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定稿]

时间:2019-05-12 21:1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定稿]》。

第一篇: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定稿]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

(农发【2015】2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推动农业发展挖潜力、提质量、增效益,开创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新局面,现就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对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认识

2004年以来,我国粮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全面发展、供给充裕、品种不断改善、品质不断提升,农业区域、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连续四年超过1.1万亿斤;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连续五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高起点上的主动作为、主动调优。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实选择。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硬约束与生产发展矛盾日益凸显。多年来资源条件已经绷得很紧,东北黑土地质量下降、部分地区耕地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超采、“北粮南运”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匹配等问题突出。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不相适应矛盾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依然滞后,高品质的牛羊肉、奶类、果菜等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尚有一定差距。种养结合不紧、循环不畅问题日益凸显。粮经饲结构不合理,种植业与养殖业配套衔接不够,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程度较低。一二三产融合不足,农业比较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依然偏低,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挖掘不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弱。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势在必行。

(二)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农业连年丰收后,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产品消费、加工需求增长可能有所减弱,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供了有利时机。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全面实施,使农业生产的保障重点将更加突出,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空间。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未来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人们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而且要求吃得安全营养健康,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带来了市场动力。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大宗农产品库存消费比均处于历史高点,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供了更多回旋余地。这些表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正面临着难得机遇,推动农业发展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恰逢其时。

(三)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绝不意味放松粮食生产。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快速推进、工业用途拓展和消费结构升级,未来粮食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必须跳出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把稳定粮食产量作为前提,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根本,构筑稳固牢靠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走出一条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来。

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提高对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主动入位,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结构调优调精调深,努力实现我国农业发展在高起点上再登新台阶。

二、明确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布局优化、产业融合、品质提升、循环利用为重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和产业发展优先序,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科技驱动、更加注重服务和法治保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牢牢守住粮食生产不滑坡、耕地不搞农转非的底线,将耕地面积稳定在18亿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谷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自给能力达到100%。

——坚持理念创新,拓展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拓展视野、创新思维,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树立大食物理念,面向整个国土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树立大市场理念,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树立大农业理念,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树立大科技理念,推进种机技配套、产学研协同。以新理念引领农业向广度、深度进军,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和生产优先序,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在品种上,主要保谷物、重点保口粮,统筹兼顾棉油糖、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生产。在区域上,重点促进粮食主产区提升产能、农牧结合、粮经饲兼顾,努力提升大中城市的“菜篮子”产品自给能力,解决好资源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突出地区的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和资源保护问题。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资源禀赋等各方面因素,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或产品,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防止盲目跟风现象,避免产业同构、同质竞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竞争优势。

——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市场信息和市场办法引导、指导农业生产,尊重农民意愿和经营自主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政府重点是做好规划引导和服务、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加大政策扶持和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充分调动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不搞强迫命令和行政瞎指挥,不搞一刀切和大跃进。

(三)主要目标

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两稳两增两提”。“两稳”,即稳定粮食产量和粮食产能,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两增”,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整体素质提升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两提”,即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三、准确把握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点任务

(一)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为着力点,调整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着眼于稳定面积和提高地力,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大幅度提升耕地质量,将粮食产能落实到田头地块,实现“藏粮于地”。着眼于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加快新品种繁育,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推广应用综合技术,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的激励机制,力争在种业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藏粮于技”。着眼于调动农民种粮储粮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素质,完善粮食生产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保证农民种粮合理收益;改善生产经营者的储粮条件,保持和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烘干和储备规模,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实现“藏粮于民”。

(二)以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为目标,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东北地区要提升口粮生产能力,在地下水开采较重的三江平原地区合理控制水稻种植面积,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和节水技术推广,与水库和灌渠建设相配套,改井灌为渠灌,保护地下水资源;推广粮豆轮作,适当减少高纬度区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在农牧交错带,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粮草兼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奶业和肉牛肉羊产业,推广种养专业户和家庭牧场繁育、规模场标准化育肥。华北地区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要求,稳定粮食生产能力,适度调减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的小麦种植,选育推广耐旱节水作物,调整种植制度,适度发展粮草轮作、粮肥轮作。稳定生猪、肉禽、蛋禽、牛羊养殖规模。长江中下游地区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稳定粮油生产能力。退减重金属重度污染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发展棉麻、花卉等非食用农产品,调整重金属中轻度污染区水稻种植、发展低积累品种作物和豆科牧草等培肥地力作物种植;推进畜禽养殖适度规模化,在人口密集区适当减少生猪养殖规模,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生产。华南地区要巩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水稻、甘蔗、蔬菜面积和大宗畜产品生产,加快发展现代畜禽水产种业和热带水果产业,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水产品养殖。西北地区要保护生态环境,在年降水量300mm以下的旱作地区继续实施压夏扩秋,适度调减小麦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牧草种植面积;在绿洲农业区稳定棉花、瓜果种植面积,发展设施蔬菜和特色园艺产业;在农牧交错区通过坡耕地退耕还草、粮草轮作,积极发展草牧业;在草原牧区要推进草畜平衡,推广划区轮牧、舍饲半舍饲,恢复草原生态。西南地区要促进农民增收,严格保护平坝水田,稳定水稻、玉米面积,扩大马铃薯种植,大力发展园艺作物、中草药等特色农作物生产,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和水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渔业,加快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

