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关工程
遵义“三关工程”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2013年04月18日05:59工人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赵福中)贵州遵义市汇川区的付廷勇去年从广东返乡后,在镇里帮助下贷款3万元,自己投入10万元,轰轰烈烈地干起了养猪业。一年过去后,他已盈利3.5万元,并被村党支部发展成了一名预备党员。
付廷勇的致富梦得以实现,成为该市近几年不断深化“三关工程”,对外提高农民工创业致富能力,对内提升政府“后勤服务”意识,打造农民工“幸福家庭”成长平台的一个生动缩影。
关心外出农民工,使其安心务工;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关怀空巢老人,使其安享晚年——遵义市的“三关工程”始于2007年,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专门工作机构。
该市首先将农民工提高致富能力作为首要工作,并搭建了劳动力就业培训平台、维权工作平台、创业服务平台、亲情关爱平台等“四个平台”提升农民工素质、加强维权服务、引导和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着力优化农民工工作生活环境。
为了让外出农民工务工无忧,遵义市还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维权网络,同时搭建了农民工自治管理平台,搞好引导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各级工会也与农民工输入地的工会、法律援助机构等组织建立双向维权机制,开展双向维权服务。遵义市总工会已与45个城市签订了双向维权协议,市法律援助中心与33个城市的法律援助中心签订了双向法律援助协议。
各级工会还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加强农民工源头入会工作,把农民工吸纳入工会组织,使他们有组织的依靠。目前,全市已吸纳了44万名农民工加入工会。
在搭建创业平台上,近年来,遵义市各级部门通过召开农民工座谈会、联谊会,表彰优秀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各项优惠措施等形式,积极引导、鼓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少县级工会纷纷开出“重奖”,奖励带头返乡创业农民工开辟就业渠道,这些措施减少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三关工程”实施以来,遵义市共培训农民工42.7万人次,推荐农民工就业20多万人;相继有3.4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解决了1.5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原标题:遵义“三关工程”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二篇:“三关”工程
遵义市“三关工程”促进社会和谐
2007年以来,贵州省遵义市首创,并全面开展了“关心外出农民工,使其安心务工;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关怀空巢老人,使其安享晚年”为主要内容的“三关工程”,市、县(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为全市142万名农民工、13.5万名留守儿童、8.4万名空巢老人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服务,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搭建“四个平台”,着力优化外出农民工就业环境
搭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平台,搞好就业服务。针对农民工素质普遍不高和缺乏技能技术的情况,制定了培训计划,统筹“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再就业工程”等培训资金,整合职业教育中心、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心等教育资源,以校企联合、校镇联合、校校联合等培训模式大力实施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建立劳动就业信息网络,有组织地转移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三关工程”以来,全市共培训农民工42.7万人,推荐农民工就业20多万人。
搭建维权工作平台,加强维权服务。一是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维权网络。市、县两级建立了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乡、村两级建立了农民工维权服务站,市、县级总工会开通了“12351”维权热线,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并聘请律师进行法律咨询解答。目前,全市243个乡镇(街道)党务政务中心全部建立了“三关工程”维权服务岗。二是在外出农民工中聘请维权联络员。维权联络员负责向输出地各级维权机构反映外出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情况,协助开展各类维权工作。三是与农民工输入地的工会、法律援助机构等组织建立双向维权机制,开展双向维权服务。市总工会已与45个城市签订了双向维权协议,市法律援助中心与33个城市的法律援助中心签订了双向法律援助协议。实施“三关工程”以来,全市各级农民工维权机构共为2.95万余名农民工提供了维权(咨询)服务,涉及资金1654余万元;为7万多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涉及资金2900余万元。
搭建自治管理平台,搞好引导服务。一是各级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加强农民工源头入会工作,把农民工作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吸纳入工会组织,使他们有组织的依靠,目前全市已吸纳了44万名农民工加入工会。
二是在输入地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小组、流动工会小组等组织,主动与当地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取得联系,取得当地组织的支持和指导,加强自身管理和提高自身维权效果。
