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时间:2019-05-12 19:2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第一篇: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最近,中国共产党XX省委九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XX省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富裕安康是各级党委的职责所在。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乡镇党委作为党在农村基层的代言人,代表着党执政一方,乡镇党委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能力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党在广大农村中的形象和执政地位。因此,乡镇一级党委,特别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去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摆在乡镇党委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当前山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主要困难或问题。

(一)镇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税费改革后,山区大部分镇、村收入剧减。以XX 市XX 镇为例,该镇2003年财政自有收入不到20万元,而历年来负债超过250万元;全镇13个村委会中,只有5个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集体经济的薄弱必然导致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不够,农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效益不高;农副产品市场秩序的管理不够规范,农副产品卖出去难的问题仍得不到有效解决;山区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农村交通和信息的落后,给山区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行路难、信息不灵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二)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当前,还有部分村没有完善土地延期承包责任制的手尾工作,拖欠征地款和农田撂荒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拖欠农民征地款的问题,导致部分农民对党和政府失去了信心,拒交农业税、上访、与当地党委政府对着干等,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三)农村财务问题。财务不清,管理混乱是造成干部窝里斗,干群矛盾突出,群体上访案件增多,农村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财务长期一直不公开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直接导火线。

(四)就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还不够大,农村中仍有相当部分劳动力因为一无文化二无技术特长未能实现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五)农村纠纷调处难。农村各种民事、山林纠纷调处难度大,当中隐藏着诸多不稳定治安因素。

(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各种原因,乱砍滥伐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当地政府无权处理的一些乱砍滥伐违法分子至今仍逍遥法外,给当地农村集体或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七)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山区农村中仍有部分贫困家庭学生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八)赌博问题。农村业余生活单调,赌博之风有漫涎的趋势。有关部门对农村“六合彩”打击力度不够大,“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已成为当前农村最不稳定的因素。

(九)负担问题。虽然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很大的减轻,但目前农民群众仍担心政策会变,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配套改革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还持观望态度,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十)服务问题。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工作水平不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仍时有出现。

二、部分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认为农村已进行了改革开放,农户已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经营、经济发展完全由农户自己决定,农户要种养什么,怎样种养,农户要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等,当地党委、政府是无权干涉的,因此,对农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主动去解决,或应付了事。

(二)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怎样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部分山区乡镇党委、政府心中无数,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健全的服务机构,科学和管理技术又未能跟上,因此,对农村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只能束手无策。,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了让XX镇的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XX镇党委、政府大力协助广电部门做好光纤电视信号传送改造工程,大力支持夏湟祁剧团进行文娱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要不折不扣地将各项政策贯彻落实下去。土地问题、财务问题和农村税改问题等都是政策问题。首先要坚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农村政策,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持农村稳定的妙计良方。乡镇党委、政府既要吃准吃透,又要使政策真正深入民心,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好政策的实惠。要加强对村一级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采取突然抽查,暗中走访的方式,对土地延包长期不变的政策要加强督促检查,使各村真正完善手续,完成好延包工作。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要重点在农民收入的真实性上下功夫,决不能出现“看上报收入比例,农民负担不超标准,看农民实际收入,负担比例极高”的情况。其次是将党在农村的林业政策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XX镇近几年来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切实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尤其对乱砍滥伐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绝不手软。最后是要尽快完善各种决策监督机制。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干群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加大等热点问题增多的要害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针对这种情况,乡镇党委一定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真正推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增强办事的透明度。各村要健全村级民主理财机构,确定审批权限,对数额较大的开支项目要由村“两委”或村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后才可支出。村财务大项目资金支出,不仅要有村主要干部的签字,还要有研究审批的有关会议纪录,会议纪录要说明表决情况,并有参加人签字;乡镇对村财务的审计要形成制度,审计后的情况应向群众公布,以便于民主监督,见到实效,对于救灾救济粮款的发放,宅基地的审批每年至少公布一次,努力杜绝干部以权谋私和分配不公的行为。另外,还要加大对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的村委会干部查处力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对触犯党纪国法的,坚决依照党纪国法进行处理,绝不手软。总之,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促进村干部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推动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

