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收入问题调查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
毋庸置疑,简单说来,较高的收入和较轻的负担以及对未来支出的轻松期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相反较低的收入和较重的负担以及对未来支出的紧张期望是引起农民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
在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举行的《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出版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博士指出,当前有五大因素阻碍我国农民增收。
传统思想的禁锢。少数干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乏力,缺少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部分农民满足现状,存在“小富即安”思想,缺少干事业的信心与勇气,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四大历史性转变:一是农产品从短缺到相对过剩,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二是农业生产从追求数量最大化转变为追求提高农产品质量;三是农业生产从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转变为既受资源、气候等自然因素制约,又受市场、技术、资本的影响;四是农民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到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投资、经营等活动。
归结起来,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基本收入过低
据调查,大约有70%的农民认为收入过低是导致其消费心理和行为不积极的主要原因,很显然,本年收入低是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也是根本因素。究其原因,部分农产品价格下降导致一些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较低;市场经济不发达,就业和致富门路有限也使农民改变低收入境况的能力十分贫乏;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观念因素的限制也是限制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原因。对于农民增收困境的分析,详见下文。
2、虽然本年度收入不错,但是有债务负担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农村家庭都存在负债现象,债务反映的是往期预支的收入,债务负担很明显减少了农民本年度的实际收入,因此,这也成为了影响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3、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的负担过重
“上有老,下有小”是很多农村家庭沉重负担的重要原因,其中尤其以子女教育支出为最。最近有调查显示,教育花费已经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调查还发现,在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村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达到了32.6%;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
25.9%和23.3%。但是令人振奋的是,国务院发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决定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4、劳务输出受阻。
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较快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增加,多数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各地富裕劳动力纷纷拥向沿海,出现民工潮,也成为各地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现在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沿海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变,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工仔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和懂1—2门技术,这对只会靠体力劳动挣钱的农民来说,无形当中提高了就业门槛,断了增收的渠道。目前,虽然内地和沿海还有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但由于就业环境的改变,必然就业空间大大缩小,使农村劳务输出受阻,增收的渠道也越来越小。
5、农业管理体制滞后。
一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管理体制分割,相互之间缺乏沟通,生产与贸易相互脱节。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农业生产盲目性大,农业生产销售成本高。三是农产品防疫、质量标准及管理分工不配套,农业技术各部门、食品卫生各部门形不成合力。
通过对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分析,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增加农民收入。
1、推进产业化经营,使农民稳定增收。围绕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着力培养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实现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采取多种优惠办法鼓励农民兴办实体,从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组织引导好各类服务实体朝着健康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分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扶持龙头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支持一个企业,就能救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农户,振兴一方经济。
2、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开拓市场抓增收。围绕科技创新挖掘增收潜力。加快培育、引进、推广农畜优良品种。种植业选育、引进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成熟早、脱水快的优质品种。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注重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水平,确保产品的商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开拓农村市场和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也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的开拓既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又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我们要走出对农村市场认识上的误区,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积极扶持乡镇经济发展,加强消费教育和引导等为对策措施,努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产品深加工为切入点,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增值,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附加值,生产优质、价廉、绿色无公害,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壮大竞争实力,立足一个产品、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
3、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依靠科技增收。要为每户农民培养一个懂1—2门实用
技术的能人,让他们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当前,要重点引进推广生物工程技术、绿色食品深加工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实施好“绿色证书”工程和青年农民培训工程。要培养农村致富能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4、搞好劳务输出,千方百计增收。抓好劳务输出,可以使农民当年直接增收。作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健康有序劳务输出工作:一是依托中介组织继续抓好劳务输出;二是依托外地企业做好劳务输出;三是加大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1—2门技术,就能增加就业机遇;四是政府出台一些鼓励劳务输出的政策,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和引导。
5、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素质。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这就要求下乡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让农民大胆尝试自主创新随机应变让农民更多更早市场最新信息和.收入来自与农民农民从自身.
