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分析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9:3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北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分析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北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分析及对策》。

第一篇:西北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分析及对策

西北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分析及对策

王喜泽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白碌初级中学)

摘要:西北偏远贫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人民生活条件差,农村教育落后,由此导致农村学生失学率高、学习成绩差、学生素质难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教育落后会造成这些地区农民素质持久低下,贫困状况难以扭转,形成“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经济更落后”的恶性循环。笔者根据多年农村教学的体验,对这些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在这些地区,只有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落后问题。

关键词:西北;贫困山区;教育;落后

引言:在我国西北山区,大部分地方农业生产依靠大气降雨灌溉,而这些地区通常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力非常低下,再加上人口稀疏、交通不便、矿产资源贫瘠,使得这些地区长期处在贫困状态,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教育质量很难提高,由此形成“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经济更落后”的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些地区的教育落后,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需要我们该地区的实际出发,系统分析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采取适合当地特点的措施加以改善。

一、西北贫困山区教育落后的现状

1、教育条件恶劣,教育资源配置不足

首先,西部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学校设置数量少,学生上学路程遥远,适龄儿童每天要走十几里的路程去上小学,且路途艰险,学生早出晚归,有些适龄儿童因此而辍学。其次,部分山区学校还存在缺水,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和老师只能自己做饭吃,甚至部分走读学生每天只能晚饭一顿饭,早饭和中午饭只能啃干馍馍,生活条件极差。再次,多数西部农村学校师资缺乏,师资力量差,大部分教师既代语文或数学课程,又代体育或美术等课程,并且很大一部分农村教师知识基础薄弱,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很少主动接受新的信息,教学效果低下,教育质量不高。另外,西部农村学校尤其村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陈旧,配套不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极度缺乏,学校无仪器无图书,体育设施配置不全,与城市里的现代化教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2、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差,积极性不高

西部贫困山区学校自然条件恶劣,教师生活工作的条件差,严重影响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山区交通不便利,很多村庄之间不通公路,有些地方甚至乡镇之间也不通公路,教师出行困难,信息闭塞。其次,大部分农村教师居住条件较差,特别是外地教师和家离学校较远的教师一般只能在学校居住,农村学校提供给教师居住的房舍陈旧、狭小、无厨房厕所,这对于未婚的青年教师来说,存在找对象难、结婚难的问题。即使已婚教师,由于村镇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幼儿园以及各种特长培训学校等,教师子女很难接受优质教育。再次,有些村镇甚至没有饭馆、澡堂、蔬菜市场,出现“有钱没地方花”的现象,所以很多农村教师都竭尽全力在城市购房,或想尽办法调进城市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在西部贫困地区,大多数村镇存在没有图书阅览室、各种娱乐场所、计算

1机网络不配套等情况,教师精神生活贫乏,信息闭塞。所有这些问题,都使得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失学率高、成绩差

西部农村学生由于当地农民生活条件差,学生家庭负担重,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家长素质低下,社会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使得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较城市学生偏低,对上学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失学率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农村住户调查,农村地区 7~16 岁学龄青少年失学率达4.66%,如此高的失学率必然导致未来劳动力素质低下,不利于我国农村建设的推进,将给农村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西部农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

1、地缘因素是造成西部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素质是其重要因素,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又与教育水平高低有很大关系,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反之,经济的发展也反作用于教育的发展。我国西部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严酷、自然资源贫乏, 区域比较优势较小, 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社会经济活动成本高,这就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的自身积累,使得当地的经济落后。落后的经济,阻碍了农村与其他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使农村教育处于自我学习的闭合状态,缺乏了一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人才与人才的交流,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共享,阻碍了先进文化的吸收和重要信息的及时传入,使得学校教育理念落后,管理混乱。另外,西部农村落后的经济,无法为农村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阅览室等,即使农村孩子有刻苦奋斗的学习精神,现实的残缺、闭塞的文化使他们无法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创新。

2、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基础教育分为县乡村三级负责制,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比例如下:中央财政拨款2%,省财政11%,县财政9%,三级财政共22%,剩下78%的缺口由乡财政解决,而西部贫困地区乡财政财力更加薄弱,居民特别是农牧民收人水平低,支付能力弱,教育经费总量更加不足,使得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配置很难改善,农村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严重,很多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农村教育更加难以提高。

