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小编推荐)
关于**市**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社会调查
实践时间:2010-08-21至 2010-08-27
实践地点:
考察对象:……
实践方式:座谈•走访•问卷•资料收集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改善。但农村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关乎我国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大课题。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合作医疗面临很多困难,一些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危害严重,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因此,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践目的及意义
我们团队对改革开放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主要是希望用大学生的视角,通过形式多样的调查方式,去了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情况及影响力;最后,我们团队将根据实际的调查结果,与***政府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分析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原因,为解决“三农”问题及农村卫生工作提供借鉴意见。
二、考察内容
1、政府等相关部门(卫生局)
***卫生局
与刘院长的座谈中我们取得了大量信息:在改革开放以前曾经出现过农村合作医疗政策,那时主要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此制度被搁臵了。1995年***农村曾经自己实行过合作医疗,但是当时的特点是:筹资低、报销低、经济水平低。由于改革和开展等多方面的原因,此政策也逐渐被搁臵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初步释放出来,农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开始增强,为了解决农村医疗保障的问题,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诞生
了。
2、政策实施部门(乡村卫生院、医院)
***卫生院
***医院孙玉清院长为我们介绍了医院基本概况、大病统筹情况和该镇农民就医情况。在区卫生部门统一下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之后,***医院提出了自己的惠民政策,即额外享有5%的报销。医院大厅有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介绍和合作报销结算流程图的展板,有利于农民更好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参与群体(农民)
在通过与农民的进一步交流,我们获得了更多细节有用的信息,比如政策有何不足,遇到过哪些困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模式等。在与村干部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村里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筹资标准等。
与农民的交流让我们收获最大,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包括参加的具体时间,开始参加的原因及现在的想法,获益的感受,对此项政策的满意程度,有什么改进意见和期望等。
最后,我们现场发放了调查问卷。
三、问卷调查结果及浅析
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我们共发放了150张调查问卷,收回142张有效问卷。
得到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调查问卷针对典型题的结果进行对比后我们发现:
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基本医疗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如疾病预防、食品卫生监督、环境卫生监督等,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对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不高,但对医疗保险服务需求较突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和是否便利的满意程度明显较低,经济发达的金州区满意程度达到了100%
第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分析后,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销的方式:地区采用网上直接报销的模式,为了减轻农民报销的繁琐,当农民出院后只用缴纳除报销以外的剩余额度。
(2)报销比例:报销比例越大,农民的积极性越高,可是像在一些贫困的地方,政府不具备经济实力,因而造成报销比例太低,农民的评价不高。最终根本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给人们带来的福利越大
(3)其他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应该是只保大病的制度,但是例如像金州地区的人民除了报销大病手术住院费之外,政府还给予其他的政策来辅助,像报销适当的门诊费,给予产妇生产一些额外支柱,这都与政府的惠民政策密不可分。因而,我们可以得到国家下达政策的同时,不同地区的实施情况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4)农民的期望:由于农民的水平有限,只有少数人对问答题给予了答案,从他们的回答中,农民只有个期望就是好政策永远的执行下去而不是昙花一现。
四、考察总结与分析
新农合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
1、政府期望过高,农民认识偏低。主要表现在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认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每人每年只交20元,住院治疗就有补偿,负担不重,个个愿意参加。但村民则不以为然,在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一是早些年参与旧合作医疗吃了苦头,担心半途而废,心存戒心;二是自信身强体壮,不会得病,缺乏忧患意识;三是对政府信任度不高,担心文件“官样”,执行“走样”,说做不一,承诺的补偿不能及时全部到位。四是农民对报帐时要涉及的门坎费、封顶线、目录用药等规定感到不满意,认为合管办想方设法在克扣政府给农民的实惠。
2、机构尚未健全,村民报帐费劲。同样主要表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目前县级合管办机构还比较健全,但乡镇合管办机构则不然。一是无编制。目前乡镇合管办是从乡镇政府、财政所和卫生院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临时机构。这些人员本身是兼职,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合作医疗工作。二是办公经费难以保障,正常运转难。合管办的办公经费要从乡镇财政解决,而乡镇的可用财力有限,很难保证合管办的办公开支。合管办的业务自然受到影响,管理效率不高,也影响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以致造成村民报帐有时找不到人,颇为费劲。
3、医疗价格虚高,患者心存疑虑。农民对当前医疗机构的不公开、不透明的“垄断”性质经营心存芥蒂,他们认为报的那点帐,早被医生开的高价药或无关紧要的药抵消了。现实中也有夸大病情恐吓病人、开大处方、做无关紧要检查等问题存在。这些使得患者增加了就医费用,农民所得实惠无几。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也比较困难。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尚缺乏法律依据,许多工作只能是行业管理,无法律支撑,缺乏监督力度,加大了监管难度。
