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

时间:2019-05-12 19:0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

第一篇: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如下。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2013年,四川省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粮食生产“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省正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农村改革发展面临新挑战新机遇,迫切要求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快速增收。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闯新路,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在更大程度和更高水平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好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两个重中之重”的要求,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主线,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农村面貌不断有新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有新提高,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强化粮食保障能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总量平衡,保障口粮基本自给。积极探索农产品(8.94, 0.26, 3.00%)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继续实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推进粮油高产创建、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和丰产示范工程建设。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在生产流通消费全程建设节粮减损设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收储。

(二)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抓好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和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千亿、百亿优势特色产业。继续抓好产业、品种、品质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和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扎实抓好“菜篮子”工程。扶持发展草食动物和水产养殖,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万亩林亿元钱”立体高效示范区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力扶持民族地区优势农牧业产业发展。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科技项目法人负责制和科技报告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多元金融、风险投资等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和农作物、畜禽育种攻关,加强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孵化,加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重大项目。以企业为主体建立育种创新体系,实施“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国家级制种基地。推广“政府购买品种、企业集中繁育、项目配套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完善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农业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支持发展农用航空事业。

(四)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主要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菜)市场建设试点。建设农产品产地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冷链物流体系。整合现有资源,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扩大农产品直销规模。创建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推动名优新特农产品全企入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民入网工程。

(五)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落实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检测体系和能力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和水产健康养殖等标准化创建。支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加强区域公共品牌服务,推进四川品牌农业和农产品培育。加强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县创建。

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财政预算编制环节归并整合涉农资金,逐步下放项目审批权限。新增农业补贴向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抓好粮食直补政策调整试点。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支持市、县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农业结余资金和超期限结转资金由同级预算统筹,限时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经费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省、市(州)财政对财力薄弱县(市、区)予以补助。

(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拓展服务“三农”的领域。规范引导农村银行机构与保险、证券、担保等机构的同业协作。增强农村信用社和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服务功能,保持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县域法人地位长期稳定。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发展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依托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开展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加大特色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鼓励探索开展肉牛、羊保险等特色农业保险。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研究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具体办法。

(八)促进农业开放合作。建立吸引全国大型企业集团、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入川合作发展机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支持企业建立出口备案基地,争取自营出口。支持“川”字号农产品跨省出国展示展销、拓展农产品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境外从事农业开发、生产经营,建立境外农业园区。

三、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九)积极推进农村产权确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县为单位统筹农村各类产权“多权同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尽可能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由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2014年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55个省级试点县(市、区)全面完成,60个重点县(市、区)全域开展,其余县(市、区)全面启动。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

(十)加快建立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进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建立县(市、区)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等产权流转平台,乡镇设流转服务站,村设流转信息员。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搭建区域中心交易平台,联网运行、网上交易。建立县(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机构,明确乡镇政府相关机构承担纠纷调解工作,加强产权纠纷调解制度建设,鼓励发展产权评估、抵押担保等中介服务组织。建立“量价分离”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

(十一)积极推进用地制度改革。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014年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创新挂钩试点机制,优化项目区设置和节余指标的使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耕保基金制度。

(十二)探索农民财产权实现形式。深入推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试点,盘活农户各类产权,通过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担保等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争取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办法,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探索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组织。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十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家庭工业。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参与财政项目申报和实施。加快制定实施细则,推动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创建示范性家庭农场,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登记。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力度,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加强认定管理,强化政策扶持。

(十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严禁农用地非农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流转土地给予奖补。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

(十五)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采取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

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服务。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鼓励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扶持发展壮大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防汛抗旱专业队、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

(十六)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开展试点,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创新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服务的生力军。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五、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十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健全投入保障、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灌排工程运行财政补贴。创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落实和完善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大征收力度。加快灌区续建配套,推进“全域灌溉”“节水灌溉”和水利现代化灌区示范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路网建设。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机制。2014年基本建成亭子口等7处大中型水利工程,新开工8处中型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面130万亩,解决4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支持农机产业园区建设。

(十八)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的循环农业。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推进秸秆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十九)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监测,建立农业治地治水监测评价机制。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支持高效低残留农药和肥料使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推广使用有机肥、高标准农膜,进行残膜回收试点。

(二十)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启动草原合理利用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支持饲草料基地的品种改良、水利建设、鼠虫害和毒草防治。加强沙化石漠化土地封禁保护和水土保持。加强森林和草原防火,加快矿区植被恢复。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开展湿地生态补偿试点,提高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加快生态补偿费用兑现进度。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健全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补贴政策。严格用途管制,规范商品林地经营利用、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二十一)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地震灾区农业农村重建工作。完善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防灾减灾、灾后减损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切实加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防治,抓好预防和提前避让。强化有害生物预警控制和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六、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

(二十二)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统筹特色产业发展、新村聚居点建设、综合体建设、旧村落改造和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先行、因地制宜、农民主体,整体推进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坚持保护耕地,保持乡土气息,传承农耕文化。加快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建设。以垃圾和污水治理为重点,健全农村环保设施。把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指标,完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考核机制,落实好财政奖补政策。

(二十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适当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成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进行合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系统。扩大大病保险试点。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整合农村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开展“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建设试点,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抓好农村文化示范县、乡、村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补助试点。

(二十四)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定持有居住证农民工同等享受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办法。把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参加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完善农业转移就业人口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和经办服务。继续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探索财政转移支付、用地指标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七、完善扶贫攻坚机制

