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研究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9:0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研究》。

第一篇: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研究

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1-8-11信息来源:《商业经济》2008年第7期

文/梁彦君辛立秋

外向型农业是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包括高新农业技术)为核心,进行农业生产诸要素跨国界、跨地区优化组合,迅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高市场占有率以及高增值率的农业经济。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发展外向型农业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尤其是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性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在支持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其发展定位的转变,支持农业的功能趋于弱化。

一、国外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

(一)美国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情况

美国的商业性金融包括商业银行、人寿保险公司等私营金融机构的农贷以及个人和经销商的贷款。美国近90%的商业银行经营农贷业务,尤其是设在小城镇的4000多家商业银行,农业贷款一般占其贷款总额的50%以上。各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地理位置等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设在主要金融中心的大银行一般向从事畜禽生产企业和全国范围内的特种作物提供资金,同时,允许设立在分支行的州对大农场乃至小的农业企业服务,特别是为农工联合企业和农产品出口贸易融通资金;设在小城镇的商业银行主要向农户或农场提供贷款,被称为乡村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只提供农业长期贷款。

(二)德国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情况

德国的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各银行都可提供农业贷款,其中储蓄银行共有477家。截止2004年底,其信贷资产规模为22840亿欧元,在农村信贷市场的份额为35%左右,是农村信贷的第二大供给者。

(三)印度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情况

商业银行是印度农村金融的主渠道,但是流向农村的信贷资金从未充分满足农户的需要,因此,印度政府在1969年至1980年依据《银行国有化法案》进行了两次银行国有化运动,直接控制国有银行,并强制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和网点。这一政策的推行与实施,使得印度商业银行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网点数量大大增加,在减轻商业银行压力同时,也增强了商业银行为农村服务的热情。印度商业银行除了向农民提供购买抽水机、拖拉机及其它高价值的农机具、购买牲畜、发展果园等直接贷款外,还向有关农业机构提供间接贷款。自1975年开始,印度政府

设立了地区农村银行,专门为信贷服务薄弱地区的贫困农户提供信贷支持。

二、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大幅度减少

遵循商业化经营的原则,农业银行大量收缩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功能趋于弱化。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为例,从2003年到2006年,农业银行大量收缩其在县以及县以下单位的网点,农业银行减少了23家。2007年5月份,黑龙江省信用联社党委书记李久春在黑河市调研中发现,当时黑河市辖区内的18家农行基层营业网点不断撤离农村地区,部分地区已经出现金融服务真空。农业银行虽然农字当头,但自2001年以来,已经有50﹪以上基层营业机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二)农业银行存在经营风险

农业银行作为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国有银行,其业务对象的重点应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由于农业具有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特性,它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农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农业是集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于一身的弱质产业,这也意味着农业银行不仅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共同面临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而且还要独自承担自然风险,而当前形势下,还难以建立合理的规避和转移这种由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机制。由于黑龙江省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使得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对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很高,农业自然灾害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贷款风险的大小。

(三)农业银行支农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银行贷款供给不足,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以来大规模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从农村部分地区撤出,同时县支行贷款权被上收,在农村地区已成为单一的存款机构,且吸收的存款大多通过上存流向城市,极少回流农村用于支持当地农业的发展。当前农业及农村经济所得贷款数量少,难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在黑龙江省,占有贷款需求60%以上的农民不是靠贷款发展,而是靠贷款维持生存。没有融资渠道,就意味着农业简单的再生产链条可能断裂,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四)信贷支农投放受到制约

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是农业银行信贷支农功能弱化。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来看,信贷支农的主体是农业银行,但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资金回收期长,收益率低而且风险较大,作为商业性银行的农业银行资金投放已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并且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及经营范围的收缩,近年来,农业银行撤并了县以下大部分营业网点,基本退

出了农村信贷市场,长期保持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进一步弱化。此外,由于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差,也影响信贷支农投放。主要表现为:一是信用体系不发达,对农户和农村个体工商户的资信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信用档案,无法进行有效评价和跟踪监控。二是逃废债务现象严重。部分农户信用观念差,认为支农信贷是社会救济,贷而不还。

三、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对策

(一)强化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经济的服务功能

解决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必须扭转商业性金融出现的与农业分离的倾向。鉴于农业发展银行功能仍然缺位、农村信用社实力有待增强、民间金融尚需规范等历史和现实因素,农业银行应是有限度而不是完全的商业化。因此,需要重新调整农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来满足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首先,农业银行应定位于农村高端商业性金融市场,满足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不可盲目撤并农村经营网点,在经济发达地区要扩充服务功能。其次,要发挥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一是要引导农业银行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机会,使商业银行服务农业变被动为主动。二是要引导农业银行创新对农业的金融支持策略,如建立适合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作为对其支持与否的决策依据,推出或强化营销农村经济主体需要的金融产品,建立和完善涉农贷款的营销激励机制等。

(二)发挥农业银行支农的主导作用

发挥农业银行得天独厚的网络和网点优势,支持农业经济建设。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业银行要加快发展相关的业务,使城乡联动优势充分显现,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副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农民增收。选择区位条件好、产业支撑有力、还款来源稳定的县域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予以信贷支持。大力拓展个人消费贷款,农村推广的产品应以个人住房贷款和营运车辆贷款为主打产品,以扩大农行在当地的影响。具体包括: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重点支持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在大力支持大型骨干项目建设的同时,支持能源体系建设,支持符合规划和环保要求的水电建设,为建设农村能源基地提供配套信贷资金。二是支持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上规模、有特色、科技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服务链条延伸到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由主要支持农产品加工环节向支持产前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后转化增值、储运保鲜、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全过程转变;开展农产品套期保值贷款业务,引导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规避市场风险。

(三)加大商业银行支农信贷的有效投放

农业银行及各商业银行要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的原则。结合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与趋势,加快信贷业务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增强支农工作的主动性,通过银(社)团贷款方式、与农信社

