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19:0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

第一篇: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

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

口播:12月10日,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会议全面分析总结了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工作经验,并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禄智明,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冯海发,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邓志喜,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苏国霞,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李裴,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贵州省农委副主任胡继承,毕节地委委员、自治县委书记杨兴友及各地、州、市,县、市、区农业分管领导和省直、地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禄智明主持。

会议指出,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既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威宁县委政府始终把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依托丰富农业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龙头品牌企业,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向前发展。此次召开交流会,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威宁县在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中取得的工作经验,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威宁自治县扶贫工作,并多次作出了重要批示,自治县委政府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扬长避短,取得了明显成效,威宁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成功,启示我们必须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动三化同步进程。

会议强调,农业产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农业产业调整原则,要以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四个有利于为准则。同时还要打好资源、环境、质量、市场四张牌;建立和完善市场对结、农户合作、科技支撑、加工增值四大机制,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把外部资金、技术与内部人力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坚持市场导向,尽快将特色农业做大做强,把贵州建设成为特色农业基地。未来十年中,国务院扶贫办将实行连遍特困地区帮扶工作,我省有65个被县化为了扶贫对象,贵州已成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我们要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紧紧围绕会议精神,制定出各项新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会上,威宁自治县、遵义县、松桃县、水城县、省扶贫办、省农委等相关负责人相继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听取发言后,王富玉对我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此次参观交流,对威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威宁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有很多可看可学的亮点。威宁自治县做到了资源优势确定产业定位,马铃薯、风力发电、中药材、荞麦、核桃、蔬菜等特色产业前景广阔;抓住了土地流转关键环节,扩大了种植规模;

以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素质;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以品牌创建拓展市场;以机制创新激发产业发展动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必须凝聚优势,突出重点;必须优化布局、做大规模;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创新机制,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科技服务机制、风险应对机制,狠抓落实,要带着真抓实干的作风抓产业结构,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发展特色产业。

禄智明强调,此次现场会召开,各参会人员踊跃发言,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全面客观、重点突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各有关部门要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加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对外合作交流环境,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做到困难面前不退缩,发展面前不懈怠。威宁广电网

许海江陶剑张勤(实习)

第二篇: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湖北草埠湖农场: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今年以来,湖北草埠湖农场按照“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培育棉花支柱产业,积极发展蔬菜种植,逐步扩大畜禽养殖,调优水产养殖模式”的思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粮食面积可达11万亩,比年初计划增加了1万亩,其中夏粮面积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可达6万亩,比年初计划增长20%。其中,发展“麦后移栽地膜棉”模式5万亩。依托农场内企业鑫鑫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在南湖、台渡、郑湖等村为鑫鑫农科建立大头菜种植种植基地2000余亩。鑫鑫农科投资100万元新建了100万袋的姬菇大棚生产基地,今年计划发展姬菇200万袋。同时,该场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拟在台渡村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培育畜牧养殖大户,努力提高养殖户效益。

依靠科技,典型示范,推动棉花高产。农场把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作为今年抓好棉花生产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棉农的经济效益。该场邀请当阳市农业执法大队及相关涉农部门在全场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农资产品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场50多家农资经营门市部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和规范,确保了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为了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农场采取集中授课与发放技术资料、走村串户、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技术培训,3月份以来场农技部门共组织举办培训班23场次,培训农民和大户5000多人次,发放农技宣传资料近20000份。并聘请江西省首席棉花专家柯兴盛讲授了亩产千斤籽棉关键技术。此外,该场还在沮东金龙、符台、开源等三个村创建了10000亩棉花高产示范区,力争示范区内籽棉平均单产达到600斤,并在示范区内建设了100亩亩产千斤籽棉核心试验示范点。在省农垦局“三万”活动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聘请了江西省首席棉花专家柯兴盛为核心试验点作全程技术指导,并与专家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目前,示范点物资已准备到位,棉田均按要求施足了底肥,覆盖了地膜,营养钵全部播种出苗。为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该场发展了麦后移栽地膜棉面积5万亩,仅此一项可为农户增产粮食5000吨以上,增收500万元以上。在稳定推广鄂杂棉10号、鄂杂棉11号、鄂杂棉23号等杂交一代种外,今年该场还引进了国丰棉12号、中棉所66等4个杂交棉新品种。目前,全场春耕备耕情况良好,已备化肥2600吨,农药21吨,农膜75吨,优良种籽75吨,已覆地膜3100亩,做营养钵12000多万个,播种7800万个,出苗3000万个。同时加强了夏粮夏油田间管理,清理田间三沟70000亩,喷药防治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3次以上。

