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2 19:4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

第一篇: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

摘要: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促使其溶入城市社会的关键。农民工在城市归属感问题上呈现出不和谐态势,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的和谐健康发展,应以强化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为切入点和重心,同时辅以消融城乡二元分割等必要配套性措施。关键词:农民工;城市社会;归

属感

所谓“归属感”,字面上的理解是“归于、属于某种事物的情感”之意,隶属于社会文化心理范畴。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指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村人口在实现由农村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后应当归属于城市社会的一种情感表达、心理认同和依恋程度。农民工是我国城市经济建设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目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是完成了社会角色(由农民向工人转变)、资源获取方式(由依赖土地向不依赖土地转变)和空间位置(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改变,尚未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尚未融入城市社会。当作为市民最重要的标志-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并没有出现农民工大量迁移户口、举家涌入城市的火爆局面,进城的民工依然处于“漂泊”状态,并没有迅速地实现身份的转变而溶入城市社会,究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其中的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缺失是制约其溶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促使其溶入城市社会的关键。

一、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上的不和谐态势

=、总体层面上的不和谐。笔者将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划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层面——地域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和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总体上呈现出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主要由于城乡的巨大差距,进城农民工留恋城市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希望能留在城市定居,在地域上表现出对城市的强烈归属与认同。但由于客观与主观、制度与观念、自身与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又对与城市居民互相交往、共同生活的意愿不强。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一种聚居区——“都市里的村庄”,如某省的“某省村”、“某省村”、“某省村”等,从侧面反映了进城农民工与市民两大群体间的隔阂、疏离甚至是摩擦和冲突,反映了进城农民工对市民群体缺乏认同、归属。

=、地域归属感上的不和谐。据统计,====年全国有=、=亿农民工,如此规模的农村人口自发自愿地从农村涌向城镇,很能说明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巨大吸引力,说明农民工在心理预期上对于城市有着强烈的认同与向往。但同时由于进城成本过高,农民工当前的收入水平还无力承担城镇住房、子女教育和其他消费支出,更谈不上在城市定居。所以,他们在未来归属上还没有明确的行动选择,用“彷徨”二字来表述比较恰当,他们只能象候鸟一样在农村和城市之间飞来飞去。

=、群体归属感上的不和谐。作为市民,不仅拥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而且还能享受农村人享受不到的社会保障待遇。因此,进城农民工对自身实现向市民身份的归属具有强烈的愿望。据有人的调查显示,==、=的民工希望长期居住在城市,有留在城里成为城市居民的愿望。这与进城农民工对市民群体缺乏认同和归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巨大的反差。

二、造成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矛盾不和谐的原因

农民工在对城市归属感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不和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归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社会对农民工认同感的缺失。农民工溶入城市社会要求城市社会对农民工要有一种宽容心和认同感,但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社会体制,这一体制中的较浓的城市封闭性和集体排斥性色彩对城市居民产生不良导向,造成了长期以来城市人普遍对农民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傲慢,使他们长期以来的“一等公民”优越意识难以转变,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农民工,对他们存在心理拒斥和认识偏见,并在行为和态度上表现出歧视。似乎城市中目前存在的较高失业率、犯罪率和工伤事故率以及城市环境的脏乱差等,都与进城农民工相关。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政府决策者的决策。更何况有的决策者自身也对农民工存在着矛盾的复杂心理甚至是种种思想误区,结果势必造成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的歧视,对农民工的冷淡,这个因素相对而言更容易伤害农民工的感情。城市社会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和不友好映射在农民工的思想中再反射为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的不认同、不满意、缺少归属,进而转化为农民工与市民在生活交往中的互不谅解、互不认同甚至到发生剑拔弩张的冲突的地步。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进城农民工的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利益分配和社会福利待遇的不公平。根据社会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基本生活经验,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是否平等、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影响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支持和归属的最重要因素。结合我们讨论的主题,进城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的最底层,在城市普遍性地受到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对待,其与市民群体相比不管是在基本公民权利还是就业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福利待遇上都有相当的差距,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这是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归属感不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具体体现在:进城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受教育权和受救助权等基本公民权利遭到不同程度的忽

视和限制,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实现;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受了不合理的就业限制后,还不能同工同酬,而且其现实的合法权益被侵害严重;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很少能够享受到城市里诸如住房、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教育、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等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这些几乎成了城市居民的专利。彼特·布劳(PeterBlau)在《不平等和异质性》一书中指出的:“有着相近的社会位置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要比其位置相差大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普遍些”。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互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工的城市意识和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的发育

=、进城的高成本是低收入的农民工难以跨越的门槛。农民工就业的城市往往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商品房价格高,房租高,物价也相对较高。此外,子女转学费用高,物价相对较高,学校对农民工子女上学一般均有额外收费,如借读费,赞助费以及用种种借口增加的各项收费。与进城的高成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工收入的低水平。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租或买新的居所。农民工在城市历来是以“临时工”的身份出现的,还没有达到较为固定的就业。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就不会取得稳定的收入,就不会有维持城市生活的经济来源。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目前在城市里,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最累、最脏和最苦的活,因而这些工作的报酬一般也都十分微薄.据有关部门统计,====年我国农民工年均收入====元左右。有人对杭州外来民工工资水平调查,有==的农民工的收入在===~====之间,且====~====的占==.=,近=/=。相当一部分民工的收入很低,只有四五百元左右。其它城市农民工的状况大体与此相似。显然,这样的经济收入水平是不足以支撑其在城市安身立命和养家糊口的。以前的一纸城镇户口附加了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显性和隐形的福利,让城市人拥有傲视农村人的莫大的资本,现在城镇户口的上述功能被渐渐剥离,因而对农村人也就丧失了吸引力。如果没有较强的经济后盾,即使拥有一纸城镇户口,又怎能在城市里站得住脚呢?有一少部分素质较高、善于经商和理财的农民,靠自己的智慧、良好的机遇、过硬的技能等等发了财,因而具备了在城市安居乐业家落户的条件,但是这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是难以做到的,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基础。

