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9:1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齐河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齐河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篇:齐河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齐河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和我国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机修配市场也日益壮大,农机修配网点日益增多。这些网点对排除机械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生产效率,延长农机寿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经营者素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受行业管理薄弱环节的限制,农机维修市场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机化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齐河县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1、农机维修点情况。目前,齐河县的农机维修网点共有280个,其中一级网点225,二级网点40个,三级网点15个,全部有维修技术合格证网点。

二、三级网点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专修点主要从事电器修理、散热器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修理等单项维修业务。

2、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情况。我县共有农机维修从业人员376人,其中持证人员324人。由于大多农机维修网点经营规模较小,因此每个网点的从业人员一般只有1-2人,规模稍大的能够达到3~4人,基本上是由老板带着自己的亲属干。

3、从行业收入来看,农机维修效益低下,维修网点的修理收入维持在人均1.2至1.6万元,还不包括房租水电设备折旧等维修成本支出,维修网点根本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

4.目前,个体农机配件供应量占整个农机配件供应量的80%以上。由于个体农机配件供应点进货渠道乱,又不执行进货验收制度,再加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使一些假冒伪劣农机配件流入市场,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二、齐河县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农机维修行业没有引起各级政府足够的重视,加上因各种原因导致行业管理不到位,无计划地乱上农机维修网点,致使我县维修网点布局不合理。现有的网点大多数集中在县城附近、乡镇驻地及交通要道沿线。有的乡村路边维修点季节性很强,就近随便开个小店,敲敲打打、换件焊补是主要维修手段,零配件的来源不明,农忙季节时开门营业,农忙季节一过就关门,管理起来难度极大。

2、农机维修点技术素质不高、维修力量薄弱、设备手段简陋,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只有简易的维修棚,有的露天维修,越级修理现象较为普遍。维修设备陈旧,适应不了现在高新机具维修精准要求,亟待更新。安全消防意识不强,维修环境较差,许多维修点油污到处都是,不注意环境卫生。农机维修人员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技术人员占80%左右。高级维修工大都在50岁以上,20岁左右年轻人几乎无人愿意从事农机维修行业。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文化素质差,有些维

修人员即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不热衷学习,维修技能一直沿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缺乏系统技能培训及知识更新,缺乏必要的技术测量、故障诊断、维修保养知识,实际操作中凭经验手摸、眼瞄、锤敲,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且维修成本也较高。严重损害了机主的切身利益。特别在农忙季节,由于修理质量差,贻误农时的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部分拖拉机、收割机驾驶员缺乏技术保养知识,不注重机车的维修保养。特别在活源充足的地方,驾驶员只顾赚钱,不顾机车技术状况,即使机车带病作业,也舍不得停机保养维修,只等机车大病发作时,才不得不停机修理,严重威胁着农机的安全生产。

4、我县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主要由县农机局管理股负责,目前全县专职管理人员只有4人,这就难以保证农机维修的日常管理。维修管理工作经费不足,无法对维修人员迸行上岗培训和新机具维修培训,合格证换发工作也进展迟缓。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由于网点分散在乡、镇农村,主动办证的少,农机部门要跑遍每个乡镇,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而农机部门经费普遍紧张,工作开展举步维艰。此外,农机维修业的主要对象是农民,而经营农机维修行业的也主要是农民,他们的经济收入低,法制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

5、农机依法管理不能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及国家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虽然赋予农机部门一定的执法权利,但这些法律法规及规章目前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执法力度小,管

理工作较为薄弱。致使无证的“维修网点”大量存在,使维修行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秩序混乱。一些占地小,人员少,收入低的农机维修网点,不服从农机部门的监督管理,拒绝办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违法经营。

6、对农机维修网点监管力度不够。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维修业的监管缺乏应有的工作协调机制。由于农机维修网点多数设在乡村,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不能经常下去检查,使得假冒伪劣维修配件充斥维修市场,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和使用寿命,危及农机安全生产,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重视,切实重视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机维修市场管理财政支持力度,增加管理经费,改善执法条件,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检测人员、交通工具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维修质量及零配件进行检测。对于执法监察人员要配制标志服,以便于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对农机维修管理的执法力度。加强农机部门独立执法的权力。要建立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维修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检查农机维修网点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合法经营,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农机配件质量是否合格等。对无证照或证照不全和不按时参加年度检审的要坚决予

