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当前农村团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对当前农村团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近年来,农村团组织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适时调整工作重心,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开展。但与此同时,我镇农村团工作的现状与共青团参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团组织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加强自身建设,解决
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团工作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团员青年的思想很难统一,部分团员和青年对团组织的感情淡薄,缺乏团的纪律观念和团员意识。目前,大部分青年对纯政治性的工作是不感兴趣了,他们想的是如何发家致富,重视自身经济利益。现在农村青年有的搞运输,有的搞建筑,有的办工厂开公司,有的外出打工等等。分散的生产方式,使他们产生了“团不团,只要能赚钱”,“团员不当吃,不当喝”等实用主义哲学观念,有的不愿意参加团的活动,有的有意拖欠团费,出现了组织观念、集体观念淡薄,团员意识淡化,团员的荣誉感明显下降,利己思想日益严重,拜金思想侵袭严重。
(二)农村团员管理制度很不健全。目前,农村团员队伍发展缓慢,团青比例偏低;农村外流人员增多,团员管理未能形成动态管理;毕业返乡的学生未能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移,青年男女结婚后,到一方落户,未能办理团的关系转接,形成了管理上的空档,团员的档案资料更新慢或没有更新。
(三)部分团干部对团的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消极、被动。很多团干部认为,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的工作与经济工作联系不大,活动搞与不搞无关紧要,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团员青年自身优势变得萎缩,青春活力也不再现。
(四)团的工作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建设趋向薄弱。行政村撤并后,村干部队伍精简,行政村团支部书记大部分交叉兼职,既无工作动力也无工作精力,空壳支部增多;团组织有形式无内容,团员青年游离于组织之外,绝大多数村团组织多年不开会、无活动。
二、加强我镇农村团工作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要同党在农村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组织的主要社会职能。当前农村÷团工作应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服务青年。充分发挥农村团员青年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较新、发展思路较活、接触信息较广、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优势,发挥农村团员青年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中坚作用,鼓励并帮助他们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各类职业技能,增长创业致富本领,带头调整结构,兴业致富。
(二)推进农村青年工作要与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农村团工作的根基和生命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再完善的工作思路和部署,没有坚强的组织基础和人员保证也难以落到实处。抓农村团组织建设,关键是建好村级团支部;建好村级团支部,核心是选好团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青年星火带头人、村两委成员“三位一体”的做法是农村团支部建设的重要一环和有效措施,要选拔既热心于团的事业,自愿为农村团组织建设和青年工作贡献精力与智慧,又有知识、懂技术,有能力带动和扶持青年致富的青年成为农村团组织的核心,活跃农村团的工作,凝聚青年,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致富成才。
(三)竭诚服务农村青年与加强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相结合。竭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村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必须真正了解农村团员青年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在致富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当前要加强有关政策法规服务、农业科技和其他技能培训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等,使农村团员青年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致富本领不断增强。在抓服务的同时,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也不能放松。结合现代新农村主题教育开展,组织农村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做新一代农村青年。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青年增强建设繁荣富裕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强化艰苦创业意识,积极学习,增长本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四)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与整合社会资源相结合。农村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劣势,比如资源不多、抓手较少等。推进农村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既不能就团论团,也不能就农论农,要善于合理利用整合资源。一是要充分整合团内资源,发挥 “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青春产业化行动”等团内工作品牌的资源优势,通过科技、资金结对帮扶、先进集体示范带动等方式,转变农村青年的择业观念,激发农村青年的创
业激情,增强农村青年的致富信心,探索致富道路;二是要善于挖掘利用团外资源,加强与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合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推进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社会化运作,为农村青年的成长成才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三是要努力促进城乡统筹、良性互动。发挥城乡团组织各自的优势,通过组织、人才、市场、信息、产业、文化等多方面的互利合作,形成良性互动
格局,促进城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共青团工作的全面活跃,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抓农村团工作要与维护农村青年合法权益相结合。农村青年是青年人群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受自身素质、外部条件、竞争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他们融入市场经济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较多,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劳动条件、工资报酬、民主政治权利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特别容易受到利益和权益的侵害。农村团组织要坚持一手抓活跃,一手抓维权。加强政策和法制宣传,提高青年农民的文化素质、政策水平和法制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探索成立农村青少年维权中心和维权岗,借助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及社会的力量,加大对信用缺失、违反契约、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为农村青年的成长成才、发展致富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第二篇:对当前农村宗教信仰情况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宽松再加上政府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 策,因此,宗教信仰在部分农村地区又有所复苏,并且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以鲁 西南的一个县城为例, 谈一下宗教活动现状以及它对农村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作 用和消极作用,从而对农村宗教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宗教;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管理引导 目 录
