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9:3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最终版》。

第一篇: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最终版

问卷编号_______

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

亲爱的农民朋友:

你好!我是甘旗卡镇甘旗卡村的大学生村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征收补偿中的矛盾日益突出,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规范化的解决。本调查将针对甘旗卡镇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进行调研,为妥善解决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基础资料。诚挚感谢您的配合!

一、被征地农民的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岁

3、您的文化程度()

A、没上小学B、小学C、初中D、高中或同等学历

E、大专以上

4、您家一共有()口人(指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未婚者和无子女者不填写)请问你有多少个孩子:____个

其中有多少个已婚:____个

其中有几个和你住在一起:____个

5、征地前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A、种地B、养殖C、打工D、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E、个体经营者

6、你的年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补贴等)总共有多少()元?

A、5000元以下B、5000—8000元C、8000—11000元

D、11000—14000元E、14000元以上

二、被征地情况

1、您家被征土地占原来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约为多少?()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其他

2、您被征地的面积是亩,得到的安置补偿费为()元?

3、您家的土地是()下被征用的?

A、政府强制B、与用地单位直接协商C、政府出面协商

4、您家失地到现在多久了?()

A、半年内B、半年至一年C、一年至两年D、其他

5、自从失地后,你们家的收入相比往年提高了吗?

A、有()B、减少了()C、没有变化()

6、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很不满意

三、政府向失地农民提供的社会保障政策具体落实情况

1、您的土地被征用后,政府是否提供补偿措施?

A、是B、否

若有提供:

(1)这些补偿措施有何种形式()(多选)

A、提供一次性的土地补偿金B、提供就业安置C、提供医疗保险安排

D、提供就业技能培训F、提供社会保障G、提供小额优惠贷款H、致富或科技、项目方面的信息I、其他

(2)若选F,那么具体的社会保障措施包括()(多选)

A、农村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五保户”制度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E、其他

措施落实了多少?()

A、完全落实B、一半以上C、大约一半D、一半以下E、没有落实

2、自从失地后,村内以下哪些公共服务得到改善?()(多选)

A、城镇燃气B、用水C、有线电视D、医疗或养老保障E、教育F、修路G、什么都没有改善

四、失地农民对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的认识度

1、您愿意被征地吗?

(1)愿意,原因是()(可多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种土地没多少收入B、国家的补偿措施和社会保障安排合理

C、相信政府会解决问题D、政府动员得好,要服从政府安排E、对自己被征地后的生活充满信心F、其他

(2)不愿意,原因是()(可多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征地补偿标准较低B、补偿措施或社会保障难以实施

C、收入会减少D、生活没有保障

E、征地过程中权益被侵犯F、其他

2、被征地前,政府相关部门是否有开展有关社会保障的宣传活动?

A、有B、没有C、没有宣传但已了解部分D、没有宣传,非常不了解

3、您在征地前是否有主动向政府了解被征地后的社会保障问题?

A、有B、没有C、想过,但是不敢问

4、当您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得到落实,会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A、法律B、保持沉默C、从众D、使用暴力

E、寻找有关部门出面解决

五、失地农民对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满意度与社会保障责任意识

1、你对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满意?()

A、是B、否

满意的原因方面:

不满意的原因方面:

2、您认为该由谁来承担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所需基金?()

A、国家B、集体C、个人D、三方都应拿出一部分钱

3、您觉得自己准备用以下哪种方式解决自己老年以后的生活问题?

A、向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寻求帮助B、向社区(邻居、村等)寻求帮助

C、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寻求帮助D、等待政府救助F、只能靠自己

4、根据养老保险的内容及您自己的经济条件,您会选择怎样的投保标准?()

A、每月40元以上B、每月20-40元C、每月20元以下

D、无钱参加或不愿参加E、不了解或说不清

5、你对社会保障的实施期待度高吗?

A、高,希望社会保障能解决我以后生活的问题

B、希望国家社会保障能解决一部分生活问题,自己可以解决剩余部分

C、不高,认为不需要国家的社会保障,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生活问题

6、假设你的土地全部被征用,你会去做什么?

