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相比更是落后,“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工作,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为正确贯彻中央精神,各地各级政府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采取各项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将中央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
第一,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所谓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在继续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避免经济发展畸重畸轻的弊病,确保经济增长在长时期内是可持续的。要充分意识到,农业现代化不仅能解决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还将通过提供剩余劳动力和农副产品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智力和物质支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继续抓好工业经济的同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第二,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观。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为彻底解决农民增收难、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政府行为规范。这就要求给予农业、农村和农民更多关注,像发展城市、发展工业一样发展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一步提高农业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有效抵御国外农产品的冲击。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并不仅仅是单纯提高农民收入。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手段。所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有参与发展的愿望,有参与发展的能力,有参与发展的机会,有参与发展的岗位。通过以人为本的发展,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要综合考虑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中的充分就业、良好教育、身心健康、文明素质、消除贫困、社会公平、机会均等、环境优美等问题,切实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切实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关系。当前的工作应该在规范税收、财政制度的基础上,稳步推行户籍制度、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抓紧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目前仍在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严格区分开来,城乡之间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是造成目前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的制度性原因。要进行农村第二次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应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二,进一步改革农村征地制度。目前,一些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以损害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错误思路仍然十分顽固。“失地农民群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歧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合法生产权益不受侵害,对因正常原因丧失土地经营权的农民,要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并解决其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第三,实现城乡一体的教育体制。目前,很多地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得不到财政保障,往往由乡村、农民自筹解决,相当多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简陋,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师工资长期拖欠,优秀教师流失,适龄儿童辍学,城乡适龄学生享受教育水平差距明显。为此,要改革基层义务教育体制,实行城乡一体的教育体制。
第四,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据统计,占人口70%的农村得到的医疗经费不到全国支付水平的15%,医疗保障体制更是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排除在外,多数农民成为缺乏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多。不彻底改革这种体制,农村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就难以改善和发展。
第五,改革乡镇机构。机构臃肿、冗员过多是农民负担沉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快政府机构职能转换和人员精简,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
总之,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用新的发展思路解决农村各项问题,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落实政策,强化服务,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改革、农业科技进步等重点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发展和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万宝瑞
《 人民日报 》(2014年03月13日07 版)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并积极应对,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业发展主要趋势
农民阶层分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农民阶层分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现,表明农村劳动力正在重新布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占比逐渐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民阶层分化:一部分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镇;一部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保持农户家庭经营模式,或者由传统农民转变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或专业合作社成员;一部分农民成为兼业化农民,农闲时进城打工,农忙时回村务农;还有一部分农民转变为农资供应商、乡镇企业主、农业经纪人或农机作业服务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我国有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8.9万家,县级以上示范社达10万多家,实有成员达5300多万户;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30万个,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800多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国公益性监管服务机构15.2万
个,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具备一定的现代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引领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农地流转规模化加快,农业生产“非粮化”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农地流转加快,促进规模经营发展。近几年,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流转面积达3.1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3.9%,是2008年底的2.9倍。流入方仍以农户为主,但向合作社、企业集中流转趋向明显。流入农户的土地面积占流转总面积的62%,流入合作社和企业的面积占近30%。截至2012年底,经营土地面积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有270多万户,农业合作社30多万家。
“非粮化”日趋明显。近年来,土地租金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种粮效益比较低。尽管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但生产粮食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种植非粮作物。因此,相当多新型经营主体选择了种植效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果类等。截至2012年底,土地总流转面积为2.78亿亩,流转后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面积为1.56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的56%,低于全国约68%的平均水平。
粮食生产“十连增”,但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2003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7124万吨,实现了粮食生产“十连增”,增幅达39.8%。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净进口量逐年攀升,2012年粮食净进口超过7000万吨,创历史新高。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粮食继续增产难度较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极端灾害天气频发,病虫害严重侵袭,短期内突破性的增产科技成果不多,粮食在高基数上继续增产难度较大。