一、宗教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成因 …………………………………….………..….2
(一 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状况 ………………………………………...…… 2(二 农村宗教存在以及日趋发展的原因 ………………………………...… 2
二、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 4(一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4
(二 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素质 ………………………………………………..… 4(三 有利于信教群众心理的调节 …………………………………………………..4
三、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4
(一 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 ………………………………………………………..5
(二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5
(三 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5
(四 不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 5
四、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管理引导 ……………………………………………….…...6
(一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 6(二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农村宗教规范发展 …………………………………… 6(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6(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6(五 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切实关心农民生活 ………………………………..7
五、参考文献 ……………………………………………………………………..…...8
对当前农村宗教信仰情况的几点思考
鲁西南是山东省一个比较贫穷的地区, 由于经济落后以及人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因此比 较容易接受宗教思想, 宗教活动相对来说频繁一些, 并且宗教类别繁多,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笔者选择调查自己家乡所在县的宗教信仰情况, 再联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对当前农村 的宗教信仰略作如下描述:
一、宗教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成因
宗教不是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的产生发展有其一定的 社会原因,结合我们县的一些实际情况具体谈谈宗教存在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原因。
(一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状况
X县城有将近七十万人口,十八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就有七个基督教教会,整个县城有 两万三千多人信仰基督教。另外在信教群众的特点上与过去有了一些不同, 八十以及九十年 代初, 信仰宗教的多是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妇女居多,且大多数人不识字, 到了九十年代后 期以及本世纪初,许多年轻人加入了信教的行列, 且大多受过教育,这其中,男同志站的比 例也有所上升。农村宗教信仰情况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1 宗教活动频繁, 每周一三五参 加聚会,具体活动是唱圣歌,学圣经,周日做礼拜,也是学习一些关于宗教的知识。(2传 教点密集, 一般每个村庄有一个小的传教点, 两三个村庄有一个大的聚会点, 每个乡镇几乎 都有小教堂。(3功利性信仰居多,多数信教农民对宗教的认识并不深 , 更谈不上什么深刻 理解, 他们之所以信教大多是出于功利心理, 主要体现在信教群众是抱着各种利己的目的去 对待宗教,都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具体问题。
(二农村宗教存在以及日趋发展的原因
宗教产生和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是自然和社会中的异己力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造成 的压迫,是人们对异己力量的不能理解而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一种消极表现。所以,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只有它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消除了, 直至人类彻底摆脱了自然以及 社会制度中的压迫, 宗教本身才能得以消除。今天我国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 会,已从根本上废除了剥削压迫的制度, 同时,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这客 观上为逐步消除宗教的存在创造了条件。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自然力量的压迫仍然存在, 同时还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社会问 题,因此宗教存在的根源并未完全消失,因而,宗教短期内不会在我国消除。
基于我们家乡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以及农民文化普遍不高的现状使得农民极易受宗教 及迷信观念的支配, 同时又由于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 使得信教群众越来越多, 其中主 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农村经济落后,农村强烈渴望改变自身处境,可是信息的匮乏以 及知识的缺乏使他们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因此便希望借助宗教改变现状。(2 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不足, 农闲时节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活动,文化生活的贫乏、精神生活的空虚,必 然导致他们转向宗教来获得精神寄托。(3还有的人是因为久病不愈, 并且由于看病难、看 病贵等实际问题的存在, 万般无奈之下信仰宗教以求得身体健康, 由于种种原因身体康复后, 就成了忠实信徒。(4由于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 但在农村保障机 制并不完善,很多农民出于生活稳定得考虑, 便希望通过信仰宗教寻求神灵庇佑。(5 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后, 农村基层干部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指派的各项 任务指标, ,对农民的实际生存状况却漠不关心,导致农民的正常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这 也是农民信仰宗教的原因之一。总之, 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 极易受到外界宗教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们又是以生产生活为重心, 往往精神生活贫乏, 加之 由于文化知识匮乏而产生了许多迷茫无从倾诉,不少人便期望从宗教中获得解脱。
二、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宗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 说明它存在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面, 即它存在着积极的 一面。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 , 宗教意识与社会的主体意识有着尖锐的矛盾,因此很多人总 是认为宗教是封建文化的糟粕, 而忽视了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笔者认为 宗教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由于宗教主要是教人向善, 并且让人逆来顺受, 因此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在社会主义社会, 虽然政府不再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 但宗教的这种作用仍然存在, 并且大 多数信教村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引导下成了拥护社会主义、热爱党和人民的忠实爱国者。比 如,取消农业税以前,信教村民基本上都会积极纳税,很少有拖欠的情况。
