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新模式横县农民城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9:4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城镇化新模式横县农民城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城镇化新模式横县农民城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城镇化新模式横县农民城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新模式——横县“农民城”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4-4-1信息来源:当代广西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引导农民走城镇化的道路,实现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横县校椅镇东圩、青桐两村附近的农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个切合当前横县实际的农村城镇化新模式:即是在邻近的几个村中,选一个交通相对便利的村,聚人聚物聚资,建成新的聚集区,使原本分散的自然村落逐步结合成新的生产、生活群体,形成“农民城”,逐步实现农村人口在本地向城镇人口转化。“农民城”实行居民自治,不设有建制乡镇的“七站八所”等单位,不仅减少了财政的负担,而且居民不用置换“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身份,圆了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就地建城、就地进城、就地变成市民”的梦想。

一、校椅镇“农民城”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一)“农民城”形成的原因及其过程

校椅镇位于横县中北部,距离首府南宁94公里,离县城18公里,资源丰富,区位优势良好,交通便利,工农业发展较快。历史上,校椅镇除了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外,就已形成了东圩、青桐等小圩镇。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农民进城建房的强烈需求,东圩、青桐两个圩镇建设得到迅猛发展,街上楼房鳞次栉比,商铺林立,贸易活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城”。“农民城”的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便利的交通和较旺的人气。两村都是地处当地的交通要道和周边村的中心地带,人气比较旺,历来为周边群众交易的理想场所。

二是有一定经济基础。青桐、东圩“农民城”的周边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外出务工及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较多,又是名副其实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经济文化辐射作用大,从而为形成“农民城”提供基础。

三是有“富则思变”的迫切愿望。富裕起来的新一代农民,迫切希望过上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农民城”的规模日益壮大。部分先致富的农民,尤其是外出打工致富起来的农民,见多识广,手中有钱,渴望改变原有的农村生活方式,希望在交通发达,供水、供电、文化娱乐设施完善但又离原住地不远的地方建房居住,“农民城”的这种新城镇形式正顺应了农民的意愿和需求。

(二)“农民城”的基本特征

在横县人口超过5万以上的大乡镇中,像东圩、青桐这种“农民城”普遍存在,如百合镇有新圩街,马山乡有双桥圩,板路乡有高连圩,云表镇有站圩,那阳镇有勒竹圩,陶圩镇有龙头圩

等等,也就是说在人口较多的乡镇,除了在乡镇机关所在地形成一个集市之外,在一个乡镇中又形成另外一个或若干个集市,即我们所称的“农民城”,其共同的特征是:

1.它们都不是政府直接投入的一级集镇。“农民城”大多是自发形成,往往是几个村的中心,实际管理者仍然是村委会,在管理层次上是村一级组织。因此,在“农民城”中也没有乡镇所在地的“七站八所”,居民自治的意识比较浓厚。

2.整体建设具有较强模仿性。虽然“农民城”不处于乡镇机关所在地,但“农民城”在道路、房屋等设施的建设上,模仿镇一级集镇,如都有几纵几横的街道,街上的房子一间紧接一间,供水、排水、通讯、道路硬化比较配套。设有小学、初中和邮政、储蓄等机构,生活方便程度与一般的乡镇所在地无异。

3.居民大多数是乡里乡邻的本土农民。“农民城”的居民大多为周边村委会的农民,也有一小部分是山区乡镇的农民迁徙过来。居民亦工亦商,“离土不离乡”,农忙时,回去耕种自己的责任田,“圩日”时就从事商贩活动。

4.对周边农村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像东圩、青桐之类的“农民城”,与周边村紧密相连,“农民城”内,农副产品交易活跃,工业产品、日用消费品琳琅满目,是当地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信息中心,具有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

二、乡村“农民城”给我们的启示

(一)建设乡村“农民城”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言,我国的新农村城镇化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在横县的城镇化发展实践中,“农民城”的形成确实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模式。发展“农民城”能合理布局城镇,有助于提高城镇化率,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

