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洮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管理办法(试行)》
临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洮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来源:政府办 | 发布日期:2010年1月9日 | 阅读次数:947 】
临政办发〔2009〕161号
临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洮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及驻临各单位:
《临洮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09年11月24日县政府第三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七日
临洮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引导和 促进我县“农家乐”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家乐”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农家生活资源共享”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农村特色综合性旅游产品,包括利用农村庭院、塘堰、果园、花圃、农场、苗木、林地等农、林、牧、渔业自然条件,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餐饮、住宿、购物和特色农事活动等服务的各类经营实体。第三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实行“统一领导、分级指导、属地管理”原则。县旅游管理部门是全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行业主管单位,主要负责规划发展、市场促销、质量检查、星级评定、人员培训和监督管理工作。乡镇、村负责本辖区内“农家乐”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第四条 县旅游管理部门会同工商、税务、卫生、文化、安监、质监、物价、消防等部门对“农家乐”乡村旅游进行监督管理,其共同职责是:
(一)开业资格的认定;
(二)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和相关许可证照;
(三)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查处违法经营;
(四)国家赋予的其它职责。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临洮县行政区域内从事“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和旅游服务管理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
第二章
开办条件
第六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点在开业前须具备以下基本服务条件:
(一)周边生态环境良好,具有乡村风情,接待区域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有必要的地面硬化处理,房屋结构坚固,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二)凡提供住宿的农家服务设施,客房应宽敞,通风照明条件充足,配备电视,卧具齐全,门窗无破损。
(三)能提供游客休憩、娱乐场所,同时提供沙发(椅、凳)、茶几和娱乐设施,提供茶水服务。
(四)能提供当地风味的特色小吃,能按客人要求提供适合口味的家常便饭。
(五)有停车场地,并有专人负责看管。
(六)服务人员注重仪容仪表,服务热情大方。
(七)环境卫生符合以下要求:
1、庭院宽畅、干净整洁,牲畜圈养,有防蚊蝇措施。
2、家庭成员有健康证,衣着整洁,个人卫生好。
3、客房被罩床单一客一换,保持干燥、整洁。
4、厕所男女分开,使用方便,清洁无异味。
5、厨房布局合理,餐具洁净卫生,有防蝇防鼠措施。
6、饭菜酒水新鲜无质变。
7、落实消毒措施,防止食物中毒。
8、对周边村容村貌没有构成重大影响。
(八)有必要的安全设施,经营场所内无安全隐患,对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方,必须设置警示标志。
第三章 开办流程
第七条 申请开办“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填写《临洮县农家乐乡村旅游开业资格认证表》,逐级向所 属村委会、所在地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并由乡(镇)政府初验同意后报请县旅游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第八条 旅游管理部门依据行业规划管理的布局要求和本办法第六条之规定,对申请开办的经营单位(户)进行现场核对和查验,并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与否的书面决定。
第九条 旅游部门批准开办农家乐乡村旅游点并核发《开业资格认证书》后,卫生、工商、税务部门方可依次依据其经营范围审核发放相关证照。“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者最后持以下证、照经营:
(一)乡村旅游开业资格认证书;
(二)餐饮服务许可证;
(三)工商营业执照;
(四)税务登记证;
第四章
经营服务
第十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本办法规定,接受旅游管理等相关部门对其服务质量、旅游安全、对外报价、宣传促销等经营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第十一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依法经营、合理收费、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所有售出商品和服务收费要明码实价,为游客提供健康文明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服务。
第十二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者及其内部管理、服务人员必须按要求参加旅游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的定期业务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
第十三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点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营区域内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必须迅速实施应急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如实报告当地乡镇政府和县旅游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方不得采取下列手段从事经营活动:
(一)纠缠游客,或以其他不正当方式揽客的;
(二)降低服务标准和餐饮质量,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三)销售不合格产品,或强行向游客推销物品的;
(四)提供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以及含有淫秽、迷信或赌博等内容的其他服务项目。第十五条 旅游者与“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方发生争议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工商、税务、物价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就上述行为向县旅游管理部门举报。
第五章 行业管理
第十六条 县旅游管理部门根据临洮县旅游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全县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并依据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和环境容量,适当控制同一区域内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点发展数量。
