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学院开展农业机械化现状和趋势讲座
工学院开展“中国农业机械的现状和趋势”讲座
12月14日上午,工学院在十教B区210举行了主题为“中国农业机械的现状和趋势”的讲座,主讲人为工学院农机系系主任兼副教授陈霖老师,工学院2012级农机专业的全体学生参与了讲座。
讲座开始陈霖教授首先提出了农业机械的几种分类,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接着陈霖教授向在场的同学们讲解了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方面的发展情况,说明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其中还特别提到四川农业机械的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陈霖教授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机国家,但与欧美和日本相比,我国农业机械话与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差距,同时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于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陈霖教授说中国农业机
械总体会朝大型化发展,向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
最后,陈霖教授说我国的农业应该与机械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这与我们在座的同学密切相关,我们农机专业的同学应该认真学习好专业知识,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贡献。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彭彬彬
第二篇: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趋势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趋势黎子煜201230370309
摘要: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
要,有必要对农业机械化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此对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广东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广东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现状趋势
前言: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农业机械化面临着难得的新机遇。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标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的载体, 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桥梁,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础, 农业机械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手段和先进生产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直接影响着广东的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重要措施。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了解当今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广东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广东是我国农业创汇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业机械化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工作基础。根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研究》的综合评价结果,广东虽然位居第 23,2007年农业机械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已达35.3%,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指数已达57.94%。表明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接近并正向中级阶段迈进,农机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成长期。
尤其是2004年国家出台农机补贴政策后,更是推动了农机化水平迅猛提高。这是政府扶持加快发展的良好时机。今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安排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5亿元,预计全年新增农机总动力70万千瓦,农机总动力达到241
5万千瓦,全省共补贴农户购置各类农机具超过20万台(套),受益农户10多万户,带动农户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在政府的支持下,广东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广东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可望达60%以上。
虽然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与优势未
充分发挥出来,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要求。尚存以下主要问题:
(一)农机推广工作不到位。在农机推广方面主要有1)推广范围较小,2)推广形式单一,3)推广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不少地方的农机推广工作还仅局限在主要粮食作物的产业服务中,未能普及各种不同的作物,使得农机化的使用不够全面。对农机化的推广,还有不少地方仍采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十技术”的方式,主要靠开会、印发材料的传统手段。农机推广人员跟不上发展需要,一些推广人员知识陈旧且缺乏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少推广人员在农机领域中是内行,但在农业生物生产工艺上知识缺乏;多数推广人员引导产业化组织经营和生产协作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不足,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农机推广网络不健全,影响了农机引进、试验、选型和示范推广工作。
(二)农民对农机的购买力弱。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较低,对农机具特别是大型农机具的购买力弱。对于一般农田作业机械,大中型的价格为 5~10 万元 /台,小型的价格为 0.3~1 万元 /台,一次性投资大。虽然各地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仍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也制约了基层农机工作的开展。
(三)农民不能掌握农机的使用。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农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以及农机技术无偿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农民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农民买得起农机,却用不好农机。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不能科学地使用农机,造成故障多、效率低。
(四)农机门类品种存在缺陷。不少地方的农机种类较单一,仅仅局限某一类的农业机械。比如,收获机械化是水平较低需求最大的一类;具有节水节肥节种等性能的机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节本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五)农机市场秩序和安全监管问题严重。目前,广东省仍未颁布农
业机械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由于农机执法机制、法规不健全,农机部门没有单独执法权和处罚权,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没能严肃处理,工作处于被动,使农机安全监理等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二、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根据国外多年经验,及结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广东农业机械化将
会朝着两个主要方向发展。第一,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作业方式;第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目前,大部分农机都采用传感器技术。例如,收获机上使用谷物流动传感器
