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官笔试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村官笔试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概述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农村各类组织中,党组织居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担负着全面领导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领导农民做好农村工作的坚强领导集体。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居于农民群众之中,同农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接触。再次,它担负着在群众中培养和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壮大党的组织的任务。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保证党在农村组织健康发展的基本单位。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三农”第一线,活动于农民群众之中,最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愿望和情绪,最了解农村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为上级党委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丰富的真实材料,又能敏锐感受到政策执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党委,为上级党委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实践依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之后,能否在广大农村和农民中得到贯彻执行,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去宣传、动员、教育、组织和团结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付诸实践。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农村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环节,是农民群众是否拥护党、信任党的重要依据。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
党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于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则是实现党与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党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最广泛、最直接地体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又是农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农村基层党组织虽然不代表党,但基层组织直接活动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农民群众一般是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状况来认识和判断党的。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着党与农民群众的关系。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维护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关口
首先,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它担负着教育管理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等重要责任。党员的素质,党员队伍的状况都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密不可分。可以说,基层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关口作用。
其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发展新党员的任务。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严格按党章规定履行入党手续,牢牢把紧“入口”关,谨防把不够条件的人拉入党内,就成为维护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再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党的自身建设的任务。党的自身建设和管理主要包括健全党内 生活,搞好党员教育,严格党员管理,维护党的纪律等。同时,监督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以及吸收新党员、清除不合格党员等一系列党的建设的日常工作,也是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与任务
(一)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与任务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乡镇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决议。
2.讨论决定本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需由乡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
决定的问题,由乡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3.领导乡镇政权机关和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机关和组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4.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上级有关部门驻乡镇单位的干部。
6.领导本乡镇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工作。
(二)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与任务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
2.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 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 定。
3.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4.搞好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负责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c’
5.负责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6.搞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级连创”为载体,强化基层干部的群众观念、服务观念。要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教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策、法律观念,提高政策水平,学会依法办事,认真改进作风。坚决防止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提高乡镇、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一要建设好农村党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一个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支部书记。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并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等。二要按照有利于开展组织活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探索和完善新的组织设置形式,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三要把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带头人群体。要制定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并将这作为农村党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下真功夫常抓不懈。
3.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关系。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活动,调动农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规范和深化村民自治活动,实现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完美结合。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内容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内容,主要是指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 建设,即:村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乡镇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县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的具体内容是: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1.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新高潮,切实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一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是党的领导与党的当前 任务相适应的要求。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在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市场化发展还很不充分的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更要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努力掌握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及时研究解决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个基本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进一步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支持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民主。要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大发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农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农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农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三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能力。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重要特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农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把农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聚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上来
