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建设对农信社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农信社如何加强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笔者试围绕这一课题, 谈点自已粗浅的看法。
一、分析现状,正视问题存在的严重性
从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分析,主要存在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违规屡禁不止。由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多年来养成的松散习惯在员工思想上已形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性,盲目违规、习惯性违规现象比较突出。如省办、省联社多次下发“禁令”,仍有一些员工禁而不止、令而不行,又如违规贷款问题,部分员工在执行中仍屡禁不止等等,缺乏应有的行为准则。
(二)政令难以畅通。主要表现在上下关系不协调,思想不沟通,在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上打折扣,搞截留,有的当面不抵、事后不理,有的顺心的执行,不合口味的拖着不办,甚至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欺上瞒下,政令不畅,缺乏团队意识和应有的企业作风。
(三)虚假屡见不鲜。部分信用社受利益的驱动、政绩的驱使,在造假上做文章,搞假效益、假清收、假汇报,注重近期效益,忽视了长远利益;注重了个人利益,忽视了集体利益, 注重了效益, 忽视了社会利益。内部缺乏经营宗旨和发展目标,长期下去,既搞坏了作风、乱了账务、乱了思想、乱了人心,又葬送了农信事业。
(四)素质普遍低下。农信社员工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之入社后均未经过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由于农信社历史的局限性,员工素质提高缓慢,对外界不良现象抵御能力差,在一些员工思想上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程度存在向钱看,为钱干及比好不比差、比高不比低的攀比行为,比待遇、比条件、比地位、比吃穿、比享受、比环境,思想颓废、工作消极,缺乏企业敬岗爱业精神,甚至有的已误入歧途,陷入泥潭。
(五)观念僵化滞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改革年代显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主要是对新知识、新业务、新理念,理解不深、认识不透、吸收较差,习惯于平常的经验,满足于传统的作法,不能与时俱进,有的甚至对现代科学管理有抵触情绪,经营观念滞后。
二、吸取教训 认识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1996年农信社与农行脱离行政关系讫今已有10年了,回顾总结脱钩后10年的教训,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所有问题是因缺乏教育、缺乏必要的企业文化而起。因为人是最活跃的第一因素和生产力,人是有思想的,思想又是人的灵魂,思想决定和支配行动,亦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农信社什么时候抓好了企业文化,什么时候问题就少、工作就好,社风就正,发展就快,这已被实践证明。因此,农信社应从现在起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农信社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农信社走出困境的需要。
目前农信社改革已步入关键时刻,但改革前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中将摆在全体员工面前诸如:规范股金、统一法人、清非降比、票据兑付、经营创益等等工作要扎扎实实地去做好,有许多困难需要去克服,这就要求农信社弘扬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增强团队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让农信社尽快走出困境。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农信社防化风险的需要。
目前农信社点多、面广、人散、经营难管理、风险难防范、案件难控制,为了有效地加强内控管理,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社员工教育,规范员工行为准则,教育员工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帮助员工主动改正各种不良行为,积极遵章守纪,有效防化各类风险和经济案件的发生。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农信社稳健经营的需要。
农信社稳健经营就是要经营作风从实、经营质效从优、经营水平从高、经营管理从严、经营手段从活,这就要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人本管理,确定新的发展目标,明确新的经营宗旨,转换新的经营理念,弘扬新的企业精神,发扬新的企业作风,运用新的礼仪规范,兑现新的服务承诺,创造新的业务佳绩。
三、确立目标 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农信建设,既是农信社必补的一课,又是农信社强化人本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更是农信社标本兼治突出治本的具体表现,应确立目标,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
(一)要明确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企业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中层、深层。表层的企业文化,如厂容、厂貌、厂歌、厂旗、产品形象、职工风貌等;中层的企业文化介于表层、深层之间,如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等;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沉淀于企业及职工心里的意识形态,它要受企业外部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内化为企业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其中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最为稳固的、深刻的,因而是最重要的,它从根本上支配企业及职工的行为倾向,并决定着企业的中层和表层文化。
