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时间:2019-05-12 19:0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第一篇: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滕明佳

四川省营山县农业局637700

我国“入世”后农业面临的冲击主要是产品冲击。我国农业由于分散经营、规模小、批量小、质量差、劳动生产率很低。因此,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是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营山县本着“立足资源、科学规划、集中开发、发挥优势”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养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畜牧、果品、水产四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供求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产品出现“卖难”、“买难”等问题。一方面,一些农产品因品质低下卖不出去,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营养和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些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发展创造了无限生机。怎样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呢?为此,笔者对营山县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对策及建议。

1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战略意义

1.1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外实践证明,选择一些优势农产品,在优势产区进行标准化生产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社会和企业生产成本,从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应对“入世”挑战,在最能够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地方,建设质量高、规模大、成本低、品牌强的标准化生产优势农产品基地,构建一批有区位品牌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有效抵御国内外农产品的冲击,扩大农产品外销,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有利于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合作。

1.2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首要的是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无公害优势农产品,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无公害优势农产品在形成一定规模后,能够显著促进产区加工贸易业的发展,带动储藏、运输、市场营销等服务业的发展,显著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3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立足国内、省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范围、深层次地调整和深化资源配置,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可以打破旧的生产格局,扬长避短,最大限度挖掘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和增长点。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可以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示范和带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在营山现有县情和土地经营制度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因此,推进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不仅是战略选择,也是大势所趋,是一件与时俱进,关系农业大局的大事。目前,营山农业总体上已经具备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条件,时机比较成熟。农产品供求实现了总量平衡,年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供求关系和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有进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而无公害农产品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应不失时地推进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工作。

2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营山县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作起步于2000年,至今全县已推行国家和行业标准9项,制定地方农业标准和技术规程1项,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000hm2万亩,已有1个农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1个农产品基地被认证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农产品基地已申请认证,1个无公害农产品已注册商标,1个农产品已申请注册,1个农产品被评为四川省西博会优质农产品奖。2003年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达150元。从而使营山的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不断推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制定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简明可行的标准,以此来指导、规范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通过组织实施,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较快地得到推广运用。目前,营山县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还未普及。政府和有关部门还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生产还不了解,实施标准化还不能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2.2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完善。由于农业标准化生产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农产品尚未制订和执行标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3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手段落后。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营山尚未建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之技术力量较薄弱,造成农产品市场比较混杂、消费者难以辨别,制约了农产品标准化推广应用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2.4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小,实施还有一定的差距。示范基地面积还不到全县耕地面积的1%,辐射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尤其是增收的能力较弱,加之龙头企业的带动乏力,名特优新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差,因而对标准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组织,标准化信息传递渠道不太通畅,一些农业标准还没有传到广大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手中,更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和应用。

3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走访调查了解到,虽然我国加入WTO已经两年多了,但农业标准化对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来说还是知识盲区,他们甚至连农业标准化的各字都很少听说过,更不用说对其中的规则、规定有什么了解。因此,必须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墙报、印发技术资料,举办专题培训班、农民技术学校、“绿色证书”培训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送科技下乡等方式,借助电视、广播及村村通工程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把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概念送到千家万户,让农民朋友都知道和了解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并逐步自觉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2建立和扩大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在严格论证,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五统一”要求(即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重点建立和扩大一批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搞好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创新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经营机制,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探索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发展多种形式的直送、配送,连锁服务。

3.3抓住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在这一点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抓住主导产业、优势农产品、选择重点,力争在3年内逐个制定和实施系列标准,使农业标准化延伸到整个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及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检测工作。

3.4以点带面,努力抓好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和推广

农业标准化关键是抓好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才能变成现实的效益和成果。充分发挥和利用农业推广体系的作用,搞好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重点推广以抗病虫品种、生物农药及保护天敌等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筛选、推广高效低残毒农药品种,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推广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技术和控氮技术;倡导使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重视发挥典型户、农产品商品基地;养殖基地和充分利用科技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示范培训,建立咨询服务,落实推广措施,使农业技术标准一直贯彻到农户和企业,使标准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3.5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名牌农产品

