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市农村小康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作为一个比较落后和欠发达的农业县份来说,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宏伟目标,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市农村小康建设的现状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与思考,我们依托市委党校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到双山、茂林、王奔、卧虎、玻璃山等几个乡镇87个村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小康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调查的情况看,按照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规定的16个具体指标,除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农村居民使用安全卫生水的普及率尚有较大差距外,其它11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农村小康生活的目标要求,但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结构性因素在增大。
一是农村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协调。一产不稳,二产、三产没有或极不发达,农村经济实际上就是农业经济,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第一产业,立足于当地资源的乡村工业几乎没有,服务业也是凤毛麟角或发育迟缓。喊了十几年的“三业”并举,实则还是单元经济。从几个乡镇三次产业比例结构看,更说明了这一问题。
正是由于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仍然停留在农牧业生产领域,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业发展它业是个沉重的话题。
二是农产品品质结构不优。市场经济已进入买方市场,对传统农业同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效农业是方向,而从调查的情况看却恰恰相反,我们的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把农产品的品质结构调优、调强、做大,虽然都有所思考,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成效不大。
三是农民的需求结构质量不高。对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劳务的需要在种类上和数量上的比例反映出需求结构质量的高低。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吃、穿和部分用的需求基本满足后,在以住、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性消费为重点的需求结构升级中困难增大,表现为农民需求的低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落后,其根源就在于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基础设施及服务保障功能不配套、不健全。而需求结构升级遇阻又反过来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2、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从调查情况看,除茂林镇外,1997年为历史人均收入最高的一年,平均人均纯收入达2200元,最高的达2800元。之后,由于连年干旱,造成了粮食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和生产投入的增加,人均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去年,所调查村人均收入最高的茂林孟益村也不过2000元,最少的双山三合村人均收入才500—600元,平均人均收入1400元,比1997年平均下降了36个百分点。除少数农民外,80%以上的农民再生产须靠贷款来解
决。造成农民收入逐年下降的因素固然很多,仅从农业内部来看,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加之耕作粗放、手段落后、科技入户率低等等。
3、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
在调查的87个村中,仅有15个村无外债,其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欠债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村级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其中有个村欠外债高达320万元,农民人均欠外债约1500元。沉重的外债压得村干部喘不过气来,集体经济无项目,无收入来源,偿还债务将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正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薄弱,村干部即使想为群众办些好事,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村级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明显,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动员和凝聚广大群众的力量,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来,从村级组织看底气不足。
4、缺乏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中介组织或经纪人。
事实上农业仍然是农民作为生存的手段和依赖。自给或半自给农户占调查户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就是这部分农户或农民其产出的相当部分产品对于价格的变化不够敏感,分散封闭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卖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使农民不直接找市场,不懵懵懂懂地闯市场,避免市场带来的风险,使其产品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建立中介组织或经纪人队伍已势在必行,然而这些本应与市场经济初期相伴而生的东西却没有。政府想代替一切又代替包办不了,加之服务意识、观念的差异、服务功能的欠缺,在引领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传递信息、指导农民发展生产、提高农民组织
化程度、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这就更使农民在市场经济面前不知所措。所以说,建立由农民组成的中介组织或经纪人队伍,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当务之急。
5、农业产业化进程迟缓。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农民自主决策的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纽带,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行方式。
从调查情况看,普遍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共性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大市场观念不强,往往只从当地的市场需求出发,饱和的不敢上,没饱和的不敢大上;另一方面由于认识迟、起步晚、行动慢,担心产品没市场,别人有的不敢搞,别人上的不敢上,结果迟迟形不成主导产业,拿不出拳头产品。即使已有的农产品基地,也是规模小、总量少,分布零散,专业化程度低,形不成批量效应,基地建设滞后,市场影响力不大,与区域性主导产业的要求相比更是相差甚远。在发展龙头企业方面,现有的一些龙头企业带动功能还不强,设备陈旧落后,产品质量差,品种少,市场竞争能力弱。企业与农户、基地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龙头企业上不来,基地就难以发展,产业化也就无从谈起。
6、小城镇建设水平较低,城市化进程缓慢。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市的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在小城镇建设之初,规划只注重表面,而不注重其合理的配置、长远利益和各自的特色。大多数小城镇规模明显偏小,承载功能不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产业结构趋同,镇与镇、乡与乡之间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情况普遍。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及文教、卫生、福利事业的总体水平偏低,造成资源利用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正是由于小城镇的吸引力较弱,市场优势不明显,要素聚集能力弱、带动力差,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显滞后,农民缺乏失去土地后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预期,农民进入小城镇后,不愿交出承包的土地,由此导致“两栖”农民在城乡都占有生产和生活资料,因而无法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7、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
