这新闻真讨厌,总是拦在电视剧的前面。”从播放的时间顺序上来讲,总是排在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类节目与电视剧相比,应该与百姓的生活、利益关联更大一些,更是久居村中的百姓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但缘何不能引起他们的丝毫兴趣呢?农村百姓的文化水平较低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当下农村,除了老一辈之外,大部分村民的文化程度还是能够看得懂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真正的原因,还是新闻过于脱离农村,脱离农民。试想,农村居民如果连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新闻都不知道,又怎么会愿意关注远离自己的城市和外部世界呢?

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着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常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同样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样,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政府、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以及国家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的整体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些仍然都是不争的事实。正是由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差距,整个农村的经济活动规模较小,社会分工不细,农村居民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面相对较窄。此外,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使得农村的社会受教育面相对狭小,农民的文化水平过低,这必然限制了读者群和观众群。更重要的原因是,现代媒体除了政府的部分拨款投资外,广告收入越来越成为媒体的主要经济支柱。而农村的广告需求少,广告市场狭小,这些都影响着媒体在农村的投资欲望。同时,农村交通的不方便,信息传播技术的不发达,新闻传播物质手段的单一等等这些无不制约着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农村新闻事业状况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也一直引导各级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减免农业税、种粮补贴、医疗保险试点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在农村蓬勃发展,城乡差距也开始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然而作为一名从

小在农村长大的学生,亲身感受着农村这些变化发展的同时,又目睹了农村在与城市之间新闻事业上的差距,新闻在农村的脚步却没有前进多少,“新闻”这个字眼一直以来,似乎还只属于城市的怀抱。

本文主要以一位新闻专业学生的眼光为视角,以身边的农村为平台,分析自己在农村的所见所闻,总结农村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失,进而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路径,使得新闻事业能够在农村中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并反过来为新农村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新闻事业现状

1.农村新闻报道匮乏

翻开报纸,看到的总是某某电影即将上映,或者上映首日便取得了多高的票房,或者是某某明星又闹出了什么绯闻,某领导又做出了什么指示;抑或是多得近乎占据整版的广告、股票分析……打开电视,看不完的是选秀节目、名人采访,而涉及农村的新闻报道却少之又少。即使有那么一篇两篇关于农村的新闻,也只是对国家出台的一些农村政策的简单解读,甚至是机械性地刊登。诚然,一些党报、机关报对于农村的相关报道是不少,但大都局限于一些宣传性的政策报道或者是树立典型的引导性报道,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单纯地履行了报纸的反映功能和宣传功能,而真正起到建设性作用的报道则很少。农村里发生的一些事,要能够算得上是新闻而引起媒体前去关注的往往都是一些十分重大的事故或者案件,即使媒体不去采访,也早已经过悠悠众口,一传十,十传百,妇孺皆知了。

2.政府、新闻界对于农村新闻事业发展所需的投入不足

即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媒体在县级以下的基层设立过记者站或者专门的新闻联络处,也没有哪一个政府专项拨款用于扶助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中国的农村,地广村深,一些村子与县城的距离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往往一些新闻发生之后,记者都要匆匆忙忙地从县城的媒体或者记者站出发,而等他们赶到时,早已是事过境迁,成为旧闻了。更有一些媒体或者记者,即使在获得一些农村的新闻信息源后,往往因为采访不方便,耗费精力大,而不愿前去采访。本来农村的新闻信息源的流通就相对不畅,加上媒体的“惰性”,使得新闻往往就成为了城市的专利。

3.农村居民对新闻节目的态度冷淡

相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应该知道,农村居民是少有看新闻的。有时新闻节目甚至成了农村百姓眼里的一个障碍,我在农村的时候,听到比较多的一个句子便是:“这新闻真讨厌,总是拦在电视剧的前面。”从播放的时间顺序上来讲,总是排在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类节目与电视剧相比,应该与百姓的生活、利益关联更大一些,更是久居村中的百姓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但缘何不能引起他们的丝毫兴趣呢?农村百姓的文化水平较低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当下农村,除了老一辈之外,大部分村民的文化程度还是能够看得懂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真正的原因,还是新闻过于脱离农村,脱离农民。试想,农村居民如果连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新闻都不知道,又怎么会愿意关注远离自己的城市和外部世界呢?