(二)发展“农民城”体现农民的主体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民在打工生涯中积蓄了相当数量的民间资本,到城镇建房居住、经商是新一代农民的心愿,可以说,“农民城”形成正得益于农民的自主意愿发挥了主要作用,体现了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应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三)发展乡村“农民城”是就地转移劳动力、增加消费的新探索。

一是“农民城”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载体,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就近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二是“农民城”满足了农民就近消费的需求。农民需要就地消费,就地消费的需求造就了巨大的消费市场。第三,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农民城”实际上就是一个农贸集散中心,必然对形成农业优势产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成为农业产业向深层次发展的载体。

(四)建设“农民城”是农村扶贫开发、旧村改造的新载体。

一些贫困的边远山区乡镇,村落大多比较分散,自然条件较差,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直接扶贫不大奏效。在几个村周边重点建设一个“农民城”,让边远、散落的村户逐步迁移到“农民城”里来,不失为扶贫开发的一条新路子。此外,“农民城”的样板作用促进周边村的旧村改造。农民进城后很快会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会逐渐抛弃一些农村粗俗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上,“农民城”推动作用更为明显。

三、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农民城”建设的思考

“农民城”是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转移的聚集地,推动“农民城”建设有利于带动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有利于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土地使用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改变农民收放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民城”并不是简单地把农村人口往镇区集聚,要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下,稳得住,有事做,生活有保障。要运用市场规律,通过政府引导,让农民真正感到进城有甜头,做事有劲头,发展有奔头,自觉自愿到“农民城”落户,安家立业。

(一)要因地制宜编制区域“农民城”的发展战略,编制或修订“农民城”的规划。

“农民城”非城非市亦非乡,建设经费无从着落,多数“农民城”发展随意性大,杂乱是明显特征。因此,科学的规划是建设好农民城的前提,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方式,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规划好“农民城”。要围绕发展的定位和性质,将“农民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地、高水平地编制总体规划。要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要体现地方风格和自然为本、以人为本。

(二)必须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发展“农民城”结合起来。

部分“农民城”由于没有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其发展乏力,后劲不足。因此,“农民城”的发展,不应是简单地把农民集中在一起,把自然村简单地“捏合、归堆”,而是要发挥它的中心集聚辐射功能。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城”是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地的作用,完善其各项设施建设,完善其集聚功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

为主的龙头企业,从而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三)必须把经营城市的办法和建设“农民城”结合起来。

现有的“农民城”绝大多数的道路、商贸市场、排水、绿化、供电等基础设施还比较差,而制约“农民城”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要摆脱“农民城”建设的困境,除了政府的有力扶持外,“农民城”开发建设还必须确立经营城镇的新思路,把“农民城”建设推向市场,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筹措建设资金。

(四)建设“农民城”要与特色经济文化结合起来。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和延续性。“农民城”模仿中心集镇建设,导致城镇建设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没有自己的特色,它就很难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建设“农民城”要与特色结合起来,产业要有特色,建筑要有特色,文化要有特色,要体现“农民城”的灵魂和魅力。横县是壮族人民聚居地,壮族文化是一大特色,勤劳智慧的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许多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如茉莉花文化、歌圩文化等,我们在建设“农民城”时,要把这些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一城一品。

(五)建设“农民城”必须与加强政府的引导结合起来。

“农民城”由于不是乡镇所在地集镇建设,乡镇对“农民城”的精力投放较少,资金投入不多,没有形成全镇上下合力推进的氛围,导致“农民城”发展比较缓慢。其次“农民城”多由当地的村委会管理,管理水平有限。因此,要加快“农民城”的建设,必须由政府来领导,在政策资金上扶持、在规划上把关、在管理方式上转变,才能把“农民城”作为真正的小城镇来规划建设。

“农民城”是横县农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有益探索,对加快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深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推进“农民城”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相信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推动下,具有横县特色的“农民城”一定会发展壮大,硕果累累。□

(作者: 闭应尚系中共横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第二篇:城镇化调查报告

城镇化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调查对象:xx统计站

Xx统计局 调查人:xx

一、调查目的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当前中国实现经济转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外需陡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外向型的经济模式,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由外需转向内需的战略选择,而实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会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机遇与发展动力。本次调查对象是xx市xx镇城镇化发展现状。当小城镇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空间形态完成了快速扩张之后,随之将进入一个挖潜、优化的阶段,产业结构和小城镇结构都将发生重要的转变。政府如何保障小城镇得到有序、合理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保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小城镇政府的面前,迫切需要对小城镇的城镇结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使小城镇得到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