可快速地测出收割机每秒收获的谷物质量;使用谷物湿度传感器可实现对收获谷物和储藏谷物湿度的在线测量和监控;传感器的应用使得人民能够准确监测机器的工作状态,以便及时地进行调整。而能否自然环境下准确检测这些性状和状态的传感器及数据处理技术与装置的研究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芯片得到了普及,使得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成为了可能。如在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上应用电子监控装置,使操作者能随时知道机器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故障显示报警系统对某些部分进行调整,保证作业质量。不久的将来,农用机器人的应用会得到普及。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它集中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农用机器人的使用,将会大大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效率。
虽说目前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但是它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目前广东已初步形成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所以必须进一步发挥各镇农机服务站的作用。实践证明,随着农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农民对农机服务的需求在逐步增加。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核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赖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要提高农机化的水平,要在认识到当今农机化不足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改正不足,和发挥自己本身的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借助发达的技术以提高自身的自动化、智能化是农机化发展必然的趋势。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德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广东省贫困地区‘科教兴村’工程研究”课题组.论广东农业机械化建设的现状及
其发展趋势[J].企业经济,2007,No.31802:139-141.[3]陈永.浅析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04:28-30.[4]李海明.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对广东农业生产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v.3205:575-578.[5]陈永志.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模式选择[J].现代农业装备,2004,12:46-49.[6]肖俊铭.论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途径[J].广东农业科学,1982,01:1-3.[7]陈两文,罗锡文.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5,01:22-27.[8]吴晓莲.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当代农机,2011,No.24702:76-78.[9]刘敏.透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J].今日科苑,2010,No.20410:31.[10].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 推进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赴西欧国家和日本、韩国农业机械化考察研究报告[J].广东农机,2002,04:11-15.
第三篇:浅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作用趋势
浅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作用趋势 论文摘要: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国外先进农业科学方法的不断引进和应用,使我国近几年的农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农业机械化对淡水资源利用,耕地资源保护,节水农业的应用,以及对农产品加工、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
我国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等特点,因此农产品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品质上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入WTO后,国家要降低农产品进出口关税,取消对国内农业的各种扶持和补贴,国外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会对我国农产品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抓住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机装备总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机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小麦主产区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发展势头正在加快。与此同时,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同时促使农业向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业运输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还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机产品结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以及发展不平衡,如:耕种环节机械化水平高、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
2.1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2.1.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1949 年, 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 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 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截至2003 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 亿kW以上,农机原值达3 362 亿美元。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 万台,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 万部, 联合收获机械36 万台。
2.1.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 %、26.7 %、19 %;2004 年小麦机收比1995 年提高了47 %。
2.1.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 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向其他领域扩展。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2][1][2][1]
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温室面积达到69 亿平方米, 田园管理机达到4 万台。[1]
2.1.4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中国农户种植规模小, 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 也没有必要,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以1996 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机收小麦为标志, 中国的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1996 年以来, 中国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利用从南到北小麦收获的时间差, 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 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 天增加到一个多月, 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 即满足了农民的机械化收割要求, 也提高了购机者效益, 促进了小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