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收入问题不可忽略,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减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完成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指日可待。
第二篇: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
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其依据主要是农村现有生产资源难以承受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之重,因而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必须脱离土地。而农业劳动力剩余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不同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采取不同的转移方式。
所谓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是指在确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与有限的农村生产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相匹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超过合理劳动力需求规模①即导致劳动力绝对剩余。从总量上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大量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劳动力闲置的现象。绝对剩余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剩余劳动力继续参与农业生产,降低了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平均贡献率,导致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而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中,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淘汰机制被亲缘关系所替代,因而这种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通常被“合理地”掩盖,不仅客观上制约了劳动力价值的完全实现和转化,更是滞缓甚至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二是剩余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尽管维持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性,但由于失业劳动力缺乏贡献,结果也只是更多的成员分享等同的劳动成果,整体农村劳动力的福利水平因此降低。这两种情况因为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最终不利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化解。因而,将这部分绝对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去,在非农工业、商业等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的领域重新择业,不仅符合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规律,而且也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自身缺陷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决定了农业生产资源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数量配置关系。换而言之,在农业生产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能够调节农业劳动力的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适度农业劳动力规模的调节机理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伸缩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可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数量;二是农业产业内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或对劳动力要素需求的密集程度有所差异,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改变。增强农业产业内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比重无疑会提高整个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也能缓解农业劳动力相对剩余的压力;三是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这一点与前两者的调节方向恰恰相反。某一特定农业生产环节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将导致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进而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绝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机理不同,因而针对两者的解决思路和战略选择也应有所差异。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是来自于农业产业内部生产经营方式的缺陷,由此导致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内部消化。而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则是在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将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发挥到最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存量仍然超过了需求总量,由此导致的这部分劳动力剩余只能选择向非农产业转移。理论上,两种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存在一定先后次序的,即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先于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或者说,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农业产业内部消化,再是农业产业外部转移。但从当前实践来看,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换进程的缓慢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的庞大,这两种转移渠道基本是在同时进行。
三、农业产业链延伸:相对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
我国大部分农村目前依然维持着传统的“独立投资(家庭投入物资和人力)→独立生产(家庭耕种)→独立经营(初级农产品直接销售)”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尽管灵活,但其缺陷在于缺乏经济规模,成本效益低,风险抵抗力弱,缺乏产品加工组织能力,许多农民只是依靠销售价值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获取微薄收益,在农产品的分散销售中还时常因相互竞价而亏损,这也是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这种初级的生产经营方式产业链条较短,尤其是缺乏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和经销环节。或者说,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经营环节让渡于社会其他部门,直接导致了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剩。
针对上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劳动力需求的调节机制,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战略转变的主体思路应为:延伸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由横向的、独立式、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纵向的、组织式、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即按照现代农业大生产的要求,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形成“联合投资(合作制企业)→专业化生产(规模耕种)→产品加工(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销售(劳动力密集型)→配套服务(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链为主,“市场调查→资源和产品开发→项目投资→市场推广”、“农科技术研究→农业人员教育培训→劳动力资源组织与管理”等产业链为辅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链组合。这种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将农业劳动力资源重新进行规模化组合的方法,可以多环节、多层次地将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或经营领域纳入其中,把剩余劳动力大量消化在农业产业内部。更为可取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是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进行的这正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除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产业内部的生产结构调整也是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重要举措。生产结构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例如,依据市场需求,加大对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的经济作物的产业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这只有在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基础上才得以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开始形成,但有待加强。在保持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改革,尤其是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为农业产业内部的劳动力分工和规模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和体制保障。当前现代农科技术和农业机械在一些农村的适用性还不够,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延伸和调整的进程。目前已经涌现出不少联结市场与农户之间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在产品加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在市场运作意识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待提高,以将其逐步纳入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主渠道。
