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家乐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农家乐”是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生旅游产品中的一朵奇葩。虽然我市“农家乐”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60户,床位2631张,直接从业人员2377人,实现经济收入5292.4万元。
一、现状及特点
一是发展氛围浓厚。市县各级把“农家乐”旅游发
展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引导,力促发展。《××××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开发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南郑、勉县、洋县、城固、略阳等县制定了加快农家乐建设的通知、意见,党委、政府领导经常听取汇报,实地调研,提出要求,解决问题,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推动“农家乐”旅游快速发展。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各县区通过财政扶持、规费减免、包抓帮扶等多种措施,为“农家乐”发展提供资金、土地、办证、经营等支持。南郑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通过验收的17户“农家乐”分别给予5000-6000元奖励;洋县实行部门联户帮建机制,确定59个县级部门和单位采取帮助财物、信息和招徕等方式,在长青一华阳景区建设“农家乐”59户;略阳县拿出1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10户“农家乐”示范户,相关部门减免一切证照办理费用。勉县、留坝、城固、西乡等县在发展“农家乐”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三是经营效益明显。由于“农家乐”旅游适应市场需求,从一推出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略阳县涌泉山庄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收入近10万元;勉县天荡山休闲庄接待游客4万人次,实现收入38万元。今年“五一”小长假,西乡县樱桃沟平均每户每天“农家乐”接待游客80人次,旅游收入达2400元。
四是发展形式多样。从经营方式来分,我市“农家乐”主要有家庭开发经营和业主承包经营、租赁经营三种形式。家庭开发经营的“农家乐”投资少、规模小,投资主体是农民,如洋县长青一华阳、城固桔园、西乡樱桃沟、南郑大汉山等地的“农家乐”。业主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农家乐”投资规模大,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投资主体主要是本地或外来客商、企业,如汉台区的陕南植物园、勉县的龙潭山庄、城固县的香格里拉休闲中心、南郑县的大杨度假村等。从产品类型来分,我市“农家乐”主要有“客栈型”和“度假型”两种形式。“客栈型”农家乐主要在国省道沿线、景区附近,为游客提供食宿,由家庭开文秘杂烩网发经营;“度假型”农家乐主要位于城郊结合部,在满足游客吃住的基础上,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由业主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
五是经营管理规范。城固、留坝、佛坪等县制定了《“农家乐”管理办法》、《“农家乐”建设标准》,南郑、洋县等县制定建筑风格、店名标牌、人员服装、特色菜肴、餐饮价格五个统一,略阳县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确保“农家乐”健康有限发展。加强从业人员的旅游知识、服务礼仪、食品卫生、经营管理等业务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村旅游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
二、问题和不足
1、认识不到位,政府主导力度不够。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没有被普遍认识,农业与旅游发展结合不够紧密,降低了“农家www.乐”旅游的丰富性。政府在引导“农家乐”自筹、自建、自营的同时,在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引导投入等方面作用发挥的还不充分,在规范经营、市场监管上还存在着脱节现象。
2、普遍缺乏规划,城市化倾向明显。目前大多数县区对“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没有制定规划,存在着盲目性和无序性开发,层次低下,品位不高。有的“农家乐”与当地农村资源和风土人情脱离;有的“农家乐”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有的“农家乐”开发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原则,贪大求洋,追求豪华,不土不洋,不伦不类。
3、缺乏文化内涵,项目同质单调。由于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不够,加之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我市“农家乐”存在功能单一,缺少特色。经营项目同质雷同,绝大多数是停留在提供餐饮和住宿的低层次上,仅限于“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的经营模式,真正由“农家乐”提供的具有我市浓郁民俗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和参与性强、健身绿色休闲项目极少。
