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现在,全国各地都围绕新农村建设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这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最基础的和首要的就是生产发展,这样才能为整个新农村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而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党中央早在几年前就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推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可以这样说,扎实有效地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认识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实践探索了好几年了,各地也进行了很多的实践,但我认为,要真正的开展好农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对当前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有一个基本的和正确的了解。中央提出推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基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提出来的。如何理解这个新阶段,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许多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相对的过剩。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的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是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农产品质量水平比较差的情况下的过剩,是一种相对的、暂时的、结构性的过剩。
2、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农业发展由资源制约
转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耕地、水资源极度短缺,特别在我们玉林和北流,人均不足半亩地,而且近年来降雨量越来越少。资源短缺过去是,今后仍将是农业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现在出现一些农产品卖不出去,得不了好价钱,农产品供求出现相对过剩,意味着市场需求对农业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社会消费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更好的口感和观感、更高的营养价值、更有利于保健等。但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追求产量,忽视农产品的质量,致使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品种不够丰富,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一些大宗低质的农产品销售不畅,大量积压。农民有时候不知道如何生产,种什么,养什么。
3、在农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以后,农民增收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虽然,从统计上看农民收入呈增长的态势,但是,从整个经济运行的情况分析,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过于缓慢,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据有关资料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之比,由2000年的2.8:1扩大到2004年的3.2:1。如何较快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新阶段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产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大、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虽然经过几年调整,仍未有较大的改观。农村第二、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相当多的农产品由于成本高、质量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形成低水平的供大于求,造成大量积压,引发农产品卖难,致使价格下跌。而优质、安全农产品却相对不足。二是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严重。首先在农业生产资源方面,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三分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在“以粮为纲”思想指导下,粮食产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追求 2 目标,大部分农民对耕地实行掠夺性的经营,如盲目的和非科学地增施化肥,严重超过了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耕地的负载能力,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浪费生产资料,而且也加剧了环境和耕地质量的下降。其次,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产品销售服务滞后,农民生产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无法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生产,造成不知种什么或是种出来了销不出去。三是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表现在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对农业增效作用大的新品种、新技术少;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低,使得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发挥应有的增收作用。四是农业的配套服务体系薄弱。突出表现在对农业生产起拉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或是专业合作组织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机制没有较好地建立和完善起来,从而使得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不够强。五是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相对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素质更低。这造成了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农业生产工作,只能从事初级的、粗放的、技术含量低的劳动。