(二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素质
宗教信仰者经常举行集会,唱圣歌, 讲圣经,经常进行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活动,长此以 往, 一些原本不识字的中老年人也开始有了些文化知识。以我母亲为例, 她只
有小学一年级 的文化如今却能将整本《圣经》都看下来。另外宗教所宣扬的宽厚仁爱、行善积德、克己利 他的伦理思想也会对信教村民有一定的感化作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在 X 县城不信教村民中时有发生一些婆媳矛盾、夫妻吵架等家庭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信教村民中 却鲜有发生。
(三有利于信教群众心理的调节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利益关系都在重新调整, 很多人的社会角色和定 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有的人因为难以适应从而产生了种种问题。而宗教可以通过一定的信 念, 将人们原本心态上的不平衡状态调适为相对平衡的状态, 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行为和 生理上都达到一种有益的适度状态。比如, 在我所调查的地区, 有不少农民因为种种问题承 受不了心理压力或一时想不开而选择了自杀, 信教村民由于有教条的约束以及有一定的精神
寄托,极少有人自杀。
三、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虽然农村宗教的存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不可否认宗教作为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 的思想意识, 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不相协调的方面, 甚至在某些地方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建设。
(一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
任何宗教都是有神论的宣传, 因此宗教在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意识, 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因此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社会主义 的宣传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成员的思想和感 情, 约束着其成员的行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信教村民, 只是这一文化结构中的被动接受者。比如, 信教村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用宗教的意识加以解释, 而不去想事情发生背后的真正 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
(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宗教意识从根本上讲是消极出世的, 把社会和自然的全部内容幻化为神的意志 , 主张 宿命论, 具有唯心主义色彩, 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积极面对社会现实, 使信教村民把永 恒的幸福寄托于“彼岸世界” ,从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心只等待天国的临近,这一切 都削弱了人们居穷思变、勤劳致富的勇气与决心与, 使人们不能以一种主动的、进取的态度 来谋求发展。比如在对信教村民的调查中,有 34.5%的人将自己的贫穷归于神的旨意而安于 现状,不去试着改变自身处境。并且在有些地方 , 由于宗教势力的活动频繁,占用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使信教群众难以集中力量去从事农业生产,这都会对农村的经济 发展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三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就信教村民自身而言, 他们普遍文化素质较低, 缺乏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 对正常的宗 教与邪教以及迷信的界限较难认清, 这就给邪教、封建迷信等非法宗教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我所调查的地区, 就有一些村民因为对邪教认识不清而导致误入歧途, 不仅破坏了家庭的 和谐稳定, 而且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宗教问题还会影响农村内部的和谐稳定并进而 对政治建设工作造成一定阻碍,这一切都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四不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的社会生活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 但随着宗教势力对宗教作用的大 力宣扬, 人们逐渐被宗教势力所吸引, 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导致 一些信教群众不再信赖基层组织, 不再服从基层组织对农村社会事务的领导, 从情感上来说, 他们已经疏远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 需要由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努力, 但如果大
多数的农民沉迷于宗教,或只听信于宗教组织,疏远或者不信赖基层组织,就会加大基层组 织顺利开展工作的难度。
四、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管理引导 宗教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用 科
学的态度和方式来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既要承认宗教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宗教的消 极作用。同时还要认识到宗教在我国的存在仍具有长期性,因此不能人为地消灭宗教,更不 能把信教村民视为异己。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应尽力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消 除宗教的消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结合起来。为此,笔者提出 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首先充分挖掘宗教中爱教首先爱国这一积极内容,将其进一步升华,使爱国和爱教有机 地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爱国爱教的神学思想,从神学上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可能 将爱国和爱教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认识。其次合理利用宗教中的社会心理调节功能, 为信 教村民提供安全感和某种慰藉,使他们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保持心理的某稳定与平衡。积极发挥宗教中的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将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