2.1.5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国内一些大型企业, 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 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在中国举办类似于今天的展览会, 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 我们积极支持这类活动在中国开展。
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2.1%,而农机动力拥有量占全国农机总动力的50.2%;西部地区耕地占23.7%,农机动力却只有15.3%,相对动力拥有量为2.4:1。
2.2.2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一是部分农业机械老化严重, 更新换代乏力;二是运输机械多, 农田作业机械少;三是动力机械中小型机械多, 大中型机械少;四是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 配套比率低;五是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 高性能机具少。
2.2.3农机门类品种上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水田机械化水平太低。我国有0.25 亿hm2 水田,稻谷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缺乏适用的水田机械,水稻生产仍主要靠手工作业,机械播种、插秧只占种植面积的2.2%,机械收获占2.5%,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机播水平的1/10 和机收水平的约1/5,严重地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南方一些地区出现的土地抛荒现象与水稻机械化严重滞后具有直接联系。在农田作业各主要环节上,收获机械化是水平较低需求最大的一类。此外,玉米收获机械化在少数地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棉花机械收获仍属空白,具有节水、节肥、节种等性能的机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节本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由于农机门类品种和适用性上的缺陷,使农机产品存在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和农机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2.2.4 农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于农民的购买、使用和取得效益。但是,有许多地区存在农民买不起、用不好和效益差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数量和水平的提高。其表现为:一是“买不起”。一般农田作业机械,大中型的需要5万~10万元,小型的需要0.3万~1 万元,一次性投资大。而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虽然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二是“用不好”。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农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以及农机技术无偿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农民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农民虽然买得起农机,但也用不好农机。三是“效益差”。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培训机会少,不能科学地使用农机,造成故障多、效率低。同时,农机作业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农机具闲置与非田间作业时间多,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2.2.5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 整体效益差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下滑, 农机维修管理关系不顺, 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有实力的农机大户少, 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协会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 还不够规范。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使用水平低, 农机经营总体效益差。
2.2.6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
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化。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农机总量增长较快,但先进技术的应用仍较慢;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机已开始向一些特色产业应用,但应用的步伐仍较慢。
2.2.7农机具科研开发配套系统建设落后
新技术、新机具发展缓慢,满足不了当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机化科研、推广队伍亟待壮大。示范手段落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不能及时掌握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信
息,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现状趋势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趋势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院 部:国际交流学院
专 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方向)班 级:中英班 编 号:
学 号 :201400501320 姓 名 :李晓霞 分 数 :
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与概况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随着汉语热潮的不断升温和外国来华学习汉语人数的增多,中国也做了很多个合作项目,更加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尤其是在高校之间。众所周知的孔子学院,在国外,很多高校都与控制学院有交流接触,另一个则是交换生,高校的学生中,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学生都有机会交换到国外(中国)的大学教汉语,比较多的国家由韩国,日本,泰国等。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交换生。
关键词:对外教学 概念 发展 现状 未来趋势
一、对外汉语教学概念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跟一些传统学,如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社会学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的成型和发展,离不开作为横断科学、工具学科的数学。①对外汉语教学本来是真对国内教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称,明显带有以中国人的视觉来指称这一学科的色彩。
二、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大略
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历史有多久,对外汉语的教学历史就有多久。但是对外汉语教学始创与1950年。(于1950年,当时的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分别向中国提出交换留学生的要求,②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下,我国决定同这两国各交换5名留学生。从此对外汉语教学翻开了新的篇章。)《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教外国人中文的学习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并成立专门的教学机构,培养专业型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同其他外语教学一样的专门的学科建设开始广泛发展。于1950年7月,我国教育部应东欧和斯洛伐克要求,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教育部在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东欧交换生汉语专修班,并接受了33名留学生。可以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专门从事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培训的机构,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起航点。此后,我国在这一学科上越来越完善,并如雨后春笋般的趋势扩展到全国各大高校,随着教学投资和教育人才的培养,我国在这一学科越来越得心应手。至1990年起,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和中国在国际上的更有利的发言权,国际留学生来到中国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预示着我国在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知道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事业以一步冲天的发展,国际上对对外汉语的需求也开始存在一个极大的缺口,人才求知若渴,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那么在我国学成的友好邻邦的学子在这新兴的学科学成之后都做了些什么?通过后续追踪调查,我们发现学成的海外留学生(指代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有的成为了国家领导人,有的成为了大使馆的官员,有的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合作,总之,他们为外国和中国的更方面的沟通起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这是一个积极的现场,说明这个学科的创立对人才的培养是可行的,可信的。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重视