第十七条 县旅游管理部门要建立全县“农家乐”乡村旅游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各乡镇负责收集辖区内与“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接待有关数据信息,定期向县旅游局上报汇总。
第十八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开业资格认证书实行年审验制度,每年4月份由农家乐经营单位(户)持证到县旅游管理部门进行送检,认证书有效期间禁止涂改、买卖、转让和出租。
第十九条 审验期内定期开业期满一年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点实行统一标识制度,县旅游管理部门除颁发农家乐乡村旅游标志牌外,要督促各经营点在其醒目位置统一制作和设立颜色、尺寸等同的户外大型标识牌。第二十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实行质量等级评定制度。“农家乐”乡村旅游划分为普通、一星、二星、三星、四星5个等级。县旅游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等级标志牌、证的设计、制作、颁发和监管使用工作。
第二十一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行自愿申请原则,凡申请质量等级评定的,向当地村委会、乡镇政府、县旅游主管部门逐级提出申请。县旅游管理部门负责会同相关单位,并邀请有关专家、旅游管理人员及镇、村负责人,成立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具体负责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的评定。第二十二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以旅游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临洮县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为依据,公正、公平、公开进行,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三条 经营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达到规定级别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点,颁发相应的等级标志,“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者可以在经营活动和宣传促销中使用。未评定等级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点不得使用任何等级标志。第二十四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认证实行动态管理,县旅游管理部门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已评定等级的单位和农户进行一次复核,凡达不到质量等级标准的督促限期整改,逾期整改无效的,必须降低或取消旅游服务质量等级。
第二十五条 县旅游管理部门要结合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积极开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乡(镇)、省市级“农家乐”乡村旅游特色村(点)和省市级“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工作。
第二十六条 县旅游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制度,设立并公开投诉电话,受理游客的投诉,对投诉内容必须及时进行调查并作出处理。第二十七条 县旅游管理部门要建立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公告制度,对涉及“农家乐”乡村旅游的下列事项定期向社会公告:
(一)开业资格的认证结果和注销情况;
(二)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以及晋级、降级情况;
(三)受理投诉和处理情况;
(四)农家乐违规违纪情况。第二十八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经营实行联合检查制度,联合检查由旅游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依法实施对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六章
扶持政策
第二十九条 旅游、广电部门和各有关乡镇要有计划地开展县内“农家乐”乡村旅游的整体宣传促销活动,多方位进行形象设计包装,扩大全县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拓宽和引领客源消费市场。
第三十条 对县内有优先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乡镇和村社,有关乡镇和发改、农业、交通、水利、扶贫、林业等部门要在项目资金扶持上给予倾斜,以尽快改善乡村旅游基础条件,消除发展瓶颈因素。
第三十一条 发改、国土、金融、电力、消防、卫生、物价、文化、安监、劳保、环保、质监、工商、税务、旅游、公安、城管等部门在项目申报、信贷支持、证照申办、人员培训、税费征收等方面,对“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方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第三十二条 有经营资格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点,其稳定从业人员总数中下岗、失业职工占比超过30%的,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和行政事业费减免政策。第三十三条 除本办法规定的旅游、卫生、工商、税务部门以外,县内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到农家乐乡村旅游点办理其他证照和收取任何费用;违反规定的,农家乐经营单位(户)可直接向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举报。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四条 对“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明文规定的,由各相关部门按其规定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相关证照、依法强制取缔等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由旅游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整改无效的,注销其乡村旅游开业资格认证书;对于证照不全的,一律按无证经营对待,并依法予以取缔。
第三十五条 “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者在经营期间有第十四条、第十八条所列行为和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旅游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整改无效的,注销其乡村旅游开业资格认证书:
(一)经营服务产品在醒目位置没有明码标价的;
(二)服务质量严重下降,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
(三)基础设施不符合标准要求,丧失开办条件的;
(四)拒不接受旅游等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的;
(五)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培训或不上报有关数据的;
(六)不按要求设立、悬挂、保管标志牌和标识牌的;
(七)经营期间随意转让开业资格认证书的;
(八)发生安全事故的。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县旅游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新郑市农家乐旅游管理办法(试行)
新旅委字(2012)2号
关于印发《新郑市农家乐旅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市旅发委各成员单位:
《新郑市农家乐旅游管理办法(试行)》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郑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新郑市农家乐旅游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农家乐旅游经营行为,提高农家乐服务质量,促进我市农家乐旅游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农家乐”是指利用农村庭院、湖泊、果园、林地等农、林、牧、渔业的自然条件,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新郑市区域内农家乐旅游服务经营和管理。
第四条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工商、税务、安监、卫生、环保、质监、物价、公安等管理部门负责对农家乐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
2、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农家乐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查处违法经营;
3、国家赋予的其它职责。
第二章 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
第五条 农家乐开业须具备以下从业资格。
农家乐经营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办理相关证件,持证经营,需到市工商局、卫生局、地税局办理如下证件:
(1)工商营业执照;
2(2)卫生许可证;(3)税务登记证。
需提交如下材料:(1)开办申请书;(2)经营场所证明;
(3)管理及服务人员健康证明(三人以上);(4)负责人身份证、简历;
(5)当地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审核推荐意见。
农家乐旅游服务设施和安全设施以及就餐环境、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应当符合卫生、环保、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第六条 农家乐开业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基础建设良好。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医疗、购物便利。接待区域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地面硬化处理,房屋结构坚固,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2)规章制度健全。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予以明示,明示经物价部门审定的各项收费标准、游客须知及投诉电话。
(3)餐饮具有特色。提供当地风味的农家小吃,按顾客要求提供适合顾客口味的家常菜。
(4)住宿条件优良。提供住宿的农家乐,客房应宽敞、卫生,通风、照明好,电视、卧具等设备齐全,门窗无破损。
(5)休憩设施齐全。提供游客休憩、娱乐场所,同时提供沙发(椅、凳)、茶几和各种娱乐设施,提供茶水服务。
(6)停车空间充足。有足够的停车位,停车方便、安全。(7)安全措施得当。保障经营场所无安全隐患,危险处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8)环境卫生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庭院宽敞、绿化好、干净整洁,牲畜圈养,防蚊蝇措施有效;
b、家庭成员有健康证,衣着整洁,个人卫生好; c、客房被罩床单一客一换,保持干燥、整洁; d、厕所使用方便,清洁无异味;
e、厨房干净,布局合理,餐具卫生,防蝇防鼠措施好; f、饭菜酒水新鲜无质变,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g、定期对厨房、客房、厕所及其他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清洁。
第三章 农家乐经营
第七条 农家乐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检查。
第八条 农家乐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依法经营、合理收费、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为游客提供健康文明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服务。
第九条 农家乐旅游经营力戒千篇一律,应根据当地风俗民情、自然风貌、土特产品特点,努力办出特色。
第十条 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发展数量,应根据各区域旅游业发展状况和人口基数进行适当控制,以防止多、杂、乱和经营效益滑坡。
第十一条 农家乐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应参加旅游管理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十二条 旅游者与农家乐旅游经营方发生争议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旅游行政管 4 理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作出处理,对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旅游者应责成经营方给予赔偿。
第十三条 农家乐接待户不得采取下列手段从事经营活动:(1)削价竞争,强行拉客;
(2)降低服务标准和餐饮质量,擅自提高收费标准;(3)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4)提供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以及含有淫秽、迷信或赌博等内容的服务项目。
第四章 农家乐管理
第十四条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市旅游和文物局负责全市农家乐旅游服务管理工作,负责行政区域内的农家乐开业资格认证及旅游服务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农家乐旅游服务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实行质量等级评定制度,由农家乐经营者向市旅游和文物局提出评级申请。
第十六条 农家乐的评定由市旅游和文物局负责,1至5星级的农家乐由市旅游和文物局负责初审,郑州市旅游局或省旅游局组织评定。
第十七条 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的评定与划分,以《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标准》为依据。
第十八条 经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对符合农家乐或星级农家乐等级标准的,发给相应的等级标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市农家乐等级评定管理和等级标志牌、证的设计制作,农家乐旅游服务经营者可以在经营活动和宣传促销中使用。
未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的农家乐不得使用服务质量等级标志。
第十九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对已评定的农家乐进行复核。对服务质量达不到质量等级标准的应帮助其提高质量,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服务质量等级标准的,应降低或取消旅游服务质量等级。
第二十条 对农家乐旅游服务经营实行联合检查制度,联合检查由新郑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依法实施对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农家乐旅游经营点(农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公告,取消其经营资格。
(1)服务质量严重滑坡,有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行为的;(2)不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丧失经营条件的;