(三)以“保、调、稳、扩”为重点,调整优化粮经作物生产结构。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坚决保住水稻、小麦口粮生产,确保8亿亩的口粮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稳定北方粳稻和南方双季稻种植面积。适度调整主产区玉米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稳定发展棉油糖生产,巩固新疆棉花、广西和云南甘蔗、长江流域油菜等传统优势区域生产能力,确保一定的自给水平。积极扩大大豆、杂粮、薯类等其他作物生产面积,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巩固提升南菜北运冬季瓜菜生产能力,发展西部特色高原蔬菜,保证区域和季节均衡供应。

(四)以“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大力发展草牧业,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积极推进饲用粮生产,在粮食主产区,按照“以养定种”的要求,积极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等,发展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进一步挖掘秸秆饲料化潜力,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拓展优质牧草发展空间,合理利用“四荒地”、退耕地、南方草山草坡和冬闲田,种植优质牧草,加快建设人工草地,加快研发适合南方山区、丘陵地区的牧草收割、加工、青贮机械,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产,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优化畜产品供给结构。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根据资源承载力和农业废弃物消纳半径,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设施,积极发展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因地制宜推广稻田养鱼(虾、蟹)、鱼菜共生等技术。

(五)以“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为途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拓展农业多功能,依托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价值链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开展加工业示范县、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特色产区、重点销区及关键物流节点梯度转移,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加工引导生产、加工促进消费的格局。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专用原料基地与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配送营销体系紧密衔接。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升农产品加工产品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主食加工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加快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的有机衔接,改造升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引导发展传承农耕牧渔文化、科学普及体验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的创意设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六)以“改进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为抓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瞄准市场需求,增加市场紧缺和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把产品结构调优调高调安全,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种研发、推广,着力选育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特新优农产品,促进农作物品种的升级换代。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抓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推介,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大力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

四、强化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政策措施

(一)强化政策扶持,完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政策支撑体系。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在继续落实好各项现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推动新增补贴向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倾斜,支持重金属污染治理区、地下水超采区调整种植结构,支持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探索开展粮豆轮作、粮肥轮作、退耕种草补贴试点。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用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完善价格调控政策。推动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健全蔬菜、水果、水产品、重要畜产品等“菜篮子”产品分类调控制度。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积极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本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支持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补贴标准,积极发展商业性、互助性农业保险,探索将区域主要特色农产品纳入保险保费补贴范围,提升风险保障水平。完善试点示范政策。支持引导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大型垦区率先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选择重点区域建立示范基地,发挥其先行先试作用。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物质装备条件。协同国土部门用3年时间,从特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着手,重点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地区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推动整合各类资金,集中连片开展建设,确保建设质量。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保障措施落实到具体项目。实施好海南、甘肃、四川三大种业基地建设。用好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资金,示范建设一批农牧渔结合、循环生态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引导循环农业发展。开展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建设优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扶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继续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

(三)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激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现代要素活力。发挥全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作用,开展重大农业科技协同攻关,推动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加工技术、生态环保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发挥种业创新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中的先导作用,以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为抓手,加大对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等的支持力度,尽快培育一批高产、稳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以主产区、产粮大县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继续加大高产创建支持力度。开展分区域、分作物标准化的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技术模式攻关,加大各区域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支持,加强稳产增产、抗灾减灾、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创建一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强化信息服务,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加快村级信息服务站(员)建设。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施每年万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示范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

(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通过贴息贷款、项目支持等方式,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适度规模种养业、生态循环农业。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行动,鼓励合作社兴办加工流通实体,大力发展农社对接。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开拓市场和带动农户的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在合理界定设施农用地范围、严格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前提下,落实生产设施用地、附属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用地政策。积极开展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五)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强大合力。各级农业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把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工作责任,科学制定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坚持试点先行,结合本地实际、产业特征和市场需求,稳步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宣传推广典型做法,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确保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法可依、依法推进。

