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2 19:1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第一篇: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市旅游局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农家乐旅游发展先进经验,加快我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步伐,市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市旅游局、农业局及甘州区、山丹县等六县区旅游局负责同志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龙泉驿区山泉镇、洛带古镇、郫县农科村等农家乐乡村旅游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重点对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

一、基本情况

成都市是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目前,成都市郊共有农家乐5596户,直接从业人员5.8万人,带动相关就业人员30万人,200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近几年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的“五朵金花”、郫县的农科村、龙泉驿区的万亩桃花果园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已经被培育成为高品位、多功能、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家乐庄园。

(一)三圣街道办事处的“五朵金花”模式。

1、“一村一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推进产业布局特色化。锦江区充分利用三圣乡花卉种植的传统优势和地处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抓住2003年举办“中国成都首届花博会”的有利时机,将花博会周边的五个村庄在原来经营花卉的基础上,由政府统一规划,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幸福梅林”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种植欣赏,形成梅花产业链,梅花种植面积超过2100多亩、20余万株,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齐、数量最多的梅花基地之一;“花乡农居”主要以花卉种植销售为主,形成了以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观光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级风景区;“江家菜地”以认种的方式,把传统种植蔬菜、瓜果和农作物变为市民和学生体验农家生活的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东篱菊园”以非洲菊为主打品牌,突出多种类的菊花和大规模的菊园,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实现了花卉设施化、产业化生产,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菊花培育基地和展示种苗成长过程的观光基地;“荷塘月色”则以池塘荷花、榕树成荫、川西小镇和田园风光为特色,成为艺术家写生、创作的基地,通过引进知名画家、自由画家,打造“户户都是画意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规划先行,城市化建设,推进农村建设景观化。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把农村建设与发展文化、旅游、观光、休闲等有机结合起来,多元化投资,适度进行景观打造,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农房改造景观化。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建设标准,采取“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改造农房,打造了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群。二是基础设施城市化。按照整体规划,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三是配套设施现代化。实现了农村户户通光纤,在行政村建成村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公益设施配套。四是景观打造生态化。打造湿地,新建绿地,保护原生态植被,建成微水治旱工程、农业文明记忆馆,迁建牛王庙,举办花卉时节、梅花节、菊花季节、荷花开了等节会活动,营造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五是土地开发集约化。对土地严格监管,整合农宅,拆除违建,减少农房占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山、沟渠、坡坎等土地修建配套经营性用房和会所,盘活土地资

源,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3、文化润色,产业支撑,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一是以品质打造品牌。以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和承办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为契机,采取政府制定统一标准并给予适当补贴,引导景区内的经营者对厨房、厕所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改造,对景区内的经营场所进行规范,使其与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相协调。通过开展“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和“干部入户,文明到家”等活动,帮助经营者提升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使其摆脱传统意义上“农家乐”的低水平经营,真正体现“五朵金花”景区的旅游品牌形象。二是以文化提升产业。从景区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入手,加大对“五朵金花”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力度。通过打造“荷塘月色画意村”、引进“许燎原设计艺术博物馆”等手段,吸引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家扎根乡村,使“五朵金花”成为艺术家的聚集区和艺术加工厂、艺术大卖场,带动农民融入文化产业链。三是以项目促进发展。围绕花卉市场的改造提升,启动了“成都国际花卉产业园”项目,以上海大地公司为龙头,加大种苗组培室、设施化栽培和“飞地农业”的扶持建设力度,将“东篱菊园”打造成为垄断西南、全国甚至成为国际市场的非洲菊种苗供应地。以成都金港赛道项目为载体,积极培育发展汽车赛事关联产业和汽车后续市场,在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的同时,促进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四是以旅游致富农民。鼓励支持观光道路两侧的农户,依托改造后的农房,采取自主经营、与别人联营、出租给有实力的公司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推出赏花、休闲、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游客的需要。2006年三圣乡的“五朵金花”300多户农家乐经营户,接待海内外游客747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

(二)农科村农家园林型模式。

成都市郫县农科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盆景之乡的核心地带,是成都市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全村有旅游接待景点100个,可同时接待游客1万人,该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据了解,当地农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出售自家种植的盆景。售价从几十元到十几万元,能够满足家庭、公司、会所和高档饭店等各类消费者需求。二是依托自家的园艺美景经营“农家乐”项目。农家小院里设臵秋千、滑梯、转圈椅、台球、茶座等,供游客休闲娱乐。这种经营机制非常灵活,有游客时可商,无游客时可农,从事旅游服务和务工务农两不误,不但利用了闲散劳力,而且可将农副产品直接作为商品出售,这种“农家乐”即成为销售盆景苗木的经营平台,也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消费场所。