(七)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部分村正气不足,邪气上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为此,乡镇党委一定要本着一心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了解情况,调解民事纠纷,公正及时地处理各种案件,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大力弘扬正气,抑制歪风,对在村里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的“恶人”要给予严厉制裁;对有钱有势违法乱纪的“名人”决不姑息迁就;对有关系、有靠山的“能人”犯罪违法,决不能迫于压力,给予开脱。只有这样才能抑制邪气,培育正气,匡正风气,将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民事纠纷不出村,治安案件不发生,上访告状无一人,农村稳定才会有保证。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六害彩”的打击力度,净化农村社会风气。XX镇XX村委会XX村(自然村)老人协会自2003年2月以来,非法干涉村组基层组织正常工作事务,扰乱社会管理秩序。针对XX村老人协会的情况,XX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及时向XX市委、市政府汇报,并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社团登记条例》依法对该会采取撤销登记,并对原会长梁XX给予党纪处分。通过这件事,XX村的社会风气好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重新树立起来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也加强了,并给当地的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推动了XX镇依法治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要严格把好干部选配关。针对近几年社会风气不正的非正常现象,乡镇党委一定要匡正用人风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乡镇级干部的评议工作不能仅限于村干部评乡镇干部的范围,参加评议的范围要扩大,评议的方法要改进,通过明查暗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真情实意,找准真正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对部分干部的所谓政绩,要正确看待,看其是真心为人民利益着想,还是为了哗众取宠、骗取自己的政治资本;对干部的离任审计情况要严肃认真,不能水过地皮湿,必要时要将其审计情况在县级以上的报纸上公布,以扩大监督面,决不能使一些群众痛恨,问题严重的腐败分子异地做官或步步高升,只有这样才能匡正用人导向,使一些埋头苦干、群众认可的乡镇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为其它干部做出榜样;在选任村级干部方面,要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以民心民意为本。对一些犯有前科劣迹的人竞争村干部,要按照党规党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拒之于干部行列之外,对选人用人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建立用人失职追究责任制度,对于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干部要加强教育,严格监督,对有违法乱纪行为的村干部要积极探讨办法,减化程序,及时给予罢免。对软、弱、涣、散的村党总支部,该改选的改选,该撤换的撤换。XX镇自2003年12月撤并乡镇以来,改选或撤换了2名工作不力村党总支书记,新的村党总支部领导班子上任后,村里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发展。

第二篇: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最近,中共XX省委九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XX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富裕安康是各级党委的职责所在。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乡镇党委作为党在农村基层的代言人,代表着党执政一方,乡镇党委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能力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党在广大农村中的形象和执政地位。因此,乡镇一级党委,特别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去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摆在乡镇党委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当前山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主要困难或问题。

(一)镇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税费改革后,山区大部分镇、村收入剧减。以XX 市XX 镇为例,该镇2003年财政自有收入不到20万元,而历年来负债超过250万元;全镇13个村委会中,只有5个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集体经济的薄弱必然导致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不够,农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效益不高;农副产品市场秩序的管理不够规范,农副产品卖出去难的问题仍得不到有效解决;山区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农村交通和信息的落后,给山区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行路难、信息不灵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二)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当前,还有部分村没有完善土地延期承包责任制的手尾工作,拖欠征地款和农田撂荒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拖欠农民征地款的问题,导致部分农民对党和政府失去了信心,拒交农业税、上访、与当地党委政府对着干等,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三)农村财务问题。财务不清,管理混乱是造成干部窝里斗,干群矛盾突出,群体上访案件增多,农村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财务长期一直不公开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直接导火线。

(四)就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还不够大,农村中仍有相当部分劳动力因为一无文化二无技术特长未能实现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五)农村纠纷调处难。农村各种民事、山林纠纷调处难度大,当中隐藏着诸多不稳定治安因素。

(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各种原因,乱砍滥伐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当地政府无权处理的一些乱砍滥伐违法分子至今仍逍遥法外,给当地农村集体或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七)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山区农村中仍有部分贫困家庭学生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八)赌博问题。农村业余生活单调,赌博之风有漫涎的趋势。有关部门对农村“六合彩”打击力度不够大,“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已成为当前农村最不稳定的因素。

(九)负担问题。虽然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很大的减轻,但目前农民群众仍担心政策会变,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配套改革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还持观望态度,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十)服务问题。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工作水平不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仍时有出现。

二、部分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认为农村已进行了改革开放,农户已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经营、经济发展完全由农户自己决定,农户要种养什么,怎样种养,农户要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等,当地党委、政府是无权干涉的,因此,对农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主动去解决,或应付了事。

(二)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怎样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部分山区乡镇党委、政府心中无数,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健全的服务机构,科学和管理技术又未能跟上,因此,对农村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只能束手无策。

(三)计划经济意识对发展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极和阻碍的作用,政府职能和工作水平仍未能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能力的对策。

(一)发展壮大镇村集体经济,增强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镇、村一定要选准选好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切实解决无钱为群众排扰解难的问题。镇、村要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税源,增加镇、村两级财政收入。XX镇根据税费改革后年财政自有收入不到20万元的情况,首先是争取XX11万伏变电站动工兴建,变电站已在今年5月底竣工。XX11万伏变电站的建成投产后,可使XX镇小水电站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输电率从30%增加到95%以上,每年可增加收放6000多万元,预计每年可为地方增加税收100万元。其次是通过引进外资兴建粤兴加油站,该加油站已于2004年11月建成营业。加油站建成投产后,每年销售额将达600万元,可为地方增加税收18万元。第三是兴建XX电站和XX电站。两个电站总装机容量1300千瓦/时,预计年产值150万元,增加税收20万元,地方财政可得税后利润7万元。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增收,预计今后XX镇每年最少可可增加财政收入30万元。