从调查情况看,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25岁至45岁的中青年,初中毕业的就占90%,而在这部分人中,真正初中毕业的仅有30%,高中毕业的寥寥无几,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能力差,一些新技术很难传播与普及。也正是由于这部分人对知识重视程度的不够,加上连续多年农业欠收,造成家境状况的困难,他们又对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兴致不高,或持无所谓的态度,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
8、村级组织缺乏活力与创造力,在发展当地经济中作用发挥得不够好。
应该承认,我市大多数村级班子在带领群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两委班子,由于干部素质的参差不齐,在指导农民发家致富上既无良策思路,又不会以身示范带领带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面对市场经济,如何组织农民生产,如何化解各种风险,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只能是当传声筒,上边怎么说底下就怎么喊,不能因地制宜地研究具体办法和措施,没有创造
力。就其两委班子内部也是“书记驾辕,其他党员干部坐车”没有班子的整体效能,基本是哪误车哪琢磨,走一段看一段。正是由于村级党员干部的状况,又严重影响了农民党员作用的发挥,加上平时疏于教育管理,有的农民党员连最起码的义务都不想尽,何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外,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非常突出,年龄老化比较严重,从调查汇总情况看,35岁以下的农民党员仅占20%,党员队伍缺乏活力与朝气,两委班子的活力又从哪来。同时,有进有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抓得不够经常,缺乏对要求进步青年的教育与引导,源头没有活水来,注定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缺乏生机与活力。
9、还有一部分乡镇干部还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下指导农村工作的思维定式,习惯于行政命令,习惯于传统的方式方法,不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引导、指导、办事。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存在上述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也包括村级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不图大的发展,仍以“老婆孩子热炕头”和“三个饱一个倒”为荣,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最大的满足。这种小农意识在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还仍然这么严重和根深蒂固,是阻碍农民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的最实质性问题。正因为这样,在发展生产和促进农村经济上表现为近视,无长远眼光,房不漏雨能遮挡风寒,衣能遮体,腹不饥饿就行,根本谈不上高质量和比较合理的结构,一年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剩余,下年扩大再生产很多农户仍需贷款解决。这种小农意识和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已不仅仅影响到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农村工作的全面进步。
第二、服务体系不健全。作为乡镇党委和政府在抓“三农”工作上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在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过程中,没能真正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服从于农民现实生存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农民既想闯市场,又不会找市场,产品既想卖高价,又不能完全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化,千变万幻的大市场他们很难适应,这势必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第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第一步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十几年来,农村改革滞后于城市改革,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实质性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市场化程度明显不高。
第四、集体经济不壮大,公益事业搞不起来,农民负担减不下来,加之一些村干部既不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缺乏务实奉献精神,致使村干部说话底气不足,腰杆不硬,不能很好地发挥凝聚人心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对策与思考
一是牢固树立发展市场农业的理念。就是要依据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实现农产品增值,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展市场农业,首要的是解决思想和认识问题、摆脱几千年来形成的小生产习惯,破除传统农业、温饱农业、封闭农业的思路,树立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开放农业的观念;破除墨守陈规、无所作为、小富即安的观念,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超常规发展意识。作为乡村两级干部要善于在充分研究市场的基础上去研究工作、指导工作,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谋划
农业和农村发展。特别是要转变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实现由以抓管理、抓生产为主向抓市场、抓流通、抓服务转变;由就农业论农业向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由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搞“一刀切”一个模式向利用市场规律、市场机制的办法指导工作转变。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打破传统模式,提高市场化程度。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比较优势为目的,加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入买方市场后,在市场上很难找到短缺的产品,广大农民普遍感到无所适从。上下都喊调整经济结构,怎么调,调什么,这是最根本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的粮食作物主产区来说,在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中应以“比较优势”为目的,应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廉,这样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以不变应万变。首先要积极稳妥地调减普通粮食作物面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效益农业。其次要加快发展适合当地资源的畜牧业,本着适合养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附加值高就养什么的原则,大力发展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济效益可观的畜牧小区。第三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等综合措施,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不断优化农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同时,我们还应有目的地引导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引导涉农项目向农村发展。