(二十五)推进扶贫攻坚行动。认真落实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加大财政扶贫和行业扶贫投入,继续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实施“六到农家”行动。扎实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加强片区外扶贫开发,以县为主体落实好扶贫政策。2014年减贫120万人,其中“四大片区”减贫60万人。

(二十六)创新扶贫攻坚机制。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相互促进,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做好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工作,完善贫困农户信息系统,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贫困县工作考核以减贫、农民增收、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为主要指标。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完善金融支持扶贫攻坚机制。

(二十七)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援藏的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攻坚。全面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等相关支持政策。坚持干部驻村帮扶,把驻村入户扶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渠道。搭建信息平台,探索管理机制,规范社会扶贫,广泛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

八、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二十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运用好农民增收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负责制考核结果,完善投入激励考评机制。2014年促进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强化统筹协调职能。(二十九)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党建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整合基层党建资源,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三十)创新农村管理服务。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党务公开,促进村民自治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创新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加强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关爱和服务。完善乡镇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开展农民学法用法活动,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安定。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

第二篇: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文明单位

【发布单位】821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7-03-20 【生效日期】1987-03-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文明单位

(村镇)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省委、省府办公厅川委办〔1987〕19号)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为促进全省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活动广泛、深入、健康地发展,特制本暂行规定。

一、一、指导思想

文明单位建设和文明村镇建设,是推动城乡各条战线把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形式和正确途径。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必须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为指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全面改革为中心,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立足于培育“四有”新人,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改善社会风气和工作环境,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我省的经济振兴服务。全省城乡各级领导机关、各级行政组织,各行各业及其基层单位,都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争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

二、二、评选条件

文明单位(村镇)建设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并将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充实。现从全省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文明单位条件》和《文明村镇条件》(附后),各市、地、州和省级各部门,可根据这两个条件的精神,制定不同类别的文明单位(村镇)的具体评选条件和评比办法。不同级别的文明单位(村镇),在命名时对规定的条件的要求应有所不同。高一级的文明单位对条件的要求应更严一些。

三、三、命名办法

(一)文明单位(村镇)应根据各地和有关部门制定的创建文明单位(村镇)规划,通过积极开展自建或“共建”活动并达到评选条件,经过申报、推荐、考核和有关领导机关批准命名产生。

(二)全省的文明单位(村镇)实行分级命名。分为省级市(地、州)级、县(市、区)级三级,一般由同级政府命名。县以上系统和部门,经同级政府批准,也可以命名本系统、本部门独立的基层文明单位。

(三)对文明单位(村镇)的命名,成熟一个审批命名一个,成熟一批审批命名一批;不再采取每年年终集中审批、命名的办法。

(四)文明单位(村镇)的审批、命名程序是:

县(市、区)级文明单位(村镇),由本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查推荐,县(市、区)精神文明办公室或主管部门考核,县(市、区)政府批准命名;

市(地、州)级文明单位(村镇),由主管部首部门申报,县(市、区)精神文明办公室审查推荐,市(地、州)精神文明办公室或主管部门考核,市(地、州)政府批准命名;

省级文明单位(村镇),经市(地、州)政府推荐,省精神文明办公室考核,省政府批准命名。

(五)文明单位的升级。凡已经命名一年以上的文明单位(村镇),在巩固提高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者,可以升级。即县(市、区)级文明单位(村镇)升为市(地、州)级文明单位(村镇),市(地、州)级文明单位(村镇)升为省级文明单位(村镇)。同级系统、部门命名的文明单位,也可升为同级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对符合升级的文明单位(村镇),应按照本文第三条的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取得上一级文明单位的称号。

(六)各单位内部基层组织的命名。如文明车间、文明班组、文明处(科)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等,一般由各单位自行命名。

(七)军民共建、工农共建和其他各类共建文明单位(村镇)的命名,一般只命名共建的单位,对参加共建活动成绩显著者,可给予适当的表彰。凡军民共建单位已达到文明单位(村镇)条件者,除本单位申报外,可由参加共建的军队和地方联合推荐;为便于管理,由地方在征得军队一方同意后,办理有关审批命名手续。凡军民共建单位军队一方因故撤离共建活动后,应改为自建,已命名为文明单位的,还应呈报命名机关备案。

四、四、管理办法

(一)文明单位(村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创建活动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分级管理,“块块”为主,条块共同负责的管理办法,日常工作由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有关方面应按照各自的业务分工齐抓共管。

(二)建立文明单位(村镇)复查制度。凡已命名的各级文明单位(村镇),从被命名的第二年起,在本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由推荐单位每年组织一次复查,审批命名单位进行抽查。经过复查,凡符合条件的发给复查合格证书,继续保持文明单位(村镇)称号,凡基本符合条件,但有问题有缺点的,应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无效的,亦应撤销文明单位(村镇)称号,由回奖牌。凡不符合条件的,应撤销文明单位(村镇)称号,由回奖牌。

五、五、奖励办法

对文明单位(村镇)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以精神奖励为主。凡被命名为文明单位(村镇)的,除由命名机关授予文明单位(村镇)称号,颁发文明单位奖牌外,有条件的地方(单位),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附件:

(一)文明单位条件。

(二)文明村镇条件。

四川省精神文明办公室

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日

附件一: 文明单位条件一、一、组织领导好

党政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目标管理和承包责任制,分管领导工作落实、有专(兼)职干部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创建活动措施有力,制度健全,落实基层,实效明显。