3.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团结统一。随着改革开放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农村的深入进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不仅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确定了正确处理党内关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在充分发扬民主、实现集体领导、维护党员权利、维护中央权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是我们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和强大优势所在。上述有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措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都是适用的,必须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4.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增强党在基层工作的战斗力。根据各地的经验和目前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拓宽用人渠道,不拘一格地选贤任能尤为重要。在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配备上,应注意从具有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村办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党员中来选拔。在选拔任用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程序上,既要坚持组织考察、党委讨论,又要充分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实行党员民主选举,同时要坚持选举过程中的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5.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和巩固执政地位,就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只有通过自己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的努力和成就,才能把内在于党的性质之中的人民性体现出来,使广大农
民群众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真心拥护党的领导,从而极大地吸引的党外农民群众自觉按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充实和壮大党员队伍,为党的领导的合法性奠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我国,农民群众占人I:I的大多数。党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群众基础能否扩大,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农民群众对党的态度。由此可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
6.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环境、对象和组织依托都会发生许多深刻变化。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密切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系,在生产和生活中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做榜样,把最广大的农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要坚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农村各种组织的建设,以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带动农民队伍建设,努力扩大农村党组织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节认真抓好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相配套的其他组织建设
一、全面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
(一)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
村委会的组织建设包括村委会内部机构建设、村委会干部的配备、村民小组建没和经济组织建设。在建立村委会内部机构的基础上,配备村委会干部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因为干部是村委会机构的载体。干部配备得好,对于做好村委会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坚持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路线,抓好村委会干部的选拔、任用。特别是对村委会主任的选拔任用上,更要慎重、严格,真正把觉悟高、作风正、群众威信高、愿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且有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能力的人选拔到村委会主任的位置上。
(二)加强村民委员会思想建设
村委会的思想建设是村委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委会干部都应该珍惜村民对自己的信任,不辜负村民的期望,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头人,做村民的表率。做到在政治上,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教育和带领农民群众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树立国家观念、全局观念和为村民服务的观念。在道德和品行上,要廉洁、俭朴、勤勉、守法,有民主作风,有奉献精神。
(三)加强村民委员会制度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村民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实现村民委员会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如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委会千部的岗位责任制度、村委会的工作制度(包括村委会成员的分工、办公时间、学习、公章管理、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村务公开、检查评比等方面的具体制度)、村委会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四)加强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建设
制定和完善以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为主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依法治村的关键环节。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制定,要根据法律和政策,结合本村实际,反映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是调整村级事务和村民行为的规范,是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规范,是村委会中层次最高、结构最完善的规章,是农村的“小宪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和加强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建设。
二、搞好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一)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概述
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自治村为范围,以所辖范围的农民为成员,以土
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为基础,以促进农、工、副、商等各业发展为目的,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经济实体。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拥有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是农村双层经营的指挥者和领导者,是农村社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地区性合作经济的纽带。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可以有不同的称谓,如有的叫“经济合作联社”、有的叫“村农工商联合公司”。在组织设置上,可以单设,也可以与村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二)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1.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制订章程和各项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二是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由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民主制订;四是文字力求简明准确,通俗易懂,以便于群众理解和执行。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章程,应当包括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性质、任务、服务宗旨、经营方式、权力机构、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各自的职责范围,成员的权利与义务,适用范围和有效期等。
2.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规章制度。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财产制度,应包括财产范围及财产关系、财产清查、财务管理等。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集体积累制度,应包括全方位提留的范围和提取办法、公共积累提取办法、提留和积累的使用和管理等。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土地制度,应包括土地权属和经营形式、土地有偿使用和经营权的转移、土地的培肥和管理等。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应包括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职责、责任目标及奖惩办法等。以上所有制度的制定,都要提交村经济合作组织全体成员或代表大会充分讨论,经大多数成员同意后方能生效。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相关村官笔试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填空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市(农民)。
4、(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
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6、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耕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
7、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06.01.01)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8、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9、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0、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最基础和根本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12、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3、村委会是由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村委会委员组成的农村群众的(自治组织)。14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有:(一、保障农产品供给:
二、增加农民收入;
三、促进可持续发展。)
15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16、从2006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重点将转向以(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合理配套改革。
17、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8、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
19、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20、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
21、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把能源、资源、(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
2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西部地区)。
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4、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和在各方面的继续教育)。