要搞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就得把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名牌农产品作为推行农产业标准化的重要内容,对已经形成的名牌农产品要标准化生产,扩大规模,要加强技术攻关,尽快培育开发一批新的名牌农产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名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单位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保障体系,并按照产业化模式进行经营。

3.6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积极探索实行市场准入方式、方法,搞好试点,稳步推进。市场准入要从产品基地抓起,在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的基础上,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切实把好市场关,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准进入指定的市场和专营区出售,建立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市场,在超市设立专营柜或设专卖店。建立专门质检机构,配备必要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集贸市场农产品开展质量检测。

3.7加强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管理和执法监督

按照《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搞好农业投入品使用的引导和推广。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搞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严厉查处超标排放污染的企业和单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对查出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要依法及时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引导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3.8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切实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成立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对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目标、措施和重点进行安排布署。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作涉及到农业、技监等多个部门,各责任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抓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及许可制度,推动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作的开展。

作者简介

滕明佳,男,41岁,四川省营山县农业局工作,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

第二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

一、引言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禽养殖、设施菜已成为我县大多数乡镇增收富民的主要渠道。但同时仍存在一部分乡镇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而目前我县农户收入构成的基本情况怎样,农业产业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作用有多大,亟待深入调研。为了获取有关农户收入状况的第一手材料,以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农户收入构成的影响,我们在11月初选取沙坨子、榆树林子、小寺沟、平房4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沙坨子乡是我县食用菌生产量最大,发展最好的乡镇,被称为“中国北方食用菌第一乡”,榆树林子镇是我县设施菜特色镇,小寺沟则是我县畜禽养殖特色镇,平房乡的畜禽养殖发展得也不错。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在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进行,然后通过对不同产业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在总体把握农户收入构成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具体作用及影响农户收入构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为更好地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合理建议。

1、相关概念界定

(1)农业及农业收入:这里的农业指农、林、牧、渔各业,是一个广义概念。农业收入亦即经营农业所获取的收入,包括从事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所获取的收入总和,而从事非农业(包括外出打工、个体经营等)获取的收入则是非农业收入。

(2)农户类型:根据农户劳动力从事的产业及农户收入的构成的不同,将农户分为纯农户和兼业农户两种。纯农户,指家庭劳动力全部从事农业,家庭收入也全部是农业收入的农户。兼业农户,指同时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经营的农户,农户中可能有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有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或者劳动力在农忙时从事农业,农闲则从事非农经营。

(3)总收入、纯收入与净收入:

总收入=基本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基本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农业收入+其他非农业收入

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投入的物质生产原料成本

净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2、调查程序

1、选取调查对象:4个乡镇(每个乡镇选2个村)。

2、对所选择的乡镇、村组进行总体情况的调查。

3、在了解乡镇、村组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分别选取3—5户具有代表性的纯农户、兼业户,对其2003—2004年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

3、调查对象

这次调查中,对4个乡镇87个村的部分农户进行了调查。所选样本村数10个,样本农户数为22户。其中,在沙坨子乡22个村,选取了情况大庙村、庙后村和沙坨子村,共1260户、5043人,特别调查了该乡双百亩花香菇科技示范园区暨下岗职工再就业孵化基地;在榆树林子镇30个村,选取了郑杖子村和百岱营子村,共694户、2775人,特别调查了村民刘利峰、宋英山两户;在小寺沟镇19个村,选取了养殖专业村胡杖子村和养殖重点村单家店村、佟杖子村,共803户、3215人,特别调查了新建的雅图沟金泉养殖场和单家店6户群众合伙建设分户饲养的养牛场;在平房乡16个村,选取了东樱桃沟村和太平梁村,共744户、2976人,特别调查了该乡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太平梁李龙江养牛厂。

西红柿

25,000斤

0.5

12,500

8,000

25,500

20,000

黄瓜

35,000斤

0.6

21,000

畜禽养殖

——

——

——

——

1,000

——

——

——

——

——

300

——

——

——

——

——

50

——

玉米

1000斤

0.5

500

166

334

——

说明: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将食用菌、设施菜、玉米全部按照单位亩产计算。

分析:三大特色产业中,食用菌增收最为明显,每亩纯收入为26,350元,不过前期有一定的固定投入,技术要求也比较高;设施菜增收也比较见效,每亩纯收入为25,500元,但前期投入太高,每个棚20,000元,而且投入时间和精力也很多,一年四季不能闲;畜禽养殖,规模扩大存在困难,不仅投入增加太大,而且人手不够。但相对于种玉米,每亩纯收入仅334元,三大特色产业的确诱人。

