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19:1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

第一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

农办机〔2009〕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化人才队 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我部决定利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现就2009年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但现有的农机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培养农业机械化人才,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对于保障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服务“三农”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二、明确目标任务

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任务是: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建设三支保障有力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思想坚定、思路明确、决策科学、作风正派、执行政策有力、组织管理有方的农机管理人才队伍,保障国家惠农政策在农业机械化系统的高效贯彻执行。二是建设一支能够结合实际、学风优良、技术过硬、支撑有力、指导有方的技术人才队伍,保障先进实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的快速普及应用。三是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会操作、善经营、能致富、保安全的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保障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009年培训目标是:在开展全面培训的基础上,对骨干人才重点培训,全国10%以上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人员接受培训,全国共培训农业机械化人才500万人次,其中培训新购机农民100万人次,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机械化人才结构。

三、突出工作重点

一是精心组织好全国性培训工作。我部将结合重点工作和重点技术推广项目,组织好全国性的保护性耕作、水稻育插秧、部级推广鉴定、农机维修、安全监理、质量投诉、农机认证、科技攻关和农机化信息等培训活动,培训2000人次,具体由我部及相关事业单位承担。各地要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并结合实

际做好本地区重点工作和重点推广技术的培训工作,培训人员总数要比去年增长10%以上。

二是深入开展农机管理人员培训。针对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的需要,深入开展对各级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全年培训农机管理人员10万人次,培训对象以乡级以上农机管理人员为主,培训内容重点是国家惠农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购机补贴管理办法等内容。由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三是加快农机技术人员培训步伐。针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的需要,加快对农机科研推广等技术人员的培训步伐。全年培训农机技术人员80万人次,培训对象为农机科研、推广、监理、鉴定、教育培训等人员,培训内容是结合当前重点推广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试验鉴定技术及安全监理技术等内容。由各级农机科研、推广、鉴定、监理、培训机构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四是加大农机作业服务人员培训力度。针对快速增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对驾驶操作维修技能的迫切需求,加大农机驾驶、维修等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目标400万人次,其中培训新购机农民100万人次,培训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2009年购买新农机的农民,内容侧重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内容,同时结合技术推广项目,培训重点推广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由各级农机推广、农机校、农机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实施。

五是稳步推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针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需要,加大对农机实用技能人才的培训开发力度。培训考核农机职业技能人员10万人次以上,培训对象为从事农机生产维修服务的农民工和技术员等,培训内容是实用农机驾驶、操作、维修、经营等知识和技术。由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和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站具体实施。

四、创新培训形式

各级农机部门要立足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大胆探索农机培训新形式和新方法。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好国家面向农民的培训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项目,创造培训机会,搞活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要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在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下,采取事企联合、校企联动等方式,鼓励相关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等团体共同参与培训活动。要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创新培训方法,做到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加培训学习。

五、认真制定方案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工作内容和进度,落实责任,按照总体目标落实好培训任务。请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农机管理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和农机监理总站等单位将本地区、本单位全年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方案于4月底前报送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方案要具体,并写明季度工作进度。各省(区、市)农机管理部门和

各单位要将具体进展情况和全年的工作总结分别于每季度的上旬和年底前报送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六、切实加强领导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把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作为一项为农民办的实事抓好抓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任务,争取经费投入。要充分发挥各农机化学校、农机推广、鉴定、监理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主体作用,加强对推广和培训机构的扶持,利用地方资金,探索对培训用机具进行补贴的方式和方法。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体、技能竞赛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行业和社会宣传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作用和成效,扩大影响力和认知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农业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九日

第二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201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201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农办机〔20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

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自2009启动以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提高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我部制定了《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2011年工作方案》,现予印发。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2011年工作方案

二○一一年一月

附件:

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2011年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深入开展,制定2011年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将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作为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切实推进教育培训大行动深入开展,总体要求是:以农机手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机化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培训;以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农机化新技术为重点,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时效性,突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以县以下基层培训为重点,加强示范性培训引导,创新培训方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和技能竞赛活动;以农机化主管部门、农机培训学校、农机化技术推广、鉴定、监理机构为主体,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优化教育培训队伍,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充分调动农机生产企业等开展农机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加大农机培训投入力度,加强培训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培训目标

2011年计划培训农机化管理、科技和实用人才550万人次以上。其中:培训农机化管理人员20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机化科技人员80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机操作、维修等人员450万人次以上,其中培训新购机农民100万人次以上,职业技能鉴定15万人以上。全国各省(区、市)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任务见附表。

三、重点工作

(一)积极开展农机化管理和科技人员培训。培训对象为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从事农机科研、鉴定、推广、监理、教育培训工作的科技人员,重点加强县乡基层农机化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培训内容重点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三农”工作方针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政策、“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制度、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特别是薄弱环节农机农艺技术等。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农机化管理和科技人员思想政治水平和廉政意识,提高政策执行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农机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基层技术推广人员技术推广能力和服务意识。我部农机化管理司将配合人事司举办全国100个县农机局长培训班。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机化管理和科技人员培训工作。

(二)切实组织好主要农时重点技术专项培训活动。农业部将在重点季节举办培训示范活动,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以及水稻育插秧、玉米机收等重点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结合农机安全监理、农机鉴定等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技术和工作培训班。各省区市要在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农时季节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举办好培训示范班或现场演示会。专项培训内容要注重适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基层的专项培训工作要突出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性,采取电视讲座、举办专题培训班、现场演示、以老带新、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注重培训效果。

(三)认真抓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我部将继续把配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做好100万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作为2011年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我部做好相关工作,落实分解的培训任务。要通过培训提高新购机农民操作使用水平和对农机化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使其不仅会使用新机具,还要获得效益,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增收致富。

(四)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提高农机手驾驶操作技能,并严格要求农机操作人员取得法定证件。要将提高机手持证率、机车上牌率和检审率作为农机化目标管理和考核的内容,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五)加大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力度。密切与有关部门合作,围绕农业人才和农机化发展的中心工作,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农机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促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与农机维修、安全监理、技术推广等培训工作的结合,加大农机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

(六)广泛开展“政企联动”培训活动。鼓励和充分发挥农机企业的积极性,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场所开展农机培训。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加大政企联动、事企联动或企校共建的力度。我部2011年将举办4期全国性“政企联动”农机修理工及师资人员培训班。

(七)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在近两年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密切部门联合与合作,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扩大培训规模。要按照阳光工程培训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培训组织实施工作,并加强与专项技术培训、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等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让更多农民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八)举办全国农机技能竞赛活动。2011年是我部实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第三年,我部拟在总结2010年华东区农机修理技能竞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举办全国农机技能竞赛活动,检验农机化教育培训教育大行动成果,竞赛方案另行制定。各省区市要积极配合全国竞赛活动,组织本省区市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激发农机人员学技能、用技能、爱技能、比技能的热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优化农机化专业人才队伍,是各级农机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体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需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纳入重要日程,加强领导,抓出成效,抓出亮点。

(二)加强部门配合,积极争取支持。要加强与当地农业、科教等部门的配合,争取支持,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加强与阳光工程培训主管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将农机培训机构纳入阳光工程培训资质单位。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积极争取有关项目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机驾驶培训机构、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农机化学校的扶持,不断完善农机化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及各项专题活动的宣传报导,促进培训工作健康发展。广泛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宣传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先进典型、工作成效、发挥的作用等,努力营造有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在认真总结近两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全国培训大行动工作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培训目标和八项重点工作,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请各省区市于2011年2月28日前将实施方案报送我部农机化司,并按季度报送培训工作进度,11月30日前报送工作总结。

联系人: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技教育处 李庆东

第三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蔬菜水果产销情况调度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蔬菜水果产销情况调度的通知

发布单位:农业部种植

发布日期:2010-02-21 10:35 关键词:

业管理司

为了及时掌握蔬菜、水果产销动态情况,科学研判供需形势,加强行业管理和生产指导,我部决定将蔬菜、水果产销情况纳入农情调度统计项目的组成部分(批准文号为国统制[2009]96号),并于2010年2月1日起开展蔬菜、水果产销情况调度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计对象和范围

统计对象和范围为全社会口径。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所辖行政区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在内的全部蔬菜、水果生产。

二、调度种类

对全国蔬菜、水果的主要品种进行调度。蔬菜重点调度大白菜、普通白菜、结球甘蓝、萝卜、胡萝卜、黄瓜、番茄、辣椒、菜豆、豇豆、菠菜、芹菜、大葱、韭菜、大蒜,水果重点调度苹果、柑橘、梨、桃、葡萄、香蕉、荔枝。

三、调度时间

蔬菜产销情况(表1)以月为单位,每月底调度一次,蔬菜种植意向(表2)每年1月底和7月底分别填报一次。水果生产情况(表3)以月为单位,当月进入生产季的树种,每月底调度一次,年末调度一次全年数据。

四、主要指标

调度的主要指标包括播种面积、总产量、上市量、外销量、设施面积等,具体指标见调度表。

五、数据采集调度流程

所调度的数据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蔬菜、水果生产管理机构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采集,汇总整理后提交给县级农情机构,通过农情调度系统逐级上报。蔬菜、水果生产管理机构(如蔬菜办、果业局等)已经建立比较完善调度体系的省(区、市),可由县级蔬菜、水果生产管理机构通过已有的调度系统逐级上报,由省级蔬菜、水果生产管理机构通过农情调度系统报送农业部。县级以上(包括县级)调度机构在上报数据前要同本级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会商,确保产销形势判断趋势一致、数据相近。

附件:

1、表1-主要蔬菜的产销情况调度表

2、表2-蔬菜种植意向调查表

3、表3-主要水果生产情况统计表

4、指标解释

第四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场)考核验收的通知

农办质[201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地域整建制推进进程,及时总结各地在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我部决定对2006年至2010年下达的全国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进行集中考核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验收范围

2006年至2010年农业部批准创建的50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具体创建项目名单见附件1。

二、考核验收依据

主要依据《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申报指南》和各示范县(场)创建方案,对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考核验收规范》(见附件2)进行考核验收。

三、考核验收方式

重点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创建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标准集成转化与培训、核心示范区建设、示范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形成验收结论。考核验收评价表见附件3。

由业务对口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示范县(场)自查的基础上,具体组织本地区、本行业的示范县(场)考核验收工作。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在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委托检查组进行核查。各示范项目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2011年9月20日前按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考核验收规范》完成自查,形成自查报告,并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向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10月15日前,组成考核验收组,通过情况汇报、资料审查、现场检查、考核评定、座谈交流等方式,填写考核验收评价表,形成考核验收报告,完成本地区、本行业的示范县(场)考核验收工作,并于2011年10月20日前将本地区、本行业考核验收报告和各示范县(场)的全套考核验收材料报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将组成检查组对省级验收情况进行核查。

凡考核验收“通过”的示范县(场),以农业部名义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区、场)称号,颁发牌匾和证书。考核验收“不通过”的或未向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考核验收的示范县(市、区、场),保留1年创建资格,复查仍为“不通过”或仍未申请考核验收的,不再受理考核验收申请,取消示范县(市、区、场)创建资格。

四、考核验收相关要求 考核验收工作由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统一组织,具体的考核验收技术性工作委托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本行业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创建的考核验收工作。各示范县(场)和县级以上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时完成本次考核验收工作。

在示范县(场)考核验收过程中,要认真总结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的典型经验,仔细查找问题,研究提出下一步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对策措施和建议。考核验收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或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联系。

