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农经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及做法[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县农经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及做法[经验材料]
*县农经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及做法[经验材料]--加强体系建设促进农经事业发展
文章转载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农村
经营管理部门历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其体制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而且关系到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能否顺利贯彻落实,因此,建立起高效的农经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市局经管处领导的要求,现将我县农经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主要做法作一简要介绍,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文章转载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农经管理体制的变革及现状
我县县乡两级农经管理体制是随着农经工作职能和任务的变化发展而建立与完善的。自1954年合作化运动以来,县里就配备了农村经营管理人员,1956年在县委农工部下正式建立了农村会计辅导组;1981年县政府[1981]131号文件通知,会辅组改为农业经营管理股,同时,将农业经营管理股划入县农业局管理,属农业局内设机构。1987年又改名为**县农业经营管理站,其性质为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等按专业技术职务执行;2005年3月,经县人事局、县编办[2005]15号文件确定为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与县里其他国家公务员享受相同的待遇。
乡镇农经机构和人员,从1956年起就在各乡镇政府编制配备了一名农经干部,当时叫会计辅导员。主要从事农村三大管理一项分配,同时兼任乡镇财粮管理。此时,农经人员的人事编制在乡镇政府,其工资、福利待遇与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相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经工作的职能和任务也不断深化。1984年,为了加强对乡镇农村提留统筹费的收取和管理,乡镇成立了农村经营管理站。198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起,农经工作逐渐成了香饽饽,按当时县里“优势互补,互为促进,三位一体”的指导方针,将农经、农技、基金会合并组建了乡镇农业服务站,当时是四川省唯一综合建站的改革县。期间,乡镇农业服务站为事业单位,农经干部的身份也从政府工作人员变为了事业人员,其工资、福利待遇按照专业技术职务标准执行。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县委明确将农经管理职能划归乡镇人民政府,农经干部按照公务员条件每乡镇安排一名从事农经工作。由于当时公务员条件要求较高,符合条件的农经干部不多,因此,改革一直未落到实处,这样一直延续至2004年。2005年按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渝办发[2005]27号文件精神,将符合条件的乡镇农经干部经过考试考核,录用为乡镇公务员。我县82名农经干部中,除去10人超龄,2人放弃考试和近几年退休20人外,其余50名都录用为乡镇政府国家公务员并从事农经管理工作。
二、主要作法及经验
我县农经管理体制之所以得以理顺,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是积极主动回报,争取领导重视。在机构改革时,县局、站多次向县领导书面或口头汇报,阐明农经工作行政执法、行政监督、行政管理的职能和任务,强调其重要性,从而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2001]14号文件规定,为加大农经工作力度,把乡镇农经职能收归政府。同时,县有关领导在乡镇机构改革会上强调,各乡镇在机构改革期间,必须从现有农经干部中确定一名专人从事农经工作,不得造成农经工作断档。2003年县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时,县委决定将农经站改为农经科,属农业局的内设机构,纳入国家公务员序列。由于当时受条件和指标的限制,我们自己报告要求不改为农经科,仅管如此,我们认为县政府领导是重视农经管理体系的。
二是协调部门关系,争取部门支持。关于农经体制问题,我们在向县委、县府领导回报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地与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人事局等相关部门汇报,沟通协调部门关系,争取各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真诚也感动了他们,县人事局领导和公务员管理科长多次带领我们到重庆市人事局回报。关于我县农经体制设置方案,也得到了市人事局的同意,从而使得我县乡镇从农经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工作早于其他兄弟区县落实。县农经站也于2005年3月份正式依照公务员管理,其职工参加国家公务员增资调资改革。县编办还以**编办好[2005]54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县农农经站七大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
三是找准自己位置,做到有为有位。机构改革后,尽管县农经站经费紧张,但我们仍然定期召开农经工作会,在会上一再要求农经干部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在全县营造一个“农经事业有人才、农经干部有事干、农经干部能干事”的良好氛围。这样,我县农经工作不管是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等都做出了一些成绩。农经干部求真务实,勇于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品格和作风,不仅普遍赢得了县、乡镇领导的赞扬,而且有的农经干部还被委以重任。在转公仅短短半年时间内,我县乡镇农经干部已有一部分人担任了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职务。县农经站经过几年的努力,也不断走出了低谷,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办公设施不断改进,职工待遇不断增加,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四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农经技能。农经队伍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经管理工作的成败和农经队伍在领导和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因此,近几年来,我们除认真抓好业务工作外,着力抓好农经队伍自身素质建设。特别是在2001年机构改革后,农经职能收归政府,农经干部仍留在农业服务中心,这样,就形成了农经职能与农经体系“两张皮”。乡镇农经队伍就出现无人管、无人问的现象,农经干部在思想上呈现出“懒、散、痪、推”的状态,工作无人抓,事业无人干。在这种情况下,县农经站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回报,并立即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召开有乡镇领导、农经干部、县属相关部门参加的农经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农经体系和职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县农经站还组织农经干部进行了培训。在培训会上明确提出在农经队伍中开展“有为才有位”、“今天在岗无所谓,明天下岗流眼泪”的大讨论。通过这些举措,使农经干部的思想从迷雾中解脱出来,提高了认识,端正了工作态度,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积极性倍增。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农经干部参加函授和自考,使农经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2001年机构改革时,乡镇农经干部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4人,现在50名农经干部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6人,其中本科10人。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我县农经管理体制建设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10名超龄农经干部现仍留在农业服务中心面临二次改革。二是农经干部属国家公务员,政府可随意调整工作,导致有个别人招录过去没有从事农经工作。三是对乡镇农经干部的管理和考核等还缺乏有效的办法。四是县农经站仅管县下文认可依照公务员管理,但市人事局尚未审批。五是县农经站机构级别尚未理顺,职工的非领导职务上不去。因此,尚需认真研究,继续争取,积极探索。