4、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我市“农家乐”在可进入性、村舍环境、食品卫生、安全用电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一些“农家乐”外部交通较差;一些农村电线电路得不到改造和检修,消防设施缺少;许多“农家乐”基本的供排水设施和厨房设备不完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熟食混放;一些农户厕所卫生条件简陋,给游客心理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5、市场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由于我市“农家乐”家庭粗放化、松散经营,小农思想严重,没有横向和纵向的销售网络,坐门等客,市场开拓意识不强。从业人员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
量不高,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三、方向和对策
我市“农家乐”旅游今后发展的方向:
——“农家乐”以“农”为根。“农家乐”应以农业为根,业主是农民,通过自家的田地、果园、鱼塘等展示农村风貌、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场景,接待设施利用现有的宅地和生活设施改建或改善而成,庄稼照种、粮食照收,但却带来了人流,增加了收入。
——“农家乐”以“农”为形。“农家乐”应以家庭为单位,体现出“家”的形态,规模适度,不贪大求洋。对屋舍、庭院、厕所等设施进行改造,做到环境整洁、干净卫生、舒适温馨。
——“农家乐”以“乐”为魂。利用“三农”作文章,挖掘乡风民俗,设计参与性强的项目,如:简单的农事、农活、采摘、认种蔬菜等。
——“农家乐”以“富”为本。将农业功能转变为旅游功能,乡村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旅游市场,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增效目的。
我市“农家乐”旅游今后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各级要把“农家乐”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和建设新农村的一条有效途径,纳入到旅游发展和农村经济整体布局之中,积极制定并利用好规划、扶贫、环保、基建等专项支持政策。旅游、农业、综开办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县区要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编制“农家乐”规划,发展一批“一村一品”、“一户一物”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的发展格局。
(二)加强基础,积极创新。一是加强以改路、改水、改电、改厕、垃圾排放等基础设施建设。把“农家乐”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小额贷款用于农民旅游经营户。二是做好农家民居建设。要按照突出“农家气息”和体现“秦巴民居”特色的要求,分别对都市村庄型、景区依托型、田园风光型、湖泊水家型等类型的“农家乐”进行策划、设计,使其建筑的外观、色彩、装饰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三是吸引多元投资。鼓励集体、企业、社会资本、农户、个人一起上,逐步形成村办旅游公司型、“公司+农户”型、“公司+旅行社+农户”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建立“农家乐”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农家乐”经营户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集群发展,错位经营,多模式、多层次发展“农家乐”旅游,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
(三)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制订出台我市“农家乐”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努力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农业知识培训、食品加工技术培训、服务规范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指导农民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提高烹饪农家菜的技艺,教育从业人员掌握规范的服务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诚实守信,讲求信誉,以优质服务和独具风格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适时成立“农家乐”旅游协会,对内加强统一服务和行业自律,对外树立品牌形象,统一参与市场竞争。
(四)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充分做好“乐”的文章,着力挖掘、整理当地的人文、生态、民俗资源,把民间文化活动和农事活动、健身活动、民间文艺等有机结合到“农家乐”进行开发,通过推出旅游上山下乡、市民小菜(果)园、假日做农夫、做农家饭、教你编织和使用农具等专题旅游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丰富“农家乐”的内涵。要注意“农家乐”接待设施建设,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也不能过分强调“原汁原味”,更不能低档次、低品位。要强化“农家乐”的整体包装和宣传推介,建立与旅行社良好合作关系,把特色突出、设施完善的“家家乐”纳入到我市旅游线路之中,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第二篇: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
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
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1
一、发展现状