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联系人薛志红,电话:(010)59192322,传真:(010)59193315,电子邮箱:scszlc@agri.gov.cn;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联系人李建军,电话:(010)59199663,传真:(010)59199664,电子邮箱:kaifa@agri.gov.cn。

附件:1.2006-2010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名单

2.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考核验收规范

3.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考核验收评价表

4.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考核验收结果汇总表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第五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渔港和航标核查工作的通知

附件3:

填表说明

一、关于《沿海渔业港口核查登记表》的填写说明 1.渔港名称:经公布或批准的渔港名称;未经公布或批准的渔港,名称按地方习惯叫法填写;

2.渔港所在地:渔港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乡(镇);

3.渔港位置:渔港中心位置,以经纬度(度、分)表示; 4.港口等级:按部或省评定的等级,未评级的填“未评级”;

5.累计总投资:建港投资和历次扩建改建投资的总和; 6.建港时间:按第一期工程实际开工、完工时间填写; 7.建港投资:第一期工程的投资额;

8.改扩建维修时间:按最后一次改扩建开工、完工时间填写;

9.改扩建投资总额:除第一期工程投资外,按历次改扩建总投资额填写,含较大规模的维修资金;

10.国家投资:指来自国家部委的中央财政投资; 11.地方投资:指来自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投资; 12.其它投资:指上述投资以外的其他社会资金; 13.港区面积:按港章或渔港规划图划定的面积分水域、陆域填写。综合性港口按渔监部门管辖的港区面积填写。内港池指防浪堤以内的渔港水域。外港池:除内港池以外的其它渔港水域。码头包括高桩、顺岸、浮码头及重力式码头等;

14.港区养殖:按实际养殖占用的水域面积填写; 15.锚地面积:指可供船舶锚泊的港池面积; 16.锚地水深:指最低潮时的最大和平均水深; 17.航道:指进出港池的通道水域;航道长、宽指可通行本港船舶水域的长度和宽度;航道平均水深、最大水深、最小水深指最低潮时的平均、最大、最小水深。航道长、宽指平均潮位时的长、宽;

18.回淤程度:指建港至今港池平均每年回淤程度,单位“米/年”。按回淤程度最严重的地方计算;

19.避风能力:指本港渔船可安全抵抗强风和台风的最大风力。一般指在保证安全条件下的避风等级;

20.潮差:指大潮高潮位与低潮潮位的差距; 21.航道走向:按进港主方向和正北方向的夹角填写,以度数表示;

22.港口朝向:指港池中心朝向出港口的方向,用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八个方位表示;

23.内、外港池容纳船数:根据船舶正常停泊的最大数量填写;

24.码头长度:按所有可停靠船舶的码头的总长度。码头水深按低潮时的平均和最大水深填写;

25.港池清污:指是否有清污船或人工进行港池清污; 26.污水处理设施:指陆域生产、生活污水是否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才排进港池,如是,选择“是”,如否,选择“否”;如无污水处理设施,不用填;

27.防波堤:长度按现有实际填写,宽度按防波堤堤顶宽度填写,结构指“斜坡、直立、半直立、透空式等”或其他;

28.障碍物:指影响船舶进出港及锚泊的障碍物,如礁石、沉船、桩柱等。如有多种障碍物,填主要障碍物名称;

29.消防设备:按现有可使用的消防设备分类填写。“其他”栏填灭火器的数量;

30.日补给量:按每天的最大供应能力填写。日供水(油、冰)量包括码头和水(油、冰)船的补给;

31.一次最大补给量:按一次最大补给贮藏量填写; 32.年吞吐量:指本港一年供水、供油、供冰、水产品起卸及货物补给的总量;

33.年维修能力:指一年可进行小修以上的渔船总吨位数,以“吨”表示;

34.年进出港船数:以年签证统计,每船进出港一次,船数为“1”;

35.水产品年加工量:指经过加工的水产品总量,如鱼干、鱼糜、鱼罐头、鱼油、鱼粉等,不包括冷冻鱼产品;