=、城乡之间思想观念和心理文化的反差。

调查显示,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其年龄绝大部分集中在==~==岁之间,文化程度大多为初中毕业。由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所受的教育有限,在对于事物现象、本质的认识上都较不完全、不充分,这无疑会阻碍其人际交往。他们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里人在许多方面都难产生相同的认识,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进城农民工在进城之前长期生活在农村,受农村原有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影响至深,因而身上沉淀了许多与城市生活不相融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缺乏公共意识,包括公共卫生意识、公共秩序意识、公共法律法规意识等等,影响到社会公共秩序和城市卫生,导致违法乱纪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而这些观念和行为很难被所在城市或市民所接受,甚至被歧视、被排斥。此外,他们的小农思想和农民意识容易滋长“城市过客”心态的生成和膨胀。打工赚钱、增加收入是绝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外出的首要目的,他们中不少人打算务工赚钱再“卸甲归田”、回到农村老家谋划生活,这使得他们有产生“城市过客”心态的潜在条件。这种潜在条件在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较弱归属感的催化下而被激发和放大,强化了这种心态的效应与影响。正是这种过客心理,导致他们对所在城市缺少“主人翁”的态度和责任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社会,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不愿意主动地吸纳城市文明,而对之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愿意积极承担城市建设的责任,只是处于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临时状态。

(三)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的基本思路

要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的和谐健康发展,应以强化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为切入点和重心,同时辅以消融城乡二元分割等必要配套性措施。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从统一思想认知抓起,为农民工归属城市社会营造融洽的氛围。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来提高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媒体和舆论应引导大众正确看待农民工,转变市民的偏见和歧视观念,改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加强城市市民与农民工的交往和互动,达到相互认同。

首先,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摈弃对农民工的传统认识偏见。农民工进城就业,填补了城市居民不愿问津的一些险、脏、苦、累的工作岗位,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说明,城市建设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工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上亿农民工,就没有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就没有现代城市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城里人要改变“一等公民”的身份优势意识,真正在心理上认同、接纳、靠拢他们。

其次,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已是我国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摈弃看不起农民工的歧视心理。那种看不起农民工的歧视心理,是对农民工的工人阶级性质的一种否定,其实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农民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因而是完全错误的。城市的各类组织,尤其是社区组织、各级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应将农民工群体纳入进去,提高他们在城市的组织参与和组织化程度,提供其与城市主流社会交流互动的机会,逐步化解进城农民工与市民间的误解与隔阂,加速新时期城市社会的整合以及进城农民工城市意识的发育。

再次,提高对农民工溶入城市社会必然性认识,摈弃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排斥心理。农民进城做工,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大潮流,成为与我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中国全局性的城市化可以说才刚刚起步。中国有==的人均生活在乡村,除开=亿必要的农村人口,尚有=亿人等待进入城市。这=亿人,加上以后==年里将要增加的=亿人,是未来“城市中国”的主体。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化的主体是农民,离开或排斥农民,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实现不了的。要改进对进城农民工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方法,清除并杜绝任何针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性和排斥性政策与做法,改变在经济结构和需求上接纳、社会结构和身份上拒绝的不合理趋向。城市社会特别是作为市民利益代表的城市行政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热情对待进城农民工,把促成农民工溶入城市社会当成自己的应尽义务和责任。

=、从落实国民待遇抓起,为农民工归属城市社会构建和谐的体制。

进城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的最底层,是城市的无归属群体,在城市普遍性地受到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对待,其与市民群体相比不管是在基本公民权利还是就业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福利待遇上都有相当的差距,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其根源就在于“名亡实存”的我国长期实行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体系。这一户籍管理制度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秩序,而没有从促进农民工身份转变的角度进行设计,它是城市农民工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也是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正是这一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工不能真正被当作社会主体和平等的一员,即使是已进城多年的改变了职业身份的农民,仍然被排斥在城市管理体制之外,享受不到市民待遇,使其与生活在同一空间,工作在同一单位的城市市民存在着身份与地位的差别,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因此,落实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关键是变革城乡差别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一体的公民(居民)登记制,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唯有如此,才能使农民工能够适时地、有步骤地在法定身份上能与城市居民趋同,让他们能更加公平合理地享有我国改革开放的利益增量,增进他们向城市社会靠拢和融入的动机和效率,消除他们在心理上与城市社会的隔离感。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适应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进城农民中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社会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最低生活保障。而社会保障的重点又在于失业、工伤、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至于经费来源,除坚持国家、单位、个人分担原则外,可尝试采取土地换保障的作法。为确保城镇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入稳定、持续发展的轨道,应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鉴于单个城市范围较小,自建社会保障的风险较大,可以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对进城农民建立相对独立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在进城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以进城农民和其所在单位共同负担为主、政府支持为辅的新型社会保险体系。同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流转衔接机制,便于农民向城镇转移后,社会保障不致中断。