为准确掌握全县农家乐的基本情况,镇10月份组织对全镇农家乐经营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统计调查。全镇现有农家乐共计24户,涉及三个行政村,其中村有13户,村有11户,村有2户。从投资规模上看,全镇农家乐投资合计约133.54万元,其中村农家乐平均每户个体投资3万元共计39万元,村农家乐平均每户个体投资1万多元共计10万余元,村有农家乐1户,投资约30万元。从经营状况上来看,全镇农家乐经营状况总体较好,其中村农家乐每户每年平均收入4万多元,经营最好的一户能达到10万多元;村由于人流量相对较少,农家乐经营状况一般,每户每年平均收入6000多元,经营最好的一户能达到2万多元。从接待能力上看,全镇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共计2.4万人,其中村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村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4000多人。从吸纳劳动力情况来看,村农家乐户均吸纳劳动力3人共计39人,村农家乐户均吸纳劳动力2人共计20人。从人均纯收入情况来看,村农家乐经营户年人均年收入3万元,厨师年人均收入1.5万元,服务员年人均收入9000元;村农家乐经营户人均年收入6000元,厨师年人均收入4000元,服务员年人均收入20xx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营管理观念不活。镇农家乐经营仍处在一种粗放经营的发展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农家乐经营者经营观念不活,发展眼光短浅,缺乏投资意识与创新意识。全镇24户农家乐经营户中有20户为季节性经营,没有作长期经营打算,品位不易提升。
二是服务水平不高。镇“农家乐”主要是家庭式经营,从业人员的培训跟不上发展的形势,服务不规范,文化水平偏低,对当地的民俗风情了解不深。服务人员没有严格的、明确的职责分工,往往是男女老少齐上阵,游客稍增就疲于应付,服务不到位。
三是市场拓展较难。镇农家乐客源市场定位级别较低,没有供游客住宿的宾馆,缺乏娱乐设施和娱乐活动,难以吸引高端客源市场。
四是政策支持较少。县、镇对农家乐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规划,支持农家乐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资金和培训方面的政策。
三、发展对策和措施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提升水平。建议县上相关部门重视农家乐的发展,要从发展布局、经营层次、经营规模、经营特色上进行整体规划,将农家乐的发展纳入全县整个旅游市场进行规划和规范管理,纳入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规范管理,从而全面提升我县农家乐的经营水平。
二是强化管理,规范服务。县上应明确农家乐的主要牵头管理服务部门,协调好与农家乐发展密切相关的旅游、工商、卫生、商务、城管、物价、安全等部门的管理责任落实。建立和完善上下连贯、高效有序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对农家乐经营实施有效管理和高效的服务,促其增添必要的卫生设施,落实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和生活环境,促进农家乐经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轨道。为农家乐业主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对本地风土人情、典故传说、农业生产知识等进行统一包装和推介,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增强农家乐的经营特色。对农家乐经营用户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增强管理经营经验,对农家乐的厨师进行培训,以丰富农家乐的菜肴品种,增加特色,以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对农家乐的服务人员进行陪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组织部分干部群众到其他农家乐发展较成功的地方学习和考察,学习和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另外,还可以将农家乐经营户组织起来,成立农家乐协会,实行行业自律。
三是突出个性,形成特色。我县农家乐季节性经营占较大比重,应引导经营者自我包装与营销,发挥我县农村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在民俗游、休闲游、生态游上做文章,发挥我县山、水、果等自然风光和农家特色,努力把农家乐打造成、市民城郊游的首选地。引导经营者在“农”、“家”、“乐”上下工夫,在“农”字上,应最大程度地保持和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如草编、赶牛车、干农活、摘蔬果、采野菜等参与性较强的农事特色旅游活动。在“家”字上,要善于营造“家”的气氛;在“乐”字上要改变“打牌”唱主角的现象,开发新的娱乐项目。
四是多方帮助,合力共建。充分发挥各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发展农家乐。可以实行政策性资金捆绑使用,从林业、环保、农牧、卫生、新农办等部门涉农资金集中定向支持;考虑对外招商引资,同时还可以通过信贷措施,来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2
一、外出考察的基本情况。
二、外出考察的几点体会。
1、政府主导、行政推动是加速推进生态旅游和农家乐的不二法门。我县应建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将各方面资金捆绑使用,重拳出击,政府先要搭好框架,由公司带头,农户填空。
2、面向大众,低档消费是农家乐的最好定位。
3、宣传造势应当先走一步,舍得下本钱。
4、应追求旅游业的综合效应和群众的长远利益,管理和收费部门要简化手续,多收费不如少收费,少收费不如不收费。
三、当前应抓的几项工作。
我站在宣传部和文联的角度考虑,应当尽快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造势鼓劲:
1、应在西安、宝鸡、咸阳三地建立旅游广告牌,在312国道,福银高速等处张贴宣传标语。
2、全力推进《走进永寿》的出版发行;支持《永寿文库》的编选工作;重点编辑一本dm杂志(公共读物,免费发行,放在酒店车站等处,供人随意阅读)如定名为《永寿印象》;全方位不间断地向国内外介绍永寿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
3、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征联、征文活动。
4、适时组织汉唐文化研讨会,重点推出娄敬陆贾为代表的汉文化;长孙无忌、来俊臣、安金藏为代表的唐文化;以及马平民任哲中为代表的戏曲民俗文化等。
