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共5篇)

时间:2019-05-12 19:5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篇: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

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内容

日照花仙子园艺有限公司是由韩国公映种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外商独资企业,该公司于2006年2月在日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经营范围为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建设经营。公司拟在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北小乐台二村北侧建设一个以科技为支撑、在可控的环境条件下生产花卉的工厂化生产基地。公司的经营主要为花卉生产与苗圃建设,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的建设、经营属于国家鼓励的外商投资产业。

2、项目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投资100万美元,计划占地500亩,其中50亩为公司出资购买,作为农业开发基地,用于建设办公楼、实验室、温室;另外450亩为租周边村民用地,作为农业科技、农技推广和生产用地。项目所用花种约300余种,建成后可年产各种花卉500万株,花种2000kg。

3、地理位臵

该项目位于西湖镇北小乐台二村和北娄村的北侧,西侧为北乐台村,北侧和东侧均为日照水库。园区西距北乐台村约400米,南距北小乐二村约80米,南距北娄村约100米,陈疃镇沈疃三村一自然村在项目规划区内,需搬迁。按园区规划图,南北宽约340米,东西长约1000米,园区边界靠日照水库。

日照水库为日照市生活饮用水保护区,按日照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日照水库设计最高防洪水位线库面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以设计最高防洪水位线库面为基准,周边外延2000米为二级保护区。日照水库加固后5000年校核洪水位为46.51米,按此数据和园区的地形及规划图,该园区水生植物园位于一级保护区内,园区东侧小部分位于一级保护区,其它各部分均位于二级保护区内。

4、平面布臵

园区从西向东依次布臵:

园内广场、生活办公楼、人工湖、香苑、标本区、花卉大棚、花卉区、水生植物区、花卉种子繁殖区、林区、长青植物区、灌木园、花仙子园区、花卉间种区。

5、材料消耗

该项目为花卉生产,主要消耗材料为:有机肥1500kg/a,挥发性农药100kg/a。

6、配套工程情况

(1)给、排水

该项目灌溉及生活用水均使用地下水,灌溉方式采用自动洒水系统,不使用地表漫灌,园区建设时预先辅设相应管道。正常情况下,生产用水均为花卉吸收或蒸发,无生产废水排放,雨水时期,产生相应雨水,经农田边的排水沟自流进入日照水库。生活污水进入厂内化粪池中,化粪后作为供远离水库的农户作农肥。

(2)供热、供汽

花卉温室采用太阳能和电能供热,企业不设锅炉。生活用热主要由电能供给,食堂燃用石油液化气。

二、污染因素及防治措施

1废水

本项目正常水产不会产生废水,只有在雨期由于地表漫流,土壤中肥料和农药进入水中,随雨水排放。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不使用化肥,主要使用有机肥,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t/a,农药主要使用挥发性农药,年用量为100kg/a。

有机肥是产生污染较少的肥料之一,其所含有的肥效持久、流失率小,可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板结,同时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农药种类较多,主要是根据病虫害情况而施用,挥发性农药一般稳定性较差,不会在环境中长时间停留,造成环境污染,因其挥发性高,部分残留农药可挥发至大气中,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光解,从而减少农药的毒性。

根据农作物种植要求,一般施肥和打药后,不会马上进行灌溉,至少在3~4天后才进行灌溉,因此灌溉水中所含有的农药量较少。

全年生活用污水产生量约为720 m3/a。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氨氮,生活污水入厂内化粪池,化粪后定期清掏外运至远离水库的农户作农肥,本项目地处农村,其处理方法可行。

2、废气

拖拉机产生的少量燃油废气及食堂产生少量的液化气燃烧废气和油烟废气。

3、噪声

拖拉机、粉碎机产生的噪声,约80~90dB(A)。

4、固废

生产过程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花卉加工及产生的残枝落叶及花卉苗木枯死后的枝干、落叶,粉碎后就地还田。

另外有机肥和农药包装袋(瓶)产生量约0.1t/a,分类收集后,有机肥包装袋(瓶)回收公司利用,农药包装瓶属危险废物,收集后送危险固废处理中心处臵。

生活垃圾产生量4.5t/a,收集后运至西湖镇指定地点填埋处理。

三、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

该项目在花卉种植过程中采用自动洒水,不产生地表径流式的生产废水,部分灌溉用水会渗入地下,对地下水产生一定影响;下雨时由于地表形成漫流,土壤中肥料和农药会进入水中,随雨水排放进水库。由于本项目使用有机肥和易挥发农药,有机肥所含的氮、磷等有效成分多以有机化合态存在,易被植物吸收,水溶性小,挥发性农药一般稳定性较差,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光解,减轻毒性,不会在环境中长时间停留,相比原农户种植时使用化肥和农药而言,对水环境的污染将明显减小。

生活污水化粪后外运至远离水库的农户作农肥,由于本项目地处日照市生活饮用水二级保护区内,按照国家环保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保护区内不能使用未经净化的污水灌溉农田,因此企业生活污水不能作为花卉灌溉用水。经外运处理后,对地表水体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大气环境及声环境

该项目温室用热由太阳能和电能供给,不使用锅炉,因此无锅炉废气产生。只有拖拉机耕地产生少量的燃油废气和食堂产生的少量燃气废气、油烟,由于运行时间较短,产生量也较少,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无强噪声源,农业施工设备噪声级在80~90dB(A)之间,作业时间集中在农忙时节,且均在白天进行,且远离住户,通过距离衰减后,不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

3、风险分析

本项目的主要环境风险:

(1)外来物种的引入,造成不可控制的漫延,形成生态事故。

(2)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造成水库水质污染。使用除草剂、植物激素等药剂对周围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使用无机肥、生活污水等灌溉花卉,造成地下水污染,从而造成水库水质污染。

防范措施:

(1)项目所用的进口花种及出口花种均由具有进出口经营资质的公司进行,花仙子公司不从事进出口经营。所有的进口花种均要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并经海关检验检疫局检验,在水生植物园只种植当地水生植物,杜绝可能造成生态事故的外来物种入侵。

(2)遵守国家农业部第17号令《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不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以防止污染水体。禁止使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除草剂、激素等药剂;农药使用量要符合《日照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要求,每公顷使用量不超过2.8公斤。

(3)由于企业位于日照市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按国家规定要求,不得使用无机肥和未净化的生活污水灌溉农作物,以免造成地下水污染。经过以上防范措施后,可将风险降至最小。

4、园区规划可行性分析

按园区现有规划,靠近水库一侧种植常青植物、林木、灌木,有利于涵养水源;生活办公区布臵在园区西侧,南距水库约300米,东距水库约1000米,地势较高且远离水库,避免了生活污染源对水库的影响。但整个园区在规划时离日照水库的距离极近,个别部分还包含日照水库的相关水体,虽然是利用原有农田荒地进行建设,但作为新建项目,要与水源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的相关规定,供生活饮用的水库和湖泊,应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将取水点周围部分水域或整个水域及其沿岸划为卫生防护地带。

总结上述分析,该项目园区在规划上还需要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如下:

(1)不占用水库现有水体,特别是最高防洪水位线以下的水体。建议取消规划的水生植物园或调整到规划的人工湖中。

(2)靠近水库,地势低于46.51米的区域不能进行经营性的活动,可种植林木灌

木等常年生可涵养水源的植物。

5、生态影响分析

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原属农业用地,现在用地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但种植作物的品种发生变化,植物生长季节不同,以农作物为主时,冬季土地的闲臵量较大,以花卉为主时,根据企业规划,冬季生长的花卉含有较高的比例,使土地的闲臵量变小;项目建设顺地势种植,对原有地形不作大的改动,各块地之间留有排水沟,保持雨水排放通畅,防止水土流失;各种花卉的种植,使外来物种数增多,对生态环境有正面的影响,但也可能因外来物种的入侵,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要求和建议

1、本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三同时”的环境管理制度。

2、项目所在地靠近日照水库,土地平整和房屋建筑时产生的弃土、弃石及建筑垃圾要运至西湖镇垃圾场填埋,不可就近堆放或填于水库中。

3、水生植物园不得占用水库现有水体,特别是最高防洪水位线以下的水体。

4、所用土地的平整要顺地势进行,各块地之间留有排水沟,使雨水排放通畅。

5、禁止使用化肥,合理使用有机肥;禁止使用生活污水或其它污水灌溉花卉;建议该项目施用农药采用农业用药标准,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各类农药。禁止使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除草剂、激素等药剂,应施用有机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农药使用量要符合《日照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要求,每公顷使用量不超过2.8公斤。

6、地下水开采应采取措施,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

7、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协助当地政府妥善安排好搬迁村民的生活,保证搬迁村民的生活水平不会因该项目的建设降低。

8、农药包装在园区暂存时应严格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6-2001要求贮存,防止残余的农药进入环境。

9、定期雇用环卫部门吸粪车对化粪池进行清理,严防化粪池污水外溢事故的发生。

10、建议项目靠近水库一侧种植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并起到一定的隔离缓冲作用。

11、建议垃圾分类收集,厨余等生活垃圾可就地沤肥,减少外运填埋量。

12、建议由专人对农药、化肥进行严格管理,根据项目要求尽量减少储存量,加强用药管理,防止农药储存施用过程的毒害事故。农药、化肥仓库设计应符合我国有关化学品、危险品仓库设计规范,保证气体通风扩散。

该项目系农业高科技示范项目,施用有机肥,低毒挥发性的农药,残枝落叶还田,能改良土壤,涵养水源,还能带动周围村庄以致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具有很好的生态示范性。该项目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防范措施,并按环评要求进行园区规划调整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该项目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防范措施,并按环评要求进行园区规划调整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第二篇: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发基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发基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1 年10 月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受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编制“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发基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及规定,并经委托方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1 评价背景

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于 2001 年9 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以(2001)34 号文件批准设立,是上海市唯一由政府、企业和高校联合投资组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科技园区。根据沪规划(2002)311 号《关于对紫竹科学园区结构规划的批复》,紫竹园区规划范围东至虹梅南路和黄浦江,南至黄浦江,西至莘奉金高速公路,北至剑川路,规划面积1100ha。2006 年3 月,经过国土资源部开发区规划审核,核减面积231.82 公顷,保留面积868.18ha,保留范围的四至为东至虹梅南路、西至沪金高速公路(S4)、北至剑川路、南至黄浦江,由大学校区、研发基地和紫竹半岛三部分组成。2011 年6 月,获得国务院批准,868.18ha 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报告简称为高新区)。本次评价对象为高新区中的研发基地。

我院于 2003 年6 月根据原结构规划编制了《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原环评报告)。之后,园区内的研发基地控制性详规又经过了几次修编,2010 至2011 年,有关部门编制了《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研发基地(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上海市闵行区闵行新城MHC11003 单元局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研发基地二期)》和《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对研发基地的布局和土地利用进行了调整。