联合解决农村不同层次特别是涉外农业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打破区域界限,实行异地融资,促进农村资金融通的有效性、合理性。此外,应该适应市场竞争,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有效供给普遍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风险,使商业银行完全有条件支持农业发展。从维持正常经营和提高盈利规模的角度,商业银行应结合外向型农业资金需求的特点从外向型农业融资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拓展业务,增加利润增长点。在市场广度方面,农业银行应该调整经营发展战略,重视和细分外向型农业融资市场。

农业银行要加快设立外向型农业信贷部门,积极开拓外向型农业信贷市场,培育优质中小客户,重点支持发展有潜力、产品有市场、但资金暂时不足的外向型农业。在市场深度方面,商业性机构应按照市场需求明确市场定位,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基础上,加强业务产品创新和研发力度,积极利用金融产品创新的手段为农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不断满足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融资需求。

(四)整顿农村信用环境

为了提高信贷支农,一个重大的举措是整顿农村信用环境。而实施这一举措的关键是增强贷款诚信保障。一是要严厉打击农村地区逃废债行为,要让债权农业银行全程参与、监督,按照金融债务优先保全原则,坚持债随物走,尽可能得到落实,另外,政府要支持债权农业银行依法起诉及清收贷款,尽力解决司法判决执行难问题,维护债权农业银行合法权益;二是要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广泛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按照信用等级发放贷款证,形成户主登记(建立信贷关系)、农户申请、调查核实、资信许定、核准额度、贷款发放、贷后检查、贷款证年检等一个完整的过程,既方便居民贷款,又降低风险;三是要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农户信用咨询系统,为支农信贷机构贷前信用及财务状况调查提供可行依据。

(五)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农村利率完全市场化将充分发挥市场定价的灵活性,有利于克服农村金融抑制,提高金融企业的竞争能力,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方向,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当然,农村利率完全市场化也会给农行的内部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要练好农业银行内功。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扩大农行贷款浮动利率改革的试点范围,加大试点力度,鼓励各试点县(市)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模式,并注意对不同试点模式的比较,为农村利率完全市场化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赵磊,王金媛.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农业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8,(2).[2]孙艳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C].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7.[3]李孟君.谈我国信贷支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4,(5).[4]刘永强.农业银行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思路[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11)

第二篇: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粮食安全问题是全世界人们长期关注的一个永恒话题。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逐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和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粮食生产环境恶化、种粮成本不断提高和产业化水平仍较低等问题。在当前黑龙江省粮食连年丰收的前提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支农助农的作用,不断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综合功能,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投行业务和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基础建设,以推进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粮食产业;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30-02

一、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分析

(一)粮食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边疆,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以全国1/10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全国1/7的商品粮,粮食供给全国1/6的人口,在全国粮食主产区中牢牢稳固了“排头兵”的地位。

1.逐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足的耕地面积成为黑龙江省固守产量大省头衔的有力保证。2004年以前,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变化不大;2004年开始,特别是随着国家全面落实“一免两补”等惠农富民政策,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维护种植面积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播种面积迅速增加,从2003年的786.3万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1 151.9万公顷。

2.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黑龙江省1949―1982年的33年间,全省粮食产量年均递增2.1%;自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年均递增7%;1990年以来增产明显,且产量基本稳定;进入21世纪以后,粮食产量更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增长。特别是2009年开始,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的重大部署,黑龙江省正式启动了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目前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在4 000万吨以上,粮食商品量3 200万吨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 570万吨,粮食商品量达到4 465万吨,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丰收,首次超过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的河南省。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夺得全国双第一,粮食总产达到5 76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8%。

3.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黑龙江省作为产粮大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合理,大型优质客户资源丰富,为粮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全省农产品加工量达到3 500万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 7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近150户。全省种植业基地面积发展到8 600万亩,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初步形成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畜禽、乳品和山特产品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二)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黑龙江省在发展粮食产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粮食产业发展的步伐迈的还不够大,与农业大省的发展定位尚有差距。

1.粮食生产环境恶化。土地资源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开垦、放牧和大量的建房,忽视了对黑土地的保护,导致耕地被毁,生态环境恶化,水土大量流失。据有专家预测:黑土地水土流失如果不加快治理,再过40年,北大仓的黑土地将不复存在。

2.种粮成本不断提高。近几年,虽然国家支农力度加大,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但受种粮农资价格、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直接费用以年均8%―9%的速度攀升,粮食纯收益呈下降趋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粮食生产受到威胁。

3.产业化水平仍较低。目前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速度、产业化程度均属于较低的省份之一。拥有资源优势的黑龙江水稻产区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区,发展潜力巨大,但其拥有巨大粮源优势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更大收益。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5 012.5万吨,加工总量为1 040万吨,占比仅为21%。黑龙江省虽是产粮大省,却不是粮食加工强省,与国内先进省份在加工能力、精深加工程度上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农产品的开发都还停止在“原”字头上,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的产品。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支持模式

(一)粮食信贷业务支持模式的发展阶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其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综观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对粮食产业的支持模式也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历程。

1.粮食信贷业务初步建立(1994―1998年)。1994年农发行成立后,粮食信贷业务扶持的对象主要是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从事政策性任务的企业,这些粮食信贷业务依据国家指令性计划,保证承贷主体执行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任务,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刚性。

2.粮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运行(1998―2000年)。1998年,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现重大调整,农发行粮食信贷政策也出现了相应调整,成为专司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调销、储备等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该阶段农发行发放的粮食贷款全部是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贷款实行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了农业发展。

3.粮食信贷业务市场化(2000―2004年)。2000年开始,国家调整了保护价粮食收购范围,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先后退出了保护价收购范围,开始了粮食市场化改革。该阶段,农发行坚持市场定价,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自主收购,满足企业从事粮食收购的资金需要。

