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师《中级农业专业》:无公害农产品
经济师《中级农业专业》:无公害农产品
(一)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和内涵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制度所遵循的法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的政策依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是全面规范农产品认定认证、监督管理的法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规范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印制、使用、管理等工作。《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规范了认定认证工作的行为。
(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标准依据
产品标准、产地环境条件、投入品使用、生产管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技术规范。
(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组织机构及管理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承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五)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程序要求
1.产地认定程序。申请→初审、复审、现场检查、产地环境检测与评估,终审结论。→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地证书有效期3年。
2.产品认证程序。认证申请、初审、复审、终审和颁证。产品证书有效期3年。
第二篇:经济师《中级农业专业》:绿色食品
经济师《中级农业专业》:绿色食品
(一)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内涵
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三个显著特点:良好生态环境;全程质量控制;统一的标志与管理。
(二)绿色食品认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据
1.绿色食品认证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违法行为处罚暂行规定》《认证机构及认证培训、咨询机构审批登记与监督管理办法》《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检查员注册管理办法》《绿色食品企业检查工作规范》。
2.绿色食品认证的标准依据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和贮运标准、抽样和检验标准
3.绿色食品认证的组织机构及管理
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认证和管理机构。
(三)绿色食品认证的程序要求
八个过程:①认证申请;②受理及文审;③现场检查、产品抽样;④环境监测;⑤产品检测;⑥认证审核;⑦认证评审;⑧颁证。
第三篇:经济师《中级农业》辅导:农业技术推广
经济师《中级农业》辅导:农业技术推广
中级经济师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与职能(Z)
农业技术推广(内涵):使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实践转移和扩散,是把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过程,是联系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生产技术开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催化和反馈两个基本职能。
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S)
1.选定推广项目
2.推广试验
3.示范
4.推广
5.反馈和改进研究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L)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实施技术推广的组织机构和农业新技术的潜在使用者;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既包括农业科技成果,也包括制度设计。
高效率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满足条件:
1.推广体系应该像研究体系一样社会化,由公共部门管理和支持。
2.推广组织应该统一化。
3.推广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4.推广体系应该与研究体系密切联系,注重沟通和信息交流,使农业科学研究更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L)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采取的主要是传递服务模式,在实践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项目推广模式。
第四篇:经济师《中级基础》:农业增加值
经济师《中级基础》:农业增加值
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农业增加值含义:
农业增加值是指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在一定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农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2、中国农业增加值的核算
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即用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增加值。
农业总产出是指核算期内农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计算方法采用产品法,即凡是有产品产量的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求其产出。
不变价农业增加值在2000年以前利用外推法和缩减法计算,即不变总产出利用现价总产出速度外推计算,中间投入利用价格缩减法计算。2001年以后,不变总产出改为根据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缩减计算。
「例题」2001年以后,农业不变价格总产出改为根据()缩减计算。
A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B零售价格指数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现价总产出速度「例题」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进行核算。
A支出法 B 分配法 C 生产法 D 收入法
第五篇:经济师《中级农业》:农业企业管理体制
经济师《中级农业》:农业企业管理体制
农业企业组织管理体制
一、建立与健全农业企业管理体制的意义与原则
中级经济师农业企业管理体制是指企业的组织和领导体制,它包括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的划分、组织机构、责、权、利关系,领导制度和管理制度等。
建立与完善农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4)企业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
二、农村双层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指,在我国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由统一管理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管理体制。《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统一经营层次的主要职能:(1)管理协调。行使土地公有权,组织农业基本建设、抗灾;对合作社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对合作社的重要活动规定统一的行动准则和对重大问题做出统一决策等;(2)生产服务。对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统一组织一家一户办不到或虽能办到但不经济的事情;(3)资产积累。管好用好现有的公共积累和固定资产,统一组织,筹划兴办企业。
农业合作社双层经营体制的特征:(1)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过去是集体占有,集体统一使用;而现在,土地仍归集体所有,但承包给农户使用,但农民没有处置权,不能买卖、出租。一些大型农机具、农田水利设施等仍归集体左右,由集体统一筹建和管理。一些中小农具和耕畜等生产资料归农户所有和农户使用。(2)在经营方面,过去是集体统一经营,现在是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3)分配方面,过去是集体统一核算,按共分进行分配;现在是家庭核算,包干分配。农业合作社双层经营体制,把家庭经营纳入合作经济体系,既坚持了公有制,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家庭经营的积极性。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途径:(1)健全农业合作社组织,这是完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组织保证。(2)完善土地承包形式,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实行“双田制”;搞好土地的定等估价;实行土地调整、转包和转让;实行土地有偿承包制度。(3)加强制度建设。(4)发展集体经济。(5)强化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