(二)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农村宗教规范发展 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宗教问题无处不在,要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组织和发动群众,揭露各种邪教以及非法宗教势力的反动本质和危害,严厉打击邪教,及时制止各种利用宗教名义进行活动的非法组织,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并且政府还要尽可 能地对农村宗教的现状作一次彻底的调查,随时掌握宗教发展情况,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对农村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必要的监控,对农村宗教负责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确保宗教在宪 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列宁曾经说过: “宗教最深刻的根源是贫困和愚昧。”因此,我们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 径只能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消除宗教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对此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积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 生活水平。另外消除宗教消极影响,还需要从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入手。首先应建 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力保障和维护农村特困群体的权益; 其次逐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 度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群 众真正感受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6
很多农民之所以加入宗教,就是因为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空虚,并且农村的和谐、稳 定、发展也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应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此不仅要着力兴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之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使农民在农闲之余可以 阅读书籍报刊以及参与科学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农民群 众喜闻乐见、健康积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消除信教村 民对宗教的依赖心理。
(五)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关心农民生活 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以及工作情况对广大农民群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要全面提 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 民所谋,真正关心群众疾苦,融洽干群关系,增强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群众中的向心力和凝 聚力。同时还要对农村的特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如子女上学、医疗保健、生活困难等问题,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并尽力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群众因贫、因病信教的现象。7 参考文献 [1] 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2 月第 2 版 [2] 肖良 当前农宗教活动的特点与分析 城乡建设 2008 年 11 月(上)[3] 刘若实 对当前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的认识和思考 2008 年 12 月(下)[4] 李伟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消费导刊 2009.7 [5] 张俊江 农村宗教不容忽视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年第 27 期 [6] 杨新生 贾维萍 农村宗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 版)2009 年 3 月 第 12 卷 第 1 期 [7] 于进强 转型期农村宗教流布状况分析 太原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 5月 第7卷 第3期 8
第三篇:对当前农村宗教信仰情况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宽松再加上政府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因此,宗教信仰在部分农村地区又有所复苏,并且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以鲁西南的一个县城为例,谈一下宗教活动现状以及它对农村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从而对农村宗教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宗教;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管理引导
目
录
一、宗教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成因…………………………………….………..….2(一)(二)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状况………………………………………...……2 农村宗教存在以及日趋发展的原因………………………………...…2
二、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4
(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4
(二)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素质………………………………………………..…4
(三)有利于信教群众心理的调节…………………………………………………..4
三、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4
(一)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5
(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5
(三)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5
(四)不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 5
四、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管理引导……………………………………………….…...6
(一)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6
(二)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农村宗教规范发展…………………………………… 6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6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6
(五)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关心农民生活………………………………..7
五、参考文献……………………………………………………………………..…...8
对当前农村宗教信仰情况的几点思考
鲁西南是山东省一个比较贫穷的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以及人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比较容易接受宗教思想,宗教活动相对来说频繁一些,并且宗教类别繁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笔者选择调查自己家乡所在县的宗教信仰情况,再联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略作如下描述:
一、宗教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成因
宗教不是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结合我们县的一些实际情况具体谈谈宗教存在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原因。
(一)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状况
X县城有将近七十万人口,十八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就有七个基督教教会,整个县城有两万三千多人信仰基督教。另外在信教群众的特点上与过去有了一些不同,八十以及九十年代初,信仰宗教的多是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妇女居多,且大多数人不识字,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以及本世纪初,许多年轻人加入了信教的行列,且大多受过教育,这其中,男同志站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农村宗教信仰情况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1)宗教活动频繁,每周一三五参加聚会,具体活动是唱圣歌,学圣经,周日做礼拜,也是学习一些关于宗教的知识。(2)传教点密集,一般每个村庄有一个小的传教点,两三个村庄有一个大的聚会点,每个乡镇几乎都有小教堂。(3)功利性信仰居多,多数信教农民对宗教的认识并不深,更谈不上什么深刻理解,他们之所以信教大多是出于功利心理,主要体现在信教群众是抱着各种利己的目的去对待宗教,都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具体问题。