二、二、思想建设好

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和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共同理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成效显著;领导班子团结好、党风正、办事实,富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意识、民主意识、改革、开拓和创新精神,群众信任;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三、三、生产(工作)好

按照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要求,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突出,改革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工作)、优质服务,经济效益大,社会效果好。总的生产(工作)水平(效率)居当地(本系统)同类单位先进行列。

四、四、文明风气好

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效果明显;单位风气好,是非分明,纠正和抵制不正之风;治安秩序好,无重大刑事案件,其它案件和违纪现象逐步减少;计划生育达到国家要求;清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净化、绿化、美化环境成效显著。

五、五、文化活动好

积极倡导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业务素质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完成各项教育、培训任务成绩突出,经常开展群众性的读书、科技、演讲等开发智力活动和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

附件二: 文明村镇条件一、一、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治穷致富好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广开致富门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积极兴办社会主义福利事业,受益面日益扩大,优抚、五保、扶贫工作落实;总的治穷致富水平居同类地区先进行列。

二、二、抓思想建设,治旧变新好

认真宣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政重视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广泛开展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的创建活动效果明显,领导班子团结好、党风正、工作实、群众信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民兵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明显提高。

三、三、抓科学文化,治愚变智好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科技知识和法律常识的“三普及”教育效果明显,认真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效显著,因地制宜地兴办各种群众文化设施和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移风易俗活动;宣传晚婚晚育效果好,计划生育达到国家要求。

四、四、抓社会秩序,治乱变安好

干部群众遵纪守法、遵守乡规民约好,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的现象,基本没有偷盗、赌博、乱砍滥伐、封建迷信等不法行为,消除吸毒、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社会丑恶现象,杜绝各类重大案件和人为的重大灾害事故,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五、五、抓服务质量,治差变优好

领导干部和机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工作效率;乡镇“窗口”行业、农村企业制订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服务工作规范,纠正和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取得显著成效。

六、六、抓环境建设,治脏变净好

村镇建设有规划,改善村镇面貌和居住条件成效明显,街道、院落、村庄环境卫生经常化、制度化。道路平整,饮食卫生符合《 食品卫生法》;因地制宜地进行“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井、改灶、改厕所、改畜圈、改环境卫生)成效突出;防病治病好,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县委2009年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县委2009年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决定》和《意见》为指针,策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全市发展的大局。抓住难得的历史机

遇,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广大农民新期待,实现xx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央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全面部署了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各项任务,并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操作性,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充分体现了农村基层实际和农民群众意愿,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我市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享受公共福利和生活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改革发展整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刻,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实践表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创新创优是活力所在。正因为我们把创新创优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才使得我市新农村建设富有特色和成效;统揽统筹是根本途径。正因为我们统揽“三农”全局、统筹城乡发展,把农业、农村、农民,把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发展统揽起来考虑,将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运作,才逐步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高效突破;富民强村是永恒主题。正因为我们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级实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主线,才使得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主题唱得更响,工作举措抓得更实;民意民愿是力量之源。正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在“尊农”中改进工作思路,在“尊农”中探索发展举措,在“尊农”中建设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农村,从长计议谋规划,脚踏实地抓建设,把主要财力、主要精力用在解决农民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问题上,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当前,我市正处于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最需要加强的是农业基础,最需要扶持的是农村发展,最需要加快的是农民增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农村公共事业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根本改变农村面貌任务艰巨;农村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尚未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脆弱;农村就业方式、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务必牢牢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市场为取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走出一条有xx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奋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以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带动全局改革,推进全面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拓展农村改革发展新思路

(一)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江苏省委《决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基本方向和根本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瞄准“勇当江苏跨越发展的领先者、江北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苏中和谐发展的领头羊”的新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

农村,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城乡协调互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不断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突破1万元,2020年达

到2.5万元左右,力争在2015年比全国提前5年、全省提前3年翻一番。农村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立特色突出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充分释放城乡发展活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享受公共福利和生活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二是把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加快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四是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切实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五是把统筹城乡作为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合理配置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六是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

三、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抢抓农村改革发展新机遇

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目标,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引导农民积极增加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统一经营服务水平。积极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政策性、资源性、资产性、服务性收入。认真落实新增企企事业税收分成机制,大力盘活村级实物性资产,不断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投资兴建农贸市场、标准厂房、商业店铺等,通过对外出租以获取稳定租赁收入。依托“三大合作”组织,拓展服务领域,增加集体服务性收入。2009年每村实现收入10万元,2010年每村达到15万元,2012年每村达到20万元。同时,在加快和稳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结对抵冲消债、清收债权还债、盘活资产还债、增收节支化债、削减高息减债、落实减免政策消债、多方筹资化债等方式促进村级债务加快化解,每村每年化解村级债务10%以上。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通过发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各项制度,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规范流转行为,维权农民权益。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08年每个镇(区)都要建立有专门场所,专门人员、专项经费保证的流转交易服务中心,2009年所有村(社区)都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市建立信息发布服务平台,有效衔接土地流转供求;制定实施承包土地流转最低保护价和片区指导价,建立流转价格自然增长机制和财政补助奖励机制。

