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照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日照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局办公会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上半年组织开展的农机生产、经营、维修企业调查摸底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等工作调查研究,并在分管局长的带领下,深入到莒县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在进行全市农机化及农机工业发展情况调研的同时,既掌握了解全面工作情况,也针对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机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维修企业以及县、乡(镇)农机管理机构进行调查走访,详细记录大量的基层基本情况,发现了许多存在问题,同时广泛征求各级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中提炼精髓,现将调研具体实际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工作发展现状
1、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是落实实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业机械维修、更换、退货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维修行业准入制度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可以行之有效的提高农机三包服务维修质量、提高农机维修技术水平、杜绝和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及零配件的流通,规范农机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经过调查摸底了解情况来看,全市各区县共有从事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投诉专兼职管理人员6人,农机经营、维修企业(网点)总计546家,其中农机销售企业50家,农机维修(网点)企业496家,办理维修技术合格证并上传至全国农机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的经营、维修(网点)企业202家。
2、农机职业技能资格是农机维修行业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基本条件,凡是从事农机制造工业三包服务、经营、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初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的条件,才能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和维修服务,确保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全市近年来共考核鉴定农机职业技能资格人才4277人,其中2011年1至8月份考核鉴定1056人,所办理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农机修理工、电焊工、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车工、钳工、挖掘机装载机驾驶员、农业机械操作工、农机轮胎修理工等十几个工种资格,目前正在开发的还有农机合作社经理人、农机技术指导员职业资格等项工种。
3、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是以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为根本,全面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的主要职能职责。我市自成立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机构以来,各级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人员,积极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及时受理投诉,按时调解处理,共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100多起,调查调解处理96起,移交法院和仲裁机构4起,为农民和机手挽回损失80多万元,极大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为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驾护航;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与本市已纳入管理,计划申
请产品推广鉴定、申报进入国家、省级购置补贴目录的生产企业联系沟通,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技术条件、不断研发农机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性能质量、整理完善技术资料,协调联络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产品推广鉴定,协助配合鉴定专家组进行试验鉴定,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省级购置补贴目录,全面支持农机工业的壮大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纳入农机部门管理的农机生产企业18家,其中所生产农机产品已通过农机产品推广鉴定并进入国家、省级补贴目录的有8家,进入国家、省级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共6大类59项,这8家生产企业三包维修服务组织健全,产品质量性能比较稳定,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市地区。
二、全市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
1、农机维修经营企业、维修(网点)企业管理方面,一是缺乏同工商、质监等相关执法部门配合,行政管理职能弱化;执行力度不大,二是是小型、个体户等经营、维修网点服从管理的理念淡薄,监管难度增大;三是维修行业质量监督管理无专项经费支持,设备设施陈旧,交通工具缺乏,管理人员配备较少,且大多数都是兼职,造成监管手段与措施不强,难以实现有效的正常管理,从而不能全面细致的掌握基层经营、维修(网点)企业准确数据,规范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2、农机行业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开发)组织宣传发动力度不足,机手和从业人员主动申请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较少,主动报名参加培训鉴定的人员中,大多数都是受周边地区影响或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被动申请报名的,而且技能鉴定工种过于集中,在农业机械试验工、农产品加工机械操作工、农机营销员、农机服务经纪人、内燃机维修工等工种考核鉴定仍是空白,与先进省市、地市差距较大;鉴定考核程序和档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