第二篇:农业结构产业化调整

乌兰淖尔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随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拆迁步伐的加快和乌达滨河西区的规划发展,我镇桥北村、泽园新村、乌兰阿日勒的全部土地和巴音敖包的部分土地已被征用,现全镇还有大田2300亩,温室553亩,主要分布于南村、北村、巴音敖包。按照乌海市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理念和乌达区大力发展以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产品为主的高效、特色、精品农业的工作思路,乌达区将以提高城市品位为目标,通过扩大城市绿化总量、提高绿化质量加大生态绿化建设力度;同时采取“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引进和指导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目前已规划8600亩农业示范园。

(二)存在问题

在长期的农业发展建设中,我镇农业生产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调整步伐慢。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耕作模式的束缚和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镇农民多以种植玉米、油葵为主,亩产量低、种植结构单一。二是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我镇的大田多属于盐碱地,灌溉主要靠黄河水,同时年复一年的重复种植,造成地力较薄,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效益较低。三是主导产业规模小,存量少。我镇的设施温室发展受地域空间小、土地面积少和政策导向影响,反季节蔬菜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基本处于农户家庭型零散种植销售,存量少,抵御市场能力低。四是市场及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龙头企业拉动。现有的技术服务组织人员少,骨干技术力量不足;无产品流通等中介服务组织,农产品难卖,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政府扶持成立的几个村级经济销售组织,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观念仍然落后,存在等、靠、要、懒思想,绝大多数群众对于现代科学技术不闻不问,对于高产技术不学不用;支 1

撑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少,资金缺口较大,不能满足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影响。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对镇情的再认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开发支柱产业,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镇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

二、必要性分析及有利条件

乌兰淖尔镇位于乌达区北部,东接黄河,与海勃湾隔河相望。随着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建设,将在规划的乌达滨河西区与海勃湾滨河区之间架设一座跨河大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我镇的农业发展带来了良机。乌达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征是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9.0-9.2℃,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32.6℃,≥10℃的年积温为3515-3645℃,无霜期156-165天,特定的天气决定了农作物易于糖分积累。

乌兰淖尔镇昰乌达区唯一的农业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郊型菜篮子农业建设中担当着重要职责。随着滨河西区的建设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仅是对全镇农业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更是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需求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农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上,要因地制宜在优势和特色上做文章,在提质和增效上下功夫,不断挖掘农业潜力,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三、指导思想及调整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壮大特色产业,培植优势产业,优化传统产业,形成镇有特色、村有重点、户有主业的产业开发格局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销一条龙、贸农一体化的发展体系,达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富民富镇的目的。

(二)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方案的落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根据农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乌兰淖尔镇人民政府形成组织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

组长:杨忠军乌兰淖尔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姜灵灵乌兰淖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任铁军乌兰淖尔镇副书记

刘春生乌兰淖尔镇副镇长

徐奕书乌兰淖尔镇副镇长

成员:苏彦萍乌兰淖尔镇农业科技站站长

徐俊峰乌兰淖尔镇经济发展办主任

李泽文乌兰淖尔镇农业科技站副站长

朱世富乌兰淖尔镇农业科技站副站长

王圶忠乌兰淖尔镇经济发展办主任

王金忠乌兰淖尔镇党政综合办主任

王继富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书记

任秀荣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书记

(三)调整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销对路、经济效益好、能使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把市场需要和本地优势结合起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

3、坚持服务引导原则。既要依法保护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要用政策和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发展高效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4、坚持科技先导原则。实施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提高科技在产业开发中的贡献率,走集约经营的路子。

5、坚持规模开发原则。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开发总要求,以重点村、重点项目为依托,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形成规模效应,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四、总体规划

(一)工作思路:乌兰淖尔镇位于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重点区域,毗邻库区水域,因地下水位上升,部分耕地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种植,结合我镇发展实际,部分按照“草畜强镇,果菜富民”的农业产业开发思路,部分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生态建设,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依据科技进步,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益,充分利用空间,种养结合,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二)工作目标及重点

1、以建设产业基地、优化种养模式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为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拉动果品产业和蔬菜产业,确保瓜果蔬菜生产能力的提升,增加市民“菜篮子”工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综合考虑农区居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安置工作,保障农区居民合法权益,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3、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开发项目,改善库区周边生态环境,统筹考虑滨河西区长远发展。

