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休宁县基层农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休宁县基层农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多年来,我县基层农经管理体系担负着贯彻与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向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准确反馈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变动频繁,给乡镇农经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现根据市农委的文件要求,将我县基层农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一)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1、机构设置。1998年以前,全县乡镇普遍设置乡镇农经管理站,2001年,我县在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将乡镇农经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等涉农站所合并为农业综合服务站。2006年,我县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撤销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将乡镇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在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中设置了农经岗位。
2、人员结构。全县现有乡镇农经人员39名,其中有专业职称的农经人员24人。现有人员按性别分:男25人,女14人;按年龄分:50岁以上4人,40岁至49岁8人,40岁以下27人;按学历分: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24人,中专学历11人,高中学历2人;按职称分: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8人。
3、经费保障。目前全县县、乡农经管理人员,属正式事业编制,财政全额拨款,乡镇农经管理人员的编制、人员、工资等关系以乡镇块块管理为主。
(二)乡镇农经管理职能承担情况
我县乡镇农经管理职能由乡镇农经人员承担,主要包括: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指导,农村经济统计等。
(1)农村财务管理。自2002年起,全县实行了村财乡管,村级财务全部由乡镇农经代管,190个村的会计业务全由乡镇农经人员代行管理,做到了制度健全,业务处理规范。
(2)农村土地承包管理。1997年,我县全面完成了“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乡镇、村、组都建立了承包档案,依法向6.67万户农户颁发了由县人民政府印制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建立健全了组、村、乡镇三级档案。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依法有序,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及时,农民的权益受到切实维护。
(3)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村、组都建有公开栏、公示墙,村务公开率达到100%。
(4)“三项”指导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相关政策,指导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全县茶叶、蔬菜、水果、蚕桑、烤烟、生猪等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5)农村经济统计。按照统计法律和制度的规定,开展记账户调查,样本调查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及时为县、乡镇党委、政府提供准确的统计情况。
(三)乡镇农经人员安排情况
在2006年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前,全县乡镇农经人员共有48人,改革后,有7人通过考试应聘到乡镇土地管理所,1人到县民政局,1人到社会保障局,其余39人全部上岗。2008年初,我县开展了乡镇机构改革二轮竞岗,39人全部竞聘上岗,占100%,未出现下岗、待岗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综合改革中,虽然经管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经管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位性质与工作性质不统一:经管机构是事业单位,人员是事业编制,但经管机构所从事的工作是农村各业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行政与执法职能,单位性质与工作性质不协调。
(二)领导认知与重视程度不平衡:经管站肩负着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重任,事关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与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但部分乡镇领导把经管工作看作是一项纯业务性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人员配备不到位,队伍不稳定,工作开展不起来,使经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三)乡镇经管机构人员配备较薄弱:目前,全县有7个乡镇只有1名农经人员,而一乡一人已不适应农经人员履行职能的需要,必须配备与工作量相匹配的人员,才能依法开展农村经济审计、农民负担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调查处理,才能把工作做细、做深入,做到合法合规,农民满意。
(四)办公条件与职能履行难适应:乡镇财政所已换了三代电脑,乡镇其他部门都配有电脑,唯独急需电算化办公的农经管理部门没配电脑;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议省农委、省编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07]69号),制定关于基层农经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尽快把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转为政府行政职责的范围,理顺与之承担职能相适应的机构和编制,保障各项经费,正确处理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离后的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等问题,确保其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职能的切实履行。
(二)建议省、市业务部门加强对经管机构队伍的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政策水平。
(三)建议省、市农委,根据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安排一定的基层农经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帮助乡镇农经机构配备电脑、档案柜、办公桌、电话等设施,改善农经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休宁县农业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五月四日
基层农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统计表
黄 山 市 休 宁县(市、区)2009年5月4日
