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村主任)
各位领导:
我是上虞市上浦镇鲍岙村人,今年31岁,98年退伍,99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03年又被镇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通过“两推一选”和村民直选的办法顺利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一、对我村基本情况的简单介绍
我们鲍岙村地处豫南半山区,全村201户,603人,有水田600多亩,山林370亩,属典型的水稻种植村。由于资源贫乏,村级经济 比较薄弱,收入来源主要靠大田、山林、茶园、鱼塘等承包款,去年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后,取消了大田承包款,目前村年收入约4万余元。我们村历年的负债尚有18万余元,其中8万元为村干部报酬。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制约,老百姓历来靠山吃山、靠田吃田,但现在种植的板栗经济效益不高,人均耕地也不到1亩,因此大量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内大多是老、少、病、弱人员,如在今年的选举中,尽管我们做了不少宣传、发动工作,但全村503位选民中参选的只有268人。所以,我在这几年的任职期间,感受最深的有两点:经济薄弱事难办,资源贫乏心难聚。
二、简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稳定农村、发展农村、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各项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现在我针对本村实际和周边各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现状,粗浅地谈以下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村级经济薄弱,农村债务负担沉重,影响了基层组织建设
据我所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有的甚至要低于集体经济支出,从而导致了村级新债务的本文来源于网络站形成。农村集体经济的沉重债务,直接导致村干部工作待遇难以有效保障,从而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政权的巩固,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2、外出人口增多,党员队伍老化,群团组织建设有所弱化
我们鲍岙村有劳动力 人,常年外出经商、打工 人,这给新党员的发展、村干部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发展党员,客观上加大了党员的流动性,如不发展,则又造成党员年龄的老化。另外共青团、妇代会等群团组织基本上不能或很少开展工作。
3、农村社会矛盾有复杂化的趋势,干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在我镇以及周边尚在进行的换届选举情况看,农村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在一些村的选举,尤其在村委主任的竞选中,宗派势力当道,拉帮结派现象普遍,在农民素质及宗派、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有较好素质、敢管事、能干事的老的村干部往往在别人声势浩大的“拉票”行为中落选,会直接对对上级和村里的工作造成影响。
三、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我认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我们行政村的角度来看必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强化村班子为重点,来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重点的村级组织建设。
1、要以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为重点,建立一套强班子。行政村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在村班子,村班子战斗力的强弱,关键在村党支部书记,因此必须选拔好、任用好支部书记这个角色。在目前的选举工作新形势下,农村中的党员也好,普通群众也好,很大一部分还没有养成理性思考、理性看人、理性投票的习惯,容易被一些人的话语所诱导,或者被宗族、宗派势力所左右,所以我认为,在村干部的选举,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的确定上,上级党组织应该有根大的决定权。另外上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关心村级班子的工作,必要时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在村干部遇到棘手问题,或者因工作原因受到打击报复时,有关部门要及时、合法、严肃地作出处理,以维护村干部的威信和工作干劲。
2、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为目标,切实为民办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村干部虽官职不大,但责任重大,一个村面貌如何,主要看村干部的能力和为民办实事的决心。要赢得民心,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着力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我上任后,依靠公正办事、廉洁自律,创造条件做了几件以前十几年相做而没有做的事,如硬化了道路、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群众比较满意,使得我和我们的村级班子能在换届选举中一次性高票当选。
3、要以“利为群众谋”为出发点,真抓群众利益的保障。群众利益无小事,改革开放的20几年里,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城乡差距的近一步扩大,各类开支比如生活费用、医疗支出、教育支出等的大幅度提高,使大多数农民离全面实现小康还很遥远,因此在面临政策法规的实施,各项任务的落实、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农民的具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如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其它工作的开展。所以我认为,不论是上级部门还是行政村,在决策关系农民利益的大小事项时,要把发展大计与农民利益放在同等的高度看待,绝不能因发展而损害农民利益,当然对一些借发展之机,故意刁难、漫天要价的,必须依照法律进行严肃处理,不能姑息。
4、要以强村富民为工作思路,狠抓集体经济的壮大。集体经济是能否加强和保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我们鲍岙村通过农田位置优越、灌排畅通,适合种植蔬菜的特点,上挂企业、下联农户,在市农林水产局的大力扶持下,建立了500亩的蔬菜基地,成立了合作社,与上虞市东海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另外我们还打算利用拥有水面面积1000余亩,风景秀丽、库中又岛的白岙水库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等待有识之士前来投资。
5、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在村级组织建设中,党支部建设是核心,加强党支部建设是重点,党员队伍建设是关键。要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改善农村党支部组织状况,有计划、有领导地发展农村党员。要加强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真正把本文来源于网络站政治素质好、有文化,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勤劳致富的优秀青年吸收入党,不断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创造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党支部对村委会、村经联社、团支部、妇代会等基层群众组织既要敢于领导,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又要善于领导,支持和保障这些基层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为其开展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各村级组织的共同行动,拓宽党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系渠道,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团结稳定。