A、没想过,不知道B、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C、自主创业D、先吃补偿金,以后再说

第二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推动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但同时,也产生了农民失地后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已日益突出。为了多角度,多层面探寻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办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肃带领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有关同志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也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征用农民土地数量不断增加,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是征地补偿偏低,农民收益少;二是安置办法单一,难以保障农民的长远生计;三是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四是基层管理难度加大。

在农民失去生活、养老等土地保障后,及时地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就可以持续地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当前,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环境和条件。

第一,群众关注,领导重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仅是被征地农民的企盼,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已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张立昌在听取200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时专门就这一问题作出了指示,强调必须制定妥善解决的办法。市计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去年加大了征地补偿费清欠工作力度。

第二,部分区县党委、政府积极探索解决被征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津南、东丽、西青、北辰、武清等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因地、因条件制宜解决这一问题。个别乡村也进行了探索。

第三,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浙江等省市近年来一直积极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有的已出台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现代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充分表明,我市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有了共识,具有较好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近年我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开展这一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应抓紧有利时机,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建立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市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抓紧抓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统筹考虑,明确指导思想。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一,必须把握我市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特点,着眼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要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总要求,把握新阶段先进性、协调性的特点,逐步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协调,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使全市人民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我市农村城市化、现代化。

第二,必须立足我市实际,逐步推进。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承受能力,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统一起来,合理确定被征地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做到政府能承受,被征地农民能接受。但是,长远的方向是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社保体系接轨。

第三,必须多方协调,整体推进。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做好配套改革。要从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入手,从基础环节实现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最大维护。要及时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从统筹城乡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积极引导扶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长远生活出路。应将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与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结合起来,化集体资产为社会保障。要实现失地与农转非的衔接,改革户籍制度。

三、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第一,把就业作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的根本出路。一是具备就业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不论户籍是“农”是“非”,统一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政策待遇。要允许所有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被征地农民进入统一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市场,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免费就业服务。对就业特别困难的被征地农民要制定专门就业政策,在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自主创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同等待遇。积极开发政府公益性岗位,优先考虑被征地农民就业,尤其是就业特别困难的被征地农民。二是积极支持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并要对他们自主就业、经商办厂提供方便,给予政策优惠,提供小额贷款。三是积极鼓励用地单位和各类企业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

第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把筹措保障基金和建立风险基金作为落实社会保障的关键。一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要着眼于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化港口大都市的必然。城乡长期分割的二元体制,已成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从统筹城乡、破解二元体制出发,将大的长远的方向放在接轨城镇社保体系。二是筹措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是落实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要适度提高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有的地方,虽然已经适当提高了土地补偿费用标准,但由于人多地少,征地面积很少但被征地农民较多,用土地补偿费用

不足于落实社会保障基金,这种情况市、区县政府应从土地出让收益中给予补贴。三 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风险基金,是巩固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措施。要针对被征地农民享受年限增加和享受水平的逐步提高,可能出现的保障基金缺口风险,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风险资金,做到未雨绸缪。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好,巩固好。

第三,设立分档次的缴费水准和保障待遇水平,以使不同地区的被征地农民均能接受。由于征地数目不同,补偿不一,被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费用往往不同。同时,被征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结构、参保企望值也不尽相同。如我市环城四区外环线沿线乡村的被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费用往往较多,集体经济实力和个人收入水平也较高,他们对保障待遇的企望值普遍较高。建议针对特殊性,在实施办法提出的缴费和待遇标准之上,增加适当比例,再增加一个档次标准,作为社会保障的补充保险,从而满足不同参保人员的需求。