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们将带领全县农经干部围绕“三大管理,四项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做好新时期的农经工作,为建设和谐**县作出新的贡献。
**县农经站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五日
《*县农经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及做法[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农经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及做法[经验材料]。
第二篇:国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做法和经验
帮助流浪孩子早日回归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答问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卫敏丽)作为社会特殊群体,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和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有效保护流浪儿童权益,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近日,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部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
26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
问:为什么要在全国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
答:针对未成年人被胁迫、诱骗、利用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为全面、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目标,在充分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民政部会同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部等部门从2011年底到2012年底在全国开展以“保护儿童,告别流浪”为主题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帮助流浪未成年人顺利得到救助保护,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防止其再度流浪。
问:“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答:“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依法严厉打击拐卖、拐骗未成年人以及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等活动,积极主动救助和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告别流浪,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并致力于通过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建立流浪未成年人长效救助机制。
多方参与 共同治理 有效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权益
问:民政部门如何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
答:为推动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作为牵头部门的民政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的作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流浪未成年人主动救助、教育矫治、回归安置等工作。
——健全跨省接送机制,积极推广新疆“接流浪儿童回家”的做法,督促流出地民政部门主动与流入地做好沟通交流,及时接回并妥善安置流浪未成年人。
——开展经常化的主动救助服务,以救助保护机构、救助服务点、救助专用车为依托,根据流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其接受救助,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打拐”专项行动,及时接收公安机关解救、护送的未成年人并做好救助服务。——切实履行民政工作职责,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孤儿保障、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情况评估,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解决实际生活困难,防止其再度流浪。
问:各部门在专项行动中如何分工协作?
答:专项行动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协作机制。一是公安机关要强化街面巡逻查控和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治安管控力度,以车站广场、繁华街区、旅游景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未成年人集中活动和露宿场所为重点区域,及时发现并查处侵害流浪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还要强化接处警工作,凡接报或发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案件线索的,要在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核查甄别。民政部门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和解救工作,及时接收公安机关解救、护送来站的未成年人并做好救助服务。
二是公安机关和民政、城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把积极引导护送流浪未成年人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抓实抓好。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警务进社区的工作优势,建立社区流浪未成年人发现和报告机制。民政部门要开展经常化的主动救助服务,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其接受救助。城市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及时发现和劝导流浪未成年人,告知协助公安或民政部门做好救助保护工作。
三是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四是教育部门要及时安排返乡适龄流浪未成年人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做好接收工作,对职业学校接收的家庭经济困难并符合条件的返乡未成年人予以资助或减免学费;对不适合入校接受教育的,要支持救助保护机构开展替代教育,做好教育矫治。
五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劳动年龄内符合条件的流浪未成年人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
六是卫生部门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急病救治绿色通道,指导定点医院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及时救治患病的流浪未成年人。
加强督促检查 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问:如何确保“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答:为确保“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民政部将联合相关部门适时进行督促检查,评估专项行动工作成效,及时通报专项行动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协调解决专项行动遇到的问题,确保专项行动如期实现工作目标。
同时,建立专项行动绩效评价制度,把未成年人外出流浪减少数量、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数量、教育矫治成效、协作配合情况等作为专项行动重要考核指标,并在中央财政分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和进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考核时统筹考虑。
问:目前“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怎样?