(三)龙泉驿风景旅游区观光果园型模式。

龙泉驿风景旅游区,位于成都东门外龙泉驿区,是成都市的花木、水果生产基地,以水蜜桃为主导农业产品,以花果山为美名,以万亩观光果园为旅游主导产品,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摘农家果。该区域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以“桃花文化”为主题,春季赏花节为主要载体,已形成影响颇广的成都世界桃花节主题旅游活动。

二、主要经验

(一)政府支持是关键。为了打造“五朵金花”,三圣街道办事处所在的锦江区政府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吸引民间投资,改善农村环境,建成了市民休闲的开放式公园,成功走出了一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子。从“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农科村来看,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能够最先在这里诞生,其中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引导起到关键性作用。郫县集

中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先后投入2600多万元,改扩建农科村旅游环线公路,完善供水、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绿化、亮化、美化景区。龙泉驿风景旅游区,政府投资修建盘山环行观光公路、桃花诗歌广场、诗歌墙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文化配套设施。五朵金花、农科村和龙泉驿风景旅游区的实践证明,政府的参与支持是农家乐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

(二)产业支撑是基础。所考察三地均以花果为主导产业,花果基地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旅游发展促进了花果产业的发展。由花果产业嫁接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既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三产业就地融合的创新模式,又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更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范例。目前农科村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1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7.5%;村内有5家园林绿化企业,年产值2800多万元。村内成立了花木协会,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组织花木生产和销售。“组织+协会”的发展模式,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三)科学规划是前提。考察组所考察的农家乐项目大多是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不仅特色突出,而且环境优美和谐,市、区政府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新村建设规划,起点高,档次高,为农家乐的有序发展把握了方向。

(四)规范管理是保证。加强农家乐的管理,规范农家乐经营所需手续,是引导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的根本保证。成都市政府在这方面采取了得力措施,先后发布了《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和《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两项地方标准,明确了办证内容、手续和收费标准。在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工作中明确规定市、区(县)两级评委会职能,市评委会具体受理四星级、五星级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的等级评定,三星级以下由区(县)评委会受理,并报市评委会备案,聘请专家撰写导游讲解词,并由专业导游进行讲解。

(五)人才培养是根本。为了提升农家乐行业管理水平,四川组织了大规模的培训班,直接培训乡村旅游业务骨干1000名,带动培训各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万人次。自2005年以来,成都先后办班300期,培训从业人员5.3万人次,有力的提升了农家乐发展质量、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把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领导力量、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针对我市农家乐园普遍还存在的档次不高、特色不显、内容不丰、规范不力、服务不周、规模不大、品牌不响等问题,政府制定相应奖励政策,合理引导,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进一步调动农家乐经营业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乡村旅游作为全市“十一五”期间一个新的旅游增长点来培育,坚持科学规划,邀请民俗旅游规划专家,尽快编制我市农家乐旅游总体规划和相关乡镇村农家乐详细规划。规划要突出地方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及文化特点,建筑风格要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风格显明,布局合理。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把农家乐旅游村入口建筑、农家乐经营户房屋作为重点,从水、电、路、环境等方面着手,硬化道路、绿化村庄、净化庭院、美化房舍,实现农民人居环境改善的全面突破。

(三)因村制宜,抓出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村和示范户。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旅游农业格局。我市粱家墩镇、新墩镇、长安乡等乡镇交通方便、区位条件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绝佳条件,而且农家乐旅游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当前,要积极引导、扶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游

客接待能力,提高档次和水平,发展农家乐示范户,打造我市农家乐旅游强村。

(四)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形成浓厚舆论氛围。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重点进行宣传促销,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旅游部门要适当推介自然景点、乡村旅游一日游线路,将乡村旅游与大旅游融为一体。对在农家乐旅游乡镇、村、户建设经营中涌现出来的示范村、带头户、带头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农户自觉参与到农家乐建设工程中来,带动全市农家乐旅游的快速发展。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旅游、农业、劳动等部门联合制订农家乐培训计划,抓好教育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针对农家乐操作员工进行岗位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农家乐管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培训和业务发展培训,提升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六)加强组织引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承担组织推动、工作指导、服务协调、政策研究、解决困难、贯彻标准、典型推广等工作。旅游部门要着重做好开发指导、完善服务、市场开拓、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工作。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制定基本的乡村旅游设施标准和接待服务标准,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推动乡村旅游农家乐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二篇: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关于袁家村乡村旅游的考察报告