二、调查内容

(一)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城镇化是目前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城镇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也使小城镇结构由农业形态转变为城市形态。当小城镇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空间形态完成了快速扩张之后,随之将进入一个挖潜、优化的阶段,产业结构和小城镇结构都将发生重要的转变。如何保障小城镇得到有序、合理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保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小城镇政府的面前,迫切需要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城镇结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来保障小城镇结构的转变,使小城镇得到科学、有序和健康的发展。

(二)xx镇的基本情况:

xx省xx市迎泽区xx镇位于东经112°17′,北纬37°54′,地处xx市迎泽区的中东部,域内东部土石山区,西部丘陵平川。xx镇由原孟家井、xx两乡 合并组建,所辖村历史悠久。总面积xx平方公里,xx年全镇总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x万人,城镇人口3.5万人,暂住人口常年保持在3万余人,全镇xx个基层单位,其中xx个行政村、x个社区居委会。xx镇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民风淳朴,和谐宜居。域内有茂密的东山松林带,有遍布山区的野丁香、山桃、山杏、六道木、马茹果、千层皮、沙棘、映山红、对节棍等天然灌木;地下有煤(6米、1米煤为主)、铁、铝、耐火矿、石膏、石灰岩等丰富的矿藏资源,还有得天独厚的支撑xx铁路及民用的地下水资源——观门前水站群。

xx镇民风淳朴,人勤地灵,是商家投资和百姓宜居的首选之地。纵观xx商贸经济的发展史,得益于有一个符合商贸发展规律的经营体制和经营观念。即:多元组合、统筹协管、系列延伸、配套发展、快速提升、不断规范,面向中低消费人群,追求名优品牌效应。

xx人历来长于商业,这是人们自身素质较超前的生存观念、经济意识、发展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导致的。xx城乡交错,交通便捷,农副、水果、矿产品丰富。村民祖籍多元,东西南北逃荒至此定居

坐落在迎泽区xx街上的服装商贸市场群,是xx人民二十余年如一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奋力拼搏创建的。xx服装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初级经营到集团化规范科学管理的发展史,就是xx人民的致富创业史,每次质的飞跃无不体现着xx人开拓奋进的干劲与智慧。

Xx每日车水马龙,来自各省、市、县的客流量十几万人,繁荣空前。朝阳街服装商贸市场群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以朝阳街为中轴的南北商城双环区已基本形成,成为引领服装时尚潮流的批发集散地,是迎泽区、xx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二)xx镇城镇化水平

xx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城中村改造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经济,和谐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东部山区,主要在特色种植、养殖和旅游观光业上做文章;中部丘陵地带,在做好退耕还林的同时,积极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仓储业,先后有迎泽物流、朝阳物流、服装城物流形成规模;西部城乡交错地区,主要以发展三产为主,充分发挥朝阳街商贸服务业的拉动示范作用,相继新建了xx服装城东城、西城、精品、名品、吉美、xx、新 2 东方品牌大世界、众爱布料、摩托配件城、朝阳鞋城、晋阳小商品、新精品商城等市场,新建市场不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xx镇按照市政府生态住宅发展规划,结合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xx、xx、xx、xx等村为试点,新建了高标准的居民住宅小区;在xx、xx等村新建了小游园、文化活动室,努力创建宜居城镇,实现城乡面貌新变化;全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饮水工程、“xx一工程”达到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关数据资料: xx:

农村数:xx个 城镇数x个,总人口(人):2009年40300 2010年69682 2011年60821 2012年69758 2013年73866 人均支出:xxxx年食物:940.66 单位(元)服装:501.47 居住:751.45 交通和通讯:880.12 Xxxx年食物:1571.2 服装:649.8 居住:944.4 交通和通讯:577.1 Xxxx年食物:1923.4 服装790.7 居住:1228.6 交通和通讯:569.3 Xxxx年食物:2142.2 服装:870 居住:1235.2 3 交通和通讯:777.9

