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河乡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上半年工作自查汇报材料
大河乡2009年上半年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
作自查汇报材料
大河乡是我县的细毛羊主产区之一,畜牧业是全乡的支柱产业,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乡辖17个行政村,居住着裕固、藏、汉、回、蒙、土6种民族,总人口1376户4069人,其中:农业人口1177户3842人,劳动力1593人。现有草原352万亩,耕地3125亩。200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3348万元,其中牧业收入达2237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66.8%,财政收入达16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832元。
张掖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实施以来,大河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在市、县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在县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和乡党委、乡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动员和利用各种劳动力技能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牧民技术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今年,我乡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农牧民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了农牧民技术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务工农牧民
1培训和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等各类培训。现将上半年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把技能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技能培训工作,把提高全民科学技能、宣传科普知识、带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作为工作重点,并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为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年初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黄敬林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张喻和政府科技副乡长杨建春为副组长,郎自伟、王学军、索兴峰、段贵堂、赵雪红、杨锋、陈立虎、巴文波为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下派了34名农牧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干部深入我乡17个村开展培训工作。乡党委多次专题研究、安排技能培训和推广工作,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措施并紧密结合大河实际,研究制定了《2009年大河乡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和《大河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2008—2009年度实施方案》,真正做到了培训工作有人管、技能推广有人干、培训工作有计划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重点,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根据大河乡各村产业结构和农牧民培训意愿,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方向。对愿意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我乡邀请了县畜牧局、科技局、农机服务站等部门分别开展了牦牛养殖技术培训、日光温室瓜菜生产技术培训、高原夏菜种植技术培训、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村干部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培训共509人次,使他们掌握2—3项现代农牧业实用技术,为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还组织联系社保局开展了电焊工专业技能培训共40人,使其达到初级技术工的技能水平,实现了以培训促输转、以创业促就业的目的。此外我乡还组织联系张掖盛达驾校和平安驾校对我乡农牧民群众进行了驾驶技能方面的培训57人,努力使农牧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成为有技能、懂技术、会务工的新型农牧民。
三、调查研究,摸底子。为了增强农牧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使我乡农牧村劳动力能够在技术技能培训中培有所学、学有所用。组织对全乡的劳动力情况和产业布局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了各村富余劳动力和产业结构以及培训需求情况。
四、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为了提高农牧民群众对农牧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认识,营造农牧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和人大代表座谈会、张贴宣传标语、发放科技资料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大力宣传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目的、意义、作用、政策和科技致富、培训创业致富等典型以及就业形势和择业观念宣传和引导,充分让农牧民群众了解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营造起良好的“学技能、强素质”的氛围。
五、大力培育示范基地(点)、示范户。随着农牧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程的实施,各村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种、养殖能手和合作社领办人,发挥了他们在适用技术应用推广方面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更多的的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已建成示范基地(点)五处:兴鑫名园高新种养殖生态园、天桥湾村牛羊育肥屠宰贩销基地、西台子细毛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岔祁连山牦牛专业合作社、喇嘛湾村日光温室果蔬种植基地。涌现出赵兴荣等74个种、养殖能手和合作社领办人。根据大河乡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了以大河乡农牧技术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同时聘请了科技致富带头人、合作社领办人等兼职的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人才师资库。
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们在上半年的培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的层面上提高了农牧民就业和增收致富的能力,起到了短、平、快的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我乡的农牧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激励政策不足、培训资金缺乏、培训手段亟待加强、培训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等问题。在今后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中,我们将努力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及早部署,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争取把我乡的农牧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做的更好。
附:
1、大岔祁连山牦牛专业合作社简介
2、兴鑫名园高新种养殖生态园简介
3、喇嘛湾村日光温室果蔬种植基地简介
4、天桥湾村牛羊育肥屠宰贩销基地简介
5、大河乡西台子细毛羊标准化生产基地简介
第二篇:大河乡切实加强农牧村老党员关爱工作
大河乡切实加强农牧村老党员关爱工作
针对当前农牧村老党员队伍现状,大河乡从加大关爱力度、灵活组织学习、激发工作活力上着手,切实加强农牧村老党员关爱工作。
