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化与农民问题a
1、立足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农民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5%左右,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全国的现代化,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如果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和全面富裕,没有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没有农村的繁荣进步,我国的城镇化就会陷入虚假化的泥潭。所以,要从落实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繁荣农村经济的高度,增加农民收入,使城镇化发展与“三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取得双嬴效果。
2、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走一条有利于中国农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建设是强国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首先,要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走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其次,突出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各类生产力要素向小城镇集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镇区转移,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转移,分散耕地向农业大户和公司转移,为小城镇全面振兴奠定必要的基础条件。再次,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目的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纯收入,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建立实现全国现代化的社会基础。第四,充分考虑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差异,防止没有质量的高速度,走一条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深化城镇化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真正实现农民到市民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征地补偿政策,确保农民失地不失利
二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变居民
三是出让改出租,农民当股东。
四是土地流转,企业落户,农民进厂
五是优化结构,扩大就业,使农民人人有所为。
第二篇:城镇化农民养老问题的探究
城镇化农民养老问题的探究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民安身立命的土地被不断地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转变为居民(暂称他们为城镇化农民),他们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养老
中国在发展、社会在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农民安身立命的土地被不断地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转变为居民,我们暂称他们为城镇化农民,这些人的养老问题同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扎实做好农村老龄工作,发展农村老龄事业,努力实现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让广大农村老年人共享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老龄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一、本村老年人养老现状
1、本村的养老设施初步已形成规模。按照示范村老年活动室的标准,本村已建立老年活动室,活动室内设有棋牌室,文体活动室等老年文化娱乐设施,并设有健身路径和文体活动小场地。
2、本村居委会每月发放养老金补贴。对本村60岁以上的村民发放200至600元不等的养老补助金。
3、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目前的经济形态是传统的农业和现在工业并存的二元经济,决定了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长期并存,传统家庭养老早在夏商时代起就已逐步形成,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①它是以小农经济为 1
依托。在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老年人一般都承担着指挥生产与传播生产技术知识的重任。所以,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子女责无旁贷要赡养他。父母抚养子女,子女奉养老人,世代相传,这是形成传统家庭养老的经济条件与原因。②它是以婚姻和血统亲情为基础。由婚姻和血统关系形成的家庭是社会生活细胞和组织形式,父母都责任抚养子女,子女成年后有义务赡养父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哺模式”或“反馈模式”,如此循环不息。③它是以传统伦理孝道观念为纽带。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孝道文化在农村中影响很深、很广,从古到今家庭赡养,敬老孝亲,天经地义,以养老孝亲作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种中华孝道文化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使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村的主要养老模式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将已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为主。实行家庭赡养的好处:①有助于老年人与子女居住摆脱孤独的困扰,享受天伦之乐;②老年人在家庭中还能积极发挥作用,如对晚辈的教育,拿主意处理家庭中重大问题等;③不少老年人还乐意为子女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减轻子女负担,教育子女互助互爱,维护家庭和睦相处;④当期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财力有限,农村养老实行家庭赡养既可为国家与社会减轻负担,节约大量资金,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老年人过好晚年生活。
二、当前本村老年人口养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权益保障制度脆弱。大多数老年人依靠子女赡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或靠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保障(补助)等,经济来源少,文化素质较低,自身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伤害。
2、老年活动经费不足。
3、文化生活枯燥。虽然近年来农村老年活动室建设步伐加快,投入加大,满足了部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需求,但面对广大老年人仍是杯水车薪,本村基层缺乏健身、娱乐和文化教育设施和有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1、确保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存。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①实现农村老年人的“老有所养”,应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三方面,经济供养是基础,只有经济来源有了保障,老有所养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因此,农村老年人的家庭赡养是农村养老的基础与核心。老有所养不仅是经济赡养,还包括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享受天伦之乐,而这正是家庭养老具有的独特功能。联合国《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特别把“提倡子女赡养父母”列入各国政府建议之中,还提出“由于家庭被认为是社会基本单位,因此,就应设法按每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制度和家庭的老年成员的要求来支助,保护和加强家庭”。这是联合国与国际社会对家庭养老、家庭赡养的充分肯定,也正是家庭养老所体现的传统美德。②本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来源虽然有多个方面,但老年人对居委会每个月发放的养老金还是情有独钟,认为这部分养老金才是他们真正可自由支配的部分,而这部分养老金在许多居委会中都显得过少,所以我们建议在征用土地补偿金中提出
一定的比例作为该村高龄农民的养老基金,鼓励他们把自有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把他们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这样可规避以居委会社区为单位投资风险,保证他们老有所养。③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2、提升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和质量。①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能有稳定的老年教育场所和时间、课程吸引他们更多地接受保健知识、用药知识、维权知识、代际关系等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他们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使他们老有所学。②积极开发和利用老年专业人才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和老年人的意愿,积极搭建农村老年人服务平台,使他们能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经验和技能。因地制宜投资建设一些适宜他们管理的项目,如市场、停车场、仓储地等,使这些项目的收益补充老年活动的经费需要,让他们老有所为。③活跃农村老年文化生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和建设必要的文化娱乐场所和体育活动设施,让老年人在空闲时间有良好的文化娱乐场所和适宜的体育活动场所,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使他们老有所乐。
3、提升农村老年人依法维权水平。①加强尊老敬老法制和道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老年人学法懂法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水平。②建立健全的老年法律服务与援助体系,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的法律服务,指导开展农村家庭签订赡养协议书工作。③老年人自己也要破除依赖性,自强自立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冲
击,未雨绸缪,要增强自我保障意识。
终上所述,城镇化农民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哪一方都是无法解决的,需要政府、集体、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我相信只要国家、集体、社会、个人四个轮子一起转,大家认真面对,城镇化农民养老的未来一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福建老年学学会.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农村养老保障专辑
(八).2005
(2)、农村老龄人口问题和老龄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3)、唐志勇.重新审视农民养老问题.南方周末.
