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对策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对策
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求失衡现象。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较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产品质量偏低,名优产品比例不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一是政府要加强引导,依靠典型示范推动结构调整。改变光靠行政手段推动结构调整的作法,创新工作思路,从示范引导入手,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一批,推广一批。通过典型示范,效益吸引,提供服务的方法引导农民主动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形成农业结构调整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在农产品结构调整上,要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坚持在名、特、优、新上做文章,培养知名品牌。引进优质高效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效益的提升,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由追求数量型向追求质量效益型转移。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发挥比较优势,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基地。抓规划,抓协调,抓服务,通过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扩大基地规模,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要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投资环境
近几年来,农村生产条件虽然得到了改善,但相对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得到了长期较快发展,而农业的增长速度相对就慢了较多。因此,要改变农村农业落后的生产环境,各地政府必须重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一是要严格落实国家的税费改革和种粮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农村交通、水、电、气、通讯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加快对“三农”的投资,促进农村经济进入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广和运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强大推动力。当前,表现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投入偏低、推广网络不健全、农民数量大但接受程度低等问题。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着重点是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农业生产组织。一是推进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办、能人带动等方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要,按区域布局和产业类型组建集生产技术指导、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真正把农户、企业和市场连结在一起,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民在基地生产和市场销售上的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之成为组织和带领农民闯市场的主力军。二是创新合作扶持方式,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由直接扶持农民向扶持龙头企业转变,从资金、政策上向龙头企业倾斜,增强其自身实力和带动辐射能力。三是要把龙头企业当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和关键来抓。坚持开放引进一批、大力发展一批、嫁接改造一批的思路,根据全县的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紧紧围绕烤烟、水果、优质稻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产地市场型、深加工型及基地订单型龙头企业,通过协议购销合同、保护价收购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条,带动全县传统特色产业的改造升级,使其真正成为优势产业。
(四)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引导农民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增收
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基于此,要在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的前提下,围绕产业调大、产品调优、特色调强、市场调活的原则,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以培育主导、特色产业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在抓好优质棉(明集)、畜牧、水产、蔬菜等主导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和壮大肉羊、食用菌、芦笋等特色产业。二是以引导农民科技开发、生产要素开发和市场开发为重点,不断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三是以资金倾斜为重点,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议县、乡两级财政,将现有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复垦基金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配套倾斜,重点向农业结构调整的乡镇、村倾斜。建议从土地流转、资金扶持、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帮助农户调整产业结构。
(五)加快农产品“深精”加工,帮助农民增收。
农民人口多土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单纯从农业生产环节来解决农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极为有限,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目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粮食、蔬菜加工企业和肉食品加企业为龙头,把食品“深精”加工作为重点;如云梦鱼面,便可作为农特产品重抓;二是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档次和附加值。
(六)发展生态农庄的旅游来大大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生态农庄旅游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量,还可以把生态农业所打造的环境和农民所特有的乡情风俗等无形资产转化为旅游收入。由于生态农庄的游客大都为城市居民,这样有助于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1)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民房,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让旅游者吃、住在农家。让人感到一种家的温暖。提供具有完全乡土气息的柴火饭、土猪肉、土鸡、土鸭、土鸡蛋及绿色环保的现摘新鲜蔬菜。展示果品、花卉、蔬菜等的栽培技术及其生产过程,开放成熟的农作物园,让游客人园采摘农作物,享受田园乐趣。临走时还能得到一份自己亲手采摘的新鲜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如水源、草源、动物资源等来开展一系列的娱乐体闲活动。还可以利用天然资源开展登山、攀岩、观赏山花等。开发民俗园,安排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活动。例如,现场演示如何磨豆腐、烫粉皮、打斗笠、编蓑衣等,在观看的同时鼓励游人自己动手学着做,临走还可以带上自己亲手做的食品或工艺品。此外,还可以安排一些地方特色强的表演如杂技、歌舞、戏曲等。
(2)开发教育园。教育园要分为成人教育园和儿童教育园两种。成人教育园主要是让成人在里面学习农业栽种、灌溉知识及一些有用的民俗文化知识。有兴趣的人,还可以自己动手,当一天半天的农民,体验一下田园之乐。儿童教育园可开发理论教育,教育城市的孩子们分辨五谷杂粮,以轻松快乐的气氛给孩子们传播播种、栽种、管理、收获等一系列的知识,让他们在思想上牢记粮食来之不易的观念。开发实践教育,专门划出一块土地“承包”给孩子们耕种,让他们自己决定种什么,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工具,让他们自己栽种,自己管理,亲自体验一下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七)加强农民转产转业培训,引导农民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中增收
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收入分配领域,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也越高。建议实施“知识惠民”工程,大力加强农民转产转业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能力。一是政府“买单培训”。培训由政府买单,把培训费列入县、乡财政,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农民,使农民靠知识受益得实惠。二是开展“订单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训与扩大劳务输出相结合;三是发放“创业绿卡”,对参加培训经考试合格人员发给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绿色证书,对外出务工人员发放“创业绿卡”。四是打造“劳力品牌”。建议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把重点城镇建设作为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来抓,与兴建市场、发展商贸流通结合起来,与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与发展农产品加工结合起来。