答: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对专项行动进行了通报。目前,各地正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动员部署专项行动,河北、云南等省已经开始部署专项行动。
第三篇:正规化建设经验做法
坚持高标准
落实高要求 不断推进人武部正规化建设上水平
——广元市利州区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做法
(2012年8月)
今年初,我部受领军分区正规化建设试点任务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两级军区和军分区党委、首长关于加强正规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的方法和路子,坚持高标准,落实高要求,不断在基础性、经常性、规范性上下功夫,推动了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科学发展水平。
一、明确思路,提高认识,打牢正规化建设思想基础近年来,我部各项建设发展成绩较为突出,先后被省军区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但在如何抓好正规化建设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成败;抓好正规化,首先思想上要正规化。为此,我们从思想根源抓起,凝心聚气,打牢了正规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认真学、反复学,在学习中理清思路。学习是提升思想观念、思维意识的唯一途径。学理论,先后采取党委会、干部职工大会,反复学习胡主席依法从严治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两级军区首长批示,认真领会两级军区和分区首长的重要指示,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清了正规化建设是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要求。学要则,反复学习成都军区下发的正规化建设要则和省军区考评标准,对战备工作、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工作、装备工作、国防动员7个方面32个大项168个小项进行了逐一学习,为做好正规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学业务,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岗位练兵和岗位成才活动,熟练掌握各自岗位目标要求,明确了培养“全能型”干部的思路,将职工作为“准干部”,划分了3大类28个岗位,为确保正规化建设顺利开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党委统、群众议,在讨论中掌握标准。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各级意见建议,在讨论中掌握了正规化建设标准。向上请教,对正规化建设中存在的难点,积极向分区党委和首长请示,请首长检查指导正规化建设进度,不断在建设中发现不足,改进提高。纵横分析,通过党委会和干部职工大会,纵向分析,认清人武部的发展趋势在上行,还是在下滑?是发展还是徘徊不前?横向分析,认清人武部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单位自身的优势和弱项是什么,统一了标准。深入讨论,及时采取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干部职工和基层武装部对正规化建设的意见建议,反复讨论“正规化建设如何抓、抓什么、怎么抓出成效”等,经过3次党委会和5次干部职工大会讨论研究,制定了《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实施方案》。
(三)走出去、请进来,在借鉴中明确目标。参观见学,先
-2-后组织5批人员共22人次,到南充军分区、广安军分区、眉山东坡区人武部、乐山市中区人武部等单位参观见学,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现场解疑,邀请分区机关业务人员、区国土、城建、林业、环境、文体等单位人员到人武部现场进行指导,对设施的配备、环境的规划、建设的标准、安全的防范等多方面进行了现场答疑,明确了正规化建设的目标方向。
二、立足标准,着眼长远,提升正规化建设质量水平硬件设施是正规化建设的基础,是完成中心任务的物质要求。软件建设是正规化建设的依托,决定着硬件本身作用的发挥和功能的拓展。制度建设则体现了正规化建设的成败,是落实正规化建设要求的关键。我们按照正规化建设标准要求,统筹长远与当前,兼顾硬件和软件,深化创新和发展,提升了建设水平。
(一)抓硬件,确保硬件过硬。结合灾后重建工作,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对办公楼进行了装修,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信息化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在建成集电视会议、作战指挥、视频传输、营区监控、智能(指纹)门禁为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工作需要,修建了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国动委第一主任办公室,健全完善了食堂、保密室、车船库、炮库、民兵训练基地等建设,改造了退伍军人档案室,配置了手摇式密集资料柜,使人武部的网络化运用、电脑化处理、信息化传输日趋完善。二是办公设施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在统一办公室桌
-3-椅的配备、物品的摆放、设备的设置基础上,重新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碎纸机、干扰器等。注重做到以人为本,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文体娱乐室、阅览室,配套了干部职工公寓楼和食堂,安装了电梯和中央空调,使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库室装备配置与应急应战相结合。紧密结合应急应战需要抓好各库室建设,武器库设置了警示牌、值班职责制度牌、温湿度计等,安装了脉冲电网、红外夜视监控仪和联动报警装置,各库房实现了“三铁一器”,装备摆放做到了“一垫五不靠”,达到了“四无标准”,采取干部住库值班,双人双锁制;应急连装备库按照三分四定要求,购置了一套156人的民兵应急连战备物资器材,规范了机关指挥所和民兵应急连维稳处突、抢险救灾、通信指挥器材;同时还配置了3艘冲锋舟、1辆野战宿营车,确保部队能及时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四是环境美化与政治氛围营造相结合。按照30%绿地面积要求,对营区的绿化进行了改造整治,基本达到了营区绿化标准。同时,大力抓好营区政治氛围营造,按照一流的标准对荣誉室进行了装修设计,达到了声光电效果;将“五句话”总要求、军人核心价值观和胡主席对新时期军队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要求悬挂在营区重要位置;在营区中央设置了12个灯箱展板,建成了一条“政治文化走廊”;英模挂图悬挂在楼道醒目位置,每名干部职工的座签牌和1-5楼电梯门上都制作了军人核心价值观
-4-的具体内容,营造了浓厚的政治氛围。
(二)抓软件,确保软件齐全。按照省军区考评标准要求,按照7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认真规范,保证了“三个做到”:做到既抓全面又抓细节。结合实际制定了《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依据新颁布的《战备工作条例》,补充修订各类预案28个,落实了战备教育计划,完善了战备教案,规范了各种战备值班秩序,加强了战备演练。对40类表、本、册进行统一制作和规范,完善各类工作计划、记录、教育教案38本,做到了全面规整,整齐划一。同时,抓好对各类表册、登记、笔记和计划、教案的格式规范,做到了记录工整,一目了然。做到既抓重点又抓亮点。突出对值班考勤、军容仪表、营门警卫、营院环境、车辆使用、经常性教育、对外交往、安全防范、专武干部管理等重点工作和内容的规范,抓好倾向性问题整治、党风廉政建设、“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预防犯罪等重点教育整顿工作的开展。同时,抓好“五项活动”的开展,即“三责”活动、经常性谈心活动、“帮二助一”活动、家访活动、每月法制教育活动,使正规化建设各项内容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做到既抓结合又抓创新。结合使命任务需要,突出对应急应战、维稳处突课题研究,抓好推演、演练,使“拳头”力量作用发挥明显;结合倾向性问题整治,突出对“六个管好”进行规范细化,尤其是针对私家车多的实际,统一了车辆申报和使用制度;结合建设实际,对库室器材进行了分类细化,对