第三篇:城镇化问题[推荐]
城镇化问题
一.城镇化含义:
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二.城镇化历程:
回顾近50 年的城镇化历程, 人为“ 抑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传统时期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通过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构建来强制阻断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结果使得我国城镇化在建国以后的30 年中发展十分缓慢,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局面并未根本扭转, 滞后程度仍然较为严重。我国城镇化长期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只要求农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给, 提供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确定了低价征收农产品的统派购销制度, 以确保工业能从农业吸取最大数量的低价农产品和农业剩余;同时确立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以及由此派生的住房、粮食供给、医疗、教育、就业等制度, 将农村人口禁锢于土地, 限制流动, 确保工业化的高积累。近年来我国对城镇化缺乏积极有序的政策引导, 尽管对城乡分割的制度有所调整, 但由于强调农民离乡不离土, 加上农村工业发展分散、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城镇建设无序发展, 客观上都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三.城镇化现状:
1.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隔离逐步打破,城乡差距正在缩小。1978年到2003年,中国城市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20226个,城镇人口从17245万人增加到523万人,人口城市化率上升到40.53%,不断提高。(1978年为17.92%)
2.问题:由于中国是具有显著二元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低下
到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46.3%,2020年达到55.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40%,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则在70%以上。低于世界同等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约20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多数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时期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
(2)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极为缓慢
1979—2003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按此速度计算,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世界同等国家60%以。1990上的水平,还需要20多年时间。农村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不是户籍、政策等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就业”问题。其后是资源问题,即水源、能源、土地等问题。
四.加快城镇化重要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民、农村发展。
1.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于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整合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源、加速生产要素流转、推广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 提高农业内在竞争力。
2.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3.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4.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前提。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加速推进城镇化发展, 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相关城市建设, 不仅直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 还有利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住房、交通、生态环境等生活环境,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体系的物质支持。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
因此,从近期来看,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扭转中国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城镇化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推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升级。,同时还产生庞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
(三)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通过推进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增加,这将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城镇化产生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极大地推动工业化进程。同时,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公共服务发展,也能够推动消费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城镇化带来人力资本和信息知识聚集,促进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改善管理,有利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降低工业化排放,实现低碳、低能耗发展。
(五)城镇化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城市服务产业也是培育中产阶级或者中等收入人群最重要的产业载体。
五.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思路
1.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城镇化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政府在农村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适时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城镇化转到由政府引导和规划的城镇化方向上来,实现由自下而上城镇化向自上而下城镇化的转变。
2.进行小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当前特别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3.小城镇要大力发展服务于农村社会的第三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突出资源优势,做到“一市(镇)一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奠定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又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兴起和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4.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和城镇区域布局规律,克服城镇规划与布局上的分散性、随意性和无序性,规划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当前特别要集中力量建设基础设施好、有区位优势的县城或县域首位镇,稳步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镇,防止一哄而上的小城镇化倾向。
5.进行户籍制度、城镇企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大力加强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商品链”、“资金链”、“信息链”、“人才链”、“交通链”,将城镇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网络的“链结”或结合部。
6.培植农村城镇化的主体,鼓励农村“能人”、“富人”率先走农村城镇化道路,让农村“精英”成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动者,并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由点到面地推进农村城镇化。
7.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轻文化”,“重局部(个人)、轻整体”,“重硬件、轻软件”建设的不良倾向,进行小城镇管理体制的创新,防止出现“新城镇、旧体制”的现象。
六.经验总结
1.城镇化是市场化的结果而非政策工具