(3)拒不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的;(4)发生不安全事故的。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浙财农字[2006]194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我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家乐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省财政自2006年至2010年设立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农家乐发展资金”)。为加强和规范农家乐发展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相结合,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基层组织与农民发展农家乐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加快发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农家乐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 资金使用
第四条 省财政安排的农家乐发展资金按用途不同分为以奖代补资金和宣传资金两大类。使用范围为:
(一)以奖代补资金重点对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成绩显著的县(市、区)发展农家乐进行补助,用于农家乐休闲旅游村(以下简称旅游村)中的旅游设施配套建设、农家乐经营户的基本服务条件改善、乡村农家乐自律和服务组织(包括农家乐协会、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乡村休闲旅游公司等)建设等。
所补助的旅游村必须有5%以上农户已经从事农家乐经营活动并已达到一星级以上标准;以村为单位建立起农家乐休闲旅游行业自律或服务组织,且按规定办理有关经营证照,开展相关管理和服务,财务管理比较规范;通过发展农家乐,旅游村已初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对目前和今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经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宣传资金重点对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品牌的统一宣传进行补助,用于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的电视片制作、宣传册编印、新闻媒体的推介和宣传等。宣传资金由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办)负责用于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品牌的统一宣传。
第五条 以奖代补资金按奖励内容的不同分为农家乐业绩以奖代补资金和省级农家乐特色村以奖代补资金。补助标准为:
(一)农家乐业绩以奖代补资金。按照《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由省对各县(市、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分别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县(市、区)安排农家乐业绩以奖代补资金,具体的补助标准按照每年的考核情况由省里确定
(二)省级农家乐特色村以奖代补资金。对按照《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认定办法》被认定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的所在县(市、区),根据特色村的数量和所在区域的不同,安排特色村以奖代补资金,具体的补助标准按照每年的评定情况由省里确定。
第六条 各地要根据已经制定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实际发展需要,对省财政安排的以奖代补资金进行统筹使用和管理。
第七条 农家乐发展资金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人员等与资金使用范围不相符的支出。
第三章 资金分配与管理
第八条 农家乐发展资金分配原则:
(一)符合国家和省关于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原则;
(三)符合合法、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四)符合资金效益最大化原则;
(五)体现向欠发达地区倾斜的原则。
第九条 农家乐发展资金分配程序:
省农办、省财政厅根据省对各县(市、区)工作的考核和省级特色村的评定结果,确定下达省农家乐发展资金。
(一)农家乐业绩以奖代补资金。县(市、区)根据省制定的《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对当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进行自查,并分别向市农办、市财政部门提出考核申请,各市农办、财政局负责对所属县(市、区)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并向省农办、省财政厅联合行文上报考核结果。省农办汇总平衡并商省财政厅提出县(市、区)以奖代补资金分配方案。
(二)省级农家乐特色村以奖代补资金。按照《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认定办法》的评定结果,省农办根据当年各地特色村的数量和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商省财政厅提出县(市、区)以奖代补资金分配方案。
(三)宣传资金。省农办按照省级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向省财政提出预算申请,经省财政审批后列入当年省农办部门预算。
第十条 县(市、区)农办、财政局根据省下达的以奖代补资金,在规定的资金用途和使用范围内,尽快确定和落实具体的项目资金补助计划,并报省农办和省财政厅备案。
第十一条 农家乐发展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财务制度执行,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县(市、区)农办、财政局应将当地农家乐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等形成书面材料,于当年年底上报省农办、省财政厅。
第四章 资金监督与检查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办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大对农家乐发展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等部门做好资金的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如数扣回省财政拨付的以奖代补资金,并视情节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未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使用以奖代补资金的;
(二)项目资金不落实,造成项目无法实施的。
第十五条 县(市、区)农办要设立举报电话,会同同级行政监察部门认真查证落实举报事项,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资金的,除如数扣回省财政拨付的资金,还要对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农家乐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报省财政厅、省农办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市旅游局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农家乐旅游发展先进经验,加快我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步伐,市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市旅游局、农业局及甘州区、山丹县等六县区旅游局负责同志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龙泉驿区山泉镇、洛带古镇、郫县农科村等农家乐乡村旅游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重点对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
