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壮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功能的探讨(本站推荐)
对壮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功能的探讨
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强大与兴衰关系着农村市场的资金供给、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度,关系到中央支持“三农”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效果。所以,壮大以诚信、信贷、支付结算、反假货币、农
业保险等为主的支农金融服务网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现状深入分析,金融服务功能弱化、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服务环境差等问题深刻剖析其所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的建议。金融服务网络如何有效地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真正地做到为民、便民、利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适应新农村建设多样化、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村金融构筑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整合强化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兴的新农合组织,应在支持农村发展上发挥银团作用,形成合力。
一、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运行的现状及作用
目前,县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为主,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为辅,新兴的农合组织为补充的金融服务网络。如到3月未,陕西省宝鸡地区某县主要金融服务农村的金融网络及效果如下。农村信用社有24个机构,其中基层农村有21家,发放支农贷款个多亿,占贷款总额的二分之一以上。从近几年的发展充分表明,县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机构布局较为合理,支农贷款比较有力,金融服务网络功能比较健全,是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供给的主渠道,直接向农户提供贷款,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对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建设,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三农”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二、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由于金融服务网络功能的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量化考核,金融机构业务竞争激烈。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桥梁。在实际工作中因上级量化指标考核,月末、年未有存款大搬家现象。据了解,各金融机构为每位职工下达的存贷款任务数高达几十万,还有开户数量,员工负担非常重。首先月末、年未存款大搬家现象严重,如有客户要提款或转账,便告知要提前预约或转账系统有问题不能转账,存款人只以望洋兴叹,扰乱了正常的金融支付结算秩序,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服务的形象。其次是大多数金融机构从效益角度考虑,精减工作人员,压缩营业网点,atm机等新型机具尚不能普及,农村支付结算业务方式较为落后,形成了客户办理支付业务等待时间较长,往往要排很长时间才能办理,给客户带来很多不便。第三,中间业务竞争激烈。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经营业务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发展,以银行卡、购物卡、网银、手机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代理证券开户为主的中间业务推出。由于这些中间业务成本低,成为各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热点。就形成了为员工分配任务的结果。而银行卡、购物卡持有和使用者,因未交年费或未及时还清房贷、车贷、农贷等,在信用报告中出现不良记录,对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活动产生了影响。
(二)支农资金,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业贷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各金融机构以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则,为防范贷款风险,将资金安全放在首位。(1)农贷门槛较高。有些农民有好的项目,想贷款因不能提供有效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担保等而失去了农贷的支持,项目搁浅,望洋兴叹。(2)农贷品种不科学。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必然,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较大,但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投资较大,有些金融机构提供期限为三个月的农村贷款,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与种植业、养植业等农业生产的周期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3)农贷优惠利率下浮水平较低。由于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在农村处于优势地位,有进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下浮力度不够,从根本上对减轻农户的负担作用差距很小。
(三)支付结算,服务功能发挥不够。支付渠道的畅通是农村经济腾飞的高速公路,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结算宣传力度不大,支付结算渠道相对较窄、支付结算工具缺乏创新、结算方式单
一、支付结算种类较少。在实际的支付清算工具管理中,一些老化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易发生故障,在实际工作中,atm机和pos机在农村的配置基本为零,大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尚不能享受便捷的银行卡、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有时由于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不完善,机器在运行中容易出现交易差错和阻塞现象,支付清算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新型支付结算工具使用较慢,支付结算工具的提供主体与使用主体交流不充分,宣传不到位,各使用主体之间则缺乏更加有效、直接的沟通交流,偶尔会出现单位和
个人被动地使用支付工具、接受支付服务的情形,以致于个别支付工具的使用不能向纵深发展,不能充分发挥新支付工具的新功能,严重困扰着农村支付结算工作的开展。
(四)农村保险、保险保障服务职能不力。农业保险对农民来说就是坚强的靠山,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不全,适应农村三农生产的保险品种较少,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统计表,事故勘察不及时,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滞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信用担保规模偏小、经营行为欠规范;信用担保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中小企业、种养植专业户之间缺乏协调机制。保险业、保险业行业自律、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不健全。
(五)民间融资,操作欠规范风险比较大。民间融资在农村资金市场的作用和地位不可低估,但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1)民间融资缺乏监管。农村民间融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现阶段由于对民间融资缺乏有效的金融、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引发的经济纠纷呈日益增长。(2)民间融资业务欠规范。民间融资只有简单的借条,无公证、无借据、无借款合同,更无担保机制,利率较高,风险集中,资金受骗现象在所难免。
