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风暴下返乡女农工状况调研报告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不少企业已经倒闭或停产,直接影响到我县在外务工人员的就业,导致部分农民工返乡。为跟踪分析返乡女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根据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和要求,我们结合2008年12月底全县女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资料,近期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返乡农民工春节后就业情况认真进行
了抽样调查分析,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约4万人,年底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1914人,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农民工1739人,女性766人。
(一)、金融危机影响女农民工就业意识转变。每年春节过后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高峰期,今年女性外出务工人员在择业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往年前往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求职务工的女农民工流量很大,但今年这些线路人员流量相对平稳,受金融危机影响,女农民工就业意识开始转变。南方部分工厂企业减员或关停,部分女农民工认为南方工作不好找,争取在当地就业。往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节后返城、返厂的时间上都比较规律,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不少返乡女农民工对节后出行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还处于观望状态。受金融危机影响,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有所下降,女农民工的就业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导致一些务工者因未找到工作又再次返乡。从我县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属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少数人掌握部分专业技能。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又缺乏专业技能,加之人生地疏,在竞争中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农村劳动力缺乏就业竞争力。
(二)、女农民工就地创业人员增多。在外务工使农民工开阔了眼界,意识到在本地创业和发展好种、养殖业同样能致富。各乡镇涌现出一批在本地搞种、养殖的女农民工,以养猪、鸡、牛、羊为主,这部分人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开拓精神,积极关注市场和信息,具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期望政府能够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多给予扶持。调查表明,部分返乡女农民工则不愿再外出,他们一是想在本县经济发展中寻找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不想再务农,由于在外务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技术,想在家乡自主创业,搞一些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及创办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
(三)、返乡女农民工对政府给予就业方面的支持表现出较高的期待。通过走访调查,在节后就业问题上,女农民工期望政府在就业门路上予以帮助,特别是提供就业岗位。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女农民工更希望得到来自政府及有关部门权威准确的就业信息和更直接的就业帮助;在自主创业上提供支持,特别是资金扶持。调查显示,考虑返乡留在本地自主创业的女农民工,期望“提供信贷资金优惠和支持”和“提供创业服务指导”是农民工自主创业时最希望政府能给予的帮助。
二、主要措施
面对复杂就业形势,2009年以来,我县采取多项举措,帮助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外出转移就业。
(一)注重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对女农民工的就业指导,收集了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通过组织专场招聘洽谈会、开辟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区域劳务合作,组织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其次大力开发本地就业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开发县内公益性岗位,吸纳安置返乡人员就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机遇,搞好本县企业和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供需对接,农村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与农民工供需对接,以项目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目前,全县实现向外输送转移女劳动力1万余人,就地转移就业近1000人。县政府下文健全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对农民工的各项公共服务,为农民工排扰解难。及时妥善安排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并享受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有关待遇,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列入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其看病就医问题。加强返乡农民工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的衔接。进一步做好返乡农民工及其随返家属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认真组织返乡农民工有序流动,帮助他们解决返乡中的实际问题,对困难人员给予适当救助。