4、外出人员较多,筹资难度增加。农民外出务工较多,人户分离现象较普遍,造成筹资困难。
几点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忧患意识。乡村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民的健康风险和互助共济意识。引导农民要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政府的良好意愿与农民的自觉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2、完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服务。要健全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定编定人,专人管理。财政部门保证工作经费,确保合管办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合管办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及相关的新农合工作,国家、省、市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使新农合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医疗机构的透明度管理和医生职业道德的强制性约束。加强资金规范管理,保证农民知情、参与和监督权利,真正取信于民。为了方便农民报账,尽量实行金州区采用的信息化系统“一次性报账到位”。
3、上下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县乡村要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由国家出台文件,整合现有的相关医疗保障机构,实行全民医疗保障有一个单位负责管理与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财、物的浪费,降低运行成本,让更多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让更多的参合农民能在乡镇卫生院得到诊治,减轻参合农民负担。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概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一、实践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弥补校园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实践内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实践课是根据《华北科技学院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方案》要求,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专为各类本科专业学生设置的暑期社会实践课程。本次社会实践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坚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中,本小组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当地农村及相关政府机关等形式参与此次社会实践调查,选题包括在城农民工社会待遇情况调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农村养老保险现状调查、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发展现状和主要建设内容及存在问题调查,围绕“三农”问题调查,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和这门课程紧密联系。
我国亿人口,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走向小城镇集体规模化,农田大量的整治规模化,涌现了大批的失地农民,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人们更以空前的热忱加入打工者的行列,为改善农村经济条件,活跃劳动力市场开辟了崭新的航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有将近1.8亿的农民在外务工,并且打工者的数量还在以每年600万人的速度递增。农民工是一群游走在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因此,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对于促进农民工和谐地融入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庞大的劳工队伍中,青壮年居多,为了经济的原因也为了外出能相互照顾,很多的青年劳工夫妇双方双双外出,留下孩子让其他人代为监管,这就造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衍生物,它突出显示了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居民缺乏人文关怀的特性。近年来,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偏差,家庭教育缺乏,生活负担较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性格缺陷、心理障碍、情感方面等问题。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脆弱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增长曲线始终处于强幅波动之中。由于中国还不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对农业的调节还很不到位。
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①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切实维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②要加快县、乡、村三级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管理,增强服务,降低费用,减轻农民负担;③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给农民经营自主权;④要加快政策调整和改革的步伐,促进经济增长,启动市场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支持农民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
从农民自身的角度谈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①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②调整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产率结构;③依靠科技。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竞争力;④加工增值。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⑤开拓市场。要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⑥规模经营。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化道路,实行规模经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促进计划生育、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就是为了构建“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险理论、政策、制度、体制,形成以城镇养老保险为主体、向农村辐射开放并与农村养老保险衔接协调的、多层次、多形式、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