三是推进一体化经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产业化,就是要横向建立产业群,纵向形成产业链。随着产业化的发展,要打破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的局面,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但就其目前的条件而言,我们还不具备,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基地、农户与企业挂靠,形成联合体,形成公司十农户、工厂十农户、市场十农户、协会十农户等经营形式,结成紧密、半紧密、松散、协作型的关系,逐步形成龙型经济体系,推进一体化经营程度。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重要环节,使之迅速上规模、上水平,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基础,要依托资源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与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优势产品、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原料生产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带,如我市的西部应建成肉牛、肉羊为主的畜牧生产基地,南部应建成水稻生产基地,东部和北部应建成花生、蔬菜、玉米、林果、杂粮等生产基地。在龙头企业建设上,要本着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多元化的原则,因地制宜,良性建设,适度发展。对于现有的龙头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张改造,进一步强化规模和功能,对新建的龙头企业,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培植集信息、科技、加工、贮运、销售于一体的多功能龙头企业,提高转化和带动能力,短期内自己建不起来的,要挂靠周围的一些龙头借助外力发展自己。要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重点发展二、三产业队伍和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加工、销售、运输领域,架起农民与市场间的桥梁,实现农产品与市场、与龙头企业的直接对接,同时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
四是注重小城镇建设,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应该说,小城镇建设是事关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市、城市,有了城,就有了市。就其目前我市的小城镇建设状况而言,“城”是立了起来,但“市”却没有成型,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完善、发育程度化、辐射范围小、缺乏自身特点等问题。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市场流通,又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于畅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开发和建设好农产品产区和销区两个市场。兴建一批标准较高、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农民进入市场搭建有效平台,逐步增强小城镇的聚集作用、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发展小城镇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出路。发展小城镇,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集镇,而是向小型城市发展过渡。规划是小城镇发展的龙头,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和思路来确定,把区域规划和小城镇规模结合起来。要高起点规划,聘请专家参与规划设计,重点抓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产业方向和功能分区;要高质量建设,切实按照规划进行建设,杜绝建设的随意性,认真抓好市政、公用设施的综合配套建设,完善城镇功能;要高效能管理,规范完善小城镇管理的有关法规和具体办法,建立健全由职能部门牵头负责、相关单位协同配合的城管队伍,对小城镇镇容环卫、治安交通实行综合管理,初步实现小城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小城镇发展,最关键的是要繁荣经济,没有企业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应采取措施,建设工业小区,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
小城镇建设,关键是资金问题,难点还是资金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政府要保证一定的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市场机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等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应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倡导、政策激励、财政扶持等措施,广泛吸纳社会的闲散资金,满足城镇设施建设的需要,使小城镇的基础建设资金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并支持农民进入小城镇。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放开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限制,农民进城镇不论是居住还是工作,都不能用行政的方法安置,可行的方法是实行市场化安置,即由进入小城镇的人口自费安置,这样便于人口的自然流动;要降低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农民进城镇是一种利益的选择,对农民进城镇要有优惠政策,应当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必要的收费也应当规范标准;要为进城镇农民就业创造条件,农民进城镇能否最后立足,要看能否在城镇找到合适的工作,应当降低开业条件,降低税费收取标准,鼓励进入小城镇的农民自谋职业,并多方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小城镇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为进入小城镇人口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五是鼓励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增大农民收入。一是本着对条件具备和农民自愿的原则,通过置换、转让、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将农民愿意转让的承包土地集中起来,在以多种招标形式转让或租赁给有专长、善经营的能人实施优势项目规模经营,真正实现农业用地向专业大户或农业园区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搞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二是结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近年来,随着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业土地投入产出比下降,使较多农民仅靠种地出现减收甚至亏损。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同时,对农民愿意放弃土地使用权的,应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更多的农民“离土又离乡”,这对加快农村城市化,提高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
六是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技术。将来农业的发展更需要高新技术的注入与支持,这就为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素质偏低的农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强对农民的再教育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着力抓好的一件大事。一要加强基础教育,切实提高现有农民的文化素质;二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教育,让市场经济知识入脑入心;三要强化科技知识教育,大力推广和普及高新农业技术,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科技成果落入千家万户。同时
要特别教育农民摆脱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提高他们闯市场、打市场、占领市场的能力。
七是乡镇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要学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拓展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指导农村工作要由过去的围着会议和行政命令转向围着市场转;由过去的过分强调向上级负责为主变为主动向群众负责为主转变;由过去的指挥干预向躬身服务为主转变。