以取缔。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农机维修市场,促进农机维修市场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投入扶持政策。安排对农机维修行业的财政补贴,逐步给农机维修点配备先进适用的高性能维修设备,提高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农机维修网络建设,认真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手册和明白纸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教育引导农机维修经营者守法经营、文明经营;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标准,审定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做到合格一个,发放一个,消除农机维修网点无证经营现象。

4、认真搞好农机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及其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农机维修就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促进农机产品“三包”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建立农机维修监察人员的培训制度,定期对农机监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农机维修质量优劣的辨别能力。

5、严格做好《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核发工作。《规定》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设定为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并对维修资格、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罚则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农机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的标准,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达不到开业技术条件的决不发给维修技术合格证,以便促进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和维修设备的提高,从而促进维修质量的提高。

第二篇:齐河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齐河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和我国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机修配市场也日益壮大,农机修配网点日益增多。这些网点对排除机械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生产效率,延长农机寿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经营者素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受行业管理薄弱环节的限制,农机维修市场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机化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齐河县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1、农机维修点情况。目前,齐河县的农机维修网点共有280个,其中一级网点225,二级网点40个,三级网点15个,全部有维修技术合格证网点。

二、三级网点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专修点主要从事电器修理、散热器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修理等单项维修业务。

2、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情况。我县共有农机维修从业人员376人,其中持证人员324人。由于大多农机维修网点经营规模较小,因此每个网点的从业人员一般只有1-2人,规模稍大的能够达到3~4人,基本上是由老板带着自己的亲属干。

3、从行业收入来看,农机维修效益低下,维修网点的修理收入维持在人均1.2至1.6万元,还不包括房租水电设备折旧等维修成本支出,维修网点根本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

4.目前,个体农机配件供应量占整个农机配件供应量的80%以上。由于个体农机配件供应点进货渠道乱,又不执行进货验收制度,再加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使一些假冒伪劣农机配件流入市场,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二、齐河县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农机维修行业没有引起各级政府足够的重视,加上因各种原因导致行业管理不到位,无计划地乱上农机维修网点,致使我县维修网点布局不合理。现有的网点大多数集中在县城附近、乡镇驻地及交通要道沿线。有的乡村路边维修点季节性很强,就近随便开个小店,敲敲打打、换件焊补是主要维修手段,零配件的来源不明,农忙季节时开门营业,农忙季节一过就关门,管理起来难度极大。

2、农机维修点技术素质不高、维修力量薄弱、设备手段简陋,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只有简易的维修棚,有的露天维修,越级修理现象较为普遍。维修设备陈旧,适应不了现在高新机具维修精准要求,亟待更新。安全消防意识不强,维修环境较差,许多维修点油污到处都是,不注意环境卫生。农机维修人员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技术人员占80%左右。高级维修工大都在50岁以上,20岁左右年轻人几乎无人愿意从事农机维修行业。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文化素质差,有些维修人员即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不热衷学习,维修技能一直沿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缺乏系统技能培训及知识更新,缺乏必要的技术测量、故障诊断、维修保养知识,实际操作中凭经验手摸、眼瞄、锤敲,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且维修成本也较高。严重损害了机主的切身利益。特别在农忙季节,由于修理质量差,贻误农时的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部分拖拉机、收割机驾驶员缺乏技术保养知识,不注重机车的维修保养。特别在活源充足的地方,驾驶员只顾赚钱,不顾机车技术状况,即使机车带病作业,也舍不得停机保养维修,只等机车大病发作时,才不得不停机修理,严重威胁着农机的安全生产。

4、我县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主要由县农机局管理股负责,目前全县专职管理人员只有4人,这就难以保证农机维修的日常管理。维修管理工作经费不足,无法对维修人员迸行上岗培训和新机具维修培训,合格证换发工作也进展迟缓。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由于网点分散在乡、镇农村,主动办证的少,农机部门要跑遍每个乡镇,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而农机部门经费普遍紧张,工作开展举步维艰。此外,农机维修业的主要对象是农民,而经营农机维修行业的也主要是农民,他们的经济收入低,法制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

5、农机依法管理不能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及国家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虽然赋予农机部门一定的执法权利,但这些法律法规及规章目前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执法力度小,管理工作较为薄弱。致使无证的“维修网点”大量存在,使维修行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秩序混乱。一些占地小,人员少,收入低的农机维修网点,不服从农机部门的监督管理,拒绝办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违法经营。

