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几天在进行征地农民生存情况调查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2 19:4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这几天在进行征地农民生存情况调查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这几天在进行征地农民生存情况调查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这几天在进行征地农民生存情况调查的几点思考

关于在进行征地农民生存情况调查中的几点思考 这几天的调查结果和过程真的很让我吃惊,可以说是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中国农民的土地情怀还是很深的,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将变得不知所措,完全的茫然。

或许从历史上来说中国真正的农民就是只是固守着门前的几亩田地,每天能够吃饱,有亲人的陪伴就心满意足,现代的城市对于他们是基本上的不适应,他们只有在不能拥有基本的生活之后才会出现“暴动”、“暴民”,当他们迫于生计而“战斗”的时候中国人民最原始的聪明才智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可以告诉任何人,咱们中国人是很聪明的,是不缺创新的,或许可以这么说共产党也正是看到了农民的这个最基本的需求和利用这个需求才最终得以取胜。当然这其中的某些劣根也是全体国民都有的,也许是全体人类,不到关键时刻没法看到人们的团结和创新,但是一旦出现,那么力量可以放大到无穷大,因为只有这些时候人们的思考才是最单一和集中的,这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不得不集中做一件事的时候的爆发力是可怕的,但是关键是要耐得住孤独、寂寞、方向明确和一些非人的干扰。今天这些农民在失地后的无助和气愤不是一般的,是发自内心的无助,不断打麻将来消遣时间是茫然的体现,他们理解政府,但是他们想他们的最基本需求-----有点土地图个心安、有住的地方就足够,但是这些政府目前都没法满足,一次性的补偿金是无法满足的,到并不是农民难“摆平”,而是他们在失地之后的茫然让他们自己也暂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至于我在问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安置方式、对于政府的拆迁有什么建议也不知该怎么说,这其中可能有所受文化教育程度有关,但是最根本的肯定不是这个文化教育。

中国的基层组织实在太辛苦了,中央一个文件下来层层“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解释和具体执行方案转发,最普通的老百姓无从了解文件,特别是在村这一级,同样一份针对某一件事的文件各级的文件就几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该执行哪份,根据对自己有利的基准,采用将各份文件拆开执行,然后形成自己的方案,以至于到组长这一层就嘎然而止了,不敢给普通百姓看,然后组长一个人就“代表”了全组几十到几百人的命运,去村部咨询征地执行文件号,里面的工作人员问我要哪一级政府的文件号,是拆迁文件号还是补偿文件号,文件实在太多了点,以至于他们自身都混淆了。百姓的意见很大,也导致中央各种为民政策的执行不到位,更导致了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关系紧张,所以今天也不断的有农民叔叔阿姨在提醒我,别拿村官、组长不当官看待,他们才是真正掌握他们各种利益生死关系大权的实权人物,中央那是天高皇帝远,政策在这里是有对策的。你的这种调查能够反映到上面么?对于我们的补助金有提高么?当然这几年中央的更多政策在科技的支撑下得以直接和农民接触而部分的有所好转了,这是可喜可贺的。

群众积累的埋怨不是一般的都多,每去一个地方都是一个诉苦的倾谈,每个人都有一股说不清也说不完的对政府的怨言,我不知道这个的具体原因,但是可以感觉得到:农民并不是不支持建设、不愿意拆迁,也不是想得到太多的好处,而是想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因对一点点土地的痴恋想得到一点点土地而已,他们的要求真的很单纯、很自然。他们埋怨的主要也是政府工作的不

透明和给“空白支票”,都是在拆迁前说的好好的保障,拆迁完毕了的话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开始实行缓兵之计和踢皮球,玩不清楚的游戏,农民不是所谓的“暴民”,他们只有在自己最基本的需求也没法满足的时候才会起来反抗,这个时候才是真正体现他们力量的时候,中共取得政权的很大部分也是因为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需要好好反省的,毕竟这不是好事情。