(八)着力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引导农民从加大农业投入中增收
农民缺乏资金支持、贷款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性因素”。建议县、乡两级政府把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作为促使农民增收获益的重要手段。一是建议协调金融部门创新支农方式。可尝试农民土地使用权、林地承包权以及多年生作物抵质押贷,以及推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贷款等,解决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对农户贷款,除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重外,着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大额支农授信贷款;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议推广发放订单跟踪贷款,并尝试开展仓储式流动资产质押贷款。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乡村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可以由会员认缴贷款风险金、政府对农业的扶持金及其他资金组成,担保机构主要为有发展前景的种养大户及信誉好的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建议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工程建设,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
农民不富,整个国家就不算富裕。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人口是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农民的收入没有较快提高,扩大内需就缺乏长期可靠的市场支撑,经济发展就缺乏持久的动力;同时,如果农民收入不能持续增长,农民生活得不到大的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希望我们的对策能够为农民增收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篇:农民教育培训及对策
大通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思考和对策
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已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近几年来,虽然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极大地影响了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有的虽然转移了,由于未进行转移前的培训,大都也只能从事劳动力强度大、收入低的工种,更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随着粗放型劳动力市场的饱和及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要实现有效转移,必须注重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其有效途径就是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业系统内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实行对农民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及特征
大通县地处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全县总面积为309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为15.85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1.27%,全县总播种面积为69.3万亩,经济作物占总面积的70%以上,良种率达93%以上。全县草食畜存栏达35.56万头(匹、只),草食畜出栏27.36万头(匹只),出栏率为73.8%;农牧业总产值达9.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5%,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09.65元。全县总耕地面积为4.6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其中水浇地0.8万公顷,浅山地2万公顷,脑山地1.82万公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3h㎡。远远低于全省人均
1占有耕地的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成为新时期影响大通县农牧民人均增收的重要因素。大通县现有农村人口34.5万人,有农村劳动力19.38万人,农业生产属于季节性生产劳动,因而每年都有7.9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向非农劳动。当前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大通县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三个突出特征:
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据大通县农广校2005年抽样问卷调查统计,大通县农村劳动力中62%仅具有小学、初中文化,有的甚至是文盲、半文盲;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从事二、三产业技术特长的劳动力较少,仅占2%,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的要求很不适应。
二是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落后。
农村小农生产方式以及小而散的生产经营模式,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转移,不动转移,甚至不愿转移。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程度低,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劳动力转移处于自发、无序状态。
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关键。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各地都采取了一些鼓励、支持政策,农民就业的环境有所改进,但由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自发、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初级阶段,因此,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培训资金投入不足,根据中央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政策措施,农民工的培训资金要有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分担,而目前培训的资金一部分是农民工自己承担,政府及用人单位投入严重滞后。根据调查,农民参加培训的培训费、考证费、生活费等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往往使不少农民在培训门槛外望而却步。
2、用工企业仍存在延长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大,不按劳动法要求办事的问题。企业普遍存在每日工作10小时以上又不算加班工资的问题,另外员工的福利待遇问题难以承诺兑现,农民工工资普遍低的问题仍很突出等等,建议有关部门予以经常督检查,使外出务工人员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3、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从农业本身来看,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均的耕地面积是逐年下降趋势,从第二产业来看,不论是城市工业还是农村工业,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增长方式都在转变,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减少,进一步缩小了吸
呐农村劳动力的容量。从三产业来看,尽管近些年大中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受城市发展数量、人口饱和程度、城市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城镇的集聚功能不强,难以提供更多劳动力转移空间。
4、配套政策和管理不完善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不相适应。一是突出表现在户籍制度的残余影响。新疆已经实行了全面改革,但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进城入户的农民存在就业、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部分大中城市为了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还推出了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各种限制政策。
三、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对策
1、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对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实行对农民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和实现有效转移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应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应形成合力,正视农民工培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千方百计地探索解决之策。