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首先,只有适应市场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才能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其次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已经较高,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因此,难以通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让农民增收,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放开,国外廉价农产品还很有可能大举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对于价格而言,已经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是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民能够了解、掌握和传播正确的市场信息,依靠科技,改良品种和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使农业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四是调整农业结构有利于农业从粗放经 3 营向集经营转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新体制。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和管理农业的办法,都还不适应市场的变化,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生产什么,调整什么,市场真正需要什么,都要通过大家进入市场去体验、去实践、去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创新。抓住主要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把农业生产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将为农业发展开拓新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来源,使农业在新的台阶上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
(三)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些看法。
1、农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品种优质化。现在的农产品过剩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相对的过剩,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其市场竞争力也较强,通过发展优质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品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山东莘县僻居冀鲁豫交界处,前些年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他们曾为自己的地理“劣势”苦恼不已:一不沿河,二不沿城,发展无依托,致富无门路。后来他们通过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打造“放心菜”品牌,一系列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利益。张寨乡的韭菜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0.4元提高到每公斤5元多,每亩增收8000多元;董杜庄镇的西瓜价格涨了四毛钱还供不应求。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44万亩,初步形成了瓜、菜、菌、果、牧五大主导产业,莘县成为了“中国双孢菇之乡”、“中国香瓜之乡”、“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十佳商品基地县”等。莘县的蔬菜行销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5万人的销售队伍奔波在大城市的菜市场;80%的大白菜、双孢菇出口日本、韩国、欧美。
2、农业结构调整要有持续性。不能今年搞了明年又不搞了或今年搞一样明年又搞一样,而应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优势,有潜力的品种,集中精力抓下去。河南的永城和安徽的砀山是两个距离很近的县,两个县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时期发展果梨种植,但是现在砀山成了有名 4 的梨乡,而永城的梨业萎缩不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市场的波动中,砀山不象永城那样生产的热情随市场而起伏,而是坚定发展果梨的信心不动摇,通过改良品种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以优质品种抢占高档市场,以早熟品种添补市场空档,使得果梨这一产业保持着蓬勃的生机。
3、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江苏省野树村长期以来一直以种粮为主。当周边许多村靠经营花木纷纷走上富裕之路时,野树村却仍陷于“有粮吃没钱花”的窘境。2000年,野树村聘请花木专家花汉民为顾问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由种粮食改为种花木。他们在市场调查中获悉,许多城市都在搞大树进城、速成绿化,但国家又不允许到大森林寻找树源。根据花木专家的建议,野树村在周围县市收购价格便宜的大杨树和柳树,然后将国内刚研究出的新品种金丝垂柳嫁接到成年树上,成活后即变成价格不菲的成年金丝垂柳。农民算了这样一笔账:从外地收购老杨树加上运费并请帮工栽上,每棵树需花费200元。经过10个月的嫁接改造,每棵树可卖到800元,净赚600元。一亩地种80棵,收入就是4.8万元。此外,还可以搞立体种植,在树下种石楠、麦冬草,还有两笔收入。野树村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初步实现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变成了小有名气的花木专业村。野树村调整农业结构的成功之道在于没有在一般农产品上搞种植面积的增减,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真正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4、农业结构调整应与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要协调好产与销的问题,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把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一个农业企业就是一项产业的拉动器。如山东诸诚市的一个工厂,一年杀400万头猪,把整个诸诚市的养猪业都带动起来了。
二、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些思路
(一)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1、农作物种植布局得到优化。在确保全市粮食供给平衡的基础上,适当调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为*****万亩,与1998年比,调减了14.2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万亩,与1998年比,调减了10.32万亩。全市经济作物达到*****万亩,与1998年比,增加了12.7万亩。
2、优质稻生产已成规模,生产效益明显提高。*****的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主为,近年来,******把优质稻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抓落实,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优质稻生产成为北流农业的一项优势产业。2005年,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市双季稻总面积的82.6%,与1998年比,优质稻种植面积扩大了****万亩。特别是优质常规稻种植面积达到****万亩,比1998年扩大了17万多亩。同时,优质稻品种不断更新,优质杂交稻以博优903、博优175等组合为主转变以秋1025、秋优桂99等组合为主,优质常规稻由以茉莉香、西山香为主转变为以长丝占、油占、田东香等为主。