基层组织的干部的扯皮和防范上级检查的心理特别严重,特别是在平常的时候,只有在上级下了死命令和下面引起了很大民愤的时候才会合起来解决,因为怕丢了乌纱帽,平常工作一则太繁琐,二则对于乌纱帽无关紧要这些导致了基层干部的扯皮和不作为,我到其中一个村支部问一个征地工作执行的文件编号都从村支部推脱到相应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将这个问题从二楼一个没有门牌的办公室推到三楼同样没有门牌的办公室,然后三楼有退到二楼,二楼的干脆说这个是协助国土部门工作,他们没有文件,反问一句:“你们作为进行征地的直接参与者没有依据的文件,那么你们凭什么征地?”,得到回答“我们是协助国土局工作,你需要的话向他们了解”,再问“也就是说,你们是国土局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对吧?”,得到回答“怎么可以这么说呢,你还是个学生,这些具体的行政工作你不懂,你不懂的.......”就是反复这句话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这里面有太多的操作空间,然后很可能他们利用起来了。根据我后来的调查结合之前的调查,我了解到国家的政策变化很快而且对于农民越来越有利,只要将文件不给普通农民看或者看和给他们执行几年前的文件,然后上报是执行最新的文件就可以节约下来一大笔钱,这笔钱到哪里了的话就谁也说不清了。因为根据对比,国土局给我的是2011、2012年的最新文件,而在实际上的执行(有农民的补偿额和其中一个村支部的执行文件做证明)是2003、2009年的文件标准。这样的操作也导致了农民对征地工作的误解,这是对农民的直接剥夺,是完全的错误做法。这样的做法又导致了他们怕采访和调查,不管什么方面的调查。说实话,行得正的话是不怕这些的。

中央最近几年做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农民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农民质朴的性格不会忘记这些对他们的好,不得不说咱们中国的农民是最实在的、最没有心眼的。农民对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还是很支持的,认可这些政府的为人民服务,记得他们的好,记得他们的平易近人。我一直记得外公说过的一些话“中共在很多方面还是比国民党好的,第一:以前的国民政府对于我们农民去政府会说“走开、走开,一股汗臭味”,但是中共政府不会;第二:尊重人才,发明碾米机没有米糠的那位在临刑前也因为这个发明而该判了”这是活了90来年的老人最实在的体会。政府对于农民的粮食直补,是目前很受赞誉的政策,这些都因为这些政策实在。

体会:1,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是需要有度的,哪怕是政府官员的贪婪性,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2,做任何事情的、特别是需要别人配合的时候透明真的很重要,宁愿丑话在前头。

3,

第二篇:关于征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调查心得

关于征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调查心得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要素,近些年来由于城市规划、政府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征地也变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土地被征用后农民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补偿,还有补偿的是否全面,仍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组织的一员,我深深感觉到农民生活的困难,虽然近些年来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交通、医疗、教学、经济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征用,农民就应得到更好的补偿,事实却并不如此。如今失地农民还存在太多的问题:

第一、失地农民众多,并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第二、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普遍不好,具体表现为1.土地的种植收益与农民偿收益不对等2.土地的就业功能与农民失地后的就业保障不协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3.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民失地后社会保障功能转换的不顺畅,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4.失地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条件、交通、购物环境等方面都比过去方便多了,但外在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已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失地农民的负担,他们中的大部分入不敷出。

第三、失地农民面临诸多困难和要求

————金融本1103班 薛亚伟

第三篇:关于被征地农民生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高邮市地方人大工作研究会

2010 年 年 会 交 流 论 文

人大要为被征地农民撑起“保护伞”

——关于被征地农民生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马德龙杨鹏仲元和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一些被征地农民的生计出现问题,表现为:征地标准和补偿金存在矛盾,安置方式比较单一,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社会保障工作不配套、整体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产生被征地农民生计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地方城市建设与农民出路问题的研究不同步,就业责任分担不合理,农民择业观念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必须深刻反思。

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进一步依法履职,督促政府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为被征地农民撑起保护伞。

※※※※※※※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一些地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尊重农民的生存权和普遍-1-

发展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摆上了地方政府的重要位臵。总体来看,各级政府对农民生活“出路”和养老“退路”问题,已经和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是按规定一次性付给土地补偿费、劳力安臵费、赔青费,对有劳动能力的或安排他们进企业务工,或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帮助他们由一产转入二产、三产,特别对有能力的鼓励并支持他们“二次创业”;二是成立农村土地资产股份专业合作社,完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三是对体弱病残的被征地农民给予社会救助,尽可能地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并能随着全面小康的推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地方财力不足、农民劳动技能较弱、转向经营能力不强、养老保险意识缺乏、经济条件不宽裕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征地标准和补偿金存在矛盾。笔者从接触到的一个郊区乡镇几宗拆让土地的补偿标准来看,目前政府制定土地补偿标准时,都把征地用途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往往造成同一个村、同一地块因公路建设、企业用地、商品房开发用地等用途不同,农户之间的补偿费悬殊太大,部分农民损失较大,存有抵触情绪。还有极少数村擅自提高提留资金标准,直接侵犯了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有甚者,有的乡镇为了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区,在征地时搞上征下租,欺骗农民,一旦被知道,就会引发农民与政府的矛盾,出现上访、集访现象,影响社会安定。听说有一家市属企业早年在某城中村一村民组征地办厂,后企业倒闭,地块拍卖,竟比当时征地面积多出40.86亩,严重侵占了农民利益,引起村民一片哗然,写信、上访直至北京,后经市政府出面调停,适当补发各种征地费用,方才平息。