(二)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大力推进保护示范区建设,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健全和完善镇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制定“耕地保护优秀镇”考核评比标准,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年终综合考评坚决执行耕地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实现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组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促进农村耕地资源、建设用地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等的有效有序集聚,进一步推动其他地区的“万顷良田”建设工作。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规划控制作用。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项目用地,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补偿,深入推进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的非公益性项目,允许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依法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开发和经营,保证农民长期受益。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允许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出让、转让、出租等方式依法进行流转或抵押。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江苏省土地市场xx交易中心有形载体,以公开规范的方式流转,享有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权益。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结合实地现状,科学选择挂钩整理的拆旧区和建新区,减少整理成本,缩短整理周期,将撤并的农村居住点、废弃建设用地复垦成耕地,经验收合格后置换为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新农村建设。挂钩项目经核定批准后,按照省规定,预先启用不超过当年拆旧复垦项目面积30%的周转指标,先期用于农民住房建设。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新建住宅必须在规划区内实施,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积极开展“双置换”改革试点,鼓励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及住房保障,推进全市“进城进镇”工作。积极调整土地收益分配使用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在国家规定政策基础上,再从土地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村庄复垦整理、农民宅基地置换等,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完善发展农村“三大合作”,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到2012年,全市参加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达到40%,2020年达到80%。不断提高合作惠农实效。依托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产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到2010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300家以上,入社农户10万户以上,带动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工商登记率达100%。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力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推动农村土地快速向种养能手、专业大户、龙头企业集中,实现村村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目标。同时大力推进社区股份合作社建设,集镇所属社区全部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面上人均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超过2000元的村也全部建成。不断拓宽合作范围。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吸引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发农业,引导企业反哺农业,推动在外能人返乡投资农业,加大技术和设施投入。借助于村企结对共建平台,加快引导和鼓励合作社从生产领域向销售领域、加工领域等整个产业链拓展,从产品生产领域向专业服务领域拓展,从农业发展领域向非农产业发展领域拓展,从在本地合作发展向合作起来开发利用外地资源拓展,从合作发展经济向合作办农村各项事业、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拓展。不断加大组织和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优惠政策,更多地鼓励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用地、用电方面尽可能给予优惠和方便。不断提升规范化运作水平。在狠抓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合作组织质的提升,重点做好规范运作的文章。农民专业合作重点抓好分配规范,土地股份合作重点抓好组建规范,社区股份合作重点抓好管理规范。

(四)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防风险、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积极争取股份制银行来xx设立分支机构,重点发展乡镇一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到2012年基本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全市乡镇的“三个全覆盖”。充分发挥财政的撬动作用,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农”贷款,实行单独统计、单独考核、单独奖励,确保“三农”贷款特别是农业贷款增长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长水平,确保辖内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市和有条件的镇(区)要组建或确定农业贷款担保机构,为“三农”贷款提供担保服务。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推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质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民林地、水面承包经营权、合作组织股权、农业机械等抵质押贷款方式;积极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专业合作组织为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制上市,增加直接融资规模。

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对在镇(区)新设具有信贷功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财政给予一定奖励;建立财政“三农”贷款补偿基金,对新增加的“三农”贷款,给予一定风险补偿;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服务业务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和营业税,给予50%奖励。加强农村金融监管,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切实防范风险。加强金融生态县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宣传和信用镇、信用社区、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企业的创建工作,将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促进信用程度的整体提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稳步发展养殖业保险、特色农业保险和其他涉农保险业务,努力做到符合条件的农户应保尽保,确保我市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率超过省平均水平。

(五)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保证土地出让金、耕地占用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收益用于农业农村部分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保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兑现执行,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机制。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做大做强。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自主创新,促进先进实用技术、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支持农村机制体制创新,增加农村发展活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业、创业。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支持农村社保体系建设,促进 “民生”改善。支持农保、失地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促进保障水平的提高。支持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支持城乡环境整治,促进人居环境的整体改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自主增加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坚决执行上级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切实保护粮农利益。完善粮食储备体系,逐步增加xx地方储备粮食数量,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级储备指标。完善各级储备粮管理制度,确保在政府需要的时候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鼓励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企业,推进粮食产业化生产经营,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储备数量,保障军需民粮供给。加强粮食购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严格执行粮食最高库存和最低库存指令,规范流通秩序,促进市场平稳。加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强化粮食基础设施,争创省级示范粮食储备库,深化粮食企业改革。

四、以“十大工程”为重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新跨越

根据中央、省、市的部署和要求,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市将重点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农村人才、农民转移、城乡规划建设全覆盖、为农服务、农村环境、农民健康、农村文体、农村社会保障和“帮村帮户”等“十大工程”,着力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新跨越。

(一)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高效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我市以种养园区和各类基地建设为业态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较为成熟,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粮棉油大宗农产品生产,主要通过发展产业化服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蔬菜、园艺等高效种植业,主要通过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土地租赁等形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畜牧、水产等特色养殖业,主要通过发展规模养殖与推进加工流通合作,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农户增收明显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给予扶持。2012年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50%,年递增10%。每个镇确保年新增万亩以上,每村确保300亩以上,到2018年基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子,稳定以水稻为主要粮食种植面积,水稻面积稳定在60万亩上下。优化品种结构,推进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继续提高单产水平,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力争年增幅达6%,到2012年,全市周年种植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40%以上,周年加季节性高效种植面积比重达到65%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和特色水产业等设施农业。今后五年,全面实施设施园艺业“8523”工程,即到2012年建成8个万亩设施镇,50%的村建成设施农业专业村,建成20个千亩设施连片基地(或园区),确保三分之一的农户发展成设施农业专业户。到2010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万亩(目前6万亩);到2012年达到15万亩,每年新增2万亩以上。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农产品产区和集散地扶持建设一批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发展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流通业态。完善“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产品运销成本。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提升农业外向化水平。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根据国务院、省政府规定,扶持和保障高效农业建设用地,对设施农业、规模养殖、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项目用地,凡不破坏耕作条件的,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对高效农业建设中的管理、仓储用房以及配套服务等附属设施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其用地指标可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置换方式取得,面积控制在农业项目用地规模的3%以内。