3、培育了一些农业优势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选择一些生产效益、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较好的产业进行重点突破,积极培育北流农业的主导产业,除优质稻生产外,蘑菇、中草药、花卉、秋冬菜等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北流农业的优势产业。如蘑菇生产,全市每年栽培蘑菇面积达****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等镇,特别是近两年来引进蘑菇二次发酵大棚栽培技术,使蘑菇生产效益明显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蘑菇产业的发展,****镇还成立了食用菌产销协会,有效地提高了蘑菇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在秋冬菜生产方面,以加工型的包心潮菜、火筒菜、萝卜等为主,面积达到****万多亩,这些蔬菜通过加工成梅菜干和萝卜干,风味独 6 特,畅销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
4、探索形成了一些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如*****的两季莲藕和一季慈菇模式,年亩产值达8900多元;****镇兴上村韭菜、枸杞菜周年种植模式,年亩产值达到7800多元;*****镇的果蔗套种瓜、豆模式,年亩产值8000多元;*****镇的黄瓜——晚稻——冬菜模式,年亩产值达到7600多元。这些高效种植模式规模多为几十亩到一百亩,但分布比较广,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补充。
(二)抓好***结构调整的思路
1、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什么是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就是要充分发挥本地地理、气候条件优势,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名牌产品,并运用先进技术,对产品进行创新;用创新的品牌去占领市场,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农业。其特征是自己特有的产品,自己特有的市场,自己特有的效益。就****实际而言,就是按照“优化粮经、提升林果、主攻畜禽、扩大水产”的要求,重点抓好优质稻、食用菌、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中药材、奶水牛、杂交牛、瘦肉型猪、珍稀淡水鱼、三黄鸡等优势产业的壮大发展。形成北部以优质提子、哈密瓜、食用菌等高效果菜为主,中部以优质辣椒、优质荔枝为主,南部以优质香蕉为主,畜牧、水产养殖基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就种植业的发而言,要巩固和强化粮食生产优势,突出抓好超级水稻的示范推广;计划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示范基地引导,建设以优质瓜果为主的新的优势产业基地,重点是建设200亩优质提子观光示范园、100亩丰蜜二号南方哈密瓜示范基地、200亩高糖西瓜新品种示范基地,带动全市形成****万亩的优质提子生产基地、5000亩的南方哈密瓜生产基地、10000亩的优质西瓜生产基地;同时要抓好20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2万亩的优质辣椒、3万亩的优质香蕉、3万亩的免耕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
2、要充分发挥基地的带动作用。***市属人地少地区,农村户均 7 耕地只有*****亩,农产品市场又不够发达,要取得规模效益,就必须扩大基地规模,实行统一规划,连片种植,便于集中采购、集中外运销售。如*****村,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就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已形成本地独特的发展模式,有基地、有市场、有外运渠道、有一批经纪人队伍,而且能够一直稳定下来。其加工生产的梅菜等农产品畅销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我们结构调整的思路之一,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大的动作。比如我们可以在****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开拓市场,将生产基地规模扩大到周边的******等村甚至扩大到******等镇,形成更大的规模,迅速带动更多的农户,取得更好的效益。
3、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1)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农民进入市场,必然会遇到双重风险,一是市场风险,二是自然风险。“龙头企业+农户”这种产业化生产经营组织,可以抗御这双重风险。一是龙头企业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产品在市场上已占有一定份额;二是龙头企业有资金优势,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仍然可以给农民一个最低的保护价,帮助农民渡过难关,在市场好转之后,又可以把损失弥补回来,通过这些龙头企业,个体老板的带动,促进农业结构优化。(2)要推行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没有土地的规模经营,就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长期以来,困扰农业规模经营的难题有三个方面:一是要转变农民观念,按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耕地流转集约经营问题;二是土地流转后农民就业问题;三是连片规模化经营的载体和效益问题。如何推行土地流转?目前,******镇出现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就是龙头企业或个体老板,在家庭联产承包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农民以土地入股,由企业或老板提供种苗、资金、技术和购销产品,入股农民只需参与管理,即可按股分红,也可以由企业或老板给予农民一定的租金,反请农民打工。(3)要建立良好的诚信环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建立生产基地,要与农民打交道,与农 8 民签订各种生产、加工、购销合同。合同的兑现从根本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影响到农民增收的实现。过去往往出现流于形式的合同,市场价格高了,农民不将生产的产品卖给企业;市场价格低了,企业经营者就不收购农民手中的农产品,有的甚至跑了,要对企业经营者和农民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良好的诚信环境,合同一经签定,合同各方就必须严格按合同规定的条款执行,不能因为市场的变化而违约不执行合同,要恪守信誉,信守合同,确保合同的有效兑现,使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农户之间建立起一种信用关系,从而确保企业经营者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二篇:农业结构产业化调整
乌兰淖尔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随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拆迁步伐的加快和乌达滨河西区的规划发展,我镇桥北村、泽园新村、乌兰阿日勒的全部土地和巴音敖包的部分土地已被征用,现全镇还有大田2300亩,温室553亩,主要分布于南村、北村、巴音敖包。按照乌海市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理念和乌达区大力发展以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产品为主的高效、特色、精品农业的工作思路,乌达区将以提高城市品位为目标,通过扩大城市绿化总量、提高绿化质量加大生态绿化建设力度;同时采取“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引进和指导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目前已规划8600亩农业示范园。
(二)存在问题
