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2 19:4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第一篇: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农科大学生就业更难,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亦倍受社会各界关注。虽然,近年来我国农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了长足发展和提高,但是农科人才与相应职位依然不能很好的匹配,毕业生供需矛盾问题依旧非常突出。即一方面高等农业教育滞后,农科大学生量大质劣,就业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科技人才相对匮乏,造成了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中国农业大学前校长陈章良曾表示过自己对中国农业教育的担忧: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一方面我们的农业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农业高校培养的人才,却又不好找工作。

近3年来,我国传统农科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根据“麦可思—中国 2009 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项目组对 50 万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调查显 示,学生毕业后半年,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有3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 15%的比例。另外,在农业领域,女生的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许多学校女生就业率不到1/10。

据统计,近几年农科类毕业生中有95%留在了城市,而且大部分从事了与农业无关的工作。而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林科技人员明显短缺。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3060.5万人,其中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80.4万人,占2.6%。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

农林科技人员短缺现象在基层尤为突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是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却是农林科技人员明显短缺。这种现象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引起的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社会环境对农科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重要地位决定着农业人才理应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欢迎,但从目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农科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农科类院校仍不合时宜地扮演着冷门高等学校的角色。从毕业生的去向看,到农村基层和农业生产推广第一线工作的人数不足一成,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考研,进城市中的事业企业单位,甚至宁愿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当打工仔,也不愿意到基层做生产、研究或技术推广。

国家虽然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落后地区去建功立业,也相应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如国家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但这一类似于倡议式的志愿者行动,并没有从政策和制度上有太多的倾斜和保证,没有政策和待遇上的保障,光靠发扬奉献精神来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落后农村去就业是不现实的,这绝不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自私,素质越来越差”就能解释的,而是与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是适应社会发展现状而出现的必然现象。

(二)、农业高等院校自身局限性对农科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尽管我国大部分农业类院校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类院校的需求来看,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主动开展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不能很好地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具体表现:一是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人文教育薄弱,办学规模偏小;二是培养模式僵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与生产实践脱节,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落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此外,农科类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突出专业知识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辅导和大学学习生活规划的指导,还未建立起一整套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科学体系,缺乏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和专业辅导队伍,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农科类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三)、农科大学生自身因素局限性的影响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普遍经济 条件差,贫困学生居多,进了大学后,校园里贫富 差距凸现,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迫切想改变贫 穷的现状,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容易导致就业心 态失衡。农科类专业对口多为艰苦行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抵触、厌恶的情绪,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受经济条件制约,来自农村的学生虽然可能具备相应的课堂专业知识,但往往无力开展第二课堂的兴趣爱好学习,很少有其他技能或才艺,在就业竞争 过程中鲜有优势。许多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深深体会到农村之难,在择业时千方百计想跳出“农”门。据有关数据显示,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70%以上选择在大中 城市就业。很多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宁可放弃所学 的专业知识,在城市寻找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也不愿去基层一些急需农业科技人才的单位。资料显示,每年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大约有4万人,中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大约有8万人,但真正到农业第一线的人才还不到一半。

学农不爱农,只是造成就业难的一方面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没觉悟”。一位农大毕业生承认,农业产业确实是一个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机会,但是机会还远远没有变成现实。“我们现在就去投身农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北京农学院的王寒教授也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农业院校毕业生即使愿意到基层工作,农村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就业机会也不多。他说:“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没有建成之前,毕业生就算有心献身农业,很多时候也是入‘地’无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为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契机。农业院校大学生顺利就业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社会层面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大学生就业去向的风向标,当今大学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去农村,纠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太穷,农村太苦,远远无法满足毕业生的物质需求。最终解决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经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 的差距。政府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应该起到积极、主动、有效的主导作用,加快对我国现行的农业体制模式的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现 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有效资源配置体制的建立,深化农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力度,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鼓励、支持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我国有自然 村70余万个,如果每个自然村每年吸引1~2名农科 大学生,则全国农村每年需要上百万的农科大学生,不仅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也为农业科技人才的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添上巨大的助推力,国家、百姓也将迎来国强民富的新局面。另外,政府要做好舆论导向,深层次、大力度 减轻、消除全社会对农业行业的偏见和歧视,提升 农业、农民、农业工作者以及农业院校地位,改善农业工作者文化和精神环境,逐步转变全社会“重工 轻农、重商轻农、重官轻农”的思想;要让大学生“下 00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就业教育应办得系统规范,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全校性必修课,确定学分,使学生能够重视就业指导的训练。可尝试建立由学校领 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落实的就业工作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有针对性地对有志去农村 就业的大学生加强指导和服务,及时收集和发布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各类人才 市场和就业信息网的作用,主动帮助面向农村自主 创业的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定期走访和慰问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