(二)农村宗教存在以及日趋发展的原因
宗教产生和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和社会中的异己力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压迫,是人们对异己力量的不能理解而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一种消极表现。所以,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只有它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消除了,直至人类彻底摆脱了自然以及社会制度中的压迫,宗教本身才能得以消除。今天我国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已从根本上废除了剥削压迫的制度,同时,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这客观上为逐步消除宗教的存在创造了条件。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自然力量的压迫仍然存在,同时还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社会问题,因此宗教存在的根源并未完全消失,因而,宗教短期内不会在我国消除。
基于我们家乡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以及农民文化普遍不高的现状使得农民极易受宗教及迷信观念的支配,同时又由于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使得信教群众越来越多,其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农村经济落后,农村强烈渴望改变自身处境,可是信息的匮乏以及知识的缺乏使他们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因此便希望借助宗教改变现状。(2)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不足,农闲时节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活动,文化生活的贫乏、精神生活的空虚,必然导致他们转向宗教来获得精神寄托。(3)还有的人是因为久病不愈,并且由于看病难、看病贵等实际问题的存在,万般无奈之下信仰宗教以求得身体健康,由于种种原因身体康复后,就成了忠实信徒。(4)由于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但在农村保障机制并不完善,很多农民出于生活稳定得考虑,便希望通过信仰宗教寻求神灵庇佑。(5)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村基层干部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指派的各项任务指标,对农民的实际生存状况却漠不关心,导致农民的正常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这也是农民信仰宗教的原因之一。总之,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极易受到外界宗教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们又是以生产生活为重心,往往精神生活贫乏,加之由于文化知识匮乏而产生了许多迷茫无从倾诉,不少人便期望从宗教中获得解脱。
二、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宗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说明它存在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面,即它存在着积极的一面。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宗教意识与社会的主体意识有着尖锐的矛盾,因此很多人总是认为宗教是封建文化的糟粕,而忽视了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宗教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由于宗教主要是教人向善,并且让人逆来顺受,因此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政府不再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但宗教的这种作用仍然存在,并且大多数信教村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引导下成了拥护社会主义、热爱党和人民的忠实爱国者。比如,取消农业税以前,信教村民基本上都会积极纳税,很少有拖欠的情况。
(二)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素质
宗教信仰者经常举行集会,唱圣歌,讲圣经,经常进行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活动,长此以往,一些原本不识字的中老年人也开始有了些文化知识。以我母亲为例,她只有小学一年级的文化如今却能将整本《圣经》都看下来。另外宗教所宣扬的宽厚仁爱、行善积德、克己利他的伦理思想也会对信教村民有一定的感化作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在X县城不信教村民中时有发生一些婆媳矛盾、夫妻吵架等家庭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信教村民中却鲜有发生。
(三)有利于信教群众心理的调节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都在重新调整,很多人的社会角色和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人因为难以适应从而产生了种种问题。而宗教可以通过一定的信念,将人们原本心态上的不平衡状态调适为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行为和生理上都达到一种有益的适度状态。比如,在我所调查的地区,有不少农民因为种种问题承受不了心理压力或一时想不开而选择了自杀,信教村民由于有教条的约束以及有一定的精神
寄托,极少有人自杀。
三、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虽然农村宗教的存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宗教作为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意识,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不相协调的方面,甚至在某些地方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
任何宗教都是有神论的宣传,因此宗教在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意识,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因此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社会主义的宣传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成员的思想和感情,约束着其成员的行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信教村民,只是这一文化结构中的被动接受者。比如,信教村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用宗教的意识加以解释,而不去想事情发生背后的真正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
(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宗教意识从根本上讲是消极出世的,把社会和自然的全部内容幻化为神的意志,主张宿命论,具有唯心主义色彩,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积极面对社会现实,使信教村民把永恒的幸福寄托于“彼岸世界”,从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心只等待天国的临近,这一切都削弱了人们居穷思变、勤劳致富的勇气与决心与,使人们不能以一种主动的、进取的态度来谋求发展。比如在对信教村民的调查中,有34.5%的人将自己的贫穷归于神的旨意而安于现状,不去试着改变自身处境。并且在有些地方,由于宗教势力的活动频繁,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使信教群众难以集中力量去从事农业生产,这都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三)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就信教村民自身而言,他们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正常的宗教与邪教以及迷信的界限较难认清,这就给邪教、封建迷信等非法宗教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我所调查的地区,就有一些村民因为对邪教认识不清而导致误入歧途,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谐稳定,而且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宗教问题还会影响农村内部的和谐稳定并进而对政治建设工作造成一定阻碍,这一切都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四)不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的社会生活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但随着宗教势力对宗教作用的大力宣扬,人们逐渐被宗教势力所吸引,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导致一些信教群众不再信赖基层组织,不再服从基层组织对农村社会事务的领导,从情感上来说,他们已经疏远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需要由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努力,但如果大 5