5、农家乐初步建立后,室内布置等事,县文联应组织书画家进行创作,达到一家一品,一屋一局,绝不重复。
6、应积极联系中省文艺界人士多在永寿举行笔会。
7、应组织人力搜集甚至编写民间故事,分门别类刊发各地,侧面迂回,以补正面宣传之不足。
总之,这八个事情就是一牌两书加杂志,征文研讨紧相随,民间故事提情趣,书画高悬升档次。
xx
20xx年xx月xx日
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速度加快,生态建设意识不断增强,对苗木花卉的需求日益扩大。我县苗木花卉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不但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环境美化作出了贡献,还给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带来了生机。充分利用苗木花卉发展“农家乐”旅游,可以形成强大产业特色和集合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和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势
“农家乐”是以城郊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吸引市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劳作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是以农家独特的田园风光及成片的园林、果园、茶园为依托,以赏花摘果品茶、园艺习作、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绿色生态休闲旅游。
苗木花卉型“农家乐”开辟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向与旅游结合的效益型农业发展之路。苗木花卉型“农家乐”具有与其他类型“农家乐”不同的特征与优势。一方面“农家乐”旅游者在欣赏到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可以观景购花、休闲娱乐;另一方面,以丰富的苗木花卉资源优势吸引顾客,可以不断地将“农家乐”做大做强;以“农家乐”休闲引客可以促进企业的农林产品生产与销售。由于“农家乐”具有的强烈的季节性、时段性、低消费性,使“农家乐”在旺季和节假日人满为患,到了淡季和平常时间则出现客源不足,但人员、场地、设备要照常护养,利润并不高,可以通过苗木花卉的经营进行补充,而苗木花卉的种植与护养也具有时间上的空闲性。“农家乐”旅游与苗木花卉产业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农业旅游改变着农村的产业结构,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拉动着农业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也搭建着农村与都市间的桥梁。
二、我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立皖中和沿江苗木花卉产业带的林业规划,20xx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决定》。白山、盛桥、柯坦、汤池、乐桥等镇加快了发展步伐,加大林地流转工作的力度,鼓励大户、企业承包荒山荒地,中锦园林绿化、锦苑花木、华盛园林、众意园林绿化等花卉苗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并成立了苗木花卉协会。20xx年省林业厅和省旅游局联合发文,在全省开展“森林旅游人家”创建活动,20xx年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农家乐示范点(区、户)创建活动,为我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冶父山苗圃打造国家森林公园3A级景区,万山镇中锦山庄和庐城镇富华山庄分别利用苗木花卉基地发展3星级和5星级农家乐,柯坦镇虎洞山庄3星级农家乐、汤池镇金盛源生态山庄5星级农家乐和潘家苑山庄5星级农家乐分别利用山林生态资源发展农家乐,取得了明确的效果。
我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虽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产业发展仍处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利用苗木花卉发展农家乐意识不强,认识不清。苗木花卉企业不少,但开展农家乐旅游很少。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品牌竞争力不强。有些地方在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贪大求洋,不仅失去了“农家乐”的内涵,而且破坏了环境协调,浪费了资源,失去了旅游吸引力。三是服务功能单一,品位不高。当前我县“农家乐”旅游尚处于以品尝土菜、生态观光、棋牌娱乐为主体和少量采摘、垂钓为活动内容的阶段,缺乏参与性项目、绿色健身休闲项目的开发不足。家族化经营,缺乏规范管理;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既是管理员,又是服务员,处于粗放经营状态。
三、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建议
我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已有一定基础,为进一步做长产业链,做大品牌,需进一步综合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乡村林场和苗木花卉基地等生态资源和乡土特色发展农家乐旅游,为游客提供价廉物美的健康、生态、休闲度假型农家乐旅游产品。