(=)鉴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市职工的养老保险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可以考虑设置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间,进城农民可以选择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也可以选择继续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渡期后,则必须全部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建立进城农民的失业保险机制,以其在农村的集体承包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获得一次性或年度性收入,作为失业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进城就业后则逐月由工作所在单位或雇主按规定缴纳。

=、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抓起,为农民工归属城市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生活环境。进城的高成本突出表现在高房价上,解决住房问题是农民工定居城市首先要考虑的物质基础问题,是影响农村人口迁入定居城市决策的重要因素,也是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无法回避的问题。

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政府负有重要责任。既然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必然趋势,甚至长远看来这些人必定会成为正式的市民,那么城市政府方面就有必要在规划建设上确定他们的安生立命之所。政府应规划建设一批低造价但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标准的简易住房,使广大进城农民工租住得起,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对那些具备一定资格条件的要落实同城市居民同等的住房政策,如同等享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权利,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建立农民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使他们同等享受单位的住房补贴和低息的公积金贷款,以缓解购房资金的压力。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关键在于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经济待遇。提高农民工的经济待遇,包括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农民工往往被用工单位视为廉价劳动力,他们得到的工资报酬极低。农民工干的往往是城里人不愿干、干不了的苦活、脏活、体力活、危险活,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极不相等。在发达国家,类似的工种,其报酬是较高的。我国应参考有关做法,尽量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为了使农民工获取在城市生存必要的稳定收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稳定他们的就业,要鼓励企业与农民工建立稳定的劳动用工关系,特别是对那些熟练的技术工和管理人员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农民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从加强培训教育抓起,为农民工归属城市社会提供良好的素质。

加强培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农民工思想文化素质,以促使农民工归属城市社会。进城农民工由传统的农村社会进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社会,面临着一个深刻的再社会化问题,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教育的管理,在制定农民工的就业管理规划的同时制定对进城农民工的引导和培训教育规划,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培训教育,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首先,教育要有针对性。如针对部分农民工小农意识以及与城市生活不相融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他们进行以城市基本生活常识、城市规章制度、法律常识、文明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引导和教育,引导农民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溶入城市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教育形式多样化。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民工培训教育的投入,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民工培训教育体系,既要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又要在城市中农民工聚居的地区成立“农民工职业学校”、“农民工进修学校”、“农民工之家”等,定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此外,还应大力鼓励农民工在业余参加自学考试或到各类成人学校进修学习。再次,教育要注重社区载体建设。社区作为一种地域性社会,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农民进城打工,大多数分散在各个城市社区,就职于非国有经济企业,用人单位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学习几乎处于失控或不闻不问的状态。社区则成为了他们道德观念赖以形成和成长的根基,而社区教育则成了他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农民工所在社区应为农民工提供关怀与政策引导,给予他们以法制、技术以及文明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其精神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

参考文献: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社会学研究,====年第=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年第=期

[=]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某省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第=期

[=]汪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某省社会科学,====年第=期

[=]朱考金: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以南京市===例样本的频数分布为例,社会,====年第=期

第二篇: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

摘要: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促使其溶入城市社会的关键。农民工在城市归属感问题上呈现出不和谐态势,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的和谐健康发展,应以强化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为切入点和重心,同时辅以消融城乡二元分割等必要配套性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社会;归属感

所谓“归属感”,字面上的理解是“归于、属于某种事物的情感”之意,隶属于社会文化心理范畴。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指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村人口在实现由农村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后应当归属于城市社会的一种情感表达、心理认同和依恋程度。农民工是我国城市经济建设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目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是完成了社会角色(由农民向工人转变)、资源获取方式(由依赖土地向不依赖土地转变)和空间位置(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改变,尚未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尚未融入城市社会。当作为市民最重要的标志-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并没有出现农民工大量迁移户口、举家涌入城市的火爆局面,进城的民工依然处于“漂泊”状态,并没有迅速地实现身份的转变而溶入城市社会,究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其中的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缺失是制约其溶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促使其溶入城市社会的关键。

一、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上的不和谐态势

=、总体层面上的不和谐。笔者将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划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层面——地域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和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总体上呈现出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主要由于城乡的巨大差距,进城农民工留恋城市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希望能留在城市定居,在地域上表现出对城市的强烈归属与认同。但由于客观与主观、制度与观念、自身与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又对与城市居民互相交往、共同生活的意愿不强。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一种聚居区——“都市里的村庄”,如某省的“某省村”、“某省村”、“某省村”等,从侧面反映了进城农民工与市民两大群体间的隔阂、疏离甚至是摩擦和冲突,反映了进城农民工对市民群体缺乏认同、归属。

=、地域归属感上的不和谐。据统计,====年全国有=、=亿农民工,如此规模的农村人口自发自愿地从农村涌向城镇,很能说明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巨大吸引力,说明农民工在心理预期上对于城市有着强烈的认同与向往。但同时由于进城成本过高,农民工当前的收入水平还无力承担城镇住房、子女教育和其他消费支出,更谈不上在城市定居。所以,他们在未来归属上还没有明确的行动选择,用“彷徨”二字来表述比较恰当,他们只能象候鸟一样在农村和城市之间飞来飞去。