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看病难,一直是近年国人关心的头等大事,在农村,看病问题显得尤其突出,由于农村的收入较低,所以对待生病,很多人采取了“小病躺、大病扛”的态度,等发现病情严重的时候,送到医院,医疗费对于农民来说,已是天文数字,往往为了治病,返回赤贫状态。而农村老人的健康状态更是严重,一个是生理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生理上的是指一旦生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这种矛盾来源于经济上的拮据和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还有一个是生理上的,是指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多,大量“留守老人”在农村得不到精神慰藉,往往孤独多年,产生严重的精神疾病而导致身体的衰弱,引发生理上的疾病。
那么如何在目前的资源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维护农村老人的健康问题呢?依然要从生理上和精神上两个角度出发,做好前期的预防和后期的救治。
1、积极参保农村的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目前是每年每人10元,这并不构成农民负担,尽管是以大病救助为主,但对于减轻农民负担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农村老人应该积极参保,在大病的时候,能够减轻一点整个家庭的负担。
但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良好的反应,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宣传用语针对性不强,合作医疗首先要解决的参加对象应该是农村老年人,年轻人都在外面务工,而老年人文化不高、甚至有的根本不认识字。政府在宣传上应该提炼出非常通俗的口号,讲明利益所在,而非是政策宣读,政策性文件老人一般都看不懂,自然不能够产生共鸣。如果改成口号式针对性宣传,则效果会大不一样,比如“合作医疗十元,身体健康一年”;“不给子女添麻烦,合作医疗来帮忙”。老人看到了好处所在,则参保的积极性就会大为提高。
(2).报销算法复杂,大病如何报销,每个城市都不一样,大致的报销是根据看病的医院级别不同,有起付点和报销比率以及报销上限,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大病都能报销,跨城市看病报销程序又是不一样,对于没文化的农村老人来说,简直是听的如云里雾里。所以政府需要编制通俗易懂的小册子,用打比方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发放下去,由村长或小组长反反复复地向村民解说。
(3).向老人的子女宣传,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的多,对政策并不是很清楚,应该在其过年回家的时候,由村组长挨户宣传,动员为自己的老人参保,减轻自己将来为老人看大病的负担。
(4).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农村老人的卫生意识,讲明大病都由小病起,有条件的农村老人每年至少要定期检查身体两次,预防比后期救治更重要,以后的合作医疗内容应该涵盖体检项目,这比后期的大病救治更具有实际意义。
由于农村人群聚集地分散,农村老人几乎无法就近看病,往往是小病就不看,导致后期大病难治,所以政府要投入力量将卫生院覆盖到村级,自费部分的小病由村级卫生院解决,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补助村级卫生院,每年给农村老人体检一次。
2、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的改善
留守的农村老人精神孤寂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子女都长期在外务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是靠老人自我调节和村民互助的方式,在农村老人年级大了或病重需要照顾的时候,更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
(1).留人老人互助,对于需要照顾的老人,有必要形成循环互助的风气,比如;健康的老人照顾生病的老人,这不仅仅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也是为了自己需要照顾的时候,有人也会出来照顾自己,这样子女在外务工就会更安心。
(2).老人之间的自娱自乐,不要在家里封闭自己,老人可以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说说子女在外务工的情况,没有精神上的负担,对于健康来说,是很大的促进。
(3).村级组织拿出部分费用,组织老人看演出,比如下乡电影、下乡的唱戏班子,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4).子女常常打电话回家,无论在外怎么样,一定要记得打电话给老人,条件允许,除了春节回家外,其他时间有空也回家看看,老人就图个安心,心安了,病就少。
(5).通过政府力量或者商业化性质,建设农村养老院,将照顾老人的压力由子女承担转向社会,使老人没有后顾之忧、能够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福利。
通过对农村老人生理疾病救助的保障,并且不断完善这个保障制度,再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形成良好的社会、老人、村民互助和自助的方式,使农村老人能够真正过上一个安详的晚年。
三、实践意义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了农村,见实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力量。在活动中,同学们虽然不断遇到困难,能不断地克服困难,提高了自身能力,还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坚定了信念,受到了锻炼,得到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四、实践总结
此次实践活动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同学们走进群众,走进社会,了解了现今的农村状况和农民思想状况,磨炼了品质,也促进了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等在群众中的影响,同时也宣传了学院。深入学习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扬了大学生勇于实践的光荣传统,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但是,再看看我们,只是被禁锢在四角高墙内,捧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做着日后事业有成,飞黄腾达的白日梦。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有我们本身使我们缺乏勇气走出象牙塔,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竞争的洗礼。在这样一个知识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环境里,我们又有什么资本去谈成才、谈竞争、谈事业?时代证明,历史证明,我们的自身状况证明:我们唯有面对社会,才能心平气和地作出一些选择,才能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
但由于这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验不足,难免有纰漏之处,如对行程安排不周密,事前准备不足以致出现尴尬局面等,这都为活动的进行造成了困难,但我们会总结经验教训,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的完成了,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课堂外的知识,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假期实践活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指导教师:李培华
信管B072暑期实践调查第一小组
组员:宋科科、高赛、朱勇、郭付强、樊华、王明亮、付国强、丁林峰
褚江浩、于华柱、王丽丽
第三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调查报告