(六)农合服务,机制不新创新发展缓慢。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新兴合作经济互助组织,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还存在一些问题。(1)功能单
一、规模小,融资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从本次调查情况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注册资本较少,固定资产投资少,资本积累不足、经营规模、社员人数规模小,带动农民和辐射范围相对有限,难以发挥对会员的融资服务需求。(2)资金来源渠道窄,创新发展步履艰难。资金来源渠道窄仅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限的社员入股和资本积累及财政补贴是不够的。从金融支持方面分析,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借款条件高,审批程序繁多,贷款相对较难。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对农民专合作社的创新发展影响较大。(3)归口定位不明确,缺乏高技能、高层次管理人才。农村中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力资源相对缺乏。从农村专业合作社职能定位和归口管理来分析,理应由当地农业部门组织和管理,但因政府所辖的农业部门只是间接管理,以公司形式存在、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被边缘化,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4)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信息反馈较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乡(镇)政府和农经站提供,互联网信息查询服务功能作用发挥不大。
三、壮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功能有效途径
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定局,对现行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进行完善和创新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积极构建以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为主体与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才能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动力。
(一)整合金融网点,发挥网络功能,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在农村构建立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金融相结合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是支持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动力源。(1)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作好市场调研,进行支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在支农方式和观念上要不断创新经营业务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发展,在农村中大力开发银行卡、购物卡、网银、手机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代理证券开户为主的中间服务,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自身经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形象。(3)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继续支持国家粮油储备体系建设,履行为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等政策性业务,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充业务服务范围,积极开办粮油产业化经营贷款、重新进行市场定位,调整信贷结构,开办扶贫开发项目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业务,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使其成为支持农村发展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力度。()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允,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在资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优惠政策,因此,应大力发展各类合作金融组织。如由农户自愿发起的资金互助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社员代表参与合作社决策,建立社员法人治理机构,有效建立其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民间金融行为,通过经济手段使民间融资经营规范化、制度化,使农村金融网络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以便更好为“三农”服务,为农村经济服务。
(二)加强基础建设,创建支付平台,提高结算效率。建设多层次的立方体支付清算平台,拓宽支付清算的服务范围。
1、进一步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网络建设,利用跨行资金清算平台,整合现有的农村支付清算服务,把农村结算纳入现代化支付系统范围,积极推广跨行资金转账、集中代理收付、小额定期借记、通存通兑等业务,畅通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渠道,为农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清算服务,降低农村地区现金支付量,使农村客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各种支付结算业务,逐步建立适应多种农村经济活动和农民生活服务需要的科学、高效支付服务网络。
2、加快国库集中代收付业务的拓展工作,拓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领域,创新金融支付工具,简化定期借记业务手续,实现客户服务“一卡通”办理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服务费用和工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统筹等社会保障金的缴纳和发放,使千家万户真正享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的安全、便捷特色服务。
(三)建立和完善存贷款风险分散和保险补偿机制。
1、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农业保险的业务比重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等优惠政策,进一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代理农业保险业务,并对参加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引导农民参保意识。、实行银团贷款,分散贷款风险。对于一个生产周期长、奖金需求量大,用款集中的项目,可发挥团队精神,凝聚力量,由各金融机构共同提供农业贷款支持,做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高标准、严要求完善评估担保机制,设立由财政、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出资的信用担保基金,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建立存贷款保险公司。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稳定金融体系提供事后补救措施,也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
(四)金融服务知识下乡,金融咨询形式多样内容新颖。
()提供银行业企业信息服务指南。从全县各金融机构概况、信贷程序、信贷条件、信贷新产品、承办部门联系方式提供服务,重点推介信贷新政策、新模式、新产品以及金融服务项目相关业务常识;()制作金融知识宣传慨揽。内容包括金融法律法规,提高农民法律保扩意识,外汇知识,宣传汇率变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支付结算知识,提高非现金结算的比例。征信知识、建议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国债政策宣传,国债知识宣传、国债发行、兑付服务、国债反假服务,为广大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反假币知识,构建农村反假货币网络,反洗钱知识,净化农村货币市场等图文并茂的金融知识宣传单。()设立金融服务群众监督点。为了进一步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辖区内设立不同层次的群众监督点,在各个不同行业聘请监督员,定期与他们进行交流,既可以听到基层国债投资者、广大储户、贷户的建议和呼声,又可以把有关金融知识带到农村。了解辖区金融知识宣传需求、效果及意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设立金融服务领导督导点。与政府有关部门、基层央行、税务、财政部门联合成立金融服务督察、督办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各个金融服务点的服务工作,接受农民朋友对金融服务、党风廉政、不正之风举报,使服务点的工作更加规范,服务措施更加完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范围更进一步拓宽。