=、群体归属感上的不和谐。作为市民,不仅拥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而且还能享受农村人享受不到的社会保障待遇。因此,进城农民工对自身实现向市民身份的归属具有强烈的愿望。据有人的调查显示,==、=%的民工希望长期居住在城市,有留在城里成为城市居民的愿望。这与进城农民工对市民群体缺乏认同和归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巨大的反差。

二、造成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矛盾不和谐的原因

农民工在对城市归属感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不和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归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社会对农民工认同感的缺失。农民工溶入城市社会要求城市社会对农民工要有一种宽容心和认同感,但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二元社会体制,这一体制中的较浓的城市封闭性和集体排斥性色彩对城市居民产生不良导向,造成了长期以来城市人普遍对农民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傲慢,使他们长期以来的“一等公民”优越意识难以转变,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农民工,对他们存在心理拒斥和认识偏见,并在行为和态度上表现出歧视。似乎城市中目前存在的较高失业率、犯罪率和工伤事故率以及城市环境的脏乱差等,都与进城农民工相关。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政府决策者的决策。更何况有的决策者自身也对农民工存在着矛盾的复杂心理甚至是种种思想误区,结果势必造成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的歧视,对农民工的冷淡,这个因素相对而言更容易伤害农民工的感情。城市社会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和不友好映射在农民工的思想中再反射为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的不认同、不满意、缺少归属,进而转化为农民工与市民在生活交往中的互不谅解、互不认同甚至到发生剑拔弩张的冲突的地步。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进城农民工的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利益分配和社会福利待遇的不公平。根据社会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基本生活经验,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是否平等、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影响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支持和归属的最重要因素。结合我们讨论的主题,进城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的最底层,在城市普遍性地受到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对待,其与市民群体相比不管是在基本公民权利还是就业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福利待遇上都有相当的差距,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这是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归属感不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具体体现在:进城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受教育权和受救助权等基本公民权利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和限制

会必然性认识,摈弃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排斥心理。农民进城做工,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大潮流,成为与我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中国全局性的城市化可以说才刚刚起步。中国有==%的人均生活在乡村,除开=亿必要的农村人口,尚有=亿人等待进入城市。这=亿人,加上以后==年里将要增加的=亿人,是未来“城市中国”的主体。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化的主体是农民,离开或排斥农民,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实现不了的。要改进对进城农民工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方法,清除并杜绝任何针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性和排斥性政策与做法,改变在经济结构和需求上接纳、社会结构和身份上拒绝的不合理趋向。城市社会特别是作为市民利益代表的城市行政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热情对待进城农民工,把促成农民工溶入城市社会当成自己的应尽义务和责任。

=、从落实国民待遇抓起,为农民工归属城市社会构建和谐的体制。

进城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的最底层,是城市的无归属群体,在城市普遍性地受到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对待,其与市民群体相比不管是在基本公民权利还是就业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福利待遇上都有相当的差距,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其根源就在于“名亡实存”的我国长期实行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体系。这一户籍管理制度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秩序,而没有从促进农民工身份转变的角度进行设计,它是城市农民工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也是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正是这一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工不能真正被当作社会主体和平等的一员,即使是已进城多年的改变了职业身份的农民,仍然被排斥在城市管理体制之外,享受不到市民待遇,使其与生活在同一空间,工作在同一单位的城市市民存在着身份与地位的差别,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因此,落实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关键是变革城乡差别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一体的公民(居民)登记制,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唯有如此,才能使农民工能够适时地、有步骤地在法定身份上能与城市居民趋同,让他们能更加公平合理地享有我国改革开放的利益增量,增进他们向城市社会靠拢和融入的动机和效率,消除他们在心理上与城市社会的隔离感。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适应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进城农民中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社会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最低生活保障。而社会保障的重点又在于失业、工伤、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至于经费来源,除坚持国家、单位、个人分担原则外,可尝试采取土地换保障的作法。为确保城镇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入稳定、持续发展的轨道,应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鉴于单个城市范围较小,自建社会保障的风险较大,可以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对进城农民建立相对独立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在进城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以进城农民和其所在单位共同负担为主、政府支持为辅的新型社会保险体系。同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流转衔接机制,便于农民向城镇转移后,社会保障不致中断。

(=)鉴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市职工的养老保险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可以考虑设置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间,进城农民可以选择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也可以选择继续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渡期后,则必须全部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建立进城农民的失业保险机制,以其在农村的集体承包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获得一次性或性收入,作为失业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进城就业后则逐月由工作所在单位或雇主按规定缴纳。

=、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抓起,为农民工归属城市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生活环境。进城的高成本突出表现在高房价上,解决住房问题是农民工定居城市首先要考虑的物质基础问题,是影响农村人口迁入定居城市决策的重要因素,也是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无法回避的问题。