信合企业文化,是指信合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社风社貌、企业精神以及干部职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经营哲学(经营文化)、企业精神(思想文化)、发展目标(管理文化)、民主活动(政治文化)、职业道德(伦理文化)、规章制度(行为文化)、文体活动(娱乐文化)、企业形象(经营文化)、企业素质(教育文化)等。信合企业文化在实际工作中其表现形态为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有三种,即领导行为文化、职工文化生活和礼仪文化。
(二)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信合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适等功能,它具有系统性、社会性、特殊性、稳定性、和谐性、连续性及时代性等特征,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有助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有利于促进农信社内部发展,要从如下八个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⒈严思想教育,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农信社作为金融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企业人格化,那么信用社也应有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与信用社经营管理活动相对应的一个范畴,是农信社工作、生活、文化精神方面,是农信社精神生活中的一切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的总概括。即信用社职工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传统、习惯、作风、理想、信念、宗旨、价值观、道德、意志和行为准则等意识和观念的总和。同时,它又是农信社经营管理活动的反映,对农信社经营管理活动发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是农信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精神文化是指农信社在从事业务经营及与之直接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为广大信合员工所认同和共同拥有的,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和文化。近十年来,农信社这种精神文化遭到破坏,部分员工的思想受到扭曲,这足以说明员工的思想阵地,如果不用先进的文化、科学的理论、崭新的理念去武装,就会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去占领。要矫枉过正,必须首先从教育入手,狠抓精神文化提升。要分层次、分对象进行“五职教育”:一是抓职业理想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远大的事业抱负,用远大的事业理想陶冶员工思想情操;二是抓职业纪律教育。学习金融法规制度,用法律、法规规范员工行为,增强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抓职业技能教育。帮助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员工经营管理水平;四是抓职业道德教育。制订联社机关、信用社职业行为规范准则,让员工牢记服务宗旨,遵守道德情操。五是抓职业理念教育。帮助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管理新理念。其次,从抓载体着眼,开展多样文体活动。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勤、寓教于一切有益活动之中。(1)要组织专业技术比赛。要通过专业岗位练兵、会计账务展评、信贷档案展评等规范管理比赛活动,促进基础管理工作的提高;(2)要组织球类棋艺类比赛。省、市(区)、县联社要定期组织比赛活动,每年不少于一次。(3)要组织多种劳动竞赛。省、市(区)、县联社要划赛区、定标准,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设立流动红旗,确定比赛内容,开展社与社、人与人结对比赛。(4)要组织法规知识竞赛。省、市(区)、县联社要定期组织比赛活动,以社为参赛单位,对获胜者给予奖励。(5)要组织文明创建活动。以社为单位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庭院、文明家庭、文明岗位、文明窗口、文明职工创建活动,树立农信社文明风尚。(6)要组织设岗创星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确定标准,划区定责,推行支委包难点、党员包重点,实现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案件。再次,从抓典型下力,创导先进人物引路。要注重发现、培养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事迹。(1)树立省、市(区)、县联岗位标兵;(2)树立省、市(区)、县联社最隹县联社、最隹信用社;(3)评选省、市(区)、县联社技术能手;(4)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要通过各种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敬业、忠信、严谨、创新”信合精神,具体提倡“七种精神”:即乐于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勇于拚搏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及求真务实精神,营造扶正气压歪风的氛围,使精神文化充分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真正代表农信企业职工的意志和愿望,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的一种企业精神
第二篇:引言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引言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不仅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效率。同时,该市的交通拥挤现象也与日俱增,由此造成的外部成本很高,本文旨在量化估算呼和浩特市道路交通拥挤的外部成本,并提出缓和措施。1呼和浩特市某交叉口交通拥挤调查分析通过对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和兴安南路交叉口高峰半小时的通过车辆数、排队车辆数进行调查统计,从该交叉口的交通拥挤情况分析高峰期间呼和浩特市的交通拥挤情况。新华大街和兴安南路交叉口南北方向的交通流量比较大,拥堵状况比较严重。其中南向北方向为四车道(一条左转,两条直行,一条右转),北向南方向为五车道(一条左转,三条直行,一条右转)。调查得到的通过车辆数和排队车辆数如表1,2所示。从表1中看出,该交叉口一个周期内由南向北左转车道通过车辆平均为19辆,排队车辆平均为36辆,有17辆即47%的车辆在本周期未通过,需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排队;直行车道通过车辆平均为42辆,排队车辆平均为74辆,有32辆即43%的车辆在本周期未通过。从表2中看出,一个周期内由北向南左转车道通过车辆平均为1