二、简答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我们所学过的那些知识和观点?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众多。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要让广大 1 农村居民也能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3)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还得加快农村的发展,加强农村建设。
(6)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设方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
三、问答题
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 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98-2005年的五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在低水平上徘徊,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平均增长5.5%,远远低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最慢的一个时期。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等等问题。
3、农民自身的问题: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思维方式较为保守和僵化。
4、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5、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基层干部和一些党员不能起到带头作用,个别村甚至连正常办公地点都没有,成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原因:
1、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觖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
3、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
4、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5、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对策: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要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免费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
(2)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深入实施科技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2 和市场竞争力,使农民在农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3)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在乡农民自主创业,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客观需要。要制定出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就地吸收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
(2)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
(3)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4)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3、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好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注意调动和保护长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2)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
(3)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话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4、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1)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要在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解决当前农村部分外出务工家庭“土地抛荒”、“胡种胡收”的现象,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行农户“贷款证”制度,加大小额贷款的支农力度,积极为农民申办小额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民发展生产和创业致富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
(3)深化村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坚持林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通过招投标、竞买、租赁等方式取得林地使用权,落实林地管护责任,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活动,进一 步丰富“三级联创”的内涵,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3)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积极推行村 3 务民主听证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真正实现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构建民主和谐的新农村。
村官笔试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概述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农村各类组织中,党组织居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担负着全面领导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
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领导农民做好农村工作的坚强领导集体。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居于农民群众之中,同农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接触。
再次,它担负着在群众中培养和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壮大党的组织的任务。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保证党在农村组织健康发展的基本单位。(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三农”第一线,活动于农民群众之中,最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愿望和情绪,最了解农村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为上级党委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丰富的真实材料,又能敏锐感受到政策执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党委,为上级党委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实践依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之后,能否在广大农村和农民中得到贯彻执行,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去宣传、动员、教育、组织和团结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付诸实践。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农村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环节,是农民群众是否拥护党、信任党的重要依据。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
党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于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则是实现党与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党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最广泛、最直接地体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又是农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农村基层党组织虽然不代表党,但基层组织直接活动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农民群众一般是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状况来认识和判断党的。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着党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维护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关口
首先,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它担负着教育管理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等重要责任。党员的素质,党员队伍的状况都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密不可分。可以说,基层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关口作用。
其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发展新党员的任务。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严格按党章规定履行入党手续,牢牢把紧“入口”关,谨防把不够条件的人拉入党内,就成为维护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再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党的自身建设的任务。党的自身建设和管理主要包括健全党内 生活,搞好党员教育,严格党员管理,维护党的纪律等。同时,监督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以及吸收新党员、清除不合格党员等一系列党的建设的日常工作,也是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与任务
4(一)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与任务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乡镇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决议。2.讨论决定本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需由乡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问题,由乡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3.领导乡镇政权机关和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机关和组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4.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上级有关部门驻乡镇单位的干部。
6.领导本乡镇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工作。
(二)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与任务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
2.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 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 定。
3.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4.搞好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负责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c’
