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州乡环州村委会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环州乡环州村委会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环州乡环州村委会指导员张义成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下年新农村建设摸好底,架好势。根据县、乡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的相关文件精神,环州村委会就目前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绩 环州村位于武定最西北,是乡政府所在地,面积20.88平方公里,距县城112公里。东邻东坡乡,南邻五谷箐村委会,西与大雪坡村委会接壤,北邻金沙江大峡谷及荞山村委会。在环州这块神密、古老的土地上,世代生息着彝、傈僳、汉等1785多各族人民,其中彝族1291人,主要分布在环州村。少数民族比例占全乡总人口的71.6%。该行政村隶属武定县环州乡,地处乡政府所在地,距县128公里。东邻滔谷村委会,南邻五谷箐村委会,西邻大雪坡村委会,北邻乔山村委会及东坡乡。辖 环州村、小荒田、二道河等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549户,有乡村人口1785人,其中农业人口 1785人,劳动力130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60人。全村国土面积20.88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2.5℃,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042亩,人均耕地 1.1亩,林地 26306 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431.29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植业为主。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之各级政府 “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全村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主要表现为: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3、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4、农民对产业化农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5、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6、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1、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下
目前,全村的农业仍主要表现为粗放型生产,产业化生产模式刚刚被农民们认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计算成本,不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同时,对农副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趋近于零,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在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严重,生产、生活和思想、行为方式都与现代化生活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思想意识上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对产业化经营理念缺乏认识,难于转变观念,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只注重眼前利益,在产业化经营中常出现违约等不诚信行为;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普遍受
教育程度偏低,具有一技之长且能以此为生的技术能人很少,外出务工多以出卖劳力为主;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问题较多存在,留守儿童不断增加,集体观念有所淡化,赌博、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趋势。鉴于以上种种,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在以各种形式开展科技进村,法制进村,文化进村等培训工作,但要根本上转变还需要很长一个过程。
3、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较差
免征农业税后,村委会无任何经济来源,加之历史上形成的债务,导致村委会财政缺口严重,上级下拔的转移支付难于维持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有4个自然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2个自然村畜饮水未得到解决,全村农业用水全指望天降雨水;村庄内“脏、乱、差”现象严重,受经济制约,房前屋后水泥化,村庄道路硬化,改厕、建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工程难以全面启动,农民生活环境较差。
4、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据调查,全村委会的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公共事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水平低,全村委会仅有一处设施简陋的医疗室,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农民生一场大病就往往导致返贫;科技、教育、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部分小学甚至没有统一的课桌。
5、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无法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干部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停留于行政式命式,思想僵化,工作被动;三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大多农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意识传统,又疏于学习,对发展农村经济能力不强;四是工作作风不踏实。体现为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式不人性化,导致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难于开展工作;五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绝大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只能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也随之减弱。
三、几点建议
1、加快城乡之间、村寨之间的统筹,实现共同发展。受交通、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存在很大的发展不平衡性,对此,应加大对落后村寨的扶持,实现共同发展。
2、应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尤其是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方面。
3、继续加强对农民素质的培养,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知识化。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第二篇:环州乡小学2013学年秋季学期工作总结
环州乡小学2013学年秋季学期工作总结
环州乡小学2013学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在县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2013学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艰辛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基本实现既定目标,学校管理逐步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事业逐步进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2013学年学校的基本情况
2013学年,我乡共有8个校点,其中有一所完全小学。全乡共计学生599人,其中有寄宿学生476人;教职工有52人;有33个教学班。入学率达98.7%,巩固率达98.3%。
中心小学幼儿园招环州村委会5—6岁的混合幼儿45人,其余七个校点都招了学前班共计100人,由一年级教师负责教学。
二、本学期所做工作