3、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无机构编制及专职人员,缺乏受理投诉、调查调解处理所必需的车辆、摄录取证设备、微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设施投入资金来源,日常业务处理经费紧张,设施设备硬件的不足,既达不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也满足不了日常开展农机产品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等工作的需要,大多数业务只能靠电话联系沟通处理,既不方便现场调查取证也不符合办案程序,农机打假护农等专项治理行动基本处于应付,流于形式状态,并且兼职管理人员素质不一致,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主动能力差,等靠应付心理严重,这些现象及原因的存在,直接导致各项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业务全面展开受到限制。
4、中小型农机生产企业发展不平衡。生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较少,大多数都是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且小作坊之间无序竞争较为激烈,这些小作坊生产的农机产品
大都是“三无”产品,一般以来料加工制作、贴牌制作、套用进入补贴目录企业品牌型号来实现产值效益,这些无序竞争力量的存在,给较有规模的中小型农机生产企业造成压力很大,迫切需要农机部门扶持较有规模农机企业,规范行业标准,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力度,淘汰小作坊,净化农机生产加工市场。
5、农机工业、销售企业、维修(网店)企业缺乏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大力扶持,并且生产加工企业、经营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其资金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品研发、先进适用设备投入、人才引进培训、流动资金等方面,以前一小部分靠从银行贷款,其余不足部分依靠职工筹借、社会融资机构借贷、其他渠道筹措等多种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一方面牵扯精力较大,另一方面利息支出也相应增加产品制造成本,存在一定风险,对企业壮大发展、专业化发展、集团化发展影响较大,成为提高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建设现代农机流通体系的瓶颈。
三、全市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管理工作发展计划和建议措施
1、完善健全农机维修管理、质量监督投诉管理机构体系。各级政府应将农机维修管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投诉管理等职能,纳入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体系独立编制范围,配备相对应的办公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及专业人才,并将日常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各项业务的全面开展,同时明确农机、工商、质监等部门职能职责,严格实行行业准入制度,组织协调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净化规范农机生产加工、经营、维修市场,对较有规模、信誉较好、维修服务较高的农机工业、经营、维修企业,给予税收、资金、金融服务支持,帮助更新添置设备设施,并鼓励开展网络化、连锁经营,从而提高经营、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
2、全方位的引导、支持、扶持农机经销企业发展。应该对推广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农机产品的农机经销企业在税收、资金、融资政策、奖励扶持政策方面给与扶持,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及流动资金缺口问题,对于建立补贴产品展销厅、形象店、三包服务站及为推广政府补贴产品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农机流通经销企业,给与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壮大发展。
3、发挥政府综合协调能力,帮助农机工业壮大发展。各级政府、发改、科技、财政、商务、银行等部门应给予农机工业帮助支持,帮助解决企业急需低息或无息扶持资金,有效缓解研发投入、设备投入和流动资金方面压力,帮助生产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引进高级人才,切实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改进操控性能,重点支持高、精、尖农机产品研发、制造,助推农机工业快速发展壮大。
4、严格农机行业就业准入制度,促进农机从业人员基础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各级政府、农机管理部门应大力支持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工作,加大组织宣传发动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一段时间内,将从事农机工业、经销、维修、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农机操作的从业人员进行全面覆盖式培训、鉴定,稳步提高农机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机各业全面可持续较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逐步在农业机械试验工、农产品加工机械操作工、农机营销员、农机服务经纪人、内燃机维修工等多工种开展培训鉴定,农机管理部门内部各科室、站、所应相互配合,共同组织开展培训及鉴定业务,促进农机生产、加工、经销、维修、作业、租赁市场稳定有序的快速发展。同时财政部门应给予安排相应的培训资金补助。
