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5:4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朱崇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更加注重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探索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总结回顾了我区近年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实践,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夯实基础、强化措施,不断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近年来,我区主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抓基层、强基础,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先锋工程”建设为基本途径,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凝聚群众、带领群众、团结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围绕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切实加强镇街道党(工)委建设。在镇街道领导班子中,实施“素质工程”建设,开设“区域经济论坛”,组织开设了研究生课程班、函授大专班等学历教育班次,分层次、多形式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在镇街道干部队伍中,实施“活力工程”建设,对镇街道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选聘制,对一般干部普遍实行“双选一聘”(即镇街道干部选择驻村、村干部选择驻村的镇街道干部、驻片干部聘任驻村干部),使每个干部适岗适位达到最佳组合,从而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在转变镇街道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中,实施“形象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以“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为主要内容的镇街道领导班子主题实践活动,建立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片联村入户、一般干部驻村联户制度,镇街道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带头进驻问题多、困难大、情况复杂的村。建立“一户一干部”制度,各镇街道干部结对帮扶低保户和困难户。全面实施全程办事代理制,建立和完善以“民主恳谈”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共富裕工程”,深入开展区直部门、企业与行政村的帮扶活动。围绕“村村有址议事”的目标要求,修建了一大批村办公用房,改善了村级组织办公和活动条件。

(二)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不断夯实村级组织基础。一是坚持选人标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把加强班子建设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治本之道来抓,提出了“以政治素质定位置,以致富本领挑担子,以群众信任为尺子”的用人新思路,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作风正,办事公,能力强,群众认同,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人,选上村“两委”班子。积极创新村级后备干部荐用方式,注重优先吸纳村级群团、民兵等组织负责人、经济能人以及各类优秀人才,通过“三推一考”(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推荐、组织考察)的方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结合“学习型党支部”创建活动,制定《关于加强村干部选拔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规范了村干部选拔培养

教育管理工作。在村干部教育培训上,注重灵活性和实效性,坚持做到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长期教育与短期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针对农村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区、镇街道党校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轮训班,组织村干部参加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函大学习等。今年6月份,组织全区275个行政村的两委主要干部,分四期进行村级事务管理业务封闭式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村务管理的水平和协调发展的能力。三是关爱村级干部,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在政治上关心村干部,加强村干部的培养锻炼,选拔优秀年轻村干部到镇街道工作。在生活上扶助村干部,加大对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行政村运行经费问题和干部工资补贴的解决力度,进一步抓好经济薄弱村干部和离任主要村干部的经济补助工作。同时,对经济薄弱村采取区镇街道两级领导干部联系包干、选驻农村指导员等措施,帮助引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围绕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运行机制,扎实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了以“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统一协调工作运行机制。一是给村级组织“定章”。从农村实际出发,建立完善了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配套制度,使各村组织和各项村务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轨可遵。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村级组织工作规章制度,并将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编辑成册——《台州市椒江区基层组织建设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汇编》和《椒江农村基层组织“两字工作法”》,从而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规范化轨道推进。二是给村级决策“定规”。对村级事务决策和议事程序的实施主体和具体程序做了规定,重点建立与完善了村两委联席会议、党员议事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方面,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既突出了村党组织对村务工作的领导职能,又充分发挥了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其他村级组织在这方面的“争权”、“越权”现象。三是给村级组织“定法”。在村务管理中,针对农村实际健全和完善理事办法,重点完善了以村干部目标管理、依职联绩计酬、任期责任审计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管理制度和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理财制度。围绕加强村干部的管理,重点开展“村官报酬村民定”活动。适应村民自治的需要,在全区275个村推行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实行村级财务联章联签制度。通过规范化的民主公开制度,使群众对村务工作清楚明白,放心顺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围绕贯彻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认真落实党员队伍“入口要严、出口要畅、中间管理要加强”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初步形成了“进、出、管”有序,“教、爱、用”并举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在党员队伍“进口”上,坚持和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全程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在生产工作一线、高知识群体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切实解决当前农村一些地方优秀份子入党难问题、农村党员年龄老化和发展党员家族化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在党员队伍“出口”上,实行“淘汰制”。制发了《关于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若干意见》,坚持群众评议与党员互相评议相结合,定性评议与定量评议相结合。在党员队伍管理上,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组织评议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双向评议制度,对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坚决按规定处理,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同时,以党校为主阵地,通过上党课、观看电教片、纪念“七一”、学习先进典型、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建党86周年之机,我区建立了区级党员服务中心,通过健全规范管理制度,创新服务内容,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