在长期的农业发展建设中,我镇农业生产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调整步伐慢。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耕作模式的束缚和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镇农民多以种植玉米、油葵为主,亩产量低、种植结构单一。二是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我镇的大田多属于盐碱地,灌溉主要靠黄河水,同时年复一年的重复种植,造成地力较薄,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效益较低。三是主导产业规模小,存量少。我镇的设施温室发展受地域空间小、土地面积少和政策导向影响,反季节蔬菜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基本处于农户家庭型零散种植销售,存量少,抵御市场能力低。四是市场及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龙头企业拉动。现有的技术服务组织人员少,骨干技术力量不足;无产品流通等中介服务组织,农产品难卖,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政府扶持成立的几个村级经济销售组织,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观念仍然落后,存在等、靠、要、懒思想,绝大多数群众对于现代科学技术不闻不问,对于高产技术不学不用;支 1
撑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少,资金缺口较大,不能满足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影响。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对镇情的再认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开发支柱产业,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镇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
二、必要性分析及有利条件
乌兰淖尔镇位于乌达区北部,东接黄河,与海勃湾隔河相望。随着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建设,将在规划的乌达滨河西区与海勃湾滨河区之间架设一座跨河大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我镇的农业发展带来了良机。乌达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征是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9.0-9.2℃,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32.6℃,≥10℃的年积温为3515-3645℃,无霜期156-165天,特定的天气决定了农作物易于糖分积累。
乌兰淖尔镇昰乌达区唯一的农业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郊型菜篮子农业建设中担当着重要职责。随着滨河西区的建设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仅是对全镇农业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更是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需求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农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上,要因地制宜在优势和特色上做文章,在提质和增效上下功夫,不断挖掘农业潜力,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三、指导思想及调整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壮大特色产业,培植优势产业,优化传统产业,形成镇有特色、村有重点、户有主业的产业开发格局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销一条龙、贸农一体化的发展体系,达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富民富镇的目的。
(二)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方案的落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根据农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乌兰淖尔镇人民政府形成组织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
组长:杨忠军乌兰淖尔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姜灵灵乌兰淖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任铁军乌兰淖尔镇副书记
刘春生乌兰淖尔镇副镇长
徐奕书乌兰淖尔镇副镇长
成员:苏彦萍乌兰淖尔镇农业科技站站长
徐俊峰乌兰淖尔镇经济发展办主任
李泽文乌兰淖尔镇农业科技站副站长
朱世富乌兰淖尔镇农业科技站副站长
王圶忠乌兰淖尔镇经济发展办主任
王金忠乌兰淖尔镇党政综合办主任
王继富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书记
任秀荣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书记
(三)调整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销对路、经济效益好、能使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把市场需要和本地优势结合起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
3、坚持服务引导原则。既要依法保护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要用政策和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发展高效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4、坚持科技先导原则。实施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提高科技在产业开发中的贡献率,走集约经营的路子。
5、坚持规模开发原则。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开发总要求,以重点村、重点项目为依托,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形成规模效应,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四、总体规划
(一)工作思路:乌兰淖尔镇位于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重点区域,毗邻库区水域,因地下水位上升,部分耕地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种植,结合我镇发展实际,部分按照“草畜强镇,果菜富民”的农业产业开发思路,部分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生态建设,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依据科技进步,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益,充分利用空间,种养结合,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二)工作目标及重点
1、以建设产业基地、优化种养模式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为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拉动果品产业和蔬菜产业,确保瓜果蔬菜生产能力的提升,增加市民“菜篮子”工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综合考虑农区居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安置工作,保障农区居民合法权益,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3、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开发项目,改善库区周边生态环境,统筹考虑滨河西区长远发展。