(三)xx镇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是城镇化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xx镇整体来说已城镇化的数量少,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差异逐步扩大。从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区域不平衡态势 十分明显,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化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是要比农村地区快。

其次是城镇体系规模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区域中心城市不强,县市城区缺乏活力,小城镇散且小。不论是中心城区,还是县市城区、小城镇,均存在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不强的问题,中心区规模偏小,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应较弱。其次,中小城市不强: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城市内涵和质量的提升并没有跟上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全市中小城市经济实力较弱,工业化水平不高,支柱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低,技术含量少,产品附加值不高。

最后xx镇是以市场带动型发展起来的城镇化。其中以xx村地服装城最为著名。从上数据可以看出xx镇第三产业增长值较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成为地区主要经济支柱。因此,xx镇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二产业发展滞后。而根据xx镇区位条件分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很有潜力。因此在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条件下,也应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xx镇的第三产业即服装业品牌意识不强,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批发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调查结论

针对xx镇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建议。1.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因此,农民工户籍改革绝不是简单地改写户口本,核心是解决同等市民待遇问题。即要解决城市就业、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五位一体的改革,让农民的身份实现真正的转变。

2.制定合理的城镇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应当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计划,只有合理的规划与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发展。因此,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合理分布。为避免出现“城市病”,要按照宽严有度、分类设计、分级承接的原则,进行合理规划建设。

第三篇:关于农村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则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基础性环节。笔者结合目前常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法律意识,并和农民进行了接触,对一些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识进行普及,自己印制了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发给农民,使得一些农民能在遇到问题时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虽然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上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农民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含义,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心理结构。这种对法律的陌生感决定了农民在遇到问题时一般是拒法律于门外的,更倾向于用非法律方式去解决问题。

二是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盛行。虽然我国早已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但在我国农村地区仍然有许多人或多或少存在着有法无法一个样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笔者在农村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对一些根本的法律有所了解,比如很多人知道杀人发火是犯法,但是对无照经营等却认为不犯法,更不要说对那些涉及与经济贸易等有关的法律知识了。因此,除一些重大犯罪行为外,农民的社会行为基本上是脱离法律认知而进行的。

三是权利意识淡薄。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法制在农村的着眼点都是如何加强管理,着重于法的政治统治功能,法律工具主义色彩比较浓重,而忽视了法律维护农民权益这一功能。农民往往只把法律当成是制裁违法犯罪的工具,而忽视了法律保障权利的功能。权利意识淡薄,主体意识模糊,缺乏维护民主权利,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和实践活动。不少农民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或不知道已受到侵害,或虽已知道,却信守“民不与官斗”、“一年官司十年仇”、“吃亏是福”等传统观念,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敢抗争,一味忍让。四是法律在农村缺乏应有的权威。法治社会要求法律至上,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法律却没有处于至上的位置;相反,几千年来的封建人治传统已使权力至上的观念在我国农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农村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泛权力状态。在权大还是法大的价值取向上,广大农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法律几乎是没有权威的。在农民的心中,政府管理了一切,在日常生活中找政府往往是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远远大于寻找法律救济的比重。

二、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法律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经过四个五年普法宣传教育,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步提高。但如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体来讲还十分淡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素质低下,影响其法律素质的提高。由于传统和现实原因相互交织,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而城市为12.2年。而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现在农村40岁以上的人群学历在高中以下的占86%,而大学毕业的很少。另据有关报载,目前,我国文盲绝对数高达8507万左右,而其中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农民文化水平的普遍低下,必然直接影响到其学法、知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进而影响其法律意识的提高,阻碍农村法制建设的进程。

二是传统思想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儒家政治文化观念根深蒂固。虽然自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逐渐传人并影响国民的观念和生活,但直到现在,在我国农村地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仍然十分深重。一方面,由于人们仍主要生活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社会关系中,传统的“无讼”、“和为贵”思想及家族意识等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遇到矛盾纠纷时,或忍气吞声,或依靠有威望的长者或村干部依乡规民约来解决。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诉诸于法的,法律在百姓心中占据着很不起眼的位置。另一方面,受“权力本位”思想的影响,不少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头脑中“人治”思想作祟,认为法是管老百姓的,而自己却不受法律的约束,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对法律价值的非认同感。