(二)注重技能培训。针对金融危机带来冲击的影响,我县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大财政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扩大培训效果,组织返乡农民工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解决目前岗位需求和劳动力技能不相匹配的问题,优化劳务产业结构,提高农民工市场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转移就业和提升创业能力。对农村零转移就业就业家庭实施就业援助,
第二篇:我县农民工返乡状况调研报告
受国际金融风暴的袭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正在遭遇“成长的烦恼”,限产、停产或者外迁。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利润下滑,许多大中型制造企业也迅速收紧扩充步伐,导致大批工人被裁,或被迫休假,致使部分农民工纷纷踏上返乡路程,提前归家的现象。最近,我局农调队对返乡回流农民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一、全县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及其成因
1、返乡回流总人数。我们对所辖17个乡镇的315个村进行了摸底调查。2008年前三季度,全县外出务工人数为9.5万人,其中在省外务工的6.5万人,截至12月底,全县共返乡回流约5200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5.5%。
2、返乡回流时间。今年,农民工返乡时间明显早于往年,过去一般在春节前后10天以内,今年返乡的启动时间至少提前了1个多月,长的达到90天以上。
3、返乡回流农民工年龄结构。据统计,返乡回流农民工中,16-25岁占10%,26岁-40岁占32%,40岁以上占58%。由此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的以36-50岁的大龄农民工为主,部分从事高体力,低技能工作的农民,因文化水平较低,失业后,很难在当地再找到新的工作。
4、返乡回流农民工的地域及行业分布。返乡回流农民工集中在沿海及珠三角、长三角和我国北方,其中以沿海一带为主,占65%以上,县内返乡人员在2%以内;返乡回流农民工中85%以上来自对外出口和中小型企业,其中,从事制衣业、玩具业、机电业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5%,其次为建筑业,占20%。
5、返乡农民工工资情况。调查表明,65%的农民工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23.6%的工资不按时但可以足额发放,两者累计,高达88.6%的农民工工资可以得到足额发放。由此可见,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经得到较好解决。但在调查中,部分农民工对现有的按或项目结算工资的方式颇有怨言,希望按月发放工资。调查发现,农民工收入状况有所改观。被调查者中,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占40.7%,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的占44.0%,两者合计,八成以上农民工月均收入超过1000元。61%的农民工对收入状况表示基本满意。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全县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420元,而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多集中在千余元,这相对于城市用工来讲明显偏低,加之农民工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其付出和收入并不成比例。农民工之所以对其收入状况满意度较高,究其原因,关键是其对进城务工的期望值较低,虽在城市务工,但他们仍以在农村务农收入为参照,所以比较容易满足。
6、返乡农民工回流的原因。企业经营不景气是农民工提前返乡的主要原因。据返乡农民工反映,农民工提前返乡主要是其所在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多出现破产、停工、歇业等情况所致。如安福镇望城村的农民工周尚松说“:十几年过来,都是下半年这个时候最忙,唯一今年10月份就已经接不到活干了。”其所在工厂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订单明显减少,工厂开工不足或停工,对工人或是放假,或是采取自然裁员,特别是十月份以来,开工时间不足一半,所拿的工资已不能维持正常生活,二是外出务工相对收入较低。据调查,目前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收入一般在1000元左右。据太浮镇王化村的杨振国说,他在深圳三和兴玩具厂务工,月收入一般在1200元左右,但每天必须工作10个半小时,而且每月只能休息2天时间才能拿到这么多,如果按正常工作时间,月工作22日,每日8小时,那么他们就只能拿到月800元的底薪。而且工厂每月还要扣住宿费等。由于城市生活费用较高,又一时难以找到工作,被解雇的农民工只能选择返乡。三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国家1000亿投资计划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具有吸引力,让他们感觉在家乡也可能存在发展的机会。
二、采取有效措施,从容应对农民工返乡潮
这次农民工返乡带回来的不是消费和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而是再就业的困难和基层工作稳定的压力,这些思想活跃的农民精英该如何管理成为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新课题。近年来,进城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工集中返乡,意味着众多农民家庭收入锐减。大部分农民工返乡,让我们得以再次思考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富余劳力如何培训,如果行之有效,不失为转“危”为“机”的新契机。
为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效缓解他们的失业之痛,**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返乡农民工帮扶计划,拟定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实施方案,切实为农民工搞好“五送”工作,即:送岗位、送信息、送培训、送政策、送温暖。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择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采取以下七项措施,帮助返乡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全