1、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为保证农业旅游的发展,要结合生态资源对“农家乐”发展做好中长期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成规模地推出一批苗木型、果园型、花卉型“农家乐”,使之连成片,春看花、秋卖果,互为补充、互相拉动,有看、有游、有吃、有卖(产品)。同时,加强对苗木花卉型“农家乐”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一些苗木花卉型“农家乐”示范精品项目和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体系,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2、做绿色文章,创乡土品牌。我县苗木花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各镇特别是冶父山、东顾山、岱鳌山、黄山寨等生态环境良好,鸟语花香,风格各异,美不胜收。农村保留着中国文化中最有情韵、最本质的东西。都市人对于“农家乐”的追寻,除了自然环境外,还有寻找故园的渴望,丢掉了最富情趣的“土”,“农家乐”便会失去对城里人的吸引力。因此,保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将苗木花卉型“农家乐”做出特色和品牌最为关键。
3、增强服务功能,满足消费需求。发展苗木花卉“农家乐”,在建设完善停车场、公厕、购物等相关配套设施外,还要进一步扩大功能,增强“农家乐”吸引力和影响力。目前具有的观赏型、娱乐型、品尝型“农家乐”仅仅是最基本的类型,更需发展农庄型、务农实践型、中长期疗养型“农家乐”。此外,“农家乐”发展应当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形成高、中、低档三种层次,而且最好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模式。低层次的小型“农家乐”和高层次、项目齐全、消费较高的大而全“农家乐”都不应当是发展的主流,富有特色的中型“农家乐”,而且规模化成片发展,最有竞争力,也最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也不至于使消费水准过高。
4、发挥交通优势,扩大消费市场。“农家乐”主要建在农村,发展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既要考虑到环境优美,也要注意交通进出方便。地处南北要道,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高速、航运、水运便捷,在描绘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未来图景时,应当着眼于周边省市,打造一个具有持久发展性而又在皖中地区极具竞争力的苗木花卉型“农家乐”带,这是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苗木花卉型农家乐的生命力所在。
5、加大政策扶持,增强发展举措。一是政府要引导农户和苗木花卉企业利用自身庭院、林场和苗木花卉基地发展农家乐旅游,将盆景、根雕、苗圃展示给城里人观赏,城里人利用节假日到农家小院呼吸新鲜空气,观赏田园风光,采摘新鲜蔬菜,点杀农家饲养的鸡、鸭、鹅、兔等,临走时购买盆景、根雕和新鲜的农产品。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新农村建设。二是各职能部门要本着扶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原则,加强对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的服务与指导,简化项目的审批手续,有关职能部门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办证门槛,简化办证手续,减免办证费用,形成千村万户都在发展苗木花卉型旅游的群体优势。三是加强宣传,树立品牌。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县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产品,宣传产业发展成果,积极塑造苗木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品牌。
第三篇:发展农家乐旅游情况汇报
发展农家乐旅游情况汇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镇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家乐休闲旅游迅速发展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更好地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健康、规范地发展,2009年,德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德兴市发展农家乐奖励及优惠政策》、《德兴市农家乐管理办法》,结合上饶市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精神,以规划为先导,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着力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全面推动农家乐休闲旅游快速发展,从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
闲旅游项目,吸引城镇居民来休闲度假;同时鼓励乡、村开发旅游商品,重点开发新时尚的生态旅游产品、独创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大众化的休闲度假产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由单一产品向多层次产品、高品位产品结构转变,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素质,做大做强做精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加快推进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轨。
3、加强宣传,宣传是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树立一个地方对内对外的形象,有效手段。在宣传促销中,我局向上饶市旅游局推荐明星农家乐三家,重点突出农民风俗、生态观光等农村风情,以培育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按照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现状,精心策划编制了精品休闲旅游线路,重点对外宣传推荐。通过江西新闻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努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4、政策扶持,着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点)建设