八是下大力气抓好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村级两委班子的带动带领作用至关重要。一要努力把那些思想合格、作风过硬、能力强、素质较高的优秀党员或致富带头人选进两委班子;二要坚持经常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促使他们成为带动和带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中坚力量;三要积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双辽市委党校课题组:韩景成、娄 妍、张 文、董凡生、彭凤志、邹 一
第二篇:XX市农村小康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作为一个比较落后和欠发达的农业县份来说,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宏伟目标,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市农村小康建设的现状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与思考,我们依托市委党校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到双山、茂林、王奔、卧虎、玻璃山等几个乡镇87个村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小康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调查的情况看,按照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规定的16个具体指标,除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农村居民使用安全卫生水的普及率尚有较大差距外,其它11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农村小康生活的目标要求,但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结构性因素在增大。
一是农村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协调。一产不稳,二产、三产没有或极不发达,农村经济实际上就是农业经济,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第一产业,立足于当地资源的乡村工业几乎没有,服务业也是凤毛麟角或发育迟缓。喊了十几年的“三业”并举,实则还是单元经济。从几个乡镇三次产业比例结构看,更说明了这一问题。
正是由于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仍然停留在农牧业生产领域,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业发展它业是个沉重的话题。
二是农产品品质结构不优。市场经济已进入买方市场,对传统农业同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效农业是方向,而从调查的情况看却恰恰相反,我们的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把农产品的品质结构调优、调强、做大,虽然都有所思考,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成效不大。
三是农民的需求结构质量不高。对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劳务的需要在种类上和数量上的比例反映出需求结构质量的高低。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吃、穿和部分用的需求基本满足后,在以注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性消费为重点的需求结构升级中困难增大,表现为农民需求的低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落后,其根源就在于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基础设施及服务保障功能不配套、不健全。而需求结构升级遇阻又反过来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2、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从调查情况看,除茂林镇外,1997年为历史人均收入最高的一年,平均人均纯收入达2200元,最高的达2800元。之后,由于连年干旱,造成了粮食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和生产投入的增加,人均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去年,所调查村人均收入最高的茂林孟益村也不过2000元,最少的双山三合村人均收入才500—600元,平均人均收入1400元,比1997年平均下降了36个百分点。除少数农民外,80%以上的农民再生产须靠贷款来解
决。造成农民收入逐年下降的因素固然很多,仅从农业内部来看,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加之耕作粗放、手段落后、科技入户率低等等。
3、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
在调查的87个村中,仅有15个村无外债,其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欠债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村级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其中有个村欠外债高达320万元,农民人均欠外债约1500元。沉重的外债压得村干部喘不过气来,集体经济无项目,无收入来源,偿还债务将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正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薄弱,村干部即使想为群众办些好事,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村级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明显,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动员和凝聚广大群众的力量,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来,从村级组织看底气不足。
4、缺乏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中介组织或经纪人。
事实上农业仍然是农民作为生存的手段和依赖。自给或半自给农户占调查户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就是这部分农户或农民其产出的相当部分产品对于价格的变化不够敏感,分散封闭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卖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使农民不直接找市场,不懵懵懂懂地闯市场,避免市场带来的风险,使其产品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建立中介组织或经纪人队伍已势在必行,然而这些本应与市场经济初期相伴而生的东西却没有。政府想代替一切又代替包办不了,加之服务意识、观念的差异、服务功能的欠缺,在引领农民进入市尝为农民传递信息、指导农民发展生产、提高农民组织
化程度、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这就更使农民在市场经济面前不知所措。所以说,建立由农民组成的中介组织或经纪人队伍,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当务之急。
5、农业产业化进程迟缓。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农民自主决策的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纽带,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行方式。
从调查情况看,普遍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共性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大市场观念不强,往往只从当地的市场需求出发,饱和的不敢上,没饱和的不敢大上;另一方面由于认识迟、起步晚、行动慢,担心产品没市场,别人有的不敢搞,别人上的不敢上,结果迟迟形不成主导产业,拿不出拳头产品。即使已有的农产品基地,也是规模孝总量少,分布零散,专业化程度低,形不成批量效应,基地建设滞后,市场影响力不大,与区域性主导产业的要求相比更是相差甚远。在发展龙头企业方面,现有的一些龙头企业带动功能还不强,设备陈旧落后,产品质量差,品种少,市场
竞争能力弱。企业与农户、基地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龙头企业上不来,基地就难以发展,产业化也就无从谈起。
