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的发展

时间:2019-05-12 19:3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信社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信社的发展》。

第一篇:农信社的发展

农村信用社如何快速发展

农村信用社在经历了60余载的发展历程后,已经成为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村信用社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愈加凸显。然而,随着当前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农信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面临多方挤压,生存发展的舞台和市场逐步被蚕食,那么,农信社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竞争力呢?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中央一号文件历来重视三农发展,农信社要加强对“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充分认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划时代意义,科学安排、大力筹集、合理运营支农资金,全力支持好现代农业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农村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等“三大工程”,重点支持好“三农”发展、特色农业、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强力支持好农业科技创新、龙头科技项目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着力打造一批品牌亮点,把支农工作引向深层次。

提升形象,打造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源,农村信用社应在继续深化优质文明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形象和品牌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网点改造,在环境上给顾客以舒适感、安全感和信任感。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推进网点建设,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业务量较大的社区和乡镇设立精品网点;在经济欠发达、业务量较少的边远乡镇设立便利型网点,以方便客户业务办理为目标,合理控制经营成本,着力延伸服务空间。同时,科学合理布放ATM机和POS机,大力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积极拓展和营销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减少因营业网点窗口不足造成拥挤影响正常存、贷款及结算从而导致客户流失的问题。此外,结合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全面实施农村信用社品牌战略,有针对性地增加在各类媒体宣传和广告投放,形成宣传页、户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的多维立体宣传体系,有效打造农村信用社的品牌。

加快创新,与时俱进。一是进行观念创新。牢固树立创新发展意识,运用现代金融的思维方式,对农村信用社的核心价值观及管理理念、发展理念、效益理念、风险理念、市场理念、竞争理念、服务理念、科技理念、人才理念及其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的检验、衡量,不断地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探寻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二是进行业务创新。以立足农村社区、服务农村经济为出发点,根据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开拓新的贷款业务品种,使贷款品种多样化,以适应广大农民、各类企业等各类客户的不同“口味”。三是延伸服务触角。要充分发挥农信社点多面广的优势,在代理粮补、新农保等代理业务的基础上,走出去,调查农村市场,了解农民需要,进一步加大代理力度,尝试代收水电费、电话费、代缴保险、税款等,尽可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四是创新金融科技,加大对自身的技术更新,构筑高新科技平台,推动信用社的银行卡、结算、清算和网络系统建设快速发展。

以人为本,激发活力。当前,农信社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逐步建立起能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施展才能机会的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创新人才。在人力资源开发上,不仅要重视大、中专生的引进和在人才市场上进行招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内部职工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创造一个有利

于员工的知识、技术、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环境,要积极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时常开展员工为农信社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定期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使员工特别是核心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员工潜力释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努力培养知识型员工,打造一支能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

第二篇:农信社发展之我见

农村信用社发展之我见

——浅谈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发展

张 翼

荏苒五年,弹指一挥间。一路走来,已在农信社岗位上奋斗五年有余,从刚当初的毛头小子到如今的唏嘘青年,见证了四川农信社60年风雨历程的十二分之一。时间虽短,但我已深深爱上农信社这片广袤的土地,并在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希望为农信社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我想将我所听到、看到、认识到的农信社进行粗略的阐述和讨论。

从老一辈农信人口中听到:

农信社是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间,由政府提倡的以各乡为单位,以当地居民出资成立的农村金融机构。当时政府指定由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管理,农村信用社作为农业银行下属机构存在。农村信用社的建立,是当时政府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金融的一种新尝试,它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让资金在农村运转,进而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信用社的组织资金的方式在当时看属于合作制。20世纪80年代后,在政府的主导下,农信社走过了一个以市场为取向的制度变迁过程:一是与农业银行脱钩,提高业务自主性;二是扩大管理权限;三是增强经济生存能力。90年代左右,农信社成立县级联社为单位的一级法人治理,以市为单位成立了办事处,并由银监对口管理。这次改革后,农信社的自主权有了很大程度的回归,开始以独立的身份走向金融舞台。

从报刊、网络等媒体看到:

农信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在支持“三农”发展中不发挥着重要的能量。但目前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少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励产生效益,农信社的激励政策更侧重于短期福利和职务的提升。而缺少长期的、精神上的、激发团队精神的激励。这种短期目标的激励是不利于信用社长久发展的。它们将会在职工中形成你争我夺相互芥蒂的源头。