我市制定和出台了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各项优惠措施,简化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申报程序。对农家乐休闲旅游证照办理、税收、规费所需的费用实行减免或降低收费标准。市财政分别对已评星级的农家乐经营户进行一次性奖励。同时各乡镇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如昄大乡在市里的奖励基础上又出台了奖励制度,各乡镇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同时帮助农家乐经营户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壮大已有的农家乐,培育和发展新的农家乐休闲旅游。
5、强化管理,为了使农家乐休闲旅游规范经营,我局按《农家乐的评定标准》,加强对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经营户必须有工商、卫生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实行岗前培训,规范服务行为,并将有关管理制度公布上墙,公开接受游客监督。为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星级经营户的评定,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农家乐休闲旅游整体规模不大。
第四篇: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农家乐旅游呈蓬勃发展态势,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满足了多种多样的旅游需求,同时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转产增收另辟蹊径。我市农家乐的开展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做好结合文章
我市背山面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发展农家乐旅游具有极大的潜力,近几年来,我市的农家乐注重做好结合文章,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一是依托景区。我市有全国闻名的**景区,每年有着稳定的客流量,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景区正在开发中,在**市范围内小有名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景区所在地乡镇和附近乡镇纷纷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开办农家旅馆、餐饮、旅游服务等项目,取得良好的受益。今年7月,龙西乡当地村干部将去年《神雕侠侣》剧组在该乡显胜门景区拍摄后留下的古色古香的“绝情屋”精心改造,建成“显胜门农家乐园”,推出吃农家菜、品金银花茶、购山货等项目,为游客提供配套服务,市场反
应良好。阳光山庄则在山地种植蔬菜、饲养家禽,把山庄打造成一片世外桃源,多年经营下来已经颇具名气。仙溪镇的漂流项目依托景区的客源,也做得红红火火。几个景区周边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占了天时地利,发展态势良好。
二是同红色旅游结合。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同时也是红色旅游年。我市充分挖掘革命遗迹和文物古迹,整合成红色旅游线路推向市场,众多党员、干部、学生、群众进行了他们的红色之旅。今年3月,200多名到**纪念馆参观的游客慕名到该乡**村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中午跨进了农家院子,品尝了具有**特色的农家菜,也由此拉开了**村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序幕。这一成功的做法吸引了许多农户效仿,红色旅游的开展促进了旅游效益的产出。
三是同扶贫相结合。我市欠发达乡镇有13个,总人口23万,总面积达570平方公里,将近市域面积的一半,而这些乡镇分布着大量的旅游资源,有开发农家乐旅游巨大潜力。**市委、市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视,提出要“举生态旗、打山区牌、唱旅游戏、聚绿色财”,把旅游这个“富矿”作为欠发达乡镇的一个主业来培育和挖掘。同时,每年落实一笔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欠发达地区的村镇或农户发展旅游
业,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在市委市政府的优惠政策的鼓舞下,我市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很高。
二、突出重点项目
**的农家乐旅游在面上已经全部铺开,培育几个过硬的品牌,提升现有的水平和层次是当前我们的重点工作。在多方努力下,目前,我市海上休闲渔业游运作的较为规范,已经初具规模。该旅游项目主要让城里人体验做渔民的乐趣,在海上捕捞作业,亲手宰杀、烹饪、品尝海鲜,在海上渡过渔民的一天,该旅游项目曾在中央二台《**》栏目中曾播出过专题片。日前,从事海上休闲渔业游的**休闲公司已将渔船进一步改装并增至9艘,还呈现供不应求之势。
三、加强业务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家乐旅游的层次,我局今年加大了对农家乐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力度。经过调研,发现经营户对农家乐旅游的概念不清晰,发展思路不明确。为此,今年8月份,我局举办了欠发达地区“农家乐”旅游培训班,8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我们有幸邀请到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前来授课。今年10底,又组织了近40人,前往湖州安吉县观摩学习。通过这些活动,让我市农家乐经营户的既增加了理论