(3)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实施良种工程,加快培育、引进、示范、试验一批粮油、蔬菜、花卉、林果、畜禽、水产等优良新品种。进一步加强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高效模式和配套技术等技术研究,在水稻高产培训、蔬菜高效无公害生产、优质畜禽规模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等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加强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保鲜储运及精深加工、循环农业及环境保护、农业工程与装备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作用,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能人发展基金,吸引国内外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办好和新建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的重要载体。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争3年内率先在全省建设具有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功能的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并落实经费保障政策,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行责任农技服务,建立村级农业服务站点,确保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农技员。积极探索农业推广服务新机制,加快公益性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市级农技人员包干服务好市级园区,真正做到带好一个点、服务一个片、推动一个面;镇级农技人员包干服务好镇级农业园区,并确保每个村都有一名农技人员挂钩联系;市镇两级农技人员必须真正沉下去,深入到一线,确保三分之一的时间服务点上,三分之一的时间服务面上,三分之一的时间参加日常工作。建设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信息畅通工程,逐步健全市、镇农业信息网络,加强农业信息发布,推进农产品网上经营,把数字化视频技术和多媒体运用到农业上。

(4)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完善农产品和覆盖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鼓励创建名牌农产品。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集体注册“集体商标”,创建“知名、著名、驰名”商标。严格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全程监控,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适宜性评价,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安全农业投入品,建设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准出关。加强农产品市场质量监测,扩大监督抽查范围,增加抽查密度,提高监测覆盖面,严把市场准入关。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强化农产品标识管理,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整合各种检测资源,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和执法体系。加强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

(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实行统筹规划、集中治理、配套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坚持不懈地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长江xx段的治理,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如海灌区节水改造、焦港灌区节水改造、各级河道的综合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如海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工程和小型泵站改造工程等农田水利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开展土壤改良,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耕地质量,不断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重点推广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在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围绕农业构调整,重点发展花木园艺、蔬菜等特色农机,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全市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发展。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提升综合素质,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大力培养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升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努力拓展农民就业创业渠道,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1)大力推进农村人才工程。以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为抓手,统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统筹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继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加快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学校教育装备配置,确保2009年跨入“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县(市)”行列。到2020年初步建立面向所有儿童、少年、青年的层次衔接、结构合理、规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初步建成环境美、师资优、质量高、系列化、城乡一体的优质教育体系,确保人人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建成完备的教育网络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农村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大学生村官“村村有、村村优”工程,进一步发挥其在发展富民中的促进作用,至2012年,力争每个行政村有2名大学生村官。依托党校、职业学校和其他培训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对农村实用人才和技术人才进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2009年力争培训5000人以上,2012年前力争培训20000人以上。创新农村人才培养形式,借助农村优秀人才联谊会,定期组织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参观养殖(种植)示范基地、产品信息发布等形式,促进农村优秀人才互通信息、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农村优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每年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到农村开办两期科技讲座,传授先进的农村科学技术;组织农村的“土专家”通过结对带徒等形式对优秀农村青年进行科技培训,每村每年平均10对以上,让农业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2)大力推进农民转移工程。实现农民转移每年达到2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村创建率达到70%以上。立足本地实际,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实行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返乡创业,扩大农民就业和创业渠道。指导各镇(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密切关注当地区域经济、工业集中区建设,参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位。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以生产型服务业、流通型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创业基地建设,拓宽农民就业和创业途径。加强与省内外、市内外、境外劳务输入、输出地的挂钩协作,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重点培植一批具有xx特色的省市级和全国性劳务品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高收入地区、行业和工种转移输出。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发展社会化培训网络,加大对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训,激发全市农民的创业热情,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艰苦创业、返乡创业,扶持农民创办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等形式多样的中小企业,营造新的创业热潮,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努力形成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良好格局。