5、严格加强农机产品、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农机产品、农机作业质量。定期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调查、农机作业质量跟踪调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等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办事机构和人员,逐步完善基层农机质量监督网络,拨付专项经费,配备专用设备和车辆,加大对私自改装农业机械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行为,建立健全农机报废更新制度,规范和整顿农机市场,全面细致的开展农业机械质量监督管理,切实做到为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驾护航。
第二篇:东明县农机维修现状调研报告
东明县农机维修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东明县农用机械及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农机维修需求也随之增加。几年来,东明县农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好农机维修管理职能,切实加强对我县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的管理,规范维修服务市场秩序,提高了了维修质量,维护了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农机中心针对当前本县农业机械维修点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组织人员对我县农机维修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一、农机维修业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我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3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5005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4050台,配套农机具达到35415台套。目前我县维修网点达到172个,农机维修工作的开展主要有以下二种形式:一是个体经营的农机维修网点;二是专业农机合作社维修网点。其具体发展状况如下:
1、维修点规模及从业人员状况
个体农机维修网点是我县农机维修的主力军,我县85%以上的维修业务依靠农机维修网点进行。根据调查,其中大多数是固定资产在10万元以下的个体经营者,约占总数的90%以上,由于农机维修网点大多经营规模较小,因此每个网点的从业人员一般只有1人,规模稍大的能够达到2~3人;合作社维修网点规模较大,从业人员一般达到3~6人。
2、维修业务范围及维修能力状况
目前,我县农机维修网点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排除以及整机维护。目前,我县有四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1家,三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 2家,一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18家,占全部维修点的12.2%,星级网点维修能力较强,可进行机械加工、柴油机修理、配件供应等一条龙服务。
3、经营业务量及经营收入情况
我县农机维修网点的年经营业务量和经营收入受其维修能力、维修质量、所在地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经营收入还受到农机配件销售量的影响,即同时从事修理及配件销售的维修点,其经营收入较高。因此,我县各维修点经营业务量和经营收入存在一定差别。根据调查,各维修点的全年维修量从500~4000台次不等,而全年中“三夏”、“三秋”是维修高峰期。在这种维修业务量情况下,我县农机维修网点的年经营收入维持在1~4万元之间。
但是,星级维修网点业务量和收入都高,例如我县武胜桥镇占彪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点去年维修毛收入就达33万元。
二农机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点分布不均匀,村级农机维修点短缺
我县的农机维修网点大多集中分布在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而村级农机维修网点短缺,交通比较便利的三五个村中有一两处农机维修网点。在交通不方便的边远村,尽管有各种农机具上百台,却没有一家农机维修点,农机出现故障,尤其是在农忙季节,农民要跑到几十里外的集市去请人修理,有的甚至到县城修理。由此看来,没有或离农机维修点较远的村,农民购机容易,维修难。
2维修点经营规模较小,农机修理质量得不到保证
目前,我县的农机维修网点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多为家庭作坊式、门铺式维修。这种小规模经营的维修点资金有限,属于低等级维修点,其维修能力较差。甚至有的农机维修点,修理设备简单,又缺乏修理技术,但也打出了修理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柴油机的“旗号”;有的维修网点的水平只是拆换零件。一些农机具经他们“动手术”后,毛病照旧百出。有的修理业主对送修的农机具夸大“病情”,“小病”说成“大病”,“少病”说成“多病”;有的本来只需2个小时可以修好的机具,他们说要5个小时;本来可以继续使用的零件,却说报废不能用了,造成农机手多花钱,机具维修质量不能保证的现象。
3参加培训少,维修技术水平低
实际中,由于多数农机手在使用农机具的过程中,对其构造、故障分析与排除均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他们极易向农机维修业转行,成为维修人员,因此使我县农机维修业的从业人员中很多是没有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这种无证上岗的现象使农机维修过程普遍存在无规范、无质量标准、修后无监督的问题。这就直接导致维修点无法提升自身维修能力和维修质量。
三、建议与对策
1、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和扶持制度
我们农机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力量,通过推广培训与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农机维修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宣传推广农机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修理设备和仪器;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和教育,使之遵纪守法,诚信服务;同时积极扶持帮助具有一定实力的农机维修网点,使其扩
大经营规模,拓展业务范围,加强技术人员培训,逐步提升我县农机维修网点维修高新农机具的能力。
2、加强农机维修人员技能培训。