一、基本情况
成都市是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目前,成都市郊共有农家乐5596户,直接从业人员5.8万人,带动相关就业人员30万人,200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近几年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的“五朵金花”、郫县的农科村、龙泉驿区的万亩桃花果园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已经被培育成为高品位、多功能、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家乐庄园。
(一)三圣街道办事处的“五朵金花”模式。
1、“一村一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推进产业布局特色化。锦江区充分利用三圣乡花卉种植的传统优势和地处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抓住2003年举办“中国成都首届花博会”的有利时机,将花博会周边的五个村庄在原来经营花卉的基础上,由政府统一规划,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幸福梅林”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种植欣赏,形成梅花产业链,梅花种植面积超过2100多亩、20余万株,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齐、数量最多的梅花基地之一;“花乡农居”主要以花卉种植销售为主,形成了以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观光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级风景区;“江家菜地”以认种的方式,把传统种植蔬菜、瓜果和农作物变为市民和学生体验农家生活的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东篱菊园”以非洲菊为主打品牌,突出多种类的菊花和大规模的菊园,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实现了花卉设施化、产业化生产,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菊花培育基地和展示种苗成长过程的观光基地;“荷塘月色”则以池塘荷花、榕树成荫、川西小镇和田园风光为特色,成为艺术家写生、创作的基地,通过引进知名画家、自由画家,打造“户户都是画意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规划先行,城市化建设,推进农村建设景观化。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把农村建设与发展文化、旅游、观光、休闲等有机结合起来,多元化投资,适度进行景观打造,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农房改造景观化。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建设标准,采取“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改造农房,打造了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群。二是基础设施城市化。按照整体规划,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三是配套设施现代化。实现了农村户户通光纤,在行政村建成村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公益设施配套。四是景观打造生态化。打造湿地,新建绿地,保护原生态植被,建成微水治旱工程、农业文明记忆馆,迁建牛王庙,举办花卉时节、梅花节、菊花季节、荷花开了等节会活动,营造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五是土地开发集约化。对土地严格监管,整合农宅,拆除违建,减少农房占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山、沟渠、坡坎等土地修建配套经营性用房和会所,盘活土地资
源,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3、文化润色,产业支撑,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一是以品质打造品牌。以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和承办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为契机,采取政府制定统一标准并给予适当补贴,引导景区内的经营者对厨房、厕所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改造,对景区内的经营场所进行规范,使其与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相协调。通过开展“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和“干部入户,文明到家”等活动,帮助经营者提升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使其摆脱传统意义上“农家乐”的低水平经营,真正体现“五朵金花”景区的旅游品牌形象。二是以文化提升产业。从景区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入手,加大对“五朵金花”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力度。通过打造“荷塘月色画意村”、引进“许燎原设计艺术博物馆”等手段,吸引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家扎根乡村,使“五朵金花”成为艺术家的聚集区和艺术加工厂、艺术大卖场,带动农民融入文化产业链。三是以项目促进发展。围绕花卉市场的改造提升,启动了“成都国际花卉产业园”项目,以上海大地公司为龙头,加大种苗组培室、设施化栽培和“飞地农业”的扶持建设力度,将“东篱菊园”打造成为垄断西南、全国甚至成为国际市场的非洲菊种苗供应地。以成都金港赛道项目为载体,积极培育发展汽车赛事关联产业和汽车后续市场,在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的同时,促进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四是以旅游致富农民。鼓励支持观光道路两侧的农户,依托改造后的农房,采取自主经营、与别人联营、出租给有实力的公司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推出赏花、休闲、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游客的需要。2006年三圣乡的“五朵金花”300多户农家乐经营户,接待海内外游客747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
(二)农科村农家园林型模式。
成都市郫县农科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盆景之乡的核心地带,是成都市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全村有旅游接待景点100个,可同时接待游客1万人,该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据了解,当地农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出售自家种植的盆景。售价从几十元到十几万元,能够满足家庭、公司、会所和高档饭店等各类消费者需求。二是依托自家的园艺美景经营“农家乐”项目。农家小院里设臵秋千、滑梯、转圈椅、台球、茶座等,供游客休闲娱乐。这种经营机制非常灵活,有游客时可商,无游客时可农,从事旅游服务和务工务农两不误,不但利用了闲散劳力,而且可将农副产品直接作为商品出售,这种“农家乐”即成为销售盆景苗木的经营平台,也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消费场所。
(三)龙泉驿风景旅游区观光果园型模式。