二、历史包袱重。在农信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政策因素和客观原因造成的农村信用社资金损失、贷款不能收回、执行国家平衡物价等宏观政策创办保值储蓄而垫付的保值贴补利息等历史包袱使得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亏损严重,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的局面。

三、管理体制不顺。农信社管理体制虽然改革多年,但到现在县市以上管理机构设置仍然是参差不齐,从省到各县市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机构设置多样,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统一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的整体优势。

四、支农的政策性与经营商业化存在矛盾。按政府政策规定,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三农”,服务对象是贷款额小且居住分散的农民,不以盈利为目的,这等于把本应由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的社会职能交给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农村信用社,但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具体执行中,又将农村信用社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来处理,承受了与商业银行完全相同的税收等负担,未有足够的优惠政策。

五、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大了三农贷款的风险。农信社在加大对农村贷款投入的同时,由于农业自然灾害和农村市场风险的影响,造成部分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形成逾期风险。二是恶意逃避债务,影响了农信社贷款投放信心。近十几年来,信用环境有所好转,贷户拖欠贷款的现象正在减少。但在少数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贷户恶意拖欠信用贷款、逃避信用社债务的问题,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增加贷款投放的信心。三是商业歧视存在,抑制了农信社贷款投入扩张。一些行业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用社采取歧视性政策,规定所属系统的资金只能存入商业银行。四是法律法规的落后。农信社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迅速发展之中,但是金融立法却相对落后于其它金融机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一个立法对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作出相关的、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没有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供任何依据。如果农村信用社要走股份制道路该采用何种立法对其进行规范?如果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合作化道路在今后的经营中又该用那种立法进行规范更加合理?法律制度的空白已经给农村信用社过去的经营带来了很多问题,而农村信用社的未来改革亦没有法律保障,这是农村信用社面对的最为直接的外部环境约束。

我在农信社改革发展中认识到:

农信社在当今激烈金融竞争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巩固和继续扩大农村阵地、努力开拓城区市场,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的首要任务。农信社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但农信人应到清楚的认识到自身优势和劣势所在,才能更好的把握农信社前进的方向,下面是我对农信社的一些粗略分析:

一、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匮乏。虽然农村信用社人员较多,但在从业人员中,全日制大学毕业占比却很少,各营业网点一线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偏大,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屈指可数。

二、网点资源丰富,网络资源不足。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其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进行,一般每个乡镇都有1到2个网点,丰富的网点资源对网络客户起到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服务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的弱点,而且地区发展差异性较大(如有些地区已经开发卡业务,网上银行、私人银行服务等,而有些地方仍旧停留在局域单机操作环境中)等因素,全国农信社的不统一导致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新业务发展平台尚不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差距逐渐缩小,但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各自为政的做法,往往增大了开发成本,统一的难度和地区的差异。

四、人缘优势突出,优质客户资源不足。长期以来农信社扎根农村与地方建立了深厚的人脉资源,培育起以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的客户群。但面对弱质产业的农业、弱势群体的农民,农信社现有客户群中,优质客户比重极低。

五、业务品种单一,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农信社目前开发银行金融产品水平较低,且品种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吸收存款,通过存款资金放贷获取赢利,中间业务缺乏手段和创新,无法拓展更多的盈利渠道。

六、竞争压力较小,危机意识淡薄。由于当前农信社在农村中的“垄断”格局,使得农信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从而形成一种自得的情绪,毫无危机意识,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的发展。

结合以上六点,我个人认为农信社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变思想观念,创新经营理念。