三、影响农户收入构成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县农户收入构成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农民本身素质因素。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主要发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区位因素:此次调查的4个乡镇中,沙坨子、小寺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农户收入受区位制约较少;榆树林子因靠近凌源,许多农副产品都可以拉到凌源销售,比较方便,但受农户自身交通工具限制;平房区位条件较为恶劣,因而农户增收缓慢。

(二)资源气候因素:沙坨子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铁选业的发展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榆树林子气候独特,所产的设施菜、花卉质高价低,已成为邻近市场的品牌产品。

(三)经济发展水平

1、产业化水平:沙坨子乡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化水平较高,有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区4个,保鲜库26个,菌袋厂1家,龙头企业18家,有资质的菌种生产户15家,占全县的60%,交易市场1个,农民经济人270人,食用菌协会6000人,因而全乡有6200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占全县总户数的75%,农户从食用菌上人均增收1000元。

2、市场交易水平:沙坨子乡有食用菌交易市场1处,农资交易市场1处,食用菌保鲜库26个,方便了菇农的产前原辅料购买和产后的产品销售,因而有75%的农户靠食用菌增收致富;榆树林子镇建有1处较大规模的果品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年交易额达4600万公斤,有力地促进了榆树林子设施菜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一些邻近市场的农户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天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采摘新鲜产品出售,既可卖个好价钱,又减少了许多成本。

(四)劳动力素质

1、观念因素:农民素来守业意识强,创业意识弱,等、靠、要的思想还很严重。沙坨子乡虽然有75%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但剩下的农户除了邻近市场做点小买卖外,尚有一部分农户仍然固守旧业,抱着“宁可日子舒服过,也不冒风险”的想法。

2、学历与技术水平: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沙坨子乡的劳动力学历水平要较其他乡镇高,全乡15722名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有116人,高中及中专2038人,初中7451人;而平房乡的10041名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没有,高中1433人,初中6667人。农业产业化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特别是食用菌和设施菜,一是技术不过关,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虽然所调查的4个乡镇都成立了食用菌协会,都有专职的技术人员,但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的程度与效果却不尽一样,沙坨子乡有90%的菇农经过培训,食用菌协会会员发展到6000人,因而坏盘率比较低,为4.25%。另一方面,农户对技术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少农户表示“目前所学的技术仍不够,只要有技术员来培训指导,他们一定肯花时间学习”。此处,对于养殖业,特别是羊的舍饲圈养规模,一般数量达到200只就很困难再扩大规模了。

3、专业化组织程度:农民专业化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沙坨子乡成立了食用菌协会,有会员6000人,农民经纪人270人,保证全乡从事食用菌生产的6200农户家家都有一名会员,在技术培训、学习与指导上联系比较紧密,在资金扶持上也互相帮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乡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但由于协会成立时间较短、组织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以及产业链条较短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统一供应种子、原料和统一产品收购、包装、销售的局面,与科研院所的联合研制和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方面的合作还远远不够,仅停留在技术培训层面。而榆树林子、小寺沟和平房却还没有成立相应的蔬菜协会和畜禽养殖协会,依靠的仅仅是亲戚村邻的指导与互助,既缺乏信息来源,也不了解市场行情。

(五)地方政府执政能力

1、政策引导:指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投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市场建设,主要包括为促进产业发展制定的优惠政策、落实中央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政策引导是影响农户经营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对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沙坨子乡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到位,落实得力。如该乡的双百亩花香菇科技示范园内生产大户杨连叔,获得政府无偿资金1万元,国家贴息贷款5000元,自己投入6.8万元,年生产食用菌3万盘(袋),纯收入可达近10万元。4个乡镇的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发放都比较到位,人均粮补7.35元基本到户。