多数的农民沉迷于宗教,或只听信于宗教组织,疏远或者不信赖基层组织,就会加大基层组织顺利开展工作的难度。
四、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管理引导
宗教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和方式来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既要承认宗教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宗教的消极作用。同时还要认识到宗教在我国的存在仍具有长期性,因此不能人为地消灭宗教,更不能把信教村民视为异己。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应尽力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消除宗教的消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结合起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首先充分挖掘宗教中爱教首先爱国这一积极内容,将其进一步升华,使爱国和爱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爱国爱教的神学思想,从神学上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可能将爱国和爱教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认识。其次合理利用宗教中的社会心理调节功能, 为信教村民提供安全感和某种慰藉,使他们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保持心理的某稳定与平衡。积极发挥宗教中的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将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农村宗教规范发展
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宗教问题无处不在,要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组织和发动群众,揭露各种邪教以及非法宗教势力的反动本质和危害,严厉打击邪教,及时制止各种利用宗教名义进行活动的非法组织,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并且政府还要尽可能地对农村宗教的现状作一次彻底的调查,随时掌握宗教发展情况,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农村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必要的监控,对农村宗教负责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确保宗教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列宁曾经说过:“宗教最深刻的根源是贫困和愚昧。”因此,我们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消除宗教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对此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积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另外消除宗教消极影响,还需要从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入手。首先应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力保障和维护农村特困群体的权益;其次逐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很多农民之所以加入宗教,就是因为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空虚,并且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也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应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此不仅要着力兴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之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使农民在农闲之余可以阅读书籍报刊以及参与科学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健康积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消除信教村民对宗教的依赖心理。
(五)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关心农民生活
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以及工作情况对广大农民群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要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关心群众疾苦,融洽干群关系,增强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群众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还要对农村的特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如子女上学、医疗保健、生活困难等问题,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并尽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群众因贫、因病信教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2版
[2] 肖良 当前农宗教活动的特点与分析
城乡建设 2008年11月(上)[3] 刘若实 对当前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的认识和思考 2008年12月(下)[4] 李伟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消费导刊 2009.7 [5] 张俊江 农村宗教不容忽视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27期
[6] 杨新生 贾维萍 农村宗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年3月 第12卷 第1期
[7] 于进强 转型期农村宗教流布状况分析 太原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第7卷 第3期
第四篇:对当前诉前调解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当前诉前调解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 马明锋发布时间: 2011-03-30 14:50:
52诉前调解是我国法院努力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结果,是法院借助社会力量调处民事纠纷的新举措,它的直接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的规定。在该规定中,诉前调解包括协助调解和委托调解两项内容。其中:协助调解的主体仍是审判人员,从本质上讲属于诉讼活动中的调解范畴,只是在形式上没有进入庭审程序;与之相比,委托调解则是指法院对起诉到法院的民事案件,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或个人进行调解,是一种更为复杂也更为正式的借助社会力量解决民事纠纷的制度。诉前调解对于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地作用,实践中也确实有效地化解了矛盾,取得了一定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诉前调解的现实意义