(五)完善促进金融服务网络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以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农业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生态比城市金融生态相对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国家财政与政策性金融对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需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制度设计。
第二篇:农村金融功能缺陷的根源及化解途径
农村金融功能缺陷的根源及化解途径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在信贷资金供需配置、信贷资金投向及结构、农村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方面存在着严重失衡。其根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组织供给不足、资金来源单
一、信息不对称、有效抵押品稀缺、外部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和信用环境不断恶化。其化解途径在于调整涉农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和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关键词:农村金融;功能缺陷;根源;化解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7)12-0054-03
一、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现状
1、信贷资金供需配置失衡
首先,信贷供给比例不断下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5、2006年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贷款余额178197.78亿元,农业贷款为9843.11亿元,占5.52%,乡镇企业贷款8069.22亿元,占4.53%。2005年我国贷款余额为194690.4亿元,农业贷款为11529.93亿元,占5.92%,乡镇企业贷款7901.76亿元,占4.09%;2006年,我国贷款余额为335434.1亿元,农业贷款为13208.19亿元,占5.52%,乡镇企业贷款8069.22亿元,占2.76%。总体看,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之和逐年下降,尤其是乡镇企业贷款2006年已下降到2.76%。其次,信贷需求满足率低。银监局调查报告显示,近年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不含政策性银行)对约481.5万户自然人发放了贷款,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1.06%,55.71%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其贷款需求未得到满足。最后,与国民经济贡献比,信贷资源配置极度不合理。从农业和乡镇企业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看,2004、2005、2006年农业和乡镇企业分别用10.49%、10.05%、8.62%的贷款创造了45%、48%、50%左右的GDP,充分表明了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
2、信贷资金投向结构及期限结构失衡
当前农村信贷供给大部分以小额贷款为主(5000元以下),大额贷款受到严格限制,资金支持多局限于传统小农生产,难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第二、三产业发展等规模资金需求;贷款期限以短期或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中长期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比重过小。授信额度小、贷款期限过短,使得中长期项目所需资金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影响了对结构调整项目的支持力度。
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调
发达国家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一般为3:7,我国此比例约为1:9,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凋,导致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业。受企业发债条件、改制及上市成本限制,乡镇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利用债券市场、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渠道不畅通。我国目前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来的只有近五十家。已经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盈利能力普遍低,净资产收益率往往达不到再融资的条件,上市后所募集的资金也多转入非农领域。
二、农村金融功能缺陷的根源
1、农村金融组织供给不足
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农村邮政储蓄所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当前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但真正为农村提供资金的金融组织却非常有限。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1998年被确定为专事粮棉统销统购的机构,业务结构基本不对一般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是唯一遍及中国县乡的金融机构,2006年底改革前,只提供储蓄、汇兑等基本金融服务,不提供贷款业务,现在也只是在部分省市尝试小额信贷;农业银行的涉农贷款主要面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很少面向农户;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受史上政策调整、吸储能力、业务拓展能力及未形成金融网络所限,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难以得到保障;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的农业保险任务因缺乏政策补贴支持和出现亏损,不得不收缩范围,从而减少了农民受灾后的资金供给。
2、农村金融组织资金来源单一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主要依靠农村居民的储蓄存款,农户储蓄存款占农村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85%-95%。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导致了金融机构储源减少,增量不足。农户储蓄存款增长额占全国储蓄存款增长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31.85%下降到2004年的20.96%。笔者认为影响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原因有三:其一,受利率低、存取成本高及金融机构向农户吸储积极性不高影响,导致通过扩大农户储蓄存款额来扩充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给途径不畅;其二,邮政储蓄存款影响当地可贷资金投入,邮政储蓄只存不贷无任何风险,且有人民银行利息收入,吸储积极性高,分流了大量农村储蓄资源,尽管从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力图促进邮政储蓄资金直接和间接地回流农村领域,但是,两年多的实践并没有带来政府意图的实现;其三,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贷资金融通,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存贷款仍然是储蓄――投资转化的主渠道,农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购买其他类型金融产品实现财富增值的渠道不多,问接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储备。另外,大多数农信社只开展了债券分销、现券买卖业务,不能作为独立法人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造成拓展信贷资金来源有限。