2、被征地农民安臵方式比较单一。在计划经济时期,对被征地农民采取“谁征地、谁安臵”的原则,要求由企业自行安臵被征地的农民,相对矛盾较小。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征地用于市政、房地产、土地开发和公共设施建设等非生产性项目越

来越多。同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类项目单位没有能力、没有兴趣或根本不想安臵征地农民,因而沿用多年的“谁征地、谁安臵”的原则事实上已经难以执行,各地开始探索新的安臵模式,即征地时一次性地支付补偿金,让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按目前政策规定,被征地农民可以领取3万元左右的一次性补偿费,农民也是乐于取现钱实在,以后的生计问题考虑得较少。同时,受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局限,大多数农民没有将这为数不多的补偿费用在以后的生存发展上,还有部分农民在短期内进行奢侈消费,给生产出路和养老保险埋下了隐患。

3、被征地农民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据对某城郊镇的调查,一些农民土地被征用后,不得不自谋职业。他们当中除年轻又有一技之长者外,有相当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因为文化素质较低、无专业特长、年龄偏大、健康状况欠佳,加上长期从事农业劳动,对于变换劳动方式心理也不适应,再就业意识差等制约,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农民明显处于下风,很难找到就业岗位。

4、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不配套。一是农村养老保险不到位。主要是被征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加之村集体对农民养老保险没有投入,少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几乎是空白。二是农村低保标准较低。虽然现在提倡逐步缩小或取消城乡差别,但城乡事实上还存在着差别。就被征地农民享受低保政策而言,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后,所有生活资料全靠非农收入支出,成为事实上的“城里人”,但由于一时难于实现“村改居”,被征地农民低保户所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远远低于城市低保户标准。

5、部分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一些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前,由于国家惠农措施不断加强,种田没有任何负担,还得到不少的经济补助实惠,加上科学种田水平越来越高,农民种田收入确实可观。而一旦被征地后,农民失去了最稳定的经济来源,由于物价上涨幅度增大,生活成本增加,对部分被征地农民生活质量必然造成一定影响。

虽然这些农民被征地后得到了补偿,但由于缺乏创业能力,有一部分被征地农民补偿费没有用于创业,只是作为维持暂时的生计之需,“坐吃山空”后,生活更麻烦了,有限的补偿金远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农民的长远生活出路问题。

剖析被征地农民出现上述生计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方面:一是有些地方对城市建设与农民出路问题研究不同步。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等问题考虑得较多、较周全,但对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出路问题研究得较少。有的甚至片面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城市扩大了,农民就业出路自然就多了。到了真正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才想解决办法,有关被征地农民的民生问题已经相当突出了。

二是有些地方被征地农民就业责任分担不合理。据调查,目前在农村征地的情况既有国家占地,也有地方占地;既有本地建设占地,也有外来企业占地。农民为了国家和地方建设失去了土地,也为外来商业、企业发展承担了“失地”风险,但在就业问题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结果是投资商入驻了,而农民却失业了。

三是有些地方农民择业和保险的观念落后,文化、技能素质偏低。受传统思想、劳动技能及文化素质的影响,农民在择业上面临诸多制约因素,难以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养老问题,由于习惯于传统的“老人主要靠子女供养”模式,有些农民土地被征用后,没有或不想“征即保”,而是满足于拿到了补偿费,就不再想到“后顾之忧”,反映出保险意识差。因此,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不好好解决,必将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及原因,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依法履职,为被征地农民撑起一张巨大的“保护伞”,笔者经过认真调研思考,建议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最大努力:

第一,要督促政府尽最大努力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害。长期以来,农民一直依赖于土地,土地为农民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功能,包括为