二、加强硬件建设,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手段。

三、构建良好的服务载体,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业务体系,培养新的效益滋生点。

四、想方设法增加结算渠道,维护解决渠道不畅的问题。

五、逐步开展与有实力的中小商业银行就相关业务互利互补的合作,实现客户资源、信息技术的共享与利用。

六、加快农信社信息电子化建设,更好地迎接市场竞争。

第三篇:黑龙江农信社的发展历程

黑龙江农信社的发展历程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始建于五十年代,2005年8月2日成立,地址位于哈市道里区经纬二道街63号。在政府授权下履行对全农村信用的“管 月省联社成立。省联社由辖内市(地)县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省联社由辖内市(地)县区)联社、农村商业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实民主管理。截至 2011年末,全省设立7个市联社(法人管理机构),个市联社(法人管理机构),6个办事处81 家县级机构(法人经营)家县级机构(法人经营),其中包括,其中包括 77 家县级联社和 4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全省还有各类营机构 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全省还有各类营机构 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全省还有各类营机构 1955 个。现有员工 2.5 万人。截至 2011 年末,黑龙江省农信社资产总额 1985.8 亿元,其中各项其中各项贷款余额 1026.2 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 813.5 亿元; 负债总额 1880.2 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 1451.7 亿元。黑龙江省农 信社是省内员工人数最多、机构分布广网点量客户层次信社是省内员工人数最多、机构分布广网点量客户层次丰富、支农服务功能最充分的金融机构。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9年以来,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大力推广信用农户、信用村镇等评定活动,大大简化了农民贷款的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也使农民的贷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扰多年的农民贷款难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至2003年年末,全国有32 225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机构总数的94.8%,有18553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占机构总数的54.6%。2003年当年,全国有6217万农户获得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64%,占全部农户数的28%

黑龙江农信社考试分析

表二:2013年黑龙江信用社招聘面试入围名单

2013年黑龙江农信社入围名单要比2012有的较大提升,招聘的人数在逐年递增,竞争也越来激烈。黑龙江农信社为多数想找到工作提供很多机会,面对就业压力,许多毕业生都选择黑龙江农信社,支援“三农”建设。

黑龙江农信社员工第一年没有业务额的限制 每月工资大概1500左右,签订合同为一年,一年以后转正,一年后开始分配业务额 每月工资跟业务额的完成情况有关 完成得好工资甚至5000、6000都能拿到;信用社近几年效益很好,内部收入增长迅速,所以员工的工资、绩效奖金都很丰厚,一般即使在县里、乡镇信用社,基本工资也可以拿到3000多,而且五险一金缴纳的比率也很高.所以黑龙江农信社员工待遇在逐年增加,这样使更多毕业生选择农信社。

根据历年考试题,我们可知黑龙江信用社往年招聘中公基部分约占 50% 左右,其中政治、科技和计算机所占比例较大,往年还会考查部分黑龙江信用社常识,例如可能会考查信用社近年重大新闻事件及最新经济数据等;另外黑龙江信用社近年招聘笔试中专业知识金融部分考查比例最大,其次为会计和经济知识;考生需要注意在备过程中有重点的进行复习,保证事半功倍。

农村信用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

村信用社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简称,是农村根据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集体合作金融机构。特点为:由农民投资入股,资金优先服务于入股社员的贷款需求。

农村信用社的运作特点和管理体制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本质区别,在资金实力方

面却远远弱势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另外: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第四篇:农信社发展面临历史机遇

农信社发展面临历史机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7:5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核心提示

尽管农信社在微观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而且背负着一些历史包袱,但是从宏观面上看,农信社正步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主要体现在:我省各级联社的赢利面在大幅度增加,不良资产率在逐年下降,农信社内部的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也在增强,农村金融创新品种不断增多。

更重要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农信社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注资行动以及争取中央对海南农信社优惠政策的一系列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以预见,重新注资后、带有新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即将形成。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有关人士认为,尽管海南农信社过去背负着一些历史包袱,但是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化解历史风险,全面健全内控机制,海南农信社近年来可谓有了质的变化。

信心逐步回升

据省银监局信合办有关人士介绍,截止2006年7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93亿元,近三年来存款增加32亿元,增幅52%。而贷款也创历史记录,据统计,近三年来累计发放贷款53亿元,其中“三农”贷款40亿元。这表明,不仅农信社对公众的信心正在恢复,而且贷款正步入良性轨道。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也促进了农信社的发展,贷款回收有了大幅保障,并培植了一大批信用村和信用户。截至2006年7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创建信用村89个,评定信用户3.3万户,扶持了大批农业专业户,有效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金融创新化解历史风险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过去农信社曾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是数十年历史积累下来的,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曾经出现的问题。据了解,随着海南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信用建设的深入,农信社正在逐步清理旧账,利用法律、行政、金融等多种综合手段,日益成为海南农信社清理不良资产的有利工具。