粮食消费量快速增长。我国粮食消费总量持续上升,增产幅度赶不上消费增长的速度,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粮食消费持续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口增加导致粮食需求刚性上
升;二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由粮食生产者变为粮食消费者,消费结构也随之改变,即口粮消费减少、肉蛋奶消费增加。
工业用粮不断增长。我国工业用粮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3年,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工业用粮为4719万吨。到2011年,谷物工业用粮已达8050万吨,增长70.6%。
农民增收“十连快”,但农业生产收益下降。近10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以两位数幅度增长,其中非农收入增长幅度占比较大。由于生产成本逐年攀升,农业生产收益率出现下降趋势。
农民收入增长“十连快”,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从2003年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622元增长到7917元,年均增长率达13.07%。其中,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由1541元增长到3535元,年均增长9.66%;工资性收入由918元增长到3447元,年均增长15.8%。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由2004年的35%上升到2012年的43.5%。非农收入逐渐成为农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来源。
农业生产收益下降,生产成本快速攀升。我国农业已进入生产高成本时代,粮食、大豆、油料、棉花、糖料、蔬菜等农产品每亩投入量的增加快于同期每亩产出量的增加,收益率明显下降。在农产品生产投入增量中,直接生产成本上升是推动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排灌、土地租金、劳动力等成本,占总成本80%以上。
高风险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农业高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机制不健全,农民几乎没有市场定价权,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不稳定;二是近年来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给农户造成了直接损失;三是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和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千家万户的经营风险集中到他们身上,并随之放大。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但耕地质量恶化。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跃升,农业资源过度消耗,耕地质量趋于恶化。
耕地质量退化严重。我国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存在“一高一低”的弊端。“一高”,是施用量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国,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每年施用的化肥总量却占世界的1/3,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投放量是美国的1.7倍。“一低”,是有效利用率低。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8.3%、28.2%和26.1%,远低于国际水平。由于过量施用化肥、缺施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土层厚度下降。
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加剧。我国耕地污染退化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在华南、华东、东南等矿区和工业发达地区,土壤受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的污染日趋严重。土壤污染直接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发展转型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掌握集中连片的土地、大型农机具、资金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具有经营头脑和市场意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引领者。各地应因地制宜,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先,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包括传授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产加销经营思想和市场理念。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服务。第三,给予财政支持,允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部分财政项目,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和先进农业科技项目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财政补助力度。第四,给予金融支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贷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过去十几年的农业发展实践看,农业收益增加80%以上是靠提高价格。应继续加大农业补贴,扩大品种覆盖,提高补贴标准。同时,逐步提高重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力争主产区财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提高单产是今后粮食发展的主要途
径。按世界粮农组织排序,2011年我国谷物单产水平位居世界第二十二位,依靠农业科技支持,粮食增产还有很大潜力。具体可考虑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我国12亿亩粮田中,中低产田面积占2/3。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是未来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方向。二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我国旱作耕地近10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发展旱作农业是充分发挥旱区资源优势、发掘粮食增产潜力的重要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三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粮食增产。主要是发展良种繁育、粮食耕作栽培、土壤改良、平衡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定修复计划。应尽快组织相关部委,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为依据,根据污染区域、污染物类别以及污染程度制定修复计划。其次,突出重点,研究修复技术体系。建议由农业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组织全国范围的优势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研究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应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把粮食主产区的土壤污染修复列为重点工作。再次,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政策和法规。参照德、英等国污染控制和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防止土壤污染情况恶化,把治理土壤污染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作者为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
第三篇: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浅谈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取得的飞快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在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中国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在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应对的对策有很多。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对策
一、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一)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凸显。物价上升的性质比较复杂,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相交织,短周期和长周期相交织,国内国外因素相交织,总量膨胀和结构转型相交织。
(二)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
虽然我国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13.5%,但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7%,而投资则达到49.9%。一边是相对“冷清”的消费,一边是持续“火热”的投资,消费这驾拉动内需的马车,多少呈现出“不振”之势。
(三)人民币连续升值
人民币连续升值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减少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一些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家会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的行列,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惨烈。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某些企业就可能倒闭。人民币升值还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如果食品、服装、文化用品、日用百货等出口商品有40%-60%转移到国内市场,必然造成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供过于求;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