(二)粮食信贷业务综合服务的支持模式

2004年5月开始,全国范围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所有粮食品种不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除了中央、地方储备及调控等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外,其余均由粮食企业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市场机制在粮食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最终确立。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其粮食信贷范围、贷款对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储备贷款、粮食调控贷款、粮食收购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多主体并存的粮食信贷业务综合服务的格局。

总体上看,农发行各发展阶段的支持模式都是以支持粮食产业全方位发展为基本目标,支持粮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了对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及调控市场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信贷资金支农助农的作用

1.全力支持粮食储备规模有效增长。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国家或地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挥效果,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可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在储备粮资金供应上,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及时、足额供应,努力促进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以确保储备粮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

2.做好市场性收购资金的投放工作。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适应粮食市场变化,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按照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理性入市的原则,积极支持粮食加工及贸易企业自主经营,参与市场性收购,强化市场性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确保国家制定的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3.加快产业化龙头及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经实践证明带动农户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最有效途径。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应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使其成为推动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

(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综合功能

1.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农业保险的参与和扶持。进入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黑龙江垦区得到了尝试和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相互制保险模式。但由于该模式主要是针对黑龙江省农垦系统,覆盖全省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健全,鉴于此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以充分发挥其政策导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向功能。

2.完善政策性农业担保业务。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可由其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更好地吸引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到粮食产业发展中来,进而改善农业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为国家粮食安全创造条件。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把农业贷款担保业务作为今后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有效解决全省粮食产业发展风险高的后顾之忧。

3.设立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国家为改变农村金融市场日渐萎缩的不利局面而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制度的精神,抓住时机,准确把握村镇银行的准入政策,积极筹建并成立有利于扶持“三农”发展的村镇银行,并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投行业务

1.开办农机金融租赁业务。黑龙江省具有开展大型农机设备融资租赁的条件和环境,在大型农机具方面一直保持着刚性、线性需求。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对农机需求旺盛,农机化工作一直保持着稳健发展的趋势,这些均为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提供条件。

2.发展农业投资基金业务。发展粮食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为全省发展粮食产业搭建的融资平台主要是以贷款为主的债权形式,难于较快实现向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发展农业投资基金业务,创新融资方式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成为推动粮食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基础建设

1.完善信贷风险保障机制。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各种信贷管理制度,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各项制度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在规范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切实加快信贷上报的速度、简化信贷受理的程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粮油信贷业务已由传统的流通领域逐步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整个产业领域延伸,随之而来的信贷风险也由单一风险向多元化风险转变。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管理手段,有效提高粮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3.实施工作考评奖惩机制。建立合理的粮油信贷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科学的工作考核评价方法,完善激励和惩罚运行机制,尽快建立以政策目标实现为主要内容的、权责利相结合的、不同层次的经营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 白钦先,王伟.各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2] 甘绍群.“三农”问题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研究[J].武汉金融,2004,(3):34.[3] 宫海鹏,胡胜德.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7):30-31.[4] 张玉华,等.黑龙江粮食持续增产面临多重挑战[N].中华工商时报,2011-08-24(2).[5] 李钧,等.粮食供求形势及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研究[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2,(7):30-32.[责任编辑 王 莉]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发展外向型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力

发展外向型农业 提升农业生产力

发布时间:2009-6-11信息来源:

所谓外向型农业,就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的,把一国或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纳入国际经济轨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竞争,按照国际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和国际市场标准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外向型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向型农业,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以农产品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农业,农业的外向度是指当年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广义的外向型农业包括国外市场、境外市场和埠外市场等多个层次,就远安的实际,说外向型农业,应更多地从广义上去理解。

一般来说,外向型农业应具有以下特征:具有国际化的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竞争,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具有外向化的产业结构,按照国际间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使农业经济及其发展能够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之中;具有全球化的管理体制,不仅要考虑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还要将国际经济体系和多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考虑在内,做多层面的发展;具有高效率的生产系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农业,必然要求有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来支撑。

一、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意义

1、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其主要表现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断增多,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不断增加和扩大,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充,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向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依存度、互补性和制约性不断提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赢。

2、是适应市场一体化的新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市场的一体化,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客观上也要求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协调统一的市场体系。

3、是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科技的发展和突破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50年来,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手段,科技与外向型经济在互动中前进。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可以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成果、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可以更多的了解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开展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更可以把自己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4、是适应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容很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推动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一方面把我们的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增加创汇额度;另一方面通过引进资金,直接增加资本投入,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增效增收目标。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一种具体形式。

5、是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水平的新要求。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科技农业,产品不进入市场、不参与竞争,就不知道市场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别人的产品倒底优势在哪里,自己的东西究竞存在怎样的问题。只有通过市场交流和竞争,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我们现有的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水平,产品的竞争能力,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想要提高自己、缩小差距,也别无选择。日本从中国的五峰、恩施等地以2000元/吨进口魔芋粉,加工后返销中国市场就增值到20万元/吨。

二、我县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潜力和条件

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环境取得的根本性改善,为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较好的农产品质量,具有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基础和潜力。远安产的香菇、茶叶、蚕丝、大米等产品的自然品质都优于一般地区,冲菜等特产更是远安独有。

3、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加工企业的发展初具规模。食用菌、桑蚕、柑桔、茶叶等农产品基地已有一定规模,食用菌鲜产品总量达到3万吨以上,森源、德中、科力生、野风、兴利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均具有一定能力。

4、农产品出口已有一定基础。全县已有13家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兴利公司2007年出口创汇400万美元、间接出口约900万美元。全县食用菌产品95%以上进入境外或埠外市场,外向度非常高。

三、发展外向型农业存在的障碍因素

1、发达国家自身利益的保护性。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加强对本国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保护,利用卫生安全、质量认证、标签、包装、环境保护、计量单位等设置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外国产品进入。

2、农业产业本身的弱质性。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其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是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协调统一的结果,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众多,难于调节和控制;二是农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极强,使农产品生产的回旋余地较小,转产的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三是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分散经营,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四是农产品加工比例小,产品的附加值低,全国农产品与加工产品产值之比为1:0.9,湖北省只有1:0.8,我县更低,而发达国家为1:3以上。