6、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农村干部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谋事、决策水平,正确行使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党支部做到总揽而不包揽,要引导村委会及其他组织创造性的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但放手不是放责任,在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的处理上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领导,唱好主角。村级的基层组织建设还应该建立一整套务实、易于操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乡镇政府更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
第二篇: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
各位领导:
我是上虞市上浦镇鲍岙村人,今年31岁,98年退伍,99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03年又被镇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通过“两推一选”和村民直选的办法顺利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一、对我村基本情况的简单介绍
我们鲍岙村地处豫南半山区,全村201户,603人,有水田600多
亩,山林370亩,属典型的水稻种植村。由于资源贫乏,村级经济比较薄弱,收入来源主要靠大田、山林、茶园、鱼塘等承包款,去年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后,取消了大田承包款,目前村年收入约4万余元。我们村历年的负债尚有18万余元,其中8万元为村干部报酬。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制约,老百姓历来靠山吃山、靠田吃田,但现在种植的板栗经济效益不高,人均耕地也不到1亩,因此大量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内大多是老、少、病、弱人员,如在今年的选举中,尽管我们做了不少宣传、发动工作,但全村503位选民中参选的只有268人。所以,我在这几年的任职期间,感受最深的有两点:经济薄弱事难办,资源贫乏心难聚。
二、简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稳定农村、发展农村、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各项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现在我针对本村实际和周边各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现状,粗浅地谈以下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村级经济薄弱,农村债务负担沉重,影响了基层组织建设
据我所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有的甚至要低于集体经济支出,从而导致了村级新债务的形成。农村集体经济的沉重债务,直接导致村干部工作待遇难以有效保障,从而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政权的巩固,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2、外出人口增多,党员队伍老化,群团组织建设有所弱化
我们鲍岙村有劳动力人,常年外出经商、打工人,这给新党员的发展、村干部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发展党员,客观上加大了党员的流动性,如不发展,则又造成党员年龄的老化。另外共青团、妇代会等群团组织基本上不能或很少开展工作。
3、农村社会矛盾有复杂化的趋势,干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在我镇以及周边尚在进行的换届选举情况看,农村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在一些村的选举,尤其在村委主任的竞选中,宗派势力当道,拉帮结派现象普遍,在农民素质及宗派、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有较好素质、敢管事、能干事的老的村干部往往在别人声势浩大的“拉票”行为中落选,会直接对对上级和村里的工作造成影响。
三、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我认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我们行政村的角度来看必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强化村班子为重点,来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重点的村级组织建设。
1、要以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为重点,建立一套强班子。行政村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在村班子,村班子战斗力的强弱,关键在村党支部书记,因此必须选拔好、任用好支部书记这个角色。在目前的选举工作新形势下,农村中的党员也好,普通群众也好,很大一部分还没有养成理性思考、理性看人、理性投票的习惯,容易被一些人的话语所诱导,或者被宗族、宗派势力所左右,所以我认为,在村干部的选举,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的确定上,上级党组织应该有根大的决定权。另外上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关心村级班子的工作,必要时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在村干部遇到棘手问题,或者因工作原因受到打击报复时,有关部门要及时、合法、严肃地作出处理,以维护村干部的威信和工作干劲。
2、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为目标,切实为民办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村干部虽官职不大,但责任重大,一个村面貌如何,主要看村干部的能力和为民办实事的决心。要赢得民心,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着力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我上任后,依靠公正办事、廉洁自律,创造条件做了几件以前十几年相做而没有做的事,如硬化了道路、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群众比较满意,使得我和我们的村级班子能在换届选举中一次性高票当选。
3、要以“利为群众谋”为出发点,真抓群众利益的保障。群众利益无小事,改革开放的20几年里,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城乡差距的近一步扩大,各类开支比如生活费用、医疗支出、教育支出等的大幅度提高,使大多数农民离全面实现小康还很遥远,因此在面临政策法规的实施,各项任务的落实、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农民的具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如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其它工作的开展。所以我认为,不论
第三篇:新形势下有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
新形势下有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基层农村工作的忠实实践者,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农村的拥护者和坚定执行者,是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引路人,新形势下有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如何把农村建设点党组织建设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群众信服的干部队伍,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早日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也是建整工作组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在新形势下,农村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前段时间,对我区15个农村建设点进行了调查了解。