企业引领,调优结构,发展蔬菜产业。今年该场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起点。依托鑫鑫农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并通过广泛宣传,让农户了解到订单蔬菜种植的市场前景及收益。去冬今春,鑫鑫农科公司与南湖等村签订青菜种植协议2000余亩,并提供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渠道。

发挥优势,完善基础,提供丰收保障。去冬以来,该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多万元整治桥涵12处,维修泵站17处;清淤港渠8条1.7万米,恢复水毁工程7处;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了南湖泵站建设;对梅闸泵站、邵冲泵站进行了增容改扩建,提升了农业抗旱排涝能力。为了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的效用,有效服务农业生产,该场成立了农机协会,组织技术人员为农户维修、保养检修农机具368台套,组织180余台拖拉机为农户犁耙田地,开沟施肥2万多亩。今年全场机械作业面积达85%以上。此外,农场还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切实抓好农业招商,重点扶持有基地、有优势、有特色、有品牌、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

第三篇:理清发展思想,调整农业结构

理清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X镇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X镇地处Y半岛腹部,国道207线穿镇而过。全镇有X个农业村委会,一个居民社区,人口N万人,N自然村,面积N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N万亩,农业生产一年两造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业为主。2001年以来,X镇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注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变一年两造的“稻—稻”种植模式为一年三造的“稻—稻—菜(瓜)”种植模式。利用冬闲农田,大力种植辣椒、玉米、小南瓜、反季节西瓜等外运菜,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二、主要做法

强化学习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X镇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加强学习,努力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1年,X镇就组织召开各种调研会议、办培训班N多次。为开阔干部视野,镇还组织镇、村干部到徐闻、廉江、海南、山东、北京等地参观学习,谋求经济社会的新发展。2001年10底,X镇党政班子召开会议,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作深 1

入的研究、分析:X作为一个农业大镇,传统的水稻种植业历经多年的发展,一年9万亩的水稻种植业虽然获得了丰产。但是,丰产并不丰收。由于受市场等方面条件的制约,镇党委、镇政府在提高水稻单产方面花了大量的工夫,水稻种植业也取得了大丰收。然而,粮食价格的偏低,导致群众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并未换来丰厚的回报。群众生活水平依然不高,更谈不上投资搞基础设施及新农村的建设了。我们一年两造种植水稻,11月份晚造收获后到来年三月底这段时间,农田几乎空闲,没有种植其他农作物。全镇有4.8万亩这样的空闲农田留着,的确是一种浪费。大家一致以为: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充分利用这些冬闲农田大力种植辣椒、玉米、小南瓜等外运菜。X镇经济社会要有新发展,就必须打破一年两造的“稻—稻”种植模式,变为一年三造的“稻—稻—菜(瓜)”的种植模式。于是,X镇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序幕就此拉开。

突出典型带动力求品种多样

“万事开头难。”要鼓励群众大规模地利用冬闲农田大力种植外运菜,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干部、群众思想上顾虑重重:其一是全镇4.8万亩冬闲农田,其中4.5万亩是洋田,而洋田地区土壤粘性比较大,能否适应外运菜的大规模种植,尚难定论;其二是,我们这里不是瓜菜主要消费地区,销路是一个大问题;其三是,我们能否引来北方客商到此收购外运菜;其四是农业技术力量是否可靠„„凡是种种,极大限度地制约着干部、群众种植外运菜的积极性,要打消这些

思想顾虑,X镇党委、镇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2001年,在一次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动员大会上,镇请来市农业技术员上课并承诺给群众予生产过程中的免费跟踪服务。对能否利用洋田地区的冬闲农田搞外运菜种植,镇还请Y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利用洋田冬闲农田搞辣椒种植并取得成功的XX同志在大会上作典型的经验介绍。2002年10月,洋田地区的Z党支部书记XXX亲自带头,自己租赁群众的责任田1200亩,种植小南瓜,获得了成功,每亩纯赚2000元。以些为契机,镇请来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记者给予大力宣传和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此带动下,2003年,全镇外运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此后逐年增加,到2008年,全镇外运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为亩,并且年年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利用冬闲农田种植外运菜的局面打开之后,X镇不单纯地种植一个品种,而是力求品种的多样化。不仅种植辣椒、玉米、青瓜、小南瓜,而且还种植芥菜,以及反季节西瓜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北方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此外,在生产模式上,不仅出现干部、群众合股联营,而且,还出现了外地老板与本地农户搞合股种植的新模式。