6、对农机维修网点监管力度不够。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维修业的监管缺乏应有的工作协调机制。由于农机维修网点多数设在乡村,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不能经常下去检查,使得假冒伪劣维修配件充斥维修市场,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和使用寿命,危及农机安全生产,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重视,切实重视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机维修市场管理财政支持力度,增加管理经费,改善执法条件,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检测人员、交通工具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维修质量及零配件进行检测。对于执法监察人员要配制标志服,以便于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对农机维修管理的执法力度。加强农机部门独立执法的权力。要建立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维修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检查农机维修网点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合法经营,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农机配件质量是否合格等。对无证照或证照不全和不按时参加检审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农机维修市场,促进农机维修市场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投入扶持政策。安排对农机维修行业的财政补贴,逐步给农机维修点配备先进适用的高性能维修设备,提高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农机维修网络建设,认真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手册和明白纸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教育引导农机维修经营者守法经营、文明经营;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标准,审定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做到合格一个,发放一个,消除农机维修网点无证经营现象。

4、认真搞好农机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及其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农机维修就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促进农机产品“三包”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建立农机维修监察人员的培训制度,定期对农机监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农机维修质量优劣的辨别能力。

5、严格做好《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核发工作。《规定》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设定为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并对维修资格、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罚则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农机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的标准,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达不到开业技术条件的决不发给维修技术合格证,以便促进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和维修设备的提高,从而促进维修质量的提高。

第三篇:农机修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机修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新泰市农机修配为例

摘要:全文分析了新泰市农机修配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机修配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引言:农机修配业是农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机市场日益繁荣,农机修配业也日益壮大,农机修配网点应运而生,这些网点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经营者素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受行业管理中薄弱环节的限制,农机修配业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也损害了广大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对农机修配市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机修配市场秩序,强化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法律意识,切实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是摆在我们农机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现对我市农机修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做如下探讨。、新泰市农机修配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泰市农机修配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新泰市的农机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修配网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多种经济类型、多种经营方式和各种技术等级并存的新格局。到2008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81.1794万千瓦,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948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4.2103万人。农机修配网点总数157处,经审核获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达115处,其中二级、三级综合维修点分别为5处和51处、专项维修点51处、农机配件销售点8处;持证网点占网点总数的73.2?,年修理农机具

6.68万台次,产值2950万元;全市农机维修人员316人,取得维修职业资格证的人员133人,其中初级工120人、中级工10人、高级工3人,持证人员占维修人员总数的42.1?。

2、新泰市农机修配市场的特点

从新泰市农机修配市场的现状来看,存在一下四多四少特点:

一是三级农机综合及专项维修点多,二级以上综合维修点少;三级综合维修点占综合维修点总数91.1%。

二是农机修配从业人员多,持证上岗人员少;从数字上看持证上岗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的42.1%。

三是持证人员初级工多,中高级工少;中高级工仅占持证修理工总数的不足10?。四是小规模修配网点多,较大规模的少;78?以上的网点固定资产在5000元一下,年

纯收入不足5000元,且修理人员少、设备简陋,个别的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3、农机修配市场存在的问题

3.1 随着农村经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已进入千家万户,农机修理由原来的国营、集体经营为主,转变为以个体修理为主;专业修理为主,转变为有机户自修为主;旧件修复为主,转变为换件修理为主。有机户自修存在着修理技术水平低,修理质量无保证的问题。

3.2由于农机修配业没有引起各级政府足够的重视,加之行业管理者贯彻执行国家、省、市行业法规及规章不到位,无计划地乱上农机修配网点,致使我市修配网点布局不合理。

3.3部分农机维修点技术素质不高、维修力量薄弱、设备手段简陋,无必要的检测设备,有的修理点甚至无修理厂地,在路边摆摊设点。

3.4部分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文化素质差,有些维修人员即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不热中学习,缺乏必要的技术测量、故障诊断、维修保养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也不高,修理中只凭感觉和经验换件修理,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且维修成本也较高。严重损害了有机户的切身利益;特别在农忙季节,由于修理质量差,贻误农时的也经常发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5大部分拖拉机驾驶员缺乏技术保养知识,存在着怕麻烦及用新卖旧的错误思想,不注重机车的维修保养。特别在货源充足的地方,驾驶员只顾赚钱,不顾机车技术状况,即使机车带病作业,也舍不得停机保养维修,只等机车大病发作时,才不得不停机修理,严重威胁着农机的安全生产。如我市汶南镇某村驾驶员在驾驶拖拉机往城里运送砖的途中,拖车右轮突然掉下,造成拖拉机翻车,险些造成生命危险;这是只顾赚钱不顾机车检修保养的典型例子。

