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大省重“三农” “三项工程”奏奇功
农业大省重“三农” “三项工程”奏奇功
——吉林深化农村创先争优活动 实践一再证明,经济越发展,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去年以来,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为了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农村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着眼于破解农村基层党建难题,组织实施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农村党员‚创业带富‛三项工程,着力打造吉林农村创先争优活动‚最好实践‛品牌,赢得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的高度评价——‚吉林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三项工程’是创新之举‛。
经过一年多的推广实践,特别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生机勃勃的‚三项工程‛更加深入民心,深得民心,深受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体现出党建工作创新所带来的巨大威力和神奇功效。
强基固本——本立而道生
构建‚四个体系‛,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打牢基层组织‚创先进‛的基础。吉林省着力构建组织保障、人才保障、投入保障、制度保障‚四个体系‛。全省各级财政3年内增加投入7亿元,实现‚两个翻1番‛,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由村均3.4万元提高到6.4万元;村干部基本报酬由 1
人均4500元逐年提高到1万元,并实行按月发放。筹资
3.9亿元,在遭受历史罕见洪灾的困难情况下新建、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128个,实现‚全覆盖‛。推进服务民生体系建设,全省62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9323个村全部建立了服务民生工作站(室)。紧紧围绕为吉林农村改革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此次换届,‚两委‛负责人‚一肩挑‛比例达到70.15%,比上届提高25.25%。6月25日,李源潮同志作出批示,对吉林省落实‚一定三有‛政策、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做法给予肯定。选派185名边防部队军警官到驻地乡村兼职,加强边境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全面推行县乡村党组织书记向上一级党委专项述职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部署开展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破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均衡问题,努力开创示范引领、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创先争优新局面。
提升素质——学然后知不足
推行‚三个计划‛,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党员干部‚争优秀‛的能力。吉林省大力推行‚项目支书‛、实践培训、学历教育‚三个计划‛。通过协调资金、培训技术、提供信息等形式,培育个人有项目且能够帮助党员群众上
项目、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项目支书‛7480人,占村书记总数82.4%。省财政安排2200万元,连续5年每年组织2000名村书记和120名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省里组织的培训,现已轮训4200多人。每年组织1500名乡村干部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进入高校学习,突出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着力提高乡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目前,全省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已达1.1万名,实现了‚村均1名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的目标。积极选派优秀乡村干部到上级机关进行实践锻炼,赴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在省内高等院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筛选确定了12个省级农村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为增强乡村干部实践本领搭建平台。通过有计划和行之有效的学习,对增强农村党员干部服务农村农民素质和创业带富能力,解决‚本领恐慌‛,起到了巨大作用。
创业带富——其养民也惠
落实‚三个项目‛,实施‚创业带富工程‛,搭设‚农民群众得实惠‛的平台。重点落实党员创业、党员带富、党内帮扶‚三个项目‛。省里制定出台30多项倾斜政策,扶持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截至目前,参加创业培训的农村党员干部已达21万人次;提供贴
息贷款9400多万元,扶持发展10万元以上致富项目3万多个;去年全省农村党员干部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4640个,辐射带动了29万个农户增收致富。省、市、县三级普遍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农村党建扶贫联系点和部门包村制度,全省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县以上机关共建立联系点7630个,为农村引进项目3834个、引进资金6.5亿元,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4000万元,1万多名农村贫困党员通过党内帮扶实现脱贫致富。
实施‚三项工程‛有力提升了吉林农村基层党建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今年历史罕见大洪水面前,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最大实践,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经受了党建成效的大检验、实现了干群关系的大增进、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大胜利。8月10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以‚吉林新换届村‘两委’抗洪中作用突出‛为题,对我省换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去年,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省县域经济依然快速发展,GDP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今年,我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商品粮将达51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前三个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8.2%。(马延峰)
第二篇: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宋战利
论文关键词:河南 发展战略 焦点法则 非均衡战略
