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农广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2011年农业委员农民培训工作汇报

时间:2019-05-14 06:1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农广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2011年农业委员农民培训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农广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2011年农业委员农民培训工作汇报》。

第一篇: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农广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2011年农业委员农民培训工作汇报

高台县农业委员会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县农业委员会按照县培训办的要求,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重点,围绕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农业产业技术和阳光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情况

县农委制定了2011年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和参与全县科技“三下乡”“四送一训”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冬季集中培训”等重大科技培训工作活动。在全县各乡(镇)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温室农业、无公害蔬菜(高原夏菜)、加工番茄、制种、棉花、沼气、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及农村政策、农业法律法规进行了培训。共举办各类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班248场(次),完成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999人(次)的任务。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手册、挂图、各种科技宣传资料7.3万份。

1、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

今年以来,结合实际,组织农技推广中心、经作站、农经局、执法大队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围绕制种、番茄、蔬菜、棉花等主导产业,重点以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主开展培训。培训采取课堂培训、现场示范、实地操作、“科技直通车”、LED电子屏宣传等,以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语言通俗的方式进行培训。开展各类培训248场(次),出动“科技直通车”、LED电 1 子屏宣传车34次。邀请山东寿光和市农业专家到我县开展专题讲座3场(次),培训县乡农技人员213人(次)。

2、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项目培训的实施 今年,我们制定完善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规划、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使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与省、市阳光办联系,主动争取到7个岗位的培训任务1100人。比去年1000人任务增长10%。其中,农广校4个岗位700人,比去年分别增长17%,农机校2个岗位200人,格瑞斯1个岗位100人,紫冠圆茄1个岗位100人。重点在畜禽养殖、村级动物防疫、农村沼气、设施农业、农机操作、农机维修、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等产业发展较有优势的骆驼城、合黎、南华镇、罗城、宣化镇、新坝8个乡(镇)21个等村社,选择年龄在16至40周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种养殖特长,有创业志向的农民组织培训。聘请了专业技术较强、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市畜牧局、市农机局、河西学院、县农口等部门的专家、教授10多名同志,作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的主讲老师。并组织培训学员考试,合格者发放了培训“合格证”,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认证工作

今年,我县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取得认证的人员有2100人。其中:制种技术培训400人,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培训200人, 日光温室瓜菜生产技术培训1100人,钢架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培训100人, 高原夏菜种植技术培训300人。

二、培训工作的具体措施 ㈠、加强领导,形成共识

培训任务下达后,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委员会主任关鹏明任组长,副主任程继云任副组长,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技推广中心、经作站、农经局、执法大队等单位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制定了《2011年高台县农业委员会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安排部署,明确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目标,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培训规范,提高培训质量。为全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稳步、有序推进提供了可靠保障。

㈡、加强指导,形成效果。

1、组建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讲师团。以高台县农广校为“龙”头,发挥县农技推广中心、经作站、农经局、执法大队等单位的专家、科技人员在培训中的作用,组建了一支由12人组成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讲师团,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制定了《2011年度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培训目标、培训重点和培训措施。由县农广校牵头,将全年培训内容分解到人,早统筹、早谋划,早安排。组织讲师团成员认真撰写讲稿、制作电子课件,编写适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公共教材,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培训课件,提高培训效果。

2、加强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培训中我们把重心下移,做到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市场。为切实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主动和乡镇对接,按照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围绕乡村主导产业和实际需求,制定适合各乡镇特点的 培训内容。大力推进专家、科技人员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工程,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宣化台子寺、南华南岔、巷道元兴、黑泉定平、罗城红山、合黎五

四、骆驼城西滩、新坝新生等30个村重点组织实施。每村以发展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选择农村实用新技能、新技术、新成果5项,组织专家、科技人员进村指导。科学技术文字材料分发到各人,现场培训。同时,积极发挥“科技直通车”现场宣传、“致富早班车”和LED大屏幕科技直通车等现代信息渠道高效、便捷、直观的优势,积极宣传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意义。