-5-电视、电话、网络平台进行了集成规范,使创造性开展正规化建设的思维得到拓展和延伸。
(三)抓管理,确保制度落实。细化制度要求,制定了《人武部“六个管好”实施细则》,完善了各类工作考评机制,落实了“三个狠抓”:一是狠抓安全管理。重新修订完善了《人武部安全管理规定》,落实“每日定时安全检查、每周安全隐患大排查、每月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对重要目标、重要岗位、重点人员进行定期排查和政审,尤其是对涉密文件、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加强管理,签订了责任书,防范了失泄密事故案件的发生。二是狠抓岗位管理。明确岗位目标、要求和职责,抓好对值班、值勤岗位24小时不定期检查,定期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思想摸排、政治审查;落实廉洁从政各项制度规定,对新进人武系统人员进行岗前诫勉谈话,使岗位管理透明化、规范化。三是狠抓考评问责。制定了《人武部工作考评细则》,实行量化打分、考评问责,明确考评时间、对象、组织,突出德能勤绩,每周总结,每月评比,考评结果与福利、奖金、评功评奖、晋职晋衔挂钩,增强了各项制度落实力度。
三、紧盯症结,破解难题,确保正规化建设科学持续发展近年来,人武部全面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影响正规化建设的问题和难点。部党委认真研究,制定措施,破解难题,确保了正规化建设科学持续发展。
(一)针对部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不强的问题,建立健全激
-6-励、培养、关怀机制。部分人员抱有“收摊子、混日子”和“到了武装部,不要想进步”的思想,对待工作消极懒散,制约了正规化建设的整体落实。为此,我们从健全激励机制入手,鼓励干部职工岗位成才,倾力开展军地人才培育活动,并抓好人才牵引转换,使每名干部职工都有用武之地。同时,健全进出渠道,积极推荐优秀干部晋职晋衔,将专武干部的使用纳入区委干部队伍调整统一规划,表现优异的职工调整进民兵训练基地和民兵武器仓库职员队伍,激发了工作激情。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力度,想方设法解决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氛围,使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充满活力和后劲。
(二)针对部分人员一日生活制度坚持不好的问题,强化制度养成和奖惩力度。以加强作风养成为抓手,强化制度养成,严格规定了干部职工着装、仪容、举止、礼节、早操、点名、交接岗、战备值班等各项制度要求,从一点一滴培养干部职工良好行为习惯;加强8小时外管理监督,随时保持电话畅通,遇有紧急情况能做到随时到位;加大奖惩力度,迟到、早退、着装不整等除了扣奖金外,还要在每月讲评中作出书面检查,刹住了歪风,正规了秩序。
(三)针对民兵应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加强“五员三手”培育。民兵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发挥与当前队伍的训练和人员素质存在脱节现象,专业性不强,综合素质不全面,-7-导致训练成效不明显,作用发挥不好。为此,我们针对应急处突实际情况,调整民兵队伍建设思路,全力培育“五员三手”,即情报信息员、防次生灾害员、网络管理员、心理辅导员、安全员、神枪手、爆破手、冲锋舟操作手。对民兵应急连重新整组,抽调精兵强将进行优化组合;以班为单位划分专业,在掌握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各专业班重点练自身专业;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比武和各项训练演练,提升了队伍的应急应战能力。
第四篇:社区建设经验做法交流
拓展社区建设新内涵探索社区服务新路子
近几年来,**市**区在推进社区建设中,坚持探索与实践同行,精品与特色同建,按城市社区、场镇社区、农村社区梯次渐进强力推进,逐步推演“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楼院和谐—小区和谐—社区和谐”五和谐的“构建模式”,让社区建设为创新社会管理助力,走出了一条和谐社区建设新路子,为实施市委“两化
互动、统筹城乡”战略起到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促进和推动作用。该区先后获得了“全国社会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等多项殊荣,在第**次全省民政会议上,区民政局被表彰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其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设置,推行社区基层组织新构架
(一)优化规模布局,方便社区为民服务。针对社区居民分布不均、机构设置分散、社区资源难以整合的弊端,该区科学地将全区的居委会及居民小组进行调整、合并,城镇社区一般按照3000户左右规模设置,农村社区一般按照“中心村聚集型、相邻村联合型”等不同模式,以巴山新居100户以上集中聚居区为中心设置,并辐射周边。截止2012年底,全区建成新型城镇社区93个,新型农村社区34个。
(二)优化党组织设置,为社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巴州区始终坚持从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入手,拓展社区党组织功能。一是建立起社区职业化党组织书记队伍,在城镇推行“社区大党委制”,选聘“兼职党委委员”,增加农村社区干部职数;二是建立起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社区党委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共建机制,构建起“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大党建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对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推行组织关系不在现居住地的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人户分离党员等向现住地党组织报到、在社区内过组织生活等制度;四是要求社区辖内单位设立党员服务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区等,更好的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性,为社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三)优化运行机制,强化对社区建设的管理。在社区管理运行中,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是完善建立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六个工作组,为社区施行纵向管理、横向服务、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强力推进社区建设;二是将社区建设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各相关区级部门工作整体部署,纳入对各乡镇(街道)综合目标考核,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三是采取居民直选的办法,选好居民代表、小区单元组长、楼院长、社区民主监督委员会成员等,同时加强培训和管理,使其履职尽责;四是组织居民代表进行讨论,修改完善自治章程,约束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五是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实行部门工作进社区,部门工作从以前的“四进社区”发展到“十进社区”,大幅度地进行职能延伸、服务下沉。