3.6农机配件供应方面以县(市、区)农机公司为龙头,乡镇农机管理站为基础,个体为补充的配件供应模式早已被打破;目前,个体农机配件供应量占整个农机配件供应量的90%以上。在管理上,由于配件销售国家没有纳入“行政许可”范围,给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再加上绝大部分经销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和鉴定,技术素质差、进货渠道乱,又不执行进货验收制度,致使一些假冒伪劣农机配件流入市场,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3.7农机依法管理不够到位。《中胡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及国家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赋予农机部门一定的执法权利,但这些法规及规章目前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执法力度小,管理工作较为薄弱,致使无证的“修配网点”仍然存在。一些占地小,人员少,收入低的农机修配网点,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配件销售点尤为突出,目前,我市共有40处农机配件销售点,其中只有8处主销人员通过培训取得了“农机营销员”资格证,且办理了“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只占销售点数的20%。

3.8农机修配市场协调监管工作不到位。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修配业的监管工作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3.9农机修配管理工作经费不足,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限制。进行日常管理工作需要人员、设备,这就需要相应的经费,而农机部门经费普遍紧张,虽然千方百计筹措,也存在很大缺口,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3.10持证维修工结构不合理。持证维修人员总数133人,其中初级工120人、中级工10人、高级工3,中高级维修人员比例太低。这说明许多高难度技术修理业务是以初级工代替中高级工完成,修理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以上现状的存在,致使机车技术状况普遍下降,能耗大、成本高、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效益的发挥和农机安全生产,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4、加强农机修配行业管理的对策

4.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国家农业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57号令发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别是《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第20条、21条、38条、39条之规定加大对农机修配行业的执法力度。并依据《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NY/T 1138.1—2006和NY/T 1138.2—2006),严格维修网点的资格审查和审批。

4.2建立农机修配监督检查机构,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检测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定期不定期地对农业机械及其零配件进行检测,使监查工作发生应有的效果。

4.3要建立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修配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检查农机修配网点是否证照齐全,是否合法经营,农机修配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农机配件质量是否合格等。对无证照、证照不全和不按时参加检审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农机修配市场,促使农机修配市场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4.4建立农机修配监查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对农机维修监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农机维修质量的辨别能力。

4.5 建立对农机修配市场的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和维修点技术等级的动态管理制度;对那些“设备、设施、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条件不符合《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和“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的维修点,该降级的降级,该停业整改的要责令整改,该收缴技术合格证的要坚决收缴,决不姑息。这样有助于农机修配市场技术水平的提高。

4.6认真搞好农机修配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及其管理工作。对维修人员的培训考核要制度化、规范化,做到规范教材、规范培训、规范考试,并设立相对固定地培训基地,对其教学条件和师资实行资格认证制度,以保证培训质量。并建立维修工定期培训升级制度,以改善维修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4.7要按照“小修不出村,中修不出镇,大修不出县(市)”的原则,大力发展三级综合点,适当发展一、二级综合点。

4.8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农机维修保养知识和农机识假辩假能力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机使用者、维修者、经营者识假辨假的能力。

5、几点建议

5.1要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及《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之真正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2换件修理是适应新形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修理形式,它为缩短修理时间,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配件的质量好坏不但影响到维修质量的好坏,而且影响到农机的安全生产,还将影响到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建议,国家应把农机配件销售纳入国家“行政许可”事项,以更好地为农机化发展服务。

5.3建议恢复农机修配网点定期审验制度,适当收取点管理费用,以缓解农机部门管理经费紧张的问题,使修配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5.4建议农机修配管理部门定期向农机修配网点提供农机维修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新技术、新材料信息,指导他们规范经营,提高其经济效益。

5.5建议上级农机管理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定期的检查制度,重点检查各级农机部门和工商部门对《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情况,查出问题及时解决。