(一)、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加强学校安全保障工作。安全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各级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2013学年秋季学期,我校依旧把安全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并积极开展各种安全宣传教育和排查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了2013学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吴仲斌副校长具体分管。二是落实层层签订责任状。唐丽杰校长与八个校点校长签订了责任书,完小校长与各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三是多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本学期我校像往常一样,利用班会、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等途径进行涉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同时,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119消防日”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演讲、灭火器使用法培训、应急逃生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四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本学期,我校采取学校自检自查和中心校领导适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多次开展排查整治工作,确保了学校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排除,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以教学为中心,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中心任务。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积极贯彻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继续采取集体备课形式,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在学期初对各年级语文、数学两科进行集体备课,并将备课本统一印发给每个教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是大力推广课堂教学新模式。我校按照教研室工作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我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中高段年级中推广“15+30”模式,在低段年级中推广“20+25”模式,目的在于转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不科学教学形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深入推广新模式,我乡小学在教导处的精心计划下,开展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由各校点自行组织开展校内竞赛,然后推荐一名教师到中心小学竞赛,在中心小学竞赛后再推选出三位教师(小学两名、幼儿园一名)到县上进行参赛。通过本次竞赛,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今后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在出去参赛的三名教师中,小学推选的两名教师分别获得了数学组和语文组的二等奖,幼儿园推选的教师获得了三等奖,和往年参加课赛的情况相比,今年是进步的一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
三是继续加强常规管理,我校根据本乡实际,制定了教学五环节要求,详细制定了各环节的工作标准,教导处每月到各校点认真检查各环节的工作情况,确保教师认真落实各环节工作,从而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组织开展了期中和期末两次摸底检测。在教导处的安排下,我校于10月下旬和1月初进行了两次全乡性的摸底检测,通过摸底检测的方式,有利于教师查缺补漏,抓实教学工作。
五是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工作。本学期,我校按照师训办的要求,共安排了27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国培14人、短期集中培训1人、因特尔培训10人、其他培训2人。
(三)、以班主任管理为抓手,以开展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
1、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本学年,我校德育室认真研究德育工作,开拓创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制度。要求各班主任每学年要对所有学生家访一次,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教育工作。每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开展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第三是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手册》记录工作,要求记录班级管理的点点滴滴,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工作行为,同时有利于学校年终考核。
2、坚持抓好日常活动教育工作。一学期以来,我乡各校都认真开展每星期一次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定期更换一次校园和班级黑板报;每星期组织一次队日活动,开展音体美等各种集体活动;每星期的带班领导和值周教师组织少先队大队部成员每日进行卫生、礼仪、学习、纪律等方面的检查,并且打分通报,督促班主任、班委等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在校园内设置了少先队宣传栏和德育公示栏并重新整理制作了少先队各种评分栏,使我校的德育和少先队工作管理更规范,宣传力度更到位。
3、精心组织,开展好元旦节文体活动。本学期,我校精心组织,提早谋划,认真组织开展了一次以“让心灵起舞,让梦想高飞”为主题的元旦节庆祝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元旦节活动中,我校特意将少年宫活动中组织的节目也穿插其中,通过元旦节这个舞台,向各位家长和领导汇报我们学校少年宫活动在这学年中的开展情况,让一个小小的舞台发挥了承载两种任务的作用。通过元旦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各种品质。同时向广大群众展示了学校教育的成果,取得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四)继续加强幼儿园办学力度,为我乡发展学前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1年9月,在我校顺利通过各项审批程序后,环州乡中心幼儿园终于成立了,至今幼儿园已有两年的办学历史,在这两年中,我们积极谋划、筹措幼儿园建设的各项工作,本学期招了环州村委会5—6岁的混合幼儿45人,任课教师两名。为进一步提升办园水平,并实现成立独立幼儿园的目标,我校积极向各级主管部门提出资金申请和幼儿园园址土地使用申请。虽然漫漫“长征路”我们目前还只迈出了一小步,但我们会不断努力、不断学习,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我乡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将会不断改善,办园水平将不断提升,环州乡小学成立独立幼儿园的目标将会很快实现。
(五)完成教职工基本信息录入工作。完成教职工基本信息录入工作是对教师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起步,我校高度重视,在教职工会议上开展培训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经过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努力,我校的教职工信息录入工作现已顺利完成。
(六)吝车、他贞两所小学食堂开工建设。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批准,吝车和他贞两所小学的食堂重建工作与9月份开始施工,目前工程还在进行中。
(七)认真组织开展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工作。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工作关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影响学校稳定和学校管理的大事。2013年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工作,我校考核领导小组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教师代表大会通论通过的《环州乡小学2011年奖励性绩效工作考核实施方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和认可,考核工作顺利结束。
(八)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好新班子的推选工作。本学期由于老校长杨文珍同志调离和新校长唐丽杰主管学校全面工作后,在一些学校的管理岗位上出现了空缺,为了工作的需要,我校在总务主任、德育室主任、办公室主任三个岗位上做了人员的调补。每一次的岗位调补都能做到公开、公正,使新上任的班子成员能得到全乡教师的信服,提高了我校班子成员在教师心中的公信度。