2、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
政府应根据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的需要,打破城乡分割,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种种限制性规定,把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列入财政预算,拨付专项资金开支。作为农民技能培训的专项经费,安排农广校、职业学校的建设经费;用于农广校、职业学校和农民职业培训
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该逐步增加,城市教育附加安排用于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主要用于农广校、职业学校等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3、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培训质量,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通过播放科技电教片、广播、电视专栏、网上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收集或发布电子信息,开展现代科技和远程教育,并充分支持社会各方面信息网络资源,提高培训质量。
4、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切实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农民工培训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杜绝定点培训,不以现金的形式给农民发放培训费,激发培训机构和受训农民的积极性。要努力形成政府买单,培训机构自由竞争,农民自主选择培训点和培训内容的格局。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检查验收机构对参训的农民验收合格后,培训机构统一到政府指定机构结算,形成培训、验收分离的格局,对弄虚作假的培训机构作一次性取消培训资格的处理。
5、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服务中心,每个乡镇都应成立农民职业介绍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务输出、信息发布、统筹协调等全方位的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四位于一体,形成完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做到民工出得去,能就业、留得住,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还将有更多待转移的劳动力涌向城市,而且还
将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推进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新方法。
第三篇:关于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
关于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
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的“领导干部调研破难”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和县委要求进行的“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我于3月31日至4月7日,深入所联系的**镇长岗村,对该村去年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了保证蹲点调研的效果,调研中我们采取座谈交流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几天来,先后召开3次村民座谈会、2次民主垦谈会、走访老党员、干部、家庭工业户,困难群众30多户,与他们共同探讨致富之路。根据蹲点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县”这一主题,我就当前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相应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长岗村的基本情况
1、区域及人口概况: **镇长岗村地处长兴南部丘陵半山区,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18个承包组,现有耕地5730亩(其中水田1900亩,旱地2830亩),人均占有耕地3.62亩,另有山林1700亩。全村农户466户,人口1535人,其中适龄劳动力为980人,村支部现有党员38名,预备党员3名,村三委班子成员7人。
2、经济发展情况:
茶产业是长岗村的传统支柱产业,该村于2005年开始种植白茶1500亩,目前已开始产出每亩效率3000元/亩,种植传统茶业2000亩,其中300亩是套种传统茶地;种植苗木1000亩、毛竹500 亩、桃树300亩、其它为粮油、西瓜种植。2007年长岗村人均收入为8011元,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农业收入;二是家庭养殖及副业,该村年出售50头以上生猪的养殖户有15户,外出务工315人,人均创收9000元。
集体经济情况:该村目前负债13万元(为历史的负债利息),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收入的主要来源:村林场承包金每年2万元;山林承包金每年5万元;建设用地复垦款结余13万元。主要用于村基础设施维护、村干部工资、计划生育补贴、村办公费等。
3、社会发展情况:
长岗村社会稳定,民风淳朴,村民具有较高的发展积极性,村班子凝聚力较强。
二、制约长岗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长岗村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据调查,目前长岗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解决的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交通的问题。主要是村中心道路(村办公室与11省道之间)2.7公里的砂石路没硬化,一到雨天道路泥泞,交通十分不便,村民呼声非常强烈。二是水利问题。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全村10个上万方的山塘水库,自然老化问题非常突出。由于长期得不到加固维修,大部分启闭机已失灵,堤坝漏水严重,抗旱排涝和灌溉能力差,一遇到水旱灾害,就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从而增加 了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三是饮水的问题。目前该村至今未通自来水,村民吃水全靠山泉水和井水,去年夏季天晴一个月,造成200户农户吃水困难。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为:
一是长岗村集体经济薄弱。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村级收入逐步减少,而公益事业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村级管理成本在逐年增加,村级管理成本的增加使本不富裕的长岗村级经济更加捉襟见肘,发展困难重重,无力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二是长岗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多、耗资总量大。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加大了对该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造,但毕竟投入有限,同时由于大多数项目没有近期的、直接的经济效益,易形成投资空白,采取市场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较困难。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从立项、资金安排、施工到管理,往往是多头插手、层层关口,而最终却产权模糊不清、职责不明,造成很多不合理的情况,且投资效益低下,故投资方不感兴趣。
(二)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
长岗村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有着独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非常适合白茶的生长,茶产业是长岗村传统的支柱产业,农民在山地开发种植优质白茶积极性很高,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当地的的茶叶价格与周边安吉县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样的产品,一样的质量,为何价格如此悬殊。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品牌的缺失: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虽然政府、部门在扶持当地白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 在宣传扩大当地白茶的影响面、知名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同时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在缺少特色品牌的有力支撑,目前**白茶市场认知度还不高,价格一时提不上。
二是产品包装方面:**白茶在包装上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每年白茶的包装盒都在变,但变化不大,样式又少,简单老式的包装盒已勾不起顾客的购买欲。
三是销售渠道方面:据调查,目前长岗村的茶叶一般是以自产自销为主,销售渠道、手段单一,没有创新。在拓展茶叶销售市场空间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以致目前**白茶的市场占有量并不大。
(三)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保守。
一是文化基础差。在对该村23名调查对象来看初中文化程度占主体,具有初中文化的人16人,占调查总数的70%,文盲及具有小学、高中文化程度的合计7人,占30%。