二、夯实基础,搭建社区为民服务新平台
一是为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制定多个规范性文件,将人、财、物下沉到社区、有效地保证社区“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为城乡社区建设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是为社区建设提供完备的功能支撑。严格按照省市提出的标准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建成不低于20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综合用房和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设置 “五室两站两栏一厅一校一场所”(社区“两委”办公室、综治警务协调室、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资料档案室、居家养老服务站、计生卫生服务站、宣传栏、公示栏、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市民学校、文化活动场所)。功能定位是:一是社会事务管理和民生保障救助功能;二是医疗卫生防疫和计生功能;三是科技、就业培训功能;四是商业服务功能;五是宣传文化功能;六是环境保护和社会治安保障功能。
三是为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把社区建设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社区人口多少、工作量大小等因素对社区进行分类,合理确定社区办公经费标准,每个社区每年办公费不低于3万元。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情况逐步增加投入,特别是对集体经济薄弱社区和建设任务相对较重、难度较大的社区,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二是利用特殊党费援建之机,向上级争取资金1.03亿元,建设成24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个社区阵地、144个远程教育站;三是抓住巴山新居建设项目的契机,协助区级各部门,把新型社区融入巴山新居公益事业中,为全区社区建设助力;四是鼓励有实力的老板善捐或来我区投资、打造社区,投资开办二、三产业企业、开办社会化养老院等,为社区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五是建立完善“以奖代补”激励机制,调动群众主动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提高政府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为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按照城市社区7至9人、农村社区5至7人配齐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选齐配好居
(村)民小组长、楼院长并落实考核措施。按照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多渠道选人用人,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等方式选聘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事业心强、爱岗敬业、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逐步实现“一社区一名大学生、一社区一名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加强社区为民服务的工作力量,增强政府为民服务的活力。
三、优
化服务,实现社区统筹管理新模式
一是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实行准入制,将党建、文化、社保、法律、警务、卫生、计生、体育、科技、环保、环卫等部门工作延伸到社区,并对部门管理的内容和社区协助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化,将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同时规定职能进社区“费随事转”的标准。
二是创新社区社会服务。该区逐步探索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进社区的新路子,培育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组织。一是搭建“第三方平台”,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对城镇流动人口、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困难群体和受灾群体等特殊人群实行高效率、专业化社会服务;二是鼓励和支持发展社区服务业,培育新型社区服务业和服务品牌,如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政、物流和再生资源回收等;三是鼓励邮政、金融、通信、供销、燃气、自来水、电力等公共事业服务单位在社区设点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
三是提升社区安全防控服务。各社区均设立警务室,建起社区调委会、治保会和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巡逻队,深入开展院户联防;在各小区实行物业管理(要求新小区必须实行、旧小区逐步实行),设立保安、保洁,确保社区居民过上文明祥和的生活;建立起楼院长责任制,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等特定对象的管控,逐步实现社区居民共享和谐成果。
四是加强社区文化服务。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全民身体素质出发,普遍建立了市民学校、图书室、健身会所,并利用社区广场、绿地、小区和驻社区单位资源广泛开展了各种社区文化体体育、娱乐活动。一是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健康体育活动,组织了万人长跑赛,成立了篮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二是开展突出民风民俗、倡导孝道文化的“十佳孝子”表彰活动;三是开展川剧座唱、健身操、健身舞、腰鼓等各项娱乐活动;每天早晚,南坝广场、巴人广场、南龛公园、王望山等地随处可见健身的居民;四是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融洽了邻里关系、人际关系,增强了亲和力、感染力,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第五篇: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经验做法
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经验做法
篇一: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汉中市救助管理站
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督促全站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市委、市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促进我站救助管理事业发展,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救助管理发展环境,我站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在借鉴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本单位领导班子作风进行加强改进并创新,具体做法和经验如下:
一、在思想教育上动真格