加强外运菜市场管理拉动外运菜的发展

在外运菜的生产与销售上,X人非常清楚一个事实:没有北方客商来收购外运菜,外运菜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是:X甚至邻近的几个乡镇都不是辣椒、青瓜、小南瓜、玉米等外运菜的重要消费地区,周边也没有这些农产品的加工厂。如果不能引来北方客商到此

收购外运菜,本地的外运菜再丰收也不可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而本地人收购外运菜到北方销售,根本没有成功的例子。其一是我们这里人不了解北方市场的行情,其二是我们这里人难于在北方市场打开外运菜市场销路。故此,北方客商的到来成为我们这里菜农的最大依赖。而办好和管理好外运菜市场是吸引和留住北方客商的唯一手段,也是拉动外运菜发展的有效方式。因为北方客商对外运菜品种和数量的需求可以最直接地影响外运菜的品种和面积。为此,X镇党委、镇政府“筑剿引凤”,把加强外运菜市场的管理当作发展外运菜的重要工作来抓好。一方面扩建外运菜市场。2002年开始,在1998年建设的一个小市场的基础上扩建外运菜市场。目前,X外运菜市场占地面积已达300亩,大小档口达300多个。另一方面,加强外运菜市场管理,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每逢外运菜收获季节,镇成立一支特殊工作组,进驻外运菜市场,以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和为外地客商提供必要的服务。

三、取得的成效

X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成功,外运菜的大规模发展微补了工业经济发展的不足,促进了X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仅2008年,X镇实现生产总值达6.2亿元,农村存款余额达1.6亿元,完成财税收入4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38元。群众生活购买力明显增强。新建楼房明显增多,2008年达813座。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各行各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业带百业。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成功,外运菜的强劲发展,带动了全镇运输、手工编织、饮食等业的发展。X外运菜市场现有大小档口300多个,解决从业人员达1.5万人,全镇有1800多辆货车(拖拉机)投入了外运菜的营运。新增饮食业11个。山坑地区的ZXCVB等村委会的群众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纷纷利用本地竹业资源,搞起了手工编织箩筐,增加了收入。

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治安案件下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成功,外运菜的发展,促进了治安秩序的好转。过去的一些“浪子”,也纷纷加入到外运菜种植、代购的行列。各类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仅2008年,全镇刑事、治安案件等与上年相比下降了56%,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X外运菜市场没有出现一宗治安纠纷案件或刑事案件。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秩序,不仅吸引了周围的XYZ等乡镇的菜农把外运菜运到此交易。而且,北方客商也纷至沓来,有力地拉动了X外运菜的发展。2008年,X镇外运菜交易额达2.3亿元。外运菜市场也由此成为仅次于M市粤西第二大外运菜交易市场。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全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2001年至2008年,全镇累计投入1.5亿元在60个自然村建起了水泥硬底化路和排污沟,完成了全镇45间中小学危房改造。X镇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踊跃,每年群众参保率达95%以上,居于市前列。全镇有XYZ等11个村被市评为卫生村;Z被省评为生态示范村。还有XYZ等12个村被市评为生态文明

村。2006年以来,镇党委连续3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党委;2005年至2008年,镇连续4年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

第四篇:如何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如何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几乎如影相随。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蹒跚学步的新兴产业,还是久经历炼的传统产业,始终要面对市场风险这道坎。农民处于生产的初始环节,是最弱势群体,他们最承受不起市场风险,一旦农民被市场风险击垮,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就无从延伸,特色产业也就无从发展,也谈不上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如何增强农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如何提高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能力?如何增强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扩大特色产业的规模?如何让市场的负面效应对农民的冲击最小化?是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抓好特色产业的发展做以粗浅探析。

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缓慢成因分析。

1、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农业生产周期比较长,一个产业从投资到获得回报,短的需要半年,长的甚至需要2-3年。由于群众非常担心将来的产品销售问题,造成对新产业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任何产业都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发展任何产业都有一定的风险,由于群众资金来源少,“栽倒了再爬起来”的能力也小,再加之群众搞传统农业,收益虽小但风险也小,传统求稳的思想束缚,也制约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