一、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建设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集体负债多,收入少。在调查的15个村护,平均负债82.5万元,多者几百万元,少者也有十几万元。这些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①前些年乡统筹村提留时由于农民税费任务过重,部分农民缴不齐,但村里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不惜借高利贷,造成村务债务增大;②办村办企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办乡镇企业时,部分村办企业不从实际出发,不作市场分析盲目上马,结果债台高筑。如**村因办钢管厂而举债400多万元,后来受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疲软,产品缺乏竞争力,加上制度不全,管理不善,不关闭也怪。③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盲目成立农村合作基金会,末期受金融**的影响,资金又没有人民银行作后盾,股民怕股金得不到,出现挤兑现象,基金会只好关闭。放款收不到,股金又要兑付,造成村级财务严重亏损,股民怨声载道,关天坪一个村就亏损了400多万元。④弃田现象普遍。农村税费改革前,一亩田需要负担的各项税费在200元左右,沉重的负担,导致农民弃田外出打工,上级是按田提取各项税费的,抛荒田的各项税费只好由村举债完成。据调查了解,平均每个村抛荒田在200亩以上,全年一个村因抛荒田就要负债4万多元。2002年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提留取消了,加上村办企业不景气,村级收入明显减少,全年村级纯收入多的8万元,大部分村村级纯收入在0.2—0.5万元之间,严重阻碍了工作的正常运转。二是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工作最具体、最直接,长期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稍有疏忽,就会遭到群众的非议,甚至谩骂。而农村工作又是复杂的,每完成一件工作都要受主客两方面的制约,如修渠去淤,修路架桥、五保户、残疾人的抚养等等,都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但要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没有资金作保障,再好的设想也是一句空话,但群众不那么认为,作为一级农村基层组织就应该为我们解决具体问题,否则要你干什么。全区88个农村组,其中没有村部的村有43个,只好租用民房办公。区委考虑到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辛苦,想改善基层干部办公条件,每新建100平方以上的村部,区财政将给予1.5万元的补贴,而建一个100平方的村部需资金3.5—4万元,通过调查摸底,15个点村,只有5个村有能力修建,享受区政府的财政补贴,大多数村无能为力。为保证村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区财政纳入了年初预算,由财政发放,但村里每年收缴农业税时都存在一定缺口,由于大多村集体经济薄弱,无能力弥补这一缺口,这缺口只好用干部工资抵扣。在调查的15个村中,只有3个村干部的工资全部兑现,12个村的干部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欠,有的村拖欠了几年,由于工作压力大,条件艰巨,工资又不能及时到位,群众又不能理解,影响了一部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班子协调性不强,党员先进性不突出。①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调查显示,村干部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占18%,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占44%,具有小学文化的占38%,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不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也就较差。②班子协调性不强。调查的15个村中,这类班子占21%,某村5名干部分了两派,工作不协调,相互不支持、搞窝里斗,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争权夺利上面,见权就争,见利就要,见麻烦就躲,使得村里各项工作失控,工作被动,群众气愤地说:村干部连自己都管不了,哪有精力管我们呢?”③党员先进性不突出。从走访调查的情况看,党员只有小学文化的占66%,55岁以上的党员占43%,这说明党员队伍不仅文化层次较低,而且年龄老化,这样的党员,想起表率作用也有点力不从心。还有部分党员平常放松政治学,对己要求不严,思想还落后于一般群众,调查报告《新形势下有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四是农民增收难度大,办法少。党中央为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降税、直补、良补、粮食保底收购,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要使农民大幅度地增收,彻底摆脱贫困,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贡文化生活的需要,迅速进入小康社会,需要广范围地寻找致富门路。从调查的情况显示,年人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村户占18.8%,均为非种粮农民,大多为农业综合养殖户、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主。农民普遍感到缺资金,少技术,信息不畅,致富门路窄,办法不多,仅靠几亩责任田维持生计的农户还较常见。
二、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点主要问题的对策在这种形势下,要解决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级强班子、好班子,迅速发展经济,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抓住关键,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尤其要调配好支部书记。首先要抓好“选人”。“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农村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处在最基层的支村两委会逐项落实。支村两委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丈挥,关键看支部书记,班子选好了,“一把手”选准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就会有希望。为此,我们在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特别是在调配支部书记方面,要打破“老实人”、“本分人”当支书的传统观念,选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冒出来的,富有开创精神的,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担任支部书记。选人的面要广、路要宽,不拘一格,可以从经济大户中有能力的党员中选任,也可从外出打工的人员,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任。此外,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党员,扩大党员队伍,把农村经济大户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党员,作为后备干部的预备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和后备干部乏人的状况。其次是抓好育人。把育人的重点放在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上,把教育培训当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道和长久之计,在解决“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区、乡、村要有学习阵地,对支部书记,区、乡要经常集中重点培训,对其他村干部和党员,乡镇要经常组织培训,村党支部也要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开展活动用好的典型教导人,用坏的典型警示人。