四、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重点
托达罗(M.P.Todalo)从发展中国家城乡普遍存在失业的前提出发,提出了他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特别强调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失业问题的重要性,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我国过去的实践表明,通过户籍制度和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就业压力也没有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获得缓解。原因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存在着大量超出农村经济承载力的绝对剩余劳动力,这部分绝对剩余劳动力无法仅仅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完全进行内部消化,而在当时的管制壁垒下又不能实现向农业外部的转移释放,导致了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过度积压。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即非农产业转移已不可避免。
基于以上原因,有些研究者就提出应该把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其实,这一思想早在“托达罗模型”之前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就已提出。③然而,“刘易斯模型”建立在诸如城市不存在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前城市部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农村零值边际生产力的剩余劳动以及城市工业的就业创造率与其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等种种严格的假定之上,这显然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最为明显的是,目前城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当前城市经济体系所能创造的有限就业需求空间与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规模之间所形成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缓解。另外,大部分能够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领域也仍然集中在建筑施工、手工装配、餐饮服务等行业。这部分群体具有职业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居所不固定、缺乏历史工作记录等特性,在现阶段要大批量地赋予他们城市居民身份和待遇(城市医疗、社保、教育等),操作难度显然相当之大。
现阶段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处于尴尬境地,其直接原因便是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过渡带。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且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城乡过渡体系的欠发达使得城乡一体化的内部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机会创造功能薄弱,农业劳动力又不可能大规模地跨越“过渡带”迁往城市,必然导致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瓶颈。因而,在农业劳动力绝对过剩和城市就业空间又极其有限的双重压力下,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构建并壮大城乡过渡体系,在承接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增强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创造和劳动力吸纳能力。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及的“城乡过渡体系”不仅是地理意义上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区域,它是一项通过衔接城乡断层,缩小城乡之间在生产力、经济形态、要素配置、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差距,从而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和条件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劳动力转移目标区域方面,允许部分农业人口向大中城市适度分流的同时,让乡镇、中心镇、县城以及部分小城市等中型行政区域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较之大中城市,这些区域对于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具有收入落差小、生活成本低、生活适应性强以及城区扩容空间大的优势。同时,由于迁入这些区域的农业劳动力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在此基础上再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并将这部分群体真正纳入城镇居民管理体系,给予平等的城镇市民待遇,这显然比在大中城市解决同样的问题更具操作性。
第二,在主体经济形态方面,利用自然农业和城市大工业之间在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差异,促进农村和城市在生产资源和产品之间的互动,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县域经济,培育符合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衔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中间平台。其中城镇加工业和城镇商业将成为“过渡带”经济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农村生产加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相当部分农产品加工及其它自然资源或能源型工业需要在城镇区域完成。随着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重要性的日益强化,更多的城市工业制造品将以城镇为商贸中心向农村市场疏散。这些城镇经济实体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然释放出巨大的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
第三,在生产要素流动方面,我国一些大中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已相当充裕甚至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相反,大多农村地区由于高端要素自我供给能力较弱而又缺乏流通渠道,致使生产要素投入相当匮乏,城镇区域应该发挥城乡要素流动的中间桥梁作用,成为激活城乡要素链条的核心环节。我国农村地区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由于缺
乏要素投入,许多具有良好前景的开发项目无法实现。加之我国农村资源分散、规模不均的特性,发达城市的优势要素很难直接进入农村地区。而以中心城镇作为这些要素流转和投资中心,一方面解决了这一现实矛盾,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过渡带”衔接城乡的先天优势,例如城镇对农村资源储存及其开发条件更为了解,中心城镇管辖若干行政村的组织体系使得“要素分散(各发达城市)——要素集中(中心城镇)——要素分散(各村)”的要素流动链条更具可操作性。
第四,在社会发展方面,我国城市与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具体方面存在巨大落差,农业剩余劳动力向“过渡带”转移是提升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限于我国农村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滞后,大部分农民未能享受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成果,大批涌入有限的发达城市社会也不现实。而以城镇等为主体的城乡过渡带在社会发展事业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仅能够为转移劳动力提供更切实际的社会服务条件,而且在供给规模上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发展空间,在逐步填平城乡社会发展沟壑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