三是农业立法的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为我国农村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总的来讲,农业立法还相对滞后,立法质量不高,层次较低,很多规范原则性太强,配套法律法规跟不上,缺乏可操作性。农业立法中重行政管理轻权利保护的倾向仍很严重,立法无法充分反映农民的利益。而法律要被人们自觉遵行,必须使主体深切感受到法律是以表达自身需求为前提的。这样的农业立法现状必然会妨碍农民对法的作用的正确认识,难以产生对法的信赖心理,这也是我国农村社会法律价值感无法得到认同的重要原因。

四是法律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较差。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农村良好的执法、守法、崇法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封建法制传统中“行政兼司法”体制的影响,农民在碰到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找政府,而不是找法院,这不仅使司法独立的实现困难重重,也使司法的终极权威性大打折扣。农民不相信法院,无意诉诸法律,却对用行政手段解决纠纷充满憧憬。而农村的行政执法情况又如何呢?部分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低下,农村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农村中以权代法、以势乱法、执法违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乡村执法者的这些形象和执法行为必然削弱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使人们不再相信、尊重和遵守法律。

五是农村普法工作较为薄弱。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与政府的法制宣传教育有着直接关系。虽然已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计划,但总的来讲,我国普法宣传工作收效甚微。特别是农村,政府的普法投入不足,未能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只是简单地发放普法法律法规选编,普法流于形式,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法制宣传中较注重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的灌输,忽视人们对法律权利的认识,注重实体法,而不重视体现法律正义的程序法等等,这势必使农民对法律产生厌倦的心理,影响其法律意识的提高。

三、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如前所述,文化素质低下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文化素质与受教育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当前,农村教育资金不足,大部分的教育资金投入在城市,而农村则是少之又少。据有关部门统计,拥有总人口数70%的农村,却只有10%的学校;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80%,而城镇达99%;农业劳动者中的文盲占全国文盲总数的94%,而且每年以200万人的速度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势在必行。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政策。只有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增加了,农村的义务教育才能有较大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法律意识的提高才有了基础。

(二)加强农村立法工作。健全适应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业法律体系

立法是法律运行的前提和起点,依法治农首先要有良法可依,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也必须先有良法可信。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立法方面的不足,加强农业立法工作,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举措。加强农业立法,首先,应对已有的农业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对不适用的法律法规加以废止或修订,对一些过于原则性的法律法规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针对一些立法过程中的盲区,及时制定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有法可依。其次,农业立法应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权利保护的倾向,切实反映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只有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的法律,才能使农民对法律的关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需求。正如博登海默所言:“当民众从现行法律中找到公平、安全和归属感时,就会对法律充满信任、尊重,觉得自己有法律人格,他就会自觉守法、忠心拥护法乃至以身捍卫法。而当民众从法律那得到的只有压抑、恐惧、冤屈、暴力、显然的不公平,他又怎会信任、自觉服从并且忠心拥护与他的利益相悖的法律条文或命令呢?”最后,农业立法应体现乡情。在农业立法过程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但更要体现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农业立法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现实,又要尊重那些已经存在并长期影响老百姓生活的习俗、习惯等“民间法”,考虑到农村的乡情乡俗;否则,一味强行将现代法律制度引入乡土社会,可能适得其反,引起农民的反感。正所谓:“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因此,在进行农业立法时,应深入农村,进行调查。