第三篇:返乡女工创业状况调研报告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共有人口97.6万人。全县共有农业人口82.3万人,农村劳动力46.3万人。2010年,全县外出农民工达19.8万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年底以来,我县大量农民工陆续返乡。2010年4月,**县妇联全体干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对近年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走访了5个相关单位和8个典型乡镇的20个村,召开座谈会10次,调查对象达540人,了解了我县返乡女农民工的就业创业的基本情况,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返乡女农民工就业创业现状:
(一)、返乡农民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3月底,**县累计返乡农民工8.9万人(其中女性占40%),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总数(19.8万人)的44.9%,其中,其中珠三角地区就返乡6.6万人,长三角返乡0.8万人,其他地区返乡1.5万人。从地域分布来看,返乡农民工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主,达7.4万人,占返乡总数的83%;从年龄结构来看,16—30岁以下民工返乡5.86万人,占总数的65.8%,30一50岁以上民工返乡3.04万人占34.2%,产业熟练工人、企业老员工返乡比例比较低。
(二)、女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调查的返乡女性反映的情况来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有的企业甚至倒闭。有的农民工无法找到工作,有的农民工工资普遍降低,勉强能够维持个人生活,不如回家发展产业计划。二是解决留守在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前夫妻双方在外务工,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年迈的老人照看,造成了这些留守孩子心理上的阴影、人格上的不健全和学习上的欠缺,在社会、家庭和子女的强烈要求之下,很多返乡的女性留了下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三)、返乡后的就业情况:
我县各级各单位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返乡人员再就业,通过加强信息服务“找岗”、加强区域合作“保岗”、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岗”等形式不断强化职业培训、鼓励返乡创业,解决了大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我县将多家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整合,构建了一个中心(县就业培训中心)、一所职校(县职业中专)、一支团队(全县7家定点社会培训学校)的“1 1 1”县级职业培训网络,形成了集电脑操作、基础英语、车钳电焊、电子应用、驾驶汽修等多项职业技能于一体的就业培训体系。今年来,通过职业培训网络,已累计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513人,开展阳光工程培训400多人,较大地提高了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截至2010年4月底,全县返乡的8.9万农民工中,已有7.4万人再次外出务工(其中实现省外务工5.1万人,省内务工2.3万人),部分留乡创业、和就地4转移就业,部分仍在观望。
(四)、返乡女农民工的创业现状:
返乡女性积极自主创业: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返乡女性在家留守责任田和责任山务农的只占到10%,90%的女性回家后用自己在外打工积攒的储蓄作为原始基金发展自己的创业计划。2010年,车湖垸乡高湖村1组的覃晓芳前几年和丈夫在外开餐馆积攒的19万元,作为创业基金,在娘家青林乡开办了大型养鸡场,年出产3300羽蛋鸡,现在已基本实现盈利;该乡长堰村的41岁的覃清香2010年前随丈夫在一家电池厂打工,为照顾临近高考的孩子学习,回乡投资12万元办起了生猪养殖场,年出栏100头生猪,9头母猪。钟家铺乡林场村36岁的徐红群,XX年年冰灾市和老公回家,在朋友的推荐下利用本地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投资近50万元办起了环保木炭加工厂,销路好,利润丰厚。创业的基本要求带动了她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近年来返乡的多数女农民工已经接受了劳动部门、“阳光工程”等提供的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在我们调查的540名对象中,40岁以下的女性100%接受了补贴的电脑、家政、烹饪等技能培训项目;40岁以上的女性100%接受了畜牧、农业等部门组织的送科技下乡的养殖等专业技能培训;100%的女性希望接受政府组织的收费偏低的技能培训。今年42岁的太平桥乡九桩堉村的张一萍,养殖了80头波尔山羊,一直以来她跟着饲料店的技术员学些技术,在实践中摸索,县畜牧局的技术员到他加上了一堂课后,她深有感触地说:“真正掌握一门技术对养殖业是大有帮助啊!”
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创业:年初县委下发了《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将返乡农民工创业纳入全民创业扶持范围,制定出台了《**县创业引导资金管理实行办法》、《**县创业实体聘用本县从业人员补贴试行办法》、《**县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构建起了以小额贷款担保为主,税费减免为辅,社会保障为补充的农民工创业配套扶持政策体系。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各部门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特别是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免费提供创业服务。沙坪镇返乡女农民宋智慧,今年2月在该镇创办牲猪养殖合作社,顺利获得了4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漳江镇返乡女性伍惠英在本镇创办惠源制衣厂,相关部门齐上阵,仅用时5天就将证照办理、贷款申请、用地划拨、税务登记等手续全部办理完毕,劳动部门还主动为其招满了103名员工,这些激励举措极大的激发了返乡农民工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热情。目前,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潮正在逐步升温,现已相继有819位返乡民工创办了经济实体,实现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
(五)、返乡女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惑与需求:
通过调查走访,发放问卷,被调查的540名女性在创业的要求上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择业上希望得到指点:部分返乡女性带着“落叶归根”的思想和积累多年的心血回到家乡,她们已经不习惯被限制在几亩良田上,她们更想做点能够有较大收入的创业,但是限于对市场了解程度,在选择项目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她们极想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选择一门前景可观、效益不错、投入不是太大的项目。