一、加大关爱力度,落实保障措施。在全面落实老党员、离任村干部补助的基础上,对困难老党员、离任村干部在农牧村低保、临时救助和养老保险上再次给予补助,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走访慰问、定期向老党员通报工作制度,开展与老党员谈心交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各村结合实际,不断提高老党员的生活待遇。如松木滩村对60岁以上的老党员村上每年再给予一定补助。
二、灵活组织学习,加强管理教育。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劳动力技能培训为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老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在学习内容上,重点加强农牧村老党员的思想政治、党性观念等内容的教育,引导他们坚守党员宗旨,坚持党性原则。在组织方式上,由各村党支部落实专人负责,采取定期集中、结对帮学等方式,组织老党员进行学习。对部分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结合“党员干部下村入户走访群众”活动,主动上门把学习资料、书籍送到老党员手中,做到定期看望和辅导。
三、激发工作活力,发挥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农牧村老党员、老干部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等优势,认真开展设岗定责、星级评定等活动,设立“政策宣讲岗、乡风文明岗、党建监督岗、社会维稳岗、和谐关爱岗”等岗位,积极引导农牧村老党员、老干部与党委政府合心合力合拍。截止目前,共有76名老党员自愿上岗履责,有效 1
促进了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农牧村各项工作的推动注入了新的力量。(张喻)
第三篇:(改)肃南县发挥远教作用积极助推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中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委组织部组工信息签发单
肃南县发挥远教作用积极助推
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为切实帮助农牧民增强就业能力和实现自主创业,肃南县充分发挥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积极助推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为农牧民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远程办联合劳动力技能培训办公室深入基层和农牧民家中,对农牧民群众进行走访,收集整理农牧民群众的就业需求、创业意向等相关信息,就如何提高培训效果、改善培训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及如何开展培训的后续活动等内容进行专门研究,并对技能培训的实施进行精心策划与布置,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有针对性的指导各乡镇组织农牧民群众收看劳动力技能培训教学课件活动,做好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精选课件,分类培训。结合农牧民创业就业的实际需求,除组织广大农牧民群众收看学习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中的《适用技术》专题栏目外,还有针对性的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甘肃“陇原先锋”
网和各有关部门收集各类视频教学课件80余种。截至3月底,组织开展肉牛肉羊育肥、动物疫病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实用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34场次,参训群众401人,利用远程教育网站发布技能培训信息720多条,通过创业政策的宣传引导、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结合个人培训意向进行按需分类培训,充分保证了远教资源的合理利用。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通过网站开设“肃南县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专栏、定期发布就业和培训信息等方式,为农牧民就业创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以鼓励农牧民返乡创业。依托特色产业、重点产业,积极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及丰富的产业生产经验,向农牧民提供技术支持,从而起到拉动作用。根据农牧民群众所掌握的现有的技术、经验,积极协调劳动局、农牧局和职教中心等部门,依托远程教育站点积极开展“一帮一”活动。组织农牧村“土专家”、“田秀才”建立专家服务队,定期到各农牧村站点进行理论和技术讲解,并对电教片中看不懂、不明白的疑点问题进行现场答疑,为农牧民选准项目、上好项目提供帮助。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工作总结
2011太和村农村劳动力
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11年,我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关心指导下,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以“提升技能、扩大就业、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富裕安康”为目标,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升服务质量,顺利完成了县乡下达的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完成任务情况
2011年,我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成绩喜人,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2011年完成全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50人次,确保受训人员至少掌握一项新技术。其中集中培训400人次,即: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技术培训15人,肉羊养殖技术培训15人,瓦工技术培训20人,电焊工技术培训20人,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50人,板蓝根种植技术培训80人,孜然种植技术培训60人,沙棘栽培技术培训25人,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40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40人,小尾寒羊病害防治技术培训20人,肉牛养殖技术培训15人;现场培训150人次,即: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技术10人,肉羊养殖技术10人,瓦工技术培训10人,电焊工技术培训10人,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15人,孜然种植技术15人,板蓝根种植技术20人,沙棘栽培技术10人,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15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15人,小尾寒羊病害防治技术10人,肉牛病害防治技术10人。
二、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具体做法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011年工作目标任务,我区制定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度,将市下达的考核指标分解下达至各相关单位和村(社区)委会,由就业办牵头对目标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做到工作落实到基层、责任落实到个人。各村(社区)成立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小组,由村(社区)一把手担任小组组长,另配备一名专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就业培训工作,确保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优惠政策,保证资金投入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是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为促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区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一是凡本区户籍人员可以享受1次免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享受我区的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天XX元;二是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成功组织发动1名劳动力参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学员经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XX元补助。为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和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区办事处按照有关要求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XX万元,其中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XX万元,实行专款专用,资金投入得到保障。