(三)加强农村执法工作,提高法律运行成效,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徒法不足以自行。”“良法”制定出来后能否发挥其作用,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并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关键在于法律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贯彻执行。法的执行决定着人们能否通过此过程得到法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体验,而价值体验的状况又直接影响到人们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因此,加强农村执法工作,提高法律运行的成效,就可以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针对目前法律在我国农村的实施现状,要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首先要深化农村的司法改革。由于传统的“厌讼”思想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乡土社会的司法状况令人堪忧。鉴于这种情况,必须进一步完善涉农案件的审判和监督机制,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本着方便农民诉讼的原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简化立案程序,减免诉讼费用,加强法律服务,缩短办案期限,加大执行力度,强化审判监督,公正妥善地解决各种涉农案件和纠纷,使农民从司法活动中得到实惠,从而从内心认同法律,树立起对法律地信仰。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行政执法工作。法治的真正含义是各级政府官员依法行政,依法治农首先要依法治官。因此要加强农村的行政执法工作,首要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行政执法队伍,塑造良好的执法形象。为此要加强农村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训和考核。最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机制,加强农村执法监督机制,保证农村执法工作顺利实施,促进执法公正和执法为民,使农民在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氛围中认识到法律的价值,体会到知法、守法的好处,逐步树立起对法的好感和信任。

(四)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普法是法治的基础,普法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经过多年的普法宣传,农村法制建设和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普法工作实效性较差,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因此,要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增强普法的实效性。加强和改进农村普法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普法内容要创新。普法内容要突出重点,加大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法制宣传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上,更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理解各种涉农法律法规的本意和精神实质,特别是要让老百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后的救济办法。从而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普法对象要有突出。首先要突出对基层农村干部的法制教育。农村干部直接同农民打交道,他们能否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对法律功能和价值的评判。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使其树立起依法办事、依法治农的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各项事务。可集中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法制培训,严格考核,并以此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次要抓好农村在校学生的普法教育。孩子是农村的未来,是新农村建设未来的依靠力量,法制教育要从小抓起,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将普法教育纳入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课教学。三是普法的方式方法要创新。现行的法制宣传仍然是一种政府主动策划实施,农民被动接受的模式,方法单一,流于形式,鲜活度不够,不易为广大农民群众理解和接受,效果不明显。因此要改进和创新农村普法的方式方法,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结合农民群众文化素质较低、认知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在法制教育中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如采取以案说法、在农贸集市设立法律咨询点以及法制文艺演出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民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增强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律意识。这样才不至于使“送法下乡”变成简单的“送书下乡”。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进行农村普法工作。只有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拓展普法工作的渠道和方式,才能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实效,真正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第四篇:走进农村了解农民(调查报告)

走进农村了解农民

调查人:

调查目的:了解新时代的农民。

时间:

地点:某农村

调查方法:主要观察与少量访谈。

调查对象:同村农民,年龄十八岁以上。

何为农民?

解释一: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靠从事农业劳动为生的人。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

解释二: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在分析了我国现代社会上所认识的农民现象后认为,农民在我国现代社会里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演变为简单明了的一切农业户口者。即,身为农业户口者已经成为农民的代名词,已经失去了词典里所解释的长时间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者,作为一种职业的内在简单的含义。他指出,从现在人们的认识程度看,现阶段在我国如果给农定义,那就是“户口登记在农村并为农业户口的农村人”

解释三:农民(农户),对应的英语词语有peasantry比较合适,中文多指农村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为生社会人群集合,也可以泛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farmer一般作“农场工人”(包括农场主),属于一种职业;peasant指贫苦农民。农户指中国农村地区以农业、林业、渔业或畜牧业(自然经济)为主的家庭。中文的“农民”在中国各个时期,伴随经济的发展水平,人们对其理解不完全相同。唐代庄园之大者,收容客户,多至数百人,一家数口,集居一隅,于是庄园之中,发生客户所居之村落,后世称农村为“庄”,称农家为“庄户”,称农民为“庄家人”,其义殆起於此。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而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比重,不管这数据有多大的真实性,其实,农民,始终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国家在政策方面的调整,始终离不开“三农”这个层面。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在今年的暑假里,走访同村的各个地方,更好的了解农民这个概念,虽然时间不长,又交通不方便,总体了解到了并不是很多,但通 1

过一段时间下来的学习,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即使是处于比较偏远的山区仍会受到社会进步的影响。

本次走访以口头叙述为主,通过几个问题,了解农民内心的想法。

问题一:您好,您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年纯收入大约有多少?