(四)流动性过剩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流动性过剩使经济从过快向过热转化。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实际需求,其结果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过剩的流动性冲击的不仅仅是消费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等同样也会受到冲击,结构性通胀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可能转化为全面膨胀,商业银行信贷、财务风险逐步集聚,隐含较大金融风险。流动性过剩引起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十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楼价的上涨,严重损害了国民的福利;股市产生的财富再分配,加剧财富占有的不公;随着紧缩政策的实施,会对居民就业和收入产生消极影响。
二、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问题
(一)资源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人们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
3、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
(二)贫富分化加剧问题
我国在推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适当地拉开了收入差距,这对提高经济效率和激发经济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
(三)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1、农业问题
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桌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2、农村问题
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乡村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3、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3)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四)就业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多而素质不高,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但仍难以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如下几方面:
(1)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新成长的劳动力和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继续增长。
(2)大学生就业困难。
(3)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相应的对策:
(一)、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这些对策主要有:
1.货币政策。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
需求。
2.收入政策。
3.对外经济政策。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4.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
5..降低劳动工资水平。
(二)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问题
1.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2.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进一步完善消费环境
(三)人民币连续升值问题的对策,1.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室降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重要途径
2.为了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们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调整贸易结构,实施产业结构合理的优化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化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降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冲击。
3.政府应积极引导对外贸易企业发展之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同时辅以相对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4.要充分理解国家关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的政策精神
5.企业应提高自身对外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
(四)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着力点在于对流动性过剩的总量调节上。而对我国结构性流动性过剩的治理重点不仅要全面控制,还应该在结构性疏导上采取一些政策。
1.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2.增加财政收入,完善公共服务。
3.对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的调整。
4.对汇率政策的调整。
另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疏导”对策。
1.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2.加大优质金融工具的供给,拓展融资渠道。
3.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设立投资公司,为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战略服务
5.开辟多种渠道扩大消费,降低储蓄。
(五)资源环境问题
1.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2.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3.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和进行能源的勘探和储存
4.大力宣传节能意识和动员全民进行资源的节约利用
5.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加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制管理
(六)贫富分化加剧问题的对策
1.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的更快发展
2.改革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促进公有经济不断发展
3.4.5.6.7.(七)三农问题的对策
1.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好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的耕地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
3.国家应加强农产品价格的宏观调控,保持农产品价格平稳,既要防止“谷贱伤农”,又
要防止通货膨胀
4.国家应继续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质量的长期控制管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各级政府要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带领广
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6.积极发展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7.规范农村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选拔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8.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务条件,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八)就业问题的对策
1.国家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2.大力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
3.就业人员应坚持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重塑自我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
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就业困难者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与措施【J】战略与决策研究,vol.22,No,4,2007:276-283霍金良2、5、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根源及治理对策评价朱一鸿
6.刘志英 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典型国家的实践与中国的政策主张【D】。
武汉大学,2004李敏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5滕星均 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吉林大学,2009蒋姣蓉 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J】商业文化(学术类)
2010(7):213-214
壮大。增加农业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采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管理监督,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健全税收机制,调节过高收入,让个人所得税称为贫富调节器 要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低收入阶层的社会扶持。
第四篇:美育是当前中职生教育的薄弱环节
美育是当前中职生教育的薄弱环节,但美育对中职生人格和能力的培养十贫重要,因此.应加强在中职的教学及各项活动中美育的教育。