把我县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部分培训经费,弥补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应与职业技能考试考核结合起来,使学员取得技能资格,更好地就业和创业;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应与农机科技进村入户工作结合起来,使农民能就地就近学习农机维修技术知识,即方便农民、又可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在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方法上,要把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做到边讲解、边示范、边指导、边操作,让学员听了就懂,学了会做。
3、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的高效管理模式
随着我县农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机维修网点修理业务也逐渐增多,因此农机部门应联合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建立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的农机维修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机配件的销售,严格对无证无照经营的维修点进行依法取缔,才能确保我县农机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尹建立)
第三篇:日照市调研报告
山东农业大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专业: 桥渡一班 姓名: 时鹏皓 学号:20133509
日照市“美丽村镇 青春先行”大学生调查活动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村镇建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进步,村镇的生活、生产污水与垃圾也变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各级乡镇政府开展了村镇污水与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的工作以及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来改善村镇人居环境。
关键词:乡村建设 农村新型社区 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
第一章 绪论
1.1调研背景及意义
1.1.1调研背景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污水垃圾设施、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建设工作,各地不断完善规划、加大投入、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就,村镇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1.1.2调研意义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掌握全省村镇污水垃圾设施、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建设情况。同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贴近农村、深入实际,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摸清全省村镇污水垃圾设施、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建设情况,为推动村镇工作奠定科学基础。
1.2调研对象
各乡镇镇政府、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主处理设施、农村新型社区、村庄建设情况、村庄村容村貌整治进度等。
1.3调研目的
摸清乡镇污水垃圾处理、村庄建设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获得真实有效地
数据,反馈给省住建厅,支持政府部门的村镇建设工作,更好的建设美丽村镇。
1.4调研思路及方法
1.3.1调研思路
组织同学们学习好调研内容和方法,建立同学们之间积极沟通的网络。联系政府部门,希望得到调研配合。同学们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反馈解决。最后上报数据,进行数据汇总书记写调研报告。
1.3.2调研方法 1.访谈法
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2.实地观察法
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
第二章 调研现状资料
2.1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2.1.1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东港区八个乡镇总共拥有污水处理厂(站)9个,其中陈疃镇和涛雒镇分别拥有两个无数处理厂(站),南湖镇污水处理厂处于规划阶段(表格中数据为规划数据),其他乡镇都是拥有一个污水处理厂(站)。污水管网长度总计40.3千米,各镇管网长度视污水排出地距场站距离而定。东港区全部八个乡镇都各自拥有一个垃圾转运站,共拥有垃圾转运车辆102辆,最少的乡镇有8辆,最多的有22辆。
下图为东港区河山镇污水处理站,据河山镇规划站站长介绍此站位地埋式。
莒县的设施建设基本情况:基本上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一些村镇上的污水大都自然排放,不作处理,个别乡镇建有污水处理厂。新型社区内的污水处理设施未启用。
岚山区六个调查乡镇中只有巨峰镇建有污水处理厂,管网长度2km,设计污水处理量为200立方米/日。六个乡镇总共建设有7个垃圾中转站,共有69辆垃圾转运车。
五莲县共有十一个乡镇,其中由于潮河镇由潮河镇镇政府与市北开发区共同管理,所以潮河镇的数据没有得到。除此之外,全县共有八个污水处理站以及十个垃圾转运站(每乡镇一个)。各污水处理站及垃圾转运站的处理能力等情况在表一中都有体现。
图为五莲县叩官镇的垃圾装运站、垃圾转运车辆以及污水处理厂内景。
2.1.2运行情况
东港区除正处规划建设阶段的南湖镇污水处理厂和为投入使用的河山镇污水处理站外,都已投入使用。部分处理厂为社区自建。各个污水处理厂(站)处理能力普遍在100-300立方米/每日之间,只用两城镇处理能力较为突出,达到了2000立方米/每日。而莒县几乎没有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岚山也只有巨峰污水处理站处于运行状态。五莲县各乡镇基本都已运行,但实际处理能力比规划设计的要低5-10吨/日。
而全市的垃圾中转站运行情况很乐观。2.1.3收费情况
污水处理厂(站)方面,根据各个处理厂站的处理工艺不同处理成本不同最高2元每立方米,最低位0.62元每立方米。普遍在1元每立方米左右。
2.2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
2.2.1基本情况
东港区六个乡镇共有8个农村新型社区,入住31612人。其中南湖镇拥有两个农村新型社区,涛雒镇拥有三个农村新型社区,西湖镇、两城镇、后村镇没有农村新型社区。乡镇更多的是建成类似新型社区的形式,几个临近村庄建成统一的行政服务中心,共同使用服务中心,卫生室,小学等设施。