改革解放了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源与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应该并且只能是营造有利于城镇化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2.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自利的企业和个人无意中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在无意中提高了城镇化的程度。政府过去做的和今后应该做的是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或者更现实一点讲,起码不要为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制造障碍。
3.新型城镇化必须清除的体制之障、。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应当先行一步。农村土地实现确权后,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行业、选择工作。城镇化的前提是什么?城镇化的前提是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4.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
“户籍制度变革和建立农村制度的退出机制是农民进城的关键,地市级以下可以全部放开。在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的道路上不能盲目地追求统计数据上的城镇化率,而是要把实践人口的城镇化作为主要任务。应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地推进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5.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好的健康的城镇化。我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近10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基本上是比较健康的,但是,局部也的确存在几种值得反思的属于病态城镇化倾向的不良现象,如半城镇化、隐性城镇化、被城镇化、准城镇化、“贵族化”城镇化和“大跃进”城镇化等现象。城镇化需要一系列公共政策的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今后一段时期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健康的城镇化建设须要能够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良好的人居环境。因此,我国城镇化建设必须走科学、理性的道路,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城镇化,城镇化应顾及城镇的承受能力,应建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不顾及城镇的承受能力、片面追求城镇人口数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6.城镇化不是城镇工地化。城镇化建设战略应是客观理性的科学,是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城镇化率已被看作政绩指标之一,目前已经出现一些地方政府追求城镇化高增长率的攀比现象。一提到城镇化,有些人想到的就是建几条大道,搞几项跨世纪的标志性工程。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混为一谈,片面追求建设速度,片面强调建设规模,导致一些城市改造工程不是拓宽马路,就是架立交桥。然而,城市就业难、上学难的状况却得不到根本改变。
7.城镇化应注重文化内涵。城镇化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延续城市文脉。
8.城镇化的影响分利弊两方面。利:廉价劳动力的进入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弊:外来人员的涌入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交通、治安、住宿.、地矛盾也会激化,外来人员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第四篇:城镇化建设问题探讨
城镇化建设问题探讨
1、拆迁工作难度大,部分职工在观望,在攀比,造成拆迁难度大。
2、团场城镇化具体问题:职工住房按国家标准赔偿,但职工不理解,按自己的想象价走,更甚者靠团场赔钱达到自己的目的。
3、团场按标准赔偿,执行有困难,职工不理解,团场拆迁费用大。,
第五篇:城镇化与农民工问题讲座心得体会
城镇化与农民工问题讲座心得体会
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白会武
近几年,城镇化与农民工问题时刻围绕着我们,省委、省政府举办的这次城镇化与农民工问题专题讲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韩俊作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专题报告。
韩俊从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基本要求、面临的挑战、农民工问题的历史渊源、政策演变、重点和难点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的新形势,详细解读了国家有关政策,并结合调查数据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总体思路、基本路径。
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民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通过这次专题讲座,我就城镇化与农民工问题,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农民工的收入问题。农民工的报酬过低,只能满足自己,却很难满足其家属在城里的支出,这就引起了抚养老人和教育子女等一系列的问题。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农民成为城市居民的最大障碍。如果农民工的报酬不能很快提高,农民进城工作和生活的欲望将大打折扣,那样就很可能延缓城镇化的进程与现代化的进程。
二、农民工的户籍问题。现在的户籍制度失去了原本的面目,一个户口本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生活等。现在的户籍制度与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可以进城,但进不起城”的局面。户口与福利性制度的挂钩,使广大农民工永远被拒绝在城市的边缘,无法正真融入到城市生活,使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处于两难境界,同时加剧了他们生活的困难度,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引一些群体性事件以及更多社会问题。
三、农民工的土地问题。土地对于农民而言就是就业岗位、经济收益和社会保障。当今社会年青一代农民看不起农业,不乐意从事农业,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年青农民已经习惯了城里生活,有的三年五年不回一趟农村,而农民工不放弃土地却放弃土地耕种来到城市务工。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阻碍了农民工更好地走进城市。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工进城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个必然过程。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农民,并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和制度改革。
一、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劳务输出地和农民工就业地的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机制,要在农民工培训上给予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上的投入。要面对市场的需求,针对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实际,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
二、加大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改革力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地政府应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管理和服务,诸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住房问题、户籍管理问题等等。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另一方面要从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出发,利用各种形式向农民工传授有关法律、法规常识,使其能知法、懂法、用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农村土地政策改革。农民真正的融入城市必须切断其与土地的关联。进城务工人员必须放弃自己拥有的土地,当然这是一种有偿放弃。进城的农民工以合同的形式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转让给集体,有当地村委会统一承包给大农户实现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而对于这些农民工每年可获得一定的补助。或者可以换取股权,有村委将这部分收入替农民工入股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让他们定期收取股息作保障。有关方面一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在外务工人员土地承包经营的转让工作。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当务之急的社会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症结,也是城市化历程中的重要问题。农民工更好的走进城市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