学院:文理学院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081班
作者姓名:孔继凯(01)
实践时间:2010年8月15日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把看病贵列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之一。多数农民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与此同时,他们由于缺乏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恶性循环。医疗保障的缺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在此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02年10月诞生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切实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农村合作医疗涉及的农民数量多,其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以及对医保制度的认识等各个方面大不相同;各个地区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农民经济承受能力、政府财政支持承受能力上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这几年的试点和全面推进,许多医疗机构暴露出来的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经验不够、资源有限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我们利用此次假期,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目的在于调查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于7月20日开始展开调查,范围就本村和邻村。主要对象是农民群众和乡镇干部。调查的方式以走访和谈话方式为主,加以调查问卷,并做了详细记录,经过汇总与整理分析,写出了此次社会实践报告。
经过分析,我们对新型农村医疗工作有所了解,具体调查如下;
一、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现状:
1、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农民对政策的理解不透彻。在我们的采访中,很多人对国家的政策都不是很了解。
2、农民群众的参合意识不强
大多数农民过于重眼前、重实惠,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许多青壮年农民偶尔感冒发烧不算病,慢性病、大病又很少发生,一年到头很少花钱看病,所以有钱不愿参加医疗合作;一些患慢性病、大病和年老体弱的农民想参加合作医疗,又出不起钱; 一部分富裕农民虽然有钱,但认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补助的那点钱解决不了大问题,没多大意思;个别偏远乡村农民整体经济比较困难,无力或无法按时筹集资金。另外,广大农民群众已参加或看到医疗合作带来的好处,但一部分地区一部分群众的思想认识还存在盲区,他们的心中仍然存在吃不透、摸不清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推进。
3、医疗机构设备简陋
近年来,农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小病忍,大病耐,快死才往医院
抬”,“一人得病几代受穷”。什么原因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乡镇医疗机构的设备落后和医护人员的极度缺乏。永济卫生院医务技术人员平均只有6.43人,3人以下的卫生院仍然占总数的20%,很难开展正常的医疗服务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现有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只占一小部分,近一半的乡镇卫生院缺少 x光、B超、心电图等医疗设备。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人才流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待遇问题,如何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是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支撑点。
4、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发展缓慢。目前农民工以及少年儿童等群体基本没有参加,看病主要靠白己掏腰包。有医疗保障的,自费部分也比较高。在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尚不足农民人口的1 / 4,而且保障水平不高,农民看病报销比例很低。
二、对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积极配合要让负责宣传的干部耐心细致地把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作用讲清讲透,引导农民算好经济帐,让他们明白参合的好处。使农民群众们尽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他们早日感受到医疗救助的意义从而感到大病有所依,大病有所靠。
2、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要加强对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要让这支队伍能够爱岗敬业胜任本职工作;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的培训,要使从业人员一心为参合人员着想,要教育从业人员把心思用在通过提高业务技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感的基础上的业务质量的提升;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宣传能力的培训,每个从业人员本身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农合”的宣传员。
3、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目前,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要用考核办法来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让从业人员由被动变为主动要求进步,改变管理中的对立性。真正实现“政府得民心、新农合’得巩固、参合民农得实惠民、卫生事业得发展”的目标。让老百姓感到新型合作医疗是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
4提高医疗设备。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大多数没有达到规范标准,不能根本解决农民就近医疗的问题。政府应该把乡镇医疗机构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基地,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必须的医疗设备,使每一个乡镇医院都能达国家的统一标准。
5、在新型合作医疗中引入商业保险机构来管理合作医疗,这样一来资金运作相对规范,对其监督和制约也相对健全。有利于克服传统合作医疗管理上的弊端,有效保障参保农民的权益。促使卫生机构降低低费用,提高质量,使广大参保农民获得实惠。
三、总结与心得体会
我们此次社会调查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情况有个初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个新事物,它对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大部分来自农村,所以体力良好和心智健全的农村劳动力就是我国竞争力。从这一点上讲,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健康水平,增进我国的人力资本资源的积累,对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在开展工作期间出现一些不成熟、完善的现象是正常的,这也是发展的意义所在。从本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这些年的情况看,由于政府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体执行和管理工作各方人员敬职敬业,该制度得到了顺利运行。