第四篇:新泰市农机修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泰市农机修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全文分析了新泰市农机修配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机修配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0引言:农机修配业是农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机市场日益繁荣,农机修配业也日益壮大,农机修配网点应运而生,这些网点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经营者素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受行业管理中薄弱环节的限制,农机修配业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也损害了广大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对农机修配市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机修配市场秩序,强化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法律意识,切实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是摆在我们农机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现对我市农机修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做如下探讨。新泰市农机修配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农机化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农机修配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我市的农机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修配网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多种经济类型、多种经营方式和各种技术等级并存的新格局。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修配网点157处,其中农机综合维修点50处(二 级1处、三级49处)、专项农机维修点63处(电、气焊维修点占绝大多数),农机配件销售点44处;农机修配从业人员263人,持证上岗人员103人,其中电焊工77人(中级工16人、初级工61人)、农机修理工11人(中级2人、初级9人)、农机营销员13人、农用车修理工1人、电器设备修理工1人。全年共修理农机56113台次,修理产值2568万元。

新泰市农机修配的特点

从新泰市农机修配市场的现状来看,存在一下特点:

一是三级农机综合维修点多,二级以上综合维修点少;三级综合维修点占综合维修点总数98%。

二是农机修配从业人员多,持证上岗人员少;从数字上看持证上岗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的39%。

三是个体农机修配网点多,国营、集体修配网点少;个体修配网点占全市修配网点总数的96%。四是小规模修配网点多,较大规模的少;7/8以上的网点固定资产在5000元一下,年纯收入不足5000元,且修理人员少、设备简陋,个别的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新泰市农机修配市场存在的问题

3.1 随着农村经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已进入千家万户,农机修理由原来的国营、集体经营为主,转变为以个体修理为主;专业修理为主,转变为有机户自修为主;旧件修复为主,转变为换件修理为主。有机户自修存在着修理技术水平低,修理质量无保证的问题。

3.2 由于农机修配业没有引起各级政府足够的重视,加之由于各种原因行业管理不到位,无计划地乱上农机修配网点,致使我市修配网点布局不合理。

3.3 部分农机维修点技术素质不高、维修力量薄弱、设备手段简陋,无必要的检测设备,有的修理点甚至无修理厂地,在路边摆摊设点。

3.4 部分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文化素质差,有些维修人员即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不热中学习,缺乏必要的技术测量、故障诊断、维修保养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也不高,修理中只凭感觉和经验换件修理,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且维修成本也较高。严重损害了有机户的切身利益;特别在农忙季节,由于修理质量差,贻误农时的也经常发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5 部分拖拉机驾驶员缺乏技术保养知识,存在着怕麻烦及用新卖旧的错误思想,不注重机车的维修保养。特别在货源充足的地方,驾驶员只顾赚钱,不顾机车技术状况,即使机车带病作业,也舍不得停机保养维修,只等机车大病发作时,才不得不停机修理,严重威胁着农机的安全生产。如我市汶南镇某村驾驶员在驾驶拖拉机往城里运送砖的途中,拖车右轮突然掉下,造成拖拉机翻车,险些造成生命危险;这是只顾赚钱不顾机车检修保养的典型例子。

3.6 农机配件供应方面以县(市、区)农机公司为龙头,乡镇农机管理站为基础,个体为补充的配件供应模式被打破;目前,个体农机配件供应量占整个农机配件供应量的90%以上。由于个体农机配件供应点进货渠道乱,又不执行进货验收制度,再加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使一些假冒伪劣农机配件流入市场,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3.7 农机经销人员素质差。目前,大部分农机经销人员缺少正规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及产品质量鉴定、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识别能力,从而给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充斥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我市共有44处农机配件销售点,其中只有13处主销人员通过培训取得了“农机营销员”资格证,只占销售点数的29%。

3.8 农机依法管理不够到位。《中胡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及国家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赋予农机部门一定的执法权利,但这些法律法规及规章目前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执法力度小,管理工作较为薄弱。,致使无证的“修配网点”仍然存在,使修配行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秩序混乱。一些占地小,人员少,收入低的农机修配网点,不服从农机部门的监督管理,拒绝办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违法经营。

3.9 农机修配监查权力不足。修配质量合格与否,根据现场监查结果应能做出处罚决定。但由于农机修配监查权力不足,且没有强有力的法规依据,致使农机修配管理部门在进行修配质量监查时困难重重,监查工作不能发生应有的效果。