一是缓解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基本矛盾。在我国市场化和法制化的进程中,经济活动急速增多。与此同时,由于诚信及社会征信系统的缺失,纠纷也随之大量出现,这些纠纷涌向法院,使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多。虽然民事案件的数量近年来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从全国各地法院受理案件的情况来看,由于有些地方法院受理的案件多,有的地方的法院受理的案件少,各地法院感受到的压力具有明显的区别。那些改革开放实行得早、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地区的法院,往往也是最深切地感受到案多人少压力的法院。当案件不断增多而审判力量又相对不足的时候,把一部分案件委托给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或委托给个人进行调解,自然可以收到分流案件、减轻法院压力的效果。
二是促进“案结事了”的实现。诉前调解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法院自己组建调解能力相当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模式。法院的调解员由法院聘请,调解员由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的专家三种类型人员组成。二是委托有群众工作经验的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进行调解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当事人所在的工会或妇联既熟悉相关的情况,又关心纠纷的解决,所以具有调解纠纷的积极性;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工人或者妇女,出于对工会或妇联的信赖,也比较容易接受调解意见。三是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机构进行调解的模式。例如,委托交警部门调解因交通肇事引起的纠纷。三是降低诉讼的业务成本和社会成本。虽然诉前调解是法院主动实施的行为,但其正当性显然不仅仅在于有利于分流案件、减轻法院面临的巨大压力,有利于当事人也应当成为诉前调解具有正当性的更强有力的理由。具体表现为:一是减免诉讼费用。我院规定,诉前调解以为当事人提供“无偿服务”为原则:如果调解成功,当事人不要求法院以调解书的方式确认调解协议的,当事人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如果当事人要求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法院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很少的费用。二是及时有效解决纠纷。如果通过诉前调解解决了纠纷,那么就不必再经过审理程序,纠纷由此迅速得到解决。三是提高审判效率。通过诉前调解,即使不能调解成功,也为审判人员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有利于把握庭审的节奏。
四是实践“司法为民”宗旨,促进社会认同。诉前调解制度的确立有多种因素促成,除
了法院案件压力大、社会矛盾多元化等直接因素外,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该制度体现了对“司法为民”宗旨的实践。所谓司法为民,根本要义就是司法活动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社会正义与个案正义统一起来。诉前调解为两种正义的统一发挥桥梁作用:一是诉前调解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由当事人对自己的程序权利、实体权利进行自由处分,避免当事人对司法程序的误解;二是诉前调解把法律与社会常理结合起来,有利于群众对司法结论的理解;三是诉前调解主要由当地组织进行,有利于对案件矛盾以及关联矛盾的全面解决;四是诉前调解形式灵活,“现场调解”的模式有助于对当地群众的法制教育。
二、影响当前诉前调解的原因:
一是法官对诉前调解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表现在:首先诉前调解将增加法院办案经费压力,新的诉讼费收费办法使法院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由于诉前调解不收费,考虑这些因素,有些可能诉前调解的案件法官也不愿做更多的努力;其次,内部出现意见分岐,法院把调解结案率作为考核审判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把一些比较简单的民商事案件消化在了诉前调解阶段,业务庭认为自己的诉讼调解率可能大大降低,诉前调解没有必要,这也使诉前调解法官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最后,缺少过硬的法律依据。诉前调解只是近年来法院倡导的一项便民利民措施,从目前的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来看,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诉前调解这一程序,因此诉前调解法官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加上多办一个案子就多一份责任,吃苦不讨好。二是当事人对诉前调解不太配合。主要表现在:有些当事人认为他们之所以将案件起诉到法院,就是因为矛盾对立性很强,具有不可调和性。加上有的案件已经个人或有关组织进行了多次调解,均没有调解成功,再进行调解显得有些多余;还有些当事人认为,诉前调解不具有强制性,调解的结果能否申请强制执行还是个问号,一旦调解不成还需审理判决,造成了诉累,增加了诉讼成本,故而不愿意耽误时间进行诉前调解。三是诉前调解的质量难以保证。有些民商事案件,经诉前调解法官简单的调解,双方当事人很快就达成了调解协议。其实,在这些案件中,有的在其背后存在着:一些伪造重要证据;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或以合法形或掩盖非法目等情形,调解法官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真相。事后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后,诉前调解法官因此会产生自卑,严重打击了诉前调解的积极性。四是缺少激励保障机制。诉前调解作为立案法官一项新职能,要成功调解一个案件,所要付出的努力也许并不比判决结案少,同样要对案件质量负责,在没有激励机制而只有负担和责任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工作的潜能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树立全院一盘棋的大局、全局观念,消除内部分歧意见,工作不管谁做,都是在发挥法院的调解职能,都是在为定纷止争,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二是加强诉前调解的宣传力度和理性引导,在立案时由立案法官向当事人宣传诉前调解的性质、特点,向当事人作诉讼风险告知、执行风险预测和成本核算,引导其选择诉前调解方式结案。三是加强立案审查,对恶意调解行为,一经发现,严格按照妨碍诉讼行为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最大限度的杜绝恶意调解行为的发生。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奖惩制约和经费保障机制,使立案法官能充分行使调解职能,并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使其“愿意”进行诉前调解;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诉前调解作为立案庭的工作任务之一,从数量和质量上考核该项工作的好坏,并与年终的综合目标考核挂钩,使其“必须”进行诉前调解。
第五篇: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贫富问题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社会上存在贫富差距是一种常态,在某种程度甚至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然而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危及社会稳定损害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失范现象肆意蔓延,从而最终破坏社会的健康发展。目前中国已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因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国当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贫富差距现象思考措施
一、贫富差距的含义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 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