论文摘要: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的顶层设计,正确的战略能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带来活力和希望。河南是我国的传统农业区,在河南的经济发展中,要发挥比较优势,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由此带动全省经济实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之时,河南也表现出强烈的发展冲动,因此,河南有必要认真审视全省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省的顶层设计,一定要符合省情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符合国家的产业布局,符合国家主导的国土开发格局。对河南而言,需要认真权衡自身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地位,由此来谋划河南的发展。
一、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为指导,带动河南综合实力的提升
西方管理专家提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指在有限资源环境之下,通过推动系统内部的局部突破来实现整体的跨越性发展。其实质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是一致的,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河南省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实行非均衡发展,可把郑汴一体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突破口,以重点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郑州与开封相距40多公里,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在逐步缩短。郑州是河南省会,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城。开封是七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两个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郑汴的谐音是“正变”,也就是郑州、开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对古城开封是个难得的机遇,对于增强郑州综合势力,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以投资和出口为带动的经济成长战略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历史机遇。扩大内需,也会为河南的发展带来机遇。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经济中心。历史上,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文化心理始终在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省市的行政中心的转移,同样带来周边区域的开发和快速繁荣。既然有成功的先例,那么实施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开封市委、市政府等行政区域战略转移非常必要,也是促进经济繁荣的有效方法。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东迁至郑东新区以东,或在郑州与开封的中间地区中牟县城附近选择合适区域。同时,开封市委、市政府要向西迁。如此,郑州与开封之间的空间距离会大幅缩短。行政管理中心的转移,既可表明政府建设和发展这一区域的信心与决心,也能促进整个地区的快速崛起。
二、以区划调整为推力,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
为加快郑州与开封融城步伐,河南省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了郑汴快速城市通道,简称郑开大道。2006年11月19日正式通车。郑开大道宽100米,以三幅路形式建设,机动车道采用双向10车道,总长为39.2公里,起始于郑州市金水东路和东四环的相交处,向东穿越京珠高速公路,连接到开封市大梁路西端。设计时速80公里/时,从郑州市区到开封仅需30分钟。
郑开大道开通以来,郑汴一体化进展良多。2008年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郑汴一体化问题。会议指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2007年,郑州、开封两市生产总值合计达到2992亿元,比2005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一系列双向开放的利民惠民措施,使两市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实惠。在郑汴一体化的有力推动下,古都开封正在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践表明,郑汴一体化发展的决策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全省和全国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对以后的发展,要逐步实现“五个打通”:一是交通要打通。现在郑开大道已经开通了,还要进一步打通生产线,使运输通道也能畅通。二是规划要打通。郑州开封两市在研究发展规划时要加强两个城市规划的衔接。三是政策要打通。既然是一体化发展,政策上两市也要一致起来,投资也好,产业布局也好,都要兼顾到开封。四是功能要打通。两个城市的功能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城市功能上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五是运行要打通。要建立健全郑汴一体化发展运行机制。
但“五个打通”却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行政管理区划调整。现在推动郑汴一体化进程的是一个协调机构,其行政职能需要省政府,郑州、开封两市政府授权,增加了决策环节,不利于整个区域的统筹协调。既然省委、省政府决定要尽快实现郑汴一体化,那就要早作决断,调整现有区划布局,理顺行政管理体制。为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将开封市及其所属五县归属郑州,保留开封市名字不变,行政级别不变。开封是一个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古城,其名字具有极大的品牌效益,一定要保护好、使用好。为保证其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区划调整时,可在其周边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
行政管理的统一,可使郑汴一体化更具实质意义。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等各方面都能做到步调一致,减少许多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浪费。
三、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开辟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为传统的农业区,这必将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每当国际粮价走高,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人就大肆渲染“黄祸论”。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责任重大,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非凡。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中央对河南的工业化有顾虑、有限制。既然中央不鼓励河南大规模的工业化,尤其是要努力阻止河南牺牲农业生产的工业化。那么,河南就要坚持“保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条件下的工