3.10 农机修配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修配业的监管工作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3.11 农机修配管理工作经费不足,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限制。进行日常管理工作需要人员、设备,这就需要相应的经费,而农机部门经费普遍紧张,虽然千方百计筹措,也存在很大缺口,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由于以上现状的存在,致使机车技术状况普遍下降,能耗大、成本高、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效益的发挥和农机安全生产,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强农机修配行业管理的对策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都对农业机械维修进行了设定,但没有可操作性;而2006年1月16日,国家农业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57号令发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设定为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规定》共分6章30条,并对维修资格、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罚则等做了具体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规定》总归是部门规章,法律效力较弱,建议应尽快制定农机维修方面的法律法规,“农机维修质量标准”、“工艺标准”、“报废标准”等,以适应新形式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4.2 加强农机修配行业的监督和考核。

4.2.1 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和“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的标准要求,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4.2.2 建立农机修配监督检查机构,赋予它一定的权力,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检测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定期不定期地对农业机械及其零配件进行检测,使监查工作发生应有的效果。

4.2.3 建立农机修配监查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对农机监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农机维修质量的辨别能力。

4.2.4 建立对农机修配市场的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和维修点技术等级的动态管理制度;对那些“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条件不符合《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和“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的维修点,该降级的降级,该停业整改的要责令整改,该收缴技术合格证的要坚决收缴,决不姑息。这样有助于农机修配市场技术水平的提高。4.2.5 认真搞好农机修配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及其管理工作。对农机修理工、农机营销员培训考核要制度化、规范化,做到规范教材、规范培训、规范考试,并设立相对固定地培训基地,对其教学条件和师资实行资格认证制度,以保证培训质量。

4.2.6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农机维修保养知识和农机识假辩假能力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机使用者、维修者、经营者识假辨假的能力。

4.2.7 加大对农机修配管理的执法力度。要建立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修配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检查农机修配网点是否证照齐全,是否合法经营,农机修配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农机配件质量是否合格等。对无证照、证照不全和不按时参加检审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农机修配市场,促使农机修配市场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4.3 建立农机维修卡制度

4.3.1 修理厂(点)的定点

4.3.1.1 修理厂(点)的定点,要以方便机手为原则,按照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多少,合理布局。

4.3.1.2 严格修理厂(点)定点标准 凡定点修理厂(点)必须达到三级以上综合维修点标准;承担农业机械的整车修理和总成、零部件修理,必须达到二级以上综合维修点的标准;承担整机维修竣工检验工作,必须达到一级综合维修点的标准;

4.3.1.3 凡定点的修理厂(点)除具备相应的维修设备外,还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检测人员、维修技术人员(经技能鉴定,取得“农机修理工”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如:功率油耗检测仪、不拆卸检查仪等),对机械进行定期检测。

4.3.1.4 凡被定点修理厂(点),农机修配管理部门要统一发给相应级别的修理厂(点)的印章一套。

4.3.1.5 凡被定点的农机配件供应点必须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行业技术规范;主销人员经职业技能鉴定必须取得“农机营销员”职业资格证书。

4.3.2 农机维修卡的发放

4.3.2.1 农机维修卡实行一机(动力机械)一卡制。

4.3.2.2 农业机械的动力机械实行定期检测调修制度,按照机车状况的不同,确定合理的调修周期。维修厂(点)在对机车进行检测时,视其技术状况进行保养和执行修理。在检测时控制三个标准:即标准的、允许的、极限的技术参数。

4.3.2.3 维修厂(点)在对机车进行检测、维修、保养时要对有机户负责,严禁修理不合格的机车出厂,配件不合格的不予使用。修理后的机车要在维修卡上详细记录好配件来源、维修技术人员、收费价格及机车的主要技术指标,并加盖维修厂(点)的业务专用章。4.3.2.4 实行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 整机或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3个月;维修配件在质量保证期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包修、包换、包退。

4.3.2.5 持维修卡的有机户可以在全县(市、区)所有定点修理厂(点)进行维修保养,并且要优先修理,优先配件供应。

4.3.3 维修卡的使用管理及定点修理厂的监督检查

4.3.3.1 维修卡实行一年检审一次制度。

4.3.3.2 县(市)组建农机综合执法机构,与农机安全生产检查相结合,加强对维修卡的使用管理,经常进行检查,对检查到的农业机械,视其情况现场进行检测,对检测达不到技术要求的追究其维修单位的责任;或强制车主对机车进行维护保养,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4.3.3.3 积极与技术监督、工商、物价等部门搞好协调,加强对维修厂(点)修理质量、配件质量和收费价格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实行维修卡有下列三点作用:一是实行维修卡,可以强制和促使机手定期及时地进行机车的维修保养,使机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服务于农业生产。二是机手到定点修理厂(点)、配件供应点修理和购件,修理质量和配件质量都有保障。三是实行维修卡制度,有利于对修理厂(点)和配件供应点的监督管理,有利于维护广大机手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机车的安全生产。几点建议