五、主要工作措施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民增收,是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挑战,更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作的主攻点和中心任务。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不是适应性、暂时性的工作方法上的转变,而是我镇继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农业增效增收的革命性举措。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不断摸索和掌握其客观规律,切忌盲目冒进或以狭隘的经验论去推动工作。
(二)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进一步提升,在优化调整中,必须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镇、社区、组三级干部要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等办法,与群众促膝而谈,算账对比,广泛宣传改革后的经济效益和增收前景,消除群众的疑虑,坚定他们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引导群众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抓点带面,整体实施。在做好深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做到抓点连片成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各成员各司其责,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线,要培育好典型,做到一户带动一片,一片带动一线。在各有关村选好地块、选准农户的基础上,镇上将组织专门工作组对所选农户进行考查,着重扶持一批想干、能干且干成事的农户,切忌“一刀切”、“行政命令”和形式主义。针对成熟的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确保成熟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方,致富一方。
(四)科技引导,搞好培训。要调整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认真实施“换脑子”工程。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从传统的种养模式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全镇农业结构调整。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搞好示范推广。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的紧密结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科技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更多的新型农民、现代农民,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并由镇政府聘请农技中心、蔬菜办等相关部门的专技人员为顾问,对具体结构调整中的种植、生产、日常管理等各项技术进行指导和培训,实行技术服务责任制,分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及时解决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问题。
(五)搞好服务,严格考核。在实施中,镇政府将在相关政策、信息、技术、资金、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包村工作组和村干部明确任务,各司其职,提供全程服务,并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和结果与全镇、各村工作实绩相结合,实行分项目考核,制定镇干部产业结构调整考核办法,采取以项目代奖励、以福利代奖励的“双代”奖励办法,建立新的奖励机制。对于扶持措施到位、农户优先发展快、增收明显的干部和农户,实行重用、特奖,做到干部评优选模优先、晋升职称职务优先、扶持资助优先、项目安排优先的“四优先”。同时,要求帮扶干部必须记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日志,随时随地记录工作感想和设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实践,变被动为民办事为主动为民服务,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
第三篇: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湖北草埠湖农场: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今年以来,湖北草埠湖农场按照“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培育棉花支柱产业,积极发展蔬菜种植,逐步扩大畜禽养殖,调优水产养殖模式”的思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粮食面积可达11万亩,比年初计划增加了1万亩,其中夏粮面积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可达6万亩,比年初计划增长20%。其中,发展“麦后移栽地膜棉”模式5万亩。依托农场内企业鑫鑫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在南湖、台渡、郑湖等村为鑫鑫农科建立大头菜种植种植基地2000余亩。鑫鑫农科投资100万元新建了100万袋的姬菇大棚生产基地,今年计划发展姬菇200万袋。同时,该场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拟在台渡村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培育畜牧养殖大户,努力提高养殖户效益。
依靠科技,典型示范,推动棉花高产。农场把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作为今年抓好棉花生产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棉农的经济效益。该场邀请当阳市农业执法大队及相关涉农部门在全场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农资产品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场50多家农资经营门市部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和规范,确保了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为了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农场采取集中授课与发放技术资料、走村串户、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技术培训,3月份以来场农技部门共组织举办培训班23场次,培训农民和大户5000多人次,发放农技宣传资料近20000份。并聘请江西省首席棉花专家柯兴盛讲授了亩产千斤籽棉关键技术。此外,该场还在沮东金龙、符台、开源等三个村创建了10000亩棉花高产示范区,力争示范区内籽棉平均单产达到600斤,并在示范区内建设了100亩亩产千斤籽棉核心试验示范点。在省农垦局“三万”活动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聘请了江西省首席棉花专家柯兴盛为核心试验点作全程技术指导,并与专家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目前,示范点物资已准备到位,棉田均按要求施足了底肥,覆盖了地膜,营养钵全部播种出苗。为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该场发展了麦后移栽地膜棉面积5万亩,仅此一项可为农户增产粮食5000吨以上,增收500万元以上。在稳定推广鄂杂棉10号、鄂杂棉11号、鄂杂棉23号等杂交一代种外,今年该场还引进了国丰棉12号、中棉所66等4个杂交棉新品种。目前,全场春耕备耕情况良好,已备化肥2600吨,农药21吨,农膜75吨,优良种籽75吨,已覆地膜3100亩,做营养钵12000多万个,播种7800万个,出苗3000万个。同时加强了夏粮夏油田间管理,清理田间三沟70000亩,喷药防治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3次以上。