3、教育内容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离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现行的教材上缺乏许多农村实用的知识,课堂上老师也不会去讲授,以致很多农村孩子毕业回乡后,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欲干无能。他们本应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生力军,但由于所学非所用,发挥不了应有的特长。在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和人才地域选择规律的支配下,一刀切地设置基础教育课程,使得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争相选择在城市就业,实际上农村在为城市培养人才。而无法留在城市工作的学生和中途辍学者由于所学知识和农村发展不配套,也无法在农村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另外,很多农村大学、中专毕业生很难找到理想工作,这就使得很多农民家长产生“上学无用”的观念,因此,很多农村孩子上完初中、甚至小学就去务农或打工,严重影响农村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

4、教师培训工作力度不大,教育观念落后

西部农村信息闭塞,文体活动不活跃,与外界交流较少,农村教师知识更替迟缓,教育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要求,大部分学校以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为目的,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村学生高分低能,不能满足我国素质教育

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还有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能较差,照本宣科,以致学生成绩很难提高,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另外,随着各种高科技教学手段的普及,各种电子技术相继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学的主要工具,很大一部分教师对这些设备的应用没有掌握,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继续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然而很多地方存在教师接受培训次数少、时间短,接受培训档次不高等问题,对教师们真正需要的、能开阔眼界、更新观念、能给教育教学带来切实帮助的高水平专业培训和研修较少,有的培训非但不能给他们带来提高和帮助,反而成了负担,不能真正起到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农村教育的对策

1、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教育资源的配置。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说,三个文明共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在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应该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机会,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加大农村教育的各种资源配置,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争取通过良好的条件留人才,以优秀人才发展教育,以先进的教育发展当地经济,使得农村教育工作真正起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质量。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不仅要加大力度,而且要转变培训观念和方式,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由知识补充、与评职相关的功利性培训向能力提升、素质培训的转变,实现教师培训由被动受训、灌输培训向主动参训、探究培训的转变,实现教师培训由重点提高向整体提高的培训转变,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在加大培训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加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建设,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改经验,努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3、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农业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大学生教育投入资本高、实用性差的情况,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使广大农村学生学习各种现代农业知识,掌握各种新型的种植养殖技术,增强市场营销的意识,并通过技术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当地农民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知识,而应包括信息交流和获得信息等技能的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在现代化小城镇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迫切需要,努力培养用得着、留得住、输得出的农村实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农村经济条件差、教育落后、人力资源不足以及人才外流的现状。

4、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决农村教师切实困难,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解除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把现在的教师留住,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

总之,西部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的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采取各项合理可行的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赵茂林.西部农村贫困和教育落后的相关性[J].中外企业家,2006(7).[2]彭京宜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3]李美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落后及对策[J].建设新农村,2006(8).

第二篇: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现状及对策

关于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现状及对策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对XXX初级小学的的资源配置及教学情况分析得出:

一、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

1、教育条件差,教育资源配置不足

首先,偏远山区农村由于人口居住分散,学校设置数量少,学生上学路程较远,适龄儿童每天要走几里或十几里的路程去上学,早出晚归,有些适龄儿童因此而辍学。其次,部分地区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和老师只能自己做饭吃,甚至部分走读学生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中午饭只能买点零食或不吃,生活条件极差。再次山区农村学校尤其村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陈旧,配套不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极度缺乏,学校无仪器无图书,体育设施配置不全。

2学生失学率高、成绩差

偏远山区农村学生由于当地农民生活条件差。学生家庭负担重,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家长素质低下,社会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使得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较城市学生偏低,对上学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失学率高。高的失学率必然导致未来劳动力素质低下。不利于我国农村建设的推进,将给农村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

1、地缘因素是造成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素质是其重要因素,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又与教育水平高低有很大关系,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反之,经济的发展也反作用于教育的发展。落后的经济,阻碍了农村与其他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使农村教育处于自我学习的闭合状态。另外,偏远山区农村落后的经济,无法为农村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阅览室等,即使农村孩子有刻苦奋斗的学习精神,现实的残缺、闭塞的文化使他们无法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创新。

2、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基础教育分为县乡村三级负责制,而偏远山区乡镇财政财力更加薄弱,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弱,教育经费总量更加不足,使得偏远山区农村基础设施配置很难改善,很多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农村教育更加难以提高。