㈢、加强培训,突出重点。

1、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利用农闲时间和农民工返乡的有利时期,围绕设施农业生产、农村特色产业,结合主导产业,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在抓好设施农业、农业标准化生产、高原夏菜、棉花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主要实用技术的培训基础上,围绕发展思路、农业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农村基本政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沼气等相关内容开展了培训。

2、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设施农业、日光温室、钢架大棚、新技术,科技推广,引导广大农户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加快日光温室提质增效,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精细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为重点,科学合理安排岔口和种植模式;从改善设施结构、更新品种、嫁接育苗、及时定植、栽培管理、采摘与包装等方面介绍温室栽培新技术。积极推 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穴盘育苗、膜下暗灌、增温补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提质增效集成的技术;高效农田节水、农资安全使用法律法规。

3、依托基地抓培训。一是依托已建成的南岔村温室瓜菜、西八里村高原夏菜、新建村制种产业等7个培训基地,围绕各村特色产业,通过整村推进培训、播放农业录音节目、举办宣传栏等形式,开展培训。二是根据不同农时季节,依托农业科技示范点开展培训。围绕建立的14个冬夏农业科技示范点,采取现场讲解、交流互动、组织观摩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实地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为群众搭建开阔眼界、交流经验、促进发展的平台。

4、拓展渠道抓培训。一是抓了县乡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培训。把省市专家“请进来教”和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学”结合起来,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眼界和思路,增长见识,提高水平。二是抓了以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农户集中培训。县乡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进村入户,围绕特色产业、农时季节,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科技下乡等形式,把科技培训送到家。三是抓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培训。四是抓了基地示范式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示范基地的作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驻点,以现场培训为主,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指导。五抓了“菜单”选学式培训。邀请省市专家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把党和国家的涉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种植、加工、流通等各种实用技术编成“菜单”,引导农民按需求“点菜”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六 抓了专业技术人员包村式培训。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长和各村产业发展实际,进行包村技术指导和培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9人开展科技包村工作,涉及全县4个乡镇,9个村,指导服务1808户农户,2320座温室。在各承包村共计建立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点9个,引进展示各类农作物新品种230多个,推广新技术10项。

三、今后培训工作的计划打算

今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体目标是:实用人才总量要有显著增加,人才素质要有明显提高。具体目标任是:

1、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从2012年起,每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万人以上。一是专业生产和专项技术培训,由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办技术培训班,集中学习;二是利用有线电视、电教设备播放农技类科普节目;三是结合科技示范项目,组织相关人员实地参观学习;四是组织科技示范户到各村巡回演讲,宣传农技知识;五是开展科普大集活动,组织专家能人现场解答农民问题;六是送科技知识下乡,把农技书籍、宣传材料送到农户,专家教授走到田间地头传授知识;七是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把专业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直接面向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和指导工作。

2、阳光工程培训。每年争取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100人。以已建的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为依托,重点在沼气建设、设施蔬菜生产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村级动物防疫等专业岗位,选择发展较有优势乡(镇)作为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王兴和

第二篇: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汇报──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

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汇报──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一年比一年重视,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把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面小康新农村的突破口来抓,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路子。到去年底,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实现劳务收入亿元。现从三个方面作一汇报: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去年年初,我们对全县农村富余劳

动力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深切地感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统筹“三农”发展的“瓶颈”。

⒈农村劳动力滞留农业,制约农民增收。据调查统计,去年初全县共有万人从事农业生产,按全县现有耕地估算,尚有万多农村劳动力富余,农村劳动力使用结构存在较为突出的剩余格局,以致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少的状况。

⒉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制约协调发展。由于低素质导致低水平就业,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农村,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城乡差别呈拉大趋势。我们认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抓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农民就业问题。而只靠做农业的文章,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⒊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转移

速度。近年来,随着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框架的进一步拉大,一方面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用工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弹性下降。据县劳务市场统计,每周有近个就业岗位推向市场,但能达成意向的只有人左右,真正符合要求被企业录用的还不足人。主要原因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