2、群众经济实力薄弱。大部分群众没有能力全程请“专家”入园指导。如发展冬枣、红提葡萄的农户,虽请过周围一些“土专家”入园指导,但大部分是在果树修剪阶段,到中后期管理时,由于各种原因(自己的科技意识、“土专家”指导服务报酬标准、经济原因等),并未再请“专家”入园指导。而主要是自己摸索着干,其做务技术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比较差,特色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发挥不明显,规模扩张不快。

3、农民群众接受新产业技术能力差。目前,我们搞新产业引进推广,前期主要采用聘请专家讲课、印发资料、外出参观等方式进行。由于农民群众文化层次低,加上专家讲课主要是“事”前培训,时间短,有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群众在生产中还没有遇到,重视不够,就形成培训参观时似懂非懂,培训后资料看不懂,想问专家,又没有机会。掌握、应用作务技术的能力自然低。如官道冬枣发展初期,专家讲解冬枣的环剥技术是先取枣树粗皮,再取一圈5mm内皮(直达木质部,又不能伤了木质)。实际检查中发现,有的群众仅取了粗皮未取内皮;有的群众虽取了内皮,但未全取一圈,造成枣树挂果难。有的群众不按标准取内皮,致使树势衰弱。究其原因,是群众没有弄明白技术的关键所在。

4、群众实践应用差。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专家讲了下一步要怎么怎么办,资料上也写着每一步的操作要领,但群众就是不按规定来。如有些群众听课时,也弄明白了冬枣早、中、晚期的用药要求,但实际检查中我们发现,到目前,还有群众颠倒用药次序,不按操作规程管理,导致冬枣树病虫害发生严重;再如发酵床养猪法要求随着生猪的成长,要给猪圈内补充拌好菌种的植物秸秆,但养殖户为省事、节约成本,不给猪圈内补充植物秸秆,造成了生猪生长后期体重下降(采食内容变了)、成本增加(因为增加了饲料)、经济效益低的现实。特色产业增收效益怎能明显发挥?

5、组织者管理职能不到位。表现为:组织者在新产业发展初期,为了扩张规模,制定了许多利于发展的措施,但随着这些新产业规模的扩张,原有的配套措施明显不适应发展需求。如在推广初期,由于应用规模小,组织者提供的资金、技术、宣传、销售支持还能到位,但随着规模的扩张,采取的各项措施,特别是销售措施就跟不上了。如近几年出现的“农产品难卖”问题,就是由于组织者的指导、组织、管理职能不到位,造成了某一个时期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现象。

二、搞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信息搜集和宣传,正确引导群众发展产业。

1、多渠道搜集各类产业致富信息,重点是搜集哪些适合本地资源优势发挥的产业信息,通过组织渠道,传递给群众,以期引起群众思想共鸣。

2、走支部+农户发展道路,即动员有条件的党员干部先行一步,由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引导群众发展优势产业,发家致富。

3、农民群众得实惠是发展特色产业工作的最好动力。选准项目后,可采取组织群众代表赴产业引进地观摩和本地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交流等形式,宣传产业发展优势,让群众真正看到实惠,提高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多措并举,抓农民技术应用能力提高。

1、加强科技支撑,提高群众实践能力。在聘请专家培训前,由组织者入户多方搜寻群众在生产中确需解决的问题,交专家按病开方。或培训会前,由组织者结合日常做务要求,提前向群众讲解培训中需要把握好的各个环节,便与群众抓住重点,掌握要领。

2、注重培养发展典型,抓能人示范带动。培训会后,组织专家现场入园指导当地“能人”,把当地的“能人”,发展成当地的 “土专家”,由这些人为群众直接入园现场服务。同时,适时组织当地“能人”赴技术引进地现场观摩交流、解答本地疑问,开阔视野,增加经验,提高他们的技术作务水平和服务水平。

3、加强检查指导,提高科技落实水平。成立“土专家”巡回指导组织,分阶段入园入圈检查指导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情况,提高广大群众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的能力。

4、给于适当的补贴,提高“能人”工作积极性。即先由组织者制定 “土专家”资格标准,再组织群众认定当地“土专家” 人选,然后,设立一定的技术扶持基金,对当地“土专家”入园调查、指导和难点讲解实行签字补贴制度。就是根据新技术、新产业生产发展规律,由当地“土专家”分阶段一对一入园指导群众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群众明白满意后签回执单,由 “土专家”执回执单找技术扶持部门报销补贴。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特色产业的支撑力。