当前,一些中职学校教师对中职教育潜意识里存在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中职教育仅仅是传授给受教育者一门技术而已。因而,只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其德育、美育方面的教育,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
职业教育的核心意义固然以“传授职业技术”为指归,以就业为导向,但应该以人格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以人的全面发展观来培养和造就人才。我们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对职校生进行美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一切美感都产生于崇高情感,这些情感能激发人的美德,而美育给予人的教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因此,美育教育对中职学生是不可缺失的,它的作用是:
“以美启真”的作用。“美为真服务”,美、真与善是亲姐妹。美育是培养审美理想的,审美理想是创造的动力。纵观历史,每个真理的发现,每项科学的发明,都是发轫于人们对美的理想和未来生活的追求。审美理想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审美实践基础上,而且还来源于审美主体所属的整个社会集团和阶级的审美实践。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商品经济社会,而我们每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必须紧紧地与社会联系在一起。而我们目前的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就业教育”,和所有具有高学历者一样,我们对职业学生传授的,同样是社会生存本领,日后所从事的职业同样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好了美育教育,就等于为学生成才注入了一种为崇高理想而发奋努力的原动力。
“以美启善”的作用。美是一种善,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品质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和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都是以形式为基础,因此人们把善的东西称之为美。审美理想价值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交融。个人的审美需要,就其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性需要。而“社会性”的重要内涵,便是“善”。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他们的“善行善举”。所以,我们在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的教学基础上,首先应着重开展如何使他们“融入社会”的思想素质教育,尤其是培养他们对事物规律性认识的意识,使之认识到,职业教育也是市场经济社会教育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社会职业的分工也只能通过社会成员的分工才得以实现,由此引导他们对其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同时也教育他们认识到,“融入社会”又必须练好 “内功”,以自己的本领说话。
以美启德”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讲,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审美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实现“以美启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利用校园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通过校园花草树木美化,雕塑、石刻、喷泉等的艺术化,名人名言的教化,进行环境育人,寓道德教育于美育教育之中,把校园建设成“花园式学校”,既有自然美又营造艺术美。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美是一个事物美的表现,两者对学生理想的培养、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塑造、人格的完善都非常有意义。以美的事物启迪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中应重视加强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代新人。
如何加强中职生的美育教育呢? 职业教育中的美育,不少人士认为指的是美学课、课等。其实,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学校所开设的各门课程中,都存在着美的因素。“就学校美育而言,它不是某一门或几门课,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也融化于各专业、学科之中。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的确是这样:语文课可以使学生欣赏到文学语言美、人物形象美、作品意境美;地理课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山河美、世界各地绚丽多姿的地形、地貌美;历史课可以使学生领悟到历代人民的创造美、先进人物的精神世界美;体育课能够塑造人的形体美、坚韧意志的性格美⋯⋯另外,与普通中学相比,职业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场所,在当代中职生的知识结构中,更应该包括艺术,在他们学习的学科中,当然也应该包含美学:像英语专业中的音美、词美;计算机专业中的网络美学;涉外文秘专业中的语言美、举止美;工业设计中的装饰、装潢⋯⋯可以这样说,在任何一门自然科学之中,都有艺术的成份,美的因素,因此,也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义务,具体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生人体美教育。让学生明确外在美和内在美,知道什么是美的言行,什么是不美的言行,从而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人体美包括外在美和心灵美,但关键是后者。一个人光有漂亮的外表也是不美的,只有一颗美的心灵加一个美的外表才是真正的美。正如苟子在《非相》篇中写道“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对中职生来说,外在美就是体质健全,五官端正,衣着得体适合,要求穿适合中职生的服饰,留适合中职生的发型。心灵美就是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的美。表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就是爱祖国;在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时,要爱集体、公而忘私、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团结同学。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要严于律已、自尊自爱、刻苦学习、奋发图强。通过这种理论教育,启发引导学生来判断分析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不美的,从理论和实践中实现人体美教育的目的。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这要求上美育课的教师在课前要设计好的意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激情和余地。如音乐课,革命歌曲气势磅礴,可通过相关的录相带和讲解创造一个情景相融的审美意境,从而激发学生高亢激昂的热情。民俗歌曲清朗委婉,可通过录音或实践,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寓教于乐”。通过创设意境,间接地激发学生审美感知、审美意识的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理解和审美情趣,进而达到审美创造。
三、对学生进行审美理想教育和校园环境的美的创造的培养。学生每天在校时问长,一个幽雅和谐的校园,安静整洁的教室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精神境界,得到美的享受。因此,校园环境的美化,是实现审美理想达到审美创造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开辟或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亲自参与种花种草的园林工作和修理桌椅、粉刷墙壁等劳动实践活动。这些工作,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给予美的感知和享受;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爱惜校园环境及其财物的品质,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和想象的天地,营造一个美轮美奂的室内外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以“以美启真,以美启善,以美启德”的审美教育的作用。
四、加强教师审美教育的意识。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德高为范”,教师不仅要以自已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还要以自己的思想、情趣、态度、作风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学高为师,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精通本学科的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因此,作为教育实施者和主体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 美。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贯穿美的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美的理想,美的行为,美的一切。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形象地进行教学,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教育目的。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信息量大,还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跟随着音乐、图像中的情节或喜、或悲、或愁、或乐,在声象中随着情绪的高低起伏更直接、逼真地受到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中职生的美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社会各个方面都要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各方面相互配合,各项工作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学生美的思想,美的素质,使学生具备美 的衣着,美的言行,美的心灵,美的情操。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改善德育和美育的薄弱状况,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形势政策论文 浅谈我国经济当前形势