业化”发展战略。此战略可以一举多得,一是有利于打消中央对河南工业化发展的顾虑,不用担心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有利于化解“三农”问题;三是有利于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说实现政策困境中的发展;四是有利于协调农业和工业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国家紧缩地根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河南的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河南省村落分布松散,缺少统一规划,占用土地面积大。在推进郑汴一体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力推动郑汴之间农村地区或者更远一些村镇的新农村建设,腾出许多土地,用于置换郑开大道附近区域的建设用地。
在开封汴西新区建设新城区,也可扩大中牟县城的城市规模,安置失地农民。该区域内的农民以现有土地入股的形式转化为城镇居民,将土地交由农业开发公司等集中经营,农民可以按月领取土地收益。在郑汴工业带之间除吸引高科技产业外,还要布点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扩大就业,安置失地农民。同时,落实好相应的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措施,以减轻大规模建设中来自失地农民的压力,避免激化社会矛盾。
推而论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十分突出。河南省委、省政府首先大力推进河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探索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河南省整体城市化水平,又可以解放生产力,把受土地束缚的农民较为彻底地解放出来,促进河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积极支撑河南的经济发展
河南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不要说与发达省份相比,就是在中部六省也处于落后地位。仅就国家“985高校”、“211工程”学校而言,湖北省16所,湖南8所,安徽5所,而河南仅有1所。如果我们再不抓紧当前的发展机遇,河南高等教育与全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过去几年,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但许多高校举债建设已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反过来说,若没有学校的借贷发展,就不会有河南省高等教育现在的规模与质量。高等教育举债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不应是高校。建议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在今后5年的时间内,每年注入高校3—5亿元的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为河南创建全国一流大学提供一个绝佳机遇,那将是造福后代的一项伟业。在其他省份高校因债务问题负重前行之时,河南高校可以逸待劳。若经费困难可优先解决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债务问题。
建设和发展好河南的高等教育对于吸引和稳定在豫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亦有重要意义。据调查,有相当一批高层次人才的流失是因为河南没有特别好的大学,科研环境不优越,子女就读重点大学困难等。
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让高校有更多的力量调整服务面向,按照郑汴产业带发展的布局进行人才培养,也就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为郑汴工业带的建设和中原崛起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三篇:“三农提升工程”自查报告
新都办事处实施“三农提升工程”自查报告
年初以来,我处围绕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五句话要求,全面贯彻省、市开展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处农村实际,启动并完成待整治村整治建设3个行政村,拓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村3个,农民受益面进一步拓宽,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对照省、市两级村庄整治建设考核验收办法,现将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建设情况
建立组织,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村庄整治建设的组织保证。
1、加强组织领导。办事处始终高度重视村庄整治建设工作,也相应成立以 为组长, 为副组长和 位成员的村庄整治建设领导机构,并将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写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完善工作机构。办事处和行政村同时建立村庄整治建设专门工作机构,我处设有专职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实施村也对村两委班子进行明确分工,充分调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参与村庄整治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深化工作部署。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一结束,我处就召开了全体干部会议:会上传达了5月14日召开的全县实施“三农提升工程”动员会精神,明确了工作目标,做 到了思想动员强化、目标任务细化、工作责任量化。7月15日下午,召开了下半年工作计划会议,会上总结了过去半年中,我处“三农提升工程”在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困难,并针对性地将工作对策,思路和措施纳入到下半年工作计划当中为有序推进待整治村整治建设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该项自查得分 分。
二、制度建设情况
办事处始终把建立健全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制度、机制,作为巩固与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效和水平的有效举措来抓。
1、明确责任制。我处对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的若干意见》(常委【2008】12号)、《常山县2008年“三农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常农办【2008】8号)和《常山县2008年实施“三农提升工程”项目指导性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处、村进行了宣传与解读,对文件中考核内容和计分标准做了进一步明确,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从而提高处全体干部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2、规范工作档案。严格按照档案齐全、台帐准确的要求,切实加强了我处工作档案和台帐建设,做到了资料完整、数字准确、查阅方便。对省市县各级出台的重要文件、乡村上报资料、各类工作总结、信息简报和工程报表的整理归档,我处进一步做好了对重要文件、工作总结等资料的收集整理 和规范建档工作。
该项自查得分 分。