(2)农业高等院校层面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的特点和优势,要指导大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摆平心态,对自己和职业做好客观分析,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选择、职业理念和现实需要的关系;大力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学生到农村去,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介绍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广阔前景;引导广 大学生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树立甘愿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思想,积极到农村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农业院校应积极重视就业市场的培养和开拓,扩大就业渠道,利用校友等资源加强校企联系,尝 试“走出去、请进来”的挂职方式,在输送师资入企业的同时,可将地方人事局等合作伙伴请入校园开展交流互动,提升校企合作层次,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其次,农业院校可发挥培养的人才专业性和技 术性较强的优势,尝试与大型农业企业开展校企合 作,定向培养模式,直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种合作培养模式,可缩短从学习到工作,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时间,既为企业培养了所需的人才,也为高校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学生也获得了实惠,实现“三赢”局面。最后,要大力培育、建立大 学生基层实习就业基地。对大学生来说,实习是检查、巩固、展示、提高的过程,对用人单位来说,实习是指导、纠错、考察、筛选的过程。通过就业 实习基地的建立,既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的知识 和社会实践能力,又形成了实习——市场——就业 的开发就业格局。

(三)学生层面(1)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就是指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这些素质会综合体现在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过硬的综合素质是顺利就业的保障,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 人,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 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形成勤劳、诚实、踏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在整个大学期间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可以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2)端正心态,积极就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就业观。不能“眼高手低” 改变“一业而终”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竞争意识与必胜的信心,正确把握自己,抓住“三农”问题带来的发展机遇,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扎根基层、献身农业的职业观,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

第二篇:毕业生就业问题

2010届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注意事项 来源: 马超山的日志2010届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注意事项

若有省信息网锁定之后(即2010年6月23日后)再与用人单位新签约的情况,请自行办理二次派遣或改派手续(具体程序详见部分就业知识问答)。报到证改完后方可修改户口迁移证上的地址以及修改档案转寄地址等。

毕业生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注册信息,毕业生签约、解约、派遣、改派、档案转寄等手续全部在“信息网”(网址:http://)上办理。

部分就业知识问答

一、报到时间及程序?

1、报到时间: 7月1日---10月15日

2、报到程序:(升学的毕业生和支援西部毕业生不需要就业报到证)

1)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单位要求的有关材料直接到接收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2)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省内毕业生: 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使用“网上报到”栏目,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报到”后,持签发到各市、县人事部门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到相应的人事部门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

3)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省外毕业生:持签发到各省、市人事部门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到相应的人事部门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

二、户口问题(有其它具体问题请咨询学校保卫处)

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办理报到和户口迁转手续。

1、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接收单位报到证明、《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办理落户手续。

2、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需要办理落户手续的,公安部门凭《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及迁入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落户介绍信》在其家庭户口所在地办理落户手续。

三、毕业生档案去向

档案去向与就业报到证派遣地址一致,若有其它情况请尽快联系辅导员。

1、在就业信息网上录入升学的毕业生:档案按“高校就业信息网”上录入的升学地址发放;

2、已在就业信息网上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档案按“高校就业信息网”录入的 “档案去向”发放;

3、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发回生源地,与报到证地址一致。

4、支援西部的毕业生:档案先存留学校,服务期满后请尽快联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提醒注意:毕业生毕业后请于三个月内咨询接收单位是否已收到档案;档案没有收到的同学,请尽快联系学院辅导员老师。

四、若就业报到证已派回生源地后又签就业协议怎么办?