把干部作风建设列入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加强干部作风教育的强大合力。一是坚持干部教育常态化。各科室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学习教育活动,全站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全系统的“班子成员上党课”或“道德讲坛”活动。二是召开全站作风建设动员大会。认真学习了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作出了工作安排。三是启动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全站干部职工观看了廉政宣传片《生命的代价》,重温了毛主席西柏坡讲话精神。
二、在为民服务上动真格
一是提高窗口人员服务质量。将“认真服务求助对象”贯穿始终,落实“自愿求助、无偿救助”要求,按照“耐心询问、详细甄别、热心服务”的要求高效办理求助人员入站接受救助事宜。二是规范求助接待流程。严格按照救助管理规程的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梳理工作流程,使求助人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三是加强对救助管理区的管理。在救助管理区内增加保安,增加摄像头,确保站内求助人员的安全。窗口人员对当天求助人员的资料及时输入全国救助管理网络系统,并对等记得纸质资料及时进行分类、归档,并安排专人管理档案室。四是接受广大求助对象的监督。设立服务建议箱,主动接受求助对象监督。对求助对象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
三、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动真格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站建立权责明确的精神文明建设体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明确部门分工。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宣传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进一步细化工作措
施,梳理工作思路,明确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范围。三是广泛进行宣传。通过标语、办税厅显示屏等形式,宣传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作目标和内容,让求助对象享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成果。四是强化督导检查。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核内容,落实执法责任,接受社会监督。
四、在日常检查考核上动真格
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由站党支部牵头,每月进行至少4次以上的作风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干部职工的出勤、参加会议、值班、服务、内务管理等情况,对日常督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现象,从严从重进行处置,并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发现问题严查严处。针对明察暗访发现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的问题,站长、党支部书记要对此进行严肃的诫勉谈话和批评教育,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通报批评,起到真正的警示教育和监督检查的作用。三是强化外部监督。采取设立民主监督员一职、接受媒体监督和举报投诉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各办公室岗位作风建设情况。
五、在制度约束上动真格
一是明确职责职能。根据新的调整和分工,通过站领导班子的讨论和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各科室的职责职能,建立起了职责明确、团结协作、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二是规范
办事程序。为营造“做事讲规范、讲原则、讲程序”的工作氛围,从规范办理业务的程序入手,对各科室的工作业务进行了“程序再理”。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站财务管理办法、窗口服务承诺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值班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规范公文处理程序和会议接待程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通过动真格、出实招,全站干部职工在工作态度上变“应付了事”为“积极思考”,在工作作风上变“消极怠工”为“主动作为”,在遵章守纪上变“被动遵守”为“主动执行”,在工作氛围上变“沉闷压抑”为“简单快乐”,逐渐形成了作风实、勤政好、服务优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救助管理行业形象。
2015年3月3日
篇二:岔河镇作风建设经验做法
岔河镇作风建设经验做法
切实抓好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是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形象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搞好镇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在这方面,我镇党委近来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镇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大局,大力推进镇村两级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着力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素质,树立政府机关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广大镇村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的两个文明建设。
一、加强镇村两级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重视和坚持把加强镇村两级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把2011年作为作风建设年,通过逐渐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运用活动载体,富有成效地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和整顿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强化学习抓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1、今年以来,我镇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提高镇村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来抓,采取定期学习、专题座谈,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多层次学习教育活动,重点抓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两个务必”的学习教育,以及省、地、市各种会议的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乡镇、服务型机关。努力实现服务质量要有新提高、廉洁自律要有新成效、队伍建设要有新面貌、各项工作有新举措等“四新”,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将他们打造成一支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干部队伍。