第二篇:德江县基层农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德江县农经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多年来,我县基层农经管理体系担负着贯彻与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向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准确反馈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今年来,由于乡镇农经管理机构撤消,给乡镇农经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消极负面影响。现根据铜地农委发[2011]69号文件要求,就我县基层农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一)农经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1、机构设置。全县乡镇农经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农经站、农机站、畜牧站),现我县乡镇农经管理职能主要由新组建的乡镇经济发展办承担。目前,全县仅保留一个县农经站和一个县产业办。
2、人员结构。改革前全县农经人员86名,其中有专业职称的农经人员65人。按学历分: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58人,中专学历18人;按职称分:中级职称15人(其中:2人农经师),初级职称50人。
3、经费保障。目前全县,县农经站属正式事业编制,财政全额拨款。乡镇农经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的编制、工资等关系以乡镇管理为主。
(二)乡镇农经管理职能承担情况
现我县乡镇农经管理职能主要由乡镇经济发展办承担,主要包括: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 1 监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指导,农村经济统计等。
(三)农经人员安排情况
在改革前,全县乡镇农经人员共有86人,改革后,有2个乡农经站长通过应聘形式,1人乡镇经济发展办,1人到县运管所。全县乡镇农经人员未出现下岗、待岗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在乡镇农经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后,虽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经管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隶属关系错位。乡镇农经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后,农业服务中心职能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而真正的农经管理职能划到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而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隶属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二)农经工作开展困难。现在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大多数不懂业务,所以还需很长时间来学习,来适应农经各项工作。
(三)管理方面有困难。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的人事、工资规乡镇统一管理。
(四)农经调查青黄不接。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议省农委、省编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07]11号),制定关于基层农经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尽快把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转为政府行政职责的范围,理 2 顺与之承担职能相适应的机构和编制,保障各项经费,正确处理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离后的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等问题,确保其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职能的切实履行。
(二)建议省、地业务部门加强对经管机构队伍的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政策水平。
(三)建议省、地农委,根据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安排一定的基层农经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帮助乡镇农经机构配备电脑、档案柜、办公桌、电话等设施,改善农经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德江县农经站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德江县2012农经管理体系情况汇报
德江县农经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市农经站:
多年来,我县基层农经管理体系担负着贯彻与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向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准确反馈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乡镇农经管理机构撤消,给乡镇农经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消极负面影响。现根据铜市农委转发省农委《通知》精神,就我县基层农经体系建设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目前我县农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一)农经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1、机构设置。全县2010年乡镇农经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农经站、农机站、畜牧站),现我县乡镇农经管理职能主要由新组建的乡镇经济发展办承担。目前,全县仅保留一个县农经站和一个县产业办。
2、人员结构。改革前全县农经人员86名,其中有专业职称的农经人员65人。按学历分: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58人,中专学历18人;按职称分:中级职称15人(其中:2人农经师),初级职称50人。
3、经费保障。目前全县,县农经站属正式事业编制,财政全额拨款。乡镇农经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的编制、工资等关系以乡镇管理为主。
(二)乡镇农经管理职能承担情况
现我县乡镇农经管理职能主要由乡镇经济发展办承担,主要包括: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指导,农村经济统计等,但农经具体工作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
(三)农经人员安排情况
在改革前,全县乡镇农经人员共有86人,改革后,有2个乡农经站长通过应聘形式,1人乡镇经济发展办,1人到县运管所。全县乡镇农经人员未出现下岗、待岗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在乡镇农经站合并到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后,虽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但在经管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从而影响经管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隶属关系错位。乡镇农经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后,农业服务中心职能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而真正的农经管理职能划到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而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隶属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农经《三大管理》和《三大指导》职能几乎消失。
(二)农经工作开展困难。现在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大多数不懂农经业务,所以还需很长时间学习,来适应农经各项工作。
(三)管理方面困难重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的人事、工资规乡镇统一管理。