龙泉驿风景旅游区,位于成都东门外龙泉驿区,是成都市的花木、水果生产基地,以水蜜桃为主导农业产品,以花果山为美名,以万亩观光果园为旅游主导产品,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摘农家果。该区域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以“桃花文化”为主题,春季赏花节为主要载体,已形成影响颇广的成都世界桃花节主题旅游活动。
二、主要经验
(一)政府支持是关键。为了打造“五朵金花”,三圣街道办事处所在的锦江区政府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吸引民间投资,改善农村环境,建成了市民休闲的开放式公园,成功走出了一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子。从“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农科村来看,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能够最先在这里诞生,其中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引导起到关键性作用。郫县集
中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先后投入2600多万元,改扩建农科村旅游环线公路,完善供水、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绿化、亮化、美化景区。龙泉驿风景旅游区,政府投资修建盘山环行观光公路、桃花诗歌广场、诗歌墙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文化配套设施。五朵金花、农科村和龙泉驿风景旅游区的实践证明,政府的参与支持是农家乐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
(二)产业支撑是基础。所考察三地均以花果为主导产业,花果基地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旅游发展促进了花果产业的发展。由花果产业嫁接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既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三产业就地融合的创新模式,又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更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范例。目前农科村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1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7.5%;村内有5家园林绿化企业,年产值2800多万元。村内成立了花木协会,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组织花木生产和销售。“组织+协会”的发展模式,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三)科学规划是前提。考察组所考察的农家乐项目大多是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不仅特色突出,而且环境优美和谐,市、区政府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新村建设规划,起点高,档次高,为农家乐的有序发展把握了方向。
(四)规范管理是保证。加强农家乐的管理,规范农家乐经营所需手续,是引导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的根本保证。成都市政府在这方面采取了得力措施,先后发布了《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和《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两项地方标准,明确了办证内容、手续和收费标准。在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工作中明确规定市、区(县)两级评委会职能,市评委会具体受理四星级、五星级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的等级评定,三星级以下由区(县)评委会受理,并报市评委会备案,聘请专家撰写导游讲解词,并由专业导游进行讲解。
(五)人才培养是根本。为了提升农家乐行业管理水平,四川组织了大规模的培训班,直接培训乡村旅游业务骨干1000名,带动培训各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万人次。自2005年以来,成都先后办班300期,培训从业人员5.3万人次,有力的提升了农家乐发展质量、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把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领导力量、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针对我市农家乐园普遍还存在的档次不高、特色不显、内容不丰、规范不力、服务不周、规模不大、品牌不响等问题,政府制定相应奖励政策,合理引导,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进一步调动农家乐经营业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乡村旅游作为全市“十一五”期间一个新的旅游增长点来培育,坚持科学规划,邀请民俗旅游规划专家,尽快编制我市农家乐旅游总体规划和相关乡镇村农家乐详细规划。规划要突出地方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及文化特点,建筑风格要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风格显明,布局合理。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把农家乐旅游村入口建筑、农家乐经营户房屋作为重点,从水、电、路、环境等方面着手,硬化道路、绿化村庄、净化庭院、美化房舍,实现农民人居环境改善的全面突破。
(三)因村制宜,抓出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村和示范户。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旅游农业格局。我市粱家墩镇、新墩镇、长安乡等乡镇交通方便、区位条件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绝佳条件,而且农家乐旅游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当前,要积极引导、扶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游
客接待能力,提高档次和水平,发展农家乐示范户,打造我市农家乐旅游强村。
(四)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形成浓厚舆论氛围。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重点进行宣传促销,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旅游部门要适当推介自然景点、乡村旅游一日游线路,将乡村旅游与大旅游融为一体。对在农家乐旅游乡镇、村、户建设经营中涌现出来的示范村、带头户、带头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农户自觉参与到农家乐建设工程中来,带动全市农家乐旅游的快速发展。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旅游、农业、劳动等部门联合制订农家乐培训计划,抓好教育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针对农家乐操作员工进行岗位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农家乐管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培训和业务发展培训,提升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六)加强组织引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承担组织推动、工作指导、服务协调、政策研究、解决困难、贯彻标准、典型推广等工作。旅游部门要着重做好开发指导、完善服务、市场开拓、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工作。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制定基本的乡村旅游设施标准和接待服务标准,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推动乡村旅游农家乐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五篇:陕西省农家乐旅游星级评定管理办法