3、农业生产要素的弱势性。农民是弱势群体,其弱势性表现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既不能有效地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更不可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初中、小学、文盲占农村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很少,这种文化素质难于很好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形势下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需要;龙头企业的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我县2007年出口创汇企业只有森源一家;大部分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具有国际贸易经验的专业人才,难以与国际大企业、大集团抗衡。

4、农业配套服务的低效性。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够,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招商引资的力度还不够;对外向型龙头企业引导扶持还不够;优化发展环境还不够,行政管理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市场环境须要进一步优化,核心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公平、竞争、合作,好的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

除以上因素外,我县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竞争力较弱,农业科技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等自身因素也障碍着外向型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和创新,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和工业化,努力提高我县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农产品技术含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实现我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市场规则研究,树立全面的外向型农业发展观。外向型农业是一种规则经济,必须遵守WTO规则和市场规则。按规则办事,才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积极应对,确保外向型农业健康发展。首先要熟悉规则,这是用好规则的前提,不仅管理者要熟悉规则,经营者、生产者都要熟悉规则;其次要研究规则,这是用好规则的关键,要把规则的要求与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研究应对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还要全面履行规则,坚持权力与义务相统一,在规则框架内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发展农业贸易。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手抓、充分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敢于走出去、更要善于引进来,以引进促发展。要通过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库、走出去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以会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外、境外、埠外投资商。要多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村干部到外地、外国学习。

2、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基地水平。根据我县实际,发展外向型农业应考虑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因地制宜地确定结构调整方向,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和潜力,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竞争力。围绕优势产业建立外向型农产品基地,积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搞好产品认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健全动植物疫病防疫体系和预警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的农产品基地,努力提升我县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大力促进农产品外销和出口,推动我县农业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产品基地建设。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非常普遍,水平也比较高。近些来,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如禽肉、蔬菜、果品等产品出口,多次遭到国外的退货、设限和封关。这里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不高是不可否认的。今后,农产品如果不按标准组织生产,就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向外向型发展、提高我县农业市场竞争力所必须要过的一道重要关口。农业标准化不仅关系到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外延型、数量扩张型的发展路子,使农业走上精细化、规程化、工业化、科技型、内涵型的现代化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将跃上新台阶,农产品的品质将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将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增强全民的标准化意识。群众是实行标准化的主体,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标准化工作就会失去基础。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搞好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充分宣传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广大群众重视标准化、认识标准化、实践标准化。二是加快制定农业标准。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标准化。无论种养业还是加工、流通业,有标准的应严格执行,并参照国际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没有标准的应坚持高起点研究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原则是:国际上承认,国家认可,便于操作执行。三是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保证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检验检测体系带有公共物品性质,需要一定的投入,可采取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在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和龙头企业及市场建立检测站点,配齐配强监测人员和设备,对农产品实行有效监测。四是实行规模化种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良种、技术、管理难以统一,不利于实施标准化。应在一定层次上适当集中,严格按标准发展种养小区,推行规模化经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在土地、规划等方面搞好协调服务,帮助其建立原料基地,加快规模化种养的形成和发展。

山东省潍坊市近几年先后制定了84个农业操作规范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建成了5个市级检测中心、32个县级检测站以及1000多个市场、企业、基地的检测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并发展了200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和5000多处标准化饲养小区,农业标准化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其经验值得借鉴。

4、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村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把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一味依靠政府扶持、保护的经济是长不大的,具有自主发展、自我创新能力的经济才有竞争力、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推动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向外向型农业发展,参与大市场竞争,必须着力增强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大力地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如专业服务组织、生产经营组织、各类合作组织及中介组织的发育和完善,将会促进农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改变传统农业组织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农业产业化和外向型经营。建立和完善各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

5、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农业工业化,实际上就是按照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用发达的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业,用工业管理的方法管理农业,从根本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经营与发展。农业工业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保证和必然结果。现阶段农业工业化应具备这样几方面的内容:在生产方式上,逐步改变以人的体力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采用机械化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经营方式上,逐步实行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在农业效益上,逐步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条,使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大力提高农业的工业化水平,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农产品要变成工业品,农业要提高比较效益,农民要向非农领域转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象集中化养殖、室内育苗、大棚种植和小区饲养,实际上就是工厂化农业的雏形,应积极引导、加快发展。三是按照工业化原则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从宏观上讲,就是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实现要素重组和优势互补,提高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从微观上讲,就是把处在同一产业

链条上的基地、企业、农户等种养、加工、销售诸环节,作为企业的不同车间来对待,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运作;在具体工作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基地为依托,组建紧密型企业集团,推行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逐步提高农业的企业化管理水平。农业工业化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无论是农产品的出口创汇,还是境外投资创业,都必须有强大的龙头企业来组织和带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必须要有与国际大公司、大集团、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龙头、强龙头企业。做强做大龙头企业要以人为本,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市场机制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多种方式推进。

6、加强农业信息系统建设,为发展外向型农业做好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网络发布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供求、农产品价格、农业新技术、市场研究分析等信息,为农业企业、农业组织和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

此外,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提高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撰文:县政协调研组 车友信)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19日政协远安县委员会

远安县政协办公室

第四篇: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doc(最终版)

1.2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1.1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概念的相关研究

国外没有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农业产业化这种组织经营形式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农业产业一体化”或“农业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是“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简称,它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后很快传到西欧和日本。美国哈佛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戴维斯和戈尔德伯格于1957年最初提出农业一体化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农业综合经营”或“农业综合企业”(Agribusiness),意指:“农业生产部门与其有关的经济部门,即产前、产中、产后部门实行联合或融合的组织或部门”[1]。农业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20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一直处于发育完善和日益成熟之中:商品性生产逐步取代自给性生产,分散的农村集市逐步发展为专业市场,农业专门化、区域化得以发展,以此为基础,农牧渔业分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体系”。