通过培训学习,要达到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纯洁党的队伍,增强思想觉悟性的目的。(二)抓住重点,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着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点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的富起来。因此,在抓产业结构调整时要着重抓好如下三项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时,要积极稳妥,克服盲目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我们的地理优势、技术优势、市场行情和传统习惯来规划调整,充分考虑城郊特点,围绕“山水田土”作文章,从种、养、加、工几个方面权衡增长率,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芦山乡张家堰村,地势全乡最低,下雨遭淹,可开发渔塘进行综合养殖。二是围绕支柱产业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业是我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全区12.5万亩耕地,其中8.5万亩是蔬菜基地(含复种面积)。2003年区农办统计数据表明,种蔬菜全年亩均纯收入0.35万元,是种水稻效益的7倍,是我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乡、村两级应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组织良种,加强培训,搞好服务。养殖业占我区农业总产业的58%,是我区农民增收的又一主渠道,特别是猪、牛、马、羊养殖产业,在我区养殖业中占有很大份额,而且发展速度快,来势猛。目前我区饲养生猪主要是以饲料为主,成本较高。应以种草(鲁梅克斯)饲养为主,适当补充精饲料,每头猪从进栏到出栏饲养全过程可节省成本50—80元。我区有奶牛400头,养殖效益高,全年一头奶牛可净赚3000元。要大规模发展,就要相应地扩大种植牧草的面积。我区肉牛、羊的饲养主要是以沅江大堤的天然牧草为主,营养不足,生长滞后,养殖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以种制牧草饲养为主。三是利用大户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老板、经济大户投资兴办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种植,规模养殖等,促进经济发展,一者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二者可以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三者可以带动农田结构调整。(三)抓住火候,壮大集体经济,为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点一般来讲,农田基本设施老化,村道路况差,村级债务大,村干部工资难兑现,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户无法得到根本救济,对此,群众意见大,上级不满意,要想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就必须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为群众解决具体问题。近几年特别是2002年税费改革以来,村级收入税减,大部分村全年只有几千元收入,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为此,应重点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各种社会关系,采取多种形式,兴办企业,这项工作要纳入年终考核,落实任务,明确责任,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二是巩固挖潜老企业。要尽最大努力,利用现有场地设备,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投资办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三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村里原有的荒山、荒地、池塘等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把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杜绝支、村两委会插手管理。四是严把财务开支关。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里所有的收入要进帐,数额较大的开支要集体讨论决定,定期公布财务,保证开支合理。
第四篇: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范文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安州镇组织委员曹 路
近期,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我认真组织,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了专题调研。调研主要采取与部分涉农镇直单位负责人、村支部书记、离任老干部等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走访等方法进行。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情况是好的,特别是村级“两委”班子换届后,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党性党风的学习、教育与锻炼,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宗旨观念、工作方法和作风等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有很大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有很大改善,农村社会稳定,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明显感到,在好形势的后面,也还隐藏着不少的问题,农村和农业仍然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农村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农民增收步伐不快,农村经济发展还远未驶上“快车道”等等。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该是各级党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要坚持长抓不懈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强,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一些村级领导班子,存在着比较突出的软弱涣散现象。一些同志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淡化,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一些干部工作上不思进取,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利用公款购臵手机、摩托车以及报销各种费用,巧立名目大吃大喝,或是在日常工作中处事不公,关亲顾友,失去了群众的基本信任和拥护,加剧了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部分村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处理不当,村支部或是仍然坚持事无巨细统包统揽,不注重发挥村委会的作用,或是认为村委会是民主选举产生,党支部