莒县共有农村新型社区36个,入住总人数213300人,一部分新型社区还在建设中。
岚山区共建设有13个农村新型社区,共入住69775人。
五莲县由于潮河镇由潮河镇镇政府与市北开发区共同管理,所以潮河镇的数据没有得到。除此之外,全县区域内农村新型社区总个数为14,入住总人口为41338。总建筑面积约为18.103万平方米。总公共建筑面积约为5.097万平方米。
2.2.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东港区各乡镇农村新型社区都修建了情况良好的道路,主要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时各小区自来水供给,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良好,不存在污水乱排现象。管道煤气方面,除河山镇河山店社区有540户接入管道煤气外,其他社区均无管道煤气供应。供热户数面积几乎为零,各小区计划集中供热但是实际没有。小区环境干净整洁,有专人打扫。全区共有四个社区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在100立方米/日到200立方米/日之间。大多数小区建设有垃圾中转站,小区内垃圾箱数量充足。所有农村新型社区都为新建,所以都建有设施先进的服务中心。有六个社区建有幼儿园和小学,容纳学生数量随小区人数略有不同。各个社区都拥有卫生室,床位数量能够满足小区居民就医看病需求。但是所有小区都为建设敬老院。各校区拥有小区总计16个,满足小区居民基本生活用品购物需求。
莒县一般村镇的水泥硬化路都有较好的使用,供水情况也是比较先进,由公司或村里集中供水。但是排水情况没有很大的改善。城镇的供气、供热、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的较为完整。各个社区的基础服务设施较为完整,从2009年到目前各个社区相应的建设了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卫生室养老服务中心也在投入使用。
岚山区小区内建设有道路,为水泥混凝土道路。但是都未建设有污水处理装置,垃圾收集正常有序。所有小区都建设有服务中心,共有8个幼儿园8各小学。同时有11个卫生室,两座养老院。
社区内道路都已硬化,且路况良好。全县基本建成社区中有五个社区建有污水处理站,六个建有垃圾转运站,其处理能力在表二中有体现。各社区仅有高泽社区采取集中供气,均无集中供热。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养老、商业等设施建设情况在表三中都有体现。图为社区幼儿园、卫生室、超市和活动广场。
下图为岚山区碑廓镇王家庄社区服务中心,广场,超市和卫生室
2.2.3社区运转情况
日照市所有新型社区(已建成)运转情况良好,虽然无物业管理,但是小区运行基本遵循村庄运行程序,村委组织、村民自行管理,各小区拥有自己的运行资金。无专业物业公司帮助管理,但是有原个村庄村委会组建的小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因此运行情况正常。2.2.4社会反响
包括村民和社区委员会人员对小区建设情况褒贬不一。新型农村社区在村镇的建立,使得居民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绝大部分居民是乐于接受的。也有居民认为
小区建设明显改变了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是最大的进步。
有居民认为小区建设必要不大,经济水平和生活观念不适应小区生。居民看法有明显的年龄差别,年老者对小区建设看法不大,认为对生活的影响主要是邻里交往的改变,认为原先的邻里关系发生了改变,交流不太方便。
2.3村庄建设情况
2.3.1.基本情况
东港区八个乡镇调研统计共有461个村庄,总计377328人,133466户。由于东港区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同学们并未反馈有典型空心村的存在。
岚山区六个乡镇统计有354个村,306934人,86341户(中楼镇调研数据不全,部分数据从政府官网查得)
全县域内除去洪凝街道与潮河镇所辖的村庄外共有494个村庄。由于调研过程中,负责于里镇和许孟镇的调研人员出现失误,导致该两镇的村庄建设情况调查的不全面,只调研了四个村庄,所以除去以上情况全县总人口约为215336,总户数约为70884,村庄总建设面积为84146.356亩,空置宅基地面积为1047.7亩,闲置房屋数量为3662户,限制宅基地面积为302.2亩。
莒县全县共有1260个村,总人数113万。
2.4存在的问题
2.4.1村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问题
(1)全市四个区县各镇都实现了垃圾集中转运,只有部分发展较落后村庄未实现户集村收。主要原因是村民生活意识没跟上,垃圾乱扔成常态。
(2)污水处理设施方面,虽然部分镇都建设有污水处理厂站或正规划建设中,但是处理厂站数量太少,规模太小,远远无法满足污水处理需求。另外官网长度较短,污水处理覆盖面小。所建设污水处理厂站仅能一个工厂或一个社区能够使用。某些乡镇还没有自建的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管网密度还不是很大,并未覆盖绝大多数地区。
(3)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寥寥无几。污水都是直接排放状态,对农村环境影响很大。
2.4.2农村新型社区问题
(1)建成社区重楼房建设,看得见的工程大搞特搞。全部精力放在了住宅建设上,而看不见的相关配套设施缺乏建设力度,学校卫生室超市等设施与住宅相比差距很大。
(2)大部分社区无供暖无管道燃气,居民生活不够方便舒适。(3)部分社区无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4)大部分社区无污也管理,管理模式基本沿用村庄管理模式,小区运行效率不高成本却不低。
(5)村镇基层干部和群众对社区认识存在误区。把社区建设简单的认为是拆迁重建,忽视其他方面的改变。认识不够到位。大多数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认识不清,不能正确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导致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乡镇(街道)没有切实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摆上重要突出位臵来抓,工作不创新、不学习、不借鉴、不作为,畏难发愁、束手无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
(6)社区对老年人关注度不高。
(7)规划不够健全。由于规划不到位,规划编制的严肃性无法落实,导致了农村建房出现无序建设势头,非法占地违法建房现象突出,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增加了阻力。
2.4.3村庄建设问题
(1)村庄信息镇相关单位不齐全,甚至村委会部分数据都未统计清楚,建设管理较为混乱。
(2)绝大多数村庄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也未有建设计划。(3)村庄盲目建设,缺少正确规划,没有建设方向。
(4)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部分农民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法律意识淡薄,违规乱建屡禁不止。