发达国家统称“外向型农业”为“市场农业”,即以国际、国内农业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体系[2]。外向型农业是相对内向型农业而言的,美国经济学家萨布雷特·嘎塔克(Subrate Ghatek)在《农业与经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内向型农业的定义,即农产品流向是内向的,农业生产的目的是获得本国所需要的主要农产品[3]。在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成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随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就被提出来以区别于内向型农业产业化,于是就有了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提法。

1.2.1.2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相关研究

发达国家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有两种模式:美国突出的经营模式为资源过剩出口型+垂直一体化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日本则为资源短缺隔离型+水平一体化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4]。美国的垂直经营一体化主要通过农工商综合体和合同制两种方式实现。农工商综合体即工商资本直接介入农业,实现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合同制即公司与农场主签订合同,通过法律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稳定业务往来,以此形成一种准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日本农业经营的水平一体化主要通过日本农协实现。日本农协村村都有,户户参加,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的代表,优势贯彻执行法律、政策的代理机构。日本农协的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购销、信用、保险和共同设施利用等四个方面[5]。农业专业化和生产集中化是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是发达国

家农业经营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服务社会化是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是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经营的本质所在。

1.2.2国内研究现状

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现在关于它专门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但关于外向型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理论都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外向型农业的概念最早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主要是指创汇农业,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外向型农业的内涵不再仅仅指创汇农业,有了更多的内涵[6],关于外向型农业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农业产业化自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就山东潍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验发表《论农业产业化》社论以来,就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全国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出版了大量此方面的学术论著。通过相关的文献检索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2.2.1外向型农业概念的相关研究

(1)关于外向型农业的概念。王汉斌(1999)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也是国际市场,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都是外向型农业[7]。熊望高(2002)认为外向型农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国际间生产要素及生产成果相交流、开放的农业系统[8]。朱洪敏(2004)认为外向型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是指创汇农业,广义是指“两个层次”和“两个方面”,两个层次指国外市场和埠外市场,两个方面指“引进来”、“走出去”[9]。

(2)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理论界也有诸多表述,概括起来有:谭秋明(2000)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农副产品项目,组织众多参与主体进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活动[10]。庄丽娟(2000)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各利益主体的联合,要把由交易成本节约而形成的生产者剩余保留在农业内部,各利益主体都能分享产业效率提高的利益,必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11]。王凯,韩纪琴(2002)认为农业产业化本质上要求打破传统的通过计划将农业产、供、销,农、工、商分割开来的体制和生产经营方式,按市场规律的要求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连为一体,通过企业,合作社等组织方式进行农业市场化经营[12]。万宝瑞(2000)认为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生产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被分割的格局,构成一体化再生产过程,将产业链条与产业经营系统融为一体,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体系 [13]。葛剑雄(1999)认为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农业发展道路的角度,农业产业化即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本体系统,硬环境系统和软环境系统的协同创新[14]。沈泽林、彭南珍(2003)认为,农

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最佳途径,其实质是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15]。牛若峰、夏英(2000)认为,从经济学本质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农业多元主体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自由联合体,即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16]。

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提高产业化水平,产业化是以深化农业改革提高农业效益为主的农业组织方式。以上关于外向型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各种表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综观现有的研究,有关外向型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描述不多,根据外向农业和产业化相结合的理论,本文尝试对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为:主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农户和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农工商一体化,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为途径,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

1.2.2.2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的研究

(1)关于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模式,祁春节(1997)总结了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模式:优势导向的外向型农业开发模式(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加工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三资企业+农户”型、“基层外贸公司+农户”型、“外贸口岸+出口加工企业+农户”型)[17]。姜永斌(2001)从我国东、中、西三类不同区域提出了三种外向型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模式:东部沿海开放区以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结构向劳动、资金、技术混合型生产结构转变,中部内陆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为主,西部地区以土、特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18]。

(2)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张文礼(2000)认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19]。农业部经管总站的李惠安(2001)认为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合作社组织模式、合同(契约)组织模式、企业组织模式(类似于国外的垂直一体化形式)[20]。前岳阳师范学院的梁世夫(1999)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可以不同,但它必须是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组织 [21]。前湖北农学院院长李同明(1998)认为股份合作制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又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也适应于目前农民的管理水平,适应性比较广泛。无论是发展家庭农场,还是发展专业化联合经营实体,或是不同经济成分的农业产业联合企业等都可以采用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22]。

纵观现有研究,可以理解为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当地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基地;合作社作为服务组织,帮助农户扩大标准化基地,达到农工商一体化,最终实现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益。

1.2.2.3外向型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指标体系的设置。龙方(1996)在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描述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农业产业化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产业链,产业化产品增值力,农业产业化市场,农业产业化技术,农业产业化就业,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服务,农业产业化整体指标等十个方面的指标体系[23]。刘树(1997)在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描述了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农业产业化的科技进步等指标,资源利用率和效率指标,农业相关产业群发展程度指标等七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24]。

刘邦宏(2000)在河北农业产业化评价一文中,描述了产业一体化、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效益化等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25]。王厚俊(2007)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及评价方法研究中,描述了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社会化,组织化,科技化,效益化,一体化,商品化等九个方面的指标体系[26]。

(2)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刘邦宏(2000)在河北农业产业化评价一文中,采用主观环比赋权法和客观相关系数赋权法组合确定权数,组成个指标权重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的层次分析法,得出某一地区的综合指数,反映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25]。徐秋云(2005)在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外向型农业的指标进行了评价[27]。王厚俊(2007)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及评价研究中,同时运用了层次权重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评价方法,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26]。