企业引领,调优结构,发展蔬菜产业。今年该场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起点。依托鑫鑫农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并通过广泛宣传,让农户了解到订单蔬菜种植的市场前景及收益。去冬今春,鑫鑫农科公司与南湖等村签订青菜种植协议2000余亩,并提供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渠道。
发挥优势,完善基础,提供丰收保障。去冬以来,该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多万元整治桥涵12处,维修泵站17处;清淤港渠8条1.7万米,恢复水毁工程7处;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了南湖泵站建设;对梅闸泵站、邵冲泵站进行了增容改扩建,提升了农业抗旱排涝能力。为了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的效用,有效服务农业生产,该场成立了农机协会,组织技术人员为农户维修、保养检修农机具368台套,组织180余台拖拉机为农户犁耙田地,开沟施肥2万多亩。今年全场机械作业面积达85%以上。此外,农场还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切实抓好农业招商,重点扶持有基地、有优势、有特色、有品牌、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
第四篇:理清发展思想,调整农业结构
理清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X镇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X镇地处Y半岛腹部,国道207线穿镇而过。全镇有X个农业村委会,一个居民社区,人口N万人,N自然村,面积N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N万亩,农业生产一年两造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业为主。2001年以来,X镇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注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变一年两造的“稻—稻”种植模式为一年三造的“稻—稻—菜(瓜)”种植模式。利用冬闲农田,大力种植辣椒、玉米、小南瓜、反季节西瓜等外运菜,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二、主要做法
强化学习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X镇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加强学习,努力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1年,X镇就组织召开各种调研会议、办培训班N多次。为开阔干部视野,镇还组织镇、村干部到徐闻、廉江、海南、山东、北京等地参观学习,谋求经济社会的新发展。2001年10底,X镇党政班子召开会议,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作深 1
入的研究、分析:X作为一个农业大镇,传统的水稻种植业历经多年的发展,一年9万亩的水稻种植业虽然获得了丰产。但是,丰产并不丰收。由于受市场等方面条件的制约,镇党委、镇政府在提高水稻单产方面花了大量的工夫,水稻种植业也取得了大丰收。然而,粮食价格的偏低,导致群众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并未换来丰厚的回报。群众生活水平依然不高,更谈不上投资搞基础设施及新农村的建设了。我们一年两造种植水稻,11月份晚造收获后到来年三月底这段时间,农田几乎空闲,没有种植其他农作物。全镇有4.8万亩这样的空闲农田留着,的确是一种浪费。大家一致以为: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充分利用这些冬闲农田大力种植辣椒、玉米、小南瓜等外运菜。X镇经济社会要有新发展,就必须打破一年两造的“稻—稻”种植模式,变为一年三造的“稻—稻—菜(瓜)”的种植模式。于是,X镇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序幕就此拉开。
突出典型带动力求品种多样
“万事开头难。”要鼓励群众大规模地利用冬闲农田大力种植外运菜,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干部、群众思想上顾虑重重:其一是全镇4.8万亩冬闲农田,其中4.5万亩是洋田,而洋田地区土壤粘性比较大,能否适应外运菜的大规模种植,尚难定论;其二是,我们这里不是瓜菜主要消费地区,销路是一个大问题;其三是,我们能否引来北方客商到此收购外运菜;其四是农业技术力量是否可靠„„凡是种种,极大限度地制约着干部、群众种植外运菜的积极性,要打消这些
思想顾虑,X镇党委、镇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2001年,在一次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动员大会上,镇请来市农业技术员上课并承诺给群众予生产过程中的免费跟踪服务。对能否利用洋田地区的冬闲农田搞外运菜种植,镇还请Y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利用洋田冬闲农田搞辣椒种植并取得成功的XX同志在大会上作典型的经验介绍。2002年10月,洋田地区的Z党支部书记XXX亲自带头,自己租赁群众的责任田1200亩,种植小南瓜,获得了成功,每亩纯赚2000元。以些为契机,镇请来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记者给予大力宣传和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此带动下,2003年,全镇外运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此后逐年增加,到2008年,全镇外运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为亩,并且年年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利用冬闲农田种植外运菜的局面打开之后,X镇不单纯地种植一个品种,而是力求品种的多样化。不仅种植辣椒、玉米、青瓜、小南瓜,而且还种植芥菜,以及反季节西瓜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北方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此外,在生产模式上,不仅出现干部、群众合股联营,而且,还出现了外地老板与本地农户搞合股种植的新模式。
加强外运菜市场管理拉动外运菜的发展
在外运菜的生产与销售上,X人非常清楚一个事实:没有北方客商来收购外运菜,外运菜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是:X甚至邻近的几个乡镇都不是辣椒、青瓜、小南瓜、玉米等外运菜的重要消费地区,周边也没有这些农产品的加工厂。如果不能引来北方客商到此
收购外运菜,本地的外运菜再丰收也不可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而本地人收购外运菜到北方销售,根本没有成功的例子。其一是我们这里人不了解北方市场的行情,其二是我们这里人难于在北方市场打开外运菜市场销路。故此,北方客商的到来成为我们这里菜农的最大依赖。而办好和管理好外运菜市场是吸引和留住北方客商的唯一手段,也是拉动外运菜发展的有效方式。因为北方客商对外运菜品种和数量的需求可以最直接地影响外运菜的品种和面积。为此,X镇党委、镇政府“筑剿引凤”,把加强外运菜市场的管理当作发展外运菜的重要工作来抓好。一方面扩建外运菜市场。2002年开始,在1998年建设的一个小市场的基础上扩建外运菜市场。目前,X外运菜市场占地面积已达300亩,大小档口达300多个。另一方面,加强外运菜市场管理,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每逢外运菜收获季节,镇成立一支特殊工作组,进驻外运菜市场,以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和为外地客商提供必要的服务。