(5)村容村貌整治虽然已在全市区域内开展,但还有极少数偏僻、贫穷的村庄没有开展。这将导致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章 对省里的工作建议
3.1对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议
(1)对基层干部和村名宣传爱护生活环境的意义,从思想上改变垃圾乱扔的行为,自觉收集生活垃圾。
(2)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扩大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增加污水处理设施数量,使更少的污水直接排放。
(3)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供积极地指导,规范建设。如处理厂建设地点的最优化,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宜选用低负荷型和成熟可靠、稳定性好的处理工艺)。
(4)控制污水处理的成本。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是经费花到实处,争取用相同的经费处理更多的污水。
(5)领导干部要对污水垃圾的处理足够的重视。
(6)重视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尽快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和废品收购点,规范分类标志,根据本地垃圾特性和处理方式选择分类方法,制定分类指南,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3.2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建议
(1)改变政府官员的观念,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是面子工程,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更舒适便捷健康,更有生活质量的生活。
(2)不要盲目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社区建设要做好规划工作,不可越建越乱。(3)加强社区配套设施的建设。不能只重视住宅建设,教育、医疗、生活消费等设施要跟上社区建设的脚步。
(4)引入成熟的物业管理。沿用之前的村庄管理模式或许就目前来看更为方便实用,但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引入物业管理,是社区运行高效率低成本。
(5)整合资金,加大支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不改变投资管理渠道,在有关部门的监督
下,严格按照建设项目总体规划,集中投放,综合使用,提高项目资金利用整体效益。
(6)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违反村规民约,有损社区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管理科学民主,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
3.3对村庄建设的建议
(1)对村庄建设提供基本建议指导,引导村庄建设做好规划工作。杜绝盲目建设造成的资源经费浪费。
(2)积极改善农村环境,并不是主道路旁民居围墙统一粉刷就是村容村貌良好。重视设施建设,帮助村庄建设简单污水排放网络和污水处理设施。
(3)落实农村建设法规条例,杜绝违搭乱建行为。
(4)调动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让老百姓真正感觉到生活环境美好给自己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5)这次调研活动统大量村庄建设的信息过程中遇到了大量数据空白,希望村庄信息能摸清,以便给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王永宇 [2] 《村庄建设规划方案》土木工程网 [3]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 《对城中村改造的几点认识》王晓东 刘金声
[5] 《小城镇污水处理特点及需要探讨的问题》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6] 《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 [7] 《村镇规划标准》
[8] 《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9]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10] 《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管理化标准(试行)》
第四篇:农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调研思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类农机数量迅速增长,农机道路交通运输、田间作业日益繁忙。由于人、车、路、管发展不协调,农机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农机事故发生频繁,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造成农机事故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机驾驶人素质不
高。驾驶人作为农机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源头,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机事故的多少。但是近年来随着驾驶人队伍的日益壮大,整个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驾驶人文化素质低下,思想素质不过硬,安全观念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由于驾驶人教育培训比较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好转,在培训、考核中,培训课程、方式方法、考试内容、程序、严格程度等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中,因此,在现实中,驾驶人技术不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如何正确采取果断措施等都影响农机安全。