五、主要工作措施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民增收,是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挑战,更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作的主攻点和中心任务。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不是适应性、暂时性的工作方法上的转变,而是我镇继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农业增效增收的革命性举措。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不断摸索和掌握其客观规律,切忌盲目冒进或以狭隘的经验论去推动工作。

(二)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进一步提升,在优化调整中,必须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镇、社区、组三级干部要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等办法,与群众促膝而谈,算账对比,广泛宣传改革后的经济效益和增收前景,消除群众的疑虑,坚定他们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引导群众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抓点带面,整体实施。在做好深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做到抓点连片成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各成员各司其责,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线,要培育好典型,做到一户带动一片,一片带动一线。在各有关村选好地块、选准农户的基础上,镇上将组织专门工作组对所选农户进行考查,着重扶持一批想干、能干且干成事的农户,切忌“一刀切”、“行政命令”和形式主义。针对成熟的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确保成熟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方,致富一方。

(四)科技引导,搞好培训。要调整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认真实施“换脑子”工程。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从传统的种养模式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全镇农业结构调整。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搞好示范推广。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的紧密结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科技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更多的新型农民、现代农民,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并由镇政府聘请农技中心、蔬菜办等相关部门的专技人员为顾问,对具体结构调整中的种植、生产、日常管理等各项技术进行指导和培训,实行技术服务责任制,分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及时解决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问题。

(五)搞好服务,严格考核。在实施中,镇政府将在相关政策、信息、技术、资金、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包村工作组和村干部明确任务,各司其职,提供全程服务,并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和结果与全镇、各村工作实绩相结合,实行分项目考核,制定镇干部产业结构调整考核办法,采取以项目代奖励、以福利代奖励的“双代”奖励办法,建立新的奖励机制。对于扶持措施到位、农户优先发展快、增收明显的干部和农户,实行重用、特奖,做到干部评优选模优先、晋升职称职务优先、扶持资助优先、项目安排优先的“四优先”。同时,要求帮扶干部必须记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日志,随时随地记录工作感想和设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实践,变被动为民办事为主动为民服务,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

第三篇:山东省农业机械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

山东省农业机械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

(2009-2011年)

省经贸委 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转移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我省是农机工业大省,近年来发展迅速。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农机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对我省农机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为积极应对当前形势,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大举措,振兴我省农机工业,特制定本意见。

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目前,我省农机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92家,资产合计370.4亿元。产品门类齐全,产品品种基本涵盖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全过程。近10年来,农机工业的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2008年,全省完成销售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利税68.8亿元,同比增长8.95%;完成利润47.6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3.04%。市场遍布全国,并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其中三轮汽车的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拥有时风、福田雷沃、福田诸城汽车、五征、常林、凯马、山 东山拖、华盛中天、海山机械、黑豹等十几家国内知名的农机生产优势企业,形成了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主机带动配件的良好互动局面。虽然我省农机行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量小、国际化程度低、总量大而不强、增量高而不优、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等突出问题。

(二)面临的形势。当前农机工业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农业机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和保护,刚性需求明显。我省农机出口近3年来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幅度,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市场,对我省农机产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是我省农机工业重要的海外市场。从国内来看,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三农”政策为农机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这必将拉动大型高效农业机械的发展,加速农机产品升级换代。另外,国家增加铁路、公路建设的投资,为农用运输机械提供了广阔市场。因此,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我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由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的转变。

二、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业机械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着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抓好一批农业急需的重点产品生产,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积极扩大产品出口,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从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转变。

(二)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政策引导和政府组织协调。

2.技术进步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培育,以创新占领市场,实现从引进技术、模仿加工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3.国际化原则。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加强与大型跨国企业的战略合作,引进资本、技术、品牌和管理理念,提高我省农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总体目标。到2011年,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1.全省农机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0家,实现销售收入1350亿元,年均增长13%;农机产品年出口创汇20亿美元;年产大、中型拖拉机12万台,小型拖拉机80万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2万台,低速货车40万辆,三轮汽车140万辆;农用内燃机8500万千瓦。

2.重点培育2—3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8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和2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机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全行业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达到19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5家。

4.40%以上的重要农机产品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农机综合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5.90%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要按照GB/T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三、发展重点