6、小城镇建设水平较低,城市化进程缓慢。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市的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在小城镇建设之初,规划只注重表面,而不注重其合理的配置、长远利益和各自的特色。大多数小城镇规模明显偏小,承载功能不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产业结构趋同,镇与镇、乡与乡之间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情况普遍。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及文教、卫生、福利事业的总体水平偏低,造成资源利用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正是由于小城镇的吸引力较弱,市场优势不明显,要素聚集能力弱、带动力差,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显滞后,农民缺乏失去土地后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预期,农民进入小城镇后,不愿交出承包的土地,由此导致“两栖”农民在城乡都占有生产和生活资料,因而无法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7、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
从调查情况看,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25岁至45岁的中青年,初中毕业的就占90%,而在这部分人中,真正初中毕业的仅有30%,高中毕业的寥寥无几,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能力差,一些新技术很难传播与普及。也正是由于这部分人对知识重视程度的不够,加上连续多年农业欠收,造成家境状况的困难,他们又对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兴致不高,或持无所谓的态度,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
8、村级组织缺乏活力与创造力,在发展当地经济中作用发挥得不够好。
应该承认,我市大多数村级班子在带领群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两委班子,由于干部素质的参差不齐,在指导农民发家致富上既无良策思路,又不会以身示范带领带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面对市场经济,如何组织农民生产,如何化解各种风险,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只能是当传声筒,上边怎么说底下就怎么喊,不能因地制宜地研究具体办法和措施,没有创造
力。就其两委班子内部也是“书记驾辕,其他党员干部坐车”没有班子的整体效能,基本是哪误车哪琢磨,走一段看一段。正是由于村级党员干部的状况,又严重影响了农民党员作用的发挥,加上平时疏于教育管理,有的农民党员连最起码的义务都不想尽,何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外,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非常突出,年龄老化比较严重,从调查汇总情况看,35岁以下的农民党员仅占20%,党员队伍缺乏活力与朝气,两委班子的活力又从哪来。同时,有进有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抓得不够经常,缺乏对要求进步青年的教育与引导,源头没有活水来,注定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缺乏生机与活力。
9、还有一部分乡镇干部还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下指导农村工作的思维定式,习惯于行政命令,习惯于传统的方式方法,不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引导、指导、办事。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存在上述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也包括村级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不图大的发展,仍以“老婆孩子热炕头”和“三个饱一个倒”为荣,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最大的满足。这种小农意识在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还仍然这么严重和根深蒂固,是阻碍农民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的最实质性问题。正因为这样,在发展生产和促进农村经济上表现为近视,无长远眼光,房不漏雨能遮挡风寒,衣能遮体,腹不饥饿就行,根本谈不上高质量和比较合理的结构,一年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剩余,下年扩大再生产很多农户仍需贷款解决。这种小农意识和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已不仅仅影响到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农村工作的全面进步。
第二、服务体系不健全。作为乡镇党委和政府在抓“三农”工作上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在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过程中,没能真正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服从于农民现实生存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农民既想闯市场,又不会找市场,产品既想卖高价,又不能完全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化,千变万幻的大市场他们很难适应,这势必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第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第一步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十几年来,农村改革滞后于城市改革,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实质性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市场化程度明显不高。
第四、集体经济不壮大,公益事业搞不起来,农民负担减不下来,加之一些村干部既不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缺乏务实奉献精神,致使村干部说话底气不足,腰杆不硬,不能很好地发挥凝聚人心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对策与思考
一是牢固树立发展市场农业的理念。就是要依据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实现农产品增值,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展市场农业,首要的是解决思想和认识问题、摆脱几千年来形成的小生产习惯,破除传统农业、温饱农业、封闭农业的思路,树立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开放农业的观念;破除墨守陈规、无所作为、小富即安的观念,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超常规发展意识。作为乡村两级干部要善于在充分研究市场的基础上去研究工作、指导工作,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谋划
农业和农村发展。特别是要转变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实现由以抓管理、抓生产为主向抓市尝抓流通、抓服务转变;由就农业论农业向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
税费收取标准,鼓励进入小城镇的农民自谋职业,并多方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小城镇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为进入小城镇人口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五是鼓励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增大农民收入。一是本着对条件具备和农民自愿的原则,通过置换、转让、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将农民愿意转让的承包土地集中起来,在以多种招标形式转让或租赁给有专长、善经营的能人实施优势项目规模经营,真正实现农业用地向专业大户或农业园区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搞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二是结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近年来,随着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业土地投入产出比下降,使较多农民仅靠种地出现减收甚至亏损。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同时,对农民愿意放弃土地使用权的,应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更多的农民“离土又离乡”,这对加快农村城市化,提高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