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一旦被征用,这些功能随之一并丧失。要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则应给予农民在这些权利上的等价补偿。因此,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现有土地征用补偿一次性发放货币的办法,使土地补偿费的发放与被征地农民的长期生活保障相结合。对于国家重点工程、公益性建设用地,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公平补偿原则,适当提高土地补偿安臵费的标准,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对于工商业经营用地,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和谈判机制,在按规定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农民与用地方自行谈判确定补偿安臵费数额,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出租方式参与土地的开发,分享社会进步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

第二,要督促政府尽最大努力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由于被征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非农产业岗位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消除陈旧思想,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要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指导,搭建劳动力交流平台,多渠道安排就业。同时,对招用被征地农民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扶持被征地农民通过自主创业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第三,要督促政府尽最大努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农民土地被征用后的生计问题,必须着眼于建立和完善长效的保障机制,彻底解决被征地农民的近忧远愁。因为被征地农民即使一次性补偿再多的钱,也像“拔草堆”一样总有花完的一天。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农民地被征而“命根子”不失。因此,乡镇人大要督促乡镇政府面对实际,研究出台符合实情的有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重点建立和完善好四方面的社会保障,即家庭养老保障,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就业保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最低生活保障,为生活可能陷于困境的被征地农民提供救助;医疗保障,确保被征地农民有病治得起,从而有效地为被征地农民构筑长远的社

会保障“城墙”。

第四,要督促政府尽最大努力引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积累和经营资产。事实表明,土地、房屋、集体经济等资产收益,在预防被征地农民贫困和减少家庭不安全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实践来看,建立和健全股份合作社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可行途径。笔者所在乡镇就作过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联村系城中村(现已村改居),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的土地被征用殆尽,但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着力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资产经营观念,将集体资产进行量化,成立股份合作社,包装对外经营,仅2009年每户居民就从合作社中分得3000多元的“红利”。另外,该村还将一块城中土地发包给有关部门供游乐广场使用,村民又从中获得不少收益,较好地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还有城中村宝塔村,随着近几年瑞和阳光城等小区建成,土地已全部被征用。但该村着眼长远,利用所得资金建设了一幢餐饮楼向外发包,预计每年发包收入可达60多万元。由此,笔者认为,对于国家征用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可以在规划区内征用土地中留出一定数量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对于那些土地征用量大,补偿费较多的村,政府应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另外,还可采取“地折价持股进企,按股分红”的政策,与开发商联合开发,如房地产开发等,被征土地的村可将劳动力安臵费入股用于新建居民区的物业管理、建设商业网点等服务业的开发,从而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长远的生计问题,千万不要使之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此外,为确保被征地农民和利益现在、将来都永远不受侵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还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保障体制和机制,努力使人大为被征地农民提供有效监督支持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最近,笔者喜闻江苏省人大将要出台《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正在进行立法调研,这无疑为被征地农民带来福音。笔者希望此条例尽快出台,更期盼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贯彻即将出台的有关法规,尽最大努力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作者单位:高邮市高邮镇人大)

第四篇:农民收入支出情况调查及思考

生命科学学部2010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民生活费用收支调查

班 级:XXX

学 号:XXX

姓 名:XXX

农民收入支出调查及思考

这次我所调查的三户对象是我家乡居民。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了我国农村发展的许多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青山村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村农户收入的基本情况

1、农民收入水平低。

2、农户增收渠道变窄,难度加大

3、农户货币收入比重低。在调查三户的农民中,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农民。其卖不掉的产品占其收入的1/3,即使全部卖掉。也是亏本贱卖。部分农民收入中以实物为主,货币收入相对较少。为了生产和生活,部分农民长将农产品换取部分生产资料和必需的生活用品。

4农民收入不平衡。少数农民的高收入掩盖不了不少农民收入下降的真相。我所调查农户中周清农户家年均收入万余元,而胡秀奶奶家却一贫如洗。

二、制约农户增收的原因。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加上现阶段商品率低,部分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户增产不增收。从调查的情况看,制约农户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调整滞后。受市场信息、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对种植、养殖产品的取舍只能盲从于市场短期的价格波动,不能科学地、准确地判断市场规律,“村看村、户看户”的生产经营现象,导致一哄而上——恶性竞争——收入减少——纷纷下马,造成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和滞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许多农民因此发出“谁能告诉我,到底种什么?”的无奈叹息。