如何减少农民,提高农民,把人多地少的劣势变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城市建设的人文优势,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了决策,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要产业,摆上议事日程。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

总结一年来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三抓

促三变”:

⒈抓宣传,转观念,变被动转移为主动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只有政府抓转移、农民想转移、社会促转移,才能取得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是干部层面,形成抓转移就是抓结构调整、抓农民增收的观念。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一定要从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抓起。为此,通过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召开会议、建立机构等多种途径,形成“不重视农转工作不是开明领导”的共识,使各级干部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实行城乡统筹的主要抓手,并将其列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农民层面,形成洗脚进城,转移致富的观念。通过县、镇、村三级宣传体系,加强了对农民择业观念、就业

形势和就业能力及农转工作中的先进典型、重要成果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念,破除“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旧观念,树立“洗去脚上泥,出去搛大钱”的新观念,激发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技术的自觉性,增强了转移的主动性。

三是社会层面,形成农村劳动力是资源、财富的观念。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鼓动、资源整合、利益驱动,工商企业发挥技术优势,职技校发挥师资优势,民间组织发挥信息和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共同开发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培育劳务经济。

⒉抓培训,提素质,变低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素质问题,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增强了,才能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对此,我们实施“万名农民转移

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一是制订政策,吸引农民。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县政府、农转办相继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提出今后年,全县每年培训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采取“财政拨一点、乡镇出一点、部门帮一点、用工单位拿一点”的办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一次免费培训的机会,有一次免费推介工作的机会,并将培训和转移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乡镇。同时,县农转办还制订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奖励标准》,规定经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结业证书的,按“以奖代补”办法分别给予不同的补助,激发农村劳动力自觉参与农转工作的积极性。各镇乡也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政策,做到“组织、资金、基地、人员”四落实。

二是创新机制,带动农民。主要是

开展“三种培训”,做到“三个挂钩”。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培训与输出挂钩。通过与企业、城市的联系沟通,建立劳动力培训输出稳定的接纳渠道,走“先招工后培训,以输出带培训”的路子。去年全县通过订单形式,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多人。开展菜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市场挂钩。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列出培训科目,走“边培训边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路子。如镇根据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组织农民参加烹饪、餐旅等相关技能培训,仅去年该镇就有人转移到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开展买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发证挂钩。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对农民培训实行买单,并对考核合格的,由县劳动部门发给资格证书或结业证书,县内企业凭证书优先录用,走“政府买单培训,企业凭证录用”的路子。去年全县取得初级职业技术证书的有人,取得结业证书的有人,培训后转移的有余人,转移就业率在以上。

三是构筑网络,便利农民。全县建

立了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以职业技术学校和部门、企业所属培训机构为依托,乡镇成校为培训主战场,有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共同参与,全社会通力协作的培训网络。县一级设立了国际劳务技工培训中心、交通技术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个由政府授牌的定点培训基地。同时,把培训机构延伸到个镇乡,在各镇乡建立相应的培训网点,方便农民培训。目前全县上下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培训新格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专门建立了农民培训师资库,为镇乡和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对口的师资力量。

⒊抓配套,优环境,变无序转移为有序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是畅通转移渠道,只有畅通信息、健全网络,才能使劳动力转移真正变成现实。为此,县委、县政府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优化配套政策,积极创造城乡统筹就业 的劳动力转移环境。

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各镇乡成立了农村劳动力信息服务中心,建立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档案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设立有专业就业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档案,并纳入县劳动保障网络体系。县一级设立个人求职资源库,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构筑县内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相关部门、乡镇计算机终端为一体的用工信息网络,并联通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加快与大中城市用工单位联网,及时了解和发布县内外单位用工和劳动力供应信息。在健全县内外用工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县劳动力市场继续推行就业服务窗口无休日制度,举办周三定期劳动力交流会,并根据用工素质特征和数量要求,到乡镇开展专场劳动力交流服务。县妇联设立了巾帼来料加工服务中心,为全县广大农村妇女创业架起了服务桥梁。