第四,做好新制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与历史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衔接问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应当既考虑今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又兼顾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为此,建议将新制度执行后新发生的与历史形成的失地农民统筹考虑。一是要明确被征地农民享受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二是历史上形成的被征地农民情况较为复杂,对历史上形成的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可区别对待。三是确实生活无着,养老无法的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采取多种形式筹措。总之,要多方筹集保障基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第五,搞好配套改革。一是改革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二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我市农村城镇化进程。三是结合征地制度的改革、完善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积极推进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步伐,探索村级组织的体制改革。把撤村建居和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建新经济实体,推行股权量化、按股分红等形式,及时将集体资产转化为社会保障。这既可以妥善处置原行政村集体资产,又可以为村民社保安置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篇:泰州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就业社会保障调查

泰州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就业社会保障调查

酷暑七月,为积极响应党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广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及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今年七月对本市的有关农村进行了调查,由于两个个人的力量有限只对本地部分的人和相关的领导进行了访问。

本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西接扬州,东连南通,北邻盐城。下辖海陵、高港两区和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个县级市,99个乡镇,1538个行政村,总面积5790平方公里,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7℃,年降雨量1089.9毫米。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城镇化建设、道路交通修建征占了大量的土地,使得农民被一批一批地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形成了特殊的群体——被征地农民。为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我区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安排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被征地农民现状

海陵区的被征地农民主要分布在九龙、西坝口、工业园及部分街道办事处,被征地农民2657户,8595人,其中法定劳动力范围内的人数5258人,已安排就业的1873人,占法定劳动力的36%;被征地农民转为城市户口1258人,占被征地农民的15%;享受城市低保的873人,仅占被征地农民的10%;参加社会保险268人,占被征地农民的3%。

二、存在的问题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一直是县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试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我县2009年之前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在于:

1、被征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

由于被征地村人均被征耕地省,土地安置费基本已被农民领去,个人部分无法缴纳,而且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认为参不参保无所谓。

2、资金难以筹措

根据前些年我县耕地征用补偿情况分析,个人安置费部分无法抵足个人缴费部分,资金缺口较大。而集体承担部分的资金,因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返回金为全体村民所共有,主要用于补足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用集体所有的资金为部分村民缴纳保险费,大多数村民在思想上不能认同,集体出资部分筹集也会遇到较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县政府需要承担的资金也较大,一步很难到位。

3、参保对象难以界定。根据泰顺的实际情况,由于二轮土地承包不到位,即使被征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也还存在着“征地而不失地”的现象。有的村还在征地之后,把征地费平均分给了村民,同时对被征的土地进行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导致参保对象一时难以确定。

4、历史遗留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新328国道改建工程征地项目中,因工程资金紧张,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征地属于我县内部政策处理,没有严格按征地标准报批,故该项目的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均未落实。二是大学城牵涉到当时移民对象 19114 人,共被征用土地 6928 亩。移民只享受移民安置补助待遇,并未真正享受失地待遇,由此,可能存在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制约因素

1、被征地农民就业观念陈旧、就业能力较弱。被征地农民在失地以前靠种植农作物生存,采取“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存模式,与社会的接触较少,信息闭塞,思想陈旧保守,很多观念都不能及时更新,造成了大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无所适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对以后的生活一片空白。再加上很多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普遍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导致再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同时,部分被征地农民还对政府和集体有着“等、靠、要”的思想,甚至存在“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观念,认为“低工资、重劳力、苦脏活”是外来民工的职业,自己从事这些工作会丢面子,就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被征地农民能够再就业。

2、就业培训机制、条件落后,针对性较差,跟不上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当前,社会上很多技能培训学校都把培训放在了课堂上,培训内容较为笼统,没有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有层次、有区别的开展培训,缺乏对农民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专业程度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差,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使接受培训的被征地

农民与企业的用工需求对接不上,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失地人员就业变得很困难。另外,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承担着新增农村劳动力的中长期职业技术培训任务,由于受场地、设施、师资不足的限制,难以大量承担对农民工的短期技能培训,不适合被征地农民需快速培训,及时找到工作的实际情况,而民办培训机构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由于很少或享受不到政府资金投入,在组织生源上也受各方面因素的困扰,致使办学成本高、收费高、生源少、发展缓慢,对被征地农民的培训效果也存在很大问题。