二、创新理念、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十七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强调了基层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历史重任,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群众来实现,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贯彻落实,农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更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推动。

2、十七大对镇街道党(工)委驾驭全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新时期,如何更好转变工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驾驭全局能力,是镇街道党(工)委面临的新要求。当前,一些镇街道干部还不善于用教育引导、示范服务的方法去管理村级组织。特别是在处理镇街道与村两委的关系和指导村民自治工作时,对如何宣传、教育考虑较少。在具体工作中,主要精力集中在抓重点工程建设,抓村级组织建设精力不够到位。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对如何处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关系,存在片面的认识。特别是个别村委会干部对镇街道和村支部的工作不予支持和配合,影响了镇街道党(工)委对农村各项工作的调控。

3、十七大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农村基层组织要落实好十七大提出的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要求,其中一个重点是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扎实有效地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通过前几轮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制度进一步健全,选举工作不断完善,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也日益增强。但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先富群体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宗族派系、宅基地安排等历史遗留问题,少数“城中村”、土地征用村的政策处理问题等往往容易成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焦点和导火索。面对这些情况,如何开展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

4、十七大对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坚强的村级组织作保证。但从调查的情况看,一方面,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在涉及到征地拆迁的行政村中,能干大事、敢办硬事、会办难事的强班子不多。另一方面,农村党员队伍的发展和教育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依然比

较突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受宗族宗派思想所影响,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片面强调老实、听话、可靠,忽视开拓、进取、创新的品质。在党员教育方面,比较普遍地存在实用主义倾向。

5、十七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形势要求农村党员干部要具备开阔的世界眼光,开放的时代意识和较强的把握机遇、驾驭工作的能力。不少农村党员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不深,法制意识不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自觉性不强,工作随意性大。特别是有些党员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组织纪律意识淡薄、参政议政能力不强。在工作中有的是人家举手我赞同,人家反对我摇头,做老好人,有的党员干部遇事只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不能公心尽义务。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自富带富能力不强,工作上守摊子、混日子,村庄面貌长期得不到改观。

三、明确要求、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实践表明,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区委和镇街道党(工)委认识、重视程度以及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是该项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镇街道党(工)委要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保持全局稳定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要从加快主城区现代化建设,顺应基层民主化进程的趋势来认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2、改进领导方式,切实加强镇街道党(工)委自身建设。镇街道党(工)委处于基层工作的最前沿,要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和驾驭全局的工作能力。一要改进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要统一镇街道干部思想认识,树立辩证观念,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要学会用教育引导、示范服务的方法,正确指导村民自治,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村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把农村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和完善镇街道党(工)委民主集中制建设,增进镇街道领导班子的团结,建立健全镇街道重大决策征询意见、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和党代表活动等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要十分重视维护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质询权”,开展镇街道机关效能督查、民情讲评等活动,探索实行驻村业绩公示制度,加强群众对干部履职情况的监督。三要坚持执政为民,转变工作作风。要把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创造的主动服务群众的好办法好措施,在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尤其要把干部联户帮扶、进村入户听取意见等一系列做法制度化、经常化。四要加快镇街道政府职能转变。要由行政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提供政策服务、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努力整合相关的技术、资源优势,切实增强为“三农”

服务的功能。要进一步完善全程为民办事代理制,通过设立便民服务窗口主动热情地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3、加强组织领导,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村级组织班子建设。要通过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机构,加强对选举工作人员的培训,规范选举程序,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村级组织班子建设。一要选好配强村级组织班子。要切实把素质好、年纪轻、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班子。对那些管理范围大、经济比较发达、集聚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心村,要根据工作需要,配强领导班子,尤其是配好“一把手”。对本村无合适人选的,可通过选派镇街道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的办法解决。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从政治和生活上关心爱护村干部,建立健全村级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稳定村级干部队伍。二要理顺村两委关系。要积极开展村级组织“好搭档”、创建“和谐班子”等活动,正确处理好二个关系: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委。村党组织要改进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和民主管理手段,强化对村委会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努力维护村民自治权利,形成团结协调的战斗集体。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之间的关系。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注意听取村委会主任的意见和建议,放手让村委会主任大胆工作。村委会主任在组织开展工作时,要树立大局意识,带头支持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自觉接受和维护党组织的领导。三要健全村级配套组织。加强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调解等群团的组织建设,使其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增强推动村级各项工作的整体合力。