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一是以“十百千万”干部驻村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争取有关驻村工作组单位的支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加大行政村撤并工作力度,用把贫困村撤并到富裕村的办法消化贫困村,达到减少贫困村的工作目标。三是认真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把有经济头脑、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村民选进村“两委”班子。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乡镇党委、政府要杜绝行政命令,注重正确引导,采取适合乡情、村情、民情的措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以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XX镇近几年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业。根据当地群众反映较强烈的农副产品产、供、销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XX镇通过加强引导,成立了“XX镇农特产品流通协会”,采用“蔬菜商+协会+农户”的形式,将蔬菜商、蔬菜经纪人和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反季节蔬菜种植业在XX镇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根据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大片农田丢荒的情况,XX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XX村以“支部+协会”的形式成立农机合作社,以机械化耕作代替传统耕作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成功地解决了农田丢荒的问题,农业机械化使水稻种植业走出了种田亏本怪圈,种田也可以致富的观念在XX镇已深入人心。

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根据部分想外出务工的农民因无技能而找工难的情况,乡镇党委、政府应积极联系职业技术培训部门或企业到乡镇办培训班,让农民群众树立先学技能后上岗的观念,积极就业。XX镇近几年来通过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保持在7000人以上,全镇每年劳务收入在3600万元以上,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地群众的重要致富途径。据XX镇信用社统计,1999年,全镇农民存款为3793万元;2004年,全镇农民的银行存款达7500万元,比1999年增加了3707万,增幅达97.73%。

(三)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村容村貌、公共卫生、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自来水工程中,农村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据统计,2004年,XX镇共筹资110万元:装修了XX村委会办公楼;铺设XX村、XX村、XX村和XX村的水泥公路共计6公里;建起高标准公厕1座,垃圾池3个;镇政府新购进电脑13 台,并开通宽带上网,使镇政府办公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将XX镇敬老院改建成二级标准的敬老院;完成镇政府驻地街道路灯架设工程,结束了该镇有镇无路灯的历史;完成了X(X)X(X)十字路口扩建工程,保护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前,造成群众上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作风不够扎实,宗旨观念不强,对群众的感情不深。为此,乡镇党委应该把加强党员干部宗旨教育,教育镇、村党员干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努力为群众排扰解难。XX镇自2003年12月撤并乡镇以来,大力推行镇党员领导干部下访制度,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努力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及时地解决。如该镇XX自然村,原来是个“上访专业村”,XX镇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上任后,镇党委书记XXX亲自带领工作组经过深入地调查了解情况,妥善地帮该村解决了久拖不决达6年多的电站征地纠纷案,使该村各个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民们由原来的“与党委政府对着干”变为“跟着党委政府干”,XX镇党委以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实际行动,很好地树立了党在农村的良好形象,当地党委、政府的威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乡镇党委、政府还要根据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解决山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首先要坚持对农民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其次是狠抓有关涉农部门服务质量的提高,镇各有关部门应及时为农民提供“销售、信息、科技、资金、农资、政策、法律、文化”等服务。XX镇为了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及时将种植反季节蔬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请教农技人员,积极联系省农科院、农业局、科技局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给农民群众上课。白天干活、晚上听课已成为XX镇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时尚。最后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近几年来,XX镇通过引导和指导,创立了XX镇农特产品流通协会和XX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以“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和优质水稻种植,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程度,使农民得到了实惠。

(五)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树立扶贫先扶智的观念,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力争使未来的农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充分利用成人文化学校、基层党校等条件,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要把德治和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抓好农村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的同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和德治双管齐下,真正规范广大农民的行为,提高道德和法律素养;再次,要千方百计改善农村的生存条件,拓宽农民的视野,使他们不断接受新信息、新思维、新事物、扩大农民的见识,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了让XX镇的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XX镇党委、政府大力协助广电部门做好光纤电视信号传送改造工程,大力支持夏湟祁剧团进行文娱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要不折不扣地将各项政策贯彻落实下去。土地问题、财务问题和农村税改问题等都是政策问题。首先要坚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农村政策,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持农村稳定的妙计良方。乡镇党委、政府既要吃准吃透,又要使政策真正深入民心,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好政策的实惠。要加强对村一级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采取突然抽查,暗中走访的方式,对土地延包长期不变的政策要加强督促检查,使各村真正完善手续,完成好延包工作。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要重点在农民收入的真实性上下功夫,决不能出现“看上报收入比例,农民负担不超标准,看农民实际收入,负担比例极高”的情况。其次是将党在农村的林业政策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XX镇近几年来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切实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尤其对乱砍滥伐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绝不手软。最后是要尽快完善各种决策监督机制。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干群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加大等热点问题增多的要害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针对这种情况,乡镇党委一定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真正推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增强办事的透明度。各村要健全村级民主理财机构,确定审批权限,对数额较大的开支项目要由村“两委”或村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后才可支出。村财务大项目资金支出,不仅要有村主要干部的签字,还要有研究审批的有关会议纪录,会议纪录要说明表决情况,并有参加人签字;乡镇对村财务的审计要形成制度,审计后的情况应向群众公布,以便于民主监督,见到实效,对于救灾救济粮款的发放,宅基地的审批每年至少公布一次,努力杜绝干部以权谋私和分配不公的行为。另外,还要加大对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的村委会干部查处力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对触犯党纪国法的,坚决依照党纪国法进行处理,绝不手软。总之,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促进村干部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推动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