2、商品流通不畅。近年来,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价格大幅下滑,农民收入下降。被迫闯市场的农民一年四季忙种忙收,顾了田里这一头,顾不了市场那一头。农产品大多以乡村为单位组织销售,每到上市盛期,各单位各自为阵,四面出击,不断增加了费用,而且易使区内产品聚集到同一地方,相互杀价,造成内耗,一些农户只好忍痛低价甚至亏本倾销,满载而去,负债而归。

3、科技含量偏低。村农民中,大多为初中、小学毕业,文化素质偏低,有的年龄偏大,观念偏旧,对科技成果接受慢,对市场信息捕捉不准,粗放经营,产品档次低,收入增长受到很大制约。

4、农业投入不足。村以旱地为主,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适于统一抗旱排涝,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户自主经营,耕作粗放,农作物不再连片种植,原有的漫灌方式已不适应。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的严重滞后,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抗灾能力差,农户增产增收缺乏保障。

5、增收难度加大。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而提价的空间和可能均已很小。二是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依然存在,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且有假冒伪劣产品,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利益流失,收入下降。三是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从事第3产业等获取收入的渠道变窄。四是农户欠款的数额和户数在不断扩大。

6、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仍然是一个弱质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仍起着决定性作用,风调雨顺即丰年,天旱雨涝就减产,对农民收入增减的影响不言而喻。青山村连续5年4灾,旱、涝、虫交替,灾害频发,经常造成农作物大面积

减收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严重影响。

三、农户收入低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1、家庭收入拮据,农民看不起病。村在传染病尚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一些诸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正在上升。由于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计,农民得了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果是小病拖大,大病不医。对于癌症、重症传染病等,农民则干脆不治。一些家庭的主人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只能硬挺,儿女们及家人围在床前眼巴巴地看着而一筹莫展,此情此景实在让人伤心。对于一些稍有积蓄的家庭,农民得了病面对医院昂贵的收费,也是望而止步。农民身患脑血栓,住院半个月花了3千多,病不好就回了家,他说:“医院费用太贵,一天花200多,种一亩地一年也挣不够一天的治病钱。”在一次务工时不慎从房顶掉下摔成重伤,在县人民医院治疗花费了1万多元后,实在借不上钱了,只好悄悄地出了医院,回家慢慢地熬。在调查时当我们问:“家里老人得了病怎么办?”,群众说:“家里老人治病如果需要3000元以下,儿女们分摊;如果需要3000—5000元,弟兄们因为摊钱就大动干戈;如果是需要5000元以上,架都不用吵了,等

2、孩子上学难,上不起学。撤点并校后人口较少的一些村或自然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要到几里甚至是十几里以外村念书。在调查时,小学四年级学生就要到几十里或近百里以外的学校寄宿上学。有的孩子小学毕业就呆在家不念书了,当我们问到:“十几岁的孩子在家能干什么?”家长说:“现在学校收费项目太多,念初中每年就需1800—2000元,咱穷人哪能念起?!”念初中尚且如此,那么面对念高中每年需4000—5000元的费用,大部分家长有点吃不消。

3、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难。我市农村居民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4.9万人,随着排查的深入,农村低保人口将得到8.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2002年,据市民政局统计,全市共发放低保资金649万元,有18970人享受到了低保政策,人均年补差342元,月均28.5元。由于部分县级配套资金落实的不够好,实际上部分低保对象达不到月均28.5元,有的甚至只能达到一半,有的不能按时足额领取保障金。如陵川县统计上应发放176万元,实际上只发放低保资金80万元。由于低保资金是分级负担,有的乡镇不愿多报低保人数,人为地把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排斥在保障范围之外,甚至越是经济困难的乡村低保对象越少,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青山村80多岁的老人家胡秀,两个儿子都有智力问题,每天靠和别人要菜、要粮生活,一年只能享受到村里给的20—30元救济。

4、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贫穷,文化生活落后,剩余劳动力没事干,经济贫困导致了精神贫困。一些年轻人,游手好闲,没事找事,打架、斗殴、赌博、邻里纠纷经常不断。有的人一遇点挫折,就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偏激,对村里工作