3、信息不对称与有效抵押品稀缺引致信贷缺口
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没有真正建立比较正规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生活消费开支与生产经营支出往往未真正分开,不能及时给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各种反映企业资金状况的真实信息,从而使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特别慎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为保障自身安全,只能要求农户和乡镇企业提供足值的抵押品,以求得实质性的风险保障。而抵押品是否足值、是否有效,依赖于法律框架和抵押品二级市场的发达程度。当前银行普遍接受的抵押品仅限于二级市场比较发达、价格比较稳定、可控性较强的土地、房产,但是,从农户及乡镇企业经营特点看,往往缺少足值的不动产作为抵押品,导致农户和乡镇企业融资的困难。
4、农村金融机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是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良性循环的有效保证,它能够在损失实际发生后及时给予补偿,减少风险的积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农村金融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风险予以合理补偿。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有限,大量支农贷款、农业保险等金融业务得不到贴息和补偿,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担保制度也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被迫承担着部分支农的重任,由此产生的经营风险不可避免地传递给了农村金融机构。
5、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不断恶化
银行的基本特征是以较低的资本金来运营大量的负债,没有社会信用的支持就寸步难行,而信用缺失是当前农户和乡镇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集中表现为: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对信用债务漠然置之,想方设法赖债不还;乡镇企业借改制之机,人为逃废债务,严重侵害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法律体系不够健全,金融债权难以保全;缺乏农户和农村企业信用信息的征信系统,获取贷方有效信息难。这些问题造成农村金融信用环境日益恶化,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6、债券市场和证券市场融资渠道不畅
根据1993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我国企业发行债券,必须在发行债券前一申报发行计划,由人民银行省级分行与同级计委审核。然后报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计委,由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计委综合平衡后提出企业债券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而后下达执行。国家实际上对企业债券市场采取了以额度控制为特征的计划管制及行政管理,只允许企业债券融资在信贷计划所允许的范围内发展。在这种“额度”加“审批”发行方式下,企业债券的发债主体明显向中央直属的大型企业和一些行业性垄断企业倾斜,农村企业难以利用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我国证券市场起步也较晚,受改制及上市条件、上市成本限制,乡镇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利用证券市场募集资金渠道不畅通。
三、农村金融功能缺陷的化解途径
1、调整涉农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
第一,强化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的主体地位。一是将其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剥离给农业发展银行,在剥离之后可以转为代理业务;二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小额信用贷款额度,继续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具有特色的业务;三是加快解决结算渠道不畅的问题,提高信用社自身融资的能力。第二,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把业务拓展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交通、能源、环保等)、农业开发、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公益事业等项目的融资上。还可考虑把财政性支农资金和国家农业扶贫资金委托农业发展银行投放和管理。第三,发挥农业银行商业性信贷资金的优势。对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要作出适当调整,在按照商业化经营原则的基础上,对县域经济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尤其是对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企业化等的发展和经营提供贷款业务,基层农业银行耍回归支农领域,明确其支农职责,重点支持依托农业的龙头企业、基地、农贸市场和农村工业化建设等大额信贷资金需求。第四,完善农村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宣传和推广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多渠道回流农村,并从制度安排、风险防范、人员配置等多方面保证其健康发展。第五,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可以考虑把农业保险作为公共金融产品供给,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2、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首先,扶植农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加速其上市步伐,解决资本金瓶颈问题,建立区域小额资本市场,为尚达不到上市资格的企业融通资金开创渠道,允许优秀的农村企业独立发行企业债券,增强其直接融资能力;其次,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为农民和乡镇企业购买金融产品实现财富增值提供多种选择;再次,掌握农村金融实际需求,提供农户和乡镇企业供给和需求相对应的信贷结构和信贷期限,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期限,合理把握信贷投人和回收时机,避免产生不良资产;最后,推荐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拓展信贷资金来源。
3、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
一是鼓励建立专业涉农信用担保体系,组建商业性和政策性担保机构,重点解决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同时构建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分散支农贷款的风险。发展农业保险业务,提高农民应对风险市场的能力,可采取政府扶持、农民互助合作、多方投资入股、各金融机构联合以及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农业、农村保险与再保险体系,使农业、农村和农民在遭受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生产经营。二是积极探索农村融资和信贷担保抵押新途径。探索试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融资方式,如允许农民将承包的土地使用权用作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融资,把土地使用权租赁和转让给其他投资者,或作为投资资产与其他投资者进行合作。引导和鼓励现有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业务向农村延伸,加强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4、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重视搜集农户和乡镇企业信誉、道德品质等软信息,建立农户和乡镇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加强信用乡、信用村和信用户、信用企业评定工作,为增加信用贷款创造条件,加快社会信用信息方面的立法,建立覆盖全国农村的征信体系和网络化的征信数据库,以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监督奖惩制度,实行长期综合治理。
责任编辑:孙立冰