5.1 要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及《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使之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2 建立农机修配网点定期审验制度,适当收取点管理费用,以缓解农机部门管理经费紧张的问题,使修配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5.3 建议农机修配管理部门定期向农机修配网点提供农机维修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新技术、新材料信息,指导他们规范经营,提高其经济效益。

5.4 建议农机行政许可事项的业务办理与行政执法分离,县(市)级农机管理部门组建农机综合执法机构,把农机部门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拳头,加大对农机执法的力度,使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

5.5 建议上级农机管理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定期的检查制度,重点检查各级农机部门和工商部门对《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情况,查出问题及时解决。

5.6 换件修理是适应新形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修理形式,它为缩短修理时间,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配件的质量好坏不但影响了维修质量的好坏,而且影响了农机的安全生产,还将影响了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建议,国家应把农机产品销售纳入行政许可事项,以更好地为农机化发展服务。(作者:新泰市农机局 苏艺 宁阳县农机局 闫海峰)

第五篇: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农机保有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农机的管理空间的不断增加。但同时也使得我国农机维修网点分布散乱,数量较少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提高我国农机维修的质量,加快建设我国农村农机维修网点,成为目前我国农机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国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分布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机维修网点问题建议

0引言

随着我国对农业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且在近年来将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当成是头等大事来看待,各种扶植政策以及优惠补贴力度也在不断地增加,同时对农机产品的补贴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由于上述因素,我国农民对购买以及使用农机设备的热情也异常高涨,这样的情况使得我国农机产品的保有量在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增加,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增加农机管理空间以及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的数量、扩大农机产品维修的范围、提高农机维修的质量已经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常来讲,农机维修服务于农机化发展应该呈现出相辅相成的态势,农机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维修网点的发展,同时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发展也离不开农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因此,为切实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全面构建完善的农机维修网点已经成为必然。

1我国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机生产、销售等环节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农机销售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使我国农机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出现了一批新的大型农机设备,例如,玉米联合收割机等。虽然我国农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机保有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我国农机维修网点并没有发展起来,依旧处于以前的维修网点短缺、维修设备简陋的状态,并且绝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技术人员的素质低、技术能力差,对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设备基本不了解,不能对这些具有高度机械化、高度集成化的农机设备进行维修,如果这些农机设备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也必须要农机生产厂商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然而等待农机生产厂商的技术人员进行这些问题处理,缺乏实效性,如果等待时间过长,就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以及收入,农村的农机维修网点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农机维修作用,与我国农机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有明显的距离。

就现阶段我国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分布情况来讲,县一级的农机维修网点的数量较少,并且绝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都在县城中或是在一些处于交通要道的村庄中。并且我国现有的农机维修网点服务范围大多较小,对农机设备的维修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更换零件以及铆焊等方面。由于农机维修网点规模小,维修的技术水平不高,同时维修时所使用的设备以及检测仪器等都比较落后,造成了农机维修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情况。

2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的农机维修网点大多在农村,并且很多农机维修网点都是无照经营,国家相关的执法部门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管理,造成了假冒伪劣配件产品在市场中流通,这对我国农机维修的质量以及农机维修的使用寿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损害了农机用户的合法权益,对我国农机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县级农机局是农机维修网点的主要管理单位,但是由于县级农机局的人员配备以及工作经费不足,不能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这对我国农机的快速发展也有着严重的影响。

2.2我国县级农机维修网点的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分布较为散乱。目前现有的农机维修网点也大多存在着基础设施简陋,经济效益低,使得当前情况下农机化的发展受到影响,形成了农民购机容易但是维修困难的局面。大多数的农机维修网点都存在着资金短缺,并且不能享受国家资金补贴的情况,从而导致农机维修网点不能进行升级改造,也不能进行大型农业机械产品的维修以及保养工作,仅仅可以提供更换零件以及清洗农机的服务,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3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调研发现,农机维修网点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当地的农户,他们的主要维修经验来源于平时使用机械设备时所积累的经验,并没有专业的农机维修理论知识,也没有进行过农机维修的专业培训,更没有得到上级农机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这样的农机维修人员普遍存在维修技术差的特点,造成了农机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局面。