5.负责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6.搞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级连创”为载体,强化基层干部的群众观念、服务观念。要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教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策、法律观念,提高政策水平,学会依法办事,认真改进作风。坚决防止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提高乡镇、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一要建设好农村党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一个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支部书记。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并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等。
二要按照有利于开展组织活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探索和完善新的组织设置形式,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
三要把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带头人群体。要制定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并将这作为农村党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下真功夫常抓不懈。3.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关系。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活动,调动农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规范和深化村民自治活动,实现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完美结合。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内容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内容,主要是指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 建设,即:村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乡镇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县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的具体内容是: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1.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新高潮,切实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一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是党的领导与党的当前任务相适应的要求。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在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市场化发展还很不充分的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更要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努力掌握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及时研究解决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是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个基本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进一步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支持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民主。要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大发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农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农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农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能力。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重要特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农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把农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聚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上来
3.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团结统一。随着改革开放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农村的深入进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不仅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确定了正确处理党内关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在充分发扬民主、实现集体领导、维护党员权利、维护中央权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是我们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和强大优势所在。上述有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措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都是适用的,必须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4.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增强党在基层工作的战斗力。根据各地的经验和目前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拓宽用人渠道,不拘一格地选贤任能尤为重要。在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配备上,应注意从具有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 6 人、村办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党员中来选拔。在选拔任用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程序上,既要坚持组织考察、党委讨论,又要充分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实行党员民主选举,同时要坚持选举过程中的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5.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和巩固执政地位,就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只有通过自己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的努力和成就,才能把内在于党的性质之中的人民性体现出来,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真心拥护党的领导,从而极大地吸引更多的党外农民群众自觉按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充实和壮大党员队伍,为党的领导的合法性奠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我国,农民群众占人I:I的大多数。党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群众基础能否扩大,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农民群众对党的态度。由此可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
6.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环境、对象和组织依托都会发生许多深刻变化。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密切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系,在生产和生活中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做榜样,把最广大的农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要坚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农村各种组织的建设,以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带动农民队伍建设,努力扩大农村党组织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节认真抓好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相配套的其他组织建设
一、全面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一)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
村委会的组织建设包括村委会内部机构建设、村委会干部的配备、村民小组建没和经济组织建设。在建立村委会内部机构的基础上,配备村委会干部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因为干部是村委会机构的载体。干部配备得好,对于做好村委会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坚持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路线,抓好村委会干部的选拔、任用。特别是对村委会主任的选拔任用上,更要慎重、严格,真正把觉悟高、作风正、群众威信高、愿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且有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能力的人选拔到村委会主任的位置上。
(二)加强村民委员会思想建设
村委会的思想建设是村委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委会干部都应该珍惜村民对自己的信任,不辜负村民的期望,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头人,做村民的表率。做到在政治上,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教育和带领农民群众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树立国家观念、全局观念和为村民服务的观念。在道德和品行上,要廉洁、俭朴、勤勉、守法,有民主作风,有奉献精神。(三)加强村民委员会制度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村民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实现村民委员会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如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委会千部的岗位责任制度、村委会的工作制度(包括村委会成员的分工、办公时间、学习、公章管理、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村务公开、检查评比等方面的具体制度)、村委会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7(四)加强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建设
制定和完善以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为主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依法治村的关键环节。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制定,要根据法律和政策,结合本村实际,反映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是调整村级事务和村民行为的规范,是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规范,是村委会中层次最高、结构最完善的规章,是农村的“小宪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和加强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建设。
二、搞好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一)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概述