(三)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围绕“做大规模、完善功能,做美环境、强化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快城乡规划建设步伐,强势推进小城镇建设,激励引导农民进城进镇居住,全面提升为农服务的档次和水平,营造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1)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全覆盖工程。一方面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进度,大力推进城乡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环境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建立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和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综合利用效能。强化对集中区建设的分类指导,促进重特大项目的进一步集聚;提升发展经济中心镇和道口所在镇的工业集中区,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包装出新;巩固发展一般镇工业集中区,在现有规模上提高土地的投入和产出强度。从解决税收分成、统计分享、项目引进奖励入手,加快制订鼓励项目投资跨镇区流动的办法,增强招商引资、项目开发的整体合力。合理调整投入布局,进一步优化各类园区的布局和规划管理,推动同类产业的聚合,鼓励重点企业向开发区及重点工业集中区集聚。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集中区规划,所有新上项目必须进区落户,尤其要高度重视在规划区外任意布点的现象。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土地投入产出强度高、入区企业技术含量高和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程度高等“四高”标准,继续开展高效示范工业集中区竞赛活动,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外来资本、法人资本和社会资本,适度超前,负债经营,加快集中区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拉开核心区基础框架,确保各镇工业集中区至少实现“四通一平”。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加大投入,以充分体现地方财政对公共事业的支持和导向作用。充分盘活镇区集体资产,通过拍卖、转让等形式增加对镇区建设资金的注入。通过招商引资、三产服务业等项目的引进,让利给客商,以促进镇区的环境建设。要下决心走拆旧建新之路,盘活土地资源,让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市场化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通过bt、bot等形式,采取 “政府承诺、分期付款”等方法加强与客商的紧密合作,实现镇区建设的“双赢”。注重城镇总体规划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要严格控制城市规划区、城镇规划区、村庄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建设用地使用,尽量将各类规划范围以外的现有建设用地指标调整到建设规划范围内。加强业务指导,加强服务,加大推进督查力度,使各镇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工作重点进一步突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各镇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农民进城进镇居住。围绕“做大规模、完善功能,做美环境、强化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强建成区建设和管理,吸引更多农户进区,重点引导农民加快向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管理到位的点和镇(城)区集聚。面上所有新建、翻建、拆迁户必须全部进区,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加快对进区农户原房拆除力度,及时复垦老宅地。高度重视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按照“建设一批、配套一批、完善一批、功能到位一批”的要求,全面提升生产、生活、安全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逐步将公共照明向农民集居点延伸。继续开展创建合格(示范)居住小区活动,每年各镇(区)争创示范居住小区2个以上,到2012年所有集居区达到合格居住小区标准。继续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两个规划的框架内,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进城进镇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快镇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多层住宅楼建设,每年一般镇和重点镇镇区分别新增3万和5万平方米农民集居房,为农民进城进镇居住提供充足的房源,镇区农民集中居住区一律建设多层农民公寓,严禁建设各类别墅或搞变相房地产开发。进一步发挥农民进城进镇激励政策的引导作用,认真落实进城进镇居住的相关优惠政策。

(2)大力推进为农服务工程。坚持开放办社,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指导服务,强化督查考核,实施以奖代补,加快推进为农服务社建设,构建以村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一个中心、三大超市和八大功能”相配套的要求,促进村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作用。按照“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商品配送、统一代办服务、统一价格指导、统一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为农服务社的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充分发挥“品德”、“苏果”、“文峰”、“和盛”、“苏农”等连锁龙头企业的优势,将连锁经营服务网点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力争2010年底前农村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惩治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路网,健全管理养护体制,将农村公路通达到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力争2010年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比全省目标提前两年实现。

(3)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工程。全面建立“户集中、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置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收运设施建设,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按照江苏省至2012年卫生户厕完成率达95%的要求,2009年至2012年共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23万座,分别为2009年5万座,2010、2011、2012年各6万座的任务,大中型养殖场全面实施粪污沼气治理工程。进一步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力度,扩大秸秆直接还田面积。推广应用秸秆发电、秸秆饲料、秸秆建材、秸秆汽化、秸秆沼气、秸秆食用菌等综合利用技术,促进一批有影响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落户与投产,通过项目带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坚持建管并重原则,确保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机制良性运行,巩固河道疏浚整治成果,实现 “底清、面洁、流畅、坡绿、岸净” 的河道整治目标。以生态市创建为龙头,重点推进基层绿色创建工程。推广经济实用、维护简便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各镇全面建成污水处理厂,实现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进一步落实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环评率和 “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达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ⅲ类水质或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全面开展清理乱搭乱建工作,杜绝新的违章,建立长效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村庄绿化,2012年村庄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四)关注民生民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民生,尊重民意,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1)大力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筹资标准,2012年全市农民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改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条件,到2010年全面完成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备配备任务。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推进免费婚检落实。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政府在重点办好市级医院和每镇一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支持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广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坚持预防为主,加大重点疾病防治力度。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建立全科医生培训制度,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和养老保障问题,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技术骨干扎根农村。强化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加快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世代服务”品牌建设,推进优生优育,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重点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程、关爱女孩行动、流动人口维权行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建设等工程。

(2)大力推进农村文体工程。以创建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为载体,深入开展好“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树立文明向上的村风民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巩固提升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配套功能,坚持正常开放,注重功能发挥,形成“一镇一品”;各站每年至少举办1—2个有影响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率不低于2%;展览、演出、培训等单项文化活动10次以上。深入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三送”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等时机,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文艺活动,让文化成果惠及广大百姓。在继续发展有线电视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2010年基本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全面完成全市28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建立健全行政推动与社会团体推动相结合的农村体育工作组织网络。大力推进镇(区)届度运动会、外来人口运动会和全民健身月活动,在村(居)继续推进“三百竞赛工程”,努力培育地方健身特色,打造一批镇(区)、村(居)健身品牌。以现有镇、村公共体育设施和场所为依托,在全市组建365个体育健身俱乐部,以体育专业协会和俱乐部为平台促进专项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努力提高体育健身工程使用率。深化殡葬改革,积极宣传移风易俗,实现尸体火化率、骨灰进墓安放率和规定区域内零散墓亭迁坟率均达100%。

(3)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程。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启动农保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调增农保养老待遇,提高农村居民保障水平,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参保积极性。力争到2012年建立起保障水平更高、保障范围更广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适时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和农村困难农民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实行应保尽保。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即征即保。继续扩大农民工养老、工伤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做好农民工参保人员省内跨行政区域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应保尽保”,大力推进“分类施保”。落实增长机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完善灾情预警制度,落实政府救灾应急预案,加强救灾装备建设,提高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能力。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加强老龄工作,全面完成农村敬老院“关爱工程”,提高集中供养水平和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发挥慈善组织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救灾捐赠活动。完善大病医疗救助,确保农村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大病得到及时治疗。认真落实适度普惠性的助残政策,实施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救助办法,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按照政策全面推动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开展。