(一)重点支持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完善配套体系。重点扶持我省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企业,形成以福田雷沃为龙头,以山拖、时风、常林、五征、海山、鲁中为骨干的产业群体。做强山东云宇集团、山东汇金、临沂罗塔特等桥箱总成配套企业,莱州弘宇、栖霞液压件等液压件配套企业,聊城生建、烟台轴承、烟台轴瓦等传动系配套企业,形成电气系统、底盘关键部件、覆盖件的配套产业集群,进一步细分配套件功能,充分发挥专业特性。拖拉机主机企业要以提高拖拉机的产品质量和整机可靠性为重点,加快人机工程、机电液一体化及操作舒适性等方面的研究;加快配套基础件、多功能底盘方面的研究,更好地适应农业、工业、园艺、公共事业等多领域;加大节能、减排、降耗、降噪等方面的投入,使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大力发展大型、多功能、高技术含量、复式作业的农机具。重点扶持禹城益佳机械有限公司、德州宝丰机械有限公司等10家农机具生产企业,提高工艺水平,增强研发能力,提高产能,重点在种植机械、经济作物、牧草作业、农作物中后期作业机具方面实现突破。逐步以作业效率高、功能多、有过载保护装置的驱动性农机具取代一般的犁、耙、播、拖、收等常规机具及牵引式农机具。重点发展耕整地机、翻转犁、浅耕深松机、宽幅组合耙、复式作业机具、精量播种机等大功率、宽幅农机具。大力开发免耕覆盖精少量播种机、少耕深 松播种机、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具、浅翻深松联合作业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

(三)加快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三大作物联合收获机械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性、可靠性、适应性,扩大产品产能,进一步提升福田雷沃、时风、金亿、巨明、润源、大丰等主要企业的竞争水平。尽快开发用于花生、生姜、棉花、油菜籽、土豆等经济作物的收获机械,培育我省农机工业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11年使收获机械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四)着力发展畜牧机械。发展大型、高效、宽幅的玉米青贮机械、牧草收获机械以及草粉、草颗粒、草块、草饼机械,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五)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重点发展秸秆制肥关键设备、农作物秸秆固化、碳化机械、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机械、秸秆生物质能转化机械,使农作物秸秆形成资源化利用,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四、政策措施

(一)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项目实施。抓好一批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关联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投资项目,加强协调调度,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达产、早见效。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推进一批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抓住国家新一轮增加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全面落实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税政策,提高项目投资效益;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 控政策,限制和禁止高消耗、高污染、过度依赖资源的项目,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通过增加有效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以企业自筹和招商引资为主,银行贷款为辅,积极争取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推进整合重组,广泛吸引民间资本,确保项目资金来源。充分利用金融中介、项目咨询和代理等社会服务机构,促进企业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着力培育优势企业,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支持农机企业积极面向市场,打破体制性障碍,拓宽发展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支持行业内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各类农机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步伐,培植大企业集团,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对行业发展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发挥好骨干企业的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相关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壮大产业规模;支持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建立配套关系,发挥专业化生产优势,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金融风险。各级政府应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审批、外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资金筹措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积极运用土地、环保、电价和政府补贴等手段,支持农机行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合作,建立区域专业化农机生产及原材料配送中心,培育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注重引进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与项目,以产业链为基础,加速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的产业集聚区。要在产品研发、6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机行业综合竞争力。

(三)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一是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把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用活。同时,各级财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促进行业调整振兴。二是积极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着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对国家确定的重点支持项目,各级政府要创新资金筹集方式,调整资金支出结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切实落实国家规定的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

(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精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银行、银行监管部门要督促有关金融机构积极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银企沟通,积极为骨干农机企业和重点技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大力开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以适销对路的库存产品和能保证收回的应收账款作抵押的新型融资方式,支持中小农机企业发展。企业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采用债券、上市、租赁、典当等多种融资方式 7 筹集发展资金。各地要加快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五)强化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开展自主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大力推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引进创新工作,支持高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技术引进,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搞好二次开发,大力推进我省农机工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实现由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转变。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信息、产品检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性地组织“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六)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大专院校、技工学校的作用,建立多层次的农机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熟练技术工人、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育一批适应产业提升和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大型农机企业要建立内部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和管理素质。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七)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鼓励农机企业淘汰高能耗落后设备及工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支持企业增 加环保投入,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提高废弃物处理专业化水平。鼓励企业实施ISO9001、ISO14001和OHSASl8000一体化认证,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清洁化生产。

(八)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落实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作,更多地承担政府和企业难以承担的事务。农机行业协会要在调查研究、制定规划、信息发布、反映行业动向、维护市场规则、促进公平竞争、制定行业标准、应诉行业反倾销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机行业发展影响分析,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贸易纠纷法律援助机制,帮助农机企业化解风险。要切实发挥职能,加大协调、服务工作力度,帮助企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行业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工作总结