(四)农经各项调查工作举步维艰。人员和经费难以保障。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议省市农委、编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 2 意见》(黔府发[2007]11号),制定关于基层农经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尽快把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转为政府行政职责的范围,理顺与之承担职能相适应的机构和编制,保障各项经费,正确处理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离后的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等问题,确保其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职能的切实履行。
(二)建议省、市业务部门加强对全县经管队伍的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政策水平。
(三)建议省市农委、编办形文给县政府,把原乡镇农经人员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分离出来组建新的乡镇农经机构,根据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安排一定的基层农经体系建设专项办公资金,帮助乡镇农经机构配备电脑、档案柜、办公桌、电话等设施,改善农经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二0一二年三月四日
第四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汇报
XX分公司2010年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烟草在XX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市局关于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求,专题研究部署和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工作。通过紧密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标准、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局(分公司)2010年体系建设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体系宣传及培训的基本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始终将其作为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宣传和培训是实现体系良好运行的基础工作,XX烟草精心组织,确保全员参与,借助OA系统、简报、小组会议、培训班、板报等多种形式,多次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宣传和学习。全年共举办了两次质量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培训,主要介绍内审相关的知识点并着重学习了如何进行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流程优化,培训考试合格率达100%,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加强内审员队伍建设,促进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分公司)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内审员培训班,2010年来,XX县局分批参加了市局组织的内审员培训会议,并全部通过内审员资格考试认证,目前累计共有21人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
二、体系流程优化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将体系标准导入日常的各项管
理工作中,我局(分公司)结合实际情况与当前发展趋势,根据各部门实际操作运行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各部门工作流程。在2010的体系建设过程中,共增加工作流程3个:专卖罚没烟草专卖品销毁流程、现金流量预算申报及执行分析流程、报销业务流程,优化修改现在工作流程共16个,如:工资、审批发放流程、专卖一般案件办理流程、客户经理作业流程、车辆维修管理流程、督察工作业务流程等。在保证持续改进的前提下,目前共有28个工作流程正常运行。
此外,积极做好三级文件的梳理工作,在工作手册重新修订的基础上,将正使用中或新增的记录清单、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外来文件等全部重新核对后加入规定的编号分发到各个部门中。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企业绩效管理结合为避免出现为体系建设而建设的“两张皮”现象,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真正实现与基础管理相结合:
首先,将体系建设和绩效管理融为一体,着手构建以质量方针为指引,质量目标为支持标准的考核机制,作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基础;
其次,通过强化监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以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强化对体系建设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制定体系实施的绩效管理方案。明确时间、责任和目标,确保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依照质量目标进行督察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敦促纠正。
同时,将各部门质量目标和岗位职责相统一,作为对各单位、各部门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纳入年终考评之内。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适当的奖励和处罚,形成奖罚分明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从而确保体系
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通过以上措施,充分发挥质量目标指标的导向引领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持续提升和改进,2010年公司总质量目标和各部门质量目标均全部完成,各季度统计数据零售客户综合满意率全部大于96.6%,服务满意率大于97.8%,货源供应政策零售客户知晓率达100%,卷烟市场净化率大于95.56,员工培训课时累计大于72小时。
四、体系文件执行率自查情况
开展每月自查工作,由内审员抽查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记录清单、规章制度等,对发现的问题经我局(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小组研究后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跟踪反馈整改情况,最后将相关文件整理归档。每月按时向市局综计科上报自查表。每个季度上报季度总结和开展体系学习会议的简报。按要求及时上报各阶段的目标完成情况、内审的整改情况、不符合项报告的整改落实情况、培训名单、文件更新情况等。
五、内审、管理评审与持续改进
2010年4月及2010年8月我局(分公司)分别迎来了市局组织的第二次、第三次内审,验证和评估体系文件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审核内容涵盖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与管理、人员、文件、记录等要素,审核范围覆盖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公司本部各个职能部门、业务中心和基层单位。在第二次内审发现10个问题点,其中涉及到表单方面的问题点有7个,需要修改工作手册中流程的问题点有
2个。第三次内审发现33个问题点,其中综合办问题点9个,财务办问题点3个,营销部门问题点12个,专卖部门问题点6个,中转站问题点3个。