四、对策建议

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多的关注,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一)充分认识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重要性和紧迫性。我镇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一定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在所难免,今后的发展中还会有相当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出现。虽然,这个问题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若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的稳定,最终将会影响到我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我们本着不让为城镇建设、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被征地农民吃亏、不让被征地农民因征地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则,采取切实有

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使被征地农民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有保障。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我镇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经常地不断地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和工作力度。

(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倾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是让被征地农民中的困难户、特困户直接进入城镇居民的低保体系。二是建立被征地农民医疗缴费、村集体扶持、政府支持和社会多方面筹资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以住院大病统筹为主的被征地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防止被征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三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出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即政府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划出一块,村组集体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积累中拿出一块,被征地农民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抵扣一块。根据我镇被征地农民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设立不同的参保档次,让被征地农民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进行选择,不搞“一刀切”。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使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并轨,以建立起全镇统一、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增强培训实效性,提高就业能力。一是建立以就业服务机构为龙头,各乡镇为纽带的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一条龙”服务,提供岗位信息和就业服务。二是改善现有培训机构和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及培训手段,使被征地农民能够在培训中掌握实用技能。三是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突出培训的实效

性。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的需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输送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四)健全就业信息网络,提供就业服务。通过建立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网络, 逐步形成一套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劳务市场体系,为用工单位和被征地农民提供一个便捷高效、服务优质的市场化就业平台,从而有效改变部分被征地农民因信息闭塞而失去就业就会。同时,建立职责明确、管理有序、运作规范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使被征地农民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劳动保障服务,以及通过加强择业观念的教育,使他们解除陈旧就业观念的束缚,打破“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更多更好地实现就业。

(五)扶持和鼓励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小额贷款与自主创业相结合,对有创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除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外,对符合条件的为其提供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支持其通过创业实现就业;二是对自主创业的被征地农民,在起始三年内减免有关税费,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谋职业,缓解就业压力;三是发挥就业服务平台和劳务派遣机构功能,加强劳动转出地、转入地的联系,积极开展劳务合作和劳务转出,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

总之,在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上要通盘考虑,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全方位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使农村经济尽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步伐。

第四篇: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征用了一定数量的农民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及工业小区建设,推进了我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为被征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业岗位和增收来源。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保障等利益问题日益突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和谐社会目标实现,为此,我走访调查了重庆双福新区以及重庆江津区双福成人教育学校,就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做了专题调查。

一. 基本情况

(一)被征地面积和被征地农民收入状况

阳坪村位于双福新区东南部,面积4.3平方公里,原有耕地面积3300余亩。7个社区居民小组,共有农业户数1077户,总人口4070人。从2003年征地至今,已被征用土地3100余亩,农转非人口2000余人。人平纯收入6400元。破石村原有耕地2998余亩,总共有农业户1305户,总人口4169人。从2003年征地至今,已被征用土地2700余亩,农转非人口2300余人。人平均纯收入6700元。土堡村原有耕地3035余亩,共有农业户1228户,总人口3855人。从2003年征地至今,已被征用2900余亩,农转非2700余人。人平均纯收入6500元。双福镇也以每年新征2000余人的速度在增长。

(二)被征地农民现在就业情况

近年,双福镇国有集体企业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做好国有集体企业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同时,街道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商投资企业作

吸纳农民就业主渠道,不断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就业能力,从而形成城乡体,工农体就业格局,促进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保持就业局势稳定。2003年底,全镇共有从业人口45312人,农村劳动力24565人,其,年龄20岁以占18%,20—40岁占42%,40—60岁占40%。从事传统农业0.85万人,占23.3%;企业打工1.39万人,占38.8%;从事个体私营经济0.78万人,占23.6%;无业0.45万人,占13.3%。征地地村,从村集体积累、村办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分三个

层面。层面。部分近郊村、城村村办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

80%—90%左右农村劳动力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出打工或本村自

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安宁,社稳定。第二层面。部分近郊村,村办企业少,农村劳动力