第三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中小学教师最欢迎什么方面的培训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希望能通过与培训者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都希望能在每次的培训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老师们最不喜欢的纯传统、理论性的培训,而那些能帮助参培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培训者才最受欢迎。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因为老师们的实践经验还行,但理论指导不够,需要较高的理论来支撑,做引领。但是如果培训内容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培训者讲得不亦乐乎,受训者听得云里雾里,或者是当时听得热血澎湃,激动不已,回去后还是按原来的模式进行,根本就没有促进和提高。真正受欢迎的培训就是两个相结合,既对教师有理论的引领,又有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培训。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培训。培训承办单位要充分了解教师目前的工作难点和下一步工作的需求点,要从教师的发展出发,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成长需要,确定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真正成为教师“我想学”、“我要学”的培训。
三、方式灵活、互动的培训。建议改单一的“专家讲、教师听”的“灌输式”培训为“对话型”、“互动型”的新型培训模式。建立起培训者与参训者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的“师生”关系。
四、与教研实践有效结合的培训。教师培训使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成为可能,但还必须经过教育研究实践的锻炼。所以,多组织一些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组织多种类型的研讨课,或者让参训教师参与一些课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及市场的不断开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及市场的不断开放,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观念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危机。观念危机是制约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被动的市场意识。认为用计划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完全可以替代市场经济的手段,有这种意识的主要来源于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认为现在的市场体制不完善,开发企业虽做好了竞争的准备,却无竞争的环境或自身的能力存在缺陷,等待思想起作用,怨市场机会、竞争不均等,信心不足,怨天尤人,有这种意识的主要来源于开发企业。(二)盲目的市场意识。认为房地产开发业只有靠引进外商、外资,才能带动房地产开发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蝴蝶”、“苍蝇”来了都是客,只求一个“外”字和规模的“大”字,谁都可以搞开发,谁都能搞好开发,这种观念主要来源于地方党政领导,他们急于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这种观念的根源只追求政治效益,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三)狭隘的市场经济意识,认为市场经济的初期,可利用各项制度的不完善进行房地产开发投机,专搞空隙项目或边缘项目或隐藏项目,在短期内求得利益,在无序、无诚信、不规范的环境中生存。这种观念只要来源于一些小企业、无实力的企业,他们寄希望房地产开发市场越不规范越好、越混乱越好,这样就对他们越有利,他们就越有机会,可争得一线生存的空间。
2、市场秩序不规范。房地产开发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诸多配套法规、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有完善的土地供用制度、城市规划及房地产管理相关制度的支持,要有房地产开发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更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目前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市场秩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土地供用制度不完善。土地供用存在大量的协议出让、意向出让、暗箱隐形出让,公开招标或拍卖出让土地的极少。(二)城市规划执行管理不到位。规划变动、调整频凡,随意性极强。(三)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政策、法规执行不严,管理乏力。资质审批不严,鱼目混珠,违法、违规经营者得不到查处。有资质和无资质者同轨经营,行政的和市场的同跑道竞赛,明的和暗的互争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造成管理不规范、竞争无序、发展不平衡、市场比较混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经济落后、不发达所至,认为要想发展地方经济,要想招商引资,要想扩大影响,就必须在法规、政策的执行上和管理力度上予以放宽。
3、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弱。房地产开发企业力较弱,规模普遍偏小。计划经济时期组建的开发企业是一些国有的老企业,他们人员多、负担重,市场竞争力不强;后期组建的开发企业大多是股份制、民营性质的企业,他们组建的时间短、经验不足,综合实力不强,一些企业甚至只有
一、两个低级技术人员或外聘几个“挂羊头”的技术人员或无技术人员,无经营场所,无资金,他们仅靠搞低层次、低技术含量的单体项目经营,开发的档次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整体竞争实力弱,更谈不上走出去参与竞争。