根据《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为了明确研发基地在先前的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指导后续健康安全地发展,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以确保研发基地在实施中保护好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 评价重点

(1)跟踪评价重中之重为回顾评价,识别开发活动已经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对原有规划实施效果和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价。

(2)基于回顾性评价的结论,重新评估新的规划方案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综合论证,调整原环评中减缓措施或提出新的减缓措施。

(3)作为研发型高新区,针对其产业特点,建立指标体系,提出入区环境准入制度和管理要求。3 评价范围

(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以整个研发基地规划范围为基础,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范围为外扩

2.5km。考虑到周边高架源的影响,调查了吴泾热电厂的污染排放情况。

(2)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主要以研发基地的水系为主,评价范围略微扩大至区外 1km 范围内的水系。主要河流有:淡水河、樱桃河、江川河、黄浦江绿带河以及黄浦江。污废水纳入吴闵污水外排系统进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

(3)声环境评价范围研发基地向外扩大到 200 米作为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4)生态和社会环境评价范围研发基地规划范围。

(5)评价范围变化

原环评报告评价范围包括了大学校区、研发基地、紫竹半岛和江川路街道、吴泾镇部分用地,总面积为1101ha。此次评价对象为研发基地,占地面积为401.07ha。因此,各要素的评价范围亦有所变动。参考导则要求,环境空气评价范围由原报告中的2km 扩至2.5km,声环境评价范围由边界外100m 扩至200m,地

表水环境无变化。环境功能区划

(1)环境空气功能区

根据《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1 年修订版)》,研发基地为二类区。

(2)水环境功能区

按照《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2011 年修订版)》,研发基地位于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

(3)声环境功能区

研发基地位于 2 类区。规划轨道交通 15 号线纵穿基地,为地下线路,设立终点站。基地西边界为沪金高速公路,南侧为黄浦江,北边界为东川路,东侧虹梅南路正在建设越江隧道。研发基地周边及内部道路均为4 车道以上。类区:轨道地面交通、内河航道、高速公路以及机动车3 车道(含3 车道)以上的道路等组成的交通干线两侧及其主要附属站、场、码头(港口)、服务区等。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交通干线两侧指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其交通干线两侧指从交通干线两侧工程红线外(或征地界外)起,在相邻适用区为2 类区内30m±5m、3 类区内为20m±5m 的范围区域。

(4)功能区划变化

原报告中研发基地环境空气为二类区,水环境为准水源 III 类水质控制区,声环境为2 类区,均无变化。原报告中于2003 年编制,将研发基地外侧的浦江森林半岛和大学园区作为1 类区保护,2008 年噪声功能区将上述两处划为2 类区,保护等级有所降低。环境敏感区域

(1)环境空气

研发基地内主要环境敏感区为:一期管理办公用地和二期尚未搬迁的少量零星农宅。研发基地外主要环境敏感区为:居住小区和学校、医院。

(2)地表水准水源保护区。

(3)声环境与企业邻近的居民住宅。

(4)敏感目标变化

原报告中吴泾镇、颛桥镇和江川路街道的居民点,规划的浦江森林半岛和大学园区为环境空气保护敏感目标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准水源中水域为地表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近年来,研发基地外围的吴泾镇、颛桥镇和江川路街道居住区和大学园区已建成,浦江森林半岛在建中。课题组对研发基地外围的规划重新进行了调查,吴泾镇中原本规划为村镇发展备用地,现调整为紫竹商务配套区(包括学校和医院)在建中;增加研发基地内部的管理办公为声环境敏感目标。规划范围与产业导向变化工业区发展现状

7.1 土地利用现状

研发基地一期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 234.29ha,至2010 年尚有约30ha 土地未批租,开发率达到87%。完成了所有规划道路和市政管线的建设,河道及绿化系统也日趋成熟。二期刚启动开发,现状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黄浦江沿线和江川东路之间,用地性质以工业、码头、村镇建设用地和农田为主,分布混杂。尚有12 家企业和少量农民住宅等待动迁。目前淡水河东侧拆迁完毕并完成土地储备,淡水河西侧地块已拿到土地批次,正在拆迁和储备过程中。

7.2 产业结构现状

研发基地“研发”特征明显,创新集群初具规模。在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紫竹高新区引进了国家组织工程中心、国家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在新材料领域,紫竹高新区引进了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东丽高分子研究所;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紫竹高新区引进了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洁能源研究与产业促进中心、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上海工程技术公司、上海电气集团风电设备公司和工程设计公司;

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紫竹高新区引入了东软集团华东区总部和新华控制集团轨道交通及重大工程自动化研发中心、产业化基地。同时,微软、英特尔、意法半导体、欧姆龙等一批世界500 强企业在紫竹高新区设立研发中心。这些项目的落户在促进区域相关产业发展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有力地促进了高端人才向紫竹高新区及周边地区的集聚。根据不同行业类别,企业集聚分布形成各功能区,实行组团式发展,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很好的进行了结合。但同也存在组团之间相互穿插的现象。例如,上海商飞客户支援中心与民机航电、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相距较远;印孚瑟斯公司坐落于医药研究企业中。

7.3 区域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现状防护带

研发基地东侧已建成 200-500m 宽的黄浦江涵养林约1.5km,投资约1.5 亿。主要河流、道路两侧的企业均按要求退界,种植绿带。部分企业仍在建,施工占用绿带,完工后将继续建设绿带。地下乙烯输送管按要求退界,地面建有绿化。