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自治村为范围,以所辖范围的农民为成员,以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为基础,以促进农、工、副、商等各业发展为目的,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经济实体。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拥有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是农村双层经营的指挥者和领导者,是农村社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地区性合作经济的纽带。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可以有不同的称谓,如有的叫“经济合作联社”、有的叫“村农工商联合公司”。在组织设置上,可以单设,也可以与村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二)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1.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制订章程和各项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二是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由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民主制订;四是文字力求简明准确,通俗易懂,以便于群众理解和执行。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章程,应当包括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性质、任务、服务宗旨、经营方式、权力机构、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各自的职责范围,成员的权利与义务,适用范围和有效期等。
2.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规章制度。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财产制度,应包括财产范围及财产关系、财产清查、财务管理等。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集体积累制度,应包括全方位提留的范围和提取办法、公共积累提取办法、提留和积累的使用和管理等。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土地制度,应包括土地权属和经营形式、土地有偿使用和经营权的转移、土地的培肥和管理等。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应包括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职责、责任目标及奖惩办法等。以上所有制度的制定,都要提交村经济合作组织全体成员或代表大会充分讨论,经大多数成员同意后方能生效。
第三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作为领导核心,组织和安排着农村基层的各项工作,是党与农民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因此,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本文以X市X区为例,分析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形成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对策,以开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好方法。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无论是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方面,还是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进程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素质与能力方面,这支队伍都同农村工作的新目标、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工作活力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平均年龄偏高,受年代因素影响,他们工作时社会对工作岗位的教育水平要求较低,加之工作后知识更新不及时,所以这个群体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例如,从年龄结构上看,X市X区村书记X周岁以下的X人,X-X岁的X人,X-X岁的X人,X-X岁的X人,X以上的X人,分别占其总数的X%、X%、X%、X%、X%,村书记中X-X岁的人占总数的X%。从学历结构上看,高中以下的X人,中专、高中的X人,大专的X人,本科的X人,分别占其总数的X%、X%、X%、X%,有X%的人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受以上因素影响,村书记普遍存在知识储备不足、思想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的问题,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原动力不足,冲劲闯劲不够,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农村工作,影响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工作效率有偏低倾向。
第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能力不强。村书记扎根基层、直面群众,奋斗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第一线。但是受年龄较高、文化水平低的因素所限,特别是致富能力的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缺乏动力,特别是在致富道路上遇到问题不能够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不能解决发展致富中的难题。在实际中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不够适应,村书记自己维持家庭略显困难,所以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方面也显示出缺乏门路和方法的问题,不能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致使群众对村书记信心不足,这属于想致富而缺乏有效渠道和方法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村书记个人致富能力强,村书记自己家庭实现小康,但是由于不懂领导艺术和组织协调事情的办法,致使存在没有带动村民家庭富起来的问题,X区有一部分村书记就属于这种情况,据统计,在全区X名合作社理事长中,村支部书记X人,占X%,合作社理事长通过收取酬劳,实现了个人的致富,但是农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村里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速度缓慢。
第三,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是农村具有较高权威的人,同时也是服务群众最多的“火车头”和“排头兵”,他们引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意识强不强,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同时也直接决定着他们在群众中的口碑。通过调研,X区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存在着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个别村党组织带头人服务能力欠缺,在处理复杂问题,特别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上缺乏有效招法,在合理运用政策、做群众工作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这些村书记把自己定位成上级党组织方针政策的贯彻者,轻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没有实现从执行政策到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创新理念的转变,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然而这两方面的转变恰恰是引领农村发展、服务群众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真空”和“盲区”制约了村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能力的提升,也制约了村书记形成引领农村发展的长远眼光。
二、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村党组织带头人的能力和素质不足,就会影响政府政策的执行和干群关系的稳定,甚至使农村各方面建设缓慢,出现无法预计的系统性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抓住的是村党组织带头人出现问题的源头,从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找到着手方向。
第一,选拔机制不完善。村书记区别于普通的公务员,他们由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出系统完善的选拔制度,引导选民选出那些党性修养高、带领致富能力强、领导和组织能力强的人当村书记。目前X区在村书记的选拔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层面对村书记的选任条件的把握上失之于宽。目前我国对村书记的参选条件规定比较宽泛,党章只规定,“除预备党员和受留党察看处分党员外,所有党员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在政治上、年龄上、文化上、致富能力上做出硬性要求。X市X区委在选任条件的把握上严格按照党章规定执行,没有进一步提高要求,使选任条件失之于宽,从选拔层面就造成了村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偏低的问题,没有真正把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选上来。二是在选举中,政府的监督管理失之于松。在选举中,政府对选民科学使用选举权缺乏思想引导,使选举中出现一些乱象:选民本应选贤选能,但有碍于情面选亲戚、朋友的,有贪于利而选给好处费的,有受制于地方势力而选黑恶势力的,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选民选举意识不强,实际上反映的是在选举前对选民缺乏正确引导,选举中对选举的合法性监督、管理不够,不规范的选举、贿选发生后缺乏相关惩罚机制。
第二,教育培训和教学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进行培训可以向他们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更新他们老旧的知识库,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工作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目前X区针对村书记的培训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培训体系不够科学。对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应该是一个包括岗前培养、任职培训、定期轮训等全方位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但是目前对于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岗前培训上,这就使村书记任职以后在工作岗位上遇到棘手问题时缺乏指导,解决问题只能依靠村书记既往的经验,限于村书记个人能力,因此,村书记不能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提供坚实的保障。二是在时间上,岗前培训存在时间短的问题。村书记在村里的角色是领导农村发展的多面手,因此村书记的岗前培训包含党性修养、政策解读、经济发展、领导力、农村实用技术等多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庞杂,对于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村书记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领会知识要义,领会的基础上掌握技能运用要领。但是培训的时间规划一般是X-X天,大量专业难懂的知识限于培训时间短,被培训老师制作成为知识的“压缩饼干”,造成知识和技能的“消化不良”。三是培训内容政治理论多,农村实用技术少。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一生的必修课,村书记接受岗前培训的重要课题就是增强党性,这部分课程在培训中占了很大比重。与此相比,针对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经济发展、领导力、农村实用技术的课程只占少数,培训没有为村书记提供一个针对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知识技能盛宴。四是课堂教学多,实践锻炼少的问题。村书记的培训一般在区委党校举行,但是区委党校硬件设施落后,只有传统的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室,没有适合演练的实践操作教室,也没有课外延伸的基地教学,所以教学方式略显单一、枯燥。五是培训期间的教学管理宽软。一些村党组织带头人工作忙,在培训期间出于工作和个人原因有旷课、请假现象,而上级党委、党校方面没有相应的硬性教学监督管理考核制度,致使很多村党组织带头人认为培训就是休养,学风不纯,学纪涣散,使本来时间较短的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考核监督力度不够。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目前,X区上级党组织在约束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行为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虽然有一些党委和纪委的规章制度,但是不够细化,仍然存在违规后的处罚和责任追究执行依据不足问题;而且在具体执行层面,上级党委考虑过多的是如果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违规问题处理过于严格,就会导致他们缺乏工作动力,干起活来畏首畏尾,这就使一些违规的干部不能得到及时的惩罚,导致其他的干部做起事来原则缺失,甚至挑战底线。这就需要群众的监督来弥补监督的真空,但多数村民存在文化素质不高,监督意识不够的问题,往往是不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就不过问,村书记出现政治上的偏失不敢过问,害怕村书记打击报复,所以群众大多不会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村党组织带头人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形象不佳,不被公认,难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现象。