3教师培训工作力度不大,教育观念落后

偏远山区农村信息闭塞,文体活动不活跃,与外界交流较少,农村教师知识更替迟缓,教育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要求,大部分学校以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为目的,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村学生高分低能,不能满足我国素质教育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三、对策

1、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教育资源的配置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说,三个文明共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偏远山区农村应该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机会,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加大农村教育的各种资源配置,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争取通过良好的条件留人才,以优秀人才发展教育,以先进的教育发展当地经济,使得农村教育工作真正起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不仅要加大力度,而且要转变培训观念和方式,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由知识补充、与评职相关的功利性培训向能力提升、素质培训的转变,实现教师培训由被动受训、灌输培训向主动参训、探究培训的转变,实现教师培训由重点提高向整体提高的培训转变,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在加大培训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加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建设,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改经验,努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决农村教师切实困难,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解除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把现在的教师留住,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

总之,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的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采取各项合理可行的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地制宜,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第三篇: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现状及对策

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现状及对策

姓名:向泽青

单位:野竹坪小学

联系电话:*** 偏远山区农村,自然条件差,人口稀疏,人民生活水平低,教育落后。由此导致学生失学率较高、学习成绩差、学生素质难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教育落后又造成这些地区农民素质持久低下,贫困状况难以扭转。形成“经济落后一教育落后一经济更落后”的恶性循环。我根据十多年农村教学的体验,对这些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在这些地区,只有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地制宜,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落后问题。

一、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

1、教育条件差,教育资源配置不足

首先,偏远山区农村由于人口居住分散,学校设置数量少,学生上学路程较远,适龄儿童每天要走几里或十几里的路程去上学(现在虽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没有合法的营运车辆,所以学校处于安全考虑要求学生走路),学生早出晚归,有些适龄儿童因此而辍学。其次,部分地区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和老师只能自己做饭吃,甚至部分走读学生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中午饭只能买点零食或不吃,生活条件极差。再次,多数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师资缺乏。师资力量差,大部分教师既代语文、数学课程,又要代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英语课根本无法去带。并且很大一部分农村教师知识基础薄弱,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很少主动接受新的信息,教学效果低下,教育质量不高。另外,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尤其村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陈旧,配套不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极度缺乏,学校无仪器无图书,体育设施配置不全,与城市里的现代化教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2、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差,积极性不高

偏远山区农村学校自然条件恶劣,教师生活工作的条件差,严重影响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山区交通不便利,很多村庄之间不通公路,教师出行困难,信息闭塞。其次,大部分农村教师居住条件较差,特别是外地教师和家离学校较远的教师一般只能在学校居住。农村学校提供给教师居住的房舍陈旧、狭小、无厨房厕所,这对于未婚的青年教师来说,存在找对象难、结婚难的问题。即使已婚教师,由于村镇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幼儿园以及各种特长培训学校等。教师子女很难接受优质教育。再次,有些村镇甚至没有饭馆、蔬菜市场。出现“有钱没地方花”的现象,所以很多农村教师都竭尽全力在城市购房,或想尽办法调进城市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

另外,在偏远农村地区。大多数村镇存在没有图书阅览室、各种娱乐场所、计算机网络不配套等情况,教师精神生活贫乏,信息闭塞。所有这些问题,都使得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失学率高、成绩差

偏远山区农村学生由于当地农民生活条件差。学生家庭负担重,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家长素质低下,社会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使得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较城市学生偏低,对上学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失学率高。高的失学率必然导致未来劳动力素质低下。不利于我国农村建设的推进,将给农村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

1、地缘因素是造成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素质是其重要因素,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又与教育水平高低有很大关系,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反之,经济的发展也反作用于教育的发展。我国偏远山区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严酷、自然资源贫乏,区域比较优势较小,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成本高,这就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的自身积累,使得当地的经济落后。落后的经济,阻碍了农村与其他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使农村教育处于自我学习的闭合状态,缺乏了一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人才与人才的交流,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共享,阻碍了先进文化的吸收和重要信息的及时传人,使得学校教育理念落后,管理混乱。另外,偏远山区农村落后的经济,无法为农村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阅览室等,即使农村孩子有刻苦奋斗的学习精神,现实的残缺、闭塞的文化使他们无法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创新。