海口城郊联社主任吴桂波告诉记者,鉴于一些历史旧账清收难度大,该社将拖欠时间长、清收难度大的贷款,采取打包委托专业机构代理清收,两年来成功收回陈年旧账贷款26笔,金额210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农信社在采取多种手段清理旧账的同时,还大力开展金融业务创新。除了贷款方式多种多样,中间业务也在海南的农村大地上蓬勃兴起。除传统的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外,部分农信社还新增加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工资担保贷款等贷款品种,全方位满足了客户的生活及生产经营需求。

另外,中间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代理国库业务、代收水费、电费、粮农收购款、代发工资、土地征用款等业务正逐渐在全省全面铺开。海南农信社信贷资金的使用逐步向放贷、拆借、购债、中间业务服务等方面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农信社的盈利范围,利润多元化还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

注资工作紧锣密鼓

据省银监局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海南农信社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随着海南金融环境的持续好转,金融业也逐步在盈利。更重要的是,农信社的发展遇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海南农信社完全可以借这股东风,化解风险,轻装上阵。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农信社改革问题,积极开展我省农信社深化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不仅多次派员对贵州、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青海等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行考察学习,而且还多次向

银监会、人总行专题汇报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相关情况,积极向国务院申请注资农信社最优惠的政策。

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农信社已经参照国内商业银行划分风险资产的办法,引入了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的办法,此举将有力提高我省农信社信贷管理水平,改善贷款质量,为全省农信社的信贷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省正在委托有金融

审计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全省农信社开展清产核资。在此基础上,将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扩股,明晰产权关系。可以预见,随着目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个健康良性、扎根于海南农村的新型金融机构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五篇:农信社信用卡业务发展之我见

农信社信用卡业务发展之我见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诞生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自此,信用卡开始在神州大地破茧成蝶,特别是从我国信用卡元年--2003年开始,国内各家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其“跑马圈地”式规模扩张及“个性化贴身”的创新服务更是日新月异。经过十多年的快速扩张后,城市信用卡市场日趋饱和,竞争日益白热化,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将触角伸向农村这块未经“深耕细作”的土地。农信社作为“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和主流银行,亟需利用信用卡业务提升品牌形象,延伸和完善电子银行产品线。当前,农信社应如何在农村信用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分得一杯羹呢?本文将做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应用前景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加大和逐步深入,特别是农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形式的多样化,对支付手段必然产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更高需求,特别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对信用卡的接受和需求程度日益提高,这为农村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契机。2009年3月,商务部推出的《关于推动信用

销售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积极推动信用销售,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为信用社发展信用卡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信用卡作为一种集消费、支付、信贷等功能于一体的金融产品,对持卡人具有安全方便、尊贵实惠、缓解经济压力、累积信用记录、培养理财意识等功能。对农信社而言,信用卡除增加效益外,是树立良好形象、塑造品牌的无言“形象代言人”,更是拓展和维系高端优质客户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镇化的深入,特别是商行在县域的宣传以及农村居民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的提高,将逐步扩大信用卡在农村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在打工返乡人员及年轻人的宣传下,了解并应用信用卡的人与日俱增。并且随着农信社不断加大ATM、POS机等自助设备的布设,农村用卡环境也逐步改善。因此,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信用卡业务将大有可为。

二、面临问题

农信社信用卡业务发展虽然是大势所趋、潜力巨大,但是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自建还是托管的问题。信用卡系统托管相对自建简捷,但是托管方式面临着后期维护费用的巨大包袱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及时响应等问题,且目前工农中建等均自建系统。

当然自建方式也面临着前期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投入,系统的功能和应用面临不确定性,行内业务和技术的支撑及消化能力等均面临不确定性。如何诀择,确实是个难题。

二是规模问题。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投入,要想实现赢利,需要一定的发卡规模,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而农信社受经营范围限制,只能在区域内发卡,因此,发卡量很难做大。目前业界公认标准是一家发卡机构发卡量要达到100万张以上才能实现盈利。所以,实行怎么样的营销策略和发卡策略?如何做大规模从而实现盈利?都将是农信社信用卡业务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当然,这里的“规模”不能简单理解为发卡数量。目前信用卡的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商户手续费分成、管理费及年费等,前者依赖授信规模,后两者依赖发卡数量。

三是品牌问题。农信社的规模、网点布局决定了本身品牌度不高,这是由先天条件决定的。而信用卡作为一种相对科技含量高的银行产品,客户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很容易根据对银行品牌的信赖来选择信用卡产品。因而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品牌建设成本和营销宣传费用。