第四,配套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村党组织带头人奋斗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责任重,压力大,需要完善的配套激励保障机制以提高工作积极性。目前X区在这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晋升空间小。村书记是村民委员会选举出来的,其身份仍是农民,但是不少村书记反映想进一步进入公务员或事业编队伍。村书记有丰富的处理农村基层事务的经验,在政府的对口部门工作能更加发挥他们的长处,可惜的是他们文化水平低,农村事务繁忙,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参加公开招考,政府对于村书记参加考试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二是工资待遇低,村书记的收入来源于政府补贴和村级收入,但是贫困村的村级收入少,村书记的收入就偏低,这不仅影响了村书记的生活,还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休息少,健康开始亮红灯。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许多工作事出偶然,都需要牺牲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致使村书记患上胃病、关节炎的不在少数,而且在农村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更限于村里不能提供一年一度的体检,所以很多小病拖成大病,村书记群体亚健康状态凸显。
第五,个别村党组织带头人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责任意识缺失。个别村党组织带头人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不愿多学习补短板,党性修养不够强,私心杂念较重,工作上图实惠、讲利益的居多,讲服务、讲奉献的较少,在房屋拆迁、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和计划生育的事业中,有的甚至忽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与执政为民的基本原则相背离,导致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这支队伍虽然职位不高但责任重大,建设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关键在于带头人。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选拔任用制度,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至关重要。完善选拔任用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严格候选人资格标准,积极探索既不违背法律法规,又能体现党委意图的选人用人制度,对于村党组织带头人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的情况,应充分行使区级层面对人选标准的主导权,把优化村党组织带头人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的“软要求”变成“硬限制”。比如,可以直接提出“X岁以上、初中文化以下党员不能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将此项要求写入选举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党员大会通过后予以实施。二是完善选拔制度。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把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受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岗位上来。三是将选人视野放宽,可以在务工返乡青年、转业退伍军人、农村“两新组织”中选择党性修养高、带富能力强、文化水平高、村民口碑好的优秀党员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四是加强对选举过程的引导和监督、管理,提高选民的民主参政意识,提高选民的参政水平,并将选举过程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完善教育培训的制度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素质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通过培训可以使他们外树党的形象,内修个人涵养。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拓展培训内容,提升政治素质。政治上坚定了才能明辨是非,在大风大浪中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培训班的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时政热点,设置一些政治理论、政策解读、党员修养的课程,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掌握政治理论提升理论修养,了解国家政策,提升党性。二是延长培训时间。区委党校现有的村书记培训班,一般为X至X天,时间较短,为了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培训期间学习的内容更充实,可适当延长为X至X天。三是创新培训方式。以往的培训课程都是以课堂授课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现场教学的培训模式,把课堂安排在农村现场,安排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以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第三,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健全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可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合理确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工作目标,将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在考核时将指标量化、体系化,并加大基层党建、经济指数在考核中的权重,使村党组织带头人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带路人,成为群众拥戴的好干部。二是建立“双述双评”管理机制。村党组织带头人应在年中和年底向本村代表和上级党委述职,本村代表和上级党委掌握了村党组织带头人的述职情况后,对村党组织带头人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划定考核的优秀、良好、合格的分数线,并提出工作改进意见,最后予以公示,让全村知晓,以监督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工作。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不合格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调整制度。对于那些述职没有达到合格线,在任期间发生重大事故的,受到群众举报并确有其事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警示和处罚。
第四,提升激励保障机制。一是提高薪酬待遇,经济上给“甜头”。统筹协调区级层面和村级层面的财政支出,适当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工资待遇,用于他们维持和改善生活,为他们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经济后盾。二是完善提拔任用机制,政治上给“奔头”。及时提拔任用那些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党组织带头人,在选任公务员时给这部分人以优先政策,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职业生涯发展铺好制度之路,突破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晋升的“天花板”。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社保上给“靠头”。政府应协调各层面资源,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纳入城乡社保体系,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医疗健康帮助,解决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
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离百姓最近的干部队伍,建设这支队伍以巩固党的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设这支队伍,使每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都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第四篇:关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
关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为加强党的建设部署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是全党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目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党深人开展,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为党在农村工作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战斗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深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实现创先争优活动全部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
中组部公布的关于2009年党内统计的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底,全党共有党员7799.5万名,其中农牧渔民2402万名,占全党党员总数近三分之一;党的基层组织共有379.2万个,其中59.8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占党的基层党组织总数近七分之一。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我们党的组织中十分重要的力量。那么,深人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创先争优活动,对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深入贯彻落实。创先争优活动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继续,它作为我们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梳理形成的发展思路、创新机制得以长期坚持和落实,从而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应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切入点和契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和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带头人和主力军。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夯实