搭建创业平台,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近年来,全市各级有关部门通过召开农民工座谈会、联谊会,表彰优秀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各项优惠措施等形式,积极引导、鼓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开辟就业渠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减少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三关工程”实施以来,全市相继有3.4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解决了1.5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建立“三张网络”,着力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建立社会关爱网络,为留守儿童提供亲情关怀。一是全面推行代理家长制度。针对留守儿童生活无人管、学习无人问,甚至行为失范这些情况,实行了代理家长制度,采取重点对象“一对一”和一般对象“一对几”的方式结对代管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实行“三管一强化”(即:管思想、管学习、管身心,强化外出务工者对子女的抚育义务),为他们提供亲情关怀。在校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主要由学校老师担任,学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主要由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担任。全市共有代理家长9.2万多名,代管留守儿童11.3万名。湄潭县还在乐乐中学成立了“代理家长”和“爱心妈妈”培训中心,分期分批组织“代理家长”和“爱心妈妈”培训。二是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各县、区(市)依托学校和社会力量,在有条件的地方办起了“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由学校老师和社会爱心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生理辅导和生活帮助。目前全市已建“留守儿童托管中心”368个,吸纳留守儿童7500人(次)。三是开展慰问活动。4年来,全市共慰问留守儿童8.7万人,发放了价值530万元的慰问品。其中,2011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带队慰问了汇川区大坪小学等四所学校的4700余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赠送了价值16万元的书籍、文具、校服等。
建立家庭关爱网络,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通过安装亲情电话、开通亲情视频和设置亲情信箱,为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父母搭建了一个及时的、“面对面”交流情感的平台,缓解了留守儿童思亲之苦和外出农民工的念子之情。亲情信箱还分对外和对内两种,对外是寄信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对内是向代理家长
表达心声。现在全市共设亲情信箱2075个,开通亲情电话7021个、亲情视频1041个。
建立学校关爱网络,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一是针对留守儿童大多自卑,性格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等情况,各中、小学经常有针对性地专门为留守儿童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文娱晚会、体育比赛等,鼓励留守学生积极参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与同学交往的能力,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二是开展城镇学生与农村学校留守学生“手拉手”活动,通过让留守学生与城镇学生的交流使留守学生了解外面世界,开阔眼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落实“三项制度”,着力改善空巢老人生活条件
落实空巢老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一方面,将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纳入农村低保或安排到乡(镇)敬老院生活。目前,全市有3万余名空巢老人享受农村低保,有2800人(次)空巢老人进入敬老院生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外出务工者返乡的机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干部上门走访、签订《履行家庭责任承诺书》和《赡养承诺书》等形式,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外出务工者赡养老人的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目前,全市签订《履行家庭承诺书》和《赡养承诺书》2万余份。
落实空巢老人医疗保障制度。一是每年免费为空巢老人体检一次,并建立健康档案,4年来,已免费体检11.2万人(次);二是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空巢老人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开设空巢老人就医绿色通道,设置空巢老人就诊专门窗口,发放空巢老人就医卡,方便空巢老人就诊;四是完善空巢老人医疗救助制度,对享受农村低保的空巢老人和家庭困难的空巢老人减免挂号费、医疗费用等,减轻农民工家庭负担,4年来共减免空巢老人就医费400余万元。
落实空巢老人人文关怀制度。一是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教育”的原则,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了“老年人互助协会”,动员空巢老人参加协会,开展一些符合农村老年人特点的健康有益活动,使空巢老人之间及与其他老人之间互帮互助,使他们活动有场所,烦恼能倾诉,特长能展示,做到身心愉快。二是推行结对挂帮空巢老人制度。主要由乡(镇)、村、组干部和党员,与空巢老人结对子,定期走访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排遣孤独的心情等。三是开展关怀行动,在元旦、春节,特别是老年节等节日期间,各级各部门组织干部慰问看望空巢老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目前,全市结对帮扶空巢老人3.6万人,成立老年人互助协会、老年人文体协会等组织1303余个,慰问空巢老人1.4万人(次),发送慰问金119万余元。
第三篇:“三关”工程工作总结
“三关”工程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以“关心农民工,使其安心务工;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关怀空巢老人,使其安度晚年”为目标,结合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将其列入农村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三关”工程的深入开展。现将5年来“三关”工程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多年来,我局为有效开展“三关工程”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关工程”领导小组,把“三关工程”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我局医药卫生事业统筹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对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三关”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召开“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等专题会议15次、调度会议12次。其次是在局财务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划拨了经费10万余元(含慰问金),切实保障了全局“三关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当中,局主要领导经常亲自过问“三关工程”工作,在工作安排部署、经费划拨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1