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政府负有重要责任。既然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必然趋势,甚至长远看来这些人必定会成为正式的市民,那么城市政府方面就有必要在规划建设上确定他们的安生立命之所。政府应规划建设一批低造价但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标准的简易住房,使广大进城农民工租住得起,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对那些具备一定资格条件的要落实同城市居民同等的住房政策,如同等享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权利,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建立农民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使他们同等享受单位的住房补贴和低息的公积金贷款,以缓解购房资金的压力。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关键在于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经济待遇。提高农民工的经济待遇,包括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农民工往往被用工单位视为廉价劳动力,他们得到的工资报酬极低。农民工干的往往是城里人不愿干、干不了的苦活、脏活、体力活、危险活,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极不相等。在发达国家,类似的工种,其报酬是较高的。我国应参考有关做法,尽量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为了使农民工获取在城市生存必要的稳定收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稳定他们的就业,要鼓励企业与农民工建立稳定的劳动用工关系,特别是对那些熟练的技术工和管理人员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农民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从加强培训教育抓起,为农民工归属城市社会提供良好的素质。

加强培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农民工思想文化素质,以促使农民工归属城市社会。进城农民工由传统的农村社会进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社会,面临着一个深刻的再社会化问题,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教

育的管理,在制定农民工的就业管理规划的同时制定对进城农民工的引导和培训教育规划,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培训教育,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首先,教育要有针对性。如针对部分农民工小农意识以及与城市生活不相融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他们进行以城市基本生活常识、城市规章制度、法律常识、文明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引导和教育,引导农民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溶入城市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教育形式多样化。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民工培训教育的投入,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民工培训教育体系,既要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又要在城市中农民工聚居的地区成立“农民工职业学校”、“农民工进修学校”、“农民工之家”等,定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此外,还应大力鼓励农民工在业余参加自学考试或到各类成人学校进修学习。再次,教育要注重社区载体建设。社区作为一种地域性社会,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农民进城打工,大多数分散在各个城市社区,就职于非国有经济企业,用人单位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学习几乎处于失控或不闻不问的状态。社区则成为了他们道德观念赖以形成和成长的根基,而社区教育则成了他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农民工所在社区应为农民工提供关怀与政策引导,给予他们以法制、技术以及文明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其精神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

参考文献: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社会学研究,====年第=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年第=期

[=]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某省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第=期

[=]汪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某省社会科学,====年第=期

[=]朱考金: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以南京市===例样本的频数分布为例,社会,====年第=期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

姓名:张薇薇

学号:61041P36

班级:61041P

内容摘要:

当今社会存在了许多的农民工问题,本文针对农民工走进城市,融入城市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了解农民工的一些基本状况后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加以解决。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发现阻碍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户籍制度,也不在于城市容纳力,而是由于多种制度的不合理结合造成的。因此,本文提出在建立农民工组织化的基础上建立准入机制对农民工采用分层分类法享受城市待遇,逐渐实现农民工的城市居民的过渡,与此同时还提出了改革农村土地政策等措施,推进农民工进城的速度。

关 键 词:户籍制度组织化分层分类土地政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改革开放20年以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没有间断过。对于中国进城农民工数量规模,近年来说法比较多的是有8000万,其中跨区流动的有5000万。据2001年,全国对建筑行业用工统计,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已经超过3800万人,其中75%来自农村。进入21世纪以来,进城的打工的农民工增加到9400万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在这里我们把这个特殊的群体称作农民工。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阶层。从职业上看,农民

工是不在自己从事农业生产的而是在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但从身份上看,他们仍然是农民,因为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他们的家仍然在农村,他们仍有土地在农村,由此可见农民工是一个置业与身份不一致的群体。他们的流动态势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而呈现增长的趋势。他们的流向主要是向劳动力需求量大,收益较高,其它外来劳动力限制较少地区聚集,他们流动范围扩大,到96年末跨省就业的已经占66.4%他们的流动频率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农民工进城务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就业竞争更加严峻。一方面用人单位提供了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却是农民工找不到活干,出现了“有工无人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多数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一技之长,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其次,农民工就业意识有所提高,在选择单位时不仅仅从工资方面考虑,对用人单位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各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三,目前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大部分是18至25岁的年青人,他们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工作条件待遇的期望值又较高,因此很难找到切合实际的工作。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劳动力短缺,是一种结构性失业。即市场需要的劳动力有一定的职业技能门槛,而许多劳动力因为缺乏技能而被关在就业大门之外。目前我市一些规模型企业急需的,是立即能上岗的熟练工和有技术之长的工人,并不是那些普通民工。因此大部分农民工找到的工作,基本是一些没有技术性门槛的低技术、低收入的体力活。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换代,农民工和其他劳动力的就业门槛也在逐渐提高。没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

(二)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就业盲目性比较大。据调查,通过社会机构组织劳 输出就业的人员不到14%,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和广告信息引导就业的人员仅占总数的4%,还有82%的民工是通过亲友介绍或自发外出的。他们的外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有的徒劳返乡,有的滞留城市,有的被非法中介和虚假信息诱骗,人身和经济权益受到很大伤害,无疑增加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成本。

(三)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不到位。目前.我市农民工养老、失业、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参保率非常低。据调查,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参加医疗保险,他们生病以后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会选择直接去医院,绝大多数人是自己随便买点药吃或硬扛,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就业比较灵活,这几年,虽然我市也积极研究探索了一些有效措施,但是适合我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制度办法还没有制定出台。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较低的参保率等等问题,无疑给农民工当前和未来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稳定都留下了较大的隐患。

(四)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直接制约着农民进城就业,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印发晋中市人民政府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市政办发[2006]59号),成立了由28个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领导机构,具体承办全市农民工工作的组织,协调等事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和相关法律、统计指标及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直

