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区发展“农家乐”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一种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购农家物、品农家情”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旅游项目“农家乐”在XX城郊悄然兴起,受到了广大市民普遍欢迎与市场的广泛认同。
一、发展现状和主要作法
XX城郊农村紧靠中心城区,山场面积大,植被保护好,生态环境优良。随着城市空间的日趋紧缩和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假日游、郊区游、生态游迅速风靡盛行。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把发展“农家乐”作为破解城郊农村“灯下黑”问题的突破口,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借鉴成都等地的发展经验,出台了支持“农家乐”发展的意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了发展合力和氛围。从2001年“农家乐”开始起步,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目前,全区共发展“农家乐”106家,2005年“农家乐”接待游客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0多万元。
1、明确定位,找准“卖点”。把农村特有的人文风情和自然山水、蓝天绿树、空气阳光当作资源来经营,以提供价廉、舒适、随意的消费为经营策略,以原汁原味的农家饭菜为经营特色,以参与体验、融与自然的休闲方式为活动载体,引导业主找准定位,形成个性和特色。目前大致形成了民俗民居型、自助农庄型、风景游览型、休闲娱乐型等四种发展形态,成为伏龙山旅游背景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众多市民耳熟能详的品牌。
2、政策扶持,强化引导。在发展初期,为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农家乐”业主享受与招商引资同等的优惠政策,实行手续从简,税费减免,从土地、税收、电力、信贷各方面给予支持,区领导和区直各单位开展结对帮建,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增强了农民的发展信心。随着“农家乐”的日益红火,外地投资者、城市下岗职工也把眼光投向这一新兴领域,使“农家乐”的开发日趋多元化。全区属农户利用现有的房屋设施开设的“农家乐”达78家,如二堰街办的“听竹园”、“归真独一家”等;属业主投入的有28家,如伏龙山沿线的“桃花湖”、“紫薇岛”、大川镇的“留春庄园”、“青瓦寨”等。全区“农家乐”产业总投资达5200万元,其中盘活存量资产783万元。
3、规范发展,提档升级。“农家乐”以农民或业主自我投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为主,大多实行独家经营,以吸纳家族内部或邻里、亲属解决用工问题。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和开放的旅游服务形成的反差,成为制约“农家乐”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委、政府适时组织成立了“农家乐”行业协会,制订了行业服务规范标准;每年组织开展“星级农家乐评选”,定期对“农家乐”从业人员进行轮训,开展“农家乐”厨艺大赛、乡土采风等一系列推介、造势活动,大大提升了“农家乐”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经过几年的培植和引导,“农家乐”经营者正在从自然人向通过工商注册的法人转变,从零星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从无序竞争向规范化服务转变。
4、珍惜资源,保护生态。“农家乐”的发展,让农民尝到了保护环境、发展旅游的甜头,靠山吃山、开山砍树已成为历史。区有关部门也出台保护生态的相关措施,实行严管与重罚并举,实现发展“农家乐”旅游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督导马家河、百二河沿线38家“农家乐”完善了污水三级沉淀设施,实现达标排放;鼓励引导“农家乐”业主开展庭院绿化、美化,共种植风景树、果树6万余棵;在伏龙山、大川等地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加强环境整治;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制定了严禁乱砍滥伐、不得经营野味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同时,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严格控制“农家乐”发展数量和规模,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农家乐”发展成效
从这几年的发展看,“农家乐”的发展起到了小村庄联结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的作用,体现了农村一、三产业相互融合。
1、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农家乐”旅游经营机制灵活,有游客时可商,无游客时可农,从事旅游服务和务工务农两不误,不但利用了闲散劳力,而且农副产品可就地消费,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实现了增收。全区106家“农家乐”共吸纳农村劳动力1789人,特别是为解决农村妇女劳动力盼转移、难离家矛盾找到了出路。2005年,“农家乐”共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1050人,其中最高年收入达到1.6万元。2005年,“农家乐”带来的收益使城郊农村人均增收260多元。
2、促进了农户间新的产业分工,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家乐”把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使农户之间形成了新型的产业分工,一部分农户经营“农家乐”,一部分农户则发展加工业和种养业,专为“农家乐”提供配套服务。如大川村23家“农家乐”年需求土鸡2万余只,年销售额20余万元,带动本村发展成为了养鸡专业村。全区土鸡年产销量达30万只,收入500多万元。同时还涌现出一批特色蔬菜生产户、特种畜禽养殖户,如赛武当保护区的野猪、东城开发区的鸭子养殖、大川镇的蔬菜种植实现了“农家乐”经营户定点收购、生产户定向供应,带来农村产业结构形态的新变化。
3、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加强“农家乐”发展,达到“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食宿卫生”的要求,区委、区政府着力实施了与之配套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村村通公路工程、生态保护工程以及有线电视、信息通村入户工程等,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环境、改善了农村公共服务。“农家乐”业主也纷纷对农家院落进行改造升级、绿化美化、发展花卉园艺,进行配套沼气池建设,全区“农家乐”共建设“一建三改”沼气池56口,刷白房屋3万m2。城市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也正在逐步向农民延伸,改变着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
4、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投入。2001—2005年,“农家乐”旅游收入从185万元增加到1800多万元,增长了近10倍,在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2005年,全区“农家乐”共提供税收155万元,大川镇在2000年税收几乎为零基础上,通过发展“农家乐”,2005年达到35万元,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农家乐”发展对策思考
XX有发展“农家乐”的优越条件,有这几年发展中探索的成功经验,为“农家乐”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农家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如重“吃”轻“乐”、缺少参与性项目、服务不够规范等不足和问题,下一步应着重予以解决。
1、科学规划,加强引导。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区域旅游总体发展等因素,使“农家乐”发展与旅游总体规划相协调,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在房屋建筑、环境营造、活动设计等方面弘扬特色、大做文章,逐步形成一个村庄一种风格、一条道路一道风景,做到朴素、自然、协调,杜绝贪大求洋、追求豪华、大兴土木。
2、强化管理,规范服务。通过建立和完善上下连贯、高效有序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强化安全、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从业者的安全教育,购置必要的卫生消毒设施,落实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和生活环境;为“农家乐”业主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对本地风土人情、典故传说、农业生产知识等进行统一包装和推介,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对“农家乐”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促其自觉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提高水平。
3、突出个性,形成特色。发挥城郊农村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在民俗游、休闲游、生态游上做文章,努力把“农家乐”打造成市民城郊游的首选地。引导经营者在“农”、“家”、“乐”上下工夫,在“农”字上,要尽量做到“自产自销”,要创造让游客动手采摘、加工菜品、果品的条件,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要;在“家”字上,要善于营造“家”的气氛;在“乐”字上要改变“打牌”唱主角的现象,开发新的娱乐项目。
4、健全机制,加强自律。建立和完善星级“农家乐”评选标准和办法,促其不断上档升级;依托“农家乐经营者协会”,统一“农家乐”服务质量标准,为强化服务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农家乐”统一的章程,协调处理经营者内部非行政管理方面的事务;统一行业标识,推行资源共享,鼓励联合经营,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农家乐”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篇: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同志们:
根据区委中心组学习安排,今天,由我与大家一起探讨万盛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我们干工作,必须要注重实践、务求实效,也要进行总结和理性思考,进而更好的指导实践。我今天谈万盛旅游产业发展,不是站在游客或企业的角度,也不谈万盛旅游是什么或旅游为什么,而是站在党委和政府的角度谈怎么做好旅游这个产业。因此,今天主要谈个人的一些思考和体会,通报一些情况,与同志们做一些交流。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一、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8.25%,超过石油出口收入的6.5%、汽车出口收入的5.6%和机电出口收入的4.6%。自此,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惠及传统服务行业,诸如交通、宾馆饭店、餐饮等。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相关产
业的发展,诸如公路、建筑等行业,既改善人居环境,又提升城市形象。
我国真正把旅游作为产业来抓是1980年代开始的,甚至直至1990年代,我国还有一半多省份的旅游局与外事办、接待处是一套人马。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产业化速度十分惊人,在国内旅游市场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迅速成为世界重要客源输出国并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接待国的地位,并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2009年,国内旅游接待1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增幅超过15%;全国旅游从业人员达1100多万人,加上间接就业6500万人,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7%。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游产业升级方向,这将为我国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旅游市场也将从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发展到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共同发展。到2015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亿人次,国内旅游将达到28亿人次,人均出游2次,出境旅游将达到1亿人次,三大市场游客总量达30亿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
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根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国家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8%,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明确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或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
就我区来讲,旅游资源不管是自然资源还是历史积淀,与国内知名景区,甚至与周边不少区县相比并无优势可言,但我们起步早,并经过长期坚持发展,做出了品牌和效益,使万盛旅游在全市占有重要一席,甚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确实堪称奇迹。回顾我区旅游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1992—1995年的创业起步阶段。1992年,南天乡(现石林镇)从信用社贷款50万元开发石林景区,随后,政府组建公司,采取政企合一的方式,对景区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万盛旅游产业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1993年,区委、区政府首次从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构想,并成立了区旅游局。1994年,万盛区被市政府授予旅游经济试验区。1995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实施“旅游带动”战略。这3年累计接待游客35.4万人次。但随着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由于政府自身财力薄弱、市场化经营管理理念不够等因素,旅游发展
一直处于原始开发阶段。二是1996—2000年的加速发展阶段。为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区委、区政府及时调整思路,确定了“政府主导、市场配臵、业主开发、集团经营”的开发管理模式。1996年,引入万盛煤炭(集团)公司投资开发铜鼓滩漂流,标志着万盛区旅游实现由政府投入开发旅游向业主投入开发旅游的转变。1999年,万盛煤炭(集团)公司接手了万盛石林景区,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万盛石林景区改造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景区吸引力。这5年累计接待游客105.8万人次。三是2001—2003年的品牌树立阶段。2001年,区委、区政府进一步确立了“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优势工业为主体、特色农业为基础,城市建设为依托,科技创新为动力”的“旅游带动”战略,并完成了石林景区二期工程建设,引进重庆电厂全面展开黑山谷景区一期开发。2002年,夜郎公司、石林公司、铜鼓滩漂流公司合并成立万盛旅业(集团)公司,黑山谷开园,万盛旅游产业进入最高潮。同年,石林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3年,黑山谷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这3年累计接待游客144.2万人次。四是2004—2008年的徘徊停止阶段。2005年引进福建省莆田市双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开发推出了奥陶纪景区。但这期间,周边景区纷纷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战略,以武隆为
例,1999年到2006年间,引进重庆长松集团和华邦集团先后投入资金近4亿元进行旅游开发,芙蓉洞、天生三桥、仙女山先后创建为三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芙蓉江也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2007年,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投资每年均超过1亿元。2007年6月27日,以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箐口天坑为代表的武隆喀斯特被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目前中国第六处、重庆唯一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底,根据旅游发展的形势需求,由政府出资组建了武隆喀斯特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投入6亿元全面完成了对仙女山等6个景区的经营权回购,实现了景区所有权、保护权、经营权和开发权“四权合一”,全面完成了旅游资源深度整合。与我区毗邻的南川金佛山景区也于2007年9月,由重庆交旅集团接手,投资20亿元对其进行全新打造,包括建设超五星酒店等,新开发的神龙峡景区也于今年“5.1”开园。万盛旅游则由于景区开发业主主辅分离,以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政府追求产业转型的目标不一致,导致景区深度开发停滞不前,旅游产品竞争力逐渐下降,旅游市场逐渐萎缩。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区旅游人次占全市旅游人次的比重从02年的1.68%降到08年的0.96%,并在重庆主城市民首选出游地调查中排名第11位。五是以区委、区
政府于2009年8月下发的《关于强力推进万盛旅游“二次创业”的决定》为标志的“二次创业”阶段。
二、万盛旅游“二次创业”实践探索
2009年,为有效改变万盛单一观光旅游和“门票经济”低水平发展现状,把万盛建成“重庆市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把旅游业作为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替代产业之一,区委、区政府正式启动旅游“二次创业”。
(一)确立目标定位
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三年上档提质、五年整体跨越”的时序要求,坚持“高起点、大投入、大宣传”,争取到2013年,将黑山—石林风景区成功打造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把万盛建成重庆市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综合投入累计达到100亿元(其中:旅游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综合投入30亿元,旅游地产综合投入70亿元),旅游人次700万(去年购票人次30.5万,今年预计能达到50万人次,从明年开始,要每年力争达到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去年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今年预计能达到5.2亿元,从明年开始,旅游综合收入要每年力争达到7亿元),旅游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到2015年,将万盛打造为世界知名休闲度假地、重庆第二生活区。
(二)明确发展模式
在总结上世纪90年代初政府自主开发模式和21世纪初企业自主开发模式的基础上,2009年,我们提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即由政府掌控黑山谷、万盛石林等核心景区,推动景区提档升级,并组织、发动和协调各种力量,调配各方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环境,提升地区旅游整体价值。企业主体:即以万盛国有旅游投资公司为核心景区资源开发主体,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企业为主体投资开发旅游地产、酒店、康体游乐等旅游休闲度假项目,提高旅游景区和相关配套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能力。市场运作:即在政府掌控核心景区和土地一级开发权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优化相关资源要素配臵,使景区开发经营和旅游地产开发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社会参与:即在统一规划审批的前提下,吸引社会资金,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特色饮食、特色旅游商品,丰富旅游配套接待功能,带动当地群众转产致富,促进社会就业。同时,采取“景区+地产”一体化开发方式,即:按照“景区做品牌、聚人气、扩影响,地产做配套、平投入、出效益”的思路,政府主导先行投入景区开发,把景区做精,用景区品牌聚集人气,提升旅游地产价值,带动旅游地产开发;