2、基层干部带动能力:实践证明,村领导班子比较得力的村,村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农户收入普遍提高。在沙坨子乡,60%的党员和80%的村干部首先带头搞起了食用菌生产,在学透了技术、摸透了市场,赚了钱、致了富后,又带领所在村农民搞食用菌。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县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农业,耕地面积按71.4万亩算,人均只有1.8亩,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终将受到耕地资源瓶颈的制约。一方面,粮食单产无法提高,粮食价格比较低;另一方面,增加农业收入也无法靠扩大规模来实现,进而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注定无法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源泉。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即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一是当地的非农工作机会,二是外地的非农就业机会。然而,由于我县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能够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外地的就业信息也比较匮乏,加上大多数农民不愿意离土离乡,劳务经济所能产生的作用相应减弱。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我县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但是,我县三大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制约因素:食用菌产业,存在菌种质量质量不过关、坏盘率比较高,原辅料来源受限或成本较高,部分农户技术不过关,部分农户没有足够资金,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营销渠道不畅通,市场价格不稳等等问题;设施菜产业,存在因所购买私人品种不过关导致减产滞销的问题;畜禽养殖业,存在羊的舍饲圈养技术不成熟。而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产业链条不够长,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组织程度不高,市场发育迟缓,交易信息闭塞,交易量上不去。

因此,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政策引导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按有关条件继续给予发展特色产业贴息贷款支持,管好用好小额信贷及扶贫贷款。农口部门都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谋划和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资金实行打捆使用,重点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小额信贷不仅仅限制在支持食用菌产业上,其他特色产业也要安排财政贴息贷款和扶贫贷款。

2、要主攻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只要能与生产基地有机结合,只要能带动农民进市场,只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就应该一视同仁地给予扶持;要按照省市重点龙头企业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龙头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龙头企业的自身素质,提高龙头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尤其要注重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积极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打造龙头企业的精品名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大力倡导农民自主自立的产业化组织。重点鼓励发展由政府支持、民间自办的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组织,如农民协会、农业(作物)研究会、农民合作社等,形成上下贯通,相互联结的网络。最终形成农民自愿参加和自主运行,与政府机构脱钩的自立农业产业化推广服务体系。目前则应鼓励现有各种官办、社区或乡镇办和民办的各种农业服务推广组织,在不搞垄断、不厚此薄彼、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各显其能,共同发展,自愿走向联合。在发展中有意弱化官办意思,使之形成具有广阔前途和长久生命力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4、积极培育发展、搞活壮大一批专业市场和农产品“一条街”。可以采取政府出资搭台,农民经营得实惠的举措加快建设。由政府筹资食用菌交易市场周围的空铺面统一承租下来,建设一条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农民街”,县直各有关部门及乡镇积极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对农户经销农产品给予帮助,鼓励全县农村种养、加工大户和有一定经商头脑的农户来“农民街”经营,特别是对那些由于城市扩建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优先安排。实行政策倾斜,对到“农民街”经营的农户,两年内免铺租、免税收、免工商管理费。这样既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就业舞台,也可为平泉的特色农产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打开一个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大门,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5、增强乡镇执政能力。乡镇执政能力表现在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四个方面。首先是谋划发展,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选准一个主导产业,制定战略,合理规划,提出思路,重点扶持、重点推进;其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承担起引导、扶持农户的责任,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风险。同时,要建立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6、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民的经济利益关系。目前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大都是松散的、不稳定的、低效益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好产业化内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利益过多地倾斜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在产业化内部缺少科学的、系统化的管理,各个环节松散、脱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健全、是否合理、是否落到实处。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有的地方搞的“订单农业”,订单兑现不了,这里除了法律意识淡薄、合同不尽规范等问题外,最严重的原因还是利益分配关系没有处理好,以至一些地方的产业化经营是松散的,甚至是流于形式的。所以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通过大力整治经济秩序,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环境,加强宣传、培训以及指导帮助,改进龙头企业与农户、中介组织与农户、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以及各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组织的利益分配和联接机制,形成公平合理、利益互惠、平等合作、利润与风险共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原则。

7、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农业、信息、科技等相关部门以及全体农民的共同参与。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方面,构建适合县情的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广泛的信息服务,把有效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送到农户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巨大价值。为保证实用的科技、市场、产品等信息能为当前条件下的农民和农业发展所用,需要建立一些专职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为农户提供高效、专业的信息服务,以保障农业信息体系能够提供大量经过筛选的、符合农民需求的有效的信息资源。