2、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基础教育分为县乡村三级负责制,而偏远山区乡镇财政财力更加薄弱,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弱,教育经费总量更加不足,使得偏远山区农村基础设施配置很难改善,很多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农村教育更加难以提高。

3、教育内容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离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现行的教材上缺乏许多农村实用的知识,课堂上老师也不会去讲授,以致很多农村孩子毕业回乡后,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欲干无能。他们本应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生力军,但由于所学非所用,发挥不了应有的特长。在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和人才地域选择规律的支配下,一刀切地设置基础教育课程,使得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进人大学学习的学生争相选择在城市就业,实际上农村在为城市培养人才。而无法留在城市工作的学生和中途辍学者由于所学知识和农村发展不配套,也无法在农村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另外,很多农村大学、中专毕业生很难找到理想工作。这就使得很多农民家长产生“上学无用”的观念,因此,很多农村孩子上完初中、甚至小学就去务农或打工,严重影响农村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

4、教师培训工作力度不大,教育观念落后

偏远山区农村信息闭塞,文体活动不活跃,与外界交流较少,农村教师知识更替迟缓,教育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要求,大部分学校以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为目的,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村学生高分低能,不能满足我国素质教育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还有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能较差,照本宣科。以致学生成绩很难提高,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另外,随着各种高科技教学手段的普及,各种电子技术相继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学的主要工具,很大一部分教师对这些设备的应用没有掌握,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继续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然而很多地方存在教师接受培训次数少、时间短,接受培训档次不高等问题,对教师们真正需要的、能开阔眼界、更新观念、能给教育教学带来切实帮助的高水平专业培训和研修较少,有的培训非但不能给他们带来提高和帮助,反而成了负担,不能真正起到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对策

1、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教育资源的配置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说,三个文明共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偏远山区农村应该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机会,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加大农村教育的各种资源配置,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争取通过良好的条件留人才,以优秀人才发展教育,以先进的教育发展当地经济,使得农村教育工作真正起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不仅要加大力度,而且要转变培训观念和方式,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由知识补充、与评职相关的功利性培训向能力提升、素质培训的转变,实现教师培训由被动受训、灌输培训向主动参训、探究培训的转变,实现教师培训由重点提高向整体提高的培训转变,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在加大培训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加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建设,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改经验,努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3、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农业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大学生教育投入资本高、实用性差的情况,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使广大农村学生学习各种现代农业知识,掌握各种新型的种植养殖技术,增强市场营销的意识,并通过技术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当地农民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知识,而应包括信息交流和获得信息等技能的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在现代化小城镇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迫切需要。努力培养用得着、留得住、输得出的农村实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农村经济条件差、教育落后、人力资源不足以及人才外流的现状。

4、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决农村教师切实困难,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解除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把现在的教师留住,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

5、加快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主要是学校布局调整应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管理力度,改善学校附近的治安、饮食条件;建立绿色通道,保证贫困生接受义务教育等。

总之,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的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采取各项合理可行的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地制宜,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第四篇: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长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

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育呼吁:键构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现行教育既不利于贫困山区学生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更为加大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当我在富东中学实习时,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他们也不责怪老师,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是由“八”字排定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有出息的不用教育也会有出息;没有出息的就算再花多少功夫也是白 费劲。

2、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3、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富东中学占地面积为292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470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为1252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为255平方米,生活用房为2936平方米,绿化面积约700平方米,建成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共有35台计算机供教学使用,有藏书5500册的图书阅览室一个,有60平方米的实验室一个。

与城市相比,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计算机比例远远低于城区学校,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在学区合并以后,有的寄宿制中学仅仅有一栋教学楼而已,学生的住宿、就餐条件极差。

4、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5、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许多学校四十五岁以上教师占总数的70%以上;二是任语文、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而由于编制限制,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教师要求调往城区;另一方面,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走。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富东中学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0人,其中七年级187名,八年级154名,九年级179名;其中女生229人,男生291人;团员61名,少数民族320人,其中拉祜族学生251名,寄宿制学生504名。富东乡中学核准教职工编制35人,专业技术人员31人,后勤工人4人,现有31名教职员工,其中27名专任教师,4名后勤工人,有14名中共党员,专任教师中中学一级教师10人,中学二级教师10人,中学三级教师3人,未评4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17人,专科学历10人,学历合格率100﹪。从此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资源依然缺乏。有些老师“身兼数职”。有些优秀教师被调走、教师角色过载现象严重。