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的执政基础是指党执掌国家政权、履行执政职能、实现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所必须团结和依靠的力量,即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广大农民对当的执政的拥护和支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党与广大农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群众对党的最直观的认识和感受来源于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这也直接影响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巩固与发展。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党组织和党员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科学发展的能力,带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的不断向前发展,从而获得广大农民对党的支持和用户,夯实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农村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和新情况,人们利于分化更加明显、就业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收入来源多样化等,导致农村利益矛盾开始凸现,留守儿童和老人增多、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开始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难点问题,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对党在农村的执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领导,最终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对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营方式、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的管理范围内容相对缩小,集体活动大为减少,农村党员对党组织的依赖程度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再加上农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增多,农村党员流动的数量、领域、频度很大,增加了基层组织建设、教育、管理、监督的难度,这对深入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是党员干部管理教育方式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外出务工和经商的农村党员的增多,使得党员的流动性增强,再加上农村居住比较分散,党员集中困难,从而导致很多农村党员长时间脱离党的组织,不按时过组织生活和缴纳党费,成为“有名无实”的党员。同时,部分农村党员尤其是老党员在看待事物时以偏概全,不能正确对待党内的违纪违法行为,理想信念动摇,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还有部分农村党员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党性观念不强,一切以经济来衡量,认为市场经济是个人发家致富,“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对过组织生活提出要有经济补助,而且补助标准还要不断提高,使得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无从体现。
在党员教育方面,教育培训缺乏制度性、系统性和主动性;培训模式方式陈旧,很多地方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三会一课”的模式,缺乏创新;教育内容单调、枯燥,多是读文件和报纸,对农村党员所急需的技能知识关注不够;教育载体落后,因为经费问题,教育载体多停留于读报纸、写标语、办板报、挂横幅、发资料等传统手段。
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陈旧,导致工作跟不上趟,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和应付状态,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如经济合同兑现、二次土地承包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中,阻碍社会稳定的矛盾、冲突增多,反映了基层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有所削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但从领导工作本身来讲,大都与乡村一级组织、乡村干部领导方式相对滞后密切相关。因此,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的适时调整和改进是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社会繁荣的大问题。
三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的支部班子的建设成为严重问题。农村党员队伍中,老年党员多,年轻党员少;男党员多,女党员少;大多数党员文化素质偏低;在家务农党员少,外出务工和经商党员多。党员队伍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直接导致支部班子素质偏低,多是一些
“老实人”,“没有功劳有苦劳”的“好干部”。这些人虽然遵纪守法,但缺乏创新精神,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支部班子建设后备力量不足,有文化有本事的农村青年,大都外出务工,难于培养。而部分村干部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对发展年轻有为的党员不热心、不积极,甚至故意阻挠。同时村干部的一些不法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党组织的信心。
三、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措施建议
中央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中提出,农村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设岗定责、依岗承诺、‘一强双带’等形式发挥党员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实现中央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和目标,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发展。
第一,改革创新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的细胞和主体,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必须以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为基础。一是在发展党员方式上要有创新。要改变传统的按指标发展模式,坚持“哪里有合适的人就在哪里发展”,逐步探索开放式的党员发展方式,力争将更多优秀的人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为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员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上要及时更新方式。要认真组织党内民主生活,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处置不合格党员机制,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党员教育,逐步建立乡办、村办业余党校,健全党员教育网络,在保证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党员的实际需要,及时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党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农村的发展历程证明:“不怕一个散摊子,就怕没有一个好班子;有了一个好班子,就能收
拾一个散摊子。”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会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向前发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机制,突破传统的身份界限、行业界限和地域界限,通过公开透明竞争的方式,把品德优、素质高、能力强、想干事的党员选进基层领导班子。二是要建立合理的报酬制度。把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的报酬与工作业绩相联系,使他们的收入与付出基本相称,同时,在政治方面,要关注基层干部的政治进步,选拔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到乡镇一级任职,使他们感到政治上有奔头。
第三,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相关制度。制度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制度为其他方面的建设提供保障。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各项相关制度,一是要完善村务和党务公开制度。严格规定应该公开的事项,实行定期公开制度,采用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公开方式进行公开,并要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反馈处理制度,使村务和党务公开能够收到实效,切实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二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对村支部领导班子的产生、党员的发展、不合格党员的处置、优秀党员的表彰都要以完善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为基础。因此必须要完善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选举、党内民主生活、党内民主监督等民主制度、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四,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目前全国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际情况,主要有这样一些经验:一是强调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要求党员要勇于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二是结合实际,对党员实行定岗定责,给党员定任务、压担予;三是对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严格考评,防止走过场;四是对党员队伍和领导班子的建设和管理进行探索和创新等。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只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创新活动载体,才能使创先争优活动得到落实,取得实效。
第五篇:加强我县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免费
分享
创新
加强我县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从1933年5月,中共嘉定中心特支在井研成立时的10多位党员,发展到今天我县已有党员15963人(2010年12月统计数据),党员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为我县的解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党员占到了党员总数的60%,他们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但目前,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果长期任由这些问题存在将严重影响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理应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一、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党员培训和管理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尤其是在职村干部的生产生活状况、精神面貌、文化素养有了质的改观,任职村干部中达到“三高三强”标准的干部日益增多,村主要干部参加各级培训和外出参观的机会也明显增加。但由于多种原因在普通党员尤其是无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现状,笔者向六个乡镇82个行政村、社区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村、社区支部书记;走访了部分乡镇和村。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及走访,发现我县基层党员队伍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
全县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的有4300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5.1%,35岁以下的有1105人,占 11.6 %;初中及以下文化8232人,占51.6%。以纯复乡跃进村为例,全村23名党员,村两委干部2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16人,占69 %;40至50岁的有4人,占17%;35岁以下的有3人,占1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初中文化的8人,小学文化的12人。其中女性党员有且仅有2名。23名党员中留守在家的党员只有14人,其中60岁以上12人,有2人是村两委干部。由此可见农村党员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文化层次方面分布很不合理,存在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的现状。党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导致他们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一些老党员由于长期不接受新思想和新知识的熏陶,观念陈旧,党员的先进性难体现。农村党员队伍文化程度偏低,知识结构简单。在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今天,这样的文化素质,这样的高龄党员很难满足农村