(二)注意把学先进与排找自身差距结合起来,努力解决自身存在的不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对照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对照本单位、本人实际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客观全面地分析存在问题,围绕目标找差距、拿措施。找加快发展、争创一流上的差距;找顾全大局、执行民主集中制上的差距;找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上的差距;找克已奉公、廉洁自律上的差距;找迎难而上,拼搏奋进上的差距;找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上的差距,从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的提高。
(三)健全制度抓管理,帮助镇村干部树立行为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园。”为使镇村干部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要求每个干部必须遵守,在机关中建:机关值班制,即每天指定1名分管领导、1名值班干部值班,以此类推,确保每天都有干部值班;工作餐制,即机关干部午餐一律在政府食堂
就餐,来客招待就餐按照标准;重大事项票决制,即对重大事项或发展党员,实行民主投票;政府采购制,即凡购买物品在1000元以上,统一由镇财政所实行政府采购;部门资金“零”分统管制,即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干部选拔作用公示制度,即在选拔干部时实行考察预告;工程建设公开招标制,即实行“阳光操作”,对工程建设一律公开招标。
在村里,我们相继建立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民主理财制等项制度,并以公开栏、意见箱的形式“广而告知”,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
(四)加大对镇村干部的考核力度
考核是落实工作责任制,推动镇村干部努力工作,争做贡献的重要措施。我们以履行职能和完成岗位目标任务为尺度,变定性考核为百分定量考核,细化指标落实措施,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提高可操作程度和规范性,逐条对照,以百分制论高低。干部考核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类,考核结果公示。,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作用的重要依据。奖励先进,一年评不为不称职,予以警告,从而营造争先创优氛围。
(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树立镇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我们把形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转变作风要体现在工作上,把工作推进程度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点,各项工作横向不落后,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超前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方便投资商和群众,在群众中树立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同时,积极开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工作作风向下延伸,大兴真抓实干之风,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一个村,机关和农村干部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把职责与个人奖惩挂钩;镇机关干部采取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形式,帮助其脱贫致富。另一方面,我们先后从交通、饮用水、教育设施、居住环境等方面,千方百计多投入,改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此外我们加强了政务监督,注重倾听人大、政协代表建议,倾听群众意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公生廉、廉生威”,我们认真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时刻注意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从而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起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干部形象。
二、加强镇村两级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体会:
近年来,我镇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赢得了一些荣誉,少数同志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思想有所放松,工作有所松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狠抓思想作风建设,增强越位争先意识,要求各项
工作跳出晶桥看晶桥,跳出溧水找对手,瞄准先进创一流,通过参观学习,寻找差距,明确目标,增强信心,特别是把机关形象建设作为一项凝聚力工程、民心工程和标志性工作来抓,进一步树立“高效、务实、廉洁、文明”的机关新形象,全镇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更新,进取意识浓厚,各项工作争第一、创一流,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进而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抓好镇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围绕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加强教育管理入手,强化约束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多项措施,真正把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近年来我镇党委虽然在加强镇村两级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做,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目前,部分镇村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及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公仆意识不够、群众观念淡薄;贪图安逸享受、不安心基层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组织纪律性差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来解决。
篇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意见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意见
市委书记近期在市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强化三种意识”,特别针对少数干部存在作风漂浮、被动应付、得过且过;工作标准不高、工作质量低;纪律观念淡薄、办事效率低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观念淡薄;玩乐风盛行,上班迟到、早退、炒股、打牌现象突出等问题,提出质量标准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由此可见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改善干部作风,切实服务于民,是我们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在于思想教育