使我局“三关工程”总体工作环境也在逐步改善。
(二)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
为努力提高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对“三关工程”工作的认识,局党组进一步加强统一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责任,把“三关工程”工作纳入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工作目标考核。
(三)加强农民工职业病防治以及宣传工作。
2007年以来,我局以“报刊上有文字,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形象”为目标,不断拓宽宣传渠道,持续不断的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以在繁华地段设立宣传点,电视台播放滚动宣传字幕,报纸上推出健康教育专刊等形式,有效地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营造了广大群众共同积极参与关爱行动,弘扬无私奉献精神的良好氛围。其次是以县委宣传部安排的“四下乡”活动为契机,积极牵头组织县疾控中心、卫监所等医疗卫生单位,利用县镇赶场天、人口集中的地方,开展职业病防治和宣传工作,对农民工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向农民群众发放《凤舞AA—AA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故事选编》、《外出务工须知》以及法律法规等相关宣传资料,共发放宣传资料30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4万人次,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利用好一切宣传载体,让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关爱行动,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三是对辖区内水泥厂等生产、加工企业开展员工健康监测体检12000人次。
(四)积极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积极配合教育、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开展关爱儿童为题材的各种文艺表演,以“讲文明、树新风,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充分展示他们良好的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
乡镇卫生院免费为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关怀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从而使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让外出务工家长安心工作,使留守儿童从小健康成长,截止目前,全县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外出务工人员电子健康档案8万份。
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对留守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一些疫苗接种不及时的,村级卫生室全部进行上门补种,切实增强留守儿童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5年来,全县已完成卡介苗、脊灰苗、百白破等疫苗接种共15万人次,接种率99.79 %。
(五)弘扬优良传统,关怀空巢老人晚年生活。
我局对全县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7万余份,在“四下乡”、“巡回医疗”等活动中,组织了县医院、中医院、保健站几家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各乡镇对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免费开展了健康咨询和义务就诊活动,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进行了一次免费体检,对他们的甲状腺、淋巴、泌尿生殖器、四肢、血压、神经及精神等作了详细的检查,开展义诊、上门就诊1600人次,服务农民工、留守
儿童、空巢老人20000人次。
(六)以党建帮扶为契机,加强阵地建设。
为方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就近就医,多年来,我局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85万元,在全县l4个乡镇新修建了17所村卫生室,解决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对“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生产生活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940余次对850余人进行免费医疗,减免或优惠费用78000多元;对160余人发放慰问金15000多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局紧密结合党建、计生帮扶工作,组织局机关干部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帮扶,发放帮扶责任卡,详细记载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明确帮扶责任人。对全县3500多位空巢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结对帮扶,共140余对。
(七)强化建档列卡、建立医疗服务长效机制。
我局依托村级卫生室进一步完善了辖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档案。要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外出和返乡民工”进行逐一摸排、逐人登记,确保不重、不错、不漏一人,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档案。如:基本情况表册、心理访谈记录、体检登记表、健康教育档案、疫苗接种档案、病历档案等。每半年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一次义务体检,并联合辖区所在单位定期开展送医送药活动,强化老年人的医疗健康服务。开通“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医疗绿色通道,做