(三)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2011年我区始终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在6月至11月期间通过我区办事处就业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局和各村委会的共同努力,发动了有培训愿望并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XX人参加培训(重点发动的培训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人员),开展了六期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其中,开展茶艺师培训班三期;中式烹调师培训班二期;自主创业培训班一期),并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送岗位和就业跟踪服务,在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中,有XX人已成功实现转移就业,完满地完成了市下达的工作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和长远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人存有“宁肯苦等,不肯苦干”的“等、靠、要”懒惰思想,宁愿等待就业,也不愿接受培训后再实现就业。
(二)我区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小学文化程度,培训工作难度大,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在技能操作方面还可以基本掌握,但理论考试较难通过。
四、今后工作思路
(一)强化宣传,做好发动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展宣传讲座、发放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悬挂横幅等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并通过劳动保障服务站筛查人员,做好培训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培训氛围,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的最大效应
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最大限度的培训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掌握适应就业的劳动技能,及时了解辖区企业用工需求的动态及急需工种,做到培训有指向、技能促就业,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三)大力拓宽全民技能提升层面和层次
在企业用工调查的基础上,掌握企业的招工、用工动态,了解企业用工上需求,发动企业对现有员工进行技能提升,解决企业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积极与市培训机构沟通,发掘技能提升培训的工种和培训的层次,提高辖区企业劳动力整体技能。
(四)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培训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及早做好明年培训计划安排,多措并举,全面抓好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培训,最大限度的培训农民,提高农民技能素质,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五)完善档案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对开展的各类培训认真进行总结 ,做好各类培训资料的归类整理,完善培训基地教师管理、学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和档案等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认真总结培训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建立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开展的长效机制,使培训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扎实有效。
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区办事处将继续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加强技能人才储备,努力开创我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第五篇:湖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协议
协议编号:
甲方: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乙方:培训机构
为顺利实施湖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确保培训质量,明确培训各方的责任,甲乙双方在诚实守信、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自愿承担甲方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培训职业(工种)和人数分别为:职业(工种)人、职业(工种)人、职业(工种)人、职业(工种)人。
二、乙方按照甲方提供的人员名单自主进行招生,甲方应为乙方招生提供方便和支持。
三、乙方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需求编制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选用合适的教材,并在开班前报甲方备案。
四、乙方应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实习操作时间,总培训时间不得低于甲方规定的学时数。
五、乙方应根据招生人数合理编班,每个班的人数最多不得超过60人。每个班应配备一名专职管理人员。
六、每期培训班开学后5天内,乙方应将学员名单、任课教师名单、就业方向等报甲方备案。甲方接到乙方培训班开始的报告后,应于5天内派专人到现场考核确认,并在10天内将培训券发给实训学员。
七、乙方应认真组织教学,确保培训质量。
八、乙方应为学员提供食宿条件,费用由参训学员承担。
九、乙方应加强对学员的管理,乙方如发现学员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应及时与甲方取得联系,共同研究处理办法。
十、乙方应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前15天,负责向甲方申报鉴定考核。
十一、每期培训班结束,学员经考核合格,乙方凭学员名册、培训券、学员就业协议,填写“湖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单位申请表”,向甲方申请培训补助资金,甲方应于受理乙方申请后5天内签署审查意见。资金补助标准为,培训合格率达90%(含90%),当期转移就业率达到80%(含80%)以上的,按培训补贴标准的100%,报财政部门核拨培训补助资金;培训合格率达不到90%及当期转移就业率达不到80%的,不予补贴。
十二、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将培训任务转让或委托给第三方。
十三、乙方承诺负责学员的就业安置与跟踪管理服务工作。
十四、甲方有权了解和检查乙方的招生和教学情况,乙方应提供相应的便利。甲方检查发现培训条件、教学中存在问题,乙方必须给予答复并提出改进方案。若发现整改未到位,甲方有权取消培训资格。
十五、乙方应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数据和资料的采集、管理、上报和建档工作。在每期培训班结束时,将学员的详细资料按甲方规定的电子表格进行上报,并将原始资料保存一年,以备核查、确认。
十六、乙方根据不同的职业(工种)和培训时间,按物价局核定的标准计算培训费用,除甲方的补助资金外,不足部分,可由乙方向参训学员收取。
十七、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提供职业供求和工资价位信息。
十八、双方须严格履行本协议条款,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的态度协商解决。
十九、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经双方协商同意可续签。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以附件的形式加入本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代表人:代表人:
地址:地址:
电话:电话:
协议签订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