并通过旅游地产开发土地级差和税费收益反哺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景区与旅游地产联动共赢、良性循环。国内在景区和旅游地产互动开发方面,武隆和华侨城的经验值得借鉴。以武隆为例,10年前的武隆还名不见经传,当时仙女山的土地每亩还不到1万元,当地农民处于贫困状态,而随着武隆旅游景区的开发提升,现在仙女山景区附近楼盘林立,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房价销售得非常红火,土地价格也飙升到了20多万元一亩。人们常说的地产可以带动40多个行业,而在武隆确实是旅游拉动地产。再如华侨城集团投资建设的东部华侨城项目也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即:首先投入35亿元巨资精心打造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东部华侨城主题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形成旅游品牌(自2007年7月开始试运营半年时间,旅游收入8亿元、利润1.3亿元、税金1亿元,初步测算景区投资回收期为8年),然后在主题公园内修建了第一批别墅(20幢)向全世界成功发售,房价高达13.6万元/平方米(1幢别墅近1亿元),房地产丰厚的利润迅速弥补了景区的长线投入和回报,形成景区与地产开发的良性互动。
(三)理顺管理体制
2009年7月,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组织、统筹、协调。8月,组建了黑山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与区旅游局合署办公,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的原则,对旅游资源的核心区域实行园区化管理。旅游园区所在镇主要负责人兼任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重点负责景区开发建设中矛盾纠纷的协调处理,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形成了有力、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对旅游产业实行园区化管理,在国内有不少成功范例。如湖北武当山景区,在2003年,省委、省政府就在武当山设立旅游经济特区,并赋予县一级政府职能,实施封闭管理。6年多来,由于体制创新,机制到位,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武当山接待旅游者1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4亿元,创造了被称为“武当之道”的发展新模式。张家界景区的管理体制又是另外一个特点,张家界景区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其中有张家界景区管理委员会和武陵源区区政府,并且两个单位平级,造成景区多头管理的局面,张家界景区管理委员会没有建设管理权力,武陵源区区政府虽然有行政权力,但无法对景区实施监督管理,致使森林公园出现了规划建设脱节,直接制约了景区发展。
(四)组建旅投公司
围绕加快旅游“二次创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2008
年11月,区政府出资组建了国有独资的万盛旅游投资公司,主要负责旅游投融资、景区开发和经营管理。去年以来,区旅投公司通过资产抵押,已获准银行融资3.92亿元。根据投资计划,黑山谷景区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9亿元(包括景区回购,黑山谷、南北门服务区、旅游公路、响水村、计生宾馆提升改造和新建八角游客服务中心),资金全部来源于中国农业银行贷款。根据贷款协议,银行贷款期限为10年(贷款偿还宽限期2年,还款期8年),贷款期间利息为1.3亿元。按照8年贷款偿还完毕,平均每年需还本付息6600万元,其中本金4900万元,利息1700万元(平均每月需支付利息142万元)。根据测算,贷款能够通过景区及酒店收益偿还。从景区经营收益来看,未来10年,预计旅游购票人次700万人,平均每年70万人,年均购票收入1.3亿元,扣除景区年经营成本670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1400万元,景区经营利润能达到年均5200万元;从酒店经营收益来看,未来10年,响水村和黑山谷度假酒店预计经营收入1.5亿元,年均1500万元,扣除酒店年均经营成本75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600万元,酒店经营利润能达到年均150万元。由此分析,贷款偿还来源年均有7500万元(景区经营利润5200万元,酒店经营利润15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
摊销2150万元),预计工程投资回收期为8年。
(五)回购核心景区并实施提升改造
核心景区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只有政府掌控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旅游产业中的带动作用。纵观全国知名景区如九寨沟、张家界、武夷山等均由政府公司在进行经营。近年来,重庆市政府组建交旅集团收购长江三峡等景区,武隆县举全县之力回购仙女山等景区,都是为了掌控核心资源,实现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为此,2009年3月,区旅投公司筹资7350万元,成功回购了黑山谷、万盛石林、铜鼓滩三大景区。围绕“生态、休闲”和打造“中国最美养生峡谷”这一主题定位,去年10月,全面启动了黑山谷景区提升改造。一是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对索道、栈道、浮桥、游步道、吊桥、电瓶车道和服务区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二是在原有景区基础上,对景观景点实施深度开发,形成了以五峡、七区、十二峰、三十六桥、九十九瀑、一百零八潭为主的6大精致生态景观。三是在景区安装了智能化弱电系统,实现了景区全程监控、语音播放和电子票自动管理。黑山谷的提升改造得到了市政府及区内外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4月20日,谭栖伟副市长专程到万盛视察黑山谷开发情况;6月27日,全市旅游大项目工作会在我区召开,6月28日,黑山谷成功开园。
截止昨天,到黑山谷旅游人次达13.2万,最高日游量8600人,比2002年黑山谷“5.1”开园最高日游量多1600余人;购票收入实现1350万元,比历史最高年份,2008年的1236万还多114万元,是近8年年均门票收入1088万的1.24倍。
三、深入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思考
当前,万盛旅游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市政府60号文件明确提出“把万盛建成重庆市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市旅游局与区政府于6月27日签订了《共同推进万盛旅游经济试验区发展合作备忘录》,并从8个方面明确了非常具体的合作内容。黑山谷成功提升改造是一个新的起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加快向纵深推动我区旅游“二次创业”。
(一)高起点再策划再规划
一是着眼于构建“兴区促转”的重要支柱产业,围绕“建设重庆市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定位和打造“世界知名休闲地、重庆第二生活区”的要求,紧扣“生态、自然、健康、养生”主题,以“一谷、两园(国家地质公园、九锅箐森林公园)、三湖(白龙湖、青山湖、板辽水库)、四特色(自然生态、石林探秘、夜郎后裔、羽毛球)、五片区”的大旅游布局,聘请高端人才,高标准对万盛旅游进行再策划、再规划。二是对大黑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策划、规划,风景名胜区内要涵盖黑山谷、石林两个AAAAA级景区和狮子槽、九锅箐等核心景点。三是对景区和周边地产进行整体规划,将景区周边的椅子台、眼镜塘甚至白杨坪等区域纳入整体长远规划,使景区与地产有效结合,以景区提升地产价值,以地产完善景区接待服务配套。
(二)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地区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体制。在旅游“二次创业”初期,我们把黑山管委会、区旅游局、区投资公司三套班子融为一体,通过高度集中,很好地解决了效率问题,这在黑山谷提升改造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是可行的,但整个工作展开后,感觉力不从心、难以应对。特别是我们还把区级相关部门的审批权、管理权和执法权全部委托给黑山管委会,导致黑山管委会核心职能不突出,部分受托事项难以落实。为了建立起更加高效、规范、廉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原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更加符合管理规范和市场规律。一是实行政企分离。黑山管委会、区旅游局、区投资公司三块牌子三套班子。二是调整职能
职责。三是理顺运行机制。(以武隆的管理体制为例)。
(三)全面加强景区经营管理
一是借鉴酒店管理模式,委托国内首家专业景区托管公司—北京巅峰国智旅游投资管理公司,实施黑山谷、石林景区的经营管理,提高景区管理档次和服务水平。目前,公司已签订协议,并全面接管景区经营管理。二是区旅游局要加强行业管理。一方面,牵头搞好景区安全监管,督促区旅投公司重点围绕提高景区内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隐患整治,不断增添安全设施;另一方面,强化对宾馆、星级乡村酒店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四)全面启动旅游地产
为尽快获取投资收益,缓解景区开发资金压力,切实推进“景区+地产”一体化开发,当务之急需全面启动旅游地产。要按照“统一规划,掌控一级开发权,分期实施,分块出让,多业主开发”的思路,以黑山八角小城、天籁谷、江流坝、百花美丽山乡、椅子台等五大休闲度假项目为核心,以黑山镇河沟、林口、苦草塘、大坪土,石林镇朝阳沟、小石林、二凳岩、四方坪等特色民俗文化区和农民聚居点打造为依托,全力推进旅游地产开发。核心区域内的旅游地产由区旅投公司负责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核心区域外的地块分别由黑山镇和石林镇负责按照总体规划