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农家乐建设、经营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公司休闲旅游发展,2月21日至22日,由县旅游局领导带队,组织旅游局和鼎润公司代表一行7人,赴袁家村、东坪村、白村等地实地考察。考察组一行深入景区农家宾馆,亲身体验验并与他们交流和探讨,认真询问了当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学习当地农家乐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此次考察,感受颇深,启发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袁家村、东坪村、白村等地借助区位、生态、文化优势,依托城郊、景区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在整村推进、精品创建、转变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其中,袁家村位于**市县烟霞镇,距西安市区30分钟车程,是个移民村,全村60户人有七个姓,280多人,500亩地。上世纪70年代以前,袁家村是一个非常落后贫穷的村,1970年郭裕禄担任袁家村支部书记,当时为解决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从农业生产抓起,领导全村上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十年间,成功解决了温饱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为发展经济,郭书记提出从农业向工业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村办企业,先后办起了白灰厂、水泥厂、硅铁厂、建筑公司、汽车运输队等多个企业。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村办工业化企业逐步淘汰,袁家村发展遇到瓶颈,期间村干部常年外地考察学习,老郭书记儿子郭占武挑起重担,他提出弃工从农,搞现代化农业,观光农业,当时没有人拥护,为了解决村民思想问题,村干部党员带头先后赴四川**、云南等地考察学习,对农家乐乡村旅游有了初步认识,最终定位关中民俗文化,建成关中印象体验地,2011年5月该村被农业部评选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之一。

东坪村位于县城东北约24公里处,距唐太宗昭陵仅2公里,这里群山环绕,地貌独特,登高远眺,千里沃野置于脚下,如画田园尽收眼底,南与巍巍秦岭遥相对峙,东观朝**顶天寺高耸云端,漫山遍野的幼松郁郁葱葱,万亩果园宛若一个“天然氧吧”,农家土窑洞冬暖夏凉,人称“没有噪音的天然空调”.白村是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占地2万亩,其中农耕文化体验园是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地500亩,目前建成半亩园500户,已对社会开放认耕,让城市生活的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走进农村,放松身心,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让城市生活的人们,深入农村,了解农业,亲历春种秋收的传统农业生产过程。

二、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设规划方面:袁家村在建设发展中按照环保、生态、绿色的理念,斥资1500万元打造了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风情,创建了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坊等传统特色作坊,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的农村生活的演变。基本形成了集关中小吃街区、特色乡村食宿客栈、浪漫满屋田园派对、多主题酒吧街区、麻将茶园等关中民俗互动体验和现代艺术街区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旅游基地。

2、运营管理方面:袁家村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成立了旅游公司和农产品公司,前者做品牌宣传,后者以农产品带动经济发展,下一步把袁家村的香辣子,豆腐,醪子,醋油面,酸奶等小作坊发展成股份制公司,把现代生产工艺和传统生产工艺相结合,经国家生产许可,对外销售,进一步做大,发展成上市公司,解决公司资金不足问题。景区下一步将实行一卡通,公司掌握现金流,与经营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统一管理,从传统的“农家乐”旅游向建设“乡村度假基地”迈进,实现公司和农户共赢。

3、土地流转方面:目前袁家村是全省新型社区示范村,所在烟霞镇是全省的示范镇,每年有1000亩的用地指标,政府帮助袁家村现有700亩土地变成国有土地,解决农村产权问题,资产盘活,向银行贷款,鼓励村民入股,让资产翻倍。

4、外来投资方面:要求投资商不但有资金,还要有先进的思想,袁家村无偿提供土地,对所投项目严格把关;要求每亩地至少300万投资额,其中公司占20%股份。

第三篇: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思考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追求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意识愈来愈浓。我局党组审时度势,积极指导发展以“农家乐”旅游示范点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取得了积极成果。**镇的**休闲度假村、沟湾林园等“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的相继开业,为提升我市“农家乐”经营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同时,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镇“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了“中国乡村游”主题年,市旅游局围绕这一主题,立足实际情况,依托资源特色,指导**镇转变认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几年来,通过内部挖潜、外出考察、完善设施、规范经营等措施,**镇的“农家乐”乡村旅迅速发展起来,已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初步形成了**休闲度假村、沟湾林园等带有乡村休闲气息的旅游品牌,并带动周围十几户农民经营“农家乐”。2008年,在旅游旺季平均每日可接待游客300多人,高峰期日营业额可达1万多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镇乡村旅游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相比,又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许多“瓶颈性”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为客源不稳定,外地游客少,经营方式单