1、要科学规划辖区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合理配臵资源,提高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对特色产业的支撑力。

2、要组织专业班子,动员一切力量,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联系,及时获取项目信息,搞好项目策划、编报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类项目和资金支持。

3、要按照“三高一超”原则,抓紧抓好已落户本地的建设项目,促使这些好项目早日发挥作用。(“三高一超”即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和超常规)

(四)、多轮驱动,解决群众卖难之忧。

1、加强新闻推介,提高本地产品知名度。可采取在销售市场设立窗口,新闻、报纸、网络宣传推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提高本地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解决群众卖难之忧,增强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

2、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缩小农民与市场的距离。大力引导本地“能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引导农户与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逐步实现特色产业的企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3、抓销售环境整治,严厉打击各类损农坑商行为。要成立基层专业组织,专门抓客商与农户关系协调,确保农不欺商、不扰商、不怕商,商不坑农、不损农。形成良好的客商、农户和谐促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在冬枣等产业方面,主要是努力消除买青摘青问题;在奶牛发展方面,主要是消除奶款兑现不及时问题。

(五)、抓基层班子建设,为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要引导基层班子自觉做到三坚持(坚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三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精神,理清发展思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思广益,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定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原则,着力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社会管理和搞好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和作用。

2、要积极开展强基行动。要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三级联创”、“党员科技共富奔小康”和“双培双带双示范”等主题党建活动为载体,以“升级进档,科学发展”活动为抓手,以“五个好”为标准,采取思想、组织整顿相结合的办法,狠抓各村软硬实力的提高。

3、要做好大学生“村官”和乡机关干部驻村工作的落实,为基层党员干部做表率,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要积极探索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设立党组织,创新党组织设臵形式,提高农民合作化组织服务水平。

4、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全乡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扎实推进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群众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空间,为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组织保障,彻底消除两头热中间凉现象。

第五篇:农业结构产业化调整

乌兰淖尔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随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拆迁步伐的加快和乌达滨河西区的规划发展,我镇桥北村、泽园新村、乌兰阿日勒的全部土地和巴音敖包的部分土地已被征用,现全镇还有大田2300亩,温室553亩,主要分布于南村、北村、巴音敖包。按照乌海市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理念和乌达区大力发展以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产品为主的高效、特色、精品农业的工作思路,乌达区将以提高城市品位为目标,通过扩大城市绿化总量、提高绿化质量加大生态绿化建设力度;同时采取“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引进和指导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目前已规划8600亩农业示范园。

(二)存在问题

在长期的农业发展建设中,我镇农业生产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调整步伐慢。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耕作模式的束缚和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镇农民多以种植玉米、油葵为主,亩产量低、种植结构单一。二是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我镇的大田多属于盐碱地,灌溉主要靠黄河水,同时年复一年的重复种植,造成地力较薄,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效益较低。三是主导产业规模小,存量少。我镇的设施温室发展受地域空间小、土地面积少和政策导向影响,反季节蔬菜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基本处于农户家庭型零散种植销售,存量少,抵御市场能力低。四是市场及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龙头企业拉动。现有的技术服务组织人员少,骨干技术力量不足;无产品流通等中介服务组织,农产品难卖,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政府扶持成立的几个村级经济销售组织,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观念仍然落后,存在等、靠、要、懒思想,绝大多数群众对于现代科学技术不闻不问,对于高产技术不学不用;支 1

撑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少,资金缺口较大,不能满足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影响。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对镇情的再认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开发支柱产业,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镇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

二、必要性分析及有利条件

乌兰淖尔镇位于乌达区北部,东接黄河,与海勃湾隔河相望。随着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建设,将在规划的乌达滨河西区与海勃湾滨河区之间架设一座跨河大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我镇的农业发展带来了良机。乌达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征是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9.0-9.2℃,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32.6℃,≥10℃的年积温为3515-3645℃,无霜期156-165天,特定的天气决定了农作物易于糖分积累。

乌兰淖尔镇昰乌达区唯一的农业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郊型菜篮子农业建设中担当着重要职责。随着滨河西区的建设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仅是对全镇农业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更是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需求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农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上,要因地制宜在优势和特色上做文章,在提质和增效上下功夫,不断挖掘农业潜力,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三、指导思想及调整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壮大特色产业,培植优势产业,优化传统产业,形成镇有特色、村有重点、户有主业的产业开发格局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销一条龙、贸农一体化的发展体系,达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富民富镇的目的。