只有30%左右村办企业工作,其打工或自谋职业,部分家庭

比较富裕,就业压力不。第三层面。部分远郊村、部分近郊村无

村办企业或村办企业效益不佳,部分农村劳动力出打工或自谋职业,还

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

而政府给予政策是:

第一方面,提供就业岗前培训,每人补助学费600元,培养人员向二、三

产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第二方面,鼓励创业培训,每人补助1200

员,也就是转变成为个体工商户。第三方面,对于一部分熟悉农业的人员

鼓励承租土地来进行集约化生产,提供农业创业技术300~3200元。

(三)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主有三种方式。

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按照“政府引、群众自愿”原则,根据各村实

际,分类指,采不同投保办法,村集体经济条好村,象廿里堡街道北王村,采村集体投保,村民达领养老金年龄时,由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养老金;村集体经济比较好村,采农

民个人缴费村集体补助相结合办法,由村里统组织适龄农民办

理;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减少、村民收入较好村,组织村民自己投

保。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近年,立足区情实际,们积

极争级政策支持,深入宣传发动基础,逐步街村企业职

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提社保险农民合同制工人

保障作。三依靠村集体发放福利老年生活补助金等方式解决。

村里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主依靠土地补偿金村办集体企业收入。

为给被征地农民增加职业技能储藏,民培训期望剧烈的热门业余,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仔细装备师资力量,不断丰富培训形式,以运用型技能培训为切入点,使农民不出村镇就地培训,为被征地农民送去转移失业的“金钥匙”。

通过培训,被征地农民岂但学到了一门技能,片面提升了剖析技能和实际素质,更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思维教育,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勤劳协助他们从事再失业,改善生涯的决心。他们纷纷示意,期望各级党委、政府多举办一些相似的实用技能培训,多增加一些营生的手腕,从事生涯的后顾之忧。

培训完毕后,参加培训学员到达了初、中级工应知应会水平,并经严厉考核,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为实现失业再失业、自主守业奠定了基础。

首先,我采访到江津区双福镇阳坪村的陈小红,通过陈小红我了解到:在被征地前,她父母在农村务农,其年收入不达1万,生活状况也不是很好,这也是当地普遍农民的生活状况。而征地后,她的父母到了一家名叫江津醉三福的酒店打工,年收入3万左右。而陈小红自己也在成人教育学校当老师,年收入2万左右,总收入就达到了5万多,是以前的5倍,当然生活也比以前更好,现在有车有有房,生活水平也达到了小康。陈小红也表示,其实当时被征地时还是有疑虑的,不是很心甘情愿。但是,当被征地后享受到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心理面是充满感激的。现在她也非常感谢,

第五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

关于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随着我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推动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但同时也产生了农民失地后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已日益突出。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因此,为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必须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搞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立法。为了多角度,多层面探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办法,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二、调查对象、方法、时间

1、调查对象:蓟县城关镇上宝塔村

2、调查方法:(1)个别访谈(2)现场观察

3、调查时间: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11日

从目前情况看,失地后的“城中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本次调查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关镇中抽取了上宝塔村,:上宝塔村是蓟县城关镇辖管的二十六个行政村中的1个行政村,分为4个村民小组。该村有土地946亩(其中耕地682亩、杂地264亩);2006年土地开始被征用,2007年全被征完(约600亩),除去村民安置用地后村级留地75亩,其中已开发30亩。从4 个小组中查出失地农民共计900人,按比例从中随即抽取160人以访谈形式调查,作为资料、信息收集的依据。

(1)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影响转移就业的关键。失地农民大多数存在技能单一文化水平较低,在多数人群中受年龄影响,他们学习务工技术、掌握技能能力相对较弱,直接影响就业和劳动报酬。外出务工大多从事文化要求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粗工、打杂等工种,干活累且挣不到几个钱,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就更难,再就业困难重重。