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工作总结

全面停止主伐后,我们合理的利用铁力局24万亩土地,紧密联系农业多种经营战线实际,积极研究、探索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建设,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职工增收。

一、注重实效,深化结构调整

一是结构调整。2015年种植大豆189,000亩,玉米29,000亩。扩大旱改水规模,新增水田600亩,全局水田面积达到21,575亩。积极推进矮高梁种植,达到6660亩。扩大返魂草种植面积315亩,达到3000亩。新增种植品种红小豆2550亩。利用马永顺林场地理优势,新建26600平方米有机食品采摘大棚,现已投入使用。二是积极发展新品种北关农场新建水稻育秧大棚30栋,增加水稻秧苗质量。《利用伐区木桩栽培松杉灵芝项目》被列为伊春科技计划项目,获得项目款8万元。现在九连林场、西北河营林所已经购买菌种,正在养菌阶段。三是引进玉米新品种。今年引进先锋38p05,先达203,这两个品种从品质和饱满程度都值得推广。

二、突出职能,稳步发展特色种养及加工业

畜牧产业2015年稳中有升。截止目前,全面野猪养殖1885头,野鸡0.2万只,养蜂4250箱。现有野猪规模养殖场两处,分别位于铁力林业局红旗营林所和茂林河林场,其中红旗野猪场现已注册为谷丰生猪饲养有限责任公司,现生猪存栏568头。森林猪规模养殖场一处,位于建设营林所,该场于2008年成立铁力市硕丰山养生态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有优良仔猪繁育,并在2012年被百家老字号哈尔滨大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认定为该公司第一家生态猪养殖基地,注册“益灵”商标和“有机”食品标识。另外,冷水鱼养殖水面252亩,其中初具规模的为忠宝林蛙养殖专业合作社。

三、狠抓管理,巩固扩大北药业

几年来,我们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把大力发展北药产业为经济转型切入点之一,积极引导种植户发展适销对路、适宜生长的地产药材。截止目前,种植北药17500亩,其中平贝种植9900亩,五味子种植4600亩,返魂草种植3000亩,栽培松杉灵芝8000袋(其中2000袋棚内栽培)。野生药材改培77400亩,其中五味子改培42010亩,刺五加改培34190亩,穿山龙改培1200亩。五味子年产量300吨(干品),平贝年产量300吨(干品),野生药材采集640吨。

四、积极构建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们充分发挥松涛集团公司这一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对现有企业加以规范引导,采取出售、买断、转让等方式,使其逐步向松涛集团公司靠拢。先后共建立种植加工企业6个,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使其成为调整种植结构的强大引擎。二是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整合北药产品品牌,加大名、优、新、特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北药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增加市场竞争能力。近年来,松涛公司开发生产的刺五加保健茶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健”字号产品,列入保健产品系列;平贝产品注册的“清溪沟”、“宇贝”等商标,已使我局的平贝闻名省内外,这些都为优化种植结构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三是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社。我们通过推行“支部+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的方式,积极在基层组建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共建立奶牛养殖、有机水稻种植、平贝种植、甜玉米种植、返魂草推广、绿化苗木栽培、黑木耳栽培、冷水鱼养殖等专业协会、合作社、联合体36个,带动辐射职工群众2500多人增收致富,加快了调整种植结构的步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形势的发展和领导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农业种植结构还需要大幅调整。职工群众多年以种植大豆为主,重迎茬导致的产品品种单一老化、退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力弱。尽管采取各种鼓励和扶持政策,引导职工群众调整种植结构,但是由于职工群众认识上有误差,致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然不大。同时由于职工认识不足,全局绿色食品种植面积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二是龙头企业需要加强。全局范围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数不多,特色农产品的流通加工企业更少,更谈不上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即使是铁力区域内的加工企业也是屈指可数。因此,多数种植户还是以卖“原”字号产品为主,销售价格低且受中间商的制约,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攫取,职工群众的收益不高。现有加工企业生产的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低。没有形成真正上档次、上规模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三是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在种植业方面,种植户与加工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大部分种植户与龙头企业之间还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制和技术服务体系。在畜牧养殖业方面,尽管我们多年来建立了相应的服务体系,但还存在基层畜牧兽医站不健全、基层队伍素质偏低、基础设施差、后备力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意见和建议:

1、建议帮助解决转产项目资金。停止主伐后,目前我局急需经济转型,进行第三次创业,再上一批有较强支撑力的转产项目,加快特色种养业的发展,以此来拉动全局经济的快发展,建议上级对转产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2、建议上级对发展接续产业的职工群众给予政策扶持。比如对发展特色种养业等接续产业的职工应给予一定补助,鼓励他们加大投入,谋求更大的发展,建议上级对发展特色种养等接续产业应调整信贷结构,提供中长期贴息贷款,逐步解决企业和职工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3、建议无息就业贷款增加额度。小额无息就业贷款增加额度,延长还贷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解决职工缺乏启动资金的难题,使特色种养业的发展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

4、建议上级部门举行培训班,推广新品种,引导职工科学种养。目前职工信息来源渠道少,不了解市场行情,在发展上经常出现跟风现象,见别人卖什么赚钱就种什么,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价格下跌,职工就受到损失,建议上级部门举行培训班,推广适合当地的新品种,引导职工科学种养。

第五篇:人事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人事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一、目的为科学核定人事岗位的设置、有效挖掘员工潜能,精简机构、节约成本、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优化人员结构、有效提高人事工作的专业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

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不含分公司)

三、人员现状分析

部门人事管理员日常工作如下:

每月固定工作 阶段性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

资料管理(含新人资料整理、跟

进;劳动合同发放、签收等)劳动合同续签

职员请假、销假

SAP数据管理(含新人资料录入

SAP系统;商保、社保、公积金、部门培训组织

劳动合同数据录入等)

福利管理(含商业保险、社保、公积金日常数据申报、意外理赔员工活动策划

等)

工资数据管理(含考勤、考核、加班、调薪等)

考勤数据提供

目前深圳物业人事编制:

入离职 突发性工作 入职及生活引导 部门信息反馈 离职办理 职员信息变动收集 转正手续转正、离职、绩效面谈

目前公司人事管理员编制为33人,管理比例为1:85,与广州物业存在一定差距。

典型部门分析:

小部门类(20—60人):分析:

1.部门人数较少,且流动情况相对稳定,单纯人事工作饱和度不足100%。

2.部门人事身兼多职(环境、人事、后勤、信息管理);

3.此类情况在中部管理中心较为普遍。俊园1拖N、荔景1拖N、城花温馨均为此类

情况。

4.5.中、大型部门分析:分析:

1.人数约80—250人不等,培训与人事行政工作相分离,部门培训工作多由部门客

服或安全线条职员兼任。

2、人事工作单纯,独立编制

3、部分人数较少但滚动开发部门,如金域华府、千林山居等部门也采取此种模式。特殊类分析:

人数约100以上,培训与人事行政工作相结合,同时兼任财务工作总结:

从人事管理员编制结合其工作内容分析,目前公司部门人事方面存在下列问题:

1)、人事专员身兼多职,工作效率不高,缺乏专业性,容易引发一系列后遗症: a)、人事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承担人事工作之余肩负着其他工作,如客服、财务、后勤等;

b)、人员流失率高,人员需求居高不下,与员工缺少沟通,无法充分发挥部门人事的作用存在一定联系。

2)、工作岗位安排合理性不足,部分人员工作量不饱和:

a)、部分岗位人员可进行合并为1拖N人事,但仍编制多人,如沁园、福景万景等; b)、部分工作流程不合理,工作效率受制约;

c)、工作计划无序,生产缺乏有效调配机制,人员不能充分利用; d)、人力资源工作缺乏有效管控。

总体来说,目前公司部门人事工作总体效率不高,流程合理性不足,各部门负责人对人力管控未有足够重视。因此,实施人力资源优化势在必行。

四、人力资源优化的主要目标:

1、保证公司人力资源与公司发展相适应;为规避劳务纠纷风险,加强公司人力资源管控,拟从现部门人事工作中剥离福利管理(含商业保险、社保、公积金日常数据申报)、SAP数据管理(含新人资料录入SAP系统、商保、劳动合同等)、转正手续等、工资数据管理(含考勤、考核、加班、调薪等)、资料管理(含新人资料整理、跟进;劳动合同发放、签收等)四项工作;同时人力资源部新增编制2人,1名专项负责福利管理、SAP数据管理、工资数据管理;1名专项负责部门培训组织工作及转正、绩效、离职面谈及资料管理。部门人事工作保留离职办理、入职及生活引导、职员信息变动收集、员工活动策划、部门培训、考勤数据提供等工作。