对村委会干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制约办法,村里的大事小情必须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因而对村里的事情管不了,不愿管,放弃对村委会及村里事务的领导;而村委会或是依然凡事依赖党支部,不能依法行使职能,或是认为自己是村民选举产生,不愿意接受甚至摆脱党支部的领导,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地方的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象依然存在,思想观念陈旧、政策水平偏低、工作中办法少、思路狭窄、眼界不开阔的情况还比较突出。在这次走访调研的28个村委会中,55岁以上的村干部33名,占总数的2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20名,占总数的13%;高中文化程度39名,占总数的2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4名,仅占2%。这些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基层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得不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沉重,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社会的发展也日益展示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的多元化的特征,农民群众在初步解决了温饱之后,期望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富足和精神生活的进一步丰富,这就要求农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有一个跨越性的更大发展,而这仅靠一家一户传统的分散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组织能够发挥发展生产的引路人、公益事业的组织者、筹资者、管理者、精神文明的倡导者、示范者等方面的作用。而正是在这些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显得无能为力,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其中,除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方面的原因之外,很重要的或者说是关键性的因素之一,就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尤其是税费改革之后,一些村连本身的正常运转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有财力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维护、改造和建设,也不可能有财力用于兴建公益事业。村级组织的这种经济状况,不仅使基层干部工作举步维艰,也使农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满意程度大大降低,信任程度也日趋下降,长此以往,农村基层组织的生存问题将成为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3、农村基层组织责权利严重失衡,已成为制约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当前,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的一个摆脱不
了的困惑,就是责权利严重失衡。一方面,农村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压在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身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等,都是“一票否决”的“硬指标”。尤其是发展经济,更是让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感到任务繁重,责任巨大。而另一方面,作为基层政权的一些重要职能和权力,往往又被一些所谓的“条管”单位和部门掌握,乡镇对他们既没有人事管理权,也没有工作指导权,在不少的时候,需要他们的支持配合,完全要看乡镇的主要领导平时和这些部门的个人关系好不好,村级基层组织则更是对他们毫无制约办法。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虽然有派出所,但真正出了问题,责任仍然在乡镇党委政府等,这不仅大大加了乡村的工作负担,也增加了农民群众与干部的磨擦和矛盾。这些俗称为“七所八站”的大部分的人事管理、业务管理权都在县直相应的部门或单位,乡镇对他们不仅缺乏指挥调动权,甚至还要花不少的功夫去和他们“搞好关系”,否则不仅工作上不支持配合,甚至还会无端刁难。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农村基层干部对这种“条块分割”所造成的弊端反映最为强烈;从实际效果看,也确实分散了本身就十分有限的人力资源,人为地增加了产生矛盾和磨擦的因素。
4、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改变,党员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近年来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向年纪较轻、有一定文化的生产一线的优秀青年农民倾斜,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对提高农民党员队伍的素质发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总体上看,当前农民党员队伍的素质状况仍不容乐观,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且分布也不够合理。从调查全镇28个村的情况看,60岁以上的农民党员仍占 %。近年来新发展的党员中,虽然注重了对年龄、文化、素质的要求,但总体情况仍不理想。由于农民党员的素质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农民党员在群众中“说不起话”,更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表率作用,群众对党员的信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农村党员客观上存在的尽义务多,得到的关心照顾和教育帮助少,一部分农民党员荣誉感、责任感淡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相当一部分青年农民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从而加剧了农民党员队伍结构不良的现象。
严格认真地分析,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不仅限于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就一无是处,任何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的看法都是不客观和不科学的。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角度考虑,把问题考虑的充分一些,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是有益无害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才把调查与思考的重点,放在查找和发现问题上,这也是为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与建议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因此,在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时,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从而使我们的视野和眼光,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和前瞻,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从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提高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视程度。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只有农业的现代化,才有全国的现代化;只有农民的富裕,才有全国人民的富裕;农村稳,天下安;农业兴,百业兴。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把农村和农业工作放到事关国家安危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对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才有坚实的认识基础。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如果以放松甚至放弃农业为代价,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可以预见的事实。当然,我们说高度重视农村和农业工作,决不意味着仍然死抱着传统的、小农经济式的农业不放,而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农业的现代化放到重要的位臵,要以工业的现代化,促进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使之能够同步前进。从经济发展的规律上看,只有大力提高工农业的相关度,两者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标准,来规划和实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目标、措施和方法,从而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坚强的战斗集体和领导核心。