四是服务问题。信用卡作为服务客户最“个性化贴身”的银行产品之一,客户对服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以及时效性的需求非常高。从信用卡服务的投诉最多可知信用卡业务的复

杂性和艰难性。而信用卡服务主要包括功能性服务和保障性服务。对农信社而言,功能性方面,由于规模问题开发很多元化、个性化的功能比较困难。保障性服务方面,主要指客服系统以及催收系统和专业化团队方面,目前农信社此项业务刚起步,面临巨大的财力、人力投入成本以及宣传培训、营销推广等费用。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农信社如何从自身业务特点和环境出发扬长避短地做好信用卡业务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如下:

一、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持卡人使用信用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信用卡消费优惠或活动奖励的吸引;二是资金周转需要;三是支付安全方便的认可;四是个人信用记录、累积积分及增值服务的需要。

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信用卡的理解是一张可以临时取现的银行卡,因此用信用卡取现的比例会比较高。因此,需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打造具有农信社特色的信用卡。

虽然国家鼓励向“三农”加大信贷投入,但仍然难以完全满足“三农”的需要,而且商行还大量从农村“抽血”。农村贷款难,一是缺乏抵质押;二是交易成本较高,由于贷款数额小,手续一个也不能少,故而成本较高;三是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这些问题影响着我们的发卡策略,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通过信用卡的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可很好地避免传统贷款模式交易成本高的弊端。而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农信社由于网点布局点多面广、人多情况熟等优势可以很好的解决。所以对农信社而言,信用卡更应回归“信用”的本质定位,这样操作和发展会更有“钱”图。

二、客户定位

农村用卡意识和用卡环境比较落后。用卡环境可以通过自助终端的大量布放而改变,但用卡意识提高却受限于文化程度、生活观念等因素,因此,目前农村对信用卡的接受仍有差距。目前商行在农村的发卡对象主要是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个体工商户等。经过多年的运营,这些农村优质高端人群已经对原有信用卡品牌产生了依赖,因此,农信社可通过信用卡信贷功能吸引部分优质客户,再通过引导这些客户将功能需求转移到支付功能上,最终培养农信社自已的忠实的信用卡客户。

三、品牌定位

作为一个银行产品,信用卡具有很强的品牌价值。商行宣传时往往将信用卡作为其银行品牌进行宣传的推广,因此,个性鲜明的信用卡对农信社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农信社应结合自身特点塑造具有很强核心竞争力且能满足大部分功能诉求的信用卡品牌。

对处于信用卡市场最低端的农信社而言,开展信用卡业务只能迎难而上。面对商行的规模优势和激烈竞争,只有通过更个性化的功能、更独特的品牌,才能创造更有核心竞争力的信用卡品牌。

下载农信社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信社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贷款利率市场化利于农信社发展

    贷款利率市场化利于农信社发展 [提要]贷款利率放开,社企、社农协商空间变大,将促使农信社实行差异化信贷,服务不同贷户的融资需求。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降低贷户的......

    对过渡时期的农信社发展策略探讨

    对过渡时期的农信社发展策略探讨2008-11-26 14:29摘 要:伴随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通过推行农户......

    农信社如何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农信社如何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2011年4月15日 9点4分来源:金融时报作者:笑冬 马建红 相关标签:调 查农村信用社以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为宗旨,肩负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农信社

    人行调研座谈会汇报材料 荆州市农信联社一、今年信贷投放情况 截止6月26日止,全市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215亿元,比年初净增38亿元,同比多增48亿元,增幅21.59%;各项贷款余额130.22亿......

    农信社

    2008年,攀枝花市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支农力度,贷款总额稳步增长,较好地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22.3亿元,同比增长16.7%。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

    农信社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单位,是在全省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基础上,由1家市联社和72家县(市)联社共同入股,经江苏......

    6个月,60年---湖北农信社发展历程[★]

    6个月,60年6个月前,键盘,打印机,电脑,是我金融生涯的开始60年前, 算盘,自行车,手工账簿,一管钢笔是你的坚持6个月前,刚入行的我青春稚嫩和小心翼翼60年前, 百废待新,风雨飘摇的新中国你......

    农信社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信息简报

    农信社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韩江雪“九台农商行在哪都找不到,在别的地方还不能用,办你们信用社卡有什么用啊!”,一位领取粮食补贴的青年对我们大堂经理说,为什么青年客户说在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