需要自行办理二次派遣手续。二次派遣是指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在规定期限(自派遣之日起2年)内落实就业单位后,由负责签证的人事部门办理的派遣手续。2010届毕业生二次派遣手续自2010年7月16日后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

1、在省内落实接收单位的手续办理流程: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与用人单位在网上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暂不具备网上签约条件的,可签定纸质就业协议书,具体操作如下:毕业生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入毕业生专区,使用“录入省内就业协议书”功能,将用人单位信息录入到信息网上并下载打印出纸质就业协议书)。网上签约后,打印出来并加盖相关单位公章,到生源地人事局开退函。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从网上打印的就业协议书、退函等材料到用人单位同级人事部门办理派遣手续。

2、省外就业的手续办理流程:在“高校就业网”上向学校提交“省外就业”申请,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领取省外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签约,并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录入签约信息。派回生源地的,到生源地开具退函;已签过就业协议的,由原接收单位出具解约函,然后持就业报到证、就业协议书和退函(解约函)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派遣手续。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五、若就业报到证已派遣到就业单位,但又想改变报到单位怎么办?需要自行办理调整改派手续。调整改派是指毕业生的“就业报到证”已签发到接收单位,在改派期(自派遣之日起一年即2010年7月以前)内,因特殊情况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协议后,申请回生源地就业或与新接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由各级人事部门办理改派手续。2010届毕业生调整改派手续自2010年8月15日后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具体流程如下:

1、毕业生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就业协议,可通过“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走网上解约流程,打印出解约函;也可由原接收单位出具纸质解约函。

2、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暂不具备网上签约条件的,可签定纸质就业协议书,具体操作如下:毕业生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入毕业生专区,使用“录入省内就业协议书”功能,将接收单位信息录入到信息网上并下载打印出纸质就业协议书)。网上签约后,打印出来并加盖相关公章。

3、带“就业报到证、解约函、就业协议书” 到新接收单位的同级人事部门办理改派手续。新接收单位是外省的由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省内生源解除就业协议后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带“就业报到证、解约函”到生源地人事部门办理的改派手续;省外生源解除就业协议后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带“就业报到证、解约函、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接收函”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改派手续。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六、升学的毕业生离校后又想就业怎么办?

对已明确为专升本或录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因家庭困难等原因不再继续上学的,本人应及时提出补办就业报到证的申请,补办时间最迟到今年12月前,凡跨的一律不再办理。补办报到证时,须向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提供以下资料:

1.毕业生的录取通知书原件;

2.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

3.学校的正式报告(9月1日前办理的,不需要此证明);

4.分批次集中办理。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七、已回生源地毕业生离校后又想升学怎么办?

已明确为回生源地的毕业生,毕业后需升学的,本人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时间最迟到今年8月1日前。办理相关手续时,须向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提供以下资料:

1.毕业生的录取通知书原件;

2.报到证正、副本;

3.学校的正式报告;

4.分批次集中办理。注: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各学院。

八、2010届毕业生忘记用户名、密码怎么办?

毕业生本人联系辅导员老师进行操作。

九、“报到证”丢失如何办理补办手续?

遗失就业报到证的毕业生,请办好以下手续后到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办理。

具体程序:

1.持报到证副本到当地日报登报挂失。

2.持挂失声明报纸、个人申请、毕业证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

3.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所需材料出具遗失证明。

4.毕业生持挂失声明报纸、学校证明、报到证副本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申请补办。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十、山东高校就业信息网技术支持咨询电话:0531—88366858

十一、省外单位就业协议书的签约流程?

1)如果省外用人单位是信息网注册用户,则毕业生与省外用人单位的网上签约和省内单位的网上签约相同。

2)如果省外用人单位是信息网非注册用户,则按以下流程来办理:

① 毕业生在“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上向学校提出“省外就业”申请;②到学院领取省外就业协议书一份,并到学院加盖学院公章;

③ 毕业生与省外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请将其中一份寄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地址:山东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哈工大就业指导服务中

心264209);

④毕业生在“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上录入省外协议书“用人单位”部分内容;

⑤学校在“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审核毕业生录入的省外就业协议书,审核通过后转入就业方案库。

十二、省内就业签约程序

1)毕业生搜索意向单位并向其发送电子简历。

2)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送签约邀请。

3)毕业生应约,网上签约成立,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鉴证。

4)单位打印就业协议书并盖章,毕业生签字。

5)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将其中一份寄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地址:山东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哈工大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64209);

十三、解约程序

1)省内单位:

毕业生向签约单位发送解约申请(或由单位提出解约)——省内签约单位同意解约——系统自动生成一份解约函——单位打印解约函并盖章——毕业生签字并持解约函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审核通过——毕业生重新择业。

2)省外单位:

毕业生网上发送解约申请(或由单位提出解约)——省外单位出具同意解约函原件——毕业生持解约函原件到院系盖章——然后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学校审核通过——毕业生重新择业。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第三篇:就业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调查】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2000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2000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2000元—3000元,为54.12%

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1.1.3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1.2社会就业现状不近人意

去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将我们推到一个严峻的局面。金融危机给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就业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继而可能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将对中国的就业问题再次提出考验。美国金融危机已经使得中国出口形势恶化,而内部消费需求又短期难以提振,这将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继而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应届毕业生数量的再创新高,对于有经验、有资历的职场前辈也许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任脉,使得他们另谋出路的难度相对不高,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在整体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或许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第四篇:农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能力研究.