2、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领导班子建设是必须始终抓住不放的核心问题。要通过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使农村基层组
织领导班子的每一位成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掌权为民,廉洁奉公;通过加强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使每一个领导成员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真抓实干、吃苦耐劳的良好作风;通过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以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每一个领导成员增强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提高领导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掌握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本领和技能。在领导班子建设中,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在首位,教育和帮助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挣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桎梏,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在市场经济的摔打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上,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新教育培训内容,改进教育培训的方法,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现代科技、财政、金融、外贸、法律、市场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切忌千篇一律,不分对象地生搬硬套。在领导班子建设中,要把选好配强“一把手”作为重中之重。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年纪轻、有文化、事业心责任感强、作风扎实、实绩突出、得到大多数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针对目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的村支书难选的实际,可以采取从上级机关选派、从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中挑选、从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回乡知识青年中选拔,以及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等办法,切实解决村干部,尤其是村支书素质不高的问题,从而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3、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是基础。在这方面,一是视野要放宽。要注重从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具有一定的致富技能和本领的“能人”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使新发展的党员真正能够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二是要进度要加快。各村党支部,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对长期不做发展党员工作、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追究领导责任。三是关心要到位。要通过对老党员的关心照顾,体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增强党员对党
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增长致富本领,提高致富能力,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通过表彰优秀党员,开展生动活泼的组织活动,强化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做到重大事情党员先知道,日常事务党员多参与,重大决策党员先讨论,切实尊重和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遵守党的纪律、不执行党组织的指示和决议、不做党组织安排的工作的党员,要按照党章和党的纪律的规定,给予严肃的处理,以确保党的队伍的纯洁。
4、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全面实行政务、村务公开。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生活工作在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的监督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要教育农村基层干部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自觉地、主动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很多时候群众对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不满意,根源在于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群众对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工作不了解,因而产生猜疑和误解。实践证明,只要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自身行得正,能够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把政务、村务向群众真正地公开,许多矛盾完全可以化解。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定要把搞好政务、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这项工作,要形成严格的制度,确保货真价实,绝对不能掺假使杂。县级党委及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为乡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和真心支持。
总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全党的一件大事,需要全党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扎实有效,工作上真抓实干,就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五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对我镇9个村基层组织建设点进行了调查了解。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集体负债多,收入少。全镇9个村,每村都有负债,平均负债额10万元左右。这些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形成的负债,②建校过程中的负债。③水、电、路等公益事业建设负债。④其他原因形成的负债。