1.2.2.4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的研究

(1)关于各地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刘玉洲(1994)研究了招远市发展外向型农业应采取的对策[28]。孙志勇等(1997)分析了福建漳州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漳州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对策建议[29]。陈环(1997)提出了深圳市发挥特区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途径[30]。曾尊固(1997)研究了烟台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主导部门的选择问题[31]。刘作金(1997)提出了推动山东胶州市外向型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的四点措施[32]。邹玉璇(1997)分析了威海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对策[33]。徐梅生等(1997)根据山东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34]。李贤锋(1998)分析了山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基本战略和策略措施[35]。苏斌钢(1998)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福建漳州市外向型农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36]。卢薇(1999)介绍了山东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主要做法与经验,分析了影响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对策建议[37]。胡战昌等(2001)根据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和上海的差距,提出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8]。刘立任(2001)提出了加快发展江苏

外向型农业的五大对策[39]。刘廷耀(2001)研究了辽宁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现状和有利条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40]。李维良(2001)分析了上海应对WTO应采取的措施[41]。蔡贤恩(2001)分析了福建龙海市发展外向型生态农业的基础、问题和对策[42]。王德兰等(2003)研究了山东威海市外向型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43]。彭立明(2003)针对江苏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苏“十五”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对策[44]。王淑红,张汉(2004)研究了烟台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及今后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对策[45]。

(2)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的研究。辽宁农业经济学校的王建华(2000)主张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首先解决外部环境问题 [46]。西南财经大学的程治中(2000)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理性行为,影响企业行为的主要就是市场信号,并以此为前提提出了政策建议 [47]。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国鲁来(1996)认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在探寻其内在运行规律,理顺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机制。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包括五个方面 [48]。农村问题专家何开荫(2000)认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发展农业企业 [49]。王岳(2000)强调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建好四大支柱 [50]。薛国文、宋亚林、魏家申(1998)认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搞好五个结合 [51]。

综合研究山东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文献不多,张尔升,刘心杰,蒋咏涛(2005),徐秋云(2006),凡小忠,路银,黄耀如(2006)等提到了外向型农业产业化,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推进外向型农业建设[52],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27],从特色农业到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安徽省李兴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个案研究)[53]。

总起来看,以上学者对外向型农业及产业化的研究均提出了众多富有新颖性和实践指导性的见解,使得外向型农业与产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均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著作也相当丰富,但是,由于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历史较短,关于外向型农业的大型论著不多,而结合外向型农业和产业化的文章更少,他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很少。因此,本文试图能够对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研究的上述薄弱环节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五篇:关于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今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开放型经济就是有效运用国际经济规则的经济”。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熟悉并有效运用农产品国际游戏规则,促进××农产品出口,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wto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框架

(一)wto农业协议

《农业协议》即1995年生效的《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该协议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农产品贸易的纪律与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1、市场准入条款

要求各成员将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并逐步降低关税,取消诸如进口数量限制、最低进口价格等非关税措施,以保证一定水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减让可适当放宽,最不发达成员也列入关税化及关税约束,但可免于减让承诺。

2、国内支持条款

国内支持措施有两大类:一类是对农产品贸易有扭曲作用的国内支持,必须进行约束和削减。这类措施主要有“黄箱”措施,又称“黄色”政策或“黄色补贴”,是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包括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牧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另一类是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不产生扭曲或仅有微小影响的措施,可免予减让。这类措施主要有:(1)“绿箱”措施,又称“绿色补贴”、“绿箱”政策,是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用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如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储备补贴、收入保险计划、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等。(2)“蓝箱”措施,又称“蓝箱”政策、“蓝色”补贴,是在限产计划下给予的直接支付,包括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的补贴(如休耕补贴)、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予的补贴,实质是免予减让的“黄箱”措施。(3)最低减让标准,《农业协议》对“黄箱”支持实行“微量允许标准”,即只要综合支持量不超过农业生产总值的5%(发展中成员为10%),就不须削减。(4)“特殊和差别待遇”,《农业协议》对发展中国家为鼓励农业和农村发展所提供的一些直接或间接援助计划也免予减让,如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等。

3、出口补贴条款

《农业协议》不禁止成员对农产品出口实行补贴,但要削减出口补贴。受削减承诺约束的出口补贴包括:视出口实绩而提供的直接补贴(含实物);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出售非商业性农产品库存以供出口;官方资助农产品的出口;农产品的出口营销补贴(发展中成员除外);出口农产品的国内运费补贴(发展中成员除外);对出口产品中所含农产品提供的补贴。如果在基期(1986-1988年)没有对某种农产品出口补贴,则禁止该成员将来对这种农产品出口进行补贴。最不发达成员不须作任何削减。

(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

《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允许各成员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安全及其健康为目的,采取符合国际标准、准则或建议的正常的动植物检疫措施。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常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安全、卫生、环保、反欺诈、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理由,对某些产品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其内容包括:有关生产方法、加工过程的限制措施;有关包装物及贮运环境的限制措施;有关产品成分、性能及使用的限制性措施等。

二、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提出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根据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10国将于2005年7月1日起全面启动降税进程,并从2006年7月1日起大幅降低关税,于2010年实现零关税。框架协议下的“早期收获”方案也于2004年初付诸实施,以农产品为主的600余项商品先行降税,并将于2006年降至零关税。作为第一块“试验田”,2003年10月起《中泰水果蔬菜零关税协定》正式实施,中国与泰国在cafta框架下提前实现双边水果和蔬菜产品的零关税。继泰国之后,2004年6月初,新加坡加入“早期收获计划”,将原有的中泰两国果蔬零关税协议扩展至中、新、泰三国,使三国农产品自由贸易先行一步。

三、中国加入wto的农业承诺及其影响

在加入wto谈判中,我国积极争取wto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各种权利,同时也作出了一系列承诺:

(一)“市场准入”承诺

中国在加入wto议定书中承诺,逐年降低农产品关税并对所有农产品关税进行约束,同时取消非关税措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从2000年的21.3%,降到2005年的15.5%和2008年的15.1%。通过谈判争取,中国可以在2006年前对粮、棉、油、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税率在1%-10%

之间,配额外税率在9%-80%之间。目前,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已基本降至承诺的终点(2005年15.35%),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配额应用也到了高点。