总之,本学期,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归功于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现在,学校工作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我们相信,只要团结一致,发奋图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会把我校建设成办学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广阔的学校。
环州小学
2013年12月29日
第三篇:武定县环州中学党支部学习制度
武定县环州中学党支部学习制度
为了加强党员干部全面把握党的知识、政策、决定,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党支部党员干部自觉执行党的方针、路线的能力,构建学习型的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制订环州中学党支部学习制度。
一、学习方式
1.集中学习。每季度一次,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的知识、党的方针路线、上级组织的会议精神。
2.分散学习(每学期个人自学一本书)。由党支部推荐学习材料,党员个人做好读书笔记。
二、学习内容
1.《党章》、《党史》、党的各种方针、路线、决议。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知识。
3.党中央及上级党委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
4.时事政治。
三、学习要求
1.年初由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时间和内容,按学习计划按时开展学习。
2.学习严格考勤管理,按时签到,因事不能参加学习要请假。
3.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作好学习笔记,每年撰写心得体会文章一篇。
4.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结合学习,深刻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四篇:村委会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大姚县三岔河乡荞苴村委会是州统计局的是 “四群”教育工作联系点,近年来,在州、县、乡三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全村社会和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实情,摸清底数,掌握荞苴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困难,进一步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近期,我通过入户走访、村领导班子座谈、自己驻村亲身体验等方式,重点围绕调整产业结构、理清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荞苴村贫困的原因和如何脱贫致富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荞苴村隶属大姚县三岔河乡。地处三岔河乡南边,距三岔河乡政府驻地6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大姚县城58公里。东邻白泥田村委会,西邻背阴地村交界,北邻三岔河村委会。辖里村、河边、外
一、外二、三龙树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64户,有乡村人口治理发愣功人,村党总支一个,村支部5个,其中党员有35人,女性党员5人。
全村国土面积19.02平方公里,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7.80℃,年降水量650-75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974亩,人均耕地1.59亩,林地23483.2亩,共有经济林果地810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49.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7元。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适宜烤烟、核桃、花椒、水稻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状况
荞苴村主导产业农业,经济结构单一,由于自然条件和传统习惯所限,农户以烤烟,核桃、花椒、水稻种植为生,也是经济收入重要来源,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创收,缺少加工增值环节,农民增收困难。通过国家近年来对“三农”的大力扶持,村民基本上都已经达到温饱水平,但是村民普遍缺乏发展意识和市场观念。基础设施逐步加强。随着国家对三农加大投入,自然村道路硬化得到改善,饮水工程成效明显,保证了村民喝上安全的自来水,沼气和太阳能补助加大,农户用上清洁环保生活能源,针对荞苴村实际情况,我局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给予他们帮助。逐步改善了交通,卫生,教育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
(一)村民的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全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导致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温饱无忧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在文化素质方面:目前,全村治理发愣功人中,文盲有64人,占总人数的10.62%,小学文化程度397人,占总人数的65%,初中文化程度110人,占总人数的18%,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27人,占总人数的4.45%,大专文化程度仅有12人。由于知识匮乏,村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二)精神文化建设匮乏,村民的物质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村民们的业余活动较少,没有的村文化活动场所,主要还是观看电视为主,农闲后相互的串门聊天,村民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体现“乐在其中”的创建思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仍须加强。荞苴村设党总支部1个,下辖村民小组党支部5个,共有党员35人。从调研情况看,基层党组织健全,村组党员干部吃苦精神强,在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较好作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党员、干部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上还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多数党员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当前,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当微薄,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正常发挥,村组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三)产业单一且培植新产业难度大。一是荞苴村的经济收入烤烟种植。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5%来源于烤烟,烤烟已成为全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其它的经济林果核桃,板栗,花椒,种植过程中科技含量低、科学的核桃嫁接技术掌握不够好、中耕管理不到位、集约化经营刚起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壮大核桃产业任重道远;二是受地理环境的制约,除核桃种植外,还可种植花椒、板粟、华山松等,但受地势和水资源的制约,想形成规模难度非常大;三是缺乏养殖技术。近年来,县、乡党委政府均鼓励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荞苴村也有不少农户作过尝试,但由于养殖技术和品种改良等问题,养殖大户少。四是剩余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受自身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村民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差,缺乏竞争力,在非农领域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加之一些人安于现状,外出务工怕吃亏,减少了增收的机会。
四、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近年来,三岔乡党委政府就全乡的发展提出了“一园四区”的工作思路,荞苴村委会烤烟、畜牧业、优质粮食种植的实际,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荞苴村的实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着力夯实基础,筑牢发展根基。