我国在城里这一学科之后,进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自从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小组成立以来,就开始大力致力于对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完善,国家也制定了更为宏伟的方针政策,政策也更加宽泛,并多多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在新一届的对外汉语领导小组里,增加到了现在的11个部委,从国家领导小组的改变进一步的图动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早在01年的时候,首次设立了“国家汉办项目经费”,大幅度的增加率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事业投入。在2001年教育部还设立了《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
(二)、教师培养方面
从专职教师培养方面来说,以前的教师的培养是以一部分中文专业课程和一部分外语专业课程组合的方式进行。但是问题来了,中文专业的教教师在某时素质不够硬,专业素质强硬不代表能教育得了外国来华留学生,中文教师外语不过硬,在课堂上无法解释某一个词语时,这时候英语可以拯救,可是专业是个限制,老师们抓耳挠腮也无法有专业的外语教师那样信手拈来。反过来讲,外文教师没有经过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接受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在解释字词来源时,缺少了优势,万一学生问来句子结构和其他问题,没有系统接受现代汉语教育的外文老师绝对束手无策。这成了难题,那么,如何克服这些难题呢?我国教育部门给出的策略便是上述国家教育部,竟教育部批准,一批院校相继开设了带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以培养专职教师。效果是显著的,从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首先开设了这一专业,此后遍地开花,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一系列的高校加入这一行列。那么时至今日,到底有多少高校设立这一专业呢,每年的人才输出又是多少?目前不完全统计至少有400余所高校已经在今时今日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学校在这方面的数量激增,这个专业的前景亦是值得期待和展望的。每年从这个专业修成毕业投入各大高校进行对外教育的人数亦是逐年上升,但远远不够,众所周知,中国在今日的国际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来华人士更不是几年前可比,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跻身世界经济林,不可避免的出现人才缺失现象,本国人士对外远远不如别人熟悉,这时候需要这类人才的时候到了,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可以很快的适应和担当这个角色。所以,即使是大量教师的培养,还远远不足以完成对应的留学生配备额数。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到今天,绝对不是止步,还要继续搞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我们知道,目前还有一部分教师尚未接受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教育,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也有教师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要继续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值得欣慰的事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设立孔子学院,并在国内大量的培养对外汉语的专业教师输送到各个孔子学院,把中国的汉字,古典文化传到世界各地。
(三)、来华留学生现状
目前,我国接受留学生人数达到了几十万之多,截止至2015年约有20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9.7万名各类外国留学生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校、科研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中文。其中,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西洋来华留学生总数分别为240,154、66,746、49,792、6,009名。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吸引来华留学生人数省份前三位。比起2014年来华留学生的377,054增加20,581,增福5.46%。③我国的教育潜力是巨大的,从来华学生增长可以看出。既得益于的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也得益于我们师资力量的逐步强大,可以说方方面面变化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要留住来华学生的心,凭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对外汉语所有的学子的一起努力,为建设祖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国家的软实力更上一层楼。
(四)、教育素质和教育质量
这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们知道,光是吸引来华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要有让他们心悦诚服留下来的动机,那就是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素质。在这方面,我国的成就是值得骄傲的。自从1978年出现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学历教育以来,至今有了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尽管对外汉语的非学历教育占了大部分,但目前已经有30多所大学设立了对外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专业.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多方面的完善的教育专业.其中还包括了网络教学,可以通过远程课程来进行汉语教学。但我国的办学条件还有不足.主要是针对硬件设施,比如说住宿条件,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在学术氛围上也应该更为宽泛,更为国际化,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留学生涌入中国学习,让中国也成为一个留学大国,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④
随着汉语热在全球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进行这一行业工作的教师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国内的汉语国际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科研能力以及灵活的运用技巧。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师呢?
首先,必须具有语言学,文字学专业知识。国际汉语教学的基础是语言学,文字学,因此,作为一个对外教师,必须有这是的语言学、文字学基础、对外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系统有全面的认识。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扎实的语言基础,可以让你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激发学生的热情、赢得学生的赞誉。其次,文化知识。从事对外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中华文化知识和世界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的民情风俗、发展历史、地理状况、各类艺术以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等一系列知识。才能在教学时传授来华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进行文化对比,文化诱导,当学生在课余更愿意去接受更大的中国,了解中国,而不是仅限眼前可见的中国。