2、做到编制科学,工作高效;参考广州物业经验,再结合深圳物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每150—200名员工配置1名人事专员为宜,调整后人事专员薪酬由管理部门人数进行分摊(以编制为准)

3、成立新人事工作平台,供人事专员上传人事资料及交流信息用途,作为SAP录入的一个缓冲,每月由部门人事将相关人事数据报部门经理审批后于固定时间节点上传至平台,再由人力资源部专人进行数据处理。

人事结构优化调整后工作分摊如下: 部门人事

新增岗位1

新增岗位2

部门分担

员工活动策划

福利管理(含商业保险、社保、公积金日常数据申转正手续 报)

SAP数据管理(含新人资料录入SAP系统、商保、离职办理 劳动合同等)

部门信息反馈

入职及生活引导

部门培训组织

工资数据管理(含考勤、转正、离职、绩效面谈

考核、加班、调薪等)

资料管理(含新人资料整理、跟进;劳动合同发放、签收等)

职员信息变动收集

考勤数据提供

4.人事调整原则.针对人事管理效率较低部门进行调整。较大部门,建议保留独立人事,如龙坂4部门

规模适中,但目前正在滚动开发或未来有新项目人事并入的部门建议保留独立人事。较小区域建议就近合并人事或组成片区人事组,由原来的各部门人事转变为1—2名人事专员负责一个区域内的人事工作。

偏远部门,如金域东郡、双城水岸,建议独立设置人事岗位1人 经营管理中心建议合并为4名人事 拟初步调整如下:

调整后深圳物业人事专员由33人减少至23人,比例调整为1:120,较调整前增加75%,考虑到部分人事兼任部门或财务工作,实际减编为7人。

如不考虑跨片区问题,可最终压缩人事至15人,管理比例可达1:187,较调整前增加120%,但考虑部分部门路途遥远且不属同一片区,故不建议采用下列方式

5、初步成本核算:

减少人数 7 增加人数 2

注:隐形成本含社保、公积金、意外险、餐补、服装、年底福利等,未算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增加人数无加班费

五、人力资源优化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研 成立人员优化小组:

为达成以上目标,保证切实有效的进行后续工作,须成立人力资源优化小组,按如下步骤分配任务,开展工作。

检讨现有人员编制;

1)、由人力资源部安排对各项目的现场岗位制订工作标准; 2)、跟进人事专员工作性质和具体产能评估确定各人事专员编制; 3)、检讨人力资源手册的岗位说明书或工作内容;

4)、根据岗位说明书和岗位工作内容检讨目需配置的人事专员; 5)、由部门负责人对人事工作量进行评估,确定需配备人事专员。

根据检讨后的人员编制,详细对比现有人员信息:

保证少而精原则,可合并的岗位必须合并,可由1人负责的岗位,绝对不能配置2人。做到因事择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二阶段:调整

显性成本 3500 显性成本 4000

隐形成本 1500 隐形成本 1700

合计 3500011400 总计

全年合计 420000136800 283200

调整后多余人员及部门工作交接:

1)、调整后多余人事专员由优先部门安排内部转岗; 2)、对绩效考核不合格人员实行末位淘汰。

3)、部门人力资源外的兼任工作(如财务、客服、考勤等)工作交接由部门内部协调安排。

4)、对于多个部门同时存在兼任财务、人事工作的人员,可通过与财务部协调,转变为1拖N人事+1拖N财务的模式。4)、对不服从公司安排的员工进行分流

第三阶段:评估

对部门人事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六、后续事宜跟进

1、人力资源手册的修改

2、体系文件的修改

3、人事协同平台的制作

七、其他

对于部门人事宜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促进其工作,如针对其日常工作设定权重比分,由人力资源部进行考核

希望通过以上优化工作,能够真正做到人尽其用,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降低公司人力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下载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湖北草埠湖农场: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今年以来,湖北草埠湖农场按照“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培育棉花支柱产业,积极发展蔬菜种植,逐步扩大畜禽养殖,调优水产养殖模式”的思路,狠抓......

    关于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现在,全国各地都围绕新农村建设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这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几点思考概要五篇

    浅谈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几点思考 林志军 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和罗斯托(W.W.Rosetow)提出的......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五篇材料]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 农市发[200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林、农牧)、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 农科教发〔2011〕12号)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环境整......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合集]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 农农发[20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 农药管理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农民利益和社会稳......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指导意见

    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强化对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把......

    理清发展思想,调整农业结构

    理清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X镇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 X镇地处Y半岛腹部,国道207线穿镇而过。全镇有X个农业村委会,一个居民社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