二、农民农机安全和农机法制意识淡薄。由于农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相对较窄,农民的安全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缺乏必要的农机安全常识,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行车走路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虽然农机管理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翻新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形式,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宣传少,群众缺乏对农机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农机法规,甚至认为农机管理部门执法是故意刁难,从而不支持、不配合农机管理工作。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农民没有认识到农机交通、作业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随意违法行车、走路,甚至逃避、抗拒执法现象时有发生。
三、农机监理队伍力量薄弱。农机管理部门编制少,人力不足,人员构成复杂,素质较低,经费、装备、科技投入等方面都有诸多困难,直接影响农机管理工作水平。人员的严重不足,导致日常管理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尤其是乡村道路长期处于失漏管状态。此外,由于财政困难,不能及时拨付必需的办公经费,车辆装备、通讯装备落后,不能适应农机管理工作的需要。
针对目前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消除农机事故隐患:
一、提高驾驶人素质。驾驶人的素质提高决不仅仅是驾驶技能的提高,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及安全意识的养成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首先要做好农机驾驶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提高预防安全事故的意识。其次要严把驾驶人“进门关”,强化驾驶证考领工作,把好考试、发证关,以确保考试质量。此外,还应坚持开展技能培训、法规学习,切实提高驾驶人熟练驾驶技能,农机管理部门要坚持每月一次的安全例会制度,组织学习农机各项法律法规、观看警示片、通报安全形势、剖析典型事故,使驾驶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灵魂深处得到高度认识,做到自觉遵守农机法律法规。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农机安全意识。提高全民的农机安全意识是当务之急,但仅仅依靠农机一家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进行共同努力。农机部门可以通过对驾驶员、车辆和道路田间的管理以及向社会和群众宣传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但是要提高全民的农机安全意识,还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机安全应当从娃娃抓起,从儿童一入学就要灌输农机安全意识,转而会进一步影响其父母、祖父母等亲戚朋友,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在提高全民农机安全意识方面,要多作一些有关农机安全方面的宣传报道,使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各种活动,怎样行进才能保障安全,怎样才能避免发生农机事故,使农机安全这个主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农机安全宣传是一项社会工程,仅靠农机一家唱独角戏显得势单力薄,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为推进农机安全宣传的社会化进程,全方位开展农机安全宣传,首先要由政府牵头,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普法教育的轨道,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宣教工作中的职责,建立社会化的宣传教育网络,形成强大的宣传教育声势。其次要更新宣传教育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提升群众的安全道德水平。以往宣传教育形式的单一很难产生深入的影响,要适应当前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行政理念,通过开展文艺演出、征文比赛、摄影比赛等活动,广泛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办好宣传教育栏目,扩大社会影响。
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与政府管理农机的整体水平不高,与农机管理法制化的不完善密不可分。因此,为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机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切实解决处理农机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难题。通过规范农机驾驶行为,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通过确定法律制度,增强农机安全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规
第五篇:关于农机维修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方县)
关于农机维修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
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农民购机积极性高涨,许多新型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取代传统手工工具,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而农机维修服务是农业机械高效运行的保障,农机维修质量不仅关系到农业机械的技术状况和资源节约,也关系到维修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加强农机维修能力建设是县农机部门一大重要工作任务。
一、中方县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现状
为加强全县农机维修能力建设,在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农机户中就农机维修方面深入调查研究,走访中农民群众反映最多的是:农机坏了,懂得修理的人难找,笨重的农机具不方便运出修理,即便拿到镇里或县里去修,修理人员对现在的一些新机器也无可奈何,折射出了当前我县农机维修、维修网点建设落后的现状。
(一)、农机维修网点情况。
全县从事农机维修服务的网点有18个,经工商注册维修点2个,以个体经营为主。基础实力差,维修工具设备简单,都存在着清洗拆装设备少,通用设备老旧,发动机修理专用设备没有,试验、检测设备不用。农机维修从业人员35人,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技术能力一般,多是师傅带徒弟,徒弟带徒弟学出来的。维修服务