1、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村民素质。让“学习改变命运,教育决定未来、成就未来”的思想扎根群众。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在县、乡政府关心支持下,对学习好考上大学的农村家庭给予一定的助学补助,真正让学生安心读书。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村庄道路硬化,房屋亮化成效明显
3、发展文体卫生事业,提高健康水平。建设村组文体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文体活动场所。
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和谐新村。以为民解困为核心,以村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五保对象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为辅助,以捐赠扶贫为补充,建立健全覆盖全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机制和养老保险制度。
(二)壮大林果产业,实现“三棵树”富村。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荞苴村地处山区,“三棵树”种植已初具规模,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三:
1、要提高科技种植含量,聘请专业人员为群众开办经济林果植培训班,力争每个村民小组有3-5名种植辅导员,广泛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专家进村入户,为群众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大力推广科学种植,育苗、移栽、嫁接、防病、施肥等环节上下功夫,不断改善经济林果的生长环境,努力使经济林果种植产量增收、品质提高。
2、要发动群众自建蓄水池(窖),解决经济林果灌溉难的问题,改变靠天吃饭的历史。
3、要通过双向互动,促进产品流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成立荞组村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统一产品质量、统一组织销售、统一策划宣传,扩大销售渠道、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引导扶持经营能手带头组建联合销售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通过企业带动实现产业富村,同时,鼓励和倡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魔芋、反季节蔬菜、中草药的种植,在每个村民小组扶持培训1-2户黑山羊养殖专业示范户,特别是要大力推广种植花椒,把花椒作为具核桃之后的重要收入来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教育培训,实现人才强村。
1、开展校村合作,主动与大姚县职业学校联系,选送具有初中毕业以上的优秀青年参加果树、畜牧、兽医等专业的学习,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村民致富带头人。
2、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利用远程教育和现场教育相结合,开展科技培训入户、技术服务入户、农业信息入户等活动。每年有计划地邀请专家为村民开展培训50人次,使每个青壮年劳动力平均掌握1~2项农业实用新技术。
(四)完善组织机制,强化支部带村。
1、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完善和落实《村民公约》,形成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机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责任。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核心作用。建立完善“一制三化”(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员干部“两带三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民造福、为民解困、为民排忧)责任,全面开展“三项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的农村基层干部)活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村组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争力。
(五)整合各项资源,发挥群众集体智慧兴村。
1、充分相信群众的凝聚力,创造力,把资源转化为资产,把资产转化为资本,荞苴村林地多,随着林权制度改革后,各家各户都有一定的林木资源,可以采取用林权抵抵押贷款,化解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现实。
2、运用金融杠杆作用,突破产业调整结构资金不足的瓶颈,上级对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少,加之群众对金融认识起点低,观念弱,不会运用现代融资工具,不会用别人的钱,用下代人的钱,用上代人的钱去发展自己的产业,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民群众努力劳作,手里面也有大量的存款,只会存入到银行,获取利息,而急需发展调整产业的农户苦于不有钱,可以不出村在农户直接融资,适当高于银行利息,形成良性循环,解决农户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现实。
3、搞好土地流转,发挥土地使用效率,由于老龄化加快,“农转非”政策习贯彻执行,进城务工的增多,而造成土地闲闲置,而一些种植大户苦于没有土地,搞好土地流转,形成规模效应,就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产出效应就会增大,出租土地的人可以收获一定土地出让费,同时也可以到出租土地上打工增加收入。
第五篇:武定县环州中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武定县环州中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民主评议党员是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1.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大约安排在12月5日前),每个党员必须参加。
2.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内容包括:A、党员履行党章规定的八条义务情况;B、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情况;C、党员廉洁自律和遵守工作纪律情况;D、教学业绩和党员参与支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情况;E、遵守法律法规和师德师风情况。
3.每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前,党支部将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完成工作任务等情况进行汇总,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通报,对重要问题要及早作好调查核实工作,为民主评议做好准备。
4.评议步骤分两步进行:先由党员个人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自我评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整改措施、努力方向,然后党支部对其进行民主评议,评议时要敢于触及矛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民主评议党员的结果分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基本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四个档次。优秀党员可由党支部给予表扬,同时作为每年一次的乡党委优秀党员评选的候选人。
6.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党员:A、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经教育仍无转变;B、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C、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D、党员违反党纪国法的。
7.确定不合格党员必须在党支部认真评议、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党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后,报上级党委审批。党支部大会讨论时,要认真听取本人的说明和申辩,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
8.评议结束后,党支部要及时向党内外群众通报评议情况,听取意见,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处置,对违纪党员进行处理。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办法遵照上级党组织有关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