2、技术上希望得到指导:调查中,已经在进行自己创业计划的女性普遍反映,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是在摸索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希望得到有关部门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太平桥乡的孵化大户李志华、钟家铺乡骆松枝,在选择了土鸡孵化和生猪养殖项目后,自己买了相关资料学习,然后遇到困难在饲料供应商的指导下学习了一些防疫知识,基本能够应对一般的疫情和小的病害,但是她们仍然想得到最优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希望有关单位能够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
3、资金上希望得到扶助:返乡创业女性在创业过程中,初期可能会遇到市场了解不够、技术跟不上等问题而出现亏损情况,这种时候她们最期望得到政府在资金周转上的扶助,帮助她们度过难关,缓解因经济上的压力带来的创业积极性的挫败导致最终放弃创业计划。
4、组织上希望得到关爱:创业过程中,这些女性不希望孤身作战,她们希望有协会或者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组织给予技术、资金、流通上的各项帮助,希望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希望周边产业能形成一个极大的产业链。
1、加强服务协调,促进妇女就业创业:
1、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妇女创业就业能力。继续积极推进“政府买单、部门领办、妇女受益”的培训模式,依托培训基地,结合当前形势变化,开展具有市场导向性的就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多形式、分层次开展培训,大力提高妇女的创业就业能力,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机制。适时举办巾帼创业培训班,帮助有创业需求的妇女学习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发挥妇女在促进发展、拉动内需、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1、着力培育项目,拓宽妇女创业就业渠道。
一是大力发展本地工农产业,增加本地就业的吸附能力。要积极探索“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留住返乡农民的智慧和经济实力。太平桥乡中心村1518人,2010年之前,每年外出打工人数为110人左右,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心村周围的中小企业从以前的3个增加到今年的5个,且新增的文源油茶开发公司需要大量劳动力,据统计,今年该村外出人数减至50人(均为常年在外打工者)。二是以家庭致富促进灵活就业。继续发展特色女性就业品牌,通过联系外包加工业务等形式为农村失地女性、返乡妇女创造就业岗位。形成培训-实践-就业模式。
3、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积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相关协会的建立,县农业协会组织要继续加大对农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形成协会帮助会员实现多赢的服务渠道,让协会成为农村产业大户的娘家和“贴心人”。二是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农村产业大户的金融扶持力度。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相当突出,授信门槛高、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金融部门要积极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降低信贷门槛,放宽评级标准,并适当扩大县级贷款审批权限。对生产项目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妇女进行信贷扶持,帮助她们争取贷款、减免税费、简化手续,扶持妇女创业就业。三是联合劳动保障等部门,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开展春风送岗位就业援助活动;联合女企业家,为更多女性提供咨询、项目、实习和见习等服务;建立妇女创业项目库,推介创业项目。
4、加强宣传,营造妇女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一是组织政策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为妇女分析形势、讲解政策,开展法律咨询、政策援助、法制宣传等活动,帮助协调解决妇女劳资纠纷问题。借助女企业家协会平台,开展专题讲座,引导鼓励女企业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勇担社会责任。二是继续培植和宣传一批优秀妇女创业典型,通过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实施以点带面计划,带动更多女性积极就业与创业。三是大力宣传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与劳动部门联合进行督促检查,努力消除用人单位招聘招工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努力推动实现女性与男性拥有同样平等的就业机会;积极关注女农民工的土地权益,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热情关心家庭困难的失业妇女,努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第四篇:返乡调研报告格式
(全局格式:上下边距2.54厘米,左右边距3.17厘米,不添加任何页眉或页脚,单倍行距)
报告标题(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0 段后0.5)
作者:×××(小四号,楷体_GB2312)
班级:×××(小四号,楷体_GB2312,班级名称用全称,如:人力资源管理09-1班)家乡:×××(小四号,楷体_GB2312,具体到市/县,如:河北省石家庄市)
(空一行)
(引语)××××××××××××××××××××××××××××××××××××××××××××××××××××××××××××××××××××××××× ××××××××××××××××××××××××××××××××××××××× ××××××××××××××××××××××××(五号,宋体,段首空四个英文字符)
一、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首字前空四个英文字符,段前0.5 段后0.5)(正文)××××××××××××××××××××××××××××××××××××××××××××××××××××××××××××××××××××××××× ××××××××××××××××××××××××××××××××××××××× ××××××××××××××××××××××××(五号,宋体,段首空四个英文字符)