三、取得的成效
X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成功,外运菜的大规模发展微补了工业经济发展的不足,促进了X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仅2008年,X镇实现生产总值达6.2亿元,农村存款余额达1.6亿元,完成财税收入4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38元。群众生活购买力明显增强。新建楼房明显增多,2008年达813座。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各行各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业带百业。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成功,外运菜的强劲发展,带动了全镇运输、手工编织、饮食等业的发展。X外运菜市场现有大小档口300多个,解决从业人员达1.5万人,全镇有1800多辆货车(拖拉机)投入了外运菜的营运。新增饮食业11个。山坑地区的ZXCVB等村委会的群众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纷纷利用本地竹业资源,搞起了手工编织箩筐,增加了收入。
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治安案件下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成功,外运菜的发展,促进了治安秩序的好转。过去的一些“浪子”,也纷纷加入到外运菜种植、代购的行列。各类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仅2008年,全镇刑事、治安案件等与上年相比下降了56%,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X外运菜市场没有出现一宗治安纠纷案件或刑事案件。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秩序,不仅吸引了周围的XYZ等乡镇的菜农把外运菜运到此交易。而且,北方客商也纷至沓来,有力地拉动了X外运菜的发展。2008年,X镇外运菜交易额达2.3亿元。外运菜市场也由此成为仅次于M市粤西第二大外运菜交易市场。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全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2001年至2008年,全镇累计投入1.5亿元在60个自然村建起了水泥硬底化路和排污沟,完成了全镇45间中小学危房改造。X镇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踊跃,每年群众参保率达95%以上,居于市前列。全镇有XYZ等11个村被市评为卫生村;Z被省评为生态示范村。还有XYZ等12个村被市评为生态文明
村。2006年以来,镇党委连续3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党委;2005年至2008年,镇连续4年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
第五篇: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四点思考(精选)
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四点思考
一、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我们某某镇地处沿海,全镇总耕地3.8万亩,总人口3.6万人,农副业基础好,种养业发达。近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镇已经形成“一瓜、二秋、三青、四养”的种养特色。“一瓜”即地膜西瓜种植,种植面积近年稳定在6000亩,品种以抗病京欣系列为主,近年平均亩收入在1500元左右,是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二秋”即秋豌豆、秋刀豆,种植面积也在6000亩上下,时间短、效益好,亩收入稳定在800—1200元之间。“三青”为青毛豆、青蚕豆、青玉米,种植面积总计在4000亩,亩效益在800元左右。“四养”即5000亩滩涂围堰养殖,2000亩平田堤水养殖,通启河3万平方米网箱鱼养殖和家禽家畜的规模养殖。通过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举1例:调整前小麦—玉米—黄豆,年平均亩收入1100元左右,调整后小麦—西瓜—秋豌豆,年平均收入2200元左右。亩增收入1100元,全镇6000亩面积总计增加收入660万元。在结构调整的同时,以项目农业为主体的农业园区建设发展迅猛,充分发挥了农业园区的示范带头作用。这些园区规模大、特色明,它们分别是:“西瓜—秋豌豆高效种植示范基地”、“近海特色苗木示范基地”、“通启河网箱养鱼基地”、“某某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沿海虾蟹混养基地”、“生猪规模饲养繁育基地”等等。
二、农业结构调整要立足近海实际,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把规模调大、特色调明。要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与特色农业的关系,要以农民得益为原则,面向上海大市场,接轨滨海工业区,奋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
按照“压缩传统农业,主攻特色种养”的方针,在确保粮、油自给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粮经比例由4:6逐步调整到3:7—2:8,滨海工业区集中开工建设,将有力促进我镇种养结构的大幅度调整。今后几年,全镇70的面积要搞特色种养,要形成“一村一品”和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要进一步加强特种经济专业村建设,到2008年要有50以上村发展成为特种经济专业村。重点培育发展七大特色,即瓜豆、虾蟹混养、小辣椒、畜禽、苗木、网箱养鱼和茄果叶菜类蔬菜生产。瓜豆生产从目前的6000亩发展到10000亩规模,要做大做强瓜豆产业,重点以通启河北侧为主,形成规模优势,努力成为启东最大的瓜豆生产基地。要改进栽培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利用好已注册的“近农”商标,提升产品档次,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组织生产。虾蟹混养要在沿海建立5000亩规模虾蟹精养示范带,要改进养殖技术,降低养殖风险,努力成为稳产高产高效益的养殖示范基地。小辣椒生产,要扶持好现有的两家脱水加工企业,逐步向辣酱、辣油、辣粉等深加工方向发展,要采取措施,保持现有小辣椒品种的纯度,提高栽培技术,实行科学采摘,走鲜椒上市与干椒出售并重的道路,增加椒农效益,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组织生产,在已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和知名度。畜禽养殖,要以双木畜牧为龙头,建成年饲养5万头生猪,10万只山羊,100万羽家禽的养殖规模。特别要注重发展启海山羊,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一代种的饲养。山羊饲养作为一项传统的养殖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价格高、销路畅,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兴建肉羊宰屠、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把千家万户带动起来,一户农民饲养10—20只,户均收入5000—10000元。今后几年,要把养羊业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使其尽快形成规模,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苗木生产以杨香圃村特色苗木基地为龙头,年培育优质苗木200万株,达到种植规模1000亩,主推优质高档苗木,以满足上海等大中城市绿化美化的需求。通启河网箱养鱼是我镇的一大特色,要充分利用这一独有资源优势,巩固发展好这一特色基地,要稳定现有养殖面积,把未利用的水面充分利用起来,要改进养殖技术,合理搭配养殖品种,要注重鱼病的测报和防治;要增加牧草种植,合理安排全年种植茬口;要组织商标注册,打出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更好占领市场。滨海工业集中区的开工建设,将有力地带动全镇农业结构调整,要以近农设施园艺场为龙头,进一步扩大茄果、叶菜类蔬菜的生产。通启河以南各村要从现在开始,营造氛围,大幅度调整调优种植结构,从今年秋播开始,临海、合兴圩等村先行规划建设一批大棚设施蔬菜,露地大白菜、青菜、大蒜、洋三芋等也要逐步开展规模种植,以满足滨海工业区日后对叶菜类蔬菜的需求。