三、办事处工作绩效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一直十分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办事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1、检查指导认真。对照县开展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为全面提升我处新农村建设水平,我们积极配合县技术指导组成员对处、村的工作检查和指导。在村庄整治中,重点帮助实施村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并督促加快进度,以及做好相关档案、台帐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组织处、村干部参加全县开展专项业务统一培训,全面巩固和提高处、村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业务知识,对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相关政策和业务有了进一步提高和了解掌握。
3、信息报送及时。严格按照县关于信息报送的工作要求,按时上报进度情况季度报表、专项报表、半年和工作总结等信息材料,做到如实填写、数字准确、上报及时,切实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围绕我处待整治村整治建设,拓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热点话题,发挥相关工作人员情况实、调研方便等优势,积极开展调研,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
该项自查得分 分。
四、工程建设实绩 到目前为止,我处已经完成待整治村整治建设3个行政村、拓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3个行政村,各实施村的整治建设项目全部按照省、市确定的标准和任务来开展,并在10月15日—16日县组织的工作自查中全部达标,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计划任务数。
已整治村建设情况:根据省、市下达的任务和考核要求,今年我处已整治村重点实施了道路硬化、垃圾处理两个项目,累计完成村内道路硬化5.9公里,3个已整治村平均每村硬化村内道路里程达到1.9公里;配置垃圾桶64、垃圾车6辆、保洁员10人,建设垃圾堆放点6个,村均分别达到21.3只、2辆和3.3人次;新建卫生公厕3座,完成卫生户厕建设644户,3个已整治村卫生户厕普及率均达到80%以上;污水治理项目采用集中式净化池和分散式净化池两种技术,3个已整治村共铺设截污管网2756多米,集中式净化池120只127.9余立方米,分散式净化池296只533.5立方米,受益农户392户。一些待整治村村还实施了路灯安装、绿化建设和排水沟硬化建设等项目,有效地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
五、整治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我处始终把加大资金投入当作有效开展村庄整治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举措,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拓宽融资渠道,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努力增加投入资金总量,切实提高 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有效缓解实施村集体经济薄弱和整治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
1、资金投入增加。3个已整治村,专项资金总投入317.2万元,其中省补资金42万元,县补资金23万元,村集体投入254.2万元。
2、资金使用规范。认真贯彻和执行《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常山县实施“三农提升工程”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的办法》(常委办【2008】49号)文件等有关规定,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要求实施村建立村庄整治资金专户,定期向村民公开公示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到规范管理、专款专用。
该项自查得分17分。
综上所述,2008年我县村庄整治建设工作考核自查总分为100分。
当否,请核查!
新都办事处 2008年10月17日
第四篇:“三农”问题重农派的理论实践及其现代启示
“三农”问题重农派的理论实践及其现代启示
[摘要]本文就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农派”理论实践进行缕析,认为,尽管“重农”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行通,但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特别是提出了至今仍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教育农民。没有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无从谈起。
[关键词]三衣问题;重农派;流民;教育农民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91(2006)07-0061-0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业经济萎缩,引发日趋严重的流民问题。“三农”问题严重,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里”的论战由此展开。
在这场论战中,“重农派”成为最引入注目的理论流派。他们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简称“乡建运动”),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重农派”成为时论的焦点。
“重农派”以梁漱溟、晏阳初、高践
四、漆琪生等人为代表,持论者众多,阵容强大,其理论要点很多,漆琪生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心安在――重工呢?重农呢?》文中,概括为“八大要点”:即“第一,农业生产是国民最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生存与生活之根本,而中国农民现皆困处于贫苦至极的地位,如救济农村,建设农业,则最直接而最迅速的可使贫苦农民,获得苏生之机会,国民经济好转,国民贫困之危急解救,因而国民经济积极建设之基础亦建立;第二,农业经济,至今犹为中国国民经济主要而中心的生产部门……所以农业经济之消长,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之隆替,在此国运日危,经济衰落的时候,复兴农村,重建农业,则可奠定国本……;第三,中国之农村经济,乃是工业各业凭依之所,只有在农村繁荣,农业兴盛,农民富裕的前提下,中国工商各业始有发展兴隆之可能,是以复兴农村,建设农业,乃为工商各业树立发展之前提与基础;……第七,发展农村,建设农业,可以解决数千百万过剩人口的失业问题,不仅农村的无职业农民可以获得谋生之道,就是都市的失业劳工,亦可回转农村以图生存;第八,救济农村,建设农业,不只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特别还是一个紧急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农村经济如不使之积极恢复,农村秩序如不使之迅速安定,则一切经济建设固然都谈不到,而且政治设施,社会安宁,皆将成为重大的问题,这是中国年来极深刻而极严厉的教训,我们岂可忽视?”(漆琪生:《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心安在――重工呢?重农呢?》,见《东方杂志》,1932年第10期,第39―40页)由此可见,“复兴农村”进而解决流民问题,是“重农派”的主要日标之一。