横加阻拦,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有的乡镇地域广阔,偌大个地方连个派出所都没有,这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藏身之所。比如近几年偷盗树木的行为愈演愈烈,非常猖狂,等政府派人赶到事发地点,已是几小时后,盗木贼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5、农村群众办事不便。乡镇地理条件差,住户相对分散,再加上农事季节的影响,群众找政府办事和解决问题很不方便。如青山村洲上的农村到乡政府的平均距离为20至30公里,最远的达40多公里。群众要到乡里办事,天不亮就得上路,到了乡政府,要找的人在还好说,若不在,也不敢多等,就得赶紧返回。农民办户口往乡里跑个2趟、3趟是经常的事。有一村民为了办结婚证,往乡政府跑了5次,结果结婚的日期都过了,结婚证还没办理。在青山村村办事不领结婚证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6、管理与服务跟不上。乡镇由于经济落后,路途遥远,电信不通,乡镇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显得鞭长莫及。日常通知个会议也要派人分头步行或骑车到各村,提前两三天通知才行。乡干部最怕就是下村去工作,谁都不愿意到边远的村庄去。即使去下乡,也只能车来车去,能去的地方走马观花跑一趟,去不了的村和庄,可能几年也去不了一次。由于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干部几年的工资都兑不了现,大家心灰意冷、没精打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一工作就是收钱,群众对立情绪很大,少数村委会工作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从调查的情况看,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主要有:

1、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点解决连片干旱、渍涝问题,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调优产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忌一哄而上,要热中有冷;忌一成不变,要勤于调整;忌一触即溃,要“把根留住”;忌一盘散沙,要形成“拳头”。

3、健全市场体系。一是尽快筹建大型农产品集散地,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二是要健全服务体系,按照“以区级为引导,以乡村为主体,以民间为补充”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中介组织、组织营销队伍、完善信息网络、强化科技指导等,为农民产前提供种什么最好的信息,产中联系好销售渠道,不能让农民一家一户闯市场,为农业产、供、销提供全方位服务,以保证农产品价值和农民收入顺利实现。三要切实整顿农资市场,严厉打击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坑农害农行为,真正保护农民利益。四是要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新路子,做到让农民只思生产,不愁销路。

4、实施科技兴农。要通过多种形式如电视讲座、农民夜校、田间指导等,大力推行农科教结合,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从而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向科技进步要收入。

5、推进农业产业化。一要坚持市场导向,防止通过政府行为“一哄而起”,急进硬推。二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将闲田集中在种田能手或种田大户手中,让其自行调整,规模经营,增加收入。三是要择优扶强,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选择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前景,能够组织农民生产和为农民服务的企业重点扶持和培育。

6、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负担就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负担只增不减,农民收入就无从增起。一要积极推进行政机构改革,以此为契机,大力压缩财政和农民供养人数,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二要推行村务公开,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增强农村政务、财务透明度,促进乡村干部廉洁自律,杜绝贪污腐败、挥霍浪费现象。三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随意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

第五篇:农民收入支出情况调查及思考(推荐)

生命科学学部2010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支出调查及思考

班 级:09级动植物检疫3班

学 号:200941918313 姓 名:彭婧雅

农民收入支出调查及思考

这次我所调查的三户对象是我家乡衡东县青山村的居民。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了我国农村发展的许多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青山村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青山村农户收入的基本情况

1、农民收入水平低。胡秀奶奶家人均收入只有100元,一个月都难得吃上一回肉,家庭生活入不敷出,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而另一农户江永家虽说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去年家庭纯收入2000多元,但仅用于3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就得1500元,占家庭纯收入的3/4,再加上日常生活,生活支出费用,婚丧嫁娶等人情世故,生活十分艰难。

2、农户增收渠道变窄,难度加大。青山村大部分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靠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卖难问题时有发生,乡村最大的水泥厂经营不善倒闭也直接影响了农户收入的增加。

3农户货币收入比重低。在调查三户的农民中,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农民。其卖不掉的产品占其收入的1/3,即使全部卖掉。也是亏本贱卖。部分农民收入中以实物为主,货币收入相对较少。为了生产和生活,部分农民长将农产品换取部分生产资料和必需的生活用品。

4农民收入不平衡。少数农民的高收入掩盖不了不少农民收入下降的真相。我所调查农户中周清农户家年均收入万余元,而胡秀奶奶家却一贫如洗。

二、制约农户增收的原因。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加上现阶段商品率低,部分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户增产不增收。从调查的情况看,制约农户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调整滞后。受市场信息、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对种植、养殖产品的取舍只能盲从于市场短期的价格波动,不能科学地、准确地判断市场规律,“村看村、户看户”的生产经营现象,导致一哄而上——恶性竞争——收入减少——纷纷下马,造成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和滞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许多农民因此发出“谁能告诉我,到底种什么?”的无奈叹息。