4、房地产开发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房地产开发的低级企业过多,人财物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有限的资金多头投资,规模小,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无法同步实现。一些地区低等级资质的开发企业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这样一来,资源严重浪费视必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无序竞争的加剧,甚至助长一些腐败之风。究其原因是行业主管部门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力度不够。
5、管理不到位,部门间配合不融洽。近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和七部委《关于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法规、政策不断完善。但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管理始终难以到位,城市规划、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随意性强,贯彻国务院、省部委的地方文件规章制度制定的多,各部门各司其政,管理配合不融洽,难以达成共识,实际落实的少。其成因是各部门本位意识太强,部门利益太高,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小文章就可以了,缺乏全局观念、综合管理及协同配合意识。
房地产开发经营风险
(一)房地产开发经营风险的成因 任何经营管理活动都是有风险的。所谓经营管理风险,就是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从而造成经营管理损失或失败的情况。房地产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房地产经营管理具有更大的风险性。
1、房地产位置的不动性或固定性,在地域上决定了房地产对市场供求的不可调剂性;
2、房地产投资时间的长期性,决定了房地产经营对市场供求变动的不灵活性;
3、房地产投资经营的固定性,决定了房地产投资经营的不易变现性;
4、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分散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不充分性和变现的困难性。
第五篇:农信社改革:问题和选择
农信社改革:问题和选择
2011年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甲子华诞之际更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基固本、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众所周知,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中小银行体系的主体,具有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多年以来,受经营机制不健全、机构功能不完善、基础建设不配套、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因素的制约,农村金融服务尚不能很好地满足“三农”发展要求,农村信用社也迫切需要改革转型。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信社改革,促进农村中小银行体系稳健发展,一直为各方所关注。
当前农信社“生存”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农信社金融资产总额接近7.3万亿元,约占整个农村金融总量的58%;贷款超过3.7万亿元,网点遍布城乡,对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民信贷支持起着绝对主力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农信社正面临着“行业全面竞争”和“自身改革待续”的双重压力。
农信社已身处全方位的行业竞争之中
在传统农业地区的绝对优势地位受到冲击。一是村镇银行依托灵活的机制和差别化的经营模式,对农信社人才和目标客户构成双重冲击。村镇银行虽然规模小,但是其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的目标明确,是真正“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作为县域金融市场的新进入者,村镇银行业务和客户对象与农信社几乎重合,通过吸纳本地优秀人才,挖掘农信社的部分优质客户,势必造成农信社人才和客户的双流失,长期影响不可低估。二是邮储银行打破“只存不贷”的旧有约束,在传统农贷和金融服务方面与农信社展开正面竞争。邮储银行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采取设立“惠农服务站”等营销模式,大力拓展农村信贷市场。同时,邮储银行依托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已形成全国联网的综合业务网络、电子汇兑系统和银联“绿卡”体系,更加方便快捷。三是农业银行[2.66 0.38%]携资金与技术优势强势“回归”,对农信社传统农户与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形成较大挤压。2006年以来,农行确定“两翼齐飞”战略,将工作重点定位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大量支农资金,同时也对农信社的市场优势带来冲击。
在城镇地区面临中小企业客户流失和市场萎缩。2011年初以来,在国家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广大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中小法人机构将“新增长点”瞄准在县域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纷纷以各种形式进驻和参与竞争。在营销策略上,广大商业银行立足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不断推出新颖的金融产品和针对中小企业的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以其灵活的经营策略、完善的金融服务获得了中小企业客户的青睐。相比之下,农信社营销意识和手段落后,依然存在“坐门等客”的思想,使农信社原有的黄金客户倒向其他商业银行。
在城区的扩张势头和市场认同难以维系。2002年以来,随着大型银行贷款权限纷纷上收,许多城市城区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群体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部分地方农信社及时补位,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得了中小企业的高度认同。然而,随着大型银行、城商行等商业银行纷纷“返乡”,以其超前的理念、雄厚的资金和灵活的服务,吸引多数优质中小企业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信社在城市中的扩张势头。
农信社深化改革还未到位