(二)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方案的落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根据农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乌兰淖尔镇人民政府形成组织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

组长:杨忠军乌兰淖尔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姜灵灵乌兰淖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任铁军乌兰淖尔镇副书记

刘春生乌兰淖尔镇副镇长

徐奕书乌兰淖尔镇副镇长

成员:苏彦萍乌兰淖尔镇农业科技站站长

徐俊峰乌兰淖尔镇经济发展办主任

李泽文乌兰淖尔镇农业科技站副站长

朱世富乌兰淖尔镇农业科技站副站长

王圶忠乌兰淖尔镇经济发展办主任

王金忠乌兰淖尔镇党政综合办主任

王继富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书记

任秀荣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书记

(三)调整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销对路、经济效益好、能使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把市场需要和本地优势结合起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

3、坚持服务引导原则。既要依法保护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要用政策和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发展高效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4、坚持科技先导原则。实施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提高科技在产业开发中的贡献率,走集约经营的路子。

5、坚持规模开发原则。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开发总要求,以重点村、重点项目为依托,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形成规模效应,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四、总体规划

(一)工作思路:乌兰淖尔镇位于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重点区域,毗邻库区水域,因地下水位上升,部分耕地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种植,结合我镇发展实际,部分按照“草畜强镇,果菜富民”的农业产业开发思路,部分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生态建设,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依据科技进步,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益,充分利用空间,种养结合,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二)工作目标及重点

1、以建设产业基地、优化种养模式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为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拉动果品产业和蔬菜产业,确保瓜果蔬菜生产能力的提升,增加市民“菜篮子”工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综合考虑农区居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安置工作,保障农区居民合法权益,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3、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开发项目,改善库区周边生态环境,统筹考虑滨河西区长远发展。

五、主要工作措施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民增收,是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挑战,更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作的主攻点和中心任务。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不是适应性、暂时性的工作方法上的转变,而是我镇继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农业增效增收的革命性举措。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不断摸索和掌握其客观规律,切忌盲目冒进或以狭隘的经验论去推动工作。

(二)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进一步提升,在优化调整中,必须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镇、社区、组三级干部要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等办法,与群众促膝而谈,算账对比,广泛宣传改革后的经济效益和增收前景,消除群众的疑虑,坚定他们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引导群众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抓点带面,整体实施。在做好深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做到抓点连片成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各成员各司其责,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线,要培育好典型,做到一户带动一片,一片带动一线。在各有关村选好地块、选准农户的基础上,镇上将组织专门工作组对所选农户进行考查,着重扶持一批想干、能干且干成事的农户,切忌“一刀切”、“行政命令”和形式主义。针对成熟的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确保成熟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方,致富一方。

(四)科技引导,搞好培训。要调整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认真实施“换脑子”工程。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从传统的种养模式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全镇农业结构调整。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搞好示范推广。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的紧密结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科技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更多的新型农民、现代农民,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并由镇政府聘请农技中心、蔬菜办等相关部门的专技人员为顾问,对具体结构调整中的种植、生产、日常管理等各项技术进行指导和培训,实行技术服务责任制,分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及时解决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问题。

(五)搞好服务,严格考核。在实施中,镇政府将在相关政策、信息、技术、资金、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包村工作组和村干部明确任务,各司其职,提供全程服务,并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和结果与全镇、各村工作实绩相结合,实行分项目考核,制定镇干部产业结构调整考核办法,采取以项目代奖励、以福利代奖励的“双代”奖励办法,建立新的奖励机制。对于扶持措施到位、农户优先发展快、增收明显的干部和农户,实行重用、特奖,做到干部评优选模优先、晋升职称职务优先、扶持资助优先、项目安排优先的“四优先”。同时,要求帮扶干部必须记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日志,随时随地记录工作感想和设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实践,变被动为民办事为主动为民服务,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

下载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验交流会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最近,中央和省委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是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包括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二......

    关于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现在,全国各地都围绕新农村建设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这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丽江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丽江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云南省丽江市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丽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

    城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畜牧业是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传统产业,在为农民增收......

    城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畜牧业是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传统产业,在为农民增收......

    六盘水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综述

    六盘水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综述靳 颖〔内容摘要〕 本文介绍了以马铃薯为主的六盘水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目标和措施......

    县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经验材料[最终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一、主要成效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