五、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结合从上述分析可知,相对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行内部消化,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转移的战略重点在于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然而,这两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并不是彼此孤立、严格区分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构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完整战略体系。
农业产业链延伸在地理空间上应向城乡过渡带渗透,或者说,城乡过渡带应是承接农业产业链延伸的战略要地。提出延伸农业产业链,并不是机械地要求把所有的农业产业链条都集中在农村地区,而是应配合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可以将某些更适宜在城乡过渡带(主要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农业产业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具有水土资源丰富且成本便宜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生产,而中小城镇则具有市场信息较为发达、商品交易环境较为理想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的产品加工和销售。因而,把农业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并使这部分产业环节所创造的就业供给与移居中小城镇的劳动力相结合,不但可以分别利用农村和城乡过渡带的优势资源,以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营运效益,而且通过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渗透,减少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时给城镇带来的人口就业压力,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移居城镇后难以获得合适工作岗位的难题。由此,可以发现,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民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更多的让度于社会其他群体。而在经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向城乡过渡带延伸两个调整过程后,从农村移居到城镇的劳动力则可以在粮食加工和产品销售环节重新获得更多的机会。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与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在互动中促进。
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需要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为依托,两者的结合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增强城乡过渡带的就业创造功能,最后都需要以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实体为支撑。农业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延伸是以成立各种农产品加工厂、销售公司、进出口公司以及为此提供各种经济和社会服务配套的机构为基础的,这些都将构成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城乡差距还在扩大的情形下,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城乡过渡体系的发展在减少城乡落差、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实体在这些中小城镇内不断规模化和专业化,加速了城乡过渡体系的成熟。另外,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也是以人口的集中为条件的,在城市——中小城镇——农村这三级人口分布链中,中小城镇的人口扩容潜力最大,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还不可能向中小城镇回流,因而,农业产业链向城镇的延伸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镇的转移成为中小城镇人口聚集的必然之路,这也是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方向。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1.1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自发进行的,没有受到政府经济力量的控制,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农村居民子农村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
第二阶段是1958-1963年,政府开始干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巨大的波动。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然而经过1961年开始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大批劳动力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务农,到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到82.5%。
第三阶段是1963-1978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下。国家通过人民公社这一组织制度,把农村劳动力固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就业基本上就剩下从事这一条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萎缩状态。
1.2改革后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在改革以后开始出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一部分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得以在农业外谋求就业。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以不可逆转之势大规模转移。
1978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1999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1.18亿迅速升至3.51亿,21年中增加了
2.32亿,是改革开放前26年增加总数的2.7倍,年均增长率为5.3%。1999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3%和49.7%。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2.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增速快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地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
2.2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一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23.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2.9%,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是10.2%,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占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也只占12.7%。这样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低级的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劳动力将逐步被淘汰。
2.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波动性较大
从1979年起,我国劳动力转移开始打破长期停滞的局面,1983年以后,国家取消了限制农民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的一些制度障碍,制定了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措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进入了快速转移的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
4.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资源配置制度。比如,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就业制度等,这一系列的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不仅使农民无法在社会福利和生活上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而且使他们无法在城市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就业。
(2)土地流转制度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法规规定了土地经营承包30年不变。我国耕地资源的相对稀缺和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建设用地供应缺口巨大,加之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规定,致使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营”的经营方式。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身份的转换,必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3)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乏技能。大多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4)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孺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目前宁夏各级政府的这种职能机制尚未健全和完普,此项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由于缺少政府的信息服务和支持,农民对转移就业的形势、成本、收益、风险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5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改革教育制度。改变我国长期以来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的现状,调整农村教育目标,实现农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储备人力资源。