4、坚持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村级组织工作规范运作的重要保证。村级组织建设应坚持以实际、实用和实效为原则,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围绕村两委的职责、职能和任务,以目标责任、岗位职责、工作规程、学习培训、民主议事、勤政为民为内容,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一要建立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以村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村两委联席会议为主要形式的决策机制;理顺以村委会及其他配套组织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党组织定期向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议报告工作等制度为重点的村两委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例会制度、村干部目标管理、村干部任期责任审计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管理制度和村级事务民主恳谈、财务公开、村级财务联章联签为主要内容的村务管理制度。二要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监督制度。要坚持把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结合起来,采用民主恳谈会的形式,通过宣传政策、通报情况、听取意见、释疑探讨等方式,加强与村民的沟通。要坚持把民主监督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引导,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党支部的决议,变成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促进村级事务的顺利开展。特别是要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阵地和管理,把村务公开从事后结果公开,延伸到事前征询意见、事中决策公开。要坚持把民主监督与执法执纪部门的监督结合起来,通过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运作、程序化办事,不断完善村级组织管理。

5、强化教育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要围绕新时期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新要求,切实抓好农村党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入口”,畅通“出口”,确保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增强党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干部自觉履行职责。二要加大村级干部的培训力度。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村干部选拔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健全抓培训工作的分级负责制,认真落实好市委“千名村支部书记培训工程”建设。要依托区、镇街道两级党校和村级党员活动室、学习室、村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等阵地。要多渠道培养村级干部后备人才。按照“一职一备”的要求,在农村致富能人、企业经营骨干、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中逐个排摸,选好“苗子”,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同时要落实专人联系、跟踪考察、定期约谈等制度,加强教育和引导,打好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坚实基础。三要加强村民代表的教育培训。要在村民代表中广泛开展党的农村政策法规、民主法制和参政议政“三项教育”,提高他们依法参政、依章议政、民主监督的水平,建设一支具备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决策型村民代表队伍,为村两委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篇: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要解决农村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摆在面前。下面笔者就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谈几点看法。

严格一把手责任制抓党建。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反复强调,要“书记抓、抓书记”,书记抓,就是各级党委书记要履行好党建责任,亲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书记,就是要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先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因此,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排除宗族势力、派性和各种关系的干扰,把那些公道正派,想事干事,敢抓敢管,群众信任的党员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成员。上级党委特别是乡镇党委一把手要充分发挥乡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中央提出的“六个好”目标为基本标准,以抓班子带队伍为己任,加强工作指导,通过加大督查考核、派驻工作组、包村包片等形式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创新农村党员发展机制抓党建。党员是党的细胞和基础,党员的质量关乎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发展党员是给党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党不断增强活力,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农村党员队伍是农村党建的基础,是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增强农村党员队伍活力。要把责任心强、有开拓奉献精神、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青年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之成为党外积极分子,对符合党员标准的适时吸收进党员队伍,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政权基础。

坚持党员干部教育制度化抓党建。在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党要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制度化,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构建农村党建工作新

格局结合起来,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着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党建。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市场的主体,遵循市场准则,在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希望依靠组织的支持、引导,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和更大的发展,因此农村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的自身建设和帮助农民致富紧紧联系起来,让农民既看到长远利益又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在工作方式上,通过宣传、引导、扶持、帮助、服务等手段,激活生产力要素,盘活农村社会资源,引导农民用经济手段迎接市场的挑战,使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实现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围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抓党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标准。服务人民群众,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参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农村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实践证明,将农村党建工作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也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以服务强组织,以服务促发展,也能够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有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经济建设能力不强的实情,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带领一村人走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加强班子建设,选好配强领头人。加强农村班子建设,一是要选准用好党支部书记。既要普遍推行“两推一选”的方式,公开选拔任用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坚持民主选举的同时,积极探索目前类似州委组织部选派移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的方式由上

级党委选派,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选人用人途径,从现任优秀大学生村官选任村支书或从乡镇机关干部中选派任职。

2、加强和创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树立旗帜。要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重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对基层党员增强党性意识和党员意识的教育,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方式,使党员亮明身份,发挥作用,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拥护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超前、观念常新、知识丰富的高素质的农村干部党员队伍。在农村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上,要把活跃在农村经济一线的科技致富带头人、复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青年及时纳入视野,重点培养。