打造农民聚居点或特色民俗文化区。年内要完成江流坝部分地块挂牌出让,实质性启动2—3个旅游地产项目。只有尽快启动旅游地产项目,才能迅速收回投资,并提前还贷。单从八角和江流坝两个地块来看,八角规划用地面积4500亩(约3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面积3000亩(约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容积率0.4。按土地成本每亩约20万元,售价每亩60万元计算,政府可获得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约15个亿,税费收入5个亿,合计收入约20个亿,并将拉动旅游地产投入50亿元。江流坝规划用地面积1000亩,可建设用地面积300亩,剩余面积约270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已开发4万平方米),容积率0.35。按土地成本每亩约20万元,售价每亩60万元计算,政府可获得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约1.3个亿,税费收入7000万元,合计收入约2个亿,并将拉动旅游地产投入10亿元。
(五)实施石林景区提升改造
石林景区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1.6平方公里。万盛旅游的核心是黑山谷、万盛石林两个景区,如果黑山谷定位为生态、休闲景区,做的是养生文化,并以观光游为主,万盛石林则应定位为地质型景区,可做科普、民俗文化,并以体验游为主。两个景区相得益彰,互
为补充。实施石林景区提升改造,我认为应遵循九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定位要高。围绕最古老的石林,将石林景区(包含奥陶纪公园)打造成为的以地质科普和特色民俗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二是整体长远规划。一方面对现石林景区和奥陶纪景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臵游线和布局项目。另一方面,对景区和周边地产进行整体规划。三是建设投入要少。景区设施改造不宜太高档,游步道以通达便利为主,关键是突出重点、做出亮点。四是管理要上档次。景区管理公司要提前介入,用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提升景区水平。五是宣传营销要猛。加大宣传投入,可提前半年围绕景区提升改造进行宣传造势,扩大景区影响,提升景区知名度。六是配套要同步。为确保石林景区提升改造完成后顺利运营,必须同步进行景区道路改造和酒店、路牌、巴渝新居等配套设施建设。七是分期实施。按照统一规划,实行先景区后地产,景区先石林后奥陶纪。同时,石林景区内部提升与群众安臵等也采取分步实施。对于奥陶纪景区,如果能够回购就尽快回购,如果不能回购就要加强保护,务必按规划进行统一打造。八是多业主开发。部分参与体验性项目,可考虑引入业主开发,对奥陶纪景区,若能成功回购,则既可由区旅投公司开发,也可引入新业主参与体验性项目开发,同
时也可与原奥陶纪业主协商进行合作开发、整合经营。九是见效要快。尽快完成石林景区提升改造整体策划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相关建设手续,力争羽毛球文化节后启动景区建设、并于明年“5.1”重新开园。
(六)大力完善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也是景区提档升级的关键。就黑山谷景区而言,虽然完成了景区深度开发,但景区范围内水、电、路、通讯、接待等相关配套设施极不完善。从水的情况看,黑山八角片区在北门建有一个日供水能力1000方的水站,但现在水源严重缺水;百花片区由原设计规模为480方的百花水站提供,但现供水规模只有200方;江流坝片区主要靠日供水量为300方的木鱼洞供水站供水。目前,各片区在多数居民及农家乐经营用水主要靠分散就近取水情况下,也只能基本满足接待场所需求。一旦启动旅游地产和酒店营业,用水矛盾在近期将十分突出,八角、江流坝片区日缺水量达1000方以上,百花片区也在500方以上,并且椅子台、天籁谷等旅游地产项目的用水问题也亟待解决。由于已建水站水源缺水,当务之急是尽快寻找新的水源,初步想法是在鲤鱼河和野狼谷堰塞湖提水,以缓解用水矛盾问题。电的问题也相当突出,目前黑山景区线路容量为7845千伏安,现已是满负荷运
转,一旦启动旅游地产和酒店营业,线路将无法承载。为了解决电的问题,在近期,区供电分局将从百花架设1回10千伏(容量为4500千伏安)的电力线路到八角片区,目前正在勘线,预计年底建成。远期在八角规划区南部规划有黑山110千伏变电站,以彻底解决电力不足问题。在旅游通道建设方面,目前旅游环线公路等级较低,大巴车难以通行,为了配合石林景区深度开发,近期要启动黑山镇南门至石林景区停车场路段道路整治,确保景区公路更加精致和安全。远期要积极规划论证建设丛林—八角旅游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以万盛为中心,沟通渝南、辐射黔北的区域旅游交通大网络,增强万盛旅游集散能力。在旅游接待方面,我们的接待档次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黑山谷开园以来,酒店少、住宿贵、服务差成了游客投诉的重点,在近期,要加快响水村宾馆、戴斯圣杰酒店和城区国际酒店建设,确保年内竣工投用。并加大乡村星级酒店建设和管理力度,尽快形成高、中、低端相结合的旅游接待体系。同时,把扫除旅游景区和主要公路的手机信号盲区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引导相关单位加大通信站点和网络建设力度,以解决景区通讯不畅问题。
(七)全力开展“三创”工作
名牌精品是旅游业新一轮竞争决战的制胜法宝。香港 的迪斯尼乐园、广西的桂林山水、四川的九寨沟等都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金字招牌。我们要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工程,精心培育品牌,大力发展品牌,壮大提升品牌,当前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启动创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工作。要把全面创建“三块牌子”作为政府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重中之重,作为全面提升景区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宣传,广泛发动,上下一心、齐抓共创,努力把旅游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做精、做细。
四、政府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旅游“二次创业”我们提了两三年,但实质性启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其间也是跌宕起伏、几番折腾,既有经验值得借鉴,也有教训需要反思,总结起来,我有五个方面的深刻感受。
(一)思想要统一,方向需坚持
万盛旅游“二次创业”首先要统一思想,只有从政府到业界,从领导到群众,对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统一认识,理念一致、思路一致、行动一致,才能真正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特别是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确定后,就要不争论、不折腾、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把既定工作抓好抓实,在
发展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只能裹足不前、贻误时机。
(二)定位要高远,实施需分期
要站在全国、全球的高度定位景区。如: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又如武隆的“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千岛湖的“水上娱乐天堂 休闲度假胜地”,“东方奇湖、天下秀水”等。黑山谷和石林景区也要围绕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目标,在定位上勇于“登高望远”,如万盛黑山谷、渝黔基因库这类定位就显得小气。虽然定位要高,但在打造时却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逐步分期分步实施,如石林景区开发和地产开发等。
(三)规划要统一,开发需分散
对景区及周边地产要进行整体长远规划,科学设臵游线和布局项目,严格规划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证规划的超前性、完整性,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的原则,将风景区规划区内的各类开发纳入规划的高度集中统一审批管理,决不能各自为政,破坏规划的整体性。但在开发时,可引进多个投资主体介入景区或旅游地产开发,实现投资开发和建设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四)精力要集中,重点需突破
在开发建设时要凝心聚力,全区一盘棋,但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做出亮点,景区和地产开发要分先后,对不同景区要分主辅,同一景区要分主次,重点部位要做出吸引力、冲击力。同时,在景区建设、管理、宣传上也要突出重点。景区三分建、七分吹,在石林景区提升改造工程中,我们要认真研究“三吹”战略:敢吹、会吹、经得起吹,要按照集中投放,高端运作,重点突破的总体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宣传营销。
(五)投资要多元,见效需尽快
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没有一定量的投入,就难以形成大的气候和规模效益。政府财政投入是很有限的,如何突破资金瓶颈制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整合区内有效资产,争取银行更多融资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创新方式,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分摊投资风险。同时,在开发建设时,要尽量缩短时间,尽快见到效益,进而增强投资者和市民信心。
(六)力量要整合,外力需借助
要把旅游业打造为“兴区促转”的支柱产业,就需要整合全区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旅游产业
发展,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引导和激励全区人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切实让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在全区真正形成共识、形成氛围、形成合力。同时,要充分借助外力外脑,要通过服务外包、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和智力,让他们为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献计出力,切实把万盛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单位和部门的精诚团结,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我相信,我区旅游“二次创业”一定能实现。
谢谢大家!