(七)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部分村正气不足,邪气上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为此,乡镇党委一定要本着一心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了解情况,调解民事纠纷,公正及时地处理各种案件,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大力弘扬正气,抑制歪风,对在村里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的“恶人”要给予严厉制裁;对有钱有势违法乱纪的“名人”决不姑息迁就;对有关系、有靠山的“能人”犯罪违法,决不能迫于压力,给予开脱。只有这样才能抑制邪气,培育正气,匡正风气,将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民事纠纷不出村,治安案件不发生,上访告状无一人,农村稳定才会有保证。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六害彩”的打击力度,净化农村社会风气。XX镇XX村委会XX村(自然村)老人协会自2003年2月以来,非法干涉村组基层组织正常工作事务,扰乱社会管理秩序。针对XX村老人协会的情况,XX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及时向XX市委、市政府汇报,并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社团登记条例》依法对该会采取撤销登记,并对原会长梁XX给予党纪处分。通过这件事,XX村的社会风气好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重新树立起来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也加强了,并给当地的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推动了XX镇依法治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要严格把好干部选配关。针对近几年社会风气不正的非正常现象,乡镇党委一定要匡正用人风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乡镇级干部的评议工作不能仅限于村干部评乡镇干部的范围,参加评议的范围要扩大,评议的方法要改进,通过明查暗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真情实意,找准真正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对部分干部的所谓政绩,要正确看待,看其是真心为人民利益着想,还是为了哗众取宠、骗取自己的政治资本;对干部的离任审计情况要严肃认真,不能水过地皮湿,必要时要将其审计情况在县级以上的报纸上公布,以扩大监督面,决不能使一些群众痛恨,问题严重的腐败分子异地做官或步步高升,只有这样才能匡正用人导向,使一些埋头苦干、群众认可的乡镇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为其它干部做出榜样;在选任村级干部方面,要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以民心民意为本。对一些犯有前科劣迹的人竞争村干部,要按照党规党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拒之于干部行列之外,对选人用人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建立用人失职追究责任制度,对于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干部要加强教育,严格监督,对有违法乱纪行为的村干部要积极探讨办法,减化程序,及时给予罢免。对软、弱、涣、散的村党总支部,该改选的改选,该撤换的撤换。XX镇自2003年12月撤并乡镇以来,改选或撤换了2名工作不力村党总支书记,新的村党总支部领导班子上任后,村里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发展。

第三篇: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最近,中共XX省委九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XX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富裕安康是各级党委的职责所在。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与群

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乡镇党委作为党在农村基层的代言人,代表着党执政一方,乡镇党委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能力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党在广大农村中的形象和执政地位。因此,乡镇一级党委,特别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去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摆在乡镇党委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当前山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主要困难或问题。

(一)镇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税费改革后,山区大部分镇、村收入剧减。以XX市XX镇为例,该镇2003年财政自有收入不到20万元,而历年来负债超过250万元;全镇13个村委会中,只有5个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集体经济的薄弱必然导致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不够,农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效益不高;农副产品市场秩序的管理不够规范,农副产品卖出去难的问题仍得不到有效解决;山区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农村交通和信息的落后,给山区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行路难、信息不灵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二)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当前,还有部分村没有完善土地延期承包责任制的手尾工作,拖欠征地款和农田撂荒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拖欠农民征地款的问题,导致部分农民对党和政府失去了信心,拒交农业税、上访、与当地党委政府对着干等,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三)农村财务问题。财务不清,管理混乱是造成干部窝里斗,干群矛盾突出,群体上访案件增多,农村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财务长期一直不公开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直接导火线。

(四)就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还不够大,农村中仍有相当部分劳动力因为一无文化二无技术特长未能实现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五)农村纠纷调处难。农村各种民事、山林纠纷调处难度大,当中隐藏着诸多不稳定治安因素。

(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各种原因,乱砍滥伐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当地政府无权处理的一些乱砍滥伐违法分子至今仍逍遥法外,给当地农村集体或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七)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山区农村中仍有部分贫困家庭学生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八)赌博问题。农村业余生活单调,赌博之风有漫涎的趋势。有关部门对农村“六合彩”打击力度不够大,“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已成为当前农村最不稳定的因素。

(九)负担问题。虽然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很大的减轻,但目前农民群众仍担心政策会变,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配套改革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还持观望态度,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十)服务问题。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工作水平不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仍时有出现。

二、部分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认为农村已进行了改革开放,农户已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经营、经济发展完全由农户自己决定,农户要种养什么,怎样种养,农户要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等,当地党委、政府是无权干涉的,因此,对农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主动去解决,或应付了事。

(二)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怎样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部分山区乡镇党委、政府心中无数,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健全的服务机构,科学和管理技术又未能跟上,因此,对农村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只能束手无策。