六是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技术。将来农业的发展更需要高新技术的注入与支持,这就为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素质偏低的农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强对农民的再教育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着力抓好的一件大事。一要加强基础教育,切实提高现有农民的文化素质;二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教育,让市场经济知识入脑入心;三要强化科技知识教育,大力推广和普及高新农业技术,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科技成果落入千家万户。同时
要特别教育农民摆脱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提高他们闯市尝打市尝占领市场的能力。
七是乡镇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要学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拓展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指导农村工作要由过去的围着会议和行政命令转向围着市场转;由过去的过分强调向上级负责为主变为主动向群众负责为主转变;由过去的指挥干预向躬身服务为主转变。
八是下大力气抓好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村级两委班子的带动带领作用至关重要。一要努力把那些思想合格、作风过硬、能力强、素质较高的优秀党员或致富带头人选进两委班子;二要坚持经常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促使他们成为带动和带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中坚力量;三要积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双辽市委党校课题组:韩景成、娄妍、张文、董凡生、彭凤志、邹一
第三篇:农村住房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村住房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农民大量建造新住宅,新建的住宅“摊大饼”式不断向四周扩张,而位于村庄中心的房屋则“人去楼空”,形成“空心村”现象,且村庄建设由于缺乏规划,造成农村房屋摆布杂乱无章,广大农村“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普遍存在。
“空心村”的大量存在,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农村,一边是农民建新不拆旧的比例居高不下,土地被闲置;一边是不少地方出现“无处建房”的现象,国土部门每年被迫从有限的耕地面积中规划一部分,安排缺房户建房。二是制约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善。“空心村”的房屋大部分破旧、零乱,与新房连在一起缺乏统一性、协调性。特别是有的“空心村”住房与猪牛栏、厕所混在一起,又缺乏给排水系统,普遍存在污水乱排、垃圾乱倒、臭气弥漫的现象,“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村落粪便成堆,夏天蚊蝇成群”,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农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生活要求。三是对农村的安全构成隐患。“空心村”的房屋大部分是砖木结构,已成为农村火灾的主要源头,不但容易发生火灾,而且一旦发生火情,由于规划落后,消防车无法进去,火灾难以扑灭,甚至会“火烧连云”。另外,“空心村”的房屋大都年久失修,在遭遇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极易发生倒塌事故,伤及农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空心村”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其产生有着复杂的因素,主要因素有:一是“空心村”的旧房大部分为几户农民或兄弟所共有,由于经济能力不同,条件好的农户已建新房“挪窝”,条件差的农户还在居住,房屋共有者之间难以对拆除旧房的问题达成一致,使拆旧房实施难。二是部分农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拆旧建新”的实施。一些农户新房建了之后,认为老房子是“祖宗留下不动产”,再穷也不能拆“祖业”,动不得。三是在农民的小“算盘”里,“拆旧”不划算。许多农民将旧房用作堆放杂物以及圈养猪、牛,拆旧既费力又耗钱。四是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建设管理落后。许多农民对村建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乡镇规划所形同虚设或者根本没有此机构,造成村庄建设缺乏布局合理、经济实用的规划。
农村村庄建设中存在“空心村”已经影响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改变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应本着“以人为本,疏堵结合,合理引导,规范管理”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引导和规范农村建房秩序:
一是广泛宣传、统一思想,从教育上下功夫,提高农民对整治“空心村”的认识。搞好村庄建设,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是区域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也是农民的迫切要求。乡、村两级要通过各种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农民对村庄规划的意识。
二是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在治理上下功夫,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新建多占问题。国土部门应加强土地管理,严格建房用地审批程序,对乱占滥用耕地作宅基地,要进行大清查,加大对未经批准私自占地、少批多占等违法用地建房者的处罚力度,要从源头上控制耕地建房的审批,逐步减少耕地建房指标,放宽“拆旧建新”住宅面积标准,鼓励农民拆旧房建新房。
三是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在规划上下功夫,确保用地审批与村镇规划同步进行。乡镇党委、政府要担负起整治“空心村”的职责,协调国土、城建等部门依法履行土地管理和村庄规划职能,确保建房用地审批与村庄规划同步进行,杜绝发生国土与城镇规划部门“各扫门前雪”的现象。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大力整治“空心村”,全面规划村庄建设,对于经济基础好的村,从政策上引导群众“拆旧建新”,填实“空心村”。村庄规划建设,既要确保住宅50年不落后,又要让农民建房时经济上都能承受得起。不但要使房屋排列错落有致、美观大方,而且要做到道路、给水、排污、电力等配套设施齐全,切实改善农民住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集龙乡人大主席团
2011年9月
第四篇:农村林业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村林业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 要:农村林业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深入农村实地进行广泛调研,分析农村林业发展状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旨在为加快农村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和智力参考。
关键词:农村;林业;调查与思考
镇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现有成片林近千公顷,绿色长廊几十公里,林木绿化率30%左右。特别是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同时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认真开展“把树种上”工程。同时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扶持了一批林业企业,取得了可喜成果。为了进一步加快镇林业的发展,本组深入实地进行深入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林业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结合实际,也提出一些策略建议,旨在为加快农村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
一、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造林缺乏长远规划
近年来,镇内各类绿化造林主要以道路、河道两侧以及美好乡村工程建设小区绿化为主。除此之外的其他区域造林绿化依然呈现粗放管理态势,缺乏系统规划,绿化造林远景意识淡薄。往往造成道路、河道、新建小区绿化接近城市标准,而原始的自然村落之中仍然树种杂乱,野草丛生,影响村容村貌。
(二)植树造林空间不足
随着“十一五”期间实施退耕还林和近两年来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镇区域内宜林荒地越来越少、造林空间越来越小。有些造林项目在耕地上实施,土地租金高,造林投入大,且往往会被农民破坏,林地面积和林地质量提升难度大。
(三)现有林分质量不高
镇现有林分大多为杨树纯林,部分区域种植刺槐和松树,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生态功能不强,特别是部分林地、退耕还林生长态势不好,急需更新。树种选用方面也有有一定缺陷,大量栽植的杨树品种春季杨絮过多,严重影响交通以及人们身心健康。