第三篇:播州区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播州区烤烟产业发展的思考
播州区具有发展烤烟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是全市烤烟种植区划最适宜区县之一。历年来,播州区(遵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始终将烟叶生产作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取得了一定实效。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该项农业特色经济产业,适应烟叶生产的“新常态”,实现烟叶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播州区委、区政府立足本地实际,依据全市烟叶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坚守计划红线、彰显品质特色、持续稳定发展”的主基调,确定了以转变方式为主线、以烟叶质量为中心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山地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并为此积极增添工作措施,全力组织实施。
一、播州烤烟发展优势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播州区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与乌江中段北岸之间,介于东经106°17′22″—107°26′25″,北纬27°13′15″—28°04′09″之间,东接湄潭县、瓮安县,南邻息烽县、开阳县,西连仁怀市、金沙县,北邻红花岗区、汇川区。属于国家战略下的黔中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核心区域,系贵州“金三角” 战略腹地,是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渝经济合作的重要节点。全区国土面积2487.63平方公里,辖19个镇2个民族乡,总人口83.79万。播州区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北离重庆260公里,南距贵阳110公里,兰(州)海(口)、遵(义)赤(水)、杭(州)瑞(丽)高速公路,210国道、326国道以及渝黔铁路和在建的渝黔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乌江航道顺境而下直达长江。
(二)优越的气候条件
播州区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7℃,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均日照1146.9小时,无霜期27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2%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150毫米。
(三)充足的宜烟面积。全区海拔高度800到1300米的区域占全区91%,水资源总量30.87亿米,河网密度0.26千米/千米,比贵州省平均高出52.49%。耕地总面积达110.36万亩,适宜种烟区域主要分布在13个镇乡,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间;宜烟面积达12万亩,按照烟叶种植的轮作要求,能满足15万担烤烟生产用地需求。
(四)悠久的种烟历史。从1945年春天团溪商人刘文明从贵定买回一扎烟苗栽种至今已有71年历史,在这71年中,经历了初期发展、规模发展和稳定发展三个阶段,逐步培育了一支种植经验丰富的烟农队伍、培训了一支懂生产和收购的技术队伍、造就了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干部队伍。
(五)完善的烤烟生产设施。截止2015年,播州区(遵义县)历年烟叶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资金10.63亿元。实施烟水配套项目139个,工程投资18689.29万元,受益面积27.56万亩。整治山塘117座,修建提灌站146座,水池924口,沟渠690.295千米,管网1096.65千米。实施烟路项目40个,建设里程346.63公里,工程投资6582.97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8个,工程投资1145.2万元,受益面积0.4958万亩。实施育苗工场4个,建设育苗棚面积143578平方米。新建密集烤房5695间,改建烤房478间,投资20736.38万元。建设烘烤工场15个,工程投资6165.39万元。购置农机2475台,资金1161.57万元。实施绿竹坝、浒洋水、木斯千3个水源性工程,总投资3.99亿元,其中烟草援建资金3.2亿元。实施站点建设13个,投入资金7688.94万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二、播州烤烟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播州区紧紧围绕烤烟生产市场需求,按照“计划种植,合同收购”要求,严控种植规模、守住计划红线,着力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全力打造全市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努力实现烤烟从大向强的转变。全面实现了全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的三赢目标。
(一)种植区域布局越来越科学。根据烤烟生产需要以及区域分布特点,逐步将烤烟种植向适宜区调整,淘汰零星种植区域,实行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了东西两个优质烤烟产业带,并集中在15个种烟镇乡中规划。
(二)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夯实。十二五以来,我区(县)累计投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达7.14亿元,实施烟水配套工程39个,烟田机耕道项目48个,新建密集型烤房2978间,改造密集烤房424间,配置农机具2100台,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5个,涉及面积13799为,建设育苗工场4个,育苗点14个,实施新农村项目8个,投入资金1440万元,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大幅提高了全区的烤烟生产水平,同时也有效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确立了烤烟是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主体地位。
(三)培训指导系统规范。积极邀请有关烟叶生产专家来对烟农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先后组织种烟镇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烟办主任召开各阶段现场会,通过现场会学习先进经验,全面推广新技术在烤烟生产中的运用。积极推行烟叶生产精细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指导,引导烟农转换种植品种。对备耕起垄、科学施肥、烟地覆膜、田烟开沟、井窑打孔、小苗移栽、溶肥施肥、培土上厢、打顶抹芽、合理用药和成熟采烤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烟农对各项标准的把握能力,全区烤烟生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四)考核机制健全完善。为加强对烤烟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历年来,区烤烟生产领导小组都成立了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或联系领导任组长的烤烟生产督查组,分片包干督促检查各种烟镇乡烤烟生产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并建立了一整套将单独考核与政府目标考核有机结合,分阶段考核与收购结果考核有机结合,经常性情况收集与随机深入督查有机结合的烟叶生产考核奖励办法,为烤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烟叶生产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烤烟生产由于受全国烟叶政策“三年调减压库”的影响,每年省、市按政策规定都压缩种植规模,但我区烤烟每年都在政策吃紧情况下,实现了同比增长目标,完成了市下烤烟生产任务。2013年,全区(县)计划种植烤烟16万亩,计划收购烟叶29.5万担,实际收购烟叶30.01万担,完成了市下任务的101.7%,实现烟叶产值3.63亿元,完成烟叶税收7986万元;2014年,全区(县)计划种植烤烟10.58万亩,计划收购烟叶24万担,实际收购烟叶24.93万担,完成市下计划任务的103.86%,完成烟叶税收6924.5万元;2015年,全区(县)计划种植烤烟8.7万亩,计划收购烟叶22万担,实际完成收购烟叶22.83万担,完成了市下计划的103.81%,实现产值3.02亿元,完成税收6648万元。2013-2015年的三年中,烤烟生产均完成了市下烤烟生产任务。三年烤烟计划种植面积累计35.28万亩,烟叶计划产量75.5万担,实际完成77.77万担,完成了市下任务的103%,实现烟叶总产值9.8亿元,完成烟叶总税收21558.5万元,全面实现了“烟农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的三赢目标,2014至2015年全区(县)烤烟生产获市人民政府二等奖。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当前,由于供给侧改革和烟草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的因素,烟叶生产计划量逐年下降。对此,我区立足烟叶生产发展实际,紧紧围绕打造优质生态山地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在建设优质烟叶基地进程中,我们也认识到有五个方面困难急待克服。
(一)烟叶种植比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效益是烟农从事烟叶生产的主要动力。烟叶种植收入虽然相对某些传统农作物较高,但由于烟叶生产环节多、技术繁复等原因,导致烟叶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不高。尽管近几年我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适用农机具,狠抓烟叶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减少了烤烟用工数量,但相比其他作物,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大问题依然没有明显改变。
(二)烟叶种植风险有待进一步降低。目前来看,烟草收购价格相对稳定,烟叶种植经济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自然灾害、烟叶栽培管理不当、烘烤技术不成熟等因素都会对烟叶生产造成影响。一旦农户烟叶产、质量下降,无法达到农户预期经济收入目标,甚至不能收回种烟成本,必然大幅挫伤烟农种烟积极性,给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烟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夯实。我区多数种烟镇乡地处偏远山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严重影响烟叶的生长和产质提高。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靠天种植”的落后状况和较强的劳动强度,依然制约着烟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烟农种烟信心不足,很多技术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四)烟叶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事烟叶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和烟农文化素质整体上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难以适应烤烟生产各环节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生产上墨守成规、知识更新滞后、观念陈旧、凭传统经验种烟的问题在部分技术员和烟农身上表现较为突出,病虫害防治重治轻防、田间卫生意识淡薄的问题在烟农中仍然存在,严重制约我区烤烟产质量的提高。
(五)烟农队伍有待进一步稳定。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多元化,中心镇乡纷纷烟农转投其他行业,对烟农队伍的稳定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而相对稳定的种植区域受基础条件制约,机械化使用程度低下,烟叶生产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烟叶生产水平不高。