项目广杂不精,都是多项服务,大到汽车、拖拉机、三轮车,小到柴油机、电动机,全年维修农机数量2077台(套),单一的农机维修收益较少。
(二)、农机维修服务情况。
1、通过维修店维修,除锦溪东半县等个别乡没有网点,其他乡镇都有,可以进行零部件的维修、更换和整机保养,但要把已坏的农机具搬运到乡镇驻地有维修点的地方,不能、不会拆卸的就是整机搬运,维修成本较高。
2、售后服务维修,新购机具都有一年的售后维修服务,包修期内有经销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服务。但中方县城区无农机产品销售商,县域内只有一家从事农机补贴产品及其它产品的经销商,经营活动点在铜湾镇,有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售后维修服务能力,其它的都是代销点,无专业技术人员,售后维修服务都是上级经销商派专业技术人员。但大多数农机经销商在怀化城区,到各个乡镇比较远,检查、修理机具可能要用上几天,会耽搁农业生产时间。
3、请附近懂修理的师傅维修,但这师傅一般都很少,部分村有,他们能到机械发生故障现场进行检查,处理一般性问题,进行零部件的更换,但这些师傅多是自己积累经验或从部队其它途径学到了一些,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技术水平和维修能力有限,(三)、农机维修监管情况。
近几年,农机部门大力宣传《农业机械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条例》等关于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的管理规定,提高了业主法律意识,店主自觉依法经营,自主提高维修质量。在规范农业机械维修业务,保证农业机械维修质量起到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农机维修店投入小,收入少,大多数是开到1、2年就不干了,干其它的去了,或搬到其他地方经营,更换快、流动性大。致使了农机部门对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实行许可审批和技术标准落实工作年年搞,但效果不明显,只完成了一般性的行业统计工作。在农机经营维修质量监管方面,每年春耕时期,农机部门组织开展农机经营维修打假活动,加强对维修网点检查,规范农机市场秩序。同时,以乡镇农机站为平台,建立农机经营维修质量投诉站。
二、农机维修服务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在2014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两点:一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二是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促进了农民购买新型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引导农业机械向大型化、智能化、全面化发展。从近年中方县农机补贴购置机具情况来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吊车、农用挖掘机等大型设备,插秧
机、烘干机等智能设备,果蔬、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成套设备为农民购买使用,然而全县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缓慢远远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快速增长和高技术发展的需求,成了阻碍县农机化健康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真是“购机容易维修难”。仔细分析,当前中方县的农机维修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的不能修,新的不会修,多的不想修。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由于没有大型车床,发动机修理专用设备,试验、检测设备,只能进行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排除以及整机维护工作和焊铆工艺。插秧机(特别是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等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农业机械。既有农机工程技术,又有农艺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是不会修、修不好的。耕整机、微耕机、抽水机等农业生产常用设备一般发生故障都在田间地头,一般离维修点较远,维修作业环境差,维修人员不愿意修,就是搬到店子里也因维修收益比较低,维修的积极性不高,维修质量难保证,无形中缩短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增加农民农业生产成本支出,也使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有浪费。
三、提高农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
构建县、乡、村三级覆盖的农机维修网,解决农机维修小问题于村、大问题于乡、难问题于县。
1、建立一个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分担一部分农机监管工作职责,指导全县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科学发展。同
时,还利用中心有设备、有技术的优势,进行农机维修市场化服务,提供整车修理、总成修理和农机维护,从事农业机械整机维修竣工检验等工作,特殊情况可深入现场处理故障,解决全县大型、新型农业机械维修困难的问题。
2、提升乡镇农机维修点的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加强农机维修监督管理,规范行业服务,使经营体达到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具备农机维修资格,并根据技术条件和服务能力,针对地定性为一级、二级、三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点。同时,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从业人员职业技术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指导,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能解决现有农机出现的普遍性故障。
3、培育一批村级农机维修员。
不定期开办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与指导实际相结合教学,经常农机大户、农机户提供农机维修、保养方面的技术资料,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维修工的技术素质,提高农机操作使用人员的自修水平和机具保养水平,还可以以村部为依托,让技术精湛的机手设立村级农机维修点,就近进行维修服务。
中方县农机局
201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