二是劳动技能差。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长岗村农民接受科技教育的机会不是很多,有些农民有机会也不太愿意参加,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
三是致富信息缺乏。长岗村农民也重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但由于农业致富信息资源的缺乏,产品找不到市场,种植找不到方向,以致于致富无门、转岗无能,错过了不少致富的机会。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为:
一是培训资源不足。由于资金缺少、师资力量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类针对农民科技致富的培训学习难以顺利开展。二是农民自身原因。在调查对象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同程度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认为学不学一个样,主观不够进取,客观上有的农民由于条件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自身没能力承担参加培训学习的费用。
三是市场化意识不够强。主要原因是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相差太远,其次,农民学习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推广应用新科技的能力弱、发家致富思路窄、点子不多,缺乏开拓市场的勇气和本领。
(四)农村资金缺乏,农民融资困难。
在调研中长岗村农民提的比较多的是贷款难的问题,由于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民贷款难、融资难成为最大障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瓶颈。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为:
一是农村信用贷款面广、金额小、户数多、工作量大、成本高等因素造成金融部门不是很积极。
二是农民住房产权未明晰,贷款抵押,担保问题难解决。三是农民自有资金较少,又缺乏足额的抵押、担保不能获取大额的信贷支持。
四是贷款手续非常复杂,周期很长。这对想扩大生产规模或新上致富项目的农民来说,既保证不了时间,又满足不了资金。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融资难题。
三、对策和措施
经过蹲点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对长岗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 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保障。基础设施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的问题,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民增收的后劲工程。重点抓好水利设施配套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本固基。
一要鼓励农民以劳代资方式,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复修,做好建管并用。
二是希望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有关优惠政策,用好用活各项政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多元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可以对对农村的山塘、水库进行招标拍卖,全面激活民间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使农民增收,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围绕“品种优化,规模调大,效益调高”来做文章。
一是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充分发挥长岗村茶产业的资源优势,走集约化、特色化、品牌化道路。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新格局。在特色的基础上,壮大规模,在规模基础上提升档次,“特色+规模+档次”就是市场竞争力,就是农民增收。以**白茶为例,要树立“以宣传造声势,以新建扩规模,以改造提档次,以加工出精品,以窗口拓市场,以诚信树形象”的发展思路。
二是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破除自给自足、封闭狭窄的小农生产意识,加快农村市场建设,畅通商品流通渠道,降低农业生产的交易成本。要坚持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确立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进入流通领域。同时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快培训教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民增收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就业问题,只有就业才能够挣到更多的钱。
一是要大力开展科技、创业能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紧密围绕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开发,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免费培训和有偿培训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培训一批,见效一批的效果。同时要大力开展送技术下乡、入户活动,实施技术能手结对帮扶;提高广大农民科技创收能力。同时要及时、准确传递各类致富信息,帮助选用好、落实好有效信息。
二是积极探索劳务输出的新途径,加强与劳务市场的联系,鼓励农民合理有序地进城务工经商,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减少盲目性,降低务工成本,不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政府应进一步创造条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乡 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以此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在外出打工过程中,思想观念起了显著变化,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熟悉了市场,转变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还涌现出一批能人,他们回乡办企业,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4、优化融资环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对农村融资难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就在于融资成本过高,单纯依靠农村自身积累、依靠有限的资金救济和投入来发展农村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从政策上解决农村的弱势地位,解决农民在社会发展中负担成本过重的问题。
一是要从完善机制入手,进一步加快农民贷款担保机构的建设,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民贷款补偿机制,减少信贷损失,为农民创业融资搭建平台。
二是要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对未办理房产证的农村房产,建议政府除按政策法律规定督促各主管部门不得人为设定抵押物的期限限制外,拟定一个收费低、约束力强的地方性抵押担保管理办法,化解农村大额贷款难。
三是要尽可能放宽信用等级,提高授信额度,减少贷款环节,同时要提供安全、便捷、高效支付结算服务。
二○○八年四月八日
第四篇:浅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对策
文章标题:浅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如果说农村改革以来的20多年中国农民负担治理是治标阶段的话,那么到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则是从治标向治本渐进的转型阶段。农民负担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是农村社会公共产品的分配,而且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涉及农村社
会稳定和安定的大局;不仅有其诸多表象原因,而且有着深刻的制度性背景。因此,对农民负担的界定、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及对策等进行积极的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民负担问题,为农民减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农民负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现实工作中对农民负担内涵的理解认识不足,农民负担过重的界定不清,严重影响了实际减负的成效。本文对农民负担的内涵、负担过重的界定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实施减负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负担的含义及农民负担过重的界定
1.农民负担的广义和狭义。
(1)农民负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民负担属农村财政学的范畴,指农民为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而承受的税费负担。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农村公共产品由于存在极端的外部性特征,其供给应由政府承担,农民作为纳税人承担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因此狭义的农民负担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农业税收。据测算,1997年主要农作物每亩实际税收负担率(税金/纯收益)为:稻谷8.63%,小麦11.88%,玉米10.61%,大豆8.5%。
①这4种主要农产品的农业税实际负担与城市个体工商户5%的所得税相比,明显偏重。而按现行税费改革政策,改革后农业税加特产税两项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仍达15%以上.