2、商品流通不畅。近年来,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价格大幅下滑,农民收入下降。被迫闯市场的农民一年四季忙种忙收,顾了田里这一头,顾不了市场那一头。农产品大多以乡村为单位组织销售,每到上市盛期,各单位各自为阵,四面出击,不断增加了费用,而且易使区内产品聚集到同一地方,相互杀价,造成内耗,一些农户只好忍痛低价甚至亏本倾销,满载而去,负债而归。

3、科技含量偏低。在青山村农民中,大多为初中、小学毕业,文化素质偏低,有的年龄偏大,观念偏旧,对科技成果接受慢,对市场信息捕捉不准,粗放经营,产品档次低,收入增长受到很大制约。

4、农业投入不足。青山村以旱地为主,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适于统一抗旱排涝,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户自主经营,耕作粗放,农作物不再连片种植,原有的漫灌方式已不适应。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的严重滞后,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抗灾能力差,农户增产增收缺乏保障。

5、增收难度加大。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而提价的空间和可能均已很小。二是工

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依然存在,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且有假冒伪劣产品,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利益流失,收入下降。三是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从事第3产业等获取收入的渠道变窄。四是农户欠款的数额和户数在不断扩大。

6、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仍然是一个弱质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仍起着决定性作用,风调雨顺即丰年,天旱雨涝就减产,对农民收入增减的影响不言而喻。青山村连续5年4灾,旱、涝、虫交替,灾害频发,经常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收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严重影响。

三、农户收入低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1、家庭收入拮据,农民看不起病。青山村在传染病尚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一些诸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正在上升。由于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计,农民得了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果是小病拖大,大病不医。对于癌症、重症传染病等,农民则干脆不治。一些家庭的主人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只能硬挺,儿女们及家人围在床前眼巴巴地看着而一筹莫展,此情此景实在让人伤心。对于一些稍有积蓄的家庭,农民得了病面对医院昂贵的收费,也是望而止步。泽州县山河镇后街村农民张买玉身患脑血栓,住院半个月花了3千多,病不好就回了家,他说:“医院费用太贵,一天花200多,种一亩地一年也挣不够一天的治病钱。”阳城县凤城镇尹庄村农民张全友在一次务工时不慎从房顶掉下摔成重伤,在阳城县人民医院治疗花费了1万多元后,实在借不上钱了,只好悄悄地出了医院,回家慢慢地熬。在泽州县山河镇西土河村调查时当我们问:“家里老人得了病怎么办?”,群众说:“家里老人治病如果需要3000元以下,儿女们分摊;如果需要3000—5000元,弟兄们因为摊钱就大动干戈;如果是需要5000元以上,架都不用吵了,等

2、孩子上学难,上不起学。撤点并校后人口较少的一些村或自然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要到几里甚至是十几里以外村念书。在调查时,小学四年级学生就要到几十里或近百里以外的学校寄宿上学。有的孩子小学毕业就呆在家不念书了,当我们问到:“十几岁的孩子在家能干什么?”家长说:“现在学校收费项目太多,念初中每年就需1800—2000元,咱穷人哪能念起?!”念初中尚且如此,那么面对念高中每年需4000—5000元的费用,大部分家长有点吃不消。

3、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难。我市农村居民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4.9万人,随着排查的深入,农村低保人口将得到8.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2002年,据市民政局统计,全市共发放低保资金649万元,有18970人享受到了低保政策,人均年补差342元,月均28.5元。由于部分县级配套资金落实的不够好,实际上部分低保对象达不到月均28.5元,有的甚至只能达到一半,有的不能按时足额领取保障金。如陵川县统计上应发放176万元,实际上只发放低保资金80万元。由于低保资金是分级负担,有的乡镇不愿多报低保人数,人为地把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排斥在保障范围之外,甚至越是经济困难的乡村低保对象越少,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合法