三、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创建科技示范园区为平台。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结构调整的关键,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
织起来,共同走向市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紧密结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农业示范园区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窗口,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高科技、现代化、高效益、带动型的农业示范园区。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在突出园区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土地流转、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
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得到实惠。
在农业龙头企业上,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服务好嘉诚公司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项目;双木生猪养殖加工项目;辣椒脱水加工项目;海明星海蛰加工项目和日燃红薯深加工项目等。今明两年要规划建设500立方米农产品低温保鲜库2座。另外,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瓜豆、蔬菜、苗木、龙虾、网箱鱼营销组织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农产品营销主力军作用,全镇要培育年营销额100万元以上的农民经纪人100人。
在农业园区建设上,重点抓好沿海虾蟹养殖示范带,通启河网箱养殖带,特色苗木示范基地,“近农”牌瓜豆基地,嘉诚设施农业示范园,双木规模养猪等。明后两年要以滨海工业园区建设相呼应,在近海东南部高起点规划万亩高效蔬菜示范园,形成南部蔬菜,北部瓜豆的新格局。另外,渔虾场2000复垦土地要发挥规模优势,积极招商引资,高起点规划成新型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景点。
四、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农业带来的新形势,需要我们政府和涉农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务必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上手,扶持引导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一是加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服务单位面向农村、农业、农民,是镇党委、政府的参谋,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向导,是促进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实际作战部门。各级党政组织历来十分重视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把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变行政型为服务型,切实解决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农技人员要在政府的扶助下,积极创办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基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亲身实践,是无法领先一步指导面上生产。要加强新知识的学习,亲身参与现代化农业建设。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适应形势需要。要理清思路,明确自身的职责,要有所作为,必须在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潜心从事业务工作,实实在在为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服务。
二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农业要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市场竞争力;要调优种养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要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准,就必须十分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要制订技术规程,加大宣传培训,转变农民传统观念,增强质量意识;二要围绕本地种养特色积极争创无公害农产品;三要添置必要检测设备,加强市场、生产基地的农产品检测;四要注重品牌创建,打品牌、创品牌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镇西瓜、秋豌豆、网箱鱼、海产品等有一定的知名度,要围绕这些资源,在品种更新、提高品种质量的基础上,精心包装、注册商标,通过办“瓜豆节”、招商建市场等,花大力气实施品牌战略,真正做到创一个品牌,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
三是加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市场农业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农业信息在广大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一要加强信息服务的设施建设,要给予一定资金投入,置办必要的办公设备、电脑、报刊杂志等。二要加强队伍建设,负责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筛选、传播工作,不但要及时提供品种、价格等方面信息,还要提供市场需求和农产品营销信息,更要注重信息的综合分析,开展市场预期分析等。
四是加大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面对市场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改变农民传统种养观念,要以全新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种养业,现有的农业结构是经过漫长历史进程而形成的格局,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种植方式难于适应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例如:我镇惠阳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是一家从事辣椒脱水加工的出口企业,所生产加工的“鹰爪椒”出口日本,为增加我镇椒农的收入作出了贡献。加工企业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栽培管理,统一价格收购。但由于农民的质量意识、合同意识差,没有根据要求去组织生产。企业要求分等级采摘出售,而农户习惯售统椒,企业要求在辣椒收获期间严禁喷施“催红素”等激素,但农户为了求眼前利益不顾企业禁令。随着入世年代的增加,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各种配额的取消,国外农产品将大批进入中国,另外,国外对进口农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这些都迫使我们要加大对农民综合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