 污水排放

建成区污废水 100%纳管。部分企业自设小型污水处理站,经处理站处理厂区的生产、实验和生活废水,达标后再将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 能源利用

天然气为主要能源利用方式,备用发电机组使用轻质柴油。

 固体废物产生处理情况

企业自行处置为主,危废交由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理。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园区统一收集处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 环境污染和投诉

成立以来基本没有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和居民投诉。2009 年晟蝶公司发生过含硅废水染红河道的事件,公司通过自查进行了整改。

 环境管理

入驻企业排污申报率达到 100%,企业环境年报填报率100%,排污费缴纳率100%。此外,园区入驻企业均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获得审批之后开工,履行率100%。自动监测站建设于今年启动,投资约 20—300 万,由开发区配置监测人员,受闵行区监测站指导。计划于3 年内建成。

 应急预案

樱桃河、淡水河上建有水闸和橡皮坝,一旦发生水污染事故,能够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到外界水系。管理部门已编制了应急预案。

 工业区内带迁的居民和企业采取分片开发的模式。一期已基本完成,内部没有居住用地。二期用地已启动,西侧存在零星农宅,不到30 户,计划3 年内搬迁完毕。二期黄浦江沿岸内仍有12 家企业,包含3 家修船厂、1 个油库、木材堆场、煤堆场等等,计划5年内逐步搬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

各点位常规污染物 SO2、NO2 的小时浓度及PM10 的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修改单的相关要求;HCl 和NH3 一次浓度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的相关要求。从区域环境空气的常规污染物年际变化趋势来看,自 2007 年起,SO2 浓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NO2 浓度呈平缓式下降,PM10 浓度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从常规污染物月变化趋势来看,各项指标的浓度值在冬季相对较高。

(2)地表水环境

研发基地内及周边的河道污染现状与水环境功能区规定的水质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BOD5、CODcr 和金属汞。与2003 年监测结果相比较,区域内地表水质均有改善。其中,石油类和氨氮的改善程度尤为显著,BOD5 和CODcr 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土壤

监测点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与2003年监测结果相比较,重金属因

子铜、铅和铬在土壤中的浓度都有所降低。园区内土壤性质和污染程度基本没有变化。

(4)地下水

区域地下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出现超标情况,达到 V 类水质,其余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III 类水质。区域地下水呈现超标情况,地下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5)噪声

区域内或周边的高速公路和交通干道两侧,现状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 类标准要求。区域环境趋势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原环评中对大气污染物提出的污染防治及园区环境管理建议基本有效。通过趋势分析,SO2、NO2、PM10 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规模200 万m3/d,2020 年规划处理规模359m3/d,水厂现状处理水量约180 万m3/d,污水厂余量可满足研发基地规划处理需求。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原环评中对工业噪声提出的污染防治行之有效。但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交通噪声成为区域声环境主要问题。随着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对此类道路噪声的影响应成为区域噪声防治及治理关注的重点。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危险废物执行“五联单”,经实践,固体废物处置方案合理有效。

(5)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建议建设单位委托有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对变电站另行评价。污染物总量控制

本次规划调整后,预测废气污染物年排放量 SO2、NOx、烟粉尘、VOC 排放量约为5.93 t/a、29.83 t/a、5.50t/a、7.75t/a;预测废水量为411.02 万m3/a,CODcr和NH3-N 排放量约为228.95 t/a、61.83 t/a。预测排放量均在原环评报告的总量控制值之内。研发基地企业均采用清洁能源,废水全部纳管排放,符合上海市总量原则。区域环境风险评价

至今为止研发基地尚未发生过大的环境风险事故,区域内也无易产生突发性事故和环境风险的化工类生产企业。据研发基地新的产业定位,将进一步扩大研发技术能力,可能涉及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和使用,存在一定环境风险。针对风险,报告提出了六点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合理布局危险源;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联动响应体系;做好危险源的限制与监控;做好危险化学品使用、储运风险防范措施。研发基地内的企业应结合管理部门严格做好风险防范措施,以把各类风险事故率降到最低,并落实好应急预案和联动机制,把事故的影响、危害进一步降到最低。12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研发基地范围内现状植被为人工植被,已开发的一期生态环境尚可。

(2)规划生态适宜度能够达到较适宜水平。主要前提原因是:随着区域环保综合整治力度的加大,环境质量将会有所改善,规划绿地指标满足要求,同时随着市政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将为研发基地发展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支撑。

(4)从四个方面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案:

一、以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为支撑,在园区内开展生态管理,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

二、通过二期绿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研发基地生态环境的适宜度。

三、重视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加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污染源控制,做好生态补偿工作。

四、鼓励公众环境参与,加强企业环境责任与意识,提升企业的环境参与度。公众参与

(1)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有所改善,仅有少量被调查者认为环境在研发基地开发建设后变坏。

(2)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区域环境最严重的方面是环境空气。有部分调查者反映环卫车辆对周围道路产生了污染。

(3)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引起区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工业区影响,包括向阳工业区、吴泾工业区以及闵行技术经济开发区的环境影响。有被调查者反映周边闵行水质净化厂的臭味也影响了区域环境。

(4)被调查者认为研发基地开发和建设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空气和噪声影响。有被调查者提出研发基地内部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也可能存在环境隐患。

(5)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紫竹科学园区管理部门,应要求入园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并且确保达标排放,以及今后研发基地二期开发应该加强园区的整体管理水平。一小部分被调查者认为限制入园企业产业类别也十分重要。

(6)管理部门的工作得到被调查者的普遍认可。仅有少量被调查者认为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