(2)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是人口流动决定户口迁移,而不是户口迁移决穴人口流动,要逐步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监人口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
(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根据文中数据显示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一般大多是30岁左右,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就忽视了小孩的教育问题,导致农村小孩过早错学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抓好农村的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将农民纳人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建立进城农民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城就业困难的农民工的扶助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优。
(5)职业培训。大多农民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城市很难生存,我们必须建立一些专门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构,让农民们能都有一技之长,能在城市有一席之地。
6结
由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全国总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农村人口比重高、增长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在不断产生,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因此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尽快创造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关于农民的收入和负担问题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调查区域
1、调查目的农业是中国的“天”字号产业,农村是八亿农民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广阔天地,农民是勤劳、朴实、善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衣食父母。农业兴,则国力强;农村稳,则国家安;农民富,则国运昌。“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始终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密切相关。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标志着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系于农民工作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八亿农民身上。那么现阶段农民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为此,我们浙江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信电系小分队特地来到了浙西余姚的贫困山区,对这里余姚市鹿亭乡上庄村的村民进行了调查。
2、调查区域
本次调查的区域选在浙江省余姚市南部的贫困山区鹿亭乡。浙江省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民的生活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的水平。但这并不代表全省的农民生活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选择余姚市鹿亭乡一方面是因为其属于四明山区属革命老区,经济还不是很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的帽子,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源头,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鹿亭乡地处山区,居余姚38公里,面积70.45平房公里,人口近两万,70%左右的收入来源于农业。选择鹿亭,无论是从地理资源还是经济状况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采访、抽样问卷调查和集中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在田间随机采访了三十多位农民,并且深入到农户家中发放了200份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随机采访和调查问卷的对象多为40至60岁这一年龄段的农民。而集中会谈则选择了鹿亭乡农业办的一些主要的领导同志。通过这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已经深入到了农村内部的各个方面,农民们对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持表示基本的肯定和谨慎的乐观。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农民的收入和负担问题的调查分析
1.1 农民现阶段的收入与负担。据我们调查前的了解,前几年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一个消极因素。农民负担过重,减少了农民的收入,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成为农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那么现阶段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等各种措施的颁布,这一情况是否已得到好转呢?从本次调查问卷的情况看,在全部的200份调查问卷中,有171户农民认为“近几年承担的农民负担”正在逐年减少,有122户农民认为当前农民的负担不重,分别占有效问卷总数的85.5%和61%,这充分表明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农民、农村工作各项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农民头上的负担正在逐步减轻。有139户农民表示家庭的经济收入正在不断增加,发展现状良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69.5%。这表明困扰多年的农民增收问题正得到初步的解决。另外,从我们随机走访到的情况看,农民们大多对这几年家里的发展情况比较满意,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的工作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 未来更是充满了希望。有一位农户表示,三年前家里盖起了楼房,两年前又通了电话,今年换了一台29寸大彩电。这样下去,生活水平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1.2 乡镇领导为农民增收所做的工作。我们通过与鹿亭乡农业办领导的会谈中了解到,为切实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乡政府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盘活当地的农村经济,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教导当地农民深入开展茶叶深加工、精加工等工作。通过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比如有名的“瀑布仙茗”,可以卖到400元一公斤。而以前未经加工的珠茶只能卖到2元、3元一公斤。此外,乡政府还引导农民依靠当地高山昼夜温差大的优势种植“高山西瓜”。这些工作在引导农民致富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还不轻松。各类负担的增减快慢不同,导致农民减负没有形成系统性。再加上制度上的一些弊端,农民减负增收的工作做得并不彻底。我们认为农民负担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2、关于农民的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分析
2.1 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进一步增多。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多农户家中都有人外 出打工。在深入调查的200户农民中有126户表示有人在外打工,占总数的63%。在随 机采访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农民表示家中有人在外出打工。打工的地点大多选择了在距鹿亭乡不远的余姚市和宁波市。打工的人群多以从事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这表明现 阶段该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做的不错。这也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2 乡政府为农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做的工作。通过与当地乡政府的座谈我们了解到,鹿亭乡政府为了做好这一工作,特地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工作、外迁工作的常设机构――驻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起镇、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点,通过电脑管理,对各类信息进行储存和分类,为外出劳动力提供优质的服务。有农民表示,家人外出打工所赚的钱已成为家中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3 外出农民工的素质调查。根据我们此次调查的情况看,进城务工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从126户有家人进城务工的农户反应的情况看,大多数进城者的教育水平都停留在小学层次。这使得他们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的产业中过渡竞争,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和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相当狭小这个矛盾。这是目前我们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2.4 城镇下岗工人给农民工带来的压力。调查中有些曾经进城打工现在又重新回到农村的农民表示,城市下岗工人的增多使得他们就业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是他们回农村的主要原因。有117户农民认为城市的下岗职工会给农民工的进城带来影响,占调查总数的63.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去在城市中无人问津的脏活累活下岗职工也开始问鼎。这势必会给本来就处于竞争劣势的农民工带来更大的压力。