陕西省农家乐旅游星级评定管理办法
(暂行)
一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行农家乐旅游质量星级划分及其评定标准工作,规范农家乐的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和快捷高效的旅游享受和旅游服务,促进农家乐旅游星级评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家乐旅游星级评定,根据《陕西省农家乐旅游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和《陕西省农家乐旅游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进行。
二 星级评定的范围
第三条 农家乐是指以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民俗文化及农民生产、生活等资源,以农村体验为特色的享受环境和生活的乡村旅游活动点(区)。凡在陕西省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旅游接待的农家庭院或农家场所,均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本办法通过对农家乐经营户在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特色项目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进行综合评判,评定农家乐经营户服务质量星级。
三 星级评定的责任分工
第五条 对农家乐星级评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陕西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农家乐旅游星级划分与评定的统一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农家乐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和评定标准,指导全省开展农家乐旅游星级评定工作。
第六条 各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会同质监、卫生、环保、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组成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实施评定工作。省旅游局不直接参与评定工作,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授权县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相应级别的评定工作。
四 星级评定办法
第七条 农家乐星级的评定要严格按照《陕西省农家乐旅游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的要求。必备项目、加分项目均须评定分数,必备项目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参与星级评定。农家乐星级评定采取农家乐经营户自愿申请的办法进行。
第八条 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设农家乐星级检查员。检查员需经培训考核后方可从事农家乐星级评定和复核的检查工作,检查和复核工作需有两人以上参加。
第九条 申请星级的农家乐,应按有关标准先进行自检自评,达到《陕西省农家乐旅游星级评分细则》星级划分条件后方可申请。
第十条 农家乐申请星级,须向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递交星级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农家乐名称;农家乐经营户姓名;农家乐地址;农家乐开业时间;从业人员数量及名单;营业执照复印件;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提供有关职能部门或单位提供的房屋结构安全报告;厨房工作人员、餐厅服务人员健康证复印件;自检自评情况说明及其它必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拟申报星级;申报时间。
第十一条 农家乐星级评定严格按照“受理—初审检查—评定—公示—批复—授牌”的程序进行。
接到农家乐星级申请后,各级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应在核实申请材料的基础上,于15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与否的答复。
受理申请报告后,各级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安排初审检查。检查合格与否,均应提交检查报告,对初查未
予通过的农家乐,各级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加强指导,待接到农家乐整改完成并要求重新检查的报告后,于15个工作日内再次安排检查。检查合格后,提交农家乐星级评定推荐报告。
接到推荐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各级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应根据初审推荐意见,对申请星级的农家乐进行评定。评定的主要
内容有:审定申请资格,核实申请报告,认定建筑、附属设施和运行管理符合工商、税务、安全、卫生、环保等现行的有关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和达标情况,查验违规及事故、投诉的处理情况等。
对于通过星级评定的农家乐,各级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应给予评定星级的批复,并授予相应的星级标志和证书。对于经评审
认定达不到标准的农家乐,不予批复。
五 星级复核及处理
第十二条 星级复核是星级评定工作的重要补充部分,其目的是督促已取得星级的农家乐持续达标,其责任划分完全依照星级
评定的责任分工。
第十三条 农家乐星级评定有效期限为3年,期满进行复评,每年复核一次。复核工作由各级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具体负责实
施。各农家乐应对照标准自检自纠,并将自检结果报告所属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再由该评定机构安排抽查验收。待复核工作结束后,市(区)、县(区)级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应当认真总结,形成复核结果报告。
第十四条 提升星级的申请和评定参照星级评定程序进行。提升星级的农家乐,应将原星级标志和证书交还授予机构。
第十五条 凡已评定星级的农家乐,其服务水平达不到与其星级相符的标准,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根据情节轻重可作出如下处
理:
1.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限期整改;取消星级,并在相应范围公布处理结果;
2.凡在一年内接到口头警告三次以上或书面警告两次以上的农家乐,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应降低或取消其星级,并向社会公
布;
3.被降低或取消星级的农家乐,自降低或取消星级之日起一年内,不予恢复或重新评定星级;一年后,方可重新申请星级;
4.已取得星级的农家乐如发生重大事故,造成恶劣影响,其所属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应根据情况做出降低或取消星级的处理。
第十六条 凡经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决定取消星级的农家乐,其星级标志和证书由所属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没收处理。
六 附 则
第十七条 农家乐星级标志和证书由市(区)农家乐星级评定机构统一制作、核发,其徽标和标志牌能够体现地域特色。任何
单位或个人未经授权或认可,不得擅用。
第十八条 经营户应将星级标志置于户外醒目处,便于游客识别。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旅游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