总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方便了农民求医,减轻了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给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这项制度。今后,各部门应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持续健康运行,为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做出贡献。
此次社会调查对我的影响颇大,让我也更清楚了新型农村合作这一重大国家政策的意义所在。
第四篇:完成全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全力完成街道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我街道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方案科学,宣传广泛,组织有力,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好评,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表彰。应该说我街道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千万不得麻痹大意,放松管理,否则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农民中的形象,会失去农民的信任,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就更加难以解决。今年来我区对大病重病患者,提供了优惠政策,也对住院费用提高了报销的比例。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我们每月一次定点定时到各个社区方便群众的医疗报销,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范好评,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的认识,真正把政府给群众关心落到实处。
第五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
调查的目的1、了解农村医疗保险情况
2、分析比较江苏几个地区医疗保险
调查的方法
1、小组合作,各个地方负责各个地方的调查
2、去农村群众家中进行调查
3、上网查询相关当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具体政策
4、去村委会调查
调查的时间
2009年7—8月
调查的内容
1、医疗保险对象:
1)持有本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包括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集镇(含云阳镇、开发区)居民,以户为单位参加;
2)长期(—年以上)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外来人员,也可自愿参加;
3)经政府批准的其他人员。
2、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1)各级政府财政的补助资金:包括省财政补助、镇江市财政补助基金、本市财政补助(每年都有微调);
2)集体资助资金:乡镇以及村集体企业补助一定金额;
3)参保人员个人缴纳的基金:参保人员个人按每人每年25人,其中经
民政部门核准的农村特困居民和重点优抚对象的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在农村社会救济和优抚对象大病补助经费中全额承担;
4)优抚对象的大病医疗补助金;
5)银行利息;
6)社会捐助资金等。
3、资金运行与管理:
1)个人缴纳基金由所在镇(区)人民政府负责筹集,各相关部门配合,村委会、居委会和企业负责统一收缴;
2)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市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
银行或农村信用社设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支、挪用;
3)全市各镇(区)参保率达95%。
4、具体报销办法
1)减免优惠项目:参保者凭《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证》在社区卫生服务
站的医药费用可减免5%;在镇卫生院门诊和住院符合报销规定的医药费用可减免10%;在本市二级医院符合报销规定的住院医药费用可减免10%。参保者当年未发生住院医药费用,可以免费享受一次常规性健康体检。参保者所在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所参保者建立健康档案;
2)参保人员符合报销规定的住院医药费用按下列标准报销:医药费
200元以下不予报销;201-2000元报销20%;2001—5000元报销
30%;5001—10000元报销40%;10001-30000元报销50%;30001
元以上进入大病统筹,报销60%;
3)、参保人员因病在本市镇卫生院(含新区医院)就诊符合报销规定的门诊医药费,报销10%;
4)、门诊和住院医药费用全年累计最高报销金额(支付额)为40000
元。
5、报销范围:门诊(仅限本市镇卫生院及新区医院)和住院期间的药费、材料费、注射费、抢救费、护理费、化验费、检查费、手术费、住院费等。
分析结果:
优点:
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减轻了农民看病难,有病看不起的社会压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2)几乎含盖了本区所有农村人口,在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农民都认可这项保险制度;
3)体系完整运行合理有效。
缺点:
1)保险赔付金额有限,在庞大的医疗费用面前又现的力不从心,特别是在一些大病的赔付方面还是杯水车薪;
2)赔付的手续还比较复杂,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的医院;
3)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透明度不高。
自己的看法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上升然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特别是城乡差距,这就必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为了缓和这些压力,减轻农民看病的负担,发展合作医疗保险是一种不错选择,目前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合作医疗保险说到底还是一种社会再分配,但这种分配还显得不到为,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要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源头降低农民看病的医疗费用,目前医院的治疗费用特别的贵,各种各样的乱收费、多开药、夸大病情的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又有各种利益牵扯,但最终导致了医疗费用的高涨,农民看不起病,所以国家应出台强制的医疗药品的价格规定,强有力的医疗监督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对群众的举报要加强处理落实来降低医疗费用;二是医疗费用来源多元化,合作医疗的力度还有加强,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还可以把地方国有企业的利润加入其中扩大保险基金,成立相关的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再有就是加强监督管理,国家应鼓励农民参加社会保险使农民享有多重保障从而提高农民的医疗支付能力。
理工系08自动化徐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