知识,又学习到了其他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四、今后发展思路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将农家乐项目做大,以**湾、仙溪片、城北乡和岭底乡为重点,扶持农家乐的发展,引导农民从单纯的农家菜转向办农家旅馆,加工旅游商品,开展体验农民生产乐趣活动等旅游项目。要对**海上休闲游的船只进行改造、装修,服务水平,把品牌做响做大。要适时开展农家乐星评工作,规范服务,要把**的农家乐打造成集“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的旅游精品,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五篇:农家乐调查报告
农家乐--深山区农民致富的金路子
---天生桥镇农家乐发展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天生桥镇位于我县西部,辖13个行政村、共11000人。该镇山多地少,经济落后,但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境内的天生桥风景区名声鹊起,仙人山、月亮湖等景点也在开发之中。
2002年以来,依托天生桥景区,该镇村民开始自发搞起农家乐,载至目前已发展挂牌农家乐51户,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加上销售农副产品,年收入逾600万元,成为了当地农民主要致富产业。农家乐当前发展现状如何?在经营中积累总结了哪些成功经验?遇到了哪些发展难题?如何解决难题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天生桥镇农家乐的发展情况作了调查。
一、我县“农家乐”发展现状
从发展规模,接待能力、服务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看,我县的“农家乐”可以说是初具雏形,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收到了小村庄联结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投入获取大回报的效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接待能力提升了。全县挂牌农家乐51户,高、中、低档齐全,接待能力提升。按照省级乡村酒店标准,达到三星级水平的农家乐共9户,如居易山庄、凯悦山庄、天福山庄等,这些农家乐多由外商投资,资金投入多,规模大,设施齐全,具备餐饮、住宿、休闲、会议、晚会等能力,可以满足大型旅游团体或是消费水平较高群体需求。当地农民经营的,按照市场需求,实施了改房、改厕、改厨系列改造工程,卫生条件,环境设施都达到一定水平的农家乐31户,以餐饮住宿为主,属于中档水平。只有餐饮或只有住宿的农家乐11户,此外还有一些农家乐没有挂牌,正在改建中。
(二)农民收入增加了。农家乐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尤其是帮那些盼转移、难离家的40左右妇女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难问题,创造了我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致富的捷径。据统计,由当地农民经营的农家乐年均纯收入在5到6万元,其中收入最高的达20万元,最差的一年也能收入1到2两万元。农家乐业主王改军说:“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过15桌,烤过8只全羊(一只全羊800元)、10条红鳟鱼(一公斤红鳟70元),一天营业额达1.6万元,纯收入近万元,相当于当地普通农户全年的收入。每户“农家乐”雇佣从业人员按2至3人计算,全县50多家“农家乐”,可吸纳农村劳动力150人。在农家乐打长工的月工资1500元,打短工的每天55元,他们几个月的收入是普通农户全年收入。
(三)乡村面貌改变了。城市消费者来到“农家乐”旅游消费,为农村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有利于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农户对外界的认识程度,对自身价值和发展有了新的定位。通过发展“农家乐”,使经营农户在改房、改厨、改厕、绿化、美化家园等方面,率先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会逐步辐射或带动周围群众改进环境卫生、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农家饮食初具特色。菜品主要有大盆肘子、山蘑菇炖柴鸡、香椿柴鸡蛋、咸鸡蛋、盐肉炒土豆片、盐肉炒萝卜干及凉拌各种野菜。其中大盆肘子名扬全国。主食主有要:铁锅烙饼、红米饭、锅贴玉米饼子、水餄。其中用铁锅、木柴烙的白面饼酥软醇香,深受旅游喜爱。粥类主要有:玉米糊、玉米糁、红豆饭。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县的农家乐发展迅速,但毕竟处于起步阶段,还普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成为我县农家乐发展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没有形成品牌,完全依赖景区。我县的农家乐每年都是“五一”开幕,“十一”落幕,一年只有5个月的营业时间,季节性强。周六爆满,其余6天游客稀少,时间性更强。居易山庄老板娘说:“居易山庄共有123个床位,每到周六都爆满,还得打发走50到100人,其他6天,有时连一个客人也没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县农家乐没有形成经营特色,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完全依赖天生桥景区,景区开园,农家乐营业,景区关园,农家乐歇业。作为景区纯粹附属物,景区经营不善,农家乐效益就差,但景区经营好,农家乐也会因一些客观、主观因素而不能随之水涨般高。近年来,由于高速开通,拉近了景区与北京、五台山、保定等外界的距离,如果当地农家乐没有特色,游客则会选择到县城、保定等地吃住,这是今年农家乐游客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经营理念落后,服务水平较低。由于“农家乐”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为主,对旅游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没有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服务意识不强,经营理念落后,农家乐只是停留在提供饮食和住宿的低层次上,仅限于“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的经营模式,缺乏高品位的文化内涵,缺乏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以及自身发展特征的挖掘,缺少市场开拓意识。没有开发独特的如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趣等旅游项目,参与性明显不强,很难满足城市游客的需求。