3、抓好经济发展,制定产业规划。要大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养则养。结合农村现有种养殖产业,积极探索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用好用足当前农业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在产业规划上,坚持依靠生产发展和自身积累壮大的原则,选拔和培养发展经济的优秀人才。在加强对农村干部进行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采取“派下去、请回来”等方式,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到农村任职,并建立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教育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优势,在农村引领发展产业经济和集体经济。

4、加强推行村务公开,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一是组织上重视,上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将村务公开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和形式主义;二是加强和注重宣传,让村民知晓村务公开的意义,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参与促进村里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三是村务公开内容要详实。对集体经济的收益、债务、投资,干部的酬劳和招待费等百姓关注的敏感性问题做到如实公正公开;四是加强监督管理。上级党委政府及村民主理财小组加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让群众真正参与管理和监督,从根本上调动广大村民积极性,理顺群众情绪,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涉农法律法规及政策

1、国家从2005年起,全部取消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

2、为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对农民种粮面积进行粮食补贴,2006年每亩补贴标准为26.30元。

3、对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0.20元/斤(只限于种子公司购买良种

时进行补贴)。

4、对大型农机具购置实行农机补贴政策。

5、对农村五保户实行五保供养制度,年人均供养水平为1050元。

6、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在农村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筹资办法为农民每人每年自筹10元,中央财政补贴每人每年20元,省、市、县三级每人每年补贴10元。

7、从1998年起我县逐步实行以中低产田改造、渠路林三配套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8、国家鼓励农民治理生态,对退耕还林(草)农户按面积进行补贴,每亩补贴标准为160元。

9、从2006年开始,国家对农村贫困户、特困家庭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农村中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小学每人每年150元,初上每人每年200元。对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课书。对困难家庭寄宿生实行生活补贴。

10、为解决农村特困家庭生活困难,国家在农村实行特困家庭最底生活保障制度。对年人均收入低于600元的农民按每人每月10、15、20元的标准进行保障。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第二轮土地承包期,耕地承包期为30年。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等。经营权可以实行流转。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

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做好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预防工作,并接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监督。

14、计划生育有关政策:独生子女户、二女户夫妇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享受600元的奖励扶助。当年二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3000元。独女领证户一次性奖励1000元。独生子女户、二女户家庭子女省内升学(初中升高中、高中报考省内大学)加20分。独生子女领证户子女至16周岁每月享受1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独生子女、两女户发给每对夫妇600元养老储蓄,家庭子女上中小学时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第三篇:关于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3337(2面)

关于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基层农村工作的忠实实践者,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农村的坚定执行者,是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引路人。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把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群众信服的干部队伍,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当前,乡镇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去面对,去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党员干部队伍平均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目前,陈河镇45个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536名,其中35岁以下的415名,占27%,文盲、半文盲党员230名,占14.9%;村党支部委员共有135人,35岁以下的仅55人,村党支部书记没有35岁以下的。二是工作执行力和双带作用不强。由于大部分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比较保守,在实际工作中因循守旧的多、敢于创新的少,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多、科学民主的少。能够起到双带作用的党员为数不多。三是部分党员干部价值取向模糊,工作积极性不高。随着改革深入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在这种贫富悬殊的大背景下,部分党员干部在个人自富和为村民致富服务的心理天平上失去了平衡,宁愿多花心思谋求自富路,不愿无私奉献为他人服务。

2.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陈河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少,在全镇45个村中,半数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还有部分村负债运行,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仅5个,且收入不高。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搞好服务的物质基础,加上不少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对如何发展经济想得少,对村民有效服务做得少。

3.村干部管理上存在问题

一是对村干部普遍缺乏应有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没有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的内在动力。村干部低微的工资报酬与其承担的繁重工作任务不相称。对优秀的村干部一般难以给予应有的政治荣誉,更没有在 1

政治上升迁的机会。按惯例,村里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计划生育未被查出重大问题,党支部可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村干部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这基本上算是最高奖赏了。二是对村干部在法律、纪律制度的约束方面,存在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鉴于当今农村工作难度大和村干部报酬低的现状,市、镇党委、政府对村干部的一些轻微越轨行为往往是网开一面,或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不予深究。

执法部门对村级班子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往往不愿过多介入。这样就使得法律和纪律在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上出现了软化,进而也使得农村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淡薄,不能做到警钟长鸣。