接影响了农民工进城就业。

(五)法制的不健全。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养老、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为: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据此,用人单位只为本部门的“城镇职工”缴费是不算为过的。因为这是有法可依的。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宪法》第45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因此,社会保障权应是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权,而不应成为少数“市民”的专利。

解决办法

(一)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劳务输出地和农民工就业地的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机制,要在农民工培训上给予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上的投入。要面对市场的需求,针对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实际,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二)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

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专门建立农民工法,让农民工问题的处理做到有法可依。尤其是输入地政府应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管理和服务,诸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住房问题、户籍管理问题等等。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另一方面要从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出发,利用各种形式向农民工传授有关法律、法规常识,使其能知法、懂法、用法,提

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农村土地政策改革

本文在前面的论述过程中涉及到土地政策改革也影响了农民工的进城。农民工一方牵带一份土地,另一方面放弃土地耕作来城市务工。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阻碍了农民工更好地走进城市。因此,农民真正的融入城市必须切断其与土地的关联。进城务工人员必须放弃自己拥有的土地,当然这是一种有偿放弃。进城的农民工以合同的形式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转让给集体,有当地村委会统一承包给大农户实现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而对于这些农民工每年可获得一定的补助。或者可以换取股权,有村委将这部分收入替农民工入股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让他们定期收取股息作保障。有关方面一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在外务工人员土地承包经营的转让工作。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本文对农民工更好地走进城市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组织化,分层分类法等改革设想,希望本文的一些设想能够为农民工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和视角。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当务之急的社会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症结,也是城市化历程中的重要问题。农民工更好的走进城市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郑杭生 洪大用 《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 1994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 2003

陆益龙《 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2004

郑成功《社会保障学:理念 制度 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0,9

第四篇: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

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

摘 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实现“以城带乡、以城富农”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身为产业工人主力军的农民工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也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江苏省苏州市作为调查对象,就如何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作出一些简要探讨。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二元体制壁垒的日渐松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5 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苏州市作为中国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农民工的境况及政府的相关举措对全国有极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意义。因此,在此选择苏州作为城市典型来研究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现状,揭示其存在问题,探究其内在原因,为改善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状况建言献策。

一、国内外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概况

(一)国内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概况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在国家建设中作用和地位的日渐突出,也逐渐引起国内学者及相关机构对农民工群体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的关注。就其研究内容而言,目前国内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主

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的研究;二是对培训过程中的政府责任和角色问题的研究;三是对如何系统地组织培训及培训模式、培训内容的研究;四是对培训效果的分析研究等。

(二)国外对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启示

在西方发达国家漫长的工业化过程中,它们很早就开始普遍重视农民教育以及农民教育投入,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基本国策。在此过程中,它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实践经验。另外,以刘易斯和乔根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研究基本奠定了职业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尽管各国培训类型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建立在尊重利益相关者利益选择的基础上的,它们借助经济诱导来激发企业、农民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中。例如加拿大和德国等国家均设有以鼓励企业对农民进行培训为目的的专项基金。但是,这些资金不会直接划拨给企业,也不会通过政策强行增加企业负担,而是通过一系列经济诱导性方式鼓励企业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比如把企业花费的培训费计入生产成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再对其减免部分税收等。另外,在德国,如果农民参加培训,可免交杂费并获得伙食补贴,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二、苏州市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调查

为了解当前我国相关机构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和具体培训方式,本文选取农民工较为集中地区的典型之一——江

苏省苏州市作为研究试点。此次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本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和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在苏州抽取了农民工生活和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木渎镇、相城区,以高新区:工业园区:木渎镇:相城区= 4∶4∶1∶1的比例予以配额,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样本。调查时间为2011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25日,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220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0%。(问卷发放情况统计见:表2-1)

(一)苏州市进城农民工基本情况介绍

据统计,苏州外来暂住人口超过700万,与本地人口基本相当。其中除少量外籍人员、外资或合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自主创业的私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等白领阶层外,外来人口主要为奋斗在服务业、建筑业以及其他产业一线的农民工。

调查显示,苏州市进城农民工呈以下特征:(1)性别构成:在198个有效样本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调查总体的56.99%和43.01%,男性农民工的比例高于女性。(2)年龄:调查显示,19岁以下的占17.20%,19-30岁的人数最多,占有效样本总体的53.76%;年龄在30-39岁的有18.28%;40岁以上的只占10.76%。(3)文化程度:调查显示,北方农民工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的人仅占总数的5.1%;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占总数的14.14%;高中的占26.77%;中技、中专所占比重最高,为35.35%;大专占16.16%;本科及以上只占全部

被访者2.52%。(4)职业构成:调查显示,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以建筑企业、电子公司、个体工商户和服务类工作为主,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包括产业工人、经营店铺、摆地摊、擦鞋、补鞋、裁缝、餐厅服务员、厨师、家政服务员、搬运工、包工、建筑工、维修、装潢、保安、收废品、理发等。

(二)苏州市进城农民工培训情况调查统计

(1)调查显示,农民工来到苏州后接受培训者的比例明显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相关产业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要求日渐提高,接受培训的农民工占全部农民工的比例也随之有所提高,尤其是来苏之后参加相关技能培训者的比例明显提高。调查显示,苏州市现有农民工中来苏前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为21.5%,相比2011年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调查数据有所提高,但未经培训者仍占绝大多数。而来苏后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达到63.44%,未经培训者仅占36.56%。