最后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一项,外语知识。很多人认为,我能学好中国文化知识就能教育好留学生,事实上是错误的,须知,我们的面对学生是外籍学生,他们可能在来中国之前,一丝一毫的汉语教学都没接受过。所以,为了充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达到上课无障碍的效果。教师具备外语知识可以便于师生交流沟通,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汉外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吸收课堂上的内容,减少不必要的解释过程。
(五)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加强
随着汉语热潮的不断升温和外国来华学习汉语人数的增多,中国也做了很多个合作项目,更加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尤其是在高校之间。众所周知的孔子学院,在国外,很多高校都与控制学院有交流接触,另一个则是交换生,高校的学生中,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学生都有机会交换到国外(中国)的大学教汉语,比较多的国家由韩国,日本,泰国等。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交换生。来自泰国,哈萨克斯坦,非洲一些国家,在校园走动间,会不经意遇见。自从2004年以来,中国在海外创办了很多“孔子学院”,加强汉语在海外的推广力,同时政府还有计划地邀请外国的汉语教师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和中文培训,在不久的将来,相信控制学院会进驻到更多的国家地区,让更多的人学习汉语,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这种国际间的合作,是另一种途径来弘扬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我国将更好的加深国际间的合作,将我国优秀的汉语教师输送到国外,发扬汉语以及中国文化.四、外汉语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
上述对留学生2014到2015年增长进行了对比,可以知道,每年来华的留学生人数都在增长。近些年来华的留学生,从自费学习逐渐向公费学习方向发展。在最早些年来华的留学都是自费来学习中文,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热爱,但是目前而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让国外形式转变,他们出台了新政策,配合中国国际间大学的合作,政府加大力度的推广,使得留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一定的方式申请奖学金来中国学习。从经济上的支持很大程度的减少了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顾虑,让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涌入中国。
(二)关于老师配备
来华留学生关心的一个问题,便是教师。对于他们来说,中国的教师适不适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欣慰的事,国内对外汉语专业的老师也将逐步提高,目前几百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还远远不够,将有更多的学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国家也将继续大力的推广对外汉语专业,国内将输出大量的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师也不再将仅限于国内,他们会把重心逐渐的向国外专业,壮大对外汉语教师的队伍,加入孔子学院和国外高校。教师的输出也不仅仅限制在各个国家的孔子学院,也将深入到各个多家的中小学当中,我们期待那一天。
(三)总体趋势
总体来说汉语热潮将持续,来中国留学的外国人也会越来越多,分布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广泛。但是对外汉语这个专业还太年轻,中国在对外汉语教学生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完善的。例如设施的不完善,教学质量还不能完全达到优秀水平,至少是国际上认可的教育水平。中国文化和汉字的宣传力度也还欠缺,外国对我们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等等的问题等着我们去克服。这些都不是我们气馁和退步的理由,我们国家应从根本上重视起来,把汉语推向全世界,把更多优秀的汉文化推向世界文化之林,让汉语不仅仅成为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成为全世界使用度最广的语言。而且随着中国本土的对外汉语教师大量的输出,外国学生也不仅仅限于出国读汉语,他们在本国读汉语的比例也在会不断增加。我们相信随着汉语的不断推广,中国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① 来自百度百科词条解释
② 参见陈昌来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第九次印刷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闻《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2016-04-14 ④ 参见陈昌来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第九次印刷
第五篇: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资源环境学院制药工程3班201230220317 刘小红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的生产作用相当重要。广东省的农业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广东省的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就目前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的预测,由此而得出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可实现的结论。
【关键词】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应予以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农业耕作技术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农业改革。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的载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广东省是中国的粮食生产主要地之一,加快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有必要了解广东省的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广东省地理环境概述
广东省坐落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南部,海拔较低,大多数的地区为平原或者是丘陵,非常有利于耕作,沿海地区的水产业丰富,为广东的经济带来一定的效益。广东省有着适宜的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阳光充足,热量充沛,降雨量适中,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与港澳毗邻,则又是一大优势,这大大地促进了广东省的农业商品化,有助于推动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广东大部分地区是属于多山地区,很多农田都是小面积的,而这将成为限制广东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近十多年来,广东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提高了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由于广东省很多农民的素质不高,导致他们对农机缺乏一定的认识。而现在好多了,在增强对农机的推广能力后,很多农民开始慢慢地去接受并学会使用农机了。(2)农机装备总量有了一定的增长。广东是比较发达的,但在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农机。自2005年以来,农机开始有了一定的增长,农机化进一步优化,水稻联合收割机,节水灌溉机,谷物烘干机等农机开始得到推广,而水稻生产也开始向蔬菜,花卉,水产养殖,畜牧等各个领域发展。2009年广东省计划农机总动力达2168万千瓦,增长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3%以上。(3)水稻生产机械化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自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水稻机械化正快速推进,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农机装备的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改变过去不好用的农机,生产出更适合农民使用的机械,从而大大方便了农民。