二、加强乡镇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1.拓宽渠道,选优配强基层干部

要以此次换届选举为契机,严肃换届纪律,匡正选举风气,多渠道多途径选优配强基层带头人,改善和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结构。继续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两推一选”和村委会成员“公推直选”的制度和做法,并结合陈河镇实际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模式。具体操作中要结合实际,不搞“一刀切”。要严格选人标准,强化以发展为核心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明白人”,干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的“能人”,善做群众工作、甘愿吃苦、甘心奉献的“热心人”,选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真正选配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要拓宽选人渠道,采取“内举为主,内举、回请、下派相结合”的方针,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形式,把德才兼备、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专业大户,致富能手,大专院校优秀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优秀青年等,选拔到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中来,给基层组织建设增添新的活力。要强化引导使用,对选拔任用的能人,工作中既要大胆使用又要帮助引导;既要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又要做好传帮带,使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发挥特长,带领广大农民尽快走上致富路。

2.科学规范,完善决策约束机制

一要不断扩大民主范围、丰富决策手段、完善决策程序,努力提高村务决策水平。在村级公共事务决策中,一般性事务可以由村支书、村主任协商,形成初步意见,交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对诸如集体土地承包、租赁、征地、拆迁、大额资金的使用等村级重大事务,必须按照民主决策的程序,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由村委会负责实施。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规则”等村民议事制度,使民主决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二要不断完善村级规章制度,拓展村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监督管理的新渠道。在村级公共事务管理中,要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要进一步完善四项制度:一是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职权、会议召集方式、议事规则等事项。二是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要明确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全面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票决制”,及时向党员公开党内事务,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四是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要全面推进村级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把村级财务账目审查明,交接清,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村民公开。三要不断加强上级党委、政府监督。在充分尊重村民自治前提下,乡镇党委、政府对村“两委”的监督管理主要有两个制度途径:一是进一步完善“村账镇管”制度。要发挥乡镇经管中心对村级财务监控把关功能,争取把这种监控延伸到实体经济的村民小组一级。二是健立健全村干部绩效考核问责制。明确规定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等次。乡镇党委、政府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对村干部的考核。

3.加快发展,增强执政经济基础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发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实力,对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中心任务。陈河镇各村党支部要积极拥护上级党委的决定,除集中力量抓好水、电、路、气、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外,还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做大做强以糯稻、特种水产、特色畜禽为主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以促进流通、服务农村为主的第三产业,鼓励更多农民向非农产业转型,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以机制创新做大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盘活村集体资产,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

4.客观务实,创新干部激励机制

一是实行村干部结构工资制,即村干部工资原则上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绩效工资三个部分构成,根据所在村的规模、所担任的职

务和工作实绩来确定报酬。二是争取政策,解决村干部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后顾之忧,采用“职级加年限加绩效”的结构保险机制,采取市、镇、乡、村和个人各筹一点的办法,逐年为村干部投保,任职一年则投保一年,让他们干有所为,退有所安。三是广纳贤才,大胆地把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经济管理能力较强、工作出色的年轻村干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合法程序考试考核聘任录用到乡镇干部中,达到“提拔一个,激励一批”的效果。四是开展评先活动,对工作出色的村干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5.执政为民,夯实支部群众基础

村党支部直接面向群众,能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村级党支部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为此,农村党支部必须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心一意帮助群众致富,想方设法为群众排扰解难。要对村党支部支委班子继续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教育,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群众”和“靠群众”的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其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感情上心系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

第四篇: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意见

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xxx市委《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xxxx号)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新时期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新时期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三农”、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为主线,以提高农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整顿转化农村后进班子为突破口,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农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

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目标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达到以下“六个”目标: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龙头、以村党总支部(党支部)为主体、以产业(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二是班子功能进一步增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乡村班子成员普遍达到思想政治素质好和发展能力强的要求;三是党员素质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先进性建设持续加强;四是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得到切实落实,党领导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五是党组织的工作职能进一步转变,“农家课堂”、“农事村办”、“结对共建”以及农村产业协会等服务农民、组织农民和保护农民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完善;六是“三级联创”、“城乡互动、先锋同行”等活动深入广泛开展,基本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之一。围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新时期农村中心工作服务,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保发展、促民生、保稳定、保决策部署落实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原则。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入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发现、总结和积累新思路、新对策和新经验,以改革创新 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着力解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基层班子和党员队伍后继乏人等问题,切实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形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切实把握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突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等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典型引路,整体推进。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五是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实际,科学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六是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统筹城乡“大党建”格局的要求,整合城乡党建资源,推进城乡党建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乡党建有机结合,做到工作目标相协调,工作部署相呼应,工作成效相促进,实现互利双赢。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选好配强乡(镇)、村党组织书记