二是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工作最具体、最直接,长期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稍有疏忽,就会遭到群众的非议,甚至谩骂。而农村工作又是复杂的,每完成一件工作都要受主客两方面的制约,如修渠去淤,修路架桥、五保户、残疾人的抚养等等,都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但要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没有资金作保障,再好的设想也是一句空话,但群众不那么认为,作为一级农村基层组织就应该为我们解决具体问题,否则要你干什么。全镇9个村,没有专用办公室场所的村有3个,虽然上级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有专项补助,但新建一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投资在10万元左右,上级配套资金仅3万元左右,村上经济基础薄弱,没有能力建设。
三是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班子协调性不强,党员先进性不突出。①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调查显示,村干部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22%,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不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也就较差。②个别班子协调性不强。有个别村两委会班子工作不协调,相互不支持、见权就争,见利就要,见麻烦就躲,使得村里各项工作失控,工作被动,群众气愤地说:村干部连自己都管不了,哪有精力管我们呢?”③党员先进性不突出。从走访调查的情况看,党员只有小学文化的占30%左右,55岁以上党员占到党员总数的20%以上,这说明党员队伍不仅文化层次较低,而且年龄老化,这样的党员,想起表率作用也有点力不从心。还有部分党员平常放松政治学,对己要求不严,思想还落后于一般群众。
四是农民增收难度大,办法少。党中央为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免农业税、直补、良补、粮食保底收购,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要使农民大幅度地增收,彻底摆脱贫困,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贡文化生活的需要,迅速进入小康社会,需要广范围地寻找致富门路。从调查的情况显示,年人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村户占18.8%,均为非种粮农民,大多为农业综合养殖户、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主。农民普遍感到缺资金,少技术,信息不畅,致富门路窄,办法不多,仅靠几亩责任田维持生计的农户还较常见。
二、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问题的对策
在这种形势下,要解决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级强班子、好班子,迅
速发展经济,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抓住关键,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
首先要抓好“选人”。“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农村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处在最基层的支村两委会逐项落实。支村两委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丈挥,关键看支部书记,班子选好了,“一把手”选准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就会有希望。为此,我们在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
“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特别是在调配支部书记方面,要打破“老实人”、“本分人”当支书的传统观念,选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冒出来的,富有开创精神的,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担任支部书记。选人的面要广、路要宽,不拘一格,可以从经济大户中有能力的党员中选任,也可从外出打工的人员,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任。此外,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党员,扩大党员队伍,把农村经济大户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党员,作为后备干部的预备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和后备干部乏人的状况。
其次是抓好育人。把育人的重点放在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上,把教育培训当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道和长久之计,在解决“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区、乡、村要有学习阵地,对支部书记,区、乡要经常集中重点培训,对其他村干部和党员,乡镇要经常组织培训,村党支部也要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开展活动用好的典型教导人,用坏的典型警示人。通过培训学习,要达到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纯洁党的队伍,增强思想觉悟性的目的。
(二)抓住重点,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着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的富起来。因此,在抓产业结构调整时要着重抓好如下三项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时,要积极稳妥,克服盲目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我们的地理优势、技术优势、市场行情和
传统习惯来规划调整,充分考虑城郊特点,从种、养、加、工几个方面权衡增长率,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二是围绕支柱产业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业和养殖业是我镇农业的支柱产业,镇、村两级应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组织良种,加强培训,搞好服务。三是利用大户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老板、经济大户投资兴办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种植,规模养殖等,促进经济发展,一者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二者可以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三者可以带动农田结构调整。
(三)抓住火候,壮大集体经济,为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般来讲,农田基本设施老化,村容村貌差,村级债务大,残疾人等困难户无法得到根本救济,对此,群众意见大,上级不满意,要想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就必须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为群众解决具体问题。近几年特别是2002年税费改革以来,村级收入税减,大部分村全年只有几千元收入,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为此,应重点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各种社会关系,采取多种形式,兴办企业,这项工作要纳入年终考核,落实任务,明确责任,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村里原有的荒荒地、河滩地等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把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杜绝支、村两委会插手管理。四是严把财务开支关。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里所有的收入要进帐,数额较大的开支要集体讨论决定,定期公布财务,保证开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