②与市民的所得税义务相比,仍然十分沉重。
(2)“三提五统”。“三提”是指村级组织向农民收取的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从理论上讲,它是当前虚置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在经济意义上的实现(地租)。在实践上,现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农业家庭经营,对农民利益并没有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使集体组织与农户处于对立地位,农民时刻担心土地承包权被剥夺。土地集体所有制除了引起土地资源的租值耗散,徒然增加农民负担(三项提留)
之外,在经济上并无实质性意义。因此,“三提留”是建立在不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之上的。“五统”是指乡镇政府向农民收取的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教育附加费、乡村道路建设费和优抚费。统筹款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共产品费用,理应由政府财政负担,由农民在税外负担是不合理的。这就是所谓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体制。实际情况还要糟糕,统筹款几乎涵盖了乡财政所有的支出项目。
(3)农民义务工。农村劳动力要承受义务工和累积工的劳务负担,一般每年少则十几个,多则二十几个。
(4)“三乱”,即是指对农民的乱集资、乱收费和乱罚款。“三乱”名目繁多,数不胜数。据某省一项调查显示,农民全年负担达到100多项,其中,统筹收费20多项,如农村办学费、村干部报酬及保险金、国防教育费和优抚对象优抚费、计划生育补贴费及保险金、民兵训练费等;服务费用17项,如猪禽检疫防疫费、水利工程供水费、人身农房保险费等;管理费用29项,如市场管理费、土地及宅基管理费、水土保持费、林木砍伐费、中小学生杂费、公路建养费、各种牌证照费等;用工及其他费用11项,如植树、兴修水利、公路建设用工折款等;罚没款15项,如违反土地管理条例罚款、超生罚款、不按规定品种或技术程序种植罚款等;集资8项,如社会福利募捐、集资办电、集资建校、集资建桥、集资建农贸市场等。在“三乱”中,反映最强烈的是农村中小学乱收费、乱集资。
广义的农民负担包括税费负担,还包括农民的一些机会成本:(1)农民所承受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损失。长期以来,工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存在巨大差距,农户出售农产品,购买工业品时,必然会损失一部分收入,损失的这部分收入实际也是农民的一种负担。据测算,1979—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手中提取的收入是同期农业税总额的8.5倍。前者是后者的8.5倍。只是由于税费负担是直接从农民手中攫取钱物,农民对税费的感受更直接、反映更强烈罢了。(3)地方政府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侵害是农民的另一项负担,它使农民利益直接受到侵害。表现形式之一是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公司+农户”在地方政府手中变成了“公司+乡政府+农户”。由政府直接下达种植计划,稍有不从,就遭罚款。表现形式之二是频繁地收回土地承包权,造成农户对土地经营预期的短期化。(3)长期存在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农民负担。仅仅由于出生地的不同,农民生来就只能种地,改变命运的机会极少。由于存在就业障碍,农民失去了争取高收入的机会;由于缺乏社会福利保障,农民的生命成本加大。这同样是农民的一种隐形负担。
2.农民负担过重的界定。
职能管理部门再三强调,要将农民负担的绝对额控制在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于是不少人将“5%”视为农民负担过重的界限。在农民负担标准还未统一,5%计提线尚未制定出完
善的配套的核定、征收、监督措施的今天,不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及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就将“5%”当做判断农民负担过重与否的标准未免有失合理性。农民负担隐含着三重含义: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农民所必须承受的法定负担限额。若超过了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其经济承受能力之内,也会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若超过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就直接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果法定的农民负担限额接近或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则合法负担也会成为不合理的过重负担;另外,如果在5%的计提线之内超过了《农业法》所规定的“农民合理负担”,或者在其之内而超过了5%的限额,都应视为农民负担过重。
3.农民负担的复杂性。
我国有十二亿多人口,其中九亿多是农民。农民的收入、生活情况,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关系密不可分。“三农”问题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在我国现行分配制度下,农民负担的具体形式表现为:向国家交纳的各种税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提留统筹费和劳务;社会集资、摊派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以工农产品剪刀差形式承担的隐性负担。在实践中,我国现阶段的农民负担,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既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既有合理合法的,也有不合理不合法的;既有合理不合法的,也有合法不合理的。总之,农民负担的现状表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形。
国家对农业一直实行稳定的轻税赋政策,这体现了党和国家保护农民的利益,让农民休生养息的基本方针,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向农民收取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体现了国家与农民的正常分配关系,是合理合法的,广大农民对此也是认同并自觉履行应尽义务的。
二、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及其他原因
1.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
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的因素多种多样,有机构庞大、冗员过多的原因;有管理混乱、贪污腐败的原因;有监督不力的原因;有政府行为不规范和行为短期化的原因;有分税制改革造成征税不足、地方财政困难的原因;有干部政绩考评制度的原因,等等。这些都是引起农民负担沉重的外部因素,但并不是问题的要害。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没有权利。农民只有遭受剥夺的权利,而无拒绝的权利,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农民没有权利的现实源自当前的政治体制是一种“压力型体制”。这种“压力型体制”通过将政府确立的经济发展的硬指标分解下达,从县、乡(镇)再到村,村再将每一项指标落实到每个农民身上。这样,县、乡两级首尾连贯的经济承包制演化为“政治承包制”,形成县委(政府)——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书(村长)连坐制。压力型体制从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国农村建立起来的牢固的以行政关系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正是这种体制的存在,确保了对农村的控制,也排除了农民分享政治权利的任何可能性。显然,这种体制是由可靠的经济基础作后盾的,集体掌握着土地,又有行政权力,完全控制了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农民对集体组织进而对乡村政权存在经济依附关系。失去经济上的独立性,农民别无选择,只剩下服从的权利了。农民上交负担款,损失的只是部分钱财,而抵制负担款,就要遭受更大的惩罚。分散的农民不具有与有组织的政府机构抗衡的力量。农民能不能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动”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农民面临着巨大的组织成本。道理在于反对加重农民负担得到的收益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这些收益会平均分摊到农民身上,单个农民存在搭便车的动机。而反对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成本却由个人承担,收益与成本相比,农民便失去了参加“集体行动”的激励。