1、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建设政治思想素质好、驾驭能力强、善于抓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的乡(镇)党委书记队伍。扩大选人视野,严格考核考察,吸纳干群意见,破除论资排辈,注重从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县直机关科级优

秀干部、乡科级后备干部等干部中选拔乡(镇)党委书记。要注意选拔优秀年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下派的优秀选调生和重点院校毕业的优秀人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切实优化乡(镇)领导班子年龄、文化水平结构。完善乡(镇)干部交流制度,注重多岗位锻炼培养,对长期在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乡(镇)干部,要及时提拔使用。

2、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按照建设政治素质强、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拓宽村党组织书记人选来源渠道,注重从本村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外出返乡农民工优秀党员等人选中选拔。鼓励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的党员干部职工回原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积极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从县乡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派等途径。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的培养,继续深化农村经纪人培训,认真开展“四个培养”工程,即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党员村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配套政策,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加强对大中专学生村官的跟踪培养,通过考试录用大中专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对优秀的大中专学生村官要重点培养,及时选用。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管理,继续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将村党组织书记纳入全县和乡(镇)的干部培训规划,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教育培训。同时,对村党组织书记登记造册,落实实绩考核和民主评议,确保村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职责。县委组织部要重点掌握和跟踪培养一批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以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科学发展意识和“双带”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结合各乡(镇)、各村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利用县乡党校、职业学校、农技部门、农业产业协会、“农家课堂”、“农事村办”、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等多种资源,依托农家课堂中专学历培养和村干部大中专班培训,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学历培养,力争实现村“两委”班子中要有一名以上中专学历以上成员的目标。认真制定和实施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学习培训计划,确保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每年接受县或县以上党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1次以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其他乡、村干部每年接受一次轮训,农村普通党员培训不少于20个课时的培训目标。

2、扎实抓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严格遵守发展党员的工作程序,确保发展党员数量与质量并重。进一步拓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视野,把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致富能手、行业协会会员以及务工返乡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加强对村党组织党员发展的监督检查,落实问责机制,对连续2年以上不发展党员和发展党员工作不力的村党组织,严格实行通报问责,确保实现全县每个屯(组)都有党员的目标。在农村发展党员中探索推行“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党委预审、支部票决、全程公示”制度,切实提高发展党员工作和新党员的质量。同时,规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和程序,及时严肃处置

不合格党员,保持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

3、推行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以“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党员、支部评鉴党员、社会评价支部”为主要内容,以“农家课堂”、“农事村办”、“城乡互动、先锋同行”等为民服务活动为抓手,采取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措施,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政情况、工作实绩等进行定期分析,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的方法措施,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4、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树立理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作风,筑牢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建立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围绕党在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三)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关怀、帮扶长效机制 推广以“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一定三有”办法,落实村干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按照不低于全县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的原则,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正常增长激励机制。2010年底前全面实行在职村党组织书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关心退休和退职村干部的生活,落实好退休、退职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生活补助等实际问题,确保村干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忧有所解,解决村干

部的后顾之忧。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力度;积极推荐优秀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定期表彰优秀村干部。统筹解决其他村干部的待遇保障问题。

(四)探索基层党建工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

1、推行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确立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理念,着力谋划好城乡党建工作,认真开展“城乡互动、先锋同行”活动,从领导体制、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干部配备、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依托“城乡互动,先锋同行”活动,积极把城区优势资源转移到农村基层,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探索构建选派、包联模式,按照“经济部门联系穷村、党委部门联系弱村、政法部门联系乱村、业务部门联系产业村”的方针,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挂点联系为主,努力形成一个机关单位帮扶一个行政村、携手共建一个社区、一个城区学校联系扶助一所村屯小学的互帮互促“关系链”,逐步形成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

2、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动态管理,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注重动态排查,建立管理台帐,加强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通过县、乡(镇)两级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建立健全城乡互通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协调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要在农民工集体外出、务工地点相对固定、条件具备的地方建立流动党支部,使外出流动党员能按时参加党组织生活。要探索建立在农民工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的新机制。积极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维权、就医、子女就学等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注重发挥返乡党员农民工的作用,鼓励和扶持他们回乡村干事创业作贡献。