二是健全转移就业网络。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培训网点的同时,坚持

“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职业中介组织,支持有能力、有门路的人充当劳务输出经纪人,变盲目性转移为针对性输出,低效益外流为高效益输出,真正让劳动力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同时,主动融入长三角,跳出谋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带动劳务输出。全县先后成立了县职业介绍所等个劳动服务中介组织,涌现出一批敢创敢干的劳务经纪人。据统计,去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余人。

三是深化各项配套改革。着重抓了以下四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门槛,促使农民在城镇落户,转产转业。允许在城镇务工或经商的本县农村劳动力,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在常住地申报登记常住户口,并积极探索方便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的户籍管理新路子。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土地转包、转让、入股、租赁,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以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不断探索劳动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城乡就业统筹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社保扩面工作,为进城农民提供社会保险,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初步成效

我县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转变思路与观念,大力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取得一些初步成效。

⒈拓展了就业平台。通过一些针对性的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了一定技术,学到了一些本领,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面进一步扩大,促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县内向县外转移,也有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国内走向国际,农民就业平台不断拓展。去年,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就地(县内)转移人,转向县外人、省外人、国外人,转移从事二、三产业的人。

⒉促进了增收致富。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劳务输出,一方面减轻了众多农村人口对有限土地资源的“分割”,使留在农业的人口能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增效增收;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大批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使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占到了整个收入的以上。

⒊带动了经济发展。经过培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而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他们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纷纷回乡创业,当地干部、群众称之为“出去一个学生,回来一个老师”,“出去一个苦力,回来一个老板”,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块状经济的发展。

⒋加快了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科技、道德、法制等综合素质,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使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

今后,我们将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书记的讲话精神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在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上动脑筋,在构造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上下功夫,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

第三篇:农广校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农广校培训工作总结

**年,农广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年来,共完成农民科技培训7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5万人,其中农广校自身培训0.23万人,退耕还林农民培训25000人,举办农民夜校125期,培训农民11300人。

一、齐心协力,扎扎实实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一年来,我们紧密配合市委、市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省校安排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三进村”、致富早班车和洛阳市农业局下达的农民科技培训任务,多层次积极组织开展了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确保完成组织农民工外出就业任务。2010年洛阳市共下达培训任务250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5000人,技能性培训10000人。为把这件实事办好,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省、洛阳市的要求,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工作原则,认真履行培训办公室工作职责,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动培训。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严格操作规程,强化质量监管。截止目前,我市

培训对象。二是制定培训方案,加强教学管理,确保培训效果,三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培训行动落到实处。四是广泛宣传,政策激励,同时,结合我市农业支柱产业和,强化职责,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为目标,切实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迅速在全市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民技术骨干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全市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明确目标任务,选定好培训专业、行政村和培训对象 为了明确目标任务,我们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发展农业支柱产业和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按照产业集中度高、发展趋势较好、培训场所固定、村委组织能力强、村民学习积极性较高等要求,认真选择培训学员,这样既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又达到了“办一班、兴一业、富一方”的目的,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3、制订落实培训方案,加强教学管理,确保培训效果

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农广校认真落实了培训场所和实践培训现场,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做好学员签到、教材与资料发放和培训班的管理等工作,在师资选聘上,选拔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培训教师认真编写教案,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实行点面结合。为便于农民接受培训,在通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印发明白纸和技术手册共20000余份,同时还借助VCD等形式开展教学,结合农时季节,深入生产第一线和农户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农民掌握技术要点和操作技能,同时积极为农民

第四篇: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汇报──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一年比一年重视,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把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面小康新农村的突破口来抓,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路子。到去年底,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实现劳务收入亿元。现从三个方面作一汇报: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去年年初,我们对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深切地感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统筹“三农”发展的“瓶颈”。

⒈农村劳动力滞留农业,制约农民增收。据调查统计,去年初全县共有万人从事农业生产,按全县现有耕地估算,尚有万多农村劳动力富余,农村劳动力使用结构存在较为突出的剩余格局,以致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少的状况。