农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能力研究

(姓名:刘奎班级:102班 专业:财务管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由于农科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就业问题也就显得更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就业压力,这其中就包括鼓励农科类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但现实是农科类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并不乐观,本文从创业能力现状和提升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试图找出提高农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其发展进程的策略和一些可行性建议。

[ 关键词 ] 农科类大学生; 创业能力; 创业现状; 研究

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 以创业带动就业” 的方针,这个方针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也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而农科类大学生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有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的共同性,通过对农科类大学生创业现状的了解,可以帮助更好的指导农科类大学生的创业,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培养正确的创业意识。

一、从就业形势分析农科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农科大学生就业更难,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亦倍受社会各界关注。虽然,近年来我国农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了长足发展和提高,但是农科人才与相应职位依然不能很好的匹配,毕业生供需矛盾问题依旧非常突出。即一方面高等农业教育滞后,农科大学生量大质劣,就业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科技人才相对匮乏,造成了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中国农业大学前校长陈章良就曾表示过自己的担忧: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一方面我们的农业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农业高校培养的人才,却又不好找工作。尽管这种现状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面临的困难阶段,然而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不仅是关乎大学生自身和高校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才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方针政策。鼓励农科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对社会、对高校、对大学生个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科类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创业能力

鼓励农科类大学生创业的前提是使其充分了解应具备的创业能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使创业真正具有可行性,才能提高农科类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创业成功率。当今我国政府从多方面制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大多数学生并不明白创业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者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增强这些能力,总之是对创业能力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所谓创业能力,即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外在条件,这些基础性因素决定着一个创业团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中包括创业者的创业意识以及在创业中的信心、态度和工作能力、专业技能等,一些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对创业环境的认知、对创业项目的了解以及发现机遇和面对挑战时的判断能力也是创业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在充分具备这些素质的同时才能成为一个称的上一个创业能力优秀的创业者,同时在外界条件能够满足创业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时候,这些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能靠自身努力才能使其得到提升和发展,这对当代农科类大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其创业的首要目标。

三、农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其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体,是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决定性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创业能力的培养,显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情创业

许多人靠激情创业看不到创业是踏踏实实做起来的.急于求成,终只是草草收场,较多的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非理性的.创业相对缺少.创新意识的相对缺乏,还有创业教育的暂时缺席。大多学生创业就是激情创业.经验不足,热情十足。殊不知创业成自理性.创业开始必须是理性.创业过程才是激情.不可相反。

2.把创业等同于创办企业

很多想创业的大学生把创业等同于创办企业,事实上,创业是广泛的概念.广义的创业观念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3.把创业等同于创意

“好的创意.好的未来”,但是创业不等于创意。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等同于创意,并认为创意是创业的第一步。创意固然重要,但的还是执行创意的能力.另外创业不是一个创意而是一连串成行的创意组成的。

4.创业更多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对于高校学生创业的目的.多数大学生认同实现自我价值或改变处境:而很少认为是服务社会.现代高校大学生创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于实现自我的价值.但他们也不排除经济赢利和社会责任的因素。并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创业的魅力所在。

5.资金的缺乏

资金缺乏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头道难题,目前我国个人商业贷款主要形式是质押贷款存单抵押、第三方担保等,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这都是可望不可及的,而小额个人信用贷款曾经在一些中小城市露过脸,但很快被紧急叫停大学生急于得到企业启动或周转资金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有不少核心技术拥有者在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对当初的投资协议深感不满并提出毁约,而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在资本市场上臭名昭著。另外即便投资人不能提供增值性服务和指导,仍与其捆绑在一起。因此,对于尚处早期的创业公司来说应引入一些真正有实力,能提供增值性服务与创业者理念统一的投资者 哪怕要暂时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