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生病有救助,实行成本治疗,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使广大农民工安心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空巢老人安享晚年。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局将继续深化关心农民工工作,加大关爱留守儿童和关怀空巢老人的工作力度。紧紧结合国家卫生项目的实施,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村的环境改变,面貌改变、生活改变。一是大力营造宣传氛围。二是建立医疗服务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医疗卫生阵地建设。
第四篇:全市“三关”工程现场会解说词
全市“三关”工程现场会
解 说 词
**镇地处**县城,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3.4℃,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全镇海拔在900至1300米之间,以喀斯特地形和丹霞地貌为主,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全镇幅员308平方公里,辖23个村(居),现有人口1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3618人、留守儿童1560人、空巢老人350人,进城务工人员24532人,进城就学儿童872人。随着县委提出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我镇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为我镇早日跨进省级经济强镇行列奠定夯实的基础。
近几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关工程,始终把“推动‘三关’、促进和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总体部署,同规划、同考核。在工作中不断扎实创新,探索突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各位领导,这是我镇近几年来开展三关工程工作的图片剪影,敬请检阅指导。
这里是我们**镇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是按照服务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统领,以三关工程为重点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把三关工作纳入创新社会管理的常态化工作进行精细管理,在具体实施中按照“窗口有接待、接待有分流、分流有帮扶、帮扶有反馈”的工作方针。为“贫困职工帮扶救助”、“三关工程”的特殊人群设立窗口和维权电话,开通信息网络,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根据居住区域分流到相应学校就读,对外出民工开展热线维权,对返乡民工创业开展咨询服务,并将服务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帮扶流程、救助标准及创业就业优惠政策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将服务指南、宣传手册摆放大厅免费取阅,让服务对象清楚明白。同时,为更加方便群众,服务三关,我们把水、电、通信费、党费收缴、党组织关系接转、涉农补贴、医保、社保、民政、工会、“三关”、综治信访、咨询、存取款等服务内容整合进入中心,进行一站式综合办理,以优质规范的服务,高效便捷的效率,让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第五篇:2011年三关工程工作总结
2011年三关工程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分解2011年“三关工程”目标任务的通知》(县办通[2011]48号)和县三关办《关于报送2011年“三关工程”工作总结和统计表的通知》(A三关办通[2011]5号)等文件要求。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三关办”的领导下,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有效推动了“三关工程”的深入开展。现将我局2011年“三关工程”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关心外出农民工,使其安心务工。对农民工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利用赶场天、人口集中的地方,向农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一年内,共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故事选编》1500余册、《外出务工须知》2000余册、法律宣传资料1700多份。
(二)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借助“六一”儿童节开展留守儿童文艺表演,以“讲文明、树新风,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充分展示他们良好的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并发放慰问金15000多元;借助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同时免费为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关怀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从而使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让外出务工家长安心工作,使留守儿童从小健康成长,(三)关怀空巢老人,使其安度晚年。对空巢老人用情去关怀,努力实现 “生病能医治、困难有帮助”。对全县3500多位空巢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结对帮扶,共140余对;940余次对850余人进行免费医疗,减免或优惠费用78000 多元;共建老年人互助协会3个;对160余人发放慰问金15000多元。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说,我局“三关工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措施和力度的差异,导致整体推进不平衡;二是由于制度缺失,配套政策措施跟不上,给体制机制建立带来了困难;三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参与“三关”工作力量尚未有效整合;四是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调研不够,措施不明,满足于一般化;五是长效机制建设还需加强;六是“三关工程”经费来源渠道不多,难以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七是宣传不够,干部考核、责任追究办法、部门力量整合等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弥补不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为要求,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更好地为外出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服务,并认真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圆满完成工作目标任务、AA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