3、积极探索开展结对共建的新形式。在巩固完善原有的机关与农村、机关与社区、机关与企业、县直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共建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符合实际,富有实效的结对共建新形式,推进城乡组织联建、工作联动、活动联助、阵地联建、责任联带。开展农村经验进城区、城区经验进乡村,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相互交流、借鉴。开展“党组织服务年”活动,继续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扎实抓好全县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普遍开展城区党员“进农家、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

(五)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进一步深化拓展党代表常任制工作。在全县8个乡(镇)全面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工作。推行党代表提名制和评议制,落实好党代表的提名权、选举权、评议权、旁听权和询问质询权等“五权”,充分调动党代表参与党内事务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全县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组织和指导党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建言献策。逐步推行县、乡、村党组织负责人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健全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和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便捷通道。

2、改革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选举方式。积极探索乡(镇)党委委员“公推直选”模式,全面实行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总结完善村支书、村委主任“一肩挑”以及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做法。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探索建立符合基层党组织实际的党务

公开运行机制。改革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制,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切实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对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领导和指导,坚决整治贿选和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把握选举等问题。指导和支持村党组织加强对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的领导,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推进民主理村,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积极推行“一事一议”制度,保障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使村务工作在公开、透明、规范的环境下运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六)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动载体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总结古障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经验,围绕“建设生态xxxx,改善山区民生”主题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认真组织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对象(重点对象为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广大党员)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找准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基本方法,使广大党员尤其是乡村党员干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改进思想作风,提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

2、深入推广“农事村办”做法。以“服务基层、服务党员群众”为重点,以构建农事村办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事村办工作,扩大工作覆盖面。注意将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农事村办”工作中,推行网络化服务。要依托“农事村办”站点,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公共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尽可能的将县、乡(镇)两级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村(社区),将群众有需求的项目放到“农事村办”服务站办理,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对广大群众的覆盖,满足群众在卫生、民政救助、司法调解、计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3、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适应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经营方式的深刻变化,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理顺隶属关系,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和党组织“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做法。坚持把党组织活动与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农民致富等活动结合起来,丰富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实现党群互动,共同促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新的党组织活动平台,拓展党组织活动空间。探索建立屯党支部,重视发挥基层党小组的作用,吸纳党员广泛参加组织活动,保证党的活动对农村党员全覆盖。

4、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开展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要以“五个好”为标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五带头”为标准争当农村优秀党员、干部。把创先争优与三级联创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把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双培双带、志愿者服务等纳入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不断丰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内容。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使全县10%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10%农村党员干部成为“五带头”优秀党员干部。要研究制定考核、评价、表彰等办法,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

5、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积极为乡(镇)机构转变职能创造条件,依法赋予乡(镇)相应的管理权限。上级部门派驻或设在乡(镇)的机构,要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协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根据乡(镇)的类型、规模,确定党政机构设置形式和数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行政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力争三年内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

三、建立实现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的保障机制

(一)全面落实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1、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各基层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党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要以党建责任状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工抓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党委书记作为党委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认真抓农村基层党建,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就不称职。

全面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活动。要研究制订乡(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规划和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解决存在问题。要建立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2、建立党建工作考评奖惩制度。把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考核一并进行,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实行党建工作一年一通报制度,对抓基层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班子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制定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的具体办法,实现农村党建工作经费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xxxxx的文件规定,按每村每年办公经费不少于5000元、每个乡(镇)“农事村办”工作经费不少于10000元的标准,将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各乡(镇)“农事村办”经费列入本县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纯收入增加以及村级组织机构的调整进行适当调整。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建立自身“造血”机制,逐步解决一些行政村运转困难问题,夯实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要整合各方资金,继续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保证2010

年底前所有行政村建设全达标。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快工作进程,提高站点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力争2010年底全县乡村网络实现全覆盖。

(三)建立健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以“农事村办”为平台,积极构建“农情民意,乡村联解”网络,扎实开展“乡村民情联解”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紧密,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通过开展“农事村办”和“城乡互动,先锋同行”等活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畅通基层党员和群众反映情况、表达意愿和参与决策的民主诉求渠道。加强农村基层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重大突出事件的预警机制,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应急决策、危机处理能力以及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使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中共xxxx县委员会

xxxx年x月xx日

第五篇: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

各位领导:

我是上虞市上浦镇鲍岙村人,今年31岁,98年退伍,99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03年又被镇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通过“两推一选”和村民直选的办法顺利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一、对我村基本情况的简单介绍

我们鲍岙村地处豫南半山区,全村201户,603人,有水田600多

亩,山林370亩,属典型的水稻种植村。由于资源贫乏,村级经济比较薄弱,收入来源主要靠大田、山林、茶园、鱼塘等承包款,去年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后,取消了大田承包款,目前村年收入约4万余元。我们村历年的负债尚有18万余元,其中8万元为村干部报酬。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制约,老百姓历来靠山吃山、靠田吃田,但现在种植的板栗经济效益不高,人均耕地也不到1亩,因此大量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内大多是老、少、病、弱人员,如在今年的选举中,尽管我们做了不少宣传、发动工作,但全村503位选民中参选的只有268人。所以,我在这几年的任职期间,感受最深的有两点:经济薄弱事难办,资源贫乏心难聚。

二、简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稳定农村、发展农村、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各项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现在我针对本村实际和周边各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现状,粗浅地谈以下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村级经济薄弱,农村债务负担沉重,影响了基层组织建设

据我所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有的甚至要低于集体经济支出,从而导致了村级新债务的形成。农村集体经济的沉重债务,直接导致村干部工作待遇难以有效保障,从而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政权的巩固,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2、外出人口增多,党员队伍老化,群团组织建设有所弱化

我们鲍岙村有劳动力人,常年外出经商、打工人,这给新党员的发展、村干部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发展党员,客观上加大了党员的流动性,如不发展,则又造成党员年龄的老化。另外共青团、妇代会等群团组织基本上不能或很少开展工作。

3、农村社会矛盾有复杂化的趋势,干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在我镇以及周边尚在进行的换届选举情况看,农村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在一些村的选举,尤其在村委主任的竞选中,宗派势力当道,拉帮结派现象普遍,在农民素质及宗派、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有较好素质、敢管事、能干事的老的村干部往往在别人声势浩大的“拉票”行为中落选,会直接对对上级和村里的工作造成影响。

三、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我认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我们行政村的角度来看必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强化村班子为重点,来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重点的村级组织建设。

1、要以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为重点,建立一套强班子。行政村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在村班子,村班子战斗力的强弱,关键在村党支部书记,因此必须选拔好、任用好支部书记这个角色。在目前的选举工作新形势下,农村中的党员也好,普通群众也好,很大一部分还没有养成理性思考、理性看人、理性投票的习惯,容易被一些人的话语所诱导,或者被宗族、宗派势力所左右,所以我认为,在村干部的选举,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的确定上,上级党组织应该有根大的决定权。另外上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关心村级班子的工作,必要时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在村干部遇到棘手问题,或者因工作原因受到打击报复时,有关部门要及时、合法、严肃地作出处理,以维护村干部的威信和工作干劲。

2、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为目标,切实为民办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村干部虽官职不大,但责任重大,一个村面貌如何,主要看村干部的能力和为民办实事的决心。要赢得民心,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着力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我上任后,依靠公正办事、廉洁自律,创造条件做了几件以前十几年相做而没有做的事,如硬化了道路、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群众比较满意,使得我和我们的村级班子能在换届选举中一次性高票当选。

3、要以“利为群众谋”为出发点,真抓群众利益的保障。群众利益无小事,改革开放的20几年里,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城乡差距的近一步扩大,各类开支比如生活费用、医疗支出、教育支出等的大幅度提高,使大多数农民离全面实现小康还很遥远,因此在面临政策法规的实施,各项任务的落实、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农民的具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如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其它工作的开展。所以我认为,不论

下载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5篇材料]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对我镇9个村基层组织建设点进行了调查了解。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集体负债多,收入少。全镇9个......

    新形势下有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

    新形势下有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基层农村工作的忠实实践者,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农村的拥护者和坚定执行者,是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引......

    关于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近期,**县委组织部组成调研组,就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浅谈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看法

    浅谈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看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下面我就定山镇的实际对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谈几点看法......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村主任)

    各位领导:我是上虞市上浦镇鲍岙村人,今年31岁,98年退伍,99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03年又被镇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通过“两推一选”和村民直选的办法顺......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农村税费改革在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的挑战。面对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三......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对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近年来,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