6.市场风险意识不够

大学生在考虑创业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创意、资金和团队.但是.他们考虑到市场风险的很少.而真正在创业的学生,他们则很看重市场风险意识,创业者的风险意识不够,本身就是对创业认识不是很清楚。

7.理想化的创业认识

在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坚强的信念.其次是一个创意.接下来是选择创业伙伴,然后是资金,再接着是社会关系.最后是工商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很多大学生创业有着很大的理想认识,还有一部分从书本上认识创业,属于纸上谈兵和理想化的创业。对创业没有感性认识的学生.对创业停留在想象里,表现出理想化的倾向。实际上.创业有很多理性的决策和分析,不可能是一种理想活动。

8.创业初期希望能获得扶持

在创业初期.学生很希望能获得支持,这种愿望比较迫切.扶持单位包括金融

投资部门、社会服务组织、成功人士和政府机构.尽管要求不一样.但他们希望能得到扶持的愿望是一样的,这也说明了创业并不是一件个人的事情。创业靠团队,靠社会大环境,创业初期必须得到扶持.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9.忽视政府的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创业者希望从政府机构获得帮助的愿望并不很高.另外.很多不知道或不了解政府对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很少有人重点考虑到政府机构的扶持作用。

10.基本不知道或忽视创业教育的作用

在调查中.很多人对创业教育的字眼感到陌生.很难把创业跟教育联系起来,因为创业更多的是一种实践,他们只是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开设和创业相关的课程。创业教育的缺失正是创业精神的缺失。

11.并不把创业计划当创业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是一种模拟创业活动.但还是有很多人并不认为这就是创业,有的人声明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和结识工商界精英,这也表明了过半的人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并不是为了纯粹创业,而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增加就业筹码。

四、如何提高农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不仅是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是社会各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只有使社会各界和个人认识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才能实际的缓解大学生就业势严峻的现状。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几个方面寻找问题的突破口:1 . 大学生应树立创业意识

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应从自身努力,积极学习创业知识,积极实践并调研市场,通过一些成功实例树立自己的信心,加对创业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要做到对校外实习引起重视,用科学的方法对一个企业的成功范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加对创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业意识。.学校应起到引导作用

学校在对学生普及创业文化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创业,逐渐转变教育观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市场信息形成一个良好的结合;在宣传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在校内开展虚拟创业的比赛,在学校创业奖学金,从知识灌输与素质培养方面提升学生的创业,从资金支持方面鼓励学生将创业意愿付诸实践 ;鼓励学建与自主创业有关的学生社团,使学生在与同龄人的交流时得到提升;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引起对创业教育的足够重视;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是老师在学生的创业规划中切实起到推动作用。. 社会应配合学校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在认识到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建设的必要性的前提下,在已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放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条件,鼓励大学生创业,使大学生能够积极 的提高创业能力;政府可以实行对社会各个企业的优惠政策,即对给予在校大学生实践机会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是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机会,通过实践来完成创业能力的提升。

五、鼓励农科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 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加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一战略目标是符合国情的,也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科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社会企业所提供的岗位仍然是有限的,所以,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是

有充分的现实依据的。大学生只有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才能够在创业中走向成功,同时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因就业压力产生的社会矛盾。在认识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为坚持“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必须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创业网

[2]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信息网

[3]袁虹: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思考。中国科学教育

第五篇:毕业生常见就业问题整理

毕业生常见就业问题

一、什么是就业协议

就业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又叫三方协议。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 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二、如何领取就业协议?

原则上进入就业程序的同学(满足条件详见研究生处主页就业政策)凭学生证在规定时间内到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处领取,定向委培生不需要领取。

三、签署就业协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明确用人单位名称、性质与单位机构码等信息,避免填写错误;

2、就业协议相应位置应填上当年年份打头的7位数字信息号码,外地单位不要求;

3、用人单位承诺的待遇,一般要在协议书上表述清楚;

4、违约金、服务期等问题双方可协商确定;

5、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在就业协议上签字盖章即生效;

6、盖章后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没能在用人单位约 定的时间内将用人单位一联送达用人单位的,后果自负。

四、签署就业协议后需要做些什么?