思想决定行为,干部只有在思想上提高觉悟,才能在行为上落实责任感、为人民服务、上进心等优秀素质。深入开展作风教育,是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要作为长期工作来做,时刻不能放松。
(一)结合科学发展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并把它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结合起来,同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党的光荣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等结合起来,使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有效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服务群众,牢固树立“民本位”思想。2004年,中央就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但是一些干部仍然存在“官本位”思想,把自己定位过高,对待群众态度轻慢,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如何使干部官本位思想转向民本位思想,真正与广大群众融为一体,真心为他们解忧排难,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三)强化责任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针对一些干部工作责任感淡薄、做事被动敷衍等现象,要加强社会责任和岗位责任教育,使广大干部提高工作责任心、改变不良工作作风,变被动拖沓为积极主动。
二、干部作风建设的深入在于营造氛围
我认为,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对人们产生的促进力很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要接触各类人群,环境对我们的性格、作风、习惯的影响很大。即使乡政府只有少数干部存在一种对待工作懒散,对待群众傲慢,对待事情互相推诿的状态,也会影响全体干部的工作作风,乃至影响到基础工作甚至中心工作的开展。譬如一场比赛,如果对手毫无激情,没有挑战性,那我们就会思想上懈怠,行为上放松;倘若对手冲劲十足,威胁感强烈,我们必会被激发出热情以及求胜心来。
(一)大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可组织开展读书学习、专
家讲座、知识交流座谈会、岗位培训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进取氛围,提高干部自身素质,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例如学习经济、法律、金融、科技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的能力;学习借鉴其他部门和群众的创造性实践经验,有助于创新工作机制,提高业务水平。
(二)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升工作积极性。各部门可定期评比业务能手、服务标兵等,激励广大干部树立竞争、创优意识,加强工作积极性,逐步形成事争先进、业争一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三)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可定期召开“创新工作意见讨论会”,针对各部门平日工作中存在的程序重复、复杂,工作方法落后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整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保障
2009年,江西全省机关效能年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我乡为进一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大力优化我乡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制定了《朝阳乡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
2009年,我乡大力创新,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组织开展了一般干部职工双向选择工作,在职的70余名一般干部职工参加了双向选择,其中10多名干部职工实现了岗位轮换。选择过程中秉持公开公正、自由选择的原则,选择后各部门
人员配置更加合理化,部门责任更加清晰化:对内由党政办为主,对外以便民服务中心为窗口,综合治理以综合执法大队为主导,人员分工合理,各站、所、办职责明确,切实优化部门格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好的制度是有效开展干部作风建设的强力后盾,没有制度的保障,作风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对我乡存在的一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办事敷衍,工作没有责任感、推诿懒散等不良工作作风,我有以下几点建议意见:
(一)完善工作制度
岗位制度:各部门要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科学界定每一岗位的职责,任务,细化工作要求,量化工作标准,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上出现互相推诿、推脱责任等现象。
责任制度:要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首先接待来访、来电咨询的工作人员,要负责给予咨询者正确的答疑服务,)、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使乡干部的责任更加明确、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对待工作的责任心更强。特别是对外服务窗口,要通过制度规范,使工作人员化被动工作为主动,例如说:可以设置来访登记簿,有的群众来乡里办事不容易,有时候碰到电脑有问题,或者医保还没办好,白跑一趟,这时候,可以主动留下群众的联系方式,登记办理事项,及时办理,主动联系,而不是被动等群众找上门;也可以借鉴灵溪便民服务中心,把工作人员的部门、姓名、联系方式做成名牌放在窗口,使群众更方便联络、咨询,这样才真正做到服
务于民。
考核制度:各部门要制定或者季度考核制度,针对各办公室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进行考核,进行评比,考核优秀的奖励,不达标的处罚,以及进行业务的加强培训。
(二)完善监督制度
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监督是保障。针对乡干部上班时间不在岗、娱乐、赌博风气盛行等情况,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针对必须在岗人员进行定时和不定时双重督察,对其他人员进行去向的不定时督察;督察干部言行:工作时间不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群众监督: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在党政办、便民服务中心等对外窗口设立群众意见簿,方便群众进行服务质量的监督和举报投诉。
(三)完善干部任用制度
我乡近期实行的干部双向选择制度,是乡党委、政府在人事制度上的一次创新尝试。这是民主的择岗制度,在选择中体现出个人意愿,提高了个人工作的积极性。我认为,创新、完善干部任用制度,主要以干部能力为基础,以个人需求为导向,实行竞争上岗。可健全完善干部考察、考核制度,把工作成绩、工作表现细化量化,比如说评分制等,作为评优、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任用干部或调整岗位时,有意愿的干部公开评比、公平竞争,能者上位。
(四)奖惩制度: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能更好地促使其他制度得到有效实施,能提高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