(四)林业资源利用不足
近年来,镇大建设带动了周边的园林企业飞速发展,周边三县从事林业苗木生产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各企业收获利润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林业资源的生态优势,不能合理利用。以镇天欣园林公司为例,天欣园林是镇一家以园林苗木生产和绿化工程施工为主的民营企业。园内林地面积广阔,但是由于没有合理利用林业的生态旅游功能,导致企业优势得不到体现,园内部分旅游设施长期闲置,无形之中造成了资源浪费。
(五)植树造林积极性不高
“十一五”期间,全国兴起退耕还林的热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热潮逐渐褪去,农民当初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也逐日递减。观其原因:其一,目前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15元,而土地流转,农民出租土地每亩600元,加上粮食补贴100至200元每亩,农民种粮收入要比种树高很多,自然积极性就降低了;其二,补贴呈现地域化,林业租地补贴政策不同,导致外地企业不愿来镇上投资造林。
二、加快林业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一)创新林业机制,增强林业发展内在动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公共财政保障,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绿化造林和林业建设,特别是对林地林木保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湿地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二是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建立林木资产评估平台,搭建林业投融资平台,畅通林业投融资渠道。重点培育一批社区股份合作社、林业专业合作社和林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合作经营和规模经营。三是逐步扩大和提高生态补偿范围及标准,充分调动 镇村二级保护、造林的积极性,确保资源稳定增长和生态安全。针对租地造林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研,完善相关制度,创新管理办法,提升建管成效。
(二)提高造林意识,政府引导投资
一是镇党委政府要提高造林意识,依托森林增长工程和相关政策,把树种上,继承、发扬“林业百佳乡镇”的荣誉。二是党委政府要正确引导企业生产,要以“生态、特优、高效”为核心,结合镇以及企业实际,因地制宜,以特色林果、乡土苗木、优质花卉、休闲林业为重点,推进特色化发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产业品牌,提高产业效益。三是倡导企业改变原始造林模式,多引进适宜镇生长的优质林木新品种,改变以往粗放、单一的林业经营模式,大力营造林圃、林果两用林、积极培育典型引导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利用大型片林发展生态旅游等多种途径打造经济、生态结合双赢点。
(三)打好生态林业乡镇牌,做好造林统筹规划
一是做好相关规划,科学确定森林资源增量,同时,巩固原有绿化成果,做好原有道路、河道森林资源的保护、更新工作,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在提供更好生态服务、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方面的作用。二是大力营造村片林。一个村庄或居民小区就是一个小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由于土地置换、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需要,使部分成片林被砍伐或原有老村庄变迁,从而使原有村庄内多年生乔木和乡土树种受到一定损失。为了营造良好的村内生态环境,应该在改造村庄、小区的硬件设施的同时做好树木补植工作,实现森林资源动态平衡。补植过程中,应同时做好树种的优选工作,除了栽植传统用材树种外,还应创新栽植观赏性强、生长快、管理粗放、无飞毛、少花粉、能吸尘和吸收有害气体、抗污染的树种,逐步达到远观村庄“白天不见屋,晚上不见光,进村不见阳光”的效果,进而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三是美好乡村内造林及绿化。以村为例,新村建成后楼房多、硬化多;村内绿化大树少、小树多,速生树种较少,树种选择不合理,炎热的夏季村民没有遮荫避暑之处。为此,更应花大气力绿化造林。其一,道路两旁和广场周围可以栽植一些高大速生落叶乔木,既能迅速提高遮荫效果,也能提供一定量的木材。其二,在公共绿地内增植常绿树种、观赏树种以及竹子等速生观赏草本植物。三是庭院经济和绿化。广泛发动各家各户在自己门前屋后的空地栽植花草、果树,也可以在墙边栽植攀援植物,以防晒降温。四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亮点旅游业,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规划,把天欣园林、千亩桃园、林场作为旅游景点重点开发,合理利用林业优势,力争将镇打造成省级“绿色生态园林镇”
(四)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加强农田林网建设
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可以减少干热风、沙尘暴、调节风速、气温、水分,改良土壤,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生态屏障。林下也可以种粮、种茶、药材、草,发展林下养殖等。使农民认识到发展林业不是“林粮争地”,而是可以大大改观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保护耕地,从而使林木繁茂,减少灾害,实现粮食丰产、畜牧业兴旺、生态优美等。
第五篇:张掖市农村小康住宅楼建设的调查与思考1
张掖市农村小康住宅楼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张掖市统…文档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20更新时间:2011-7-4文字控制:[小][大]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张掖市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逐年加大了对农村居民的危旧房改造、农村住宅建设和农村住宅楼建设力度,在靠近乡(镇)政府、临近街道或国道、县道等交通便利的地方一座座农村楼房拔地而起,农村住宅楼建设呈现出竞相发展势头。
一、张掖市农村小康住宅楼建设的基本现状】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张掖市累计建成小康住宅楼3785幢、26645户,占总农户比重的10.18%。其中,建成上宅下店式住宅楼2095幢4662户,占建成楼房总户数的17.5%,建成独门独院住宅楼1035幢、1313户,占建成楼房总户数的4.93%,建成集中社区化公寓楼示范点239个,655幢,21226户,占建成楼房总户数的79.66%。目前,张掖市农村集中社区化公寓楼建设正在蓬勃发展,预计这种势头在今后几年内还会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小康住宅楼建设,切实把农村集中社区化公寓楼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基本上呈现出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态势。可以说,张掖市农民住宅楼建设是与张掖市经济和社会进步同步发展的,没有超越现实,也没有违背客观实际,整体发展趋势良好。
二、小康住宅楼建设的利弊分析
农村实施小康住宅楼建设,不仅改变了农村面貌,而且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就张掖市而言,农村小康住宅楼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利弊因素并存。
有利方面:一是建设住宅楼能大量节约土地。随着住宅楼集中居住点的建成,可以使原有部分平房被拆除复垦,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二是提高了公共资源利用率,方便了群众。农民修建住宅楼集中居住,不仅节约了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加快了科教文卫事业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而且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方便了群众生活;三是转变了农村生产方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由于楼房建设加速了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心镇和城郊居住区聚集,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就业致富门路,许多农户开始从事商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社会服务等事业,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四是改善了农户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农户搬入宽敞明亮的楼房,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平房,同时有效解决了村庄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等突出问题,让农民群众在方便、舒适中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如今的农户住宅楼,不仅有电话、电视,而且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做饭有液化气、电磁炉,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实现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五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近两年,张掖市新建的小康住宅楼示范点配套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达到83.9%,100%的农户开通了有线电视、安装了电话,59%的农户建起了养殖小区,61.3%的示范点配套建成了村委会、卫生所、警务室、文化活动场所。六是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类治安刑事案件明显下降。社会安定有序,农户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团结,村民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和谐局面逐步形成;七是住楼房减少了农户建房