在二、三次内审整改问题点的过程,我司都遵循PDCA的循环模式不断改进,通过制定整改计划,细化整改措施,对不同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在落实整改实施的基础上,实行痕迹化管理,做好各项整改记录,同时确保检查、跟踪、反馈整改结果;通过总结经验,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并将其他县局和市局各部门发现的问题点作为参考,引以为鉴,纳入每月自查项目内容。今年的两次内审使全体员工更加清楚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持续改进,为提高工作质量打好基础。
在两次内部审核的基础上,我局于2010年8月下旬参加市局召开的管理评审输入会议,就公司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体系运行情况、工作业绩、内审整改情况、需持续改进的建议或要求等向最高管理者进行汇报。管理者代表全面总结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审会议的结论是:质量方针正确、质量目标既适应实际,又牵引了业务效能提升;质量体系文件规范可行,奠定了公司体系运行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改善管理的作用;质量体系内审严谨细致,推动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六、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还存在一定差距,各部门目前正使用的流程及体系文件和工作手册中还存在一些差异
性,需要在工作中更好的调整和磨合,持续改进。
2、内部开展日常自查和改正工作做得还不够,寻找质量体系改进机会的意识不够强。
3、绩效考核工作中对各部门体系工作运行情况的考核办法还不够具体化,目前还不能起到奖惩激励作用。
4、体系知识学习还要继续深入的进行,虽然同事们都认真参加培训和考试,但在内审时仍发现少数人回答提问不够理想。
5、人力资源不足。内审员和联络员都是一人身兼多职,其他工作任务繁重,影响了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
八、未来工作展望
明年质量管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持续进行体系的运行和改进,深入做好体系的普及和宣传学习,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全面梳理完善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体系的信息化。争取通过行业评审和第三方认证。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局(分公司)争取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各级人员应放下“已经取得认证”的“包袱”,解决“已经做得很好”的思想“误区”,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提高全员参与体系建设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以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夯实企业管理基础,通过体系建设将企业文化理念外化固化,与企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
2、注重实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各部门必须高度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实际效果,按照阶段工作安排,切实采
取有效措施,把每个阶段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通过创新开展工作,将ISO9000质量体系融入企业管理实际,通过制度整合和流程梳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确保体系建设持续改进。
3、改进不足。各部门对2010年的体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正。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动全员参与体系建设。
4、全面推进,全面提升。要深刻领会国家局、省局、市局精神,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使所有的制度和业务活动都在这个平台上运作,通过管理整合,促使企业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行业改革发展的大潮,为构建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对企业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国家局“卷烟上水平”的主要任务和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见,也为企业指明了方向。XX烟草将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积极应对,着力在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深入、持久、扎实上狠下功夫,以体系实施的工作成效,带动和推进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整体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推进XX烟草各项工作上水平。
XX市烟草公司XX分公司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第五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汇报材料
伍家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
工作汇报
中共伍家乡委员会 2011年12月14日
2011年,伍家乡党委在区委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伍家乡2011年组织工作要点》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村“两委换届”及“争先创优”活动为抓手,着力推进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水平。今年,伍家乡先后荣获宜昌市“先进党委中心组”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一、强化民主决策,确保党委决定正确
(一)完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科学、民主。民主决策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做好民主决策工作才能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乡党委制定出台了《伍家乡党委议事规则》,坚持对重大决策及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由党委班子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和要求,充分听取乡党委成员、各支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集体讨论研究,并以会议表决的形式作出决定。出台了《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对关系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
项、各级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和后备干部的确定任用等事项要坚持听取意见广泛全面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和形式多样化原则,充分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确保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坚持推行“五议五公开” 制度。全乡各村党支部(总支)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在处理各村事务中必须遵守“村民建议—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这一议事流程。坚决杜绝“一言堂”、书记主任“一锤定音”的现象。
二、实行民主选举,严格村级干部选拔程序