(7)大部分被调查者赞成研发基地的开发,百分之十左右的被调查者有条件的赞成研发基地的开发,主要条件有: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环保需做到达标。有几名被调查者对研发基地的开发持反对意见,意见主要为:研发基地应该远离居民区,在居民区周边进行研发基地建设不好。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一定会造成 影响。希望注重周边居民诉求,统一规划。

(8)其他建议和意见:一,希望园区管理部门,能够对入驻企业要加强环境建设方面的管理和引导,能够严格环保办事,建议加强信息公开。特别是希望有污染的企业能尽量远离居民区布置。二,希望入驻企业,能够做好环保工作,加强污水排放检查,废弃物回收处置有待加强,减少塑料制品使用,尽量不污染空气。14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

(1)企业入驻要求

引进项目必须与国家和上海市产业政策相符,必须与研发基地重在研发的产业定位相符,不再引进生产型企业。优先引进符合产业政策且低能耗、轻污染、低风险、高附加值的项目。

(2)企业入驻符合用地规划,设置绿化防护林带

研发基地与居民之间应设置 60m 以上的绿化防护林带。防护林的设置起到一个与周围居民区之间的缓冲作用。对于园区内研发企业和管理办公组团间也应设置防护林,减少交叉污染。防护林带树木的种植,可以选择耐污染类和污染指示剂类品种,为建设生态型工业区创造条件。

(3)做好动迁工作,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尽快加快二期内现有零星农宅的搬迁工作。二期黄浦江沿岸内尚有 12 家企业,包含3 家修船厂、1 个油库、木材堆场、煤堆场等等,计划5 年内逐步搬迁。建议加快污染企业的搬迁进度。

(4)各要素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企业产生的各种废气应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加强污废水纳管排放监管,规范排放口设置。定期开展区内水污染源风险评估工作,对准水源保护区内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企业进行调查和安全宣贯。源头控制实现废物减量化,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开展园区生态管理,推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15 区域环境管理和跟踪评价

(1)环境保护必须与研发基地建设同步发展,做到全面规划、综合防治,采取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护好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园区已通过ISO9000、ISO14001 和IASP、循环经济,每年发表园区环境质量公报。目前,正计划开展自动监测站准备工作,建议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监测和管理工作。

(2)建议设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为环保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3)建议推广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4)持续跟踪评价,针对环境问题及时提出补救方案和措施。总结论

对照原环评及其批复的要求,本次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采用实地勘查、走访调查、现状监测、数据对比及类比分析、预测等方式对研发基地开发强度、产业布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变化、企业污染控制措施、产业政策、生态建设、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性分析与评价,形成了以下结论:研发基地以原规划、环评及其批复为依据,发展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国家重点关注与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各项环境保护减缓措施执行情况尚可。本轮规划调整强调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优化了结构布局。本报告就规划调整及制约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在切实落实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后,强化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应可以实现基地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第三篇:建材仓储物流基地一期项目填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惠州港荃湾港区建材仓储物流基地一期项目填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

荃湾建材仓储物流基地一期工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荃湾港区,弥补了现荃湾港区陆域堆场不足。拟建的建材交易仓储物流基地通过填海造地形成陆域面积共47万㎡。主要平面布置为生活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内布置有综合服务中心、变电所、生活污水收集池等,生产区有堆场作业区、维修场、维修车间、工具材料库等。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为海堤,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等级均为ⅱ级,总长度2908m。海堤软基处理固结后顶标高为+4.5m,海堤内侧边坡为1:1,堤顶外侧设置混凝土胸墙,海堤外侧设1:1.5的护面层,护面层从上到下分别为800~1000kg块石厚度为800mm,垫层块石厚度为400mm,二片石厚度为400mm。海堤内侧设一高2.1m,顶宽1m的子围堰,子围堰边坡为1:1,堤内侧回填高程为6.0m。吹填区内布置一条隔堰,隔堰为斜坡结构,堰顶高程为+6.3m,顶宽10m,隔堰两侧边坡为1:1,堤心采用开山石。隔堰为施工临时围堰,不对其进行地基处理,仅对其两边的填料高差进行限制。

工程填料采用附近荃湾港区煤码头一期工程疏浚泥,石料从附近购置。项目的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用海,海域使用申请面积为48.9214公顷。

2、工程分析

本工程施工对水质影响主要来自于海堤抛石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疏浚泥吹填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泥沙等。海堤抛石施工形成的悬浮泥沙的源强为1.71kg/s,海堤抛石等施工工期约2个月。所有围堰区的溢流从北部溢流口流出,正常工况下溢流口源强取0.097 kg/s,本工程吹填工期约4个月。

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厂区内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污水产生较少,均能及时收集后达标深海排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程非污染环境影响主要是:(1)填海工程建设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2)潮流场改变对地形地貌、冲淤环境影响;(3)填海对海洋生态的影响;(4)项目建设对防洪(潮)的影响。

3、环境质量现状综合。

重金属和石油烃的超标率均超过40%。

以第二类标准评价看,潮间带生物主要是铜、锌、石油类超标,分别为58%、75%、33%;超标倍数也较大,其中铜的最大超标倍数达13.12倍,锌最大超标倍数也达4.98,可见铜、锌在此区污染的严重性,个别样品中的铜(42%)、锌(8%)甚至已超三类生物标准。②枯水期(2012年1月)调查结果 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调查海区涨潮各站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为24.7 mg/m3,退潮平均值为25.54 mg/m3。涨潮各站海洋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2.42×103 mg•c/(m2•d),退潮平均值为2.46×103 mg•c/(m2•d)。 浮游植物