第三篇:拓展领域完善功能全面推进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
拓展领域完善功能全面推进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
**市纪委监察局
近年来,**市以“为民、利民、便民”为出发点,着力构建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县(区)行政服务中心、乡镇(办)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组成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有效促进了政务公开和服务政府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整合资源,构建服务网络
一是信息化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按照“高起点、全覆盖、有特色”的建设模式,建立了“一网站三系统”,即**市行政服务网站、网上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将市直43个行政审批部门,251个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通过网络将所有行政审批部门连接在一起,打造了集网上公开、网上审批、网上服务和网上监察于一体的网上行政服务和政务公开平台,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的在线办理、全程监督。按照便民高效和建筑面积与功能布局匹配原则,设立了行政审批、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劳动保障服务等13个服务大厅,在大厅配备了大屏幕显示器、查询触摸屏、投诉器等电子设施设备,提高了行政服务的科技水平。
二是标准化建设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区)按照规范化要求,不断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在场地外观、标牌标识、窗口设置、功能区划等方面实施标准化建设。服务大厅统一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公示了办事流程图,印制了服务指南,制定了管理制度,统一了服务规范,保证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五落实。三是规范化建设乡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不增加编制、不大拆大建、不加重基层负担的原则,立足乡镇现有资源,对乡镇政府和基层站所办公场所进行有效整合,科学利用。在有条件改建、扩建便民服务大厅的乡镇,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大厅,七站八所进入大厅办公,形成规范高效的便民服务中心;在不适合改建大厅的乡镇,统一规划、调整办公场所,七站八所按照工作需要进行搬迁,实现统一集中办公,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便民服务区,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全市共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35个,便民服务区50个,改建面积1.5万平方米,为便民服务工作构建了有效平台。
四是一村一策设立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统一推进,不新增村级债务的原则,村(社区)以村(居)委会办公地点为依托,在各村(社区)设置便民服务室,选拔2998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代办员,以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村组干部为主体,为群众实行免费代办,并积极为辖区群众提供证件办理代理、计划生育、居家养老、健身娱乐、治安防卫、卫生管理等便民服务。
二、拓展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主动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困难。树立“干部就是服务”、“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推动干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在市县两级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重大项目全程代办、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办法,采取“上门办、约办、协办、联办、督办”等多种服务方式,形成长效机制。在乡镇、村(社区)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由乡镇包村干部为代办员、村干部为协办员,在村里可以办成的事,直接在村里办;乡镇职权范围内的事,由代办员代理办;必须本人签字或认可的事,由代办员引领当事人办,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
二是创新载体,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招投标。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全程监察”的模式,大力推进网上审批。目前,我市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已覆盖市本级和6县区所有246个行政审批部门、1503项行政审批事项,视频监控覆盖市县乡131个公共服务大厅和30个乡镇便民服务站,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联网。所有审批事项网上公开,网上办理,办理结果网上公布,审批过程全程监控。2010年全市累计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09174件,办结105948件,办结率为97%,发现和纠正行政审批事项环节及整体超时105件(次),有效促进了全市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和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提高。我市还率先在全省研发启动了工程建设电子招投标系统,以互联网为平台,以计算机自动评审为核心,实现了网上招标、网上投标、网上开标,构建了规范、统一的阳光招投标平台。该系统运行以来,已有117项工程进行了电子招投标,参与投标竞争的企业比过去平均增加了2倍,中标价相对于标底平均下浮15%左右,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探索了一条科技防腐的新途径。
三是延伸服务,充分发挥便民富民作用。拓展帮民致富功能。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支农工作队,开设支农服务电话,开展农业技术、小额贷款、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劳务信息和市场信息,帮助群众创业致富。拓展畅通民意功能。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着力向收集社情民意、解决信访问题等方面拓展,使便民服务成为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拓展预防腐败功能。把权力运行与电子监察、乡镇(办)“三资”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一同建设、一同规范、一同提高,切实加强公共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将各项权力运行置于阳光监督之下,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健全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将其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进行推动。市纪委监察局强化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顺利发展。各县(区)党委政府从政策、资金、办公设施等方面,为全面推进便民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各乡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实施,做到认识、项目、人员、运转、监督、考评“六到位”。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组织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协调、职能部门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强化督导检查,以“效能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对全市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保障便民服务工作高效运行。