一、服务质量低、设施不完善等。加之乡村游经营的主体大多是本镇农民,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知识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镇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是“农家乐”经营户认识模糊,对发展乡村游的前景未抱乐观态度,只讲当前利益,不讲长远发展。经营上不够主动,也缺乏技巧和营销意识,还停留在等客上门的阶段。乡村旅游大环境尚未形成,难以在短时期内形成持续的客源流,对农户的经营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二是“农家乐”经营户缺乏资金,起点不高,经营模式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主要以提供乡土特色风味餐为主。农户的增收渠道有限,还仅围着锅台转,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不够,仅限于吃饭、采摘、垂钓,缺少参与性活动,如反映农村生活的露天电影、皮影戏、剪纸、刺绣、陶艺等。游客感兴趣的土特产品加工包装销售滞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三是可进入性较差。由于缺乏宣传,吴高公路旅游标识不齐全,市场需求同经营户需求相脱节。从环境来看,大范围内优美的田园景色同小范围内家庭周边凌乱的环境还不相协调,缺乏应有的冲水厕所,夏天蚊蝇比较多,卫生环境急需改善;

四是就市场对象来看,**目前的客源市场还很有限,受城市发展历史原因影响,大部分市民很多亲戚都在农村,对农村的情况比较熟悉,缺乏兴趣。

三、**镇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镇位于**市区南部,镇政府距市区23公里,辖区内聚集了湿地、鱼池、人工林、优质果园等适应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各种资源,2008年4月被评为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高糜子湾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

该镇的**休闲度假村、沟湾林园等“农家乐”旅游示范点是集休闲垂钓、餐饮住宿、棋牌娱乐、乡间摄影、卡拉ok、健身度假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园。“农家乐”示范点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古朴与现代风格设计的四合院,格调明快的餐厅可同时容纳百人就餐,100多亩自然水域清波泛起、杨柳依依,一副鱼跃人欢的田园美景,让人留连忘返。

四、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对**镇乡村旅游的投入,促进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1、**镇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基础建设和环境整治的投入,对“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统一规划设计,重新定位,实现农业观光游与农家休闲游共同开发,让旅游与农业齐头并进,比翼双飞。

2、对**休闲度假村、沟湾林园两个较大的“农家乐”旅游示范点进行“二次开发”,将它们建成集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娱乐休闲、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服务项目。

3、按照国家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标准,努力将**镇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旅游“1000个示范乡”之一。

五、工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请自治区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角度出发,适时出台并落实有关支持“农家乐”乡村游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营造“农家乐”乡村游发展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市委、政府关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继续在各种收费上给予减免,在工商管理、税务登记、卫生健康检查等方面以最低成本价给予优惠。

(二)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完善基础服务设施项目

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农

第四篇:发展农家乐旅游情况汇报

发展农家乐旅游情况汇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镇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家乐休闲旅游迅速发展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更好地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健康、规范地发展,2009年,德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德兴市发展农家乐奖励及优惠政策》、《德兴市农家乐管理办法》,结合上饶市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精神,以规划为先导,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着力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全面推动农家乐休闲旅游快速发展,从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

闲旅游项目,吸引城镇居民来休闲度假;同时鼓励乡、村开发旅游商品,重点开发新时尚的生态旅游产品、独创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大众化的休闲度假产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由单一产品向多层次产品、高品位产品结构转变,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素质,做大做强做精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加快推进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轨。

3、加强宣传,宣传是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树立一个地方对内对外的形象,有效手段。在宣传促销中,我局向上饶市旅游局推荐明星农家乐三家,重点突出农民风俗、生态观光等农村风情,以培育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按照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现状,精心策划编制了精品休闲旅游线路,重点对外宣传推荐。通过江西新闻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努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4、政策扶持,着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点)建设

我市制定和出台了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各项优惠措施,简化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申报程序。对农家乐休闲旅游证照办理、税收、规费所需的费用实行减免或降低收费标准。市财政分别对已评星级的农家乐经营户进行一次性奖励。同时各乡镇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如昄大乡在市里的奖励基础上又出台了奖励制度,各乡镇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同时帮助农家乐经营户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壮大已有的农家乐,培育和发展新的农家乐休闲旅游。