(4)大力推进“帮村帮户”工程。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深入推进“一户一策”,充分考虑贫困户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源条件、生产能力等因素,个性推进,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对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人口,积极采取发展生产、扩大就业、提高保障水平、政府和社会帮扶救助等措施,确保2010年年底前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加快助推小康建设工程,进一步整合帮扶资源,组织机关、事业单位、镇(区)域所有规模企业参加“助推小康村建设”和“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镇(区)所有村(社区)必须有镇级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市级层面帮扶单位所有在编人员、镇(区)机关和站所所有在编人员、企业管理层人员必须全部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实行“一帮一”或“几帮一”。

五、以强化领导为保障,创造农村改革发展新优势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政治保证。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强化“党管农村”的组织体系。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履行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在政策制定、工作安排、财力投放和干部配备等方面真正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江苏省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对农村改革发展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三农”问题,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农村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创新思路,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镇(区)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乡村、深入群众,深入农户、田间,为农民解难题、办实事。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确保“三农”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构建“强基工程”的联动格局。以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和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 “强基工程”,把镇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进一步加强镇党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深化“助推全面小康社区建设”和“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积极拓展基层党组织社会工作职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及党费支持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建立村干部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切实解决村主要干部养老保障问题,完善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办法。进一步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管理机制、整合工作资源、落实维护费用,促进其作用充分发挥。深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促进站点建设规范化、建强管理员队伍、落实工作经费、整合、开发教学资源,深入开展学用活动。

(三)培育助推发展的中坚力量。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010年基本完成镇(区)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强化镇(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注重从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中选拔村干部。改革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选举办法,2011年全市镇党委集中换届时所有候选人实行“公推”,有条件的实行直选。在普遍实行“两推一选”的基础上,力争所有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公推直选”。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全面深化大学生村干部“村村有、村村优”,加大大学生村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任职资格、专业技能和学历培训,2012年前使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75%以上。对镇、村主要干部开展集中轮训,着力提高他们领导科学发展、做好群众工作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大从优秀村主要干部以及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中考录乡镇公务员、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完善支部党课、基层党校集中轮训、农村党员冬训等制度。广泛开展党员“双带”、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创先争优等活动,积极构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做好农民工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双培”工程,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

(四)创造“平安法治”的和谐环境。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证党员按照党章规定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开展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评议,深化镇党员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镇(区)治理机制,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村民自治,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市镇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密切人大代表与农民的联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搞好农村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增强农民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推进农村依法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创建,进一步健全人防、技防、设施防“三位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分子作案的时间和空间,保持“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称号”。加强警务室建设,确保“三村一警”、“一村两员”。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组织广大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辛勤劳动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办点示范。坚持办点示范、点面结合、成片推进的工作方法,继续实施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逐年增加对示范村(片)建设的投入,部门要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办点、部门帮村、干部驻村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农村示范村(片)达标考核办法,市、镇、村各级领导要带头办点示范。大力宣传和表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靠群众力量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子。

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把握农村改革发展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领导方法。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科学把握“三农”发展规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认真抓好各项政策与工作的落实,集中力量,每年解决几个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立足自身职能,自觉服从服务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大局。各行各业要坚持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大力开展村镇、村企、村校等共建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与农村开展结对帮扶和互助合作。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努力改变家乡面貌,创造幸福生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简化因公出国

【发布单位】82102

【发布文号】川委办[2000]56号 【发布日期】2000-07-11 【生效日期】2000-07-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简化因公出国

(境)手续促进对外合作交流的通知

(二000年七月十一日川委办〔2000〕56号)

为实现我省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目标,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简化因公出国(境)手续,促进对外合作交流作如下通知,请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一、经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批准有进出口经营权,且出口创汇额在1000万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经省政府按规定条件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可在本企业业务范围内,自行审批本企业人员临时出国事项。该企业的正职领导临时出国,报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二、二、对外交往多、外事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具备审批条件的部分市的县处级及以下人员因公出国试行委托审批,试点工作由省外办负责。

三、三、我省因公出国(赴港澳)任务的申报实行《因公出国(赴港澳)任务申报表》制。

四、四、经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批准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国有工业企业,经省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确定的省重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可根据业务需要,确定本企业5名以内经常出国或赴港澳从事经贸业务、推销活动的人员,报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可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赴港澳5个半月多)多次有效的出国(境)审批办法。

五、五、产品出口年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的,或经省外经贸厅依照有关规定确认为技术先进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确定3名以内需经常派遣出国或赴港澳地区从事经贸业务的中方人员,向省外经贸厅提出申请,经省外经贸厅审核报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可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赴港澳5个半月内)多次有效的出国(境)审批办法。

六、六、产品出口年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的国有、集体、股份制企业,或经国家经贸委确定的国家重点企业,省政府确定的扩张型企业和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确定3名以内需经常派遣出国或赴港澳地区从事经贸业务的人员,向省外经贸厅或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省外经贸厅或省经贸委审核报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可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赴港澳5个半月内)多次有效的出国(境)审批办法。