四、下一步发展思考
要做好优质生态特色山地烟叶生产基地这篇文章,必须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基本方向,以优化布局为基础,以提升烟叶种植技术水平为手段,以“一基四化”(一基即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四化为生产计划化、烟叶特色化、安全绝对化、效益更大化)为核心,继续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单产,突出效益,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一)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专业服务。我区在建设优质山地特色烟叶生产基地,推进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要结合我区发展实际,按“中控、西稳、南提、东优”的理念进行区域布局,其次要完善宜烟区土地检测工作,抓好土地流转这个关键,促进集约化适度规模生产。第要坚持推进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烟农合作社发展,积极开展育苗、整地、植保、采收、烘烤等烟叶生产主要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按照两年以上轮作要求,优化宜烟耕地面积,提高烟叶生产布局水平。
(二)加强科技引领,提升创新驱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增强烟叶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烟叶发展的贡献率;加大优质山地烟叶品种引进力度,不断筛选优质高产的品种,加强对黑胫病、花叶病等病害的综合防治研究,强化绿色防控体系运用,确保烟叶产量和质量;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和科技应用转化机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搞好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覆盖烟区农村的信息网络,建立基础信息库,储备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为烟叶生产经营提供政策、科技、价格、市场、气象等全程指导和信息服务,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强建设重管护,提升生产条件。抢抓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以适宜产区、种烟大村、大组为主要目标,在烟水配套、烟路交通、标准化烤房建造、防雹炮点、烟站设备等方面加强建设,进一步改善烟叶产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基本烟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落实管护责任,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维护工作真正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抓好抓实,彻底转变“重申报轻实施、重建设轻管护”的观念,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挥应有效果。
(四)探索增收途径,提升产出效率。结合烟区实际,加快推进烟叶种植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适宜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能手流转,稳步推进集约化经营,提高烟叶质量。在坚持合理轮作的前提下,注重发展以烟为主的配套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烤烟+蔬菜、烤烟+花卉。充分利用闲置生产设施进行多元化经营,如:闲置烤房种植蘑菇、闲置育苗场种植花卉等。回收烟地废料进行多元化利用,如:烟杆生产有机肥、废旧膜生产托盘等,进一步提高土地单位利用率和综合产出率,增加种烟农户的综合收益,实现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健全保障机制,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健全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切实减轻突发性病虫害给烟叶生产造成的损失。完善烟区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制度,健全灾害性天气的快速反应机制,降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烟叶生产带来的危害。健全完善烟草部门、保险公司和烟农的风险共担机制,切实保护好烟农利益,推动全区烟叶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四篇: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近几年,随着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回归自然观念的形成,我区以上王村为代表的“农家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沿山一带农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2008年仅上王“农家乐”接待游客9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已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经济来源,正在形成为拓宽旅游业的新途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
为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质监职能,促进“农家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我局密切关注上王村“农家乐”的发展和壮大,开展了“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的调研工作。现就我区农家乐发展现状浅析如下:
一、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环境优美,民风淳厚。我区农家乐集中在重峦叠嶂的秦岭山北麓,东临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西邻沣峪口沿山旅游风景区,依靠环山旅游观光路,交通十分便利。依山傍水,乡村田园气息浓郁。有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勤劳、朴实的上王人抓住机遇,艰苦创业,辛勤创造,为全区农家乐的开办、发展创出了成功的经验。2003年上王两委会带领村民到歧山学习,借鉴当地农家乐成功的经验,坚定了开办农家乐的信心。开始了大规模的房屋改建和村内环境建设,将两间宅基地改成三间,把土木房改成砖混结构。户户通上自来水,又完成下水的集中排放,实现了村内道路的绿化和村容的美化。
(二)起步早、饭菜香,发展态势良好。1999年,胜利饭店为了拓宽服务业务,发展乡村一日游,经实地考察与上王村确定了合作关系,由胜利饭店定期组织游客到村里游玩,选择10户农家进行接待试点,2003年曾一度中断的服务业务在新班子的带领下,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饭菜种类,价格数量和服务接待等方面对农户集中培训,饭菜可口,价格透明,明显提高了服务质量。环境的改变,文化的丰富,使这里的游客逐渐增多。据统计,2007年上王村共接待游客60万人,2008年增至90万人。五年间,农家乐经营户由2003年的15户发展到110户,平均家庭经营收入近10万元。全村80%盖起了2止3层农家小楼,经营农家乐。火起来的上王村,带动了周边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已经开始涌现了一批特色蔬菜种植户、畜禽养殖户,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加工户和旅游产品生产户。
(三)政府重视,标准化意识增强。
2006年开始,注重收集全国“农家乐”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与区旅游局、滦镇街办等单位联合,开展“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的调研工作。调研工作围绕上王村“农家乐”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通过与村两委会、“农家乐”接待户的交流座谈、对游客发放《农家乐游客满意率调查表》等形式,深入了解广泛征询有关情况和各方面的评价及要求。为使上王村“农家乐”健康有序发展,创出品牌,我局在积极工作的基础上,多次邀请省、市局标准化主管领导和专家到上王村考察指导工作,以期得到领导部门的关注。经过努力,2007年,上王村“农家乐”被列入西安市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为了促进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局牵头,在区旅游局、滦镇街办等单位的通力配合下,成立了“农家乐”服务标准化领导小组,抽调6名业务骨干组成技术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工作组多次深入上王村进行广泛细致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针对上王村的发展实际,运用标准化工作的原理和方法,起草了《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标准,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对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认证。为了便于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工作,我局会同旅游局组织编写了2.6万余字内容涵盖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食品卫生安全、农家乐经营规范等方面的《农家乐服务标准化工作手册》,发放到每个农家乐经营户手中。在宣贯实施的同时,按照自愿申请、村委会推荐、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确定了15户“农家乐标准化示范户”作为典型带动,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档次,我局又适时制定出台了《农家乐星级等级评价准则》,引导有条件的经营户不断提高,提供更高的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王村农家乐经营户的标准化意识正在形成和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成效也在不断显现。得到了省、市质监局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2008年国家标准委将此项目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层次不高,特色不明显。农家乐不是农业文明的简单堆砌,而是农耕文明的沉淀和展示,是农村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浓缩和升华。而农民的思维特征是实用性强,重模仿、轻创新,经营理念雷同,方式单一,体现在庭院样式、园林风格、室内陈设、菜肴品种、娱乐项目等都比较相似,缺乏个性化色彩。同时,受文化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局限,他们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绝大多数仍处于简单的“农家吃”水平,甚至连观光、采摘等较低层次的活动也无法开展,总离不开“换个地方打牌、换张桌子吃饭”的模式,顾客重游率很低。
娱乐于一体,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卫生、安全、消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农家乐一般是以家庭式经营为主,从业人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再加上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缺乏经营管理知识,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同时,农家乐管理涉及到质监、农业、旅游、工商、卫生、消防、公安、环保、文化等多个职能部门,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扶持、规范这一新兴产业,目前还未形成较为健全的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发展不规范、服务不规范、监督不规范的现象。