(一)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首字前空四个英文字符,段前0.5 段后0.5)(正文)××××××××××××××××××××××××××××××××××××××××××××××××××××××××××××××××××××××××× ××××××××××××××××××××××××××××××××××××××× ××××××××××××××××××××××××(五号,宋体,段首空四个英文字符)
1、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首字前空四个英文字符,段前0.5 段后0.5)
(正文)××××××××××××××××××××××××××××××××××××××××××××××××××××××××××××××××××××××××× ××××××××××××××××××××××××××××××××××××××× ××××××××××××××××××××××××(五号,宋体,段首空四个英文字符)
(1)四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首字前空四个英文字符,段前0.5 段后0.5)(正文)××××××××××××××××××××××××××××××××××××××××××××××××××××××××××××××××××××××××× ××××××××××××××××××××××××××××××××××××××× ××××××××××××××××××××××××(五号,宋体,段首空四个英文字符)
请严格按照以上格式完成报告的撰写和排版
第五篇:女大学生参政意识状况调研报告
参政是一切阶级、性别实现自己要求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女性参政是指女性有意识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当代大学生是女性的特殊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是中国未来女性政治参与的代表,那么,这部分群体的参政意识如何呢?为此,笔者选择了湖南的三所高校即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和**大学的女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方法为典型调查与随机调查相
结合,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19份,回收率为81.9%。在随机抽查的三所高校的数据中,13.61%的女大学生是党员,33.87%是入党积极分子。
一、当代女大学生参政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参政初始意识调查情况:
1、对“政治参与”一词的理解
非常了解
一般了解
有一点了解
不了解
5.74%
52.75%
30.28%
11.23%
2、对国家时事的关心程度
非常关注
一般关注
有一点关注
不关注
14.22%
53.18%
29.01%
3.60%
3、了解国家时事的主要途径
广播电视
报纸刊物
网络信息
其他
73.14%
55.19%
36.75%
2.93%
4、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注情况
非常关注
一般关注
有一点关注
不关注
5.34%
36.50%
43.59%
16.73%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整体上当代女大学生的参政初始意识尚可,处于萌芽状态。
(二)有关政治参与的活动情况:
5、女大学生参政的主要方式
行使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参与社会管理,如参加选举、集会等
加入政党,参与政治活动
愿意作为候选人参与人民代表的选举
其他
76.07%
50.43%
38.46%
3.41%
6、对于自身参政行为的意义认识
影响很大
影响一般
没有一点影响
不清楚
61.17%
15.87%
9.89%
13.07%
7、政治面貌状况
中共党员(包括预备党员)
入党积极分子
共青团员
其他民主党派党员或一般群众
13.61%
33.87%
48.46%
4.05%
从该调查结果可以窥见当代女大学生行使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如参加选举、集会等的占到了76.07%,加入政党,参与政治活动的占到了50.43%,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参政意识如对于参政行为意义的认识上,61.17%的人已经认识到自身参政行为对政府行为有很大影响,这种认识对促进女性积极参政议政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有很积极的进步意义。
(三)女大学生加入政党目的调查:
对于加入政党目的的调查,可以看出入党动机的非纯粹性仍然存在,理想信念有待加强。
(四)影响女性从政的观
念和原因的调查情况:
9、“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
同意
不同意
25.70%
74.29%
10.相对于我们女性而言,政治生活离我们很远
14.73%
85.27%
11.女性的从政状况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80.03%
19.97%
12、对当代女性从政的态度
非常支持
比较支持
支持也有一些担心
不支持
44.57%
38.83%
17.34%
0.61%
13、阻碍女性从政的主要因素
性别歧视
社会评价
女性自身因素
家庭因素
40.42%
33.58%
35.16%
23.57%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影响女性从政的观念和原因,笔者列了5个选项,在五个选项中女大学生已有74.29%冲破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并有80.03%的女性认识到女性的从政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特点之一,同时,调查中的大多数女大学生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政治独立意识,自身对政治的影响有着很高的评价,女大学生中支持女性从政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这都表明女性非常希望女性同胞在政治舞台上占有一片天地,从而为女性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利,提高女性的实际政治地位。
(五)女大学生政治愿景的调查情况:
从女大学生的从政愿景来看,18.44%的人选择把从政当作自己的职业追求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从政是直接进行政治参与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从政队伍中的职业女性比例增多将有利于制定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的政策,有利于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为实现男女平等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六)结果综合分析,从整个调查的内容及其结果综合来看,当代女大学生参政现状存在以下特点:
女大学生从政愿景的选择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特别是父母职业的影响。在调查中有90%以上选择把从政作为职业追求的人,其父母一方或双方职业为公务员,可以明显看出,父母对于自身职业选择的影响重要性很大,女大学生参政也同样如此,她们在家庭的熏陶下对从政的认识比其他家庭而言更加深刻。
同时,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呈现高低层次的不均衡。低层次的政治参与面广人多,这些低层次的参政表现为关心国家时事,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国家的政治情况,加入政党,投票选举,参加一些集会、游行等方面;而较高层次的政治参与水平相对较低,高层次的参政表现在作为候选人参加竞选公职,参加政府管理,监督政府机构运行等方面。
二、影响女大学生参政的因素透析
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状况,包括女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传统男权政治对女性的排斥
由于政权的极端重要性,传统文化都将政治领域划分为女性的禁区,严防死守。西方哲学家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卢梭、黑格尔,却一脉相承地认为,女性天生缺理性,不适合参与政治。中国传统性别文化也认为,女性天生智力和体力都比男性弱,故其地位比男性低下,应从属于男性,不能享受与其平等的权利,尤其不可参政,否则会祸国殃民,倾国倾城。所以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被排斥在政治之外,其活动范围被严格地限制在家庭之内,其价值也只能通过相夫教子来实现,即使机关算尽的慈禧太后,也只能“垂帘听政”。这种男公女私、男外女内的性别本质,通过家庭、社会习俗、文学作品、媒体等各种途径,润物无声地内化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心理和集体无意识,使得不仅一般的社会观念认为女性不宜参政,连许多女性自己也对此认同,认为自己不适合、不应该也没有能力参与政治而自动放弃。长期被排斥在政治权利机制之外,其利益无人代言和力争,而人们视此为天经地义,对女性的发展造成极大障碍。
(二)受传统教育影响,女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
在第一点笔者谈到了传统男权对女性的排斥所形成的障碍,这种障碍不自觉地一代一代设置,内化为一种交易模式。许多从政的女性干部,在传统社会面前得不到社会和家庭的理解,从而使得她们感到种种无形的压力,以至身心疲惫、造成许多说不清的困难。在对于“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调查中,有90%以上的女大学生反对这样的一种看法,尽管如此,中国传统的封建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于她们的内心深处,外界的压力使得她们即使反对男性主导的局面但是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于女大学生参政影响很大。俗话说家庭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老师,父母自身的文化素质,生活经历,职业等等对孩子的发展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父母的参政意识强,参政行为频繁的孩子来说他会在不断地潜移默化中,心理上树立一种原始的参政意识,而这种参政意识对于其成人后的参政行为影响是极其强烈的。家庭教育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以小家庭模式存在的社会来说是具有与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家庭中家长常常情不自禁地包办剥夺了子女应有的政治上和心理上的成熟。作为女大学生其内心对父母的认可度比男性则更为强烈,调查显示有公务员背景的家庭的女大学生愿意从政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家庭背景的女大学生。
(四)政治意识缺乏
部分女大学生对于当前国家政治时事及政治体制运作的不清醒的认识,是导致她们形成政治淡漠的突出影响因素。在调查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在不愿意从政的原因中说明是官场黑暗,勾心斗角,腐败问题等等。这种对政治的消极评价和认识,导致了她们选择远离官场,远离政治的行为。在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不可否认,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我们党和政府内部确实有一小部分人经受不起诱惑走向腐败道路,丧失国格人格,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影响相当恶劣,这些消极因素都难免对女大学生造成政治黑暗的错觉。近年来一些大案要案的相继曝光,藏匿在党和政府里的蛀虫不断被挖出,一些不客观的舆论报道和社会评价也影响对女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次,女大学生对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的认识也不够深入,以人大制度为例,在调查中大部分女大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甚了解,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规定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崇高的任免权和监督权,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女大学生对人大的认识相当缺乏,由此可以看出对女大学生加强政治教育是拓宽女性参政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三、完善当代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女大学生参政意识和能力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教育作为女大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担负着传承知识,引导实践的重任,学校应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要坚持意识形态的正面灌输,大力宣传实现男女平等的观念,宣传一系列与提高女性政治地位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从意识形态上消除传统性别歧视观念对于女大学生参政意识的影响,建立良好的校园政治舆论宣传机制,引导学生的政治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信仰,训练学生的政治能力。努力完善有利于大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的氛围和机制。此外,还应增强家庭教育对于女大学生参政意识的影响作用,从小就应培养起积极主动地参政意识是极为重要的。