当前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财富和收入差距上,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和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因此,研究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根据现实状况制定合理的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证我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从细的方面分析贫富差距体现在权利上的差距,知识上的差距,还有收入上的差距。从宪法上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可是这些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人身上。当然,这本身就是一个制度上的难题。可是,公民在把权力交给人大,交给政府代替实行的时候,人民大众的权力就落在了极少数人的手中。让代表们去执行权力在理论上说无可厚非。可是,某些代表却在利用大众的权力谋自己的利益。而宪法所赋予民众的监督权也没有很好的落实。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小农意识,以及对达官显贵们在心底深处的那一丝惧意,使百姓们只能委曲求全。在农村,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老百姓根本就没有真正懂得“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含义,那些官员们也没有真正懂得什么叫“国家公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老百姓不敢真正去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力。因为他们懂得一个词 “官官相护”或者叫“民不与官斗”。官员将权力“私有化”,是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基石。而这导致了贫富差距。
知识上的差距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一个原因。当然,造成知识差距的原因还是在贫富差距。所以,这两个事件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中国,相对于农村来讲,城市在教育、医疗、交通等等各个方面都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改革之初,邓小平曾经指出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先富后富问题,也就是贫富差距问题,但这种贫富差距是以辛勤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的,它有利于提高效率,是通往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为党的政策所鼓励和允许。应当承认,在先富起来的群体中,多数人是依靠党的富民政策,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发家致富的,对这部分人,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支持和鼓励,并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体人民共同致富。合理合法的致富确实起到了标示作用,广大人民对此也是认可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贫富差距确实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因素。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与此相关的体制、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还很不完善,各种经济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市场运行机制尚不规范。一些人在改革初期钻政策空子大捞一把;一些人借工作之便贪污受贿;一些人偷税漏税,把巨额国税转化为个人所有;一些人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坑骗人民群众而从中牟取暴利。此外,有些行业因行业垄断,缺乏竞争,服务低劣,但收入偏高,与其他行业形成了不合理的行业收入差距。
总体来分析我国目前各行业间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差别过大是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现有的已经形成的平均利润率最终又是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息息相关。通过对比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问题的理论,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平均利润率是一种不完全的平均利润率。
三、对当前贫富差距的思考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第一,极端的贫富两极分化,势必引起社会动荡。中国人自古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历史上,多次的政权更迭,都是社会矛盾尖锐化上升到一定程度导致。故而贫富不均现象若听之任之,势必是国家发展的祸根。第二,贫富不均产生原因很复杂,但其中重要一点即近年私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容否认,私有经济一定程度刺激生产者加大生产强度,提高生产者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者本身与雇佣工人之间,多少会存在资本主义所谓“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而国家难以从中进行干预。所以不能准确把握贫富不均这一问题,对社会影响决不只停留在简单的表面现象上。
第三,邓小平所指“富裕”,是个宽泛概念。满足温饱,是富裕,腰缠万贯,有车有房,也是富裕。具体而言,富裕无止境。而“先富带动后富”,如何带动?依靠法律还是任其发展?我们肯定先富所带动的巨大社会效益,那遏制先富过快是否等同遏制经济发展?又怎样保证贫富差距不再加大?都是一时难以定论,都需深入思考的话题。
第四,课本所提“注重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等做法,都属国家宏观动作,具体到个人,能否真正落实,还须时间证明。人对自身环境的满足程度与自己的生活预想总有差距。“人心不足”的心理状态,能成为上进的力量,也能成为对社会不公的谴责。国家责任所在,即是弱化缓和这些矛盾,这不仅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对经济的监管力度,也更需要大众个人的不断努力。
四 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现在我国所面临的现状就是社会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地被拉大,因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尽快构建一个完备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已成为当前中国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首先,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其次,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一是理顺收入分配体制,缩小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二是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改造,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工作。
再者,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差距。一是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个人收入。主要是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居民财产征税,在原有房产税、车辆使用税、契税的基础上,增加不动产税、土地税;征收商品税,纳税人可将税赋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直至最终消费者,尤其是个人高消费者;征收遗产税。二是改革工资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制订扶贫性质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行城乡平衡发展战略。支持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持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界限,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就此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深入思考,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 北京商报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4]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5]李中华,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
[6]吴忠民.客观看待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