1.你也知道,在我们这个村里,最基本也是最多的收入就是靠茶叶,在这十年以来,茶叶价格虽然跌宕起伏,但总体来说,只要肯老老实实的去做,过生活还是可以的,孩子都还在读书,家里主要靠夫妻两人劳作,一年下来除去各方面的开支还可以剩下一万来块,虽然辛苦又剩下不了多少钱,但在农村这也是也是没办法的。

2.茶叶啊!一直是在家里炒茶,不过这两三年来做茶叶有点划不来了,物价一直再涨,茶叶价格却一直在降,种茶所需的农药、化肥价格升得很快,又不知道什么原因,茶叶的虫害一直增加,现在做茶叶真的是越来越辛苦了,管理辛苦,做出的茶叶又不好卖,一年辛辛苦苦下来,也就差不多过日子。

3.在厦门打工呢,以前在家里也没怎么干活,所以劳作什么的都不会做,家里本来也是有些茶叶的,但很多都租给别人了,只留下一些父母自己做,勉强也够他们生活。现在物价都很高在厦门消费又高,所以,一年下来,除了一家在外生活和一个孩子的读书费用,剩下的也只有一万来块,只可惜以前没多读点书学点技术,现在也只能这样子过了!

安溪县是中国龙茶之乡”,当然,在我们这个村,茶叶是主要的经济来源,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自己比较懂事以后,也亲身体会到,茶叶的价格也越来越好,整个村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了,但是有好有坏,茶叶的利益刺激的各方面的事情发生,茶叶越来越多,质量却没提上去,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一些人为了短暂的利益,过多的使用激素与农药,农前超标,严重影响外界对茶叶安全性的信任,茶叶卖不出去,年轻人都选择到外打工,家里都只剩下一些年龄比较老的在炒茶,对茶叶的制作工艺没有更多的去研究,也使村里的茶叶,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更好的提升,合适的喝茶方法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茶叶是县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茶叶依然是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因为始终没有更好的经济来源!

问题二:您会经常看新闻吗?特别是关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对此有什么想法?

1.有时候会看点新闻,或者听别人说,但由于书读的少,一些明令政策是看不懂了,但国家对农民是越来越好了,这在政策的实施下可以真正感受到,从最基本的免除农业税到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一些制茶工具的补贴都让我们减轻了很多压力,所以相对于我们这些最底层的农民能感受到的政策好处,这些就是最直接的政策效果!

2.会经常看新闻,当然也会看国家对农村的一些政策措施,免除农业税就

是一个很好的改变,但是也有很多的政策,说是说得很好,但我们这种地方,很多都感受不到其带来的好处,我们农民就是实实在在的劳作者,需要的是最基本的有利之处,所以也希望国家的政策能更好更直接的利于农民,并加强政策的实施。

3.会去关注一些新闻,但都很少看到关于我们茶农的信息,近年茶叶销售不是很好,很多方面也没看到政府有所改变,希望能制定一些政策,提高茶叶的出口与销售,同时更好的管理农药销售,因为现在假药太多了,也希望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用药,使茶农有信心去种茶做茶!

“三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很好的实施并利于农民,国家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更方面的补贴,促进农民的生产和发展,鼓励农民创业等方面做了重大的改变和措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04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些相应的政策利于农民,但不管什么说,农村的落后还是很明显了,有些政策实施不到位,医疗改革,环境卫生,远远不能满足落后农村的需要,道路交通不发达,在我们村里还有很长的一段土路,文件已经很明确的全县通水泥路,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地方交通得不到改善,农民想要的是最基本的需要,而政策的实施仍需要有很大的改进才行。

问题三:每一年您都会给自己一个新的计划吗?在2012有什么要去完成的?

1.没什么目标计划的,只要能过得上日子,吃得饱睡得暖,我们普普通通的农民,生活就是平凡。

2.在新的一年要购买一个洗衣机,时代在变化,我们虽然在农村,但也得跟上时代的变化,然后也是希望有空去大城市走走,比如福州、厦门啊,出不了省外,自己省内的城市总得去见识一下,几十年了,还没走出这个山啊!