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着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常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同样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样,新闻事业在农村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政府、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以及国家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的整体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些仍然都是不争的事实。正是由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差距,整个农村的经济活动规模较小,社会分工不细,农村居民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面相对较窄。此外,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使得农村的社会受教育面相对狭小,农民的文化水平过低,这必然限制了读者群和观众群。更重要的原因是,现代媒体除了政府的部分拨款投资外,广告收入越来越成为媒体的主要经济支柱。而农村的广告需求少,广告市场狭小,这些都影响着媒体在农村的投资欲望。同时,农村交通的不方便,信息传播技术的不发达,新闻传播物质手段的单一等等这些无不制约着农村新闻事业的发展。

2.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考虑

农村新闻事业被许多媒体视为“公益事业”,特别是面向农村受众的农村新闻报道,与

第四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XX镇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XX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XX镇位于中江县南端,距镇城约40公里,属丘陵地区。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近40000人,非农业人口3000余人。我镇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XX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XX镇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二、对加快XX镇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镇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发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四)以恢复重建为纽带,加大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特别是汶川地震损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进一步加大 投入力度,发动群众搞好农业生产设施重建,尽早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恢复重建。三是提高农村灾害预报、处置和自救能力。

(五)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抓紧灾后医疗卫生机构重建,重点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三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四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农村五保户、“三孤”人员供养救助制度,推进集中供养,不断提高供养水平。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军人的优抚政策,积极做好农村老龄、残疾人事业。五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管理。积极探索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保障村民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推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五篇:农村客运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客运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康庄工程”建设不断深人,农村路网不断铺开,农村的客运需求也在不断扩展。农村客运交通由于受当前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资模式等因素制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民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制约和影响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护。解决农民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这是建设和谐浙江、平安浙江所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

一、当前农村客运交通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乡交通大发展,公路通车总里程大为增加,许多行政村通了公路,由于经营者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客运班线却无法开通,农村交通出现了农村通车公路增加与客运班线不能跟进、农村运量需求越来越大与运力严重不足,以及单一交通工具与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需要等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凸现,一方面导致农村客运车辆超载超坐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前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取缔的农用车、拖拉机和“五小”车辆人货混装。

但线路分布不够合理,有的线路客源少,车辆多,造成了经营者积极性不高?有的线路有一定的客流量,但没有客运班车,农民出门没车坐。由于现有的农村客运班车的营运路线、班次都是按平时的客流量进行配置的,农村、山区平时乘坐人员较少,班次过密,将影响经营者的收益,但是一旦班次减少,到节假日、农村集市、早晚外出务工人员的进城、返乡以及周末学生回家返校等客流高峰时期,农村班车运量与运力的矛盾义相当突出。由于农村客运班线都是个体经营或承包、挂靠经营,运力无法统筹调配。经营行为不规范,严重影响了交通秋序。个体经营农村客运班车,由于没有固定的车站,招手即停,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农村班车在营运过程中兜客、宰客、超载现象严重,乘客不坐满不发车,或者发车了也在慢行兜客,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影响其他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

营运成本较高。由于城乡客运体制的不同,享受的税费待遇也不同。农村客运班车9!座=每月所交费用为!财政、税务等部门对城乡公交车辆和经营单位按照统一的政策征收税费。

为鼓励和扶持农村客运班车进行城乡公交化改造,政府应出台规费征收优惠政策,提高经营者进行公交化改造的积极性。统一票价标准。

按城市公交的标准实行统一票价,让农民乘客真正得到实惠。统一公交服务标准。

由于经营主体的置换,彻底改变了个体承包或挂靠的经营方式,可实行集约化经营和员工化管理,车辆出行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标价、定站点,全面实行公交化,改变原有的混乱局面。

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方便农民出行。

由于实行统一的税费政策,农村客运车辆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一方面可使农民享受城市公交的票价待遇,另一方面提高了经营者的收入,促进经营者增加车辆的投人和更新力度。8经营主体优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以提高。

实行公交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虽然可以有独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但都应制定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奖勤罚懒。

可向社会公开招聘司乘人员,促进驾驶人员素质的提高,保证服务质量,保障安全行车。

下载农村新闻事业状况调研报告(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新闻事业状况调研报告(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无照经营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无照经营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村无照经营状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1:4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在前段时间对无照经营的调查摸底工作中,笔者对农村工商所......

    农村老年人状况调研报告

    2011年龙坪镇农村老年人状况调研报告 (龙坪镇老龄办公室) 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布置,2011年龙坪镇老龄办对本镇农村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XX镇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一、XX镇农......

    农村教职工状况调研报告

    据统计,目前全镇在职教职工,取得高级职称的23人,其中聘任18人;取得中教系列中级职称的97人,其中聘任65人;取得小教系列中级职称的116人,其中已聘任83人;取得中教系列初级职称的55人......

    农村现代农业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现代农业状况调研报告这次寒假的调查,主要是针对本村的农业生产状况,通过访问的形式进行本次的调研。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面临什么困难,围绕这些问题,我在......

    农村法制宣传状况调研报告

    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已历经近25年,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得到了明显增强,绝大多数群众懂法、守法,越来越多的群众能自觉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农村教职工状况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据统计,目前全镇在职教职工,取得高级职称的23人,其中聘任18人;取得中教系列中级职称的97人,其中聘任65人;取得小教系列中级职称的116人,其中已聘任83......

    农村无照经营状况调研报告

    在前段时间对无照经营的调查摸底工作中,笔者对农村工商所辖区无照经营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现对无照经营的现状,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浅议如下: 一、现状 农村工商所辖区的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