3、关于农民社会保障的调查分析
3.1 最低生活保障(即社会救济)制度的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鹿亭乡政府对乡里的每一户低收入农民都有登记,每年都有相应的措施。而这部分资金来源由省、市、县、乡各级财政和村集体合理分担,社会捐赠再补充一点,决不向农民个人伸手。村民们对政府的这些扶贫工作也大多表示满意。有一户特困户表示,因为特殊的原因,挣的钱很难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多亏政府给予自己的补助才能让自己安稳地过下去。
3.2 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在我们调查的结果中,有113户人家在目前你较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中没有选择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数目超过一半。而且在我们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发现农民对这个问题的关心程度普遍较低,当地的养老保险体系也还不够完善,多数农民表示老了后主要靠子女的帮忙,这导致了现阶段农民的养老保险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3.3 农民医疗保险方面的保障。农村健康保险制度在70年代曾一度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但80年代几乎都跨掉了。其中的缘由我们暂不去研究。还是来看一看现在的情况。看看余姚市鹿亭乡,2001年在上级扶植下,乡政府投资272万元新建乡中心卫生院。卫生院占地7亩,共有医疗用房1780平方米。目前共有医务人员20名。其中主治医师3名,医师3名。总体上以乡卫生院为中心,以三个片院为支撑点,在同下面8个医疗点一起组成了医疗网络。但是在调查中有109户农民表示像感冒一类的小病不会去医院就诊,占调查总数的54.5%。这表明农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另一方面,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也还很不完善,形式单一,医疗设施也还没有达到农民满意的水平。
4、关于农民文化、教育方面问题的调查分析
4.1在文化方面,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看,鹿亭乡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差强人意。200户被调查的农民中有176户表示村里的文化生活方面不够丰富,百分比达到83%。我们看到乡里的文化馆已经成为了一个粮仓,破旧的设施已经很难举办一些活动了。正因为如此,村里搓麻将,打牌等赌博现象还比较严重。另外,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村里的封建迷信活动也还是比较严重的。
4.2 在教育方面,我们发现当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全乡现有初中一所,在校学生343人;小学6所,在校学生569人;幼儿教学点3处;乡成人中等技术学校一所。全乡共有中小学全民教职工86人。其中小学56人,中学25人,成人教师3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36人,占全乡教职工总数的40%。但是农村的教育质量与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据我们从当地初中生中了解,当地初中毕业生中能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并不多。我想这必将会给今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外,有中学生反应上课老师讲的很难消化,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上课的效率不高。这些问题暴露出农村在教育水平上的不足。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述调查结果,为我们勾勒出了当代农村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随着近几年来农业税的减免等各项措施的出台,农民头上的负担减轻了,农村的发展有了新的局面。各基层政府能够充分立足于自身的优势,结合当地的特点,指导农民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等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但还是面临着城镇下岗人员的增多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已经初见成效,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总得来说,农民在现阶段的生活水平还是有了相当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次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城镇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并没有更多的技术引入农村,科技下乡之类的活动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此外,向外转移的劳动力的素质不高,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手工业等。农村在教育、医疗、文化上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农村应当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1、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政。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不断减轻农民的负担,不断解放思路,寻找农民致富的新方法。
2、为想外出工作劳动力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使之能适应更广泛、技术含量更高的岗位。设法为外出的农民工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方便他的外出打工。
3、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合理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在想像上要让农民们转变观念,树立起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正确认识,选取合适的途径保障农民的权益。
4、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建设。在教育上要加大投入,把好乡村教师的师资水平这一关,树立起一种加强教育的思想;在医疗卫生方面要做好村民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养成有病就医的意识。同时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整治封建迷信、赌博等活动,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文化项目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在农村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四篇:关于农民工收入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于农民工收入问题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农民工朋友:
你们好!我们是河北大学药学院的学生,我们在进行暑期实践调查,希望可以了解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农民工的就业收入问题,我们的调查信息仅用于学生实践研究,请予以支持,非常感谢!
1.性别:男()女()
2.年龄:20—29岁()30-39岁()40-49岁()
50-59岁()60岁或60岁以上()
3.收入来源(多选):种地()外出打工()做生意()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出务工年收入:10000元以下()10000-20000元()
20000-30000元()30000元以上()
5.家庭年总收入:15000元以下()15000-30000元()
30000-40000元()40000-50000元()
50000元以上()
6.主要消费途径(多选):日常生活()子女教育()赡养老人()
医疗支出()娱乐、保险等其他项目()
7.每年子女教育花销: 5000元以下()5000-10000元()
10000-15000元()15000-20000元()
20000元以上()
8.现收入与往年相比:差不多()有所上升()有些减少()
9.对现收入的满意程度:很不满意()不满意()还行()
满意()很满意()
10.在哪方面存在的困难最大:子女教育问题()工作环境()
工资拖欠问题()医疗保险问题()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5、农业收入证明
农业收入证明
兹证明
,男(女),出生
年
月
日,丈夫(妻子)
为我村农业户口,现家庭承包土地
亩,扣除基本口粮田
人
亩外,剩余
亩,经测算年收入
元。除此以外还有林地收入
元,养殖收入
元,其他收入还有
元,以上该家庭农业收入合计
元。
特此证明
证明出具人签字:
村委负责人签字: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村委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