1、到学院辅导员处登记确认;

2、登陆学校研究生处主页--信息管理系统--毕业学位管理,将“毕业去向”一栏填写完整;

3、到研究生就业办公室盖章(徐汇:综合楼505,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1:30-4:30);

4、将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一联寄送给用人单位,务必留存其他联以备办理毕业离校、就业报到等手续;

5、请及时关注学校研究生处(http://yjsc.shnu.edu.cn)及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http://.cn)网站公告,规定时间内上报上海市户籍;

6、及时关注户籍、档案转移,以便未来买房、婚姻等事项办理。

五、重新领取就业协议的条件是什么?

原则上一名毕业生只能领取一份就业协议书。如确需领取第二份就业协议书,必须征得原用人单位同意且出具毁约证明,凭证明,重新领取就业协议书申请(研究生处网站下载专区下载)和已签的就业协议书方可领取。

六、非上海生源毕业生如何申报上海户籍?

非上海生源与上海的用人单位在规定的申报上海户籍截止时间内签订就业协议书者,均可同时申请上海市户籍与人才居住证。一般情况下,非上海生源与上海的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根据当年户籍政策(详见http://.cn)规定申请户籍。如户籍未获批,直接进入申请人才居住证。

七、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如何转移?

毕业研究生的人事档案一般按就业协议书上用人单位写的邮编、地址寄送。共分三类:

1、办理《上海市居住证》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档案转移;

2、获得《关于同意 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档案;

3、其他情况毕业生档案的转移。具体信息详见研究生处网站就业政策一栏。

八、毕业生的户口如何转移?

外地生源毕业研究生留沪工作且获批上海市户籍的,凭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上海市户籍审批表及身份证至康健派出所转出户口;外地生源未获批上海户籍的凭报到证和身份证至康健派出所转出户口。开始办理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份。

九、毕业生的党团关系如何转移?

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学校负责党团组织关系的部门办理手续,持有关证明将党团组织关系转到报到证指定的报到单位。

十、什么事报到证?

报到证以前也称为“派遣证”,其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授权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国家教育 部直接签发)。报到证是毕业生就业派遣的书面依据,是毕业生人事关系正式从学校转移到就业单位的证明。

十一、报到证的作用有哪些?

1、是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毕业生就业后的工龄由报到之日开始计算;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接收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毕业生的接收手 续和户口关系;

4、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转正和干部身份的证明。

报到证目前仍在中国人事管理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毕业生们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报到证,不要丢失。毕业生如不慎遗失报到证,须及时向原毕业院校报告遗失过程,由学校报请市就业指导中心(学

生事务中心)核准后予以办理新证。开始办理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份。

十二、什么是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批准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人事、劳动等政策法规要求,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各类人才办理:

1、人事档案管理;

2、因私出国政审;

3、在规定的范围内申报或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转正定级和工龄核定;

5、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手续;

6、其他需经授权的人事代理事项。

十三、高校毕业生怎样办理人事代理?

对于离校时已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其人事代理由毕业生的接收单位统一负责委托管理;对于离校时未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个人委托政府批准的人事代理机构办理委托管理。

十四、什么事派遣?什么是二次派遣?

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口关系转至生源所在地,自谋职业。

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派遣回生源地后落实具体单位,由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再进行派遣的过程,称为二次派遣。

十五、什么是改派?

改派是在择业期内对已派遣到具体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因身体不能适用某项工作或其他原因,由毕业生本人提出申请,原接收单位或市地、县(市)同意,报经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调整工作单位的一种派遣方式。

十六、超过择业期怎么办?

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择业期两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超过择业期的毕业生手续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人事调动或直接到相关人才交流中心办理。

十七、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1、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

2、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3、享受培训补贴;

4、免费创业服务。具体可参见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网站有关内容。

下载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生档案及就业问题

    毕业后的档案问题——详细流程 1、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

    采访毕业生就业问题(本站推荐)

    问题: 1、您觉得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如果难,难在哪儿? 2、您觉得在就业过程中,企业最看重的是什么?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最具竞争优势的是? 3、您对行业的选择主要基于......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班级: 姓名: 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已经愈发的明显,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仅是我校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各大高校毕业生的......

    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就......

    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 要 为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的就业,高职院校应在分析......

    医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1 未来就业形势 1.1 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率低 高校扩招(见图1)至今已有10年,应届毕业生屡创新高,据教育部统计约有559万的大学生面临就业[2]。据福瑞医生网统计(结合卫生部最新数据),2......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张彦丽 王峰(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摘 要】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他们“种田无地,......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一、高度重视,努力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大中专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是发挥稳定器大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