(2)调查显示,农民工来苏后接受培训的渠道以企业组织培训为主,占接受培训农民工数量的90.25%,参加相关培训机构培训者占6.50%,另外选择其他渠道接受培训者占3.25%。

(3)调查显示,对来苏前后的培训效果评价截然不同。对进城前培训以负面评价居多,认为“不好、要在工作中继续学”及“很不好、基本没用”者分别占42.16%和15.84%,认为“一般、能应付工作”者占30.90%,而认为“挺好的、很实用”者仅占11.10%。对于来苏后的培训效果则是正面评价相对较多,认为“挺好的、很

实用”者占18.28%,认为“一般、能应付工作”者占50.37%,认为“不好、要在工作中继续学”者占25.37%,认为“很不好、基本没用”者占5.97%。

(4)通过对农民工希望获得培训类型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希望获得技能类培训的占36.56%,创业思维类占17.20%,礼仪类占3.23%,基本知识类占7.52%,提升学历类占25.81%,其他占5.76%。

(三)从调查中获得的启示

通过对统计信息和调研访谈情况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1)通过培训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问题后,能有效促进劳动力输入地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在未找到工作时,56.72%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出门闲逛打发时间,而获得工作后,51.50%被调查者选择在业余时间待在居住处休息,选择外出闲逛的仅占18.29%。由此可见,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降低其在劳动力输入地迷失的几率,进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2)调查显示,劳动力输入地培训的效果较输出地培训更为有效,因此应该重视并加强输入地对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来苏前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能够成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比例仅为21.48%,大部分仍从事普通岗位。而来苏后接受培训后的务工者在工作单位作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比例则达到42.36%。另外,从进城务工农民来苏前后培训的评价来看,对进城之前培训的效果评价以负面评价为主,而对来苏后参加培训 的效果则正面评价相对较多。

三、改进苏州市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议

政府作为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主导力量,搞好规划服务、增加调控力度既是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对政府工作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因此,要明确政府职责,落实责任目标。政府在探索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时不仅要做好宏观调控,而且要与当地政府工作衔接,落实基层服务工作,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利用培训机构平台,共同做好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

首先,中央政府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对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总体规划。为适应新时期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中央政府必须重视宏观调控,把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提升到国家层面来持续推动,应专门制订全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中长期规划,把此项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方案中,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目前,阳光工程是中央政府对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宏观调控、总体规划的成功范例,但其只是一个短期计划,缺乏常设的机构和稳定的制度来保障。因此,可以考虑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国农民工工作。

其次,地方政府要做好具体实施工作,搞好基层服务。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全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制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长期计划。因此应由苏州政

府牵头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信息交流、登记发证、实施落实等各项工作。为避免部门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过程中出现盲目培训、笼统培训、应付培训种种现象,在编制培训计划时可根据区域产业的特性确定各区县不同时节的各项培训课题,同时,可由农民工自主选择课题参训,避免“想学的找不到施教的,施教的找错了参训对象”的资源浪费现象。

再次,在培训模式方面,应提高企业参与度,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不能只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同时也要让用人单位这个重要的主体切实参与进来,从而保证培训的顺利实施和培训效果的有效性。根据国家相关指导意见,用人企业要把农民工纳入企业职工培训计划,与其他在岗职工享受同等的培训和再就业待遇。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实际用工需求,着重加强进城农民工的岗前技能培训、在岗提升培训以及转岗培训这几个重要方面的培训。

最后,要充分利用培训机构这一重要平台。鼓励企业依托相关合作的培训机构,结合企业具体的岗位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由于成年人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性,因此培训机构应根据具体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务必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培训质量。同时,培训机构要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学员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相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

提升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应当积极营造尊重和理解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环境,提升对农民工在城市建设等各方面不可或缺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凝心聚力共建和谐城市。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4]罗芳.农业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 ——来自湖北省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5]psacharopoulos, g.1984.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in: kendreck, j.w, e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roductivity and causes of the slowdown, cambridge, ballinger : 335-360.[6]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年培训规划[eb/ol].http://.[7]韩云鹏,涂莲英.农民工培训的需求导因制约因素与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5,(16).[8]刘志宏,劳动力输入地对外来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研究——以石狮市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9]刘含.农民

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xiexiebang.com [11]洪列平.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

第五篇: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

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

林镇江 机电3班 36号

摘要:我对广州市的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农民工在城市务工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怎样对待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字:进城务工农民 就业行为 农民工综合服务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工进城并非—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发育,农民从事非农经济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农民工就业特点总体表现为“自发性、兼业性以及低层次性”,就业方式总体表现为零散作战的“游击队”。农民工综合服务存在法律规范缺位、管理体系不完善、综合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一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对来广州市就业务工的农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放了50份,回收了45份。

二结果与分析

据有关资料,我国进城农民工人数约8800万,他们每年创造的产值约两万亿元人民币。

进城务工农民情况

农村收入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快速增长的物质需要,经济需求是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之一。调查中有几乎百分之百的农民工认为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地收入太低,希望通过进城务工增加收入。

从文化程度划分进城务工农民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数量大素质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80%。