简言之,农民(个人或集体)抵制负担款的边际成本要大于其边际收益。交出部分财产以消灾避祸,这反倒是农民的理性选择(以收入换取安全,除非农民的生存条件受到直接的威胁)。
2.其他一般原因
农民对其负担反映强烈的原因,既有负担项目的问题,也有负担水平标准的问题;既有负担的收取方式问题,也有负担的使用和管理上的问题;既有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也有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
首先,在于各级政府对农村集体产权的独立性认识不足,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致使集体经济中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严重扭曲;同时,由于农村基层政府机构的效用目标不同于集体经济组织,导致其在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利用现行政策中的一些不规范的规定,通过行政手段向农民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其次,农村公共分配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现行的农村公共分配制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撤社建乡时制定的。“三提五统”被乡政府统一采用,是以政府法规形式肯定的筹资方式。这样就形成了由国家预算内资金和乡镇自筹的预算外资金组成,规范分配与非规范分配、集中统一管理与各部门分散分级管理并存的农村公共分配制度。这种制度的基本特点是财权分散,管事的管钱,花钱的人管收钱,事权与财权高度统一,而对花钱又缺乏约束机制。这种制度虽然起过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这其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农村现行的财税体制方面的因素。首先,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不够清晰明确,而且事权与财权不统一,尤其是乡政府,包括村民委员会,往往有决定某项公益事业的权力,如道路交通、邮电通信、文化教育、卫生防疫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但又不能筹措足够的资金,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又非常有限,所以不足的部分只好通过向农民摊派、集资来解决。其次,政府收入被分成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这种分割造成政府职能弱化。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这种分散的财政格局使地方财政沦为“吃饭财政”。预算内收入只能维持政府和机构的正常运转,这样提供农村公共品所需的资金只能从不规范的制度外收入来获取。再次,农业税税赋偏低也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原因。农业税在税制改革以后,税赋从11%降到5%左右,地方税种成为以农业为主的县市财政开支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不能自行开征新税种,使得地方政府资金不能随农业和农村各项公益事业的需要而增加,从而不能满足农村公共品支出的需要。
(2)农村行政体制方面的原因。首先,县市、乡镇各级干部由上级层层任命,这样对各级干部“政绩”的评价,取决于他们对上级所下达的各种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各级干部则片面追求政绩,如提前“普九”达标,村级干部公路建设达标等,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其次,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一些涉及农民的税种,如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等,地方政府在征收过程中,不按税收法律、法规据实征收,而是扭曲为田亩、人头进行平摊,实际是一项变相收费。某些基层干部行为失范,有的将从农民手中集资的钱挪作他用等。对于乡村干部的这些行为,县、乡人大的监督制约往往是形式上的多,大部分是在有关干部的问题揭露以后,人大才被动的行使自己的罢免等权力。其结果对干部监督不利而造成的损失最终由农民来承担。
(3)农民隐性负担不容忽视。据笔者调查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效益”意识和“算账”观念也随之加强,对居家务农的“投入产出”情况十分清楚。通过近几年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努力,使各种明显超重的交款、缴费、提留、摊派等不合理负担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各种隐性负担仍不同程度存在,制约了农户对生产的投入,压抑了农民在家务农的积极性。这种隐性负担大致表现为:
①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生产成本“水涨船高”。这严重地加重了农民负担。虽然粮油等农产品价格有较大提高,但从整个物价水平来看,工业品价格明显高于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还在拉大。
②借故增加义务工,强行以资代劳,加重农民负担。发展乡村公路,修建铁路,种植防护林,修建护坡等,让农民出力。农民有的出工,而不出工的则以资代劳。通过调查发现,以资代劳取得的资金,用于雇请劳力代工的仅占35.38%,而被挪作他用或上交到县乡镇的则占18.91%。
③通过向孩子伸手,加重家长负担。有的乡村财政拮据,难以支付教育费用和修建校舍,便要每位学生每学期多交费用20~100元不等。一些学校经常向学生收取考卷费、补课费、资料费等。
④提高上报人均纯收入基数,加重农民负担。一些乡政府人员为提高“政绩”,而在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上注入“水分”报出的数据大于农民实际收入,这种现象无疑加重了农民负担。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条例的情况下多提农民负担,满足乡村集体组织不断增长的支出;另一方面多提人均纯收入指标可掩盖农民负担比例的真实性,又可得到因虚报的成绩而带来的奖励,侵占农民和集体利益。
⑤农村金融部门借机加重农民负担。在农村金融部门向农业银行转轨过程中,政策允许贷款利息有一定的伸缩幅度。而信用社贷款是只伸不缩,普遍取最高限额,有的信用社放款时即扣除利息和提高风险金。
三、减轻农民负担对策探讨
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标本兼治,必须采取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措施。
1.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切矛盾归根到底都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从总体而言,农民负担反映强烈、矛盾比较突出的是低收入农民。就地区而言,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中部农业省区农民负担相对较重。这些地区第二、三产业不发达,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加大农民负担来调节社区经济分配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政府的运作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之上,公共产品的成本通常主要有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来支付,农民的直接负担相对较轻。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对负担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