(三)计划经济意识对发展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极和阻碍的作用,政府职能和工作水平仍未能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能力的对策。

(一)发展壮大镇村集体经济,增强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镇、村一定要选准选好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切实解决无钱为群众排扰解难的问题。镇、村要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税源,增加镇、村两级财政收入。XX镇根据税费改革后年财政自有收入不到20万元的情况,首先是争取XX11万伏变电站动工兴建,变电站已在今年5月底竣工。XX11万伏变电站的建成投产后,可使XX镇小水

电站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输电率从30增加到95以上,每年可增加收放6000多万元,预计每年可为地方增加税收100万元。其次是通过引进外资兴建粤兴加油站,该加油站已于2004年11月建成营业。加油站建成投产后,每年销售额将达600万元,可为地方增加税收18万元。第三是兴建XX电站和XX电站。两个电站总装机容量1300千瓦/时,预计年

产值150万元,增加税收20万元,地方财政可得税后利润7万元。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增收,预计今后XX镇每年最少可可增加财政收入30万元。

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一是以“十百千万”干部驻村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争取有关驻村工作组单位的支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加大行政村撤并工作力度,用把贫困村撤并到富裕村的办法消化贫困村,达到减少贫困村的工作目标。三是认真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把有经济头脑、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村民选进村“两委”班子。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乡镇党委、政府要杜绝行政命令,注重正确引导,采取适合乡情、村情、民情的措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以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XX镇近几年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业。根据当地群众反映较强烈的农副产品产、供、销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XX镇通过加强引导,成立了“XX镇农特产品流通协会”,采用“蔬菜商 协会 农户”的形式,将蔬菜商、蔬菜经纪人和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反季节蔬菜种植业在XX镇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根据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大片农田丢荒的情况,XX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XX村以“支部 协会”的形式成立农机合作社,以机械化耕作代替传统耕作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成功地解决了农田丢荒的问题,农业机械化使水稻种植业走出了种田亏本怪圈,种田也可以致富的观念在XX镇已深入人心。

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根据部分想外出务工的农民因无技能而找工难的情况,乡镇党委、政府应积极联系职业技术培训部门或企业到乡镇办培训班,让农民群众树立先学技能后上岗的观念,积极就业。XX镇近几年来通过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保持在7000人以上,全镇每年劳务收入在3600万元以上,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地群众的重要致富途径。据XX镇信用社统计,1999年,全镇农民存款为3793万元;2004年,全镇农民的银行存款达7500万元,比1999年增加了3707万,增幅达97.73。

(三)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村容村貌、公共卫生、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自来水工程中,农村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据统计,2004年,XX镇共筹资110万元:装修了XX村委会办公楼;铺设XX村、XX村、XX村和XX村的水泥公路共计6公里;建起高标准公厕1座,垃圾池3个;镇政府新购进电脑13台,并开通宽带上网,使镇政府办公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将XX镇敬老院改建成二级标准的敬老院;完成镇政府驻地街道路灯架设工程,结束了该镇有镇无路灯的历史;完成了X(X)X(X)十字路口扩建工程,保护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前,造成群众上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作风不够扎实,宗旨观念不强,对群众的感情不深。为此,乡镇党委应该把加强党员干部宗旨教育,教育镇、村党员干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努力为群众排扰解难。XX镇自2003年12月撤并乡镇以来,大力推行镇党员领导干部下访制度,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努力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及时地解决。如该镇XX自然村,原来是个“上访专业村”,XX镇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上任后,镇党委书记XXX亲自带领工作组经过深入地调查了解情况,妥善地帮该村解决了久拖不决达6年多的电站征地纠纷案,使该村各个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民们由原来的“与党委政府对着干”变为“跟着党委政府干”,XX镇党委以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实际行动,很好地树立了党在农村的良好形象,当地党委、政府的威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乡镇党委、政府还要根据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解决山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首先要坚持对农民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其次是狠抓有关涉农部门服务质量的提高,镇各有关部门应及时为农民提供“销售、信息、科技、资金、农资、政策、法律、文化”等服务。XX镇为了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及时将种植反季节蔬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请教农技人员,积极联系省农科院、农业局、科技局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给农民群众上课。白天干活、晚上听课已成为XX镇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时尚。最后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近几年来,XX镇通过引导和指导,创立了XX镇农特产品流通协会和XX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以“公司 协会 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和优质水稻种植,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程度,使农民得到了实惠。