36.通讯:指甚高频或单边带。两种设备都有则填“都有”; 37.供电:指本港生产、生活用电是否正常; 38.监控:指渔港港区安装的视频监控装置数量; 39.渔港收费:指渔港管理或经营者设立的渔船停泊靠泊费、水产品交易费、港务费等费用,有则填写“有”,无则填写“无”,不用填写具体数额。还有其他收费项目的,在情况说明中补充;

40.本港船舶:指在本港登记的船舶和当地船舶数量,其它渔船包括养殖船、辅助船等;

41.外港船舶:指本港以外船舶一天进港最多的数量。42.建港立项:指批准渔港建设的机关,未批准立项的不填;

43.港章批准机关:指批准颁布渔港港章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没有港章的不填;

44.农业部公布时间、文号:指经农业部公布认可的时间和文号,未经认可的不填;

45.港界港碑:有明确港界的填“有”,没有明确港界的填“无”;已立港碑的填“已立”,未立港碑的填“未立”;

46.监督机构:指驻地在渔港的渔港监督机构,名称填写经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单位全称;如没有渔港监督机构进驻,则填“无”;人员、办公场所、执法船、艇、车按现有实际数填写;

47.所有权:所有权明确的,分别照实填写国家、集体或个人所有,并写明行使所有权的具体单位或个人(如***海洋与渔业局、地方人民政府、村集体、公司或个人)。所有权不明确的,填写“不明”,并在情况说明中说明渔港的土地 所有权情况、渔港建设的投资主体情况及所占比例等;

48.管理权:指渔港港务管理权,是由哪个单位管理,如渔港监督机构、渔港管理所、渔港管理公司等;

49.经营权:指渔港及其设施的经营权。统一经营的,填写经营者名称或姓名;分类经营的,填写分类经营;

50.情况说明:本表所填项目需要另外说明的情况;经农业部公布的渔港情况发生变化或核查时渔港正在建设中等情况;

51.问题与建议:指渔港在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今后如何加强渔港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建议。

二、关于《沿海渔业航标核查登记表》的填写说明 1.航标名称:渔业航标的中文全称;

2.所在地:航标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名称,明确到渔港; 3.地理位置:航标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4.位置属性:按航标所在位置划分的具体类型,包括港内、航道、港外、其它等;

5.航标种类:按设置形态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划分的航标的具体种类,包括灯塔、灯桩、立标、灯船、灯浮标、其它浮标、其它等;

6.信号类别:按信号传播方式不同划分的航标的具体种类,包括视觉渔业航标、无线电导航设施和音响渔业航标;

7.航标状态:航标的具体工作状况,如正常、故障、损毁、撤除、移位、丢失、建设中等; 8.灯光射程:在水平能见度为10 海里的均匀大气环境条件下的灯光射程;

9.灯光中心高度:灯光中心或灯光焦面与灯光所在地平均大潮高潮面之间的距离;

10.基本构造:渔业航标的主体结构、所用材料等; 11.能源类型:航标正常工作所使用的能源的具体种类。如无能源、太阳能、岸电、蓄电池、干电池组、其它能源等;

12.建成时间:航标建设完成的具体日期; 13.建设费用:航标建设所花费用;

14.年维护费用:每年用于维持航标正常工作所需能源、配件、修理、人工等各项费用之和;

15.管理单位:负责航标日常维护保养、修理和其它管理工作的单位名称;

16.备注:本表所填项目需要另外说明的情况;若信号类别为视觉渔业航标,填写除上述项外其他未列项内容;若信号类别为音响渔业航标,备注中应注明航标的具体类型(如雾钟、雾锣、雾哨、雾角、低音雾角、雾笛、爆音雾号、雾炮等)、工作方式以及能反映音响渔业航标特性的其它信息;若信号类别为无线电航标,备注中应注明航标的具体类型(如无线电信标、雷达反射器、雷达航标、信号发射台等)、导航作用距离、工作频率以及能反映无线电渔业航标特性的其它信息。

下载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