5、强化管理,为了使农家乐休闲旅游规范经营,我局按《农家乐的评定标准》,加强对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经营户必须有工商、卫生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实行岗前培训,规范服务行为,并将有关管理制度公布上墙,公开接受游客监督。为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星级经营户的评定,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农家乐休闲旅游整体规模不大。

第五篇:关于农家乐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农家乐”是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生旅游产品中的一朵奇葩。虽然我市“农家乐”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60户,床位2631张,直接从业人员2377人,实现经济收入5292.4万元。

一、现状及特点

一是发展氛围浓厚。市县各级把“农家乐”旅游发

展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引导,力促发展。《××××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开发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南郑、勉县、洋县、城固、略阳等县制定了加快农家乐建设的通知、意见,党委、政府领导经常听取汇报,实地调研,提出要求,解决问题,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推动“农家乐”旅游快速发展。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各县区通过财政扶持、规费减免、包抓帮扶等多种措施,为“农家乐”发展提供资金、土地、办证、经营等支持。南郑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通过验收的17户“农家乐”分别给予5000-6000元奖励;洋县实行部门联户帮建机制,确定59个县级部门和单位采取帮助财物、信息和招徕等方式,在长青一华阳景区建设“农家乐”59户;略阳县拿出1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10户“农家乐”示范户,相关部门减免一切证照办理费用。勉县、留坝、城固、西乡等县在发展“农家乐”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三是经营效益明显。由于“农家乐”旅游适应市场需求,从一推出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略阳县涌泉山庄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收入近10万元;勉县天荡山休闲庄接待游客4万人次,实现收入38万元。今年“五一”小长假,西乡县樱桃沟平均每户每天“农家乐”接待游客80人次,旅游收入达2400元。

四是发展形式多样。从经营方式来分,我市“农家乐”主要有家庭开发经营和业主承包经营、租赁经营三种形式。家庭开发经营的“农家乐”投资少、规模小,投资主体是农民,如洋县长青一华阳、城固桔园、西乡樱桃沟、南郑大汉山等地的“农家乐”。业主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农家乐”投资规模大,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投资主体主要是本地或外来客商、企业,如汉台区的陕南植物园、勉县的龙潭山庄、城固县的香格里拉休闲中心、南郑县的大杨度假村等。从产品类型来分,我市“农家乐”主要有“客栈型”和“度假型”两种形式。“客栈型”农家乐主要在国省道沿线、景区附近,为游客提供食宿,由家庭开文秘杂烩网发经营;“度假型”农家乐主要位于城郊结合部,在满足游客吃住的基础上,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由业主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

五是经营管理规范。城固、留坝、佛坪等县制定了《“农家乐”管理办法》、《“农家乐”建设标准》,南郑、洋县等县制定建筑风格、店名标牌、人员服装、特色菜肴、餐饮价格五个统一,略阳县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确保“农家乐”健康有限发展。加强从业人员的旅游知识、服务礼仪、食品卫生、经营管理等业务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村旅游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

二、问题和不足

1、认识不到位,政府主导力度不够。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没有被普遍认识,农业与旅游发展结合不够紧密,降低了“农家www.乐”旅游的丰富性。政府在引导“农家乐”自筹、自建、自营的同时,在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引导投入等方面作用发挥的还不充分,在规范经营、市场监管上还存在着脱节现象。

2、普遍缺乏规划,城市化倾向明显。目前大多数县区对“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没有制定规划,存在着盲目性和无序性开发,层次低下,品位不高。有的“农家乐”与当地农村资源和风土人情脱离;有的“农家乐”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有的“农家乐”开发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原则,贪大求洋,追求豪华,不土不洋,不伦不类。

3、缺乏文化内涵,项目同质单调。由于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不够,加之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我市“农家乐”存在功能单一,缺少特色。经营项目同质雷同,绝大多数是停留在提供餐饮和住宿的低层次上,仅限于“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的经营模式,真正由“农家乐”提供的具有我市浓郁民俗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和参与性强、健身绿色休闲项目极少。

4、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我市“农家乐”在可进入性、村舍环境、食品卫生、安全用电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一些“农家乐”外部交通较差;一些农村电线电路得不到改造和检修,消防设施缺少;许多“农家乐”基本的供排水设施和厨房设备不完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熟食混放;一些农户厕所卫生条件简陋,给游客心理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5、市场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由于我市“农家乐”家庭粗放化、松散经营,小农思想严重,没有横向和纵向的销售网络,坐门等客,市场开拓意识不强。从业人员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