(五)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树立扶贫先扶智的观念,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力争使未来的农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充分利用成人文化学校、基层党校等条件,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要把德治和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抓好农村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的同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和德治双管齐下,真正规范广大农民的行为,提高道德和法律素养;再次,要千方百计改善农村的生存条件,拓宽农民的视野,使他们不断接受新信息、新思维、新事物、扩大农民的见识,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了让XX镇的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XX镇党委、政府大力协助广电部门做好光纤电视信号传送改造工程,大力支持夏湟祁剧团进行文娱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要不折不扣地将各项政策贯彻落实下去。土地问题、财务问题和农村税改问题等都是政策问题。首先要坚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农村政策,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持农村稳定的妙计良方。乡镇党委、政府既要吃准吃透,又要使政策真正深入民心,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好政策的实惠。要加强对村一级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采取突然抽查,暗中走访的方式,对土地延包长期不变的政策要加强督促检查,使各村真正完善手续,完成好延包工作。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要重点在农民收入的真实性上下功夫,决不能出现“看上报收入比例,农民负担不超标准,看农民实际收入,负担比例极高”的情况。其次是将党在农村的林业政策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XX镇近几年来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切实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尤其对乱砍滥伐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绝不手软。最后是要尽快完善各种决策监督机制。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干群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加大等热点问题增多的要害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针对这种情况,乡镇党委一定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真正推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增强办事的透明度。各村要健全村级民主理财机构,确定审批权限,对数额较大的开支项目要由村“两委”或村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后才可支出。村财务大项目资金支出,不仅要有村主要干部的签字,还要有研究审批的有关会议纪录,会议纪录要说明表决情况,并有参加人签字;乡镇对村财务的审计要形成制度,审计后的情况应向群众公布,以便于民主监督,见到实效,对于救灾救济粮款的发放,宅基地的审批每年至少公布一次,努力杜绝干部以权谋私和分配不公的行为。另外,还要加大对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的村委会干部查处力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对触犯党纪国法的,坚决依照党纪国法进行处理,绝不手软。总之,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促进村干部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推动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

(七)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部分村正气不足,邪气上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为此,乡镇党委一定要本着一心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了解情况,调解民事纠纷,公正及时地处理各种案件,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大力弘扬正气,抑制歪风,对在村里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的“恶人”要给予严厉制裁;对有钱有势违法乱纪的“名人”决不姑息迁就;对有关系、有靠山的“能人”犯罪违法,决不能迫于压力,给予开脱。只有这样才能抑制邪气,培育正气,匡正风气,将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民事纠纷不出村,治安案件不发生,上访告状无一人,农村稳定才会有保证。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六害彩”的打击力度,净化农村社会风气。XX镇XX村委会XX村(自然村)老人协会自2003年2月以来,非法干涉村组基层组织正常工作事务,扰乱社会管理秩序。针对XX村老人协会的情况,XX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及时向XX市委、市政府汇报,并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社团登记条例》依法对该会采取撤销登记,并对原会长梁XX给予党纪处分。通过这件事,XX村的社会风气好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重新树立起来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也加强了,并给当地的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推动了XX镇依法治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要严格把好干部选配关。针对近几年社会风气不正的非正常现象,乡镇党委一定要匡正用人风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乡镇级干部的评议工作不能仅限于村干部评乡镇干部的范围,参加评议的范围要扩大,评议的方法要改进,通过明查暗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真情实意,找准真正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对部分干部的所谓政绩,要正确看待,看其是真心为人民利益着想,还是为了哗众取宠、骗取自己的政治资本;对干部的离任审计情况要严肃认真,不能水过地皮湿,必要时要将其审计情况在县级以上的报纸上公布,以扩大监督面,决不能使一些群众痛恨,问题严重的腐败分子异地做官或步步高升,只有这样才能匡正用人导向,使一些埋头苦干、群众认可的乡镇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为其它干部做出榜样;在选任村级干部方面,要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以民心民意为本。对一些犯有前科劣迹的人竞争村干部,要按照党规党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拒之于干部行列之外,对选人用人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建立用人失职追究责任制度,对于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干部要加强教育,严格监督,对有违法乱纪行为的村干部要积极探讨办法,减化程序,及时给予罢免。对软、弱、涣、散的村党总支部,该改选的改选,该撤换的撤换。XX镇自2003年12月撤并乡镇以来,改选或撤换了2名工作不力村党总支书记,新的村党总支部领导班子上任后,村里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发展。

第四篇:解决群众问题

解决群众问题,教育问题群众

——市规划建设局群众路线教育有成果、有亮点

2014年4月16日下午,省委督导组朱蓉处长到市规划建设局检查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情况。在随机调阅笔记、抽取干部发言后,连连感慨:广元学习教育这么快出成果、出亮点。

朱蓉处长一进市规划建设局学习室,还不等落座,就直接随机调阅干部笔记本。首先对局党组成员的学习笔记,党员干部每天学习的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等一丝不苟地进行详细了解。中间,还对个别领导的笔记,不时进行了点评。