乡村建设运动是“重农派”的理论实践,轰轰烈烈,但实施的方法和目的,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其中从“教育”入手的乡建模式最为典型,影响亦最大。梁漱溟认为,中国内地农民百分之八十不识字,知识极浅,这是“中国问题之解决”的最大障碍,因此,乡建运动的“目的是要化社会为学校,可称之日:‘社会学校化’。”他主持的邹平乡建实验区就以“教育的设施为中心”,欲求达到“于乡没乡学,于村没村学”的理想目标。晏阳初认为,农村问题虽然千头万绪,但有“四种问题是比较基本的”,这四个基本问题就是“愚”、“贫”、“弱”、“私”。“所谓愚,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丁,所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所谓穷,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做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是病夫,人民生命的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到;所谓私,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有此四大问题,“任何建设事业,是谈不到的。”要“根本解决这四个基本问题”,就需要相应的“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去克服。这就是晏阳初集中人力财力在定县“作一个彻底的、集中的、整个的县单位实验的内容。”(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85页)
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经营素质,当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流民问题的解决。因此,教育农民,绝非无此必要。特别是“重农派”倡导的知识分子下乡、与农民打成一片的做法,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重农派”的乡建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在教育农民方面,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教育农民,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巨大工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或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效果。在流民遍地的特殊历史情境之下,靠教育去“救济”,未免脱离实际太远。这就决定了“重农派”的理论实践,无法使农村“复兴”,更不可能解决因农村凋敝而被大量抛到社会上的流民问题,“三农”问题依然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定县这个被称为乡建运动的模范实验县就是一个极典型的例子。据平教会社会调查处李景汉的调查,平教会定县乡建实验的结果,除丁使农民多识几个字之外,再就是下列情形:“前五年定县的乞丐是风毛瞵角,上年(一九三三)冬季增至三千左右。民国二十年内在定县因债务破产而为债主没收一切家产之家数不过五十家左右,二十一年增至三百家左右,二十二年内竟达二千家之多。……农民处此种经济情况下,有的实在无法生活,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另谋出路,尤其是其中的壮丁,遂不得不抛弃其眷恋之故乡,出外谋生于异土。民(国)十(年)以来已渐有往关外谋生者,每年约在七百人左右。民国二十二年内生计困难之程度远过于从前,因此离家谋生者数目亦呈空前的陡增,竞超过一万人,今年春季出外谋生者亦已达七八千人,多系壮丁,其中大多数系往东北――农村破产之状况可见一斑。”(见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97页)这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事实表明,“近年来风起云涌的乡村运动,并不能解决农村中大多数穷人的吃饭问题。”({孙晓村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322页)所谓“复兴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重农派”的理论实践,因脱离实际,“药不对症”,而招致失败。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大批农民被强制性脱离土地背井离乡,说明农村生产关系到了亟需变革的地步。农村的“复兴”,还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农业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走出传统,走向近代,是“复兴”农村的必要条件。在历史的挑战面前,如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吸收、消化剩余劳动力,也是振兴农业的重要途径。所有这些问题,“重农派”几乎没有触及,终致陷入“教育万能主义”的泥潭。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江苏黄巷实验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重农派”成员甘导伯在反思“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原因时,有所感悟,谓:局部之建设,常常在枝枝节节上下工夫;根本改造,当非教育所能为力。黄巷民众所最需要的为“耕地”,为“工作”,而耕地无多,地权不属,私厂倒闭,蚕价惨落,同人听到黄巷民众哀痛的呼声,只觉心余力绌,所谓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只是将颓墙败壁略加修补,并非根本改造:这一认识,可以说是难得的宝贵的收获。
尽管“重农”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能行通,但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特别是提出了至今仍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教育农民(中国目前仍有2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是文盲和半文盲)。没有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无从谈起。这一点,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英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这是颇有见地的。
(作者:中共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责任编辑 李红)
第五篇:西南五省灾情重,安农学子情谊深向西南五省干旱地区捐款倡议
西南五省灾情重,安农学子情谊深
——向西南五省干旱地区捐款倡议
亲爱的同学们: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是播种的季节,是新一年的开始。春天里,应是绿草满地、百花齐放的。可这个春天,从2009年八月开始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致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部分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目前最新统计,干旱地区受灾人口已达5000多万人,饮水困难人口已达1600多万人。灾情目前仍在持续发展、加深加重,对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全国、全社会都在关注此次旱情,为了使灾区人民顺利渡过难关;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为旱灾而失学,因为饮用脏水而生病。在此,我们倡议:
1.全体同学立即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伸出我们的友谊之手、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捐款;
2.请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水资源,共建和谐美好家园。本次活动属自发组织,自愿参加,于2010年3月31日-4月2日每天9时-17时在勤学楼(八教)、博学楼(九教)设立募捐点,主要接收现金捐赠,活动结束后,统一向全校发布捐款信息。所募集到的捐款将统一按照安排汇至团云南省委。
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
安徽农业大学学生会
201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