七、七、我省各地区、各部门组织本地区、本部门人员出访不再填报《因公出国(境)任务审核意见表》(以下简称《意见表》)。

八、八、我省各地区、各部门组织跨地区、跨部门团组(本系统跨地区团组除外)出访实行预审制,即先由组团部门将组团方案报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或省外办)预审,经省外办出具预审组团任务同意意见函后,再凭此函到人员所在的市、地、州外办或省级有关部门(外事处)办理《意见表》。

各市、地、州外办或省级各部门(外事处)应在2天内完成审核工作,并出具其负责人签署意见和签名,盖单位公章的《意见表》。

九、九、各地区、各部门在办理《因公出国(赴港澳)任务申报表》、《意见表》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十、十、办理因公出国(赴港澳)手续实行专办员制度。在组团单位和专办员制度、责任落实的前提下,经省委、省政府行文批准的重点、大型出访团组,可由组团单位和专办员负责,对党政机关正处级(含正处级)以上人员出访查验身份证原件或户口簿原件。颁照(证)机关在颁发护照、通行证时可不再查验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十一、十一、组团单位在申报出国(境)任务审批手续时可同时向出国人员审批部门申办人员审查批件。十二、十二、本通知由省外办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xiexiebang推荐)

【发布单位】82102

【发布文号】川委发[2000]42号 【发布日期】2000-10-12 【生效日期】2000-10-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意见

(二000年十月十二日川委发〔2000〕42号)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以下简称中央11号文件),对发展小城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省小城镇建设,现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一、认真学习,深化认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工作

中央11号文件是关于小城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推动我省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央11号文件就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战略意义、指导原则、规划布局、经济发展、投资体制、建设用地、户籍管理制度、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领导等10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要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抓好落实。我省小城镇建设试点6年多来,虽然有了良好开端,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按中央11号文件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必须通过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才能达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到2010年末期,我省小城镇试点镇达到1000个,吸纳农村人口1000万以上,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小城镇为载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提高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和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向农民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改造传统意识和习俗,从整体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发展,拓展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选择,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认识统一到中央11号文件精神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西部大开发中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切入点,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以推动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二、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特色,实现镇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跨越式发展

发展镇域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关键是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走出自己的经济发展路子。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逐步形成以商贸流通、旅游开发、市场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小城镇建设的支撑点,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创造良好条件,鼓励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进镇经商办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空间和门路。要抓住国有企业战略改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吸引技术、资金、人才和相关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优化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逐步构建起高效农业的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把农民引向市场,增强农民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造条件,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把小城镇建设与建立农村市场体系结合起来。要逐步提高市场建设水平,完善市场功能,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结起来,提高农业效益。

三、三、深化改革,落实政策,为小城镇建设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权让利,落实政策,搞好服务,支持小城镇发展。我省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涉及到小城镇的规划布局、经济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等方面。现在关键是狠抓落实。落实政策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认认真真地解决试点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各地要对近年来小城镇建设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清理,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逐项解决落实。对那些政策长期不落实的地方和部门,要采取措施,限期改正。其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中央和省上文件精神,结合西部大开发,研究制定一些更为优惠的扶持政策,支持小城镇建设。第三,要保证政令畅通,健全督促检查制度,确保政策落实。第四,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阶段解决试点中的突出问题。在规划的编制、评审和审批过程中,要按照优质、高效、经济的要求,积极帮助和指导试点镇,尽快完成这一基础性工作。在建设用地的征用上,要进一步坚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树立土地开发为小城镇建设服务的思想,不断探索小城镇土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形式。对试点镇建设项目用地,既要坚持国家大政方针,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措施,确保试点镇能够及时征地、用地,推动试点工作。

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融资体制,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经验,逐步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发展小城镇的路子。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农民进镇建房,建设小城镇。同时,省财政、扶贫、以工代赈、计划;水利、交通、邮电、电力、金融等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重点扶持试点镇的电网改造、镇区道路、给排水、环境等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各市、地、州、县(市、区)也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小城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四、四、科学规划,建管并重,把小城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各地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抓紧修订和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科学规划,建管并重,加强管理,依法治镇,提高小城镇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规划的编制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经济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规划要服务和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把握好小城镇的发展特色和建设方向,既要适度超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又要切合实际,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必须依法行事,按程序办理,确保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要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搞好综合配套建设。小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根据自身的自然、地理、交通条件,特别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以及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人文、自然景观,塑造不同的建筑风貌,切忌千篇一律,百镇一色。要注重建设质量,提高建设水平,促进小城镇建设再上台阶。

加强管理,是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健全城镇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依法治镇,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规划、建设、绿化、卫生、文化、交通以及市政设施等进行全程监管。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城镇化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逐步形成适应城镇要求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村两个文明共同进步。

五、五、加强领导,协同配合,不断推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

小城镇建设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非农化社会变革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层次、多领域,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领导,协同配合,打好总体战。发展小城镇,要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放权让利,处理好发展镇域经济与壮大县域经济的关系,支持小城镇建设;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投人,处理好政府适当投人与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小城镇的关系。要健全领导体系,特别是那些机构不完善和今年新增加试点任务的地方,要尽快落实。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为基层着想,切实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各试点镇也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镇的精神,知难而进,努力实践,在试点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要继续推行领导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完善领导和部门联系镇制度、现场办公制度、定期会议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掌握动态,指导工作。要对小城镇建设进行目标管理,逐步建立淘汰机制,对那些通过一段时期的试点,发展缓慢,变化不大,不能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的镇,要淘汰出局。要及时总结试点中的先进经验,通过典型引路、重点帮扶等措施,不断推动全省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