(2)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观因素。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观念陈旧,安于现状,宁愿在家守着宅基地过日子,也不愿出去闯一闯。竞争意识薄弱,对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进入劳动市场参与竞争,农民被征用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正如有个村民对我们说,有吃有穿,有房子住,吃菜不用买何必上班人辛苦,再说上班没有自由,现在闲来无事打打麻将,日子过得蛮滋润。

(3)社会保障观念淡薄,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因素。一方面许多失地农民对城市的就业环境存有顾虑,最直接的原因怕外出打工,领不到工资,受老板气,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村民对自身生活保障只对当前作初步打算,缺乏长远考虑,有的认为当前主要将拆迁房建上去,只顾眼前生活能维持下去,孩子能上学就行了。

(4)失地农民就业渠道狭窄,由于受历史、生态、资源等要素的影响,无资金创业,就业渠道单一,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就业岗位,因此沉重的就业压力,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因素。从该村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二的失地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从无业村民情况看,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由于失地农民的年龄普遍偏大,安置城镇大龄下岗失业职工比较困难,再要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外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征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失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

可见,失地农民就业难,既有自身条件的原因,也有现行征地安置政策导致的结果。这四大就业弱势,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合适的就业岗位有限,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村办企业效益不佳,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机会,即便已实现了就业转移的失地农民,一

旦企业合同期满或精简人员,这部分人往往首当其冲被裁减。此外,随着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目前许多地方采取货币安置(对失地农民的土地、拆迁、就业等进行一次性补偿)的方式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在大龄失地农民再就业极为困难的背景下,安置补助费用远远不能取代以往土地所具有的“最后的保障”的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资金难以为失地农民再造一个可持续生计。

四、调查建议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在征地补偿安置保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质是政府、集体和农民的利益问题,是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发展的矛盾,是城镇化、工业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真正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积极的农村政策。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调整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处理好发展与稳定、招商引资与农民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多的关注,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在实践中找到一个政府、集体、农民多赢的结合点。

(一)是建立失地农民专项统计制度。将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纳入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协调推进。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开展人力资源调查、加强部门协作,及时准确掌握失地农民的资源状况,建立起失地农民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失地农民就业、失业专项登记制度,认真做好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预测和分析,并对其就业状况实现动态管理。

(二)大力开发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创新规划思路,把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同加强城市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项事业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提供就业岗位与创造本地财富的新循环。政府可以通过规划体现主观意志,促进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鼓励失地农民到农业产业化企

业和农业区务工或承包经营,在农村承包荒地,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力支持失地农民灵活就业和跨地区就业,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通过临时性、季节性、非全日制、弹性工时制等灵活就业形式实现就业;鼓励失地农民从事经商开店等活动,并在政策允许条件下对自主创业人员在资金、税收、场地、收费等方面予以扶持,以降低他们的创业风险,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

(三)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失地农民共同特点是,文化程度低,缺乏技能,文化程度低一时是难以改变的,但技能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岗位训练得到提高的,所以必须对失地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对他们实施技能援助,切实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

下载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先后出台多个文件,要求各地严格落实。省市分别在2007年、2008年下发专题文件对辖区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给予政策......

    天津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范文合集

    津政发〔2004〕112号 关于印发《天津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的通知 有关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委、局,有关单位: 现将《天津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

    宜兴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宜兴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

    启东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启东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启政规【2014】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长远生计,规范征地补......

    繁昌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细则

    繁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繁昌县国土资源局文件 繁人社„2010‟106号关于印发《繁昌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 经研究决定,现将《繁昌县被......

    街道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方案

    一、我街道被征地农民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问题 1、富余劳动力多。由于被征地后“洗脚上田”的农民在就业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其一,在外来人员密集片区,部分农民将征地后......

    被征地农民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以来,合水县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省市要求和政策规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是:一是思......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问:咱们这个保险的名字叫什么? 答:新农合。 问:全称叫什么? 答: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保险 问:咱们这个费用是多少啊? 答:前几年是每个人每年交10块,这两年是每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