权益。青山村80多岁的老人家胡秀,两个儿子都有智力问题,每天靠和别人要菜、要粮生活,一年只能享受到村里给的20—30元救济。

4、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贫穷,文化生活落后,剩余劳动力没事干,经济贫困导致了精神贫困。一些年轻人,游手好闲,没事找事,打架、斗殴、赌博、邻里纠纷经常不断。有的人一遇点挫折,就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偏激,对村里工作横加阻拦,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有的乡镇地域广阔,偌大个地方连个派出所都没有,这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藏身之所。比如近几年偷盗树木的行为愈演愈烈,非常猖狂,等政府派人赶到事发地点,已是几小时后,盗木贼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5、农村群众办事不便。乡镇地理条件差,住户相对分散,再加上农事季节的影响,群众找政府办事和解决问题很不方便。如青山村洲上的农村到乡政府的平均距离为20至30公里,最远的达40多公里。群众要到乡里办事,天不亮就得上路,到了乡政府,要找的人在还好说,若不在,也不敢多等,就得赶紧返回。农民办户口往乡里跑个2趟、3趟是经常的事。有一村民为了办结婚证,往乡政府跑了5次,结果结婚的日期都过了,结婚证还没办理。在青山村村办事不领结婚证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6、管理与服务跟不上。乡镇由于经济落后,路途遥远,电信不通,乡镇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显得鞭长莫及。日常通知个会议也要派人分头步行或骑车到各村,提前两三天通知才行。乡干部最怕就是下村去工作,谁都不愿意到边远的村庄去。即使去下乡,也只能车来车去,能去的地方走马观花跑一趟,去不了的村和庄,可能几年也去不了一次。由于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干部几年的工资都兑不了现,大家心灰意冷、没精打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一工作就是收钱,群众对立情绪很大,少数村委会工作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从调查的情况看,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主要有:

1、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点解决连片干旱、渍涝问题,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调优产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忌一哄而上,要热中有冷;忌一成不变,要勤于调整;忌一触即溃,要“把根留住”;忌一盘散沙,要形成“拳头”。

3、健全市场体系。一是尽快筹建大型农产品集散地,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二是要健全服务体系,按照“以区级为引导,以乡村为主体,以民间为补充”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中介组织、组织营销队伍、完善信息网络、强化科技指导等,为农民产前提供种什么最好的信息,产中联系好销售渠道,不能让农民一家一户闯市场,为农业产、供、销提供全方位服务,以保证农产品价值和农民收入顺利实现。三要切实整顿农资市场,严厉打击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坑农害农行为,真正保护农民利益。四是要积极探索“订

单农业”、“合同农业”的新路子,做到让农民只思生产,不愁销路。

4、实施科技兴农。要通过多种形式如电视讲座、农民夜校、田间指导等,大力推行农科教结合,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从而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向科技进步要收入。

5、推进农业产业化。一要坚持市场导向,防止通过政府行为“一哄而起”,急进硬推。二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将闲田集中在种田能手或种田大户手中,让其自行调整,规模经营,增加收入。三是要择优扶强,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选择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前景,能够组织农民生产和为农民服务的企业重点扶持和培育。

6、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负担就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负担只增不减,农民收入就无从增起。一要积极推进行政机构改革,以此为契机,大力压缩财政和农民供养人数,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二要推行村务公开,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增强农村政务、财务透明度,促进乡村干部廉洁自律,杜绝贪污腐败、挥霍浪费现象。三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随意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

下载关于这几天在进行征地农民生存情况调查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这几天在进行征地农民生存情况调查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泰州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就业社会保障调查

    泰州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就业社会保障调查酷暑七月,为积极响应党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广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及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今年七月对本市的有......

    关于征地拆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征地拆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框架不断拉大,给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农民生活和经济条件带来了新变化、新提高。但是在征地开发中,由于征用农地、拆建农房......

    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最终版

    问卷编号_______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亲爱的农民朋友:你好!我是甘旗卡镇甘旗卡村的大学生村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征收补偿中的矛盾日益突出,被征地......

    城市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城市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摘要】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中仍然处于“边缘”状态......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就调查四川外国语学院建筑工地的农民工 前言: 在放假之际,在川外的朋友的带领之下,对川外新校区(山上) 附近工地的农民工进行了基本情况的随......

    石泉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石泉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增收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近日,石泉县组织人力深入池河镇明星、谭家湾、青山村进行调查,并作以简要分......

    20121109对农民“知情权”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应充分享有“知情权”关注民生,聚焦“三农”,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的发展大局。目前国家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已出台一系列举措,广大农民生活......

    关于农民增收趋缓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当前农民收入现状自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洪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实现减负增收。据区财政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2002年税费改革农民负担由6194万元降至4388.1万元,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