调查海域共出现浮游植物3门29属81种,硅藻种类最多。调查海区各站的浮游植物平均个体数量为(29.01±35.67)×106cell/m3。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26±0.57,均匀度平均为0.49±0.13,丰度平均为1.88±0.47。 浮游动物

本次调查的浮游动物经镜检分析鉴定得共有10类65种,其中桡足类和水母类种类最多。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68.07 mg/m3,浮游动物的平均个体数量为183.85ind/m3。各站位浮游动物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77、0.78、4.09。 底栖生物

共鉴定出底栖生物8大门类126种,其中软体动物种类数量最多。优势种有棒锥螺、美叶雪蛤、波纹巴非蛤和联珠蚶,平均栖息密度为125.3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81.46g/m2。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77,丰度指数平均为2.48,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74。 潮间带生物

共鉴定出潮间带生物8大类58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主要优势种为咬齿牡蛎。潮间带生物平均栖息密度为1106.5ind/m2,平均生物量为5175.00g/m2。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极不均匀。

 生物体质量分析

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底栖鱼类仅pb含量超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超标率为50%,鱼类体内其它污染因子均未超标。底栖贝类pb和cd含量超贝类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超标率分别达100%和80%,贝类体内其它污染因子均未超标。底栖软体类内所有评价因子均未超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软体类生物质量状况良好。

评价结果显示,贝类体内除石油烃未超贝类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外,其它因子均超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其中,pb、cu、cd 和zn普遍超标,超标率达80%以上,pb超标最为严重。(4)渔业资源

 2008年12月和2009年5月调查

大亚湾调查海区内共捕获游泳生物90种,其中鱼类出现54种,甲壳类33种,头足类3种。鱼类54种分隶于11目33科。甲壳类33种分属2目11科18属。头足类3种分属3目3科3属。

2008年12月游泳生物的平均渔获率为593.84 kg/h,其中鱼类的平均渔获率为583.45 kg/h,甲壳类为2.06 kg/h,头足类为8.33 kg/h,鱼类占游泳生物的98.25%。2009年5月游泳生物的平均渔获率为151.37 kg/h,其中鱼类的平均渔获率为143.83 kg/h,甲壳类为1.62 kg/h,头足类5.92 kg/h,鱼类占游泳生物的95.97%。渔获率2008年12月高于2009年5月。大亚湾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为633.35 kg/km2,其中鱼类为601.80 kg/km2,甲壳类为6.78 kg/km2,头足类为24.77 kg/km2。 历史调查资料

根据2006年秋季和2007年春季 2个季节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调查范围内共捕获游泳生物59种,其中鱼类40种,虾类、蟹类、虾蛄类和头足类分别为4种、5种、3种和7种。游泳生物平均渔获率为593.85kg•h-1。大亚湾北部目前游泳生物的平均资源密度为4138.796kg•km-2。各类群中鱼类、虾类、蟹类、虾蛄类和头足类的资源密度分别为4066.377kg•km-

2、8.646kg•km-

2、5.160kg•km-

2、1.283kg•km-2和57.330kg•km-2。(5)鱼卵仔鱼

2012年1月调查采集的鱼卵仔鱼样品共有14个种类。鱼卵平均密度变化范围为(0~9.50)ind/m3,变化幅度较大。本次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132尾,仔稚鱼密度变化范围为(0~1.50)ind/m3。出现数量较多的种类有鲻科、小沙丁鱼属和黄鳍鲷等。

2008年12月调查经鉴定,出现的鱼卵仔鱼种类有9种。本次调查鱼卵数量以斑鰶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77.4%,本次调查共采到的鱼卵数量为969粒,仔鱼为41尾。鱼卵平均密度为522个/1000m3,仔鱼平均密度为20尾/1000m3。

2008年3月调查出现的鱼卵仔鱼种类有11种,经济种类主要有鲷科、斑鰶、褐菖鲉、前鳞鲻、多鳞鱚、鲬和舌鳎科等7种。本次调查共采到鱼卵3,438粒,仔鱼72尾。以鲷科、斑鰶和褐菖鲉3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调查海域鱼卵的平均密度为1,261粒/1000m3,仔鱼平均密度为26尾/1000m3。

4、环境影响预测综合分析与评价(1)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本海区水动力较弱,多数区域流速皆在0.2m/s范围内。当本项目完工后,项目北侧水域流速有所增强,而东侧和南侧水域略有减弱。当考虑周边项目的共同影响时,北侧流速增强的趋势更显著,流速可达0.3m/s,而东侧和南侧同样为流速减弱。该区波浪条件较弱,工程填海后对波浪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

工程竣工后,在工程北侧区域由于束流作用使得流速有所增强,最大冲刷强度约5cm,而往东侧延伸冲刷趋势逐渐减弱。在填海区东侧与纯洲之间水域基本体现为淤积趋势,但量级较小,不超过4cm。在填海区南侧则体现为较明显的淤积效果,年淤积厚度约3-4.5cm。再往南接近沙鱼洲处则淤积逐渐减弱。(3)对水质环境影响

海堤施工以及吹填溢流作业产生的悬浮泥沙对海域污染的范围主要是工程周边1km范围内海域。高浓度中心点主要分布在填海区南侧和西侧,而10mg/l包络线主要往东北向扩散较远,10mg/l的包络线面积为2.07km2,对东向影响最远距离为1.05km。对工程1.5km以外的水域影响非常小,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这种影响也就随之结束。