3.今年要出去打工了,茶叶做不下去了,现在还年轻,出去外面拼一拼,也希望自己以后的孩子不要在这山里辛苦。

4.也没什么计划,农民就做农民的活,过完年,又得开始为新的一年做准备了,茶叶的农药要喷了,肥要施了,农民嘛,能休息的时候休息,忙的时候就要起早贪黑的。

时代在进步,每个人的心又何尝不是在变化,相对于普通的老百姓,生活才是主题曲,经历过艰苦的农民,解决生计问题是他们每一年的最根本任务,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也有很多人,不再只是过日子,也开始体会到的享受生活,在有空的时间,出去旅游什么的,农民有朴实的想法,时代在变,而这份纯真不变,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要看清自己看清生活,为了生活去努力,而不要为了更多的物质毁掉生活。

通过访问和更多的观察,走过了大部分的地方,家乡是县里最大的村庄,交通不好,人口分布比较散,但大部分都是以茶叶为经济来源,几年来的变化,也让家乡换了一个模样,农民更加学会了享受生活和科技带来的便利,最纯真的思想没有改变,经历过艰辛生活的他们依旧懂得勤奋和节俭,但时代的变法也让他

们对很多事有了新的看法,开始对读书重视,对教育重视。

同样,在新时代的农民,最希望的还是国家的政策与实施,希望国家的安定与繁荣,懂得看望未来,了解社会了解国际的动荡,关心国家大事,丰富自己的生活。

第五篇: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

太极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人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48%;已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持续快速扩张,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能否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对我国社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农村城镇化 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城镇化侧重于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城镇化问题。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因城镇化而采取城市社区模式治理农村的过程。而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去分析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城镇化的可能路径及其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探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既是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现实发展的需求。

一、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四是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高度融合,通过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尤其在城镇化背景下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将城镇化建设等同于城镇建设,贪大求洋。

城镇化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有的人在追求政绩的心理驱使下,大搞奢华的形象工程,只抓硬件设施,忽视了产业支撑力的提高,使巨额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反而带来了沉重的债务。

(二)将城镇化简单的化为农转非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从农业变为非农业,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还包括就业、养老、医疗的各项基本福利条件的改变和提高。

(三)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集中居住点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管理服务费用支出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非常突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严格控制土地使用管理,很多建设规划难以落实,影响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在农村,村干部普遍缺乏现代社区建设理念和管理知识。而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偏低、成长环境较差,要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入“村官”队伍也比较困难。

(四)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

虽然农民主观上都渴望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但真正能主动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却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建设农村新社区是政府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但当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时,又会过分地苛求政府。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想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要处理好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地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村民自治侧重点在管理,而农村社区侧重于服务。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服务村民的宗旨。通过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完善社区职能,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广大村民提供便捷服务,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要坚持政府依法行政,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把干部群众的良好愿望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正确地处理好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侧重于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发展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社区建设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四)正确地处理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目的是通过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把自己的事情管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社区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农村基层民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五)农村社区建设要以县域经济为依托

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在县域,县域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村的社区建设才会有更大空间。

(六)加强对农村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从农村发展特别是社区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因缺少专业人才而使社区发展难以获得突破。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发展队伍来推进农村社区发展。优秀年轻干部要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并通过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爱民.中国城市化:田野研究与省例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吴学明,王荣启.构建和谐农村需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8(1).[3]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和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74-75.[4]段炼.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2).[5]威学森.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下载农村城镇化新模式横县农民城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城镇化新模式横县农民城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

    农村城镇化

    发展小城镇,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

    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

    “农村城镇化”问题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执笔:李加才 管飒爽 指导老师:居再宏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垃圾处理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2011年暑假,我对我所在的乡镇——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石湖乡——的生活生产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是不尽人意,甚至......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 摘要: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由于环境法制不健全,环境法制观念淡薄,环境......

    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新模式——乡镇农村财 务代管中心胶南市共有24处镇、街道办事处、区、园,1018个村(居),总人口83 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耕地面积94.3万亩,200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8.......

    城镇化与农民问题a

    1、立足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农民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5%左右,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农......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垃圾处理问题调查报告[5篇模版]

    关于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2011年暑假,我对我所在的乡镇——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石湖乡——的生活生产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是不尽人意,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