我乡第八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尊重群众意愿和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周密部署、操作上严格规范,有力地促进了换届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一)健全组织,加强督办力度,明确工作责任。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乡第八届换届选举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办,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选举日常工作,建立了乡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责任制,乡驻村指导组具体指导各村选举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各村也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机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本村换届选举工作第一责任人,靠前抓、具体抓。
(二)严格选举程序,全面推行党组织“两推一选”制和村委会“海推直选”制。
我乡第八届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从组织考察到推选选委会、监委会,从选民登记到个人自荐、村民提名,从海提大会到正式选举大会,乡村两级严格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全面推行党组织“两推一选”制和村委会“海推直选”制,扎扎实实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严肃选举纪律,严密组织实施,严格工作程序,始终做到了规定程序不减少,关键环节不简化,民主选举不走样。在村民投票组织工作上做到了“两严格两确保”:严格规范委托投票,严格管理秘密写票处,确保选民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独立行使民主权利,确保选举依法、公正、规范、有序进行。
(三)充分宣传,广泛动员,确保实现“官由民选”。本届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中,选民的参选意愿强烈,不少外出务工的党员、群众都专程回来参加选举,依法行使自已的民主权利。全乡登记选民20818名,参加村委会投票的选民19200名,参选率达92.2%。全乡有18464名群众参加了党组织书记推荐,611名党员参加了村党组织成员推荐和选举,参选率达64%。选民的民主选举意识明显提高,绝大多数选民都能正确行使选举权,把自已神圣的一票投向公道正派、廉洁勤政、乐于奉献、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干部。
三、确保民主管理,整体推进“三务”公开落实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强化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农村腐败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一项阳光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伍家乡党委、政府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维护农村稳定的核心,建章立制,强化监督,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全乡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领导有力,组织健全
伍家乡党委、政府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抓手,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乡长任组长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具体工作人员,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并在各村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立了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对全乡村级集体资金、帐目实施双代管制度。
(二)制度完善,措施有效
为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伍家乡不断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制定并出台了《伍家乡村级规范化管理办法(暂行)》,各村还建立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财务管理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总支)、村委会的地位、职
责和关系,规范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内容、程序及相关制度。并强调各村每次会议议事内容要记录成册,年终纳入到千分制考核,使其真正做到了有规可依、按制办事、措施有效。
(三)载体健全,形式多样
为保证村务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深化民主管理的理念,各村积极创新村务公开工作思路,采取“点题公开”及“回音壁”的方式解答群众疑惑。在公开形式上除了在村级阵地设置统一的村务公开栏外,有的村在村民集中安置小区设置公开栏和“明白墙”,有的发放明白卡,设置意见箱。乡“两公开”领导小组组织经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社会事务办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或抽查,建立监察制度,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四、强化民主监督,打造阳光型“班子”队伍(一)建立领导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
为了能达到真正实现干部群众选、村务大家议、大事村民知、全程有监督。伍家乡党委、政府决定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对村干部的考核中,成立千分制考核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设立村民检举监督信箱,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部门配合、全员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为伍家乡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乡纪委组织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促进乡村干部作风转变,树立清廉勤政干部形
象;开展“双述双评双公开”活动,扩大群众知情权,争取群众支持。另外,建立乡、村、组三级纪检信息举报网,设立举报意见簿、公开举报电话,专人受理举报,畅通举报渠道。
(二)制定监督措施,发挥群众监督力量
为进一步拓宽村民对各村村务监督,特别是对当前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土地征用补偿、重大项目审批和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各项资金及其使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理、村集体企业纯收入支出情况等问题以及村干部的民主评议、考评和审计结果等事项的监督。
一是要求16各村制定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上述事项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采取关口前移的办法,全面推行民主理财,变事后理财为事前理财。各村成立由村民代表推选产生的民主理财小组,村级财务预算决算、重大财务活动都须提交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对村务公开进行检查和监督,有权代表村民查阅审核有关账目,反映有关问题,对有效监督村级财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设立村务公开小组。村务公开小组成员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村务公开小组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审查村务公开各项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形式是否科学,公开形式是否规范,并及时乡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督促村级
管理规范化,促使村“两委”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