量不高,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三、方向和对策

我市“农家乐”旅游今后发展的方向:

——“农家乐”以“农”为根。“农家乐”应以农业为根,业主是农民,通过自家的田地、果园、鱼塘等展示农村风貌、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场景,接待设施利用现有的宅地和生活设施改建或改善而成,庄稼照种、粮食照收,但却带来了人流,增加了收入。

——“农家乐”以“农”为形。“农家乐”应以家庭为单位,体现出“家”的形态,规模适度,不贪大求洋。对屋舍、庭院、厕所等设施进行改造,做到环境整洁、干净卫生、舒适温馨。

——“农家乐”以“乐”为魂。利用“三农”作文章,挖掘乡风民俗,设计参与性强的项目,如:简单的农事、农活、采摘、认种蔬菜等。

——“农家乐”以“富”为本。将农业功能转变为旅游功能,乡村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旅游市场,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增效目的。

我市“农家乐”旅游今后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各级要把“农家乐”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和建设新农村的一条有效途径,纳入到旅游发展和农村经济整体布局之中,积极制定并利用好规划、扶贫、环保、基建等专项支持政策。旅游、农业、综开办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县区要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编制“农家乐”规划,发展一批“一村一品”、“一户一物”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的发展格局。

(二)加强基础,积极创新。一是加强以改路、改水、改电、改厕、垃圾排放等基础设施建设。把“农家乐”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小额贷款用于农民旅游经营户。二是做好农家民居建设。要按照突出“农家气息”和体现“秦巴民居”特色的要求,分别对都市村庄型、景区依托型、田园风光型、湖泊水家型等类型的“农家乐”进行策划、设计,使其建筑的外观、色彩、装饰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三是吸引多元投资。鼓励集体、企业、社会资本、农户、个人一起上,逐步形成村办旅游公司型、“公司+农户”型、“公司+旅行社+农户”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建立“农家乐”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农家乐”经营户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集群发展,错位经营,多模式、多层次发展“农家乐”旅游,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

(三)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制订出台我市“农家乐”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努力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农业知识培训、食品加工技术培训、服务规范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指导农民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提高烹饪农家菜的技艺,教育从业人员掌握规范的服务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诚实守信,讲求信誉,以优质服务和独具风格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适时成立“农家乐”旅游协会,对内加强统一服务和行业自律,对外树立品牌形象,统一参与市场竞争。

(四)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充分做好“乐”的文章,着力挖掘、整理当地的人文、生态、民俗资源,把民间文化活动和农事活动、健身活动、民间文艺等有机结合到“农家乐”进行开发,通过推出旅游上山下乡、市民小菜(果)园、假日做农夫、做农家饭、教你编织和使用农具等专题旅游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丰富“农家乐”的内涵。要注意“农家乐”接待设施建设,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也不能过分强调“原汁原味”,更不能低档次、低品位。要强化“农家乐”的整体包装和宣传推介,建立与旅行社良好合作关系,把特色突出、设施完善的“家家乐”纳入到我市旅游线路之中,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下载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xx市旅游局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XX旅游业的亮点,是吸引长株潭城市群居民来XX旅游休闲的重要吸引物。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绿色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共同构筑了我市旅游产品格......

    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台湾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台湾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经验,应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的邀请,组织“乡游台湾”交流团21人,于9月26日至10月3日,赴台湾考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台湾......

    乡村旅游发展

    摘 要:在旅游消费由大众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的今天,面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乡村旅游到底该如何开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开发一套乡村旅游策划开发的基本流......

    发展乡村旅游[范文大全]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发展 ——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经济部门的的增多,各地区都开始了 不断开发新的经济部门以求得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兴起......

    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情况汇报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农家乐旅游呈蓬勃发展态势,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满足了多种多样的旅游需求,同时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转......

    《临洮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管理办法(试行)》

    临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洮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来源:政府办 | 发布日期:2010年1月9日 | 阅读次数:947 】 临政办发〔2009〕161号 临洮县人民政府......

    成都乡村旅游国际化战略研究

    成都乡村旅游国际化战略研究 2012-12-11 乡村旅游始于100多年前的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1]。在我国,乡村旅游则是在最近20年才兴起的。1987年春,中......

    关于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精)(五篇模版)

    关于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潍坊市乡村旅游考察组 (2010年6月10日)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转方式、调结构以及加快推进“十年一流”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决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