免费
分享
创新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党员的身份意识淡泊
当前,个别农村党员由于受社会思潮的影响,追求的是比较现实的、实惠的东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了,自私自利、思想落后,因此不愿意亮明自己的党员身份;有部分党员由于自身原因,难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在各种场合下,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工作面前,在需要帮助的群众面前不敢亮明自己的身份。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不积极,党员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在削弱,在群众中的威信在降低。
(三)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看干部。部分党员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对先进文化、农村实用技术接受程度差,找不到致富门路,掌握不了致富技术,由此造成致富带富的能力欠缺。另外少数党员不履行党员义务,纪律观念淡薄,长年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遵守党的纪律。有的党员大局意识淡薄,不能够从大局出发,农村党员会议召开难,不利于集体解决村级重大事务,这不仅影响了党的先进性,也影响到农村的发展。这虽然不是农村党员的主流,但常说一颗老鼠屎打坏一锅汤,影响了整个党员队伍的形象和作用发挥。
(四)农村发展党员困难
我县农村45岁以下的党员247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6%,年青党员发展力度不够,党员队伍断层现象较普遍。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大量人才外流,农村多数青年从学校毕业后就外出到城市务工,传统的种养殖业已无法吸引青年留在家耕作,农村空巢现象比较突出。不少支部书记反映,现在的入党苗子难找,部分年轻人不愿入党,他们认为 “入党无用”,“入党不自由”等;还有部分村支部书记思想狭隘,妒贤忌能,担心能干的人入了党,会对他的书记地位造成威胁,把年轻人、妇女卡在党组织外。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就造成了农村发展党员困难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的优化。
(五)党员没有归宿感
通过对六个乡镇、82个行政村支部抽样调查发现:一是各村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培训较少,个别支部一年集中学习一两次,而且学习形式、内容单一,以会代训的现象较突出,缺少生动性和吸引力,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
免费
分享
创新 的积极性。二是支部组织生活很少开展,且形式单一,活动内容守旧、缺乏吸引力,大大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三是个别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关心不到位。近两年来,农村党员因为失地等原因购买了养老保险,成为了城镇居民,组织关系应同时转入社区。目前部分党员被“挂空”,流入、流出的支部没正常交接。部分支部对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不够细致,有些党员虽入了党,但仍然游离于组织之外。个别村党支部负责人没有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忙于经济工作和具体事务,对党员队伍建设投入的精力少,对困难党员的关心不够,工作责任不实,整体活力不足。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们部分党员没有一种归宿感。
部分村支部制度不落实。各村、社区支部年初拟订了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计划,但没按计划按时执行、落实难。个别村书记重农轻党,不明晰自己的职责,完全去干村主任的工作,却把党建工作撂到一边。年终党建目标考核时,补资料、编资料的现象令人堪优。
村支部无工作经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村支部党建工作没有专门经费,一般是预算到办公经费中,办公经费大村7000元/年,小村4500元/年。我们走访的两个村最终能落实到村上的办公经费就
600元左右。由于资金奇缺,支部活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要解决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过硬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为了让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更具朝气、更具凝聚力、战斗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领导,凝心聚力抓党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首先,县委及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明确部署每年的党建工作,大张旗鼓地表彰村级党组织,县委组织部要加大监管力度,了解基层组织开展工作的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其次,建立乡镇党校,由乡镇书记领导,副书记牵头,乡党务干事具体负责,每年对全乡镇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至少集中培训1次,县级党校给予业务指导和参与培训工作。村支部书记每年由组织部负责调训到县委
免费
分享
创新
党校参加集中培训一周时间。第三,单独划拨党建工作金费,做到专款专用帐务公开,让巧妇有米可炊。
(二)创新方式,脚踏实地抓党建
如何改变目前各基层组织存在的吸引力、凝聚力差的问题呢?首先要选好配强村班子。做到多渠道选人用人,可以从退伍军人、回乡创业青年、企业优秀党员中选拔,真正把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人材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积极探索邻村干部交流,跨村兼职的途径,选好配强支部班子。村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也是农村一方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老话常说选好一个人,带富一方人,远的华西村的吴仁宝自不必说,单说身边的集益乡繁荣村的左富武、镇阳乡毛坝村的李青就是这样的典型。其次是要创新活动载体。王村镇在2010年4月成立困难党员帮扶中心,采用“造血式”和“输血式”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党员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比如在永兴村,帮扶党员杨彦槐、何朝友等发展水稻制种、柑橘、生姜种植,改变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切实发挥困难党员帮扶中心作用,让党员对党支部有了归宿感,有了感恩之心,党支部对党员也有了吸引力和凝聚力。各村要扎实开展共产党员示范活动,要推出共产党员公示栏,要佩戴党徽,亮出党员身份,在党的节日要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要让党员有一份荣誉感。
(三)壮大队伍,真心实意抓党建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广大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因此,要使基层党组织焕发生机、充满朝气,就要组建一支强劲的班子,带出一支团结的队伍。
1、大力发展青壮年党员和女党员。针对当前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现象,认真做好发展年轻党员和女党员工作,为村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由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在平时工作中要多宣传党的组织,树立优秀党员形象,要有意识地培养优秀青年和妇女,让他们有成为党员的意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特别要注意把致富能力强的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
2、强化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因此,加强党员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党员教育内容除了形势任务和党的方针
免费
分享
创新
政策教育外,还要针对农村的特点、针对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实行分层教育:针对年轻的或有学习能力的党员可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农村劳动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专业培训,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其次,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针对年初制定的学习教育计划,按时实施,严格考勤,奖勤罚懒,与“七一”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挂钩。对无故不参加学习的党员要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让他们认识到加强学习、遵守党的纪律是每一个党员的义务。第三,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适度开展组织活动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可以借助各种传统节日,县上的大型活动,重大项目建设,通过党建知识竞赛、趣味活动、专题讲座、茶话会、红歌演唱,农民运动会、城乡综合治理进家庭等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另外,可根据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批组织党员“走出去”,到农业生产先进村考察学习,吸取经验,转变观念、增长见识。同时开展“请进来”的活动,聘请农业局、畜牧局、水务局等相关专业人士授课,并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操作,真正让党员学到实用的技术。特别要鼓励年轻党员要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来学习,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计算机、电视和科普书籍的作用,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和创业经验。第三,树好“党员典型”,发挥榜样教育作用。对党员中思维敏捷、有发展潜力的种养殖户、个体工商户、专合组织成员等要重点关注,加强教育指导,推荐他们到县市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培
训。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让他们带动周边的党员群众加快发展。
(四)精细管理,以人为本抓党建
首先对党员的管理要实行人性关怀,定期交心谈心。党员累了、苦了、有困难了愿意向组织倾诉,找组织帮扶;成功了,发财了、高兴了愿意回“家”交流、汇报、共享成果,打心眼里把基层组织当作党员的“娘家”,切实感受到娘家人的关爱和博大胸怀。要留心观察党员的思想动向。村支部班子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搞封建迷信、信教、传教、不务正业的党员应耐心地教育,并让他们限时改正。其次,加大对流动党员管理的力度,对外出务工的党员,村党支部要建立台帐,详细登记去向、联系方式,保持每两个月通一次电话,告知他村上的发展情况,他家里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近期党员的学习任务等,了解他们的工
免费
分享
创新
作情况,倾听他们的烦恼,尽力解决他们家庭的困难,让他们在外安心工作。认真做好流入流出党员管理的衔接工作,避免“挂空”现象。村上成立党员帮扶小组,对生产困难的党员家庭,帮扶小组在春耕、秋收、防涝、抗旱等关键时间应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解决困难。通过人文化的管理、悉心的关怀,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
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是党的基石,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关乎我们党的形象。我们只有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发展好、教育好、管理好党员,开展好基层党建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使党员队伍更加朝气蓬勃,才能使基层党组织永葆青春活力。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