6、学生面临的尴尬。学生的学习原本是要面向世界、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但在“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使山区学生的未来既不面向世界面向大众又不面向农村,使他们既不利于学业的成功,又不利于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这使原本就观念落后的学生家长更没有了让他们继续学业的信心。在课改中,教材是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但编写专家却集中在教育较发达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是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这使教材内容不能很好的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状,有些内容农村教师教师从未接触过,贫困山区的学生更是难以理解。照此下去,山区孩子的就业出路将越来越窄。更为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二、解决的方法及建议:

1、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义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办好本村本乡的教育事业上来。中央认为,在新的经济和教育体制之下,各地将有充分的可能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据此,乡(镇)人民政府及所辖各村民委员会必须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具体组织领导本区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加快乡级初中的建设。

2、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但在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

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其次,多方筹集集资金。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

3,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工作。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4、失声互动开发‘学习团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肩负着创造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利用其他资源的重任。贫困山区学校迫切需要精神丰富的,在智力上多方面发展的,能够驾御青少年思想的教师。教师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重视“和谐教育”创建师生共组的“学习团体”使学生处于自主.团结.合作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交往中培养学习能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发挥团体中每个学生的特性,又使学生的个性得以保持。并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生活习惯,这些都使学生收益终身。

5、特别问题特别对待,发挥自身优势。贫困山区小学针对网络及信息资源的缺乏问题,建议采用其他资源进行替代弥补的方式。在条件有限的贫捆山区,图书馆可以发挥为学生提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的作用。但在贫困山区图书馆..阅览室都显得困难,那么就不妨按卢梭主张的“世界之外无书本,事实之外无教学”之观点。创建学生和教师自创的图书,书画书抄.自定自装,这些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本。贫困农村的教学也有自身很大的优势,比如“自然”作为教育资源。学校投入建设生物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室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环境。

6、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入学难和贫困生救助问题。这建议要结合和谐社会这个国策来写。同时要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要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的制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接受义务教育的学业。

7、改善家庭学习氛围。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采取以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民主、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学校家庭村镇三结合”指导网络,努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传授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技巧等,以提高家长的德育素养和科学育儿能力。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学习环境。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减少摩擦,建立互敬互爱夫妻关系,对长辈孝敬,对子女关爱的和谐关系,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切忌采取棍棒教育。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小天地,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教育还应该因地制宜,对山区农村学生的教育应该面向农村,以农村为背景更要以农村„为农村发展‟做宗旨,创办农村特色教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题的课程。将课改融入教学,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结语:总之,农村教育问题是当今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建设新农村就需要新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的,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建立适应新农村需要的新式教育这条路还很长,摸索的过程也会有阻力,但通过各级政府的上下一致共同努力,相信面貌定会逐渐改观。参考文献:

[1] 马文起.农村教育内涵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2] 徐晓可,郑庆峰.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07,11.[3] 欧剑,陈小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7).[4] 袁宇.析农村教育与农村教育资源配置[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5] 粟高燕.论农村教师观念文化的重建[J].教育评论,2007,(2).[6] 周洪宇.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1).Survey report of poor mountainous areas of rural education

Abstract: Student learning and long hair is the main,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poor rural and mountainous areas are the major issues of our country need to be solved.Thedevelopment of poor rural and mountainous areas of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of Chin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educational status of poor rural and mountainous area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educational status quo;curriculum;education status quo

第五篇: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边远山区顺峰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孰能中心小学

刘利利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贫困山区顺峰乡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

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育呼吁:构建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很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等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回到家乡任教一年多以来,发现了很多问题,二这些问题是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所无法改变的。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更别说替孩子买学习所必须的用具了。一些学习

2、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3、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与城市相比,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顺峰小学学生计算机比例基本为1;0。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寄宿生的住宿条件也极为简陋。三个学生只能挤在两张七十公分的单人床上。没有正规的学生宿舍,只能把教室改装成集体大宿舍,可谓条件极其艰苦。试想,起居都不能得到保障,何谈静下心来学习?