浅谈我国经济当前形势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再平衡,经济格局重构和治理机制改革等新特征。2011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仍可以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来概括,将会呈现经济增长适度下降和同伙膨胀加剧并存的局面。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保障房建设提速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房价持续上扬、保障房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能否在2011年发生转折?事实表明,房地产调控的高压势头有增无减,同时中央反复强调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应该说,不管调控如何继续,保障房建设已不容有丝毫懈怠。从全国来看,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的目标定在1000万套,相比上一年任务几乎翻番;从“十二五”规划看,要实现从目前保障性住房占城镇住房不及7%,到“十二五”末提高到20%的目标,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尽管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可为完善住房保障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撑,但保障房建设或仍有些难以绕过的坎,如巨额投入、土地保障、分配公平以及任务执行者的责任与利益平衡问题。
我们看到,为了确保供应量,在保障房建设资金、用地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关政策倾斜:央行、银监会要求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务工作,据《2011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累计新增908亿元,比年初增长54.8%,高出同期商品房开发贷款48.3个百分点;土地供应方面,保障性住房用地要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要求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户型商品房的供地不能低于整个住房供地总量的70%,并成为刚性指标。
专家认为,加快保障房建设,实际上是对我国住房保障长期弱化的一次“补课”,从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以缓解住房结构性短缺的阶段。随着规划目标的实现,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得到较大提升。
正如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所言,“十二五”时期,在全面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同时,再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通过双轮驱动,使住房的保有量和居住人口的数量实现一个基本的平衡。上述制度设计也正是基于我国住房绝对量不足的事实,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务工人员进城也使得城市住房需求增加。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保障房建设是当前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一役,将与市场供应相互呼应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双轮驱动。此轮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加住房供应量,尤其是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扭转商品房独大的局面;另一方面,保障房供应量的增加可以减少商品房的供应压力,以平衡预期而稳定房价,避免因商品房供求关系紧张而造成的价格畸形。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比作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的“两把钥匙”,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房屋有效供给,将有利于房价的稳定和房地产的平稳健康发展。另外,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也有利于稳定房 1 价,降低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成本。
由政府主导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加快解决群众住房困难的现实要求,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已从制度层面进行了规划,但在执行层面还须各级地方政府明确责任、端正态度,其中更为关键的是确保保障性住房全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房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政府的思路应该更加开阔,不要仅仅把目光盯在“建设”上。在进行各种探索的同时,必须明确的是要进行全过程监管,警惕在探索过程中使保障房变味、走样,甚至成为少数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对于探索成功的经验,也应该尽快进行规范,加以推广。
中国楼市调查
不久前,曾有学者谈起 “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看,全球有三大泡沫:美国国债、中国楼市、黄金。目前来看,黄金和中国楼市均已出现由牛而熊的‘转势’之兆,惟独美国国债市场在美联储的操纵下尚在‘负隅顽抗’。” 但没想到仅仅在几周之内,中国楼市就发生了一系列显著变化: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一些新房源开始大幅降价促销,最大降价幅度多在20%~30%之间,个别案例比如北京通州区的京贸国际城,和其高位时相比降价幅度甚至高达40%。也就是说,在一线城市的非中心城区,楼市价格已出现大幅度的松动。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已开始跟进。笔者认为,从投资市场的一般规律上看,上述情况表明,中国楼市的拐点已经可以确认:
第一,房产升值幻象消失,投资需求将自行萎缩。中国楼市自2003年以来的这波壮阔牛市,已经在购房者心中牢固树立了“房价不会跌”的高度预期,但目前的事态发展显然正在强力打破这种预期:在上述案例中,前期已购房业主转眼间就“损失了”几十万元市值。这种“教训”会不断地“警示”潜在的楼市投资者,从而使得潜在的投资需求自行萎缩、投机资本另谋出路。第二,负反馈链条启动,中国楼市将低迷十年。一个体量庞大的市场,持续繁荣的时间越长,接下来陷入低迷的时间就越长,周期使然,无可奈何。因为随着赚钱效应的丧失,市场的“负反馈链条”发生作用,数量庞大的市场参与者开始逐步退出,市场日渐冷却,正如我们从过去几个季度的楼市成交量上可以观察到的那样,这个过程将很漫长。第三,即使放开“限购”政策,楼市也已难改颓势。目前,仍有不少开发商对政策抱有期待,认为政策上的抑制措施一旦放开,楼市将再次井喷。笔者认为,这种想法实在天真:政策也许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熨平市场波动的效果,但却难改其趋势。无论是对开发商,还是对投资者,目前正确的想法应该是八个字:“大势已去,落袋为安”。
人命币汇率均衡或面临贬值危机
中国学者表示,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汇率,而受国内通货膨胀影响,人民币汇率还面临贬值压力。中国官方《人民日报》10月27日报道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高洁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会改变单边升值趋势,双向浮动才符合汇率变动的市场规律。高洁称,最近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是中国央行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政策选择。2 他还表示,升值过快会加大外贸企业汇率因素引发的出口成本,加之惩罚性关税的实施,会形成双重压力,加速出口企业破产倒闭,不利于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在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在所难免。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456。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周三表示,中国将继续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但这是一个渐进过程,短期内要求中国大幅度升值是不合理的。
其实,2005年汇改前的与8.2765相比,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至今已累计升值30.5%。按月平均汇率计算,自去年6月份我国重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6.8%,其中年内累计升值超过3%。国家发改委昨日表示,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走势或仍以升值为主。
2011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四年,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就国内而言,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各地方政府铺摊子、上项目的热情高涨。因此2011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根据2010年宏观经济的历史惯性,结合国际环境和政策取向,对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做出如下判断: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全年增速不会低于8%;第二,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略微提升,投资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大幅下降,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将上升;第三,CPI走势有望控制在4%,此次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冲击,随着产品供给逐渐充裕以及各种行政性调控手段的到位,物价上涨的压力将逐渐减轻;第四,政策取向的主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则以数量型工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