在即兴抽点干部发言中,他们不回避问题,坦诚汇报思想。并结合建设工作特点提出,建设口群众信访量大,很多群众不了解,把很多问题“打包”归于城建工作。但在这次群众教育中,大家解民意,做工作,信访量也比以前大大减少了。在随手翻阅了由该局编制的《文明礼仪手册》,以及刘海川同志创作的《解决群众问题,教育问题群众》和《四风教育三字经》等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丰富理论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她细致读到《四风教育三字经》:“乌纱帽,价比高,最不惜,掏腰包;青史榜,晒功劳,不忍看,记逍遥”;“奢与俭,贪与廉,悬一念,终两端。贪1元,思1万,一失足,千古憾!”等富有哲理,发人深省,又不失机智幽默。《解决群众问题,教育问题群众》辩证地提出“群众问题祸起‘问题群众’”;精辟论述了“群众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人类文明工程;信访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高度概括中国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为官不正;为富不仁;为老不尊;为弱不善”。中国信访是一只满载民生的远洋巨轮;但不能把所有假以借‘弱’示‘强’者统统‘打包’塞进‘和谐社会’口袋,否则和谐会变味,社会包袱会更沉,国家体质会更弱;迈向幸福生活的脚步会减速”。批评个别干部接访:“婆婆菩萨心,问疼不问因。本需一包药,却给块馍”的官僚主义工作态度。用勤人的血却浇懒人的菜,这样的爱是伤害。保民生衍生为“煲”民生。提出“1个人”决不能扛起“群众”这面大旗。“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群众信访工作之目的发端于我们要解决一切信访问题。素质是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溶解液。以“大禹治水‘累’,大禹治水‘慧’?”启发要用大禹治水变“堵”为“疏”的方法处访。不要让个别人“为了一粒糖,宁舍一季粮”;要从行政成本抓低碳;从酒杯“黑洞”抓民生;从富人“开心”中找良心。人人都包容,社会很宽容。

发抽查发言中,房管处欧昌福处长建议:房地产管理量大,人员编制少,望局领导协调人员编制问题;临聘人员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偏低。质安站盛大奎站长:建议:由于质安站也属于执法监督部门,属事业单位,职工身份出现不对称问题;职称比列受限,望有所调整;从行业特点,由于涉及企业,企业群众路线认识较低,建议企业也强化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意识;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够。基建处唐阳彪处长建议:给干部职工更多的业务学习培训机会;事业单位改革问题导致职工编制问题。

省委督导组朱处长对我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总体感受有力有序,切实加强了领导对学习的重视,规定动作完成很好;学习教育抓的很实,做到了五个带头;广泛的征求了意见和建议;重视即知即改、立说立行,信访量下降,足以说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初见成效。建议:深化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再认识;提高学习质量,多下功夫,直接关系到下一个环节的开展;深层次查找问题。应继续提高听取意见的数量,不怕听脸红的话;找出差距,坚持以实际出发。望下一环节能做的更加扎实。

(唐梦立)

第五篇:对山区乡镇如何化解矛盾解决群众问题的调查

对山区乡镇如何化解矛盾解决群众问题的调查

吴才

近年来,随着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河道采沙、矿山开采、林权归属等等纠纷不断。如何解决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保持一方和谐稳定,四里店乡党委、政府本着“依靠基层,调动基层,提高基层,发挥基层”的原则,紧紧抓着信访工作的“牛鼻子”,认真排查社会各类矛盾,着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各种信访案件发案率呈下降趋势,实现了连续四年被南阳市命名为信访工作“四无”乡。最近,笔者对如何做好山区群众工作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他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排查化解矛盾,打好群众工作的基础

一是矛盾排查做实功。他们坚持矛盾排查化解的经常化、制度化,做实功,不走过场。具体做到“两个结合”,即排查矛盾与经常性工作相结合。明确机关干部在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确保工作开展到哪儿,矛盾排查到哪儿,责任落实到哪儿。为了搞好矛盾排查,乡里采取每周一汇报,每周一研究,每周一通报的办法,及时把排查出的矛盾和问题梳理归类,责任到人;与乡、村、组干部的政绩和利益相结

合。明确副乡级以上领导干部包区、乡干部包村、村组干部、信息员包组到户,建立信访台帐对矛盾排查化解情况量化到人。实行百分倒扣制,按得分多少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从书记乡长做起,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坚持轮流接访、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有访必接、有难必帮、有忧必解、有险必救,为干群沟通互动架起了一座无形的“连心桥”。二是把握重点做细活。在全面排查社会矛盾纠纷的同时,他们坚持盯死重点部位,看牢重点人员,把有河沙、有矿产资源的村作为聚焦点,经常进村入户掌握各种苗头性问题;对被辞退的民办教师、临时工和对越自卫还击退伍军人等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群体,实行人盯人,人包人,做到包情况掌握、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使每一个重点部位和重点对象随时都在党委、政府的掌控之中。三是事前评估早防范。在推进乡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做到发展与稳定两手抓。坚持实行信访评估制度,每干一项事,首先都要考虑有无信访风险,怎样规避信访风险,从而做到了不仅能干事、干成事,而且不出事。比如每年的低保、五保认定,惠农资金发放以及河沙、矿山产权发包、土地承租等主要工作,党委、政府首先把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透彻,防患于未然,对

任何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环节都慎之又慎。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带来信访隐患。