目前我国农信社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但因多种因素影响,合力推进改革发展的“一盘棋”尚未形成。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人”的问题:部分省联社思想不够解放,存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部分高管人员对成绩和进步估价过高,改革发展的决心、动力与形势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导致许多农信社存在突出问题,其中最为重要还是以下三个方面:
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一是产权界定模糊、主体虚置。农信社实行的合作制度一直未对出资人的产权及相关的权责分配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出资人只拥有名义上的管理权利。同时由于其自身水平局限及管理层的无意识作用等因素影响,导致出资人缺位于农信社的监督管理,造成产权主体虚置,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二是管理体制缺乏有效制衡。农信社内部管理的行政化色彩较重,即使是某些农信社已改制成农村股份制银行,其高管的任命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上级联社的影响。强势的行政化管理极大影响了监督治理结构,导致权力制衡机制的功能丧失、加大管理层道德风险。同时,省联社、地市级省联社派出机构、县联社的三级行政管理模式拉长了管理链条,削弱了农信社经营的效率和灵活性。
市场定位出现偏差。一是客户选择趋同。相比农业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农信社更偏好将资金投入国家垄断性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政府相关部门等优质客户,严重偏离其服务目标。二是竞争地域趋同。越来越多的农信社将经营重点由原来的农村转向大、中型城市等较为陌生的市场,与其他商业银行展开竞争,增加经营成本。三是产品设计趋同。农信社的金融产品形式简单、缺乏特色,仍停留在存贷款、结算等基础业务上,具有很强的被替代性,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四是信贷流程趋同。农信社普遍仿照商业银行在贷前以财务报表和资产指标等“硬信息”来评定中小企业的信用,并在流程中引入了包括省联社、县联社和乡级农信社三级的贷款权限审批制度,大大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削弱了贷款时效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门槛。
风险管理水平低下。一是管理层风险意识薄弱。部分管理人员存在严重的“重业务、轻管理”旧式思维,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够,缺乏应对防范风险隐患的措施。二是内控机制不完善。表现在规章制度的建立缺乏系统性,且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新管理方式的推广及时修改完善规章制度。三是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农信社的风险管理缺乏一个独立有效的结构设置--监事会。由于其运作缺乏独立性,使得管理层的决策风险游离于风险管理之外。四是缺乏正
向激励机制。由于历史原因和用工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农信社长期缺乏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造成了农信社员工整体积极性不高,无法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
既已确立的农信社改革方向亟待深入
近年来,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老少边穷”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金融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监管部门通过“增量、存量”两手抓的方式,大力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一方面,通过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扎实推进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大力推广小额信贷业务、积极引导金融服务创新等措施,在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借鉴近年来银行业金融体系的成功改革,特别是城商行和城信社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并真正做好农信社这个最大农村金融主体的“存量改革”。
我国农信社股权改造工作近年也在逐步推进,农村银行类机构组建步伐不断加快,改革扶持政策有效落实,经营机制转换在部分省份和部分机构取得明显进展,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下一步农信社改革就是要继续按照既定方向,大力推进产权改革、组织形式变革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
按照我国农信社的具体情况,有关监管部门已制定了“改进+改造+改制”的“三年三步并走”总体思路,科学推进,梯次发展。所谓改进,就是以监管指标全面达标为任务,加快风险处置进程,通过“利润弥补、争取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固定资产净值盘盈”等办法,促进风险抵补能力全面达标。所谓改造,就是以实施股份制改造为任务,推动股权结构优化和组织形式变革。所谓改制,就是以组建农商行为任务,促进经营机制转换。要求一定评级的县级联社未来一定时间内逐步完成组建农商行工作,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全面转换,推动农信社向现代金融企业发展。
在地方上,各地监管部门大致形成了以“提高质量,分类监管,一社一策,科学发展”的总体原则及“以化解不良资产风险为突破口,以股份制改革为方向,以组建农商行、提升'三农'服务水平为目标”的改革基本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改革的动力、活力与合力。
在上述改革原则和思路的指导下,当前监管部门正在集中精力推动股权改造和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坚决纠正发展转型落后于组织形式改革的问题。其工作着力点在于:
坚持做实县域。这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又符合中国实际。坚持维护县(市)级法人机构稳定的总体要求不动摇,切实把改革发展重点放到县域法人机构上,从机构和业务两个层面做实县域。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有效资源,加快推进县域机构改革进程,支持城区机构整合,全面完成县(市)统一法人,严格把控地(市)统一法人。对于体制外机构,协调制订方案,尽快妥善处置。同时,督促引导县域法人机构增强服务功能,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精耕细作,综合推进面向“三农”产品、客户和渠道建设,打造精品特色化银行和百年老店。