虽然只停留在“吃”的层面,但“吃”的文章也没有做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主说:“饭菜雷同:大盆肘子、山蘑菇炖柴鸡、各种野菜……家家如此,而且不管味道怎么样,就只管上这道菜。大盆肘子本来是当地招牌菜,但有的人家偷工减料,有的以次充好,结果把这道菜的”名声“也毁了。
(三)缺乏科学规划,建设盲目随意。现阶段,“农家乐”旅游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农家乐大都是自发建设,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缺乏单个农家乐产品的详细设计。没有整体规划,个体经营户只重视自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相互之间,与整体之间不和谐。例天农饭庄客房周围却是邻居家臭气熏天的厕所和猪圈,居易山庄、凯悦山庄等自身建设达到三星级水平,可周围公共基础设施简陋,环境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无法跟上,不能给游客以美的享受。有的经营主只顾自己的经济效益,随意侵占河道,污染河道,破坏环境。同时,农村土地随意流转,哄抬地价,也给乡村游建设规划用地增加了阻碍。
(四)宣传推介不力,特色品牌不响。农民没有形成专业的组织,只是零散经营,零打碎收,宣传方式主要靠“回头客”和口碑相传,主动借助中介组织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品牌意识尚不够明显,经营户没有形成整体的宣传推介氛围,游客潜在的需求由于没有得到很好地组织与引导,很难转化为强大的消费力。
三、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从农家乐发展现状看,我县的农家乐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想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就必须从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入手,提升农家乐档次,着力打造区域精品,实现农家乐向乡村休闲游和农业观光园游发展。
(一)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不断加大对农家乐的经营理念、服务规范、烹饪技术、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掌握规范的服务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了解、熟悉本地的风土人情及民俗特色。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组织部分干部群众到其他农乐发展较成功的地方学习和考察,学习和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农家乐”协会作用,引导经营户联合起来,加强服务和行业自律,树立品牌形象,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消除“小富即安”的思想,真正做到诚实守信,注重修养,讲求信誉,以优质服务和独特的风格吸引广大游客。
(二)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农家乐可以依托天生桥景区相互发展,相互促进,但不能将景区作为生存、发展的唯一依靠,要立足“乡、野、土”农家特色,以农业、农村、农事作为主要发展载体,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倾力打造“阜平农家乐”大品牌。大力挖掘阜平特色饮食文化,不断创新农家乐菜系,提高农家乐烹饪技艺,帮助“农家乐”经营户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观念。农家乐房屋建筑要保留当地太行深处的民居风格,避免奢侈豪华,一看就是大宾馆,没有农家味。将富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文化如挂彩灯、点旺火,转九曲、扭秧歌、舞长矛等,融入农家乐吃住行娱中,丰富农家乐内涵。立足当地气候凉爽、空气无污染、河水清澈等优势,在北流河发展漂流、钓鱼项目,在两岸发展绿色农家蔬菜、水果采摘园项目,让游客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实现农家乐向乡村休闲旅游转变。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制定对农家乐旅游开发优惠政策,纳入到旅游发展和农村经济整体布局之中,积极制定并利用好规划、扶贫、环保、基建等专项支持政策。要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把整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把短期效益与永续发展相结合,编制“农家乐”规划,发展一批“一村一品”、“一户一物”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的发展格局,引导“农家乐”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强化宣传,叫响品牌。以县为主体,加强对“农家乐”形象整体对外宣传,同时积极引导各农家乐农户强化市场促销意识,积极参与旅游市场宣传促销,着力让其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通过编印“农家乐”旅游指南、宣传品、旅游推荐会、网络宣传、新闻报道等多种方式,扩大“农家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农家乐”专题宣传活动,可以通过举办“彩色周末”“绿色果蔬采摘”做农家饭等专题旅游活动,进一步提升“农家乐”旅游的知名度,拍摄制作“农家乐”特色旅游产品宣传影像资料,建设阜平“农家乐”旅游网站,培训一批农家导游,在宣传促销上,打出“阜平农家乐旅游”整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