(二)“国内支持”减让

承诺将“黄箱”措施“微量允许标准”定为8.5%,介于发达国家(5%)和一般发展中国家(10%)之间。另外,还承诺将《农业

协定》给予发展中国家投资补贴和投入品补贴减免的“黄箱”政策计入微量允许。目前在中国整个国内支持政策构成中,主要为“绿箱”政策,其它需减让的国内支持总量较小,远未达到“微量允许标准”,因此不须减让且尚有空间。

(三)取消“出口补贴”

完全取消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并取消发展中国家可以享有的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的补贴。因此,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发达国家高出口补贴的竞争。

(四)“动植物检疫”限制

中国承诺遵守wto关于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面的所有法律法规,解除长期以来对美国部分地区小麦、柑橘和肉类的进口禁令,允许美国农业部批准的工厂向中国出口肉类,同时,中方保留对美方工厂抽查的权利。目前我国尽管已建立以《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为主体的动植物检疫制度,但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过低,还没有与国际完全接轨。

(五)逐步开放农业服务领域

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从事农业、林业、蓄牧业、渔业有关服务的合营企业;允许设立仓储服务的合营企业;允许外国服务企业从事化肥、农药、农膜、成品油的批发零售。

总的来说,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壁垒已经基本消除,中国入世承诺基本兑现,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四、农产品国际贸面临的技术壁垒

随着非关税壁垒的关税化和关税壁垒作用的弱化,各国为保护本国农业,技术壁垒的作用得到了强化,且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技术壁垒指标越加严格

特别是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金属含量,以及化学添加剂含量等安全指标越来越苛刻。例如,2003年欧盟对茶叶禁用农药要求从原来的29种增加到了新标准的62种,部分新指标比原指标提高了100至200倍,其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为0.1-0.3ppb,远超日本(50ppb)和美国(4-5ppb)。日本对菠菜中毒死蜱残留限量为0.01ppm,大大超出美国、欧盟有关标准(0.05ppm)。

(二)技术壁垒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发达国家实施技术壁垒的范围覆盖大部分农产品,2002年欧盟以我国出口的小龙虾氯霉素超标为由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性产品进口,日本则对蔬菜(如菠菜所含毒死蜱限量)、水果(橘小实蝇疫区和瓜实蝇疫区)、稻米(农残)、水产品等农产品广泛设限。

(三)技术壁垒禁令往往有扩散效应

一个或几个发达国家实施技术壁垒后,往往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2002年欧盟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产品进口后,日本、韩国等相继加强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的检测,沙特则暂停了此类产品的进口。

(四)技术壁垒的手段多样化

技术性壁垒形式多样,如检验检疫壁垒(如对入境木质包装普遍采取的严格检疫措施)、包装标签壁垒(如欧盟、美国和日本要求包装物要无废弃物产生、不污染环境等,要求包装标签有图形、图案和文字说明)、身份认证壁垒(如日本的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美国、欧盟要求所有农产品具有可追溯性)、知识产权壁垒(如2004年日本《种苗修正案》对国内登记的品种海外种植收获物实行进口限制)、食品反恐壁垒(美国针对食品及其相关产品企业实施严格的fda注册和通报制度)等。另外,部分国家的环保新要求、劳工标准乃至动物福利等新型贸易壁垒也不断出现,农产品的出口将遇到更多“高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问题。

五、wto框架下××农业发展的思考

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市已大量削减一般粮食作物,有机食品、食用菌、三水产业、反季节蔬菜、草食畜禽、椪柑、油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已初显成效,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越来越多,全市获得认证的绿色产品有20个,有机产品19个。万载县成为“全国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仅茭湖乡就有毛豆、木姜、百合、优质稻等14个农产品通过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有机认证,成为万载农产品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铜鼓成为全国第二大食用菌生产基地,袁州区为中国油茶之乡,宜丰、奉新成为中华猕猴桃之乡,以及上高“三辣”等,并形成了以青龙高科、万华科技为龙头的茶油加工,丰城华英为龙头的畜禽加工,万载金源为龙头的速冻蔬菜加工,以及罗宾公司、奋发竹木等一大批竹木加工和青叶食品、锦江食品等有机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体系。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及中央7部委《关于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指导性意见》将农产品出口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农业进入“wto后过渡期”,××作为传统农业地区,首先应当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率,从根本上增强农业竞争力,其次是要用好用足wto规则,促进本地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

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区域性的名特优新产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并扩大其出口,培育优势产业。努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中介为纽带、龙头为主体、基地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强化企业、基地、农户间的联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要扶持龙头企业。一是运用市场机制,外引内联催生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同时采取兼并、股份制改造、横向联合等手段,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龙头企业集团。如罗宾公司作为××竹木加工产业中的领头羊,应以适当的政策引导广大农民建造工业原料林,支持帮助其建立自身的工业原料基地。除了有重点地扶持1-2个龙头企业外,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把它们联合起来,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带动力。二是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素质,把企业做强。注重高科技、高技术与农产品先进加工工艺、农产品加工装备的引进结合,引导企业朝着深层次开发型的企业发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有利条件。要加大产业政策的引导力度,引导企业参与农业生产全过程,形成种养、加工以及加工后的包装、保鲜、贮运、营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要进一步引导财政、金融资金向农业龙头企业倾斜,支持龙头企业招商引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原料基地建设、申请海外注册、设立海外销售窗口等方面给予扶持,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二要建立绿色基地。基地化的农业生产,既解决了规模问题,又易于实现生产的标准化。××类似万载茭湖乡的地方还有很多,许多山区、边远和贫困地区受化肥、农药污染程度很低,本土农业品种也较多,农村劳动力丰富,能够适应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具有开发有机食品的有利条件。应积极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意识,通过适当的科学规划和技术指导,让更多具备条件的乡村加入到有机农业实践中,建立起一批外向型绿色农业示范区,并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有种养基地,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三要树立农业品牌。注重打造和培育××农业的精品和品牌,充分利用好“油茶之乡”、“百合之乡”、“猕猴之乡”、“竹子之乡”等有一定特色和知名度的农业品牌,并结合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依靠龙头企业,着力开发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进而发展为优势产业,形成××农业的精品品牌。