深入推进改革。从2010年开始,监管部门就采取多项措施,逐步取消资格股,优化股权结构,为打造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奠定良好的产权基础。当前的关键就是结合实际、狠抓落实。
对于尚未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机构,应加快资格股转化。资格股转化为投资股,难点在于违规虚假入股的清理和分散弱势社员利益的保护。对于违规虚假入股的情况,包括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等等,在确保机构稳定的前提下,适时坚决清理规范。
对于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要着力优化股权结构。应注意引进优质股东和异地股东,促进解决股东行业集中、股东实力不强、股权分散的问题;严格按照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要求,规范打造有效治理基础;操作上注意合法化、规范化和股东资质的严格把关,特别是对于控股股东或相对控股股东进行资质审查和持续监管。在法人机构实施股权改造后,对于能够达到农商行准入标准的,加快启动组建程序,成熟一家组建一家。地方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机构组建过程中经营机制建设的专业化辅导,确保新机构开业就有新机制。
从未来更长远的发展上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应进一步借鉴国外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结构股份化、实现形式多样化、服务“三农”、产权清晰、治理健全的小型农村社区银行。
在改革背景下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改革没有回头路,广大农信社统一认识是改革成功的必要前提。当前,在监管部门大力推进改革的同时,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倡导创新发展思路,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需要破除思维桎梏,全力支持改革。省联社在推进自身改革的同时,应在充分尊重和发挥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的基础上,做好县级联社无法做好的各项服务工作,履行相应的协调职能、做好相应的审计稽核工作。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无论是已改制的还是未改制的农信社都应制订发展战略,明确改革方案,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是立足县域市场,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应该说,农信社作为支农服务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在服务“三农”发展的同时,也积淀了丰富的支农经验,积累了与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的感情基础。为此,农信社应坚持发挥自身特点,利用长期形成的网点优势和支农体系,进一步扩大支农贷款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巩固农业乡镇、城郊地区传统的小额农贷市场,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积极支持新兴的设施农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种养植农业。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城区和市区涉农中小企业客户群,逐步推进符合县域特点的其他小企业贷款,有重点、有选择的满足县域各类经济主体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政策性支农与商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
二是创新产品种类,最大限度契合“三农”的实际需求。农信社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区域经济特点,不断改造和创新信贷产品,彻底改变以往金融产品不多、“三农”信贷需求得不到满
足的局面,以实现信贷服务的多元化、多层次、多辐射和全方位。有条件的农信社应继续加大自主银行卡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推动信用贷款在农户中的广泛应用;继续探索海域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抵押模式,解决农村种养大户抵押物不足的瓶颈问题;继续与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组织联手,推广“青年创业”贷款、“光彩事业”贷款、“巾帼英雄”贷款等不同形式,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信贷需求。
三是缩短业务流程,恢复地方法人机构的效率优势。省级联社应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科学测算、合理安排,进一步探索符合基层单位实际的差别化授权。同时,省级联社应重点研究贷款评级授信管理模式,在评级的基础上,通过授信总量的控制,最大限度将贷款权限下放,减少逐级审批造成的管理链条加大和管理成本的增加,转而侧重于指导和监督评级,以及注重加大检查监督力度。
四是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农信特色的品牌形象。农信社应更加注重贴近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主动了解它们的实际需求,创新产品、改善服务、加大支持力度,以稳固这一传统客户群,并发展和带动目标客户群,利用不断完善的硬件结算渠道和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为客户提供便捷、快速、周到的金融服务,才能使得信合品牌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五是培养后备人才,全面提高农信社综合竞争实力。农信社应进一步加强人员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改变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金融形势需要。同时,在现有条件下,采取集中培训、外部培训、岗位轮换学习等方式,积极开展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全体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农信社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