(三)是组织程度不高,管理亟须加强。农家乐是一种以群体模式出现的旅游形式,只有在统一有序、错位发展的环境中才能取得较大发展。由于群众自身的组织程度不高,有时难免形成单打独干、恶意竞争的不良局面。
针对上王村“农家乐”还处在发展和亟待规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管理、规范经营、凸现特色、有序发展、创出品牌才是发展的应对之策。特别是政府在农家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几点思考。
思考一:农家乐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协调与资金投入支持
上王农家乐始于1999年,当年胜利饭店为了拓宽服务业务,发展乡村一日游,为农家乐的发展播下了种子。自那时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停滞于休闲和简单的娱乐、郊游等状态,没有提到一个更高的品位,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政府的扶持和引导。2007年开始,长安区委、区政府对上王村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扶持,投入300多万元,采取农民出钱、政府补贴“穿靴戴帽”的办法,对环境基础设施和民宅进行彻底改造,使农家乐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了游乐项目,丰富了文化内涵。由于政府有意识的扶持和引导,农家乐成为西安市的旅游品牌,使郊区农村成为都市的后花园,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思考二:农家乐开发应避免简单地照搬城市开发经验,成为城市的复制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是中央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地使农村跟城市一模一样。“农家乐”,“农家”是“乐”的前提,也是根源。因此,无论如何规划和发展农家乐,都要坚持农村本身特色,体现农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保持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开发特色资源,挖掘民间艺术,彰显民俗文化,丰富文化内涵,使“农家乐”文化氛围更加厚重,旅游观光价值更加突出。这也正是它吸引城里人往乡下跑的主要原因。现代都市人向往的是以休闲度假的机会,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体验新的生活方式,享受属于自己的闲适心情。因此,要把吃、住、游、玩因素融合进去,将“农”字做足,将“家”字撑满,项目种类要多种多样,满足不同 闻不到花粉的香气,体验不到种菜、摘果的乐趣,听不到绿树丛中的鸟语,而是象城市一样全是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歌厅舞池、商场店铺,这样以追求与城里一模一样的农家乐发展目标,就失去农家乐的真正意义,最终会使农家乐走向衰落,因此,发展农家乐,要站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以内涵求品位,防止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贻误农村大好发展时机。
思考三:农家乐开发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上王农家乐的成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周围有山、有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但沿山其他乡村,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农民群众积极性很高,要防止一哄而上,粗放经营现象,妥善处理好一些不具备开办农家乐农户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延展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公司+农户+基地提供发展的思路模式和条件。
思考四:服务标准化,是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农家乐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产业要出产品、产品要有标准、标准决定质量、质量关乎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所谓农家乐服务标准化工作,通俗来说,就是满足游客体验农趣、农味、安全卫生、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等要求,将以往服务工作的经验、相关的要求,进行统一的规定,作为统一遵守的准则,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获得优质服务的过程,达到最佳秩序、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开展农家乐服务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一是制定标准:围绕游客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体现特色,从环境条件、从业资格、经营场所、服务接待设施、安全卫生、经营管理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二是发布、宣贯标准:三是实施标准:四是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验证、确认。
围绕农家乐观自然风光、享农家之乐、体农耕文化三大服务功能,设置功能系统图和相关要素图。根据功能和相关要素,建立标准综合体系。使农家乐在环境、接待、餐饮、娱乐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可遵循。值得一提的是,我区的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已被国家标准委批准,是全国涉及农家乐的第一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项项目。在我区农家乐快速发展、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的情况下,是我区农家乐立足长安、走出西安、推向全国、做大做强、创出品牌的大好机遇,广泛开展农业知识、食品加工、服务规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更新农民服务观念、规范服务行为。保障游客和村民权益,促进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篇:关于发展玉米产业培植财源的实践与思考
面对国际国内新一轮竞相发展的热潮,青冈作为经济相对比较贫弱的县份,如何打造后发优势,培植壮大乡财源,一直是青冈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近两年,在总结以往经验、立足县情实际、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青冈县把玉米产业上升到加快发展、兴财富民的“一号工程”和主导产业地位来抓,适时提出并实施了建设玉米工业城的战略构想。目前,玉米这一强县兴财富民的“金色产业”已在青冈这片沃土上大放异彩,玉米工业城建设初现成效。2004年,依靠玉米产业的强力拉动,青冈的GDp、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1.25亿元、4789万元和1948元,同比增长24.8%、9.2%和68.7%。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跃居全市第四位。一个以往捉襟见肘、不靠转移支付就难以支撑的“赤字财政”,终于能够按月足额发放干部职工工资,去年更是首次兑现了在岗干部职工年终一次性奖励。在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深层次思考。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xiexiebang.com
一、提升玉米主导产业地位、加快建设玉米工业城,是青冈培育壮大财源的战略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培育壮大财源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主导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更决定着财源建设水平。基于此,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现有基础等因素,青冈县把玉米、畜牧、特色绿色和林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四大主导产业”。尤其把玉米产业作为“一号”主导产业突出出来,实施了建设玉米工业城的决策。我们做出这样的决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从资源、区位条件和群众基础上看,把玉米作为培育壮大财源的主导产业来开发,具有较大的先决优势。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耕地面积215.6万亩,处在举世闻名的寒地黑土地带核心区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区位条件,使我县跻身全国粮食主产区之列。源于地力因素、种植习惯的影响,玉米在青冈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始终是种植业的当家品种。近年来,玉米面积年均稳定在130万亩左右,今年,更是历史性地达到140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5%。2004年玉米总产达9.45亿斤,秸秆总产量39亿斤,玉米芯总产量4.05亿斤,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百万亩绿色玉米生产基地县和全国高淀粉玉米原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县。通过与省农科院、东北农大深入开展“县院(校)共建”活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良种普及率达90%,标准化生产面积达71.4%,工业专用糯玉米达5万亩。可以说,丰富的玉米资源、优良的玉米品质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我们建设玉米工业城、通过开发玉米产业精深加工项目培育壮大财源提供了坚强保证。
第二,从加工格局和企业阵容上看,呈集群式发展、链条式延伸态势,深度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玉米加工业成为工业经济和县乡财政的擎天支柱。一是形成了玉米产业企业、项目集群。目前,全县已建成龙凤玉米、昊天食品和天成化工等玉米产业化加工企业6户,建设精深加工及配套项目15个,总投资15.3亿元。仅2005年,就实施了以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为主导、以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等项目为配套的8个玉米产业化加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玉米系列产品已达到20多种。热电联产、污水处理和塑编袋等配套项目不断跟进。玉米粒、玉米芯、玉米秸秆全部纳入了加工链条,实现了吃干榨净。2004年,新口径工业产值实现5.3亿元,税金实现2121万元,分别是处于工业发展最低谷的1996年工业产值和税收的2倍和15倍。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口径工业产值和税金实现3.09亿元和1241万元,同比增长34.9%和43.1%。玉米加工业,成为青冈财源建设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二是骨干企业实力日益强壮。龙凤玉米开发公司已成为全县玉米产业开发的支柱企业和财政增收重要依托。自1999年到青冈投资以来,已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3亿元。今年,该企业重点建设了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热电联产、5万吨谷氨酸和污水处理4个项目,达产后,企业将形成年加工玉米100万吨,生产玉米淀粉60万吨,各种副产品24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亚洲单厂处理玉米最大企业。三是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作为绥化市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的品牌之一,我县的玉米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龙凤玉米公司的玉米淀粉和麦芽糊精完全是按订单生产,并且保持零库存,省内玉米淀粉市场的65%已被其垄断。“尽美”牌玉米系列产品不但国内畅销而且远销美、俄、韩、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出口销量达到3.5万吨,创汇890万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额的24.6%,玉米产业真正成为青冈财政增收的擎天支柱。