实施电子监察,将市县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向乡镇(办)延伸,随时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进行监控,对违纪行为及时警示纠正,以科技手段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设立投诉电话和举报信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格绩效考核,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奖优罚劣的责任追究机制,有效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我市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规范化、制度化的有效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方便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等措施,解决了群众办事“跑路多,办事难”的问题,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畅通诉求渠道,改善干群关系。四级便民服务网络的建立,搭建了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群众的要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反映,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回应和解决,有力地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改善了干群关系。三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能力。去年以来,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近59万多件,办结率99.9%,提前办结率85%,群众满意率97%以上。
第四篇:对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作者:侯 青 周建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4期
[摘 要]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金融、经济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调研
近来年,农村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不足、资金严重短缺、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较突出,制约着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不足
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表现在: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适应农村金融需求,贷
款条件苛刻,贷款品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贷款额度、期限与农民生产消费实际脱节;农村资金流失严重,信贷投入较少;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通过系统上存、资金拆借等方式将大量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或非农领域,农村金融抑制问题较突出;农村金融业务品种单一,服务手段严重滞后,农村支付结算环境落后;农业保险产品发展滞后,农业保险规模小、参保少、理赔难问题较突出。
农村金融市场制度约束不到位。农村金融市场是弱质市场,其规模效益低于城市金融,因而盈利能力偏低。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势必形成农村资金外流,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变不到位。部分农村金融机构思想观念落后,仍然沿袭“等客上门”的传统做法,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危机感和客户至上的理念,缺乏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意识,不能积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大力加强市场营销、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政策扶持不到位。农业是弱质产业,投入多、产出少,周期长,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低,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高、收益低,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难以实现高水平的均衡。因此,在扩大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必须依赖外部力量的扶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对农村金融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风险予以合理补偿。
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不到位。农村金融服务对象是众多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和大量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对象数量多,地域分散,这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户和农村企业信用信息还没有纳入征信系统,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必须花费大量的信息费用搜集农户信息,农村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必然阻碍农村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强化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制度约束和政策引导。依靠法律强制和政策引导推动建立农村信贷稳定增长机制,依托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立金融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制度、规则。同时,充分重视财政在激励需求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出台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村。
完善功能,整合力量,充分发挥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杠杆作用。基层人民银行要通过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完善对农村金融的再贷款支持,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经济领域。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变农村金融现状,增加低息支农再贷款,加大支农投入量,加强对再贷款投向和使用效果的考核,确保农户贷款稳步增加,支农功能稳步增强。
农村金融机构要转换经营机制,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增强“三农”服务意识,在加强贷款营销、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和降低贷款利率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业务,创新授信和抵押担保贷款管理制度,提高贷款效率。大力开展住房信贷、教育信贷等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创新开发新业务、新产品,逐步推广农民工银行卡、商业汇票、理财、投资咨询等业务,改进和创新支付结算渠道,加快电子化建设,更大范围的满足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
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信用贷款。针对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农户缺乏抵押品的现实,应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重视搜集农户信誉、道德品质等信息,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
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加大对农业保险业务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发展农村保险,提高农村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在发展政策性保险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商业保险、合作互助保险,充分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通过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改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提高农村整体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