2.改革税费制度,理顺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基本前提。我国农业长期处于“低税赋,高负担”的状况,因此,必须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在认真清理整顿现行各种收费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税收、规费、使用费等综合考虑,依不同的资金性质、特点,使其各行其道,从而规范政府资金的分配,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管理各种资金,理顺财政体制和相关分配关系。完善农业税收政策,加大征管力度,加强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提供农业所需公共物品和调节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税外规费征收制度,加大征管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推广农村集体提留的预决算制度、负担卡监督制度和定向审计制度。对统筹提留实行“费改税”,可采用收取农业税附加的办法来筹集农村公益事业费和集体提留资金,规范乡村两级的政府行为。这项改革与农业税制改革配合起来,可切实减轻低收入农户的负担,从而达到经济有效。实行“费改税”后,使农村公益事业费和集体提留同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和范围性,有利于缓解干群关系,降低收费成本。
3.改革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必须精简机构,裁减超编人员,压缩经费,从根本上控制“需求”。同时要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部门利益彻底分离。要加强对乡镇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实行“源头控制”,规范收费行为,统一收费立项权管理。统一票据管理,使乡镇预算外资金的源头管理规范有序。要健全和统一乡镇财务制度,科学、合理、规范地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
4.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保证。必须提高认识,严格贯彻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法规、法令和政策,严禁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严禁要农民额外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对于执行减负法规、法令和政策不得力,不能确保一方平安的负责人,要做必要的组织调整;对于随意加重农民负担,造成严重结果的负责人,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把减负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政策落到实处。有人提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应该从同级政府的农业部门中分离出来,建立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制,实行条条管理,从而保证其切实履行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等执法职能。
5.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政治素质较低,对政策了解较少,对国家行政管理行为的监督还缺乏自觉性和足够的勇气。因此要加强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农民负担卡的发放工作,让农民知道哪些是合理的负担及合理负担项目、金额、比例。同时,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宣传工具要大力宣传、报道那些坚持原则、敢于同违反负担政策行为作斗争,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勇气,自觉抵制不合理负担。
6.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对农民来讲,所谓廉洁,就是干部在涉农服务中,不吃、拿、卡、要,不图名不图利,该给农民的钱和物,不折不扣的给农民,该给农民办的事应尽快尽力的办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用于公款吃喝的花费达几千亿元,如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上,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市、乡、村都要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加大力度精减机构,分离富余人员。
7.农民要自觉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农民由于缺乏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在选种、耕作、施肥、使用农药等方面要么重复投资,要么投资不到位,造成投入产出比少,收益低,增加了农民负担。可以具体组织村级开办图书馆,让农民多读科技书籍,还可以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让科学种田的方法通过有效的途径传给农民。同时,对农民自身来说,应该自觉学习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杜绝和减少浪费,以达到自我减负的目的。
8.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这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一,通过推行村民自治,建立村民议事制度,使农民通过投票表决自主决定本村内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这种民主决策程序,既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减少决策失误,又可提高村民参与乡镇公益事业的积极性。第二,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议事机构,可以在教育、领导农民履行法定税费缴纳义务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又能成为农民抵制三乱收费的组织依托,从而使减轻农民负担真正落到实处。第三,实行村民民主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制度,村委会干部的任免和奖惩权掌握在本村农民手中,使得村干部能够真正以本村农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对农民负责,受农民监督。这样,当前在农村中积极推进的“村务公开,财政公开,民主理财”的活动才能真正扎下根,见实效。以保证本村公
共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使用,杜绝贪污浪费现象。
9.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训农民经济组织及专业技术协作组织,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同时拓展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需要。目前,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的指示精神,借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在保证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加快保护蔬菜、花卉、林果、中药材、茶叶和其他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加快畜牧业的优良品种的推广。促使肉、奶、蛋等优质低成本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最终以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达到减负目的。
10.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市场经营队伍。目前,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体系不完善,农民没办法迅速全面地得到完整准确的市场信息,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为此,农村要发展农村人自己的经营队伍,所谓的“猪贩子”、“羊贩子”不大好听,实际上是经纪人,农村需要大批的农村市场经纪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的信息化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搞好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最终要靠科技;二是要及时发布国际国内市场信息,搞好社会化服务。