四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自我组织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大力扶持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分配原则等运作行为,保障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按照《农业协定》的规定,对农业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等“绿箱”政策是允许的,不必计算在需削减的综合支持总量中,应在尽可能继续采取并加大属于“绿箱政策”范围的农业支持措施。首先,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加强对农民的基础教育和科技培训,通过科技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以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邮电通讯、能源、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以间接减少农民生产农产品的成本支出。第三,要继续落实中央有关农村税费改革精神,减轻农民负担。

(三)努力实现农业标准化

一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鼓励农民使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加快建立适合××市情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推行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逐步实行有标生产、有标流通。二是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建立完善畜禽重大疫病的快速扑灭机制,加快“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健全疫情通报网络。三是提高加工企业的标准化意识。积极推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实现原料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有效地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检验检测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检测中的作用,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

(四)积极推进农产品相关认证

获得认证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打破技术壁垒的有效手段。从农产品看,目前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认证有两大类:体系认证,如iso9000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4000环境管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ap(农业良好操作规范)、ssop(标准卫生操作规范)认证;产品认证,如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和减农药减化肥认证。目前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都是靠收购原料加工出口,质量控制在“末端”,不能从源头开始,而iso14000体系要求是从田头到餐桌,能源清洁、生产过程清洁、产品清洁,种子、土壤、水源、肥料、农药都必须达标,因此iso14000认证是目前国际上应对“绿色壁垒”最有效武器,实施该系列标准具有保护环境和消除技术壁垒的双重作用。传统农业生产的水果、茶叶、蔬菜等农产品,使用的即使是微毒农药,或灌溉用水轻度污染,也不可能取得环保认证,这意味着我们的这些产品将被拒绝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应广泛宣传,积极引导企业在建立自身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国际性标准的认证,以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及《原产地规则协议》等多边贸易规则规定,所有成员必须对有原产地标记产品给予共同的保护和认同。我国原产地标记认证是对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所生产的,质量、特色或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地理特征的产品进行标记认证,是从法律角度对名、优、特及传统工艺进行确认保护。如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作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原产地标记认证却很少被企业重视和了解,××有地域特色的名特优农副产品众多,如袁州松花皮蛋、茶油,万载龙牙百合,樟树中药材,香田椪柑,高安腐竹等,应加大宣传,积极推进农产品原产地标记注册,促使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产品取得原产地标记注册,以获得农产品出口的“经济护照”。要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优先支持农产品出口品牌建设,扶持具备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积极申请认证,对获得相关认证的企业给予税收、信贷方面的补贴。

(五)多种措施化解农业风险

一要积极引入出口信用保险。wto要求对农业的保护必须由以政府直接补贴为主,转向国际通行的、以出口政策性金融工具为主的间接支持保障体系,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通行做法,已成为wto框架下世界农业保护政策的重要走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于2003年针对农产品出口中的风险推出了一项农产品出口特别保险,如果买方在农产品通关之时,进口国颁布禁止进口令、提高检验检疫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或突然变更许可文件致使农产品无法入关,则保险公司将对承保方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农产品出口企业经常存在季节性资金紧张问题,若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就可从银行获得无需抵押或者只需少量抵押的贸易融资。为贯彻落实200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商务部、财政部将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扶持水平提高到了40%。除了建立适当的灾害补偿资金外,××要充分利用这一支持政策,积极引进出口保险这一政策性保险,并建立符合××市情的农业保障制度,在农民收入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方面提供补贴和保障,对农产品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支出给予补贴,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出口风险防范和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二要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本市各类媒体特别是××农经信息网的作用,及时跟踪主要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信息及各进口国家技术壁垒动态并向社会公布,在全市范围建立一套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帮助出口企业和农民规避风险,使企业把握市场动向。同时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消费需要,为市内外企业搭建平台,将××农产品推介出去。

三要建立农业收入支持。《农业协定》在强调减少国内价格干预时,对收入支持政策的要求较为宽松。因此,我们还可以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强化收入支持来稳定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包括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如灾害补贴、差额补贴、农产品储备补贴、收入稳定计划补贴等。以及间接收入支持,如对农业的贴息贷款、生产资料投入补贴、农业保险计划、运输补贴等。

(六)抓住机遇扩大对东盟农产品出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特别是“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为我国农产品进入泰国、新加坡,进而扩大到东盟其他国家铺平了道路。××地处温带,与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互补性,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双方优势产品有较大区别,××的部分温带产品是东盟所缺少的,如杂交稻、温带蔬菜水果、食用菌、畜牧业和淡水鱼、木材等,对东盟国家来说,我们的许多农业技术和设备是价廉物美,比较实用,易于推广,如部分品种的养殖业技术、农村能源技术(特别是沼气)、水土保持技术、农产品(特别是清真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技术、农业机械(如上高的木工机械)等都是东盟国家需要的。因此,应在充分掌握东盟国家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发展其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产品、草食动物养殖及其加工业等,扩大相关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

下载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研究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研究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摘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繁荣亟需金融的大力支持。......

    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对嘉祥县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查 中国人民银行嘉祥县支行 摘要: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文件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

    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合集5篇]

    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 王曼怡 李勇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金融对城镇化的推进具有积极的支持作用。统筹城......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06-1-17 15:58:00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论文大全 内容摘要: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有金......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证研究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证研究 ▲ 基金项目:河南省2009年度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各类涉农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统筹使用研究”(项目编号:B436);河南省2009年度软科学研......

    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上繁荣,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做好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问题研究北京东路支行万义豪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内容,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稳增长、扩内需、控物价”的宏......

    重庆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方凌琳 栏目:学术探讨 添加时间:2010-8-27 9:44:03摘要:近年来,重庆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迅速,对重庆地方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