就业找工作难

在城镇就业的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稳定工作。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以上的只占20%~30%。由于技能不高,又面对工资低、劳动强度大,且受到不平等对待,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多数人频繁流动。这一方面使经办的工作量倍增;另一方面,在农民工社保关系不便转移的情况下,增加了管理难度,凸现现有的信息系统不能适应需要;此外,高流动性还导致单位和本人都缺乏参保积极性,也给劳动保障部门缴费基数核定及监察执法等工作带来困难。

农民工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民工择业受其自身技能低的制约。二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严重的地区、城乡分割。一些城市为了解决本地人员的就业问题,规定一些工种不许农民进入,有些还要求农民工办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证件作为进城务工的条件,使进城务工农民的合理流动受到政策性刁难。

生活环境的恶劣

农民工居住处所主要有自购、租赁、自建工棚和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廉租房和免费房四种类型。自购和用人单位提供住宿房屋的条件较好,但这部分人仅占25%。这些农民工住所面积不但小,而且大多存在通风采光稳定性差、密闭性不

强、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几个人,有的甚至十几个人挤在不足八十平米的旧房屋内。

工资得不到保障

48%的人有过出门打工但拿不到工资的经历,其中30%的人有100-1000元工资没有拿到,15%的人有1000-5000元工资没有拿到,2%的人有5000元以上的工资没有拿到。原因一 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这两种关系难以分清,不懂得如何较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用人单位正是看准了这点,一般都不会与这些人签订合同。因为这样可以给他们留下很大的空间,足以他们钻法律的空子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减少自己的责任。二 由于雇主的素质低下,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对可怜的农民工进行残酷的欺压,反映出这个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和对其保护体系的不完善。

子女的教育就学难

有60%的农民工子女不在所工作地就学。其中85%的是由于就学地区的学费和暂住费太过昂贵了,难以负荷。造成如此的原因一是因为城里教育消费太高和入学条件的苛刻规定(主要表现为按居住户藉划片入学),农民工子女就近就地入学困难。二是因为城市教育资源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求增长速度。

医疗得不到保障

就医难。中国高昂的医疗消费,就是城里人也“望院生畏”,何况作为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调查表明进城务工农民大都采取的“小病扛、大病拖政策”,因无力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的现象十分突出。有76%的农民工承认几乎不上医院看病,88%的人认为医院的医疗费用难以承受。这使得众多农民工的身体条件变差,有病不愿医的现象常出现。

三 建议和解决方法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农民工问题实质是就业问题。要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彻底改变重城镇、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政策,把农业内部、农村区域和农民进城就业一并纳入国家就业计划,分类实施。近期的重点应该是,把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的突破口,制定政策法规,明确工作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权益保障缺失是农民工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在全社会树立权利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城乡之间人人平等的理念。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和限制政策,坚决制止向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尽快出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重点解决农民工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大保险缺失的问题。与此同时,着手组织起草关于农民工权益的法规。依法保护农民工权益是治本之策。

(三)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培训农民工,实际是造就新一代产业工人。农民工输出地要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基本技能培训,主要措施是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补贴标准,试行农民工“培训券”,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之前得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农民工输入地要抓好转移后的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要充分发挥用工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四)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城乡分割的作用。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但是假如简单地将农民工由农民身份变为市民身份,弊大于利,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还是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一要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二要弱化农村人口迁徙的“寻租”动机,三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这些方面的工作都要注意节奏和配套,不能操之过急或单独行动。

(五)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农民进城的“门坎”低了,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任务就更重了。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统筹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部门,部门之间既有“各管一段”互不衔接的问题,又有“共管一段”责任不清的问题。应该从自上而下理顺农民工工作的关系,抓紧制定全国农民工就业规划、农民工工作政策措施。农民工较多的大中城市也要设立相应的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机构,切实维护权益,具体指导就业,协调管理事务,提供社会服务。

(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展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平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2006(6)

2、中国问题调研网

附录

1)对于现阶段进城找工作你的感受是什么?

2)进城务工,你们的生活环境如何?

3)你们的工资是否得到保障?有没拖欠工资的情况?

4)你们对也子女进城读书遇到哪些困难?

5)你们是否有在生病时去医院治疗?对于现在的医疗状况有什么看法?

下载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研究论文

    本文从地域归属感与群体归属感两个层面调查了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较低,经济因素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最重要......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批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和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民工不断的进入城市,那么对于他们如何让融入到这个城市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重点重视。如何妥善的解决农民工问题1,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至关重......

    上海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上海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农民工这个群体的不断壮大,他们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农民工问题也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其中,最为突出......

    农民工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菏泽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农民工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 滕梓鸥 指导老师 杨 永 摘要:随着农民工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过去的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已经随着......

    农民工职业病问题研究(范文大全)

    农民工职业病问题研究摘要: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突出,受到健康威胁的人数超过2亿,其中农民工群体占多数。2009年6月22日河南籍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发生后,职业病问题迅速成......

    关于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问题的调查

    关于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问题的调查 黄永祺 2004年,长沙市政府决定,对在本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子女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在城区入学读书。这一政策贯彻执行得怎样?在执行过程中......

    关注进城农民工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很荣幸的参与了我们学院暑期实践的重点团队。我们的主题是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人际交往关系。我们的实践分为三部分:问卷调查,工地实践,与工人联欢。七月12号,我们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