(二)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服务学习方法,将社区服务与课程学习相结合 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部分女大学生已基本地掌握了相关的政治知识,但是“正式的教育容易变成抽象的和书本的,脱离实际,形式呆板。脱离社会生活的知识,不可能转化成个人的品德。”[1]所以,在她们具有相关政治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要注意培养女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对这一方面,国外公民教育的服务学习方法可以借鉴。“服务学习又称经验学习或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社区参与等。……服务学习是提供参与社区的机会,将社区服务与课程学习相结合,提高合作、交流的社会技能,增强社区意识。”[2]“服务学习是在实际背景中学习,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共同关注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所以不少美英学者认为经验学习比公共课的教学更有利于灌输和发展无私、博爱、独立、合作、关心、自尊等美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心,促进学生掌握社会的、政治的和个人的技能,理解公民资格的涵义,发展学生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的意愿和能力。……杜威认为,民主是联合的生活方式,因而民主共同体的形成需要有效地交流和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教育过程就是不断参与的经验过程。所以学生必须参与实际的社会活动,亲身经历社会生活。他说“我们认为,心理发展的过程主要是一个社会过程,一个参与过程,……目的在于培养个人和别人的共同生活和合作共事的能力。”[3]参与生活积累起来的知识可以转化成品德,参与实际的事务,无论是直接的或是游戏性质的,至少是亲历其境的。这些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补偿参与机会比较狭隘的缺点。
(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给予女性群体提供必要的支持
丰富民主参与的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合法化。随着《选举法》的修订,选举特别是基层选举作为人们参政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以参加基层民主形式为主,因此,学校应积极组织好一系列基层政治参与的各项活动,保证每一个女大学生都能够正确地行使自身所具备的政治权利,完成所应承担的政治义务。
女性群体在社会上仍处于弱势地位,党和国家应采取有利于女性参政的政策措施,也就是要对女性参政采取特殊的政策扶持。所谓政策的扶持,并非是指对用人标准的降低,而是从根本上保证优秀的女大学生有机会加入到我们的参政群体中来,参加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其能力和特长,代表我国的广大女性直接参与到我国的日常政治事务的管理中。对于特别优秀的女干部,可以适当放宽职务级别和任职年限的条件破格提升。
(四)培养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骨干,增强女大学生的“政治领导能力”
提高整个女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水平,离不开政治参与骨干的培养。许多活跃于政界并有建树的成年妇女,还在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生活,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和政党。“在高中时己有领导权体验的大学生,可能是最希望获得领导权训练的学生也就是说,富有领导技巧的人将对获得领导权更加期待,而缺乏领导技能的人对获取领导职业的兴趣不大。不是排斥为已经认识到她们对领导角色有兴趣的妇女涉及领导权研究室,而是学生工作人员和部门能设计课堂和创设角色兴趣的体验来促进学生领导权期待的发展。”[4]她们早期的政治社会化对其一生的从政生涯起着奠基作用。
(五)推动社团发展,拓宽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
社团可以培养女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需要正式制度上的建构,而且需要在社会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就是公民文化,也就是与民主制度相偶合的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取向。“我们与他人的联系越是密切,我们越会倾向于信任他人。”[5]美国著名学者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中,特别强调了社团活动对公民能力感的影响,团体中相互作用的经历,参与团体决策的机会,以及在各种社团活动中获得的阅历与经验视野,所有这些都可以增加个人参政的能力意识。“与非团体成员相比,团体成员可能认为他更有资格作一个公民更为积极的参与政治活动,更了解和关心政治”[6]因此,女大学生应组织具有自身性别特点的政治社团,开展争取女性政治权利和政治地位的女权活动,为自身的政治地位及毕业后的就业机会争取权利。同时,学校要坚持党对团组织和社团组织的绝对领导,保证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正确方向。其次,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又要具有相对独立性,为促进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做更多的工作,如开拓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途径,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发挥女大学生的社会监督作用扩大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鼓励、支持女大学生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尤其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研究政治问题的社团,鼓励师生探讨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引导女大学生参与投票与选举引导女大学生的理性参与等等。
总之,本调查报告从女大学生这角度为切入点,从这些未来的社会精英群体中我们能更加清楚地看到女性参政的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女性参政水平比过去的几十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女性的参政意识,参政水平,参政比例都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参政意识水平则能够更显著地反映出女性参政的动向。在调查的同时我们看到,随着国家的政治文明水平以及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参政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