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群众工作落到实处扎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是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信访无小事”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扎实处理初信初访,认真搞好积案化解,在“事要解决”上下大功夫。一是统一思想,坚定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他们认为,作为乡镇一级党委、政府的干部,就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因此,在研究信访工作、分配包案任务、明确目标责任时,不是研究如何去完成,而是根据任务大小定时间,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实实在在地完成。二是真抓实干,抓着解决问题这根弦不放松。党委、政府经常教育乡村干部:只有解决问题了,才叫抓群众工作;会解决问题,才是会抓做群众工作;不能解决问题,就等于不会做工作。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只要是合理诉求,我们就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解决一件是一件,稳定一起是一起,不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效该乡干沟村民常朝合,因河道采沙损害其利益,自2002年以来多次携家带口赴京、省上访,是个远近闻名的上访专业户。去年10月,他们组织工作组,对其提出的问题逐一调查,了解取证,聘

请县法院民庭专家和律师召开听证会,最后认定其上访问题的合理部分,一次性对其损失进行了补偿。常朝合对此非常满意,从此以后不再上访,还给包案人员送了一个牌匾表示感谢。太山庙村民胡保富,因村里荒山承包暗箱操作、不规范而多次上访,乡里派出得力工作组进驻该村,弄清问题后,推倒重来,重新对该宗荒山进行公开招标承包,虽然胡保富未取得承包权,但由于程序合法、公正透明,使其口服心服,最终息访罢诉。由于抓住了解决问题这个着力点和突破口,今年上半年全乡排查出来的68起矛盾纠纷,均已成功调处解决,未出现一例到县以上上访。三是完善制度,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阵地作用。按照县委要求,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后,他们没有把它当成摆设,而是想方设法运用这个阵地,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的同时,有效地与群众沟通,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使其真正成为为群众排忧解难和信访稳定的前沿阵地。在运作中,他们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首先是有人管。明确主管信访工作的人大主席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其次是有人员。服务中心人员由计生、民政、土地、村建、综治等部门的内勤人员组成,人是单位人、办公在中心,实行双重领导。第三是有规距。中心人员有职有责,除了办理其单位正常业务外,重点是负责来访群

众的接待登记、问题解答、转办崔办工作。做到了门常开、人常在、茶常热,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起到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创新工作机制,确保群众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领导有力、责任落实、反应灵敏、处置到位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是实现京、省、市、县无信访的关键所在。他们立足乡镇群众工作实际,不断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一是建立学习教育机制。他们坚持利用周日例会,对机关同志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使乡级干部队伍牢固树立两种理念:首先是转变过去完成工作任务就是合格干部的传统观念,树立完成工作任务又确保一方稳定才是合格干部的新理念,避免干部队伍急功近利、方法简单、不计后果,引导大家无论做每项工作都讲策略、讲办法、讲科学;其次是强化群众工作第一责任人理念,转变过去大事小事书记、乡长兜着走的观念,明确机关内设单位、乡直单位负责人和各村支部书记都是战线、区域信访稳定第一责任人,单位一旦出现问题,第一责任人要挨板子,受处理。二是建立信访预警机制。乡群众工作站针对排查出来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排查出的信访苗头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一个都不能放过,进行台帐式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向党委会议报告后

由乡党委明确包案领导、办案人员和结案时间,然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到管理区、行政村和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由乡信访领导小组专门领导督办。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由乡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制定科学严密的信访工作应急预案,针对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要求各相关单位反应快捷,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介入,最大限度防止事件升级和出现集访案件。今年春节后,郭沟村民李文正被杀,因凶手自杀致使其家无法获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李文正家属欲带着子女赴省、市上访。事件发生后,包案领导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安抚家属情绪,之后又积极协调县群工部用信访救助金解决其家庭困难,家属感到十分满意,逐打消上访念头。今年4月份,老景庄村两个村民组的群众因河道采沙纠纷,集众滋事,得到信息后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和派出所干警当即赶赴现场,制止事态扩大,并通过协调解决了双方十多年的经济利益纠纷,从而避免一起可能发生的集访事件。

作者单位:河南省方城县信访局

下载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情况

    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情况 一、切实做好救济工作。 1、各项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社会救助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全村现在有低保户5户,低保工作在确保“应保尽......

    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天山网讯(通讯员张植丰报道)“只有我们把职工放在心上,职工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日前,农四师六......

    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情况汇报

    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情况 一、切实做好救济工作。 1、各项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社会救助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在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的基础......

    重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重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重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突出活动重点,突出解决各级领导机关、领导......

    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工作总结

    狠抓医德医风建设解决群众看病贵 问题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卫计系统始终按照中省市关于加强行风建设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看病贵”等热点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帮群众解决好问题

    尊敬的党组织:从7月份办理完流动党员之后,大概要十月下旬才能到流入地报到。这一段期间内,我还是照着以前的习惯,从小事做起、做好。就拿前几天电话订火车票来说。以前从来都没......

    增强文化自信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全

    增强文化自信需要解决的问题: 1.宏观层面: 全球化时代我们要树立世界性视野,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既不能一味固守传统,也不能盲目模仿别人,应大力破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福建省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2005年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提出的要求,福建省卫生厅在2005年3月底发出了《福建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医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