第三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

一、引言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禽养殖、设施菜已成为我县大多数乡镇增收富民的主要渠道。但同时仍存在一部分乡镇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而目前我县农户收入构成的基本情况怎样,农业产业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作用有多大,亟待深入调研。为了获取有关农户收入状况的第一手材料,以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农户收入构成的影响,我们在11月初选取沙坨子、榆树林子、小寺沟、平房4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沙坨子乡是我县食用菌生产量最大,发展最好的乡镇,被称为“中国北方食用菌第一乡”,榆树林子镇是我县设施菜特色镇,小寺沟则是我县畜禽养殖特色镇,平房乡的畜禽养殖发展得也不错。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在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进行,然后通过对不同产业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在总体把握农户收入构成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具体作用及影响农户收入构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为更好地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合理建议。

第四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

一、引言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禽养殖、设施菜已成为我县大多数乡镇增收富民的主要渠道。但同时仍存在一部分乡镇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而目前我县农户收入构成的基本情况怎样,农业产业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作用有多大,亟待深入调研。为了获取有关农户收入状况的第一手材料,以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农户收入构成的影响,我们在11月初选取沙坨子、榆树林子、小寺沟、平房4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沙坨子乡是我县食用菌生产量最大,发展最好的乡镇,被称为“中国北方食用菌第一乡”,榆树林子镇是我县设施菜特色镇,小寺沟则是我县畜禽养殖特色镇,平房乡的畜禽养殖发展得也不错。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在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进行,然后通过对不同产业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在总体把握农户收入构成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具体作用及影响农户收入构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为更好地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合理建议。

第五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文章标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收入状况的调研

一、引言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5,居全市首位。三大主导产业——食用菌、畜禽养殖、设施菜已成为我县大多数乡镇增收富民的主要渠道。但同时仍存在一部分乡镇产业发展

缓慢,农民增收乏力。而目前我县农户收入构成的基本情况怎样,农业产业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作用有多大,亟待深入调研。为了获取有关农户收入状况的第一手材料,以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农户收入构成的影响,我们在11月初选取沙坨子、榆树林子、小寺沟、平房4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沙坨子乡是我县食用菌生产量最大,发展最好的乡镇,被称为“中国北方食用菌第一乡”,榆树林子镇是我县设施菜特色镇,小寺沟则是我县畜禽养殖特色镇,平房乡的畜禽养殖发展得也不错。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在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进行,然后通过对不同产业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在总体把握农户收入构成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具体作用及影响农户收入构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为更好地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合理建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下一页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文章标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1、相关概念界定

(1)农业及农业收入:这里的农业指农、林、牧、渔各业,是一个广义概念。农业收入亦即经营农业所获取的收入,包括从事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所获取的收入总和,而从事非农业(包括外出打工、个体经营等)获取的收入则是非农业收入。

(2)农户类型:根据农户劳动力从事的产业及农户收入的构成的不同,将农户分为纯农户和兼业农户两种。纯农户,指家庭劳动力全部从事农业,家庭收入也全部是农业收入的农户。兼业农户,指同时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经营的农户,农户中可能有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有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或者劳动力在农忙时从事农业,农闲则从事非农经营。

(3)总收入、纯收入与净收入:

总收入=基本收入 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下一页

《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文章标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基本收入=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农业收入 其他非农业收入

纯收入=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 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投入的物质生产原料成本

净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 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下

下载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农业标准化 加快垦区农产品

    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垦区农产品 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以建三江管理局为例 (鸭绿河农场那木斯来)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食......

    农业农村工作重在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业,难点在农民。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地处湖南省会长沙近郊的望城县以十六大精神为指......

    农业农村工作重在增加农民收入

    透过望城农业五种转变的背后,综观我县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1、加大建设投入,在夯实基础中寻找增量。投入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而......

    发展特色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特色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特色农业是指各区域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和较高市......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一、推广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确保生猪健康无疫 1、做好免疫接种: 加强生猪免疫注射,建立有效屏障,是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核心,因此我们因地制宜,科......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小康进程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小康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民族贫因地区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民族贫困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全......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的 建议建设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是我们县“四大转型”加强农业发展的方向,如何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