本工程园区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和场地的排水采用生产、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本项目产生的污废水将直接输送至石化区中海油现有污水厂处理达标后,通过海底排污管线深海排放至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外。可见,本项目营运对本工程附近海域的水质环境影响较小。

第四篇:花卉生产学-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第一到第二节)(精选)

授课题目: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学时:2学时

第一节温度班级:

第二节光照

教材:《花卉栽培》

参考书:

1、包满珠.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花卉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刘燕.园林花卉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鲁涤非.花卉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陈俊愉,程绪珂主编.中国花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5、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教学目标:1.掌握花卉生长发育对温度、光照的要求;

2.明确温度、光照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重点:花卉生长发育对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需求。

教学难点:不同温度、光照条件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植物生理学知识及花卉栽培实例进行讲解。辅助手段:多媒体

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教具:自制电子课件(光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安装。

板书设计: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第一节温度

一、花卉对温度的要求

1、不同花卉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2、同种花卉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二、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1、温周期作用

2、温度影响花芽的分化

3、温度影响花芽的发育

4、温度影响花色、花香

5、极端温度的伤害作用(高温、低温)

第二节光照

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1、不同花卉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

2、同种花卉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光照强度的需求量也不同。

3、光照强度影响一些花卉的花蕾开放。

4、光照强度还影响着花色。

二、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影响

1、短日性花卉

2、长日性花卉

3、中日照花卉

三、光质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填写教室日志;

2、教师检查学生出缺席的情况及师生问候;

复习提问:花卉依原产地气候型是如何分类的?各气候区的特点如何?举出3~5种著名花卉?

导入新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问题过渡到本次课内容—1.温度对花卉的影响;2.光照对花卉的影响。

讲授新课: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花卉栽培诸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极为复杂。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是综合的影响,但在一定情况下,其中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分析花卉生长发育状况,或制订栽培措施时,必须综合地、辩证地考虑各个环境条件的影响,才能做到科学栽培、管理。

第一节温度

温度影响花卉的一切生长发育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离不开温度,一二年生花卉的种子萌发,多年生花卉的休眠与萌发,某些花芽的分化与发育都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的花卉对温度也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在原产地就已形成的特性。

一、花卉对温度的要求

花卉对温度的要求是“三基点”,所谓的“三基点”即最高温度、最适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生长停止的温度,在此范围内属于生长温度。而最适温度是一个温度范围,是花卉生长发育需要的最佳温度。花卉的温度三基点与原产地气候有关,温带花卉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最低在5℃左右,最高40℃左右。和原产温带的花卉比较,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的花卉三基点偏高,原产寒带的花卉三基点偏低。

1、不同花卉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花卉种类不同,原产地气候型不同.温度的三基点也不同。

(1)耐寒性花卉:

原产于温带及寒带,一般能耐-5 ~-10 ℃ 以下的低温,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可露地安全越冬.如山丹、玫瑰、丁香、迎春等。多数宿根花卉,如蜀葵、玉簪、萱草等,当年冬季严寒到来时,地上部分全部干枯.竖年春季又萌发新芽而生长开花。

(2)半耐寒性花卉:

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一般能耐 5 ℃ 左右低温。如月季、梅花、石村花、石竹、金鱼草等。

(3)不耐寒性花卉:

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性喜高温.不能忍受 0 ℃ 以下的温度,其中一部分种类不能忍受 5 ℃ 左右的温度,如一品红、马蹄莲、万年青以及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等。

2、同种花卉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一般情况下,休眠期对温度的要求偏低,而生长期则要求偏高。生长期的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有差别。如一年生花卉的种子发芽要求较高的温度,比生长适温要高3~5℃。幼苗期要求温度偏低,可促使苗壮。由生长阶段转入发育阶段要求温度逐渐升高。开花结果期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变窄,不适的温度会使开

花不良。

二、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举例说明

1、温周期作用

温周期现象

2、温度影响花芽的分化

春化作用和高温春化

3、温度影响花芽的发育

4、温度影响花色、花香

5、极端温度的伤害作用(高温、低温)

第二节光照

光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制造营养物质的来源。一般来说,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旺盛,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多,花卉体内干物质积累就多,生长发育就健壮。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质对花卉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

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1、不同花卉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

自然界中的光照强度随着地理位置、地形情况、云量和雨量、时间的不同发生着变化。一般原产于高原地带、高山地区的花卉植物需光量大,而产于热带雨林中的植物比较耐阴。

根据花观赏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 3 种:

(1)阳性植物:只有在全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如多数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多肉多浆类及木本花卉。大部分观花、观果类均属于阳性花卉。

(2)阴性植物:要求在适度的庇荫或散射光条件下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不能忍受阳光的强烈直射。如杜鹃、山茶、龟背竹、万年青等。

(3)中性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如扶桑、凤仙、无门冬等。

室内光照比外界自然光要弱,所以选择要养护的花卉时要注意所选种类对光强的要求。即使耐阴的植物,也不可在全年弱光中生长。

2、同种花卉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光照强度的需求量也不同。

大多数种子萌发时不要求光照或只要求少量散射光。随着幼苗的生长对光的需求量逐渐加大。

3、光照强度影响一些花卉的花蕾开放。如半支莲,只有在强光下才开花,而牵牛却在晨曦开放。

4、光照强度还影响着花色。

同一种花卉,在室外栽植较室内开花色彩艳丽。

一般花卉的最适需光量大约为全日照的 50~70 %,多数植物在50%以下的光照时生长不良。

二、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长度是指一天中日出到日落的时数。自然界中的光照长度是随着纬度和季节变化而变化的。不同花卉对光照长度的要求不同。光照长度影响着花卉的营养繁殖、冬季休眠、花卉的成花。例如长日照下虎耳草的叶腋易抽生出匍匐茎;温带多年生花卉短日照促进休眠而长日照促进营养生长。不同花卉成花对光照长度的要求不同:

1、短日性花卉一般每天的日照时数在12h或以下才能正常分化花芽的花卉。如秋菊、蟹爪兰、一品红等。在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一年生花卉多为短日性花卉。

2、长日性花卉每天日照时数在12h以上花芽才能正常分化与发育的花卉。如八仙花、唐菖蒲、香豌豆、瓜叶菊、丝石竹及许多十字花科花卉如紫罗兰、香雪球、屈曲花等。自然条件下,春夏开花的二年生花卉都属于此类。

3、中日照花卉不需光照时数的时间限制即能完成花芽的分化与发育的花卉。如月季、一串红、非洲菊等。

利用花卉对光周期反应的特点,可以人工调节光照时数来控制花卉在一年中的开花时期,以达到周年供应的目的。

三、光质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太阳光依波长可分红外光区、可见光区和紫外光区。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可提高植物和环境的温度,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有杀菌和抑制病虫害传播的作用,而在可见光中红、橙、黄光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青、蓝、紫光能抑制植物的伸长,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在自然光线中,散射光的50%~60%为红光、橙光,紫外线少;直射光中37%为红光、橙光,紫外线多,因此散射光对半阴性花卉的效用大于直射光,而直射光对防徒长、花色艳丽有作用。

小结:总结本次课主要内容—温度和光照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业与思考:1.温度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

2.光照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

3.如何理解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

教学后记:教学目的、主要经验、效果、学生反应、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第五篇:吸烟与环境影响

二年级(上)健康教育

吸烟与健康影响

大湾明德小学二年级:丁德凌

教学目标:

1、体会吸烟和吸二手烟都有害健康。

2、知道吸烟会造成环境污染

3、树立不吸烟、远离香烟、宣传吸烟的危害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吸烟和吸二手烟都有害健康。

2、知道吸烟会造成环境污染

3、树立不吸烟、远离香烟、宣传吸烟的危害的意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香烟盒图片)师:同学们,这些是什么? 生:烟。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吸烟的人,你知道吸烟的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健康,而且也危害了周围的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吸烟的人为什么会影响别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吸烟与环境的想象。

二、体会香烟在我国的基本情况。

1、师:说一说,你的父母和亲戚中有人吸烟吗?如果有,请想一想他们每天大概抽多少支、抽调什么品牌的烟、他们现在的健康状况怎样?

2、师:看一看,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导:吸烟对健康有害,吸烟越多,病情越严重;吸烟越久,病情越严重。

3、师白:我国烟草的产量和销售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吸烟的人有320000000多人,占世界吸烟人口的四分之一。不少青少年也染上了烟瘾。

三、体会吸烟的危害。

1、(出示图)比一比。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图,有什么区别? 生:……

师:你感受了到了什么?

2、读一读。

(1)、吸烟者喷吐的烟雾中有20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40多种是致癌物。

(2)、全世界每年有3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每十秒钟就有一人因吸烟死亡。

(3)、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肺癌是由于吸烟引起的。

(4)、成人吸入50毫克尼姑丁即可致死,1支烟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老鼠,20支烟的尼古丁能 毒死一头牛。

1、师:听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四、认识吸烟影响环境,危害他人。

1、说一说:同学们都知道,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那他对周围不吸烟的人有什么伤害?(导:污染空气,被迫吸二手烟)

2、了解吸烟对环境的影响有多大。

师:看一看并讨论,你明白了什么?

3、反馈。

(吸烟严重的影响空气环境。)

4、看一看、想一想。(出示课件)

师:他们各自在干什么? 生:……

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引导:妈妈和女儿气愤的要求爸爸在抽油烟机下面抽烟。因为抽油烟机能将爸爸吐出的烟雾吸走,不让爸爸吐出的烟雾污染室内的空气。)

5师: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时候我们被迫吸收二手烟? 生:……

6、反馈: 和亲戚聚餐的时候、和爸爸看电视的时候、坐公交车的时候、在候车室等车的时候……

7、师:在这么多地方我们都被迫吸食二手烟,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烦恼、苦恼、无奈……

五、认识吸食二手烟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出示图片)

师:二手烟危害污染空气环境,尤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健康造成威胁。我们正处于发育阶段,内脏器官没有发育完全,神经系统脆弱,对各种有害物质很敏感。长期在烟雾环境中生活,就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损伤大脑,甚至诱发癌症。特别是肺癌,据统计,有很多患肺癌的人不是吸烟者,却是被迫吸烟者。

六、抵制吸烟行为、拒绝香烟、远离香烟。

1、师:吸烟和被迫吸烟这样威胁我们的空气环境,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该怎么做呢?

2、讨论。

3、反馈:

(1)、说服我们的家人和亲戚戒烟。(2)、我们自己做到不吸烟、远离香烟。(3)、积极宣传吸烟的危害。

七、诵读儿歌。香烟是个坏东西,伤害他人又害己。百病缠身难逃脱,空气污染最容易。为了别人为自己,不吸烟来好空气。

八、总结。

师:是啊,吸烟严重污染空气,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一个清新、洁净的公共环境。我们一起宣誓:

远离香烟,拒绝香烟,我不吸烟。

下载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