第三,从对县乡财政和群众增收的拉动能力上看,发展壮大玉米产业、建设玉米工业城是培植财源、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体现在县乡财政增收上,2004年,全县玉米加工企业共上缴税金1297.2万元,占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7.1%。仅龙凤玉米公司,自1999年投产以来,已累计上缴税金达6000多万元,比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还多1200多万元,成为青冈财政收入的“台柱子”。龙凤玉米、中和天成等企业兴建的8个玉米产业化项目全部达产后,玉米产业将实现总产值18亿元,利税1.1亿元,两年内,可在财政上再造一个青冈。体现在群众增收上,随着龙凤玉米开发公司等企业加工能力的不断提高,玉米“卖难”问题彻底解决。每公斤玉米收购价格比周边市县高0.04元,每年可促农增收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玉米产业的收入占48%。同时,全县所有玉米工业企业已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近2000人就业,年创收1700多万元。体
现在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上,全县的运输、包装、建筑、水电等产业都受益匪浅。目前,玉米产品年货运量达到100万吨,运输业收入5000万元,增税200元;企业年用电量达到4300万千瓦时,电业收入2107万元,增税80万元。真正起到了“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作用。
第四,从发展环境和外力支持上看,软硬环境建设同步推进,借力兴业已见成效,青冈县成为玉米产业发展的热土和摇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项目吸引力,就是变相增加财政税收。在软环境建设上,青冈把每年的8月28日定为招商引资节,多次修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设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八条“高压线”,出台了行政执法的“十不准”规定,通过召开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千人大会,公开曝光和严肃处理了9名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干部。尤其对玉米产业的重点开发项目,严格兑现政策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人员跟着项目走的承诺,对龙凤玉米公司等重点企业设立驻厂服务办公室,解决生产、销售、资金、征地等难题100多项,极大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和动力。在硬环境建设上,以强化功能、完善配套为目标,使近两年的城市绿化总量、城镇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专门辟建了玉米工业园区,完善了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在保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的前提下,把第一水源地无偿提供给龙凤玉米公司使用;积极对上争取为龙凤玉米公司修建绥安路青冈过境段公路,为开发玉米产业提供了硬件保障。在争得外力支持上,近几年来,加深了与省发改委、省农科院、哈工大、山东诸城外贸集团等部门、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为玉米产业加快发展赢得了大力支持。目前,在玉米产品系列加工上,同青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已达6家。良好的“金牌”环境和源源不竭的外力支持,使青冈成为玉米产业的投资热土和兴业宝地,也使玉米产业真正成为青冈财政的“摇钱树”。
第五,从人才开发和储备上看,干部和企业家队伍创业兴业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为发展壮大玉米产业、培育壮大财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优秀干部和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以培养、开发、利用和储备,为打造开发玉米产业、培育壮大财源提供了不竭动力。一是全力打造项目开发型干部队伍。为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在开发玉米产业、培育壮大财源上发挥领头雁作用,我们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发展型”领导班子和项目开发型干部队伍建设,邀请专家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组织优秀干部参加哈洽会、参观省农科院科技园区,选派60名干部到哈工大去“充电”,依靠省农科院、东北农大的支持,已培养出近百名农业科技推广的骨干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科技推广一线,使各级干部引资金、上项目、促增收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全县已涌现出项目开发型干部典型135个,为玉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探索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职能转变。把税改后“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职能向哪里转”作为重要课题来破解,在抓产业、上项目、办企业、搞服务、促增收中加快了干部工作职能转变的步伐。县乡村各级干部都把开发玉米产业、建设玉米工业城作为兴财政、富农民的重要依托,自上而下形成了抓玉米产业发展的完整领导体系和机制,各级干部在指导生产上当技术员,在产品销售上当推销员,在选项立项上当信息员,在城乡联动,合力推进玉米产业化发展上发挥了突出作用。2004年,全县各级干部共联系、洽谈玉米产业项目13个,领办创办玉米科技示范园区5个,玉米系列加工企业4个,创税1605元。三是充分发挥企业能人的聚拢效应。在坚持“适合产业发展即为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对外埠人才实行柔性引进模式的基础上,把人品正、脑筋活、胆识大、素质高的玉米产业带头人纳入县里重点管理和优先扶持对象,已培养出以龙凤玉米公司总经理王术贵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队伍。从而为玉米产业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全市寒地黑土经济发展战略统领下,提升玉米产业主导地位,建设玉米工业城符合政策导向、县情实际、群众意愿和发展趋势,已经在推动青冈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和培育壮大财源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受住了时间、市场和实践检验,是青冈实现摆脱贫弱、跨越发展目标的现实选择和根本途径。
二、今后五年青冈开发玉米产业、培育壮大财源的总体构想
(一)总体思路
如果说2003年以来是我县通过开发玉米产业培育壮大财源的定位、探索、起步阶段,那么今后五年,青冈将迎来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在充分论证、调研的基础之上,确定青冈县今后五年发展玉米产业、建设玉米工业城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筑区域特色新优势、推动跨越发展和发展寒地黑土经济的总体要求,以提升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为发展方向,坚持市场导向、结构优化、骨干带动、技术支撑、环保节能的原则,实现玉米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和链条式延伸,使玉米产业真正成为青冈经济振兴、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
(二)发展目标
到2008年,新建成9个玉米产业化加工项目,全县玉米加工产业税金实现8385万元,为2005年的493%。自2005年开始,力争经过两年努力,在财政上再造一个青冈,经过三年努力,再造一个现在的山东诸城外贸集团。到2010年,来自玉米产业的税金达到1.31亿元,为2005年的7.7倍。
(三)推进措施
1、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扩大基地规模。具体要做到“四化”。专业化。根据加工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反馈的信息,依靠省农科院、东北农大等科研单位的支持,及时调整种植方向,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加工型玉米原料。重点推广熟期适宜的东农250、龙单
26、龙单13等高淀粉玉米品种,到2008年,使全县的玉米良种覆盖面达到95%以上。规
模化。调整区域布局,集中连片扩大玉米生产基地面积。到2010年,全县要落实玉米种植面积150万亩,其中高淀粉玉米120万亩,胶质玉米30万亩。科技化。深入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区高产攻关示范带的典型引带、宣传载体和培训基地作用,带动基地建设科技水平的提高。标准化。坚持整地、投入、良种选择、播种技术和田间管理等生产全程高标准,使标准化生产面积尽快达到100%。
2、做大做强加工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精深加工项目为牵动,全力壮大龙头企业阵容,延伸产业链条,用大项目群体,构建玉米工业城骨架,推动玉米产业裂变式发展。继续坚持项目开发与招商引资一体化推进,积极借助山东诸城外贸集团等大企业的支持。在保证今年新建的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热电联产等8个玉米产业化系列加工项目投产达效的基础上,在未来5年内陆续上马5万吨谷氨酸、5万吨柠檬酸、热电联产二期工程、2万吨山梨醇、3万吨味精、5000吨低聚糖、10万吨生物降解塑料、5万吨羧甲基淀粉、2万吨玉米色拉油、3000吨衣康酸、10万吨玉米秸秆饲料、2万吨苹果酸等15个玉米产业化加工项目,逐渐形成以龙凤玉米开发公司为龙头,其他深加工企业为支柱,辐射周边市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玉米加工企业集团。争取5年后成为上市公司,把青冈建成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基地。
3、采取科学营销策略,精心培育知名品牌。按照产品推广与品牌塑造同步推进的思路,加大对玉米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引导龙凤玉米公司等玉米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品牌知名度。尤其是对于“尽美”牌玉米淀粉等产品,要与全市开拓“寒地黑土”品牌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要靠“尽美”品牌的知名度,打出青冈的玉米品牌,带动其它玉米产品创市场的能力。从而拉动我县玉米产业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4、打造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围绕玉米产业营造“洼地”聚拢效应。着力打造“和谐青冈”,树立“优化环境无止境”的理念,在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等软环境的同时,实现硬环境建设的软着陆,真正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竞相流入的“洼地”聚拢效应。继续实施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抓产业、包企业、包项目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和充分发挥玉米产业领导小组、玉米产业推进办公室的职能作用,落实好现场办公、专项推进等措施,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原料、销售等难题。尤其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继续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人员跟着项目走”。要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着力解决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等问题,保证和推动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