投入。调查反映,就目前而言,农户修建一套面积在110-130平方米的平房,配套养殖小区,投资均在10-12万元,而平房使用周期为20年左右,农民一生中至少要翻修两次住房,如果修建同面积配套一样的楼房,投资仅为9-10万元,节省2-3万元,而楼房使用周期至少在50-70年,是平房的2倍以上,从长远看,选择修建楼房能节约建房投资;八是提高了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当前,农村修建住宅楼已由单一建楼向社区化服务转变。甘州区乌江镇小湾村、小满镇五星村、金城村等集中居住社区的建成,带动了商业网点、餐饮娱乐、文化卫生、休闲广场等场所建设,增强了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呈现出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提高,劳动强度减轻,身心健康满足的局面。
不利方面:一是土地复垦难。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住楼户农机具,牲畜还在老宅基地存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复垦。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建楼村未集中规划修建养殖区外,原平房住宅区仍有部分未住楼的农户居住,导致住楼农户宅基地无法复垦;二是规划滞后。据调查,张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部分是1996年修编的,至今未做大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制约了当前农民群众集中建楼房的积极性。三是基础设施配套难。一方面,小康住宅楼集中居住点的上下水、污水、垃圾处理、采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靠村集体和农户微薄的力量,缺乏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导致楼区内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无法完善。另一方面,由于住宅楼布局零散、规模偏小,使得楼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到位难、水平低,而且使用效率低,有些甚至无法进行配套。四是服务监管不到位。农民建楼房涉及到的审批部门多,手续繁杂,收费项目多,造成成本增加,服务不到位。
三、对策建议
1、坚持规划先行。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发[2005]6号)和《关于切实做好农村小康住宅建设服务工作的通知》(市政办发[2007]42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快农村小康住宅建设规划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仍存在规划滞后于农户建房需求的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建房的积极性。为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政策,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精神,加强指导,精心规划,狠抓落实。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加快修编调整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集中规划中心村,突出建设大村庄,逐步缩减分散、零乱的自然村;要结合张掖市农民建楼房高峰期已经到来的现实,尽快完成区划调整后规划的编制,引导建楼农户集聚建设居民点社区或集中建设农民新村。
2、制定配套措施,强化宅基地管理。各县区要制定和规范小康住宅楼建设宅基地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切实增强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要明确规定宅基地占用耕地的相关审批手续,严格控制宅基地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要积极探索“宅基地置换”模式,排除建设障碍,提高建设效率,切实加快农村宅基地复垦整理工作。
3、尊重农民意愿,坚持量力而行。引导农民集中建楼房是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要让广大农民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尊重农民的意愿,特别要在住宅选址、基础设施、土地调整、房屋建设、社区环境等环节,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农户参与集中居住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坚持量力而行、逐步改善的原则,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标准。
4、发挥部门优势,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把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作为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为着力点,认真履行各自职能,发挥部门和行业优势,全方位搞好农村小康住宅楼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项目整合、资金整合、技术整合,努力形成各行各业为农村小康住宅建设提供方便优质服务的社会氛围。
5、热情服务,强化监管。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减少审批环节和收费项目,主动热情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通过服务,加强安全、质量监管。
6、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小康住宅建设的投入,除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危改资金外,市、县区财政要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小康住宅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补助;二是各级发改、建设、交通、电力、林业、畜牧、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部门要把涉农项目向小康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倾斜;三是各级涉农金融机构要优先安排农村小康住宅建设信贷资金;四是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规范对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制定优惠政策和办法,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全部取消,经营性收费按成本予以收缴,尽量减少在农村小康住宅建设中的收费,减轻农民建房负担。同时,要简化手续,对小康住宅建设集中申报审批,实行一站式办公,符合条件的要一次性办结,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7、着力关注弱势群体建房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解决弱势群体住房问题。要坚持个人自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旧房利用与新房建设相结合,统一组织建设维修与住户自行修缮相结合的原则,分期分批、分类分户逐步推进;要引导弱势群众建设户型偏小、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砖混结构平房,人均面积控制在20平方米,每户不超过80平方米;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农村困难群众、残疾人、五保户和纯女户住房改造项目的争取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居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