⒉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制约协调发展。由于低素质导致低水平就业,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农村,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城乡差别呈拉大趋势。我们认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抓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农民就业问题。

⒉抓培训,提素质,变低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素质问题,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增强了,才能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对此,我们实施“万名农民转移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一是制订政策,吸引农民。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县政府、农转办相继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提出今后年,全县每年培训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采取“财政拨一点、乡镇出一点、部门帮一点、用工单位拿一点”的办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一次免费培训的机会,有一次免费推介工作的机会,并将培训和转移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乡镇。同时,县农转办还制订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奖励标准》,规定经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结业证书的,按“以奖代补”办法分别给予不同的补助,激发农村劳动力自觉参与农转工作的积极性。各镇乡也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政策,做到“组织、资金、基地、人员”四落实。

二是创新机制,带动农民。主要是开展“三种培训”,做到“三个挂钩”。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培训与输出挂钩。通过与企业、城市的联系沟通,建立劳动力培训输出稳定的接纳渠道,走“先招工后培训,以输出带培训”的路子。去年全县通过订单形式,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多人。开展菜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市场挂钩。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列出培训科目,走“边培训边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路子。如镇根据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组织农民参加烹饪、餐旅等相关技能培训,仅去年该镇就有人转移到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开展买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发证挂钩。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对农民培训实行买单,并对考核合格的,由县劳动部门发给资格证书或结业证书,县内企业凭证书优先录用,走“政府买单培训,企业凭证录用”的路子。去年全县取得初级职业技术证书的有人,取得结业证书的有人,培训后转移的有余人,转移就业率在以上。

三是构筑网络,便利农民。全县建立了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以职业技术学校和部门、企业所属培训机构为依托,乡镇成校为培训主战场,有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共同参与,全社会通力协作的培训网络。县一级设立了国际劳务技工培训中心、交通技术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个由政府授牌的定点培训基地。同时,把培训机构延伸到个镇乡,在各镇乡建立相应的培训网点,方便农民培训。目前全县上下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培训新格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专门建立了农民培训师资库,为镇乡和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对口的师资力量。

⒊抓配套,优环境,变无序转移为有序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是畅通转移渠道,只有畅通信息、健全网络,才能使劳动力转移真正变成现实。为此,县委、县政府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优化配套政策,积极创造城乡统筹就业的劳动力转移环境。

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各镇乡成立了农村劳动力信息服务中心,建立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档案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设立有专业就业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档案,并纳入县劳动保障网络体系。县一级设立个人求职资源库,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构筑县内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相关部门、乡镇计算机终端为一体的用工信息网络,并联通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加快与大中城市用工单位联网,及时了解和发布县内外单位用工和劳动力供应信息。在健全县内外用工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县劳动力市场继续推行就业服务窗口无休日制度,举办周三定期劳动力交流会,并根据用工素质特征和数量要求,到乡镇开展专场劳动力交流服务。县妇联设立了巾帼来料加工服务中心,为全县广大农村妇女创业架起了服务桥梁。

二是健全转移就业网络。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培训网点的同时,坚持“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职业中介组织,支持有能力、有门路的人充当劳务输出经纪人,变盲目性转移为针对性输出,低效益外流为高效益输出,真正让劳动力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同时,主动融入长三角,跳出谋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带动劳务输出。全县先后成立了县职业介绍所等个劳动服务中介组织,涌现出一批敢创敢干的劳务经纪人。据统计,去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余人。

三是深化各项配套改革。着重抓了以下四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门槛,促使农民在城镇落户,转产转业。

第五篇:农广校农民培训经验介绍

农广校

农民培训经验介绍

我校在中央农广校和自治区农广校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办学宗旨,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出发,着眼市场需要,立足培养新型农民。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及其他各类实用致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和实验示范的能力。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使我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校农牧民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一、主要成效:

我校农牧民培训工作进展顺利,仅2011年我校在全县共开展各种技能培训42场次,受训人员2742人次,在培训形式上,技能培训1323人,阳光工程培训600人,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819人,大喇叭进村150人次,放映科技录像38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725份。通过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种养殖水平和生产技能,为努力实现我农牧业增产,农民人均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农广校实施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及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与农牧民民生密切相关,因此,我校在工作上更加要引起重视,来不得半点马虎。对此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都市农业,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积极适应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农村致富能手的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素质。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绿色证书、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远程科技教育等培训工作,踏踏实实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为农牧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贡献。

为确保我县农牧民各种培训任务的完成,并且在工作上按上级要求做实做好。农广校多次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自治区、地区有关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及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文件要求,吃透精神,领会实质,同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认真扎实热心地开展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2.制定方案,层层落实。

一是对农业专业技术普及性、提升性和阳光工程培训三个不同类型都制定方案;二是对培训对象进行确定和落实;三是根据实施方案时间要求、完成情况进行分解,做到每月开展培训二到三期,到年底前培训完成;四是因地制宜结合农村实情逐步做好农业专业技术普及培训以及全县养殖、种植大户能手农业专业技术提升培训;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营销管理培训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3.责任分明,工作到位。

为把我校实施农牧民培训工作做好,一是对农广校人员进行分工,做到工作分工明确,同时还要兼顾,齐头并进,按正常进度进展;二是聘请优秀教师开展培训,在选聘教师原则上做到由内到外:能在本县聘请的就在本县解决,本县教师不足的到地区农广校、地区农业局、地区党校等部门聘请授课。三是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学员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性为主的授课和辅导,效果很好受到受训人员的欢迎。

4.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

要结合“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农业科技入户”、“绿色证书工程”等项目,以项目推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培养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型骨干农民,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5.态度端正,扎实工作。

农广校既要开展好专业技术培训,还要使培训过程和结果让学员内心满意。因此,我校工作人员一是热情地做好:联系电话-报到-收集-登记-指导-服务工作;二是对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员,还要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和服务;三是对一些文档资料收集不全的,再次到村户去采集完整,确保文档规范完整。

6.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示范村“活动。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示范村”活动是以村为单位,以各培训项目为支撑,以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教育培训为手段,以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为目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7.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提高工作效能为重点,围绕地区及县里的“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营造“感恩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不断加强农广校职工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我校在工作上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按照上级要求,还有些不足,如信息宣传工作与上级要求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高质量信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受人员和经费的限制,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工作要求。

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和完善培训机制,充分落实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艰苦努力,顽强拼搏,为实现我县农牧区经济增长和农牧民群众的增收而服好务。

2012年1月30日

下载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农广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2011年农业委员农民培训工作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农广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2011年农业委员农民培训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总结

    区农广校2008—2011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按照农牧局、农技中心及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要求,我校教职工团结一致,紧把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技术、资源和体系......

    农培办上半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汇报

    今年上半年,x县农培办根据市农培办要求和县委具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现场会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调整组织机构人员,强化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深......

    榆林市农广校2014年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汇报5篇

    榆林市农广校(农培中心) 2014年中级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汇报 省职业农民考评验收工作领导小组: 为迎接贵组考评验收工作,依照省厅《2014年度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方案》,现将我......

    龙渠乡2010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

    龙渠乡2010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汇报 (2010年12月8日) 龙渠乡人民政府 围绕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质量提高年”工作目标,我乡紧紧按照市、区三十万农村劳动力培训......

    敦煌市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强化措施抓落实 农民培训见成效 ——敦煌市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校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农广校的安排和《敦煌市农民科技培训规划》总......

    香格里拉县农广校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砌筑工培训总结

    香格里拉县农广校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砌筑工培训总结香格里拉县是典型的农业小县,也是高寒山区农业贫困县,靠土地和畜牧业为主,由于传统耕作的影响缺乏经济知识,过着日出而作......

    布尔津县农广校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自查报告1(推荐五篇)

    布尔津县农广校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 工程项目自查报告 布尔津县阳光办: 根据自治区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文......

    全椒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总结[推荐五篇]

    全椒县农广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今年我校承担150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其中水产养殖大户5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50人、家庭农场主50人,按照县农委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