但是,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不免也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我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农业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农民对农业机械日益迫切的需求相比,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
一个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低与当地政府的行动密切相关。而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政府还不够重视对农机的扶持与引导。虽然广东财政投入农机的总量在增加,但是增长幅度不大,而且现在人民币没有升值,反而物价上涨,购买一台农机的钱远远高于从前。虽然政府有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但补贴的资金与农
民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地区,享受补贴的农民只占申请补贴农民的几十分之一,资金缺口大,影响了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目标的实现。很多地区的当地政府虽然有颁布一些惠民政策,但始终没有生成切实可行的条规,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需求,也因而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地区间农机化发展很不平衡
广东省的农机化发展不平衡突出。珠江三角区不仅地理环境优越,而且经济相当发达,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其农机化水平高,尤其是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而相对于广东的很多山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欠发达,农业发展水平很低,农民收入低,拥有农机的用户寥寥无几,因此这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当地缓慢。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直接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但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又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消除农机化不平衡发展的现状是不容易的,只有在稳步发展发达地区的农机化的同时,不断地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农机化发展,才能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
3.农民对农机的购买力比较薄弱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对农民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农民不再需要卖力地去耕作而收效甚微,而要求他们要懂得如果使用农机来快速而轻松地去工作。但现状却是,虽然近年来农机装备数量有了一定的上升,但是由于农民的人均收入普遍较低,几乎买不起农机,更不用说使用农机了。所以对农机的购买力相当地薄弱,导致农机在很多山区都得不到推广。另外,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民自主经营地位提升了,自主决策的意识也加强,他们对农机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农机管理机构所能提供的都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自然而然也降低了对农机的购买力。
4.农机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
广东大部分山区的农田都是小面积的,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就要改善农机。而目前的农机大多数比较落后,很多的使用都要么过于单一,要么就是受到地理环境或气候的限制。虽然近年来不断地改造出新型的农机,如新一代抛秧机,收割机之类的,但是这些农机的功能仍然过于单一,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耕作方式。很多地区只注重生产大量的农机,以量的多少来衡量农机的推广程度,投入大量的经费去生产一批又一批的低效率,高耗能,寿命短的农机,而忽略了农机的创新的重要性。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广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广东农机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扩大了对农机的需求,展望未来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农机在各地农村中得到普及
未来广东省的居民生活水平将普遍提高,同时政府对农机的经费投入也将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进一步完善,农民普遍解决了买不起农机的问题,对农机的购买力将大大增强。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自己的农机,农民的自主经营能力大大提升。农业机械化在农村中将得到普及。
2)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环境相调
未来农机将一改以往与环境不相适应的缺点,朝着与环境相协调的模式改
进,融入了更多创新技术后的农机不但能克服恶劣的气候,土地等因素,不受环境的限制,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农机化所带来的好处。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将针对当地的地理及人文环境,通过颁布各类法令以及有效的宣传,不断地改进当地的环境,使之更加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业机械化技术进一步提高并推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的农机化技术必然会迈向更深一步。在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下,农机推呈出新,不断等到完善。与此同时,农机化技术也将进一步推广,由原来单一的用于粮食作物的农机技术向各个领域扩散,如应用于花卉,蔬菜,农产品的栽培及养殖业和畜牧业等领域。
4)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完善
以往的农机生产与质量安全无保障,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而未来广东省将针对农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农机生产的监控,切实保障生产的安全性,针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密的管制以保障其质量。同时,政府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农机实施推广许可制度,打击假冒伪劣农机,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
5)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设备迅速发展
未来的广东省走的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适应,则必须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机械械化技术设施设备,包括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节水灌溉、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种、高效安全施药、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装备等机械化技术。
结语:广东省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但由于存在某些问题,农业机械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政府要加强对农机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人民对农机的认识,同时,要完善服务化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机的扶持力度,制定农业机械化目标,带领全民朝着这个目标奋斗,这样,农业机械化在广东省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刘胜敏.广东省农业机械化问题研究.2008.5.30
[2]佘淑琴.王树武.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年会
[3]李庆荣.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模式选择.现代农业装备
[4]臧英.罗锡文.段洁利.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2007.5
[5]杨敏丽.白人朴.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中国农机化.2004第6期
[6]山宝琴.刘亚锋.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7]柳军.浅谈农业机械在我国的发展[J]科技促进发展.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