4、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5、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面临退休;许多学校的老师年龄出现两极分化: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和刚刚毕业的无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二是任语文、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而由于编制限制,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教师要求调往城区;另一方面,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走。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 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顺峰中心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4人,顺峰中心小学核准教职工编制35人,后勤工人4人,现有31名教职员工,其中27名专任教师,4名后勤工人,从此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资源依然缺乏。有些老师“身兼数职”。有些优秀教师被调走、教师角色过载现象严重。

6、学生面临的尴尬。学生的学习原本是要面向世界、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但在“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使山区学生的未来既不面向世界面向大众又不面向农村,使他们既不利于学业的成功,又不利于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这使原本就观念落后的学生家长更没有了让他们继续学业的信心。在课改中,教材是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但编写专家却集中在教育较发达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是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这使教材内容不能很好的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状,有些内容农村教师教师从未接触过,贫困山区的学生更是难以理解。照此下去,山区孩子的就业出路将越来越窄。更为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二、解决的方法及建议:

1、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义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办好本村本乡的教育事业上来。中央认为,在新的经济和教育体制之下,各地将有充分的可能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据此,乡(镇)人民政府及所辖各村民委员会必须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具体组织领导本区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加快乡级初中的建设。

2、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但在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其次,多方筹集集资金。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

3,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工作。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4、失声互动开发‘学习团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肩负着创造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利用其他资源的重任。贫困山区学校迫切需要精神丰富的,在智力上多方面发展的,能够驾御青少年思想的教师。教师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重视“和谐教育”创建师生共组的“学习团体”使学生处于自主.团结.合作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交往中培养学习能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发挥团体中每个学生的特性,又使学生的个性得以保持。并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生活习惯,这些都使学生收益终身。

5、特别问题特别对待,发挥自身优势。贫困山区小学针对网络及信息资源的缺乏问题,建议采用其他资源进行替代弥补的方式。在条件有限的贫捆山区,图书馆可以发挥为学生提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的作用。但在贫困山区图书馆..阅览室都显得困难,那么就不妨按卢梭主张的“世界之外无书本,事实之外无教学”之观点。创建学生和教师自创的图书,书画书抄.自定自装,这些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本。贫困农村的教学也有自身很大的优势,比如“自然”作为教育资源。学校投入建设生物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室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环境。

6、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入学难和贫困生救助问题。这建议要结合和谐社会这个国策来写。同时要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要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的制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通 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接受义务教育的学业。

7、改善家庭学习氛围。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采取以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民主、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学校家庭村镇三结合”指导网络,努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传授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技巧等,以提高家长的德育素养和科学育儿能力。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学习环境。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减少摩擦,建立互敬互爱夫妻关系,对长辈孝敬,对子女关爱的和谐关系,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切忌采取棍棒教育。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小天地,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教育还应该因地制宜,对山区农村学生的教育应该面向农村,以农村为背景更要以农村„为农村发展‟做宗旨,创办农村特色教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题的课程。将课改融入教学,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结语:总之,农村教育问题是当今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建设新农村就需要新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的,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建立适应新农村需要的新式教育这条路还很长,摸索的过程也会有阻力,但通过各级政府的上下一致共同努力,相信面貌定会逐渐改观。

下载西北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北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分析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绥阳县旺草镇石羊小学邓仕超 课程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席卷中国城镇乡村,但当真正步入到学校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表面上,每个老师好像都成了弄潮儿,在课程......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促进农村教育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农村教育的落后不仅关系着我国教育的水平,还关系到农村今后的发展。我们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契机,......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近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据着基础性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教师与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教师与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04-04-07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教育体育局局长 孟凡平 最近我们就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基础教育发展,深入全区各乡镇近百所中小学......

    农村教育科研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农村教育科研的困境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科研工作愈来愈受到普遍的重视。作为教育条件较薄弱、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的农村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开......

    道县农村教育发展落后现状调查报告

    道县农村教育发展落后现状调查报告道州,虽自古就有“情韵潇湘,濂溪故里”的美誉,可是依然是发展较为缓慢落后的山区。作为湖南南部一个边陲小城,它阻山隔水的地理位置,使它在较大......

    浅析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阅读727次 2007-09-01 浅析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赵静特 发布时间:2006-11-5 18:31:47原出处:彝族人网摘要:贫困山区教......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加快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及对策 (西昌农学院农学2009) 李 奇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大大促进了西部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