11.千方百计促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少得可怜,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要少数人种地就可以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走出去。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4796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6.1,而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份额仅为15.9,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的1/3。有限耕地上农业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又一原因。目前,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是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进程要加快,提高城市化率和城镇人口的比重。因为不这样做,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了很多制约,目前,不少大中城市还有许多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但并没能限制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只不过使农村的转移就业提高了成本,减少了其收入。当然,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乡镇企业面临着重组、改制或被淘汰的考验,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变弱。为此,必须大力拓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全而的多层次的转移,但根本途径还是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和坚持城镇化方向。
《浅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对策》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对策。
第五篇: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
**市是自治区规划的**北坡经济开发带的重要县市之一,农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全市辖10镇7乡和5个牧场,拥有97万亩的肥沃耕地,是**最主要的产棉区之一,棉花的生产种植曾经为**农民的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我国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全国性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市作为一个农业县市,农业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
献率也在逐年减少,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市发改委农调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市农民种植棉花的平均产值合计分别是1338.36元/亩、1392.87元/亩、1371.14元/亩、1162.96元/亩,而平均净收益分别为328.55元/亩、289.78元/亩、217.25元/亩、-35.61元/亩,数据表明,在产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市农民种植棉花的平均亩纯收入在明显减少,到了2008年甚至达到-35.61元/亩。当前农业种植收入仍然是**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帮助农民增收是关系到**市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
一、影响**市农民增收的原因
针对**市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市发改委农调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如下:
1、土地规模小,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据有关统计资料提供,**市现有耕地97.07万亩,67%的人口在农村,每个农业人口拥有的耕地面为6.68亩,再加上多年来的传统种植模式和种植习惯,决定了**只能是小而散的种植经营方式,短期达到规模种植根本不现实。
2、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长。近年来,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致使种植成本不断增长,仅仅从2008年与2007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比来看:尿素价格上涨2%;国产二氨价格上涨60%;进口二氨价格上涨80%;农膜价格上涨7%;棉种价格上涨了27.79%;农用柴油价格上涨了19.38%;各种农药的平均市场价格上涨了约10%左右。通过市发改委农调队数据显示,**市农民种植棉花的平均成本2000年为526.38元/亩,而2008年为1198.57元/亩,增加了128%。
3、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政府服务跟不上。由于宣传、服务跟不上,**市种植的棉花和周边兵团的棉花相比,存在品质差、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
4、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由于分散种植经营模式,不利于采棉机的推广应用,造成拾花费用高。二是现在依然采用大面积淹灌的排灌方式进行农田灌溉,既浪费水资源又达不到较好的效用,使**市农业用水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5、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脆弱,发展缺乏后劲。如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而且缺少上规模的蓄水库,严重制约着**市农业的发展。
二、**市农民增收的几个新途径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民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相关企业的支持合作下,积极摸索农业种植增收的新途径,成为**市农民致富的新亮点。1、2008年采用高压滴灌结合新良种种植的模式在石桥乡杨树村、哈图布呼镇八队、吉尔格勒特乡李百祥等三处试种近22亩,引进棉种25公斤。根据这一年的实际种植情况来看,平均每亩产量达到400公斤以上,其中石桥乡杨树村亩产达460公斤。栽种新品种后,农民的亩纯收入比其他品种增加了400元左右。通过对杨树村进一步的调查了解,2009年该村计划种植标准杂交棉1号在2000亩以上,另外,哈图布呼镇、吉尔格勒特乡也有更多的农户有种植新品种的意向。为更好的推广新品种,由**市发改委牵头,计划引导石桥乡杨树村的农民自发组织成立农民组织,就标准杂交棉的种植、栽培、管理、生产、销售、种子繁育等开展各项业务,创立品牌,从而不断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
2、**市充分利用淀粉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抓住国内外玉米市场价格上涨的机遇,在西大沟镇大力发展玉米种植产业,2008年实现平均净利润504.13元/亩,为**市农业增收开辟了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新道路。
3、大力发展番茄加工产业,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2008年**市农民种植番茄实现平均净利润892元/亩,逐渐形成了一个农民稳定增收的新途径。
三、关于对**市农民增收的其他建议性对策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后出现的新问题,是多种矛盾交织的集中反映,带有全国普遍性。要实现农民增收问题,并不是单靠一两项具体措施就能解决的,而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1、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应着眼于市场需求,把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品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