2.4就我国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来讲,并没有成为农机生产厂家与农民之间的沟通桥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常来讲,农机生产厂商所设立的4S售后服务店大多都会设在县一级的农机销售网点,在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域镇或是村,通常情况来讲都没有农机产品的售后服务站,在每年的农忙时节,农机维修难的问题都非常突出。对一些大型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必须要借助于相对先进的检测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农户停下手头的工作,将农机设备运送到生产厂商所设立的维修站点等待维修。这种维修方式不但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同时由于沟通不畅也非常容易造成农民与生产厂家以及农机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并且在特殊条件下还可能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为了在农忙时节节省维修的时间,绝大多数的农户都会选择在农机维修站点对农机进行简单的维修,但是农机维修站点没有农机原厂的配件,并且对农机的结构也不了解,形成了农机维修难度大,并且由于维修人员的水平、能力、技术有限,会对农机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

3加强农机维修网点构建的建议

3.1我国的农机主管部门应该将农机化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以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需要建立农机的长远发展规划。每年选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机维修网点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成为农机维修网点中的旗舰,发挥带头作用。

3.2对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布局进行统筹分析、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要充分考虑到便民、利民,尽量做到将农机维修网点的服务打造成维修近、费用低、维修快、质量好的便民农机维修网点;(2)需要充分考虑到农机维修人员的收入问题,在新建农机维修网点前的评估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农机设备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使用年限,对维修的客户群体进行全面的分析,确保农机维修网点可以有良好的经济性。

3.3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农机法律以及维修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尽量做到让农机维修网点的工作人员遵纪守法、认真的工作。同时需要向农机维修人员传授农机维修的专业技能,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农机维修队伍,使农机维修行业逐渐走向正轨。

3.4在21世纪初期,农机部门就要求我国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对农机维修网点的法人以及维修网点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技能以及维修技能的培训。与此同时需要大力学习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切实做到让农机维修网点中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准确的掌握应有的技能。同时我国县级以及县级以下的农机管理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基层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农机行业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我国农机维修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3.5根据国家的相关制度以及方案制定出农机维修设备购置的补贴政策,要加大对农机维修行业的投入,大力建设一批重点的农机维修企业,从根本上提升农机维修网点的维修质量,保障农机安全、平稳的生产。同时加快对现有农机维修网点的改建与升级,培养出具有先进维修技能的优秀农机维修人员。

3.6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例如,工商管理部门、质检部门等需要进行密切的配合,努力做好农机维修相关法律的宣传以及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农机维修网点法人的法律意识,做到持证上岗。以《规定》为依据,严把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审批关,使一部分条件差又无实力的维修户降级或者退出农机维修行业,促使一部分农机维修户经过整改、更新、添加设备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维修能力,开展高新农机产品的维修服务。

4结语

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影响极大。合理布局和科学建设农机维修网点,将极大地方便农民群众,减少农民群众的损失,对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永琴.县级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6(6):34-35

\[2\]张晓燕.基层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37.\[3\]乔华平,鲍燕萍,刘连喜.浅谈如何促进基层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J\].江苏农机化,2009(1):37-38.\[4\]路洪梅,李凡,陈景林.浅析基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3(4):2.(06)

下载齐河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齐河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目前在我国各行业经济规模快速发展的当下,农业也开始逐步与飞速发展的经济技术相接轨,并且在政府连续数十年来都将大力发展农业视......

    某县“老有所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某县“老有所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全国13.4亿人口中,60岁及以......

    农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农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兖州市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机制造基地,现有五征山拖、大丰、国丰、玉丰等农机生产企业32家,产品涵盖动力机械、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收获......

    东明县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

    东明县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东明县农机修配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东明县的农机化水平有了显著......

    潢川县文化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专题

    潢川县文化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潢川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年前,潢川人民繁衍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潢川县成为县、郡、州、专治所,豫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的张集......

    我市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5月11日)林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蔬菜产业不仅是现代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更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菜蓝子”工程。如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本土蔬菜供应能力,彻底解......

    农机年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机年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 通过对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农机安全监理及年检工作基本情况的调研和分析,从近年来农机年检的现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对下一步如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