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情况介绍(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19:3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情况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情况介绍》。

第一篇: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情况介绍

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实验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介绍

“落实科学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作者:吉林省民政厅时间:2009-2-11来源:阅读量:59次

吉林省辖9个市(州),1个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621个乡(镇),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08万,其中农业人口占47.7%,共有9306个行政村。民政部在全国启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后,我们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国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也是继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之后,民政工作的又一重大具有战略性和方向性的工作。抓好这项工作,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把这项工作作为全省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大力气推进。

一是由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有序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发展

为有力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年初,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对全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提出2008年全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试点,2009起逐步扩大规模,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了“试验典型、探索功能、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开展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保障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民政厅积极行动,先后向民政部申请两批共14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实验面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23%,覆盖全省9个市、州。长春市五个城区全部是实验区,形成全市整体推进的格局。为加强指导,民政厅及时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实验工作进展过程中,我厅几次召开调度会,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实验工作。在年初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又将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作出部署。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已经纳入我厅向省政府承诺的年终绩效考评的重点工作责任制当中。同时我厅还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从去年开始,陆续组织6批总计70人次参加民政部举办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民政厅还创办了“城乡社区”简报,及时刊登省内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在省里统一部署下,各实验县(市、区)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普遍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纳入年度责任考核体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及时出台试点工作的方案,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思路及规划目标。各实验县(市、区)采取“走出去学”的办法,累计培训业务骨干800余人,有效保证了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大力加强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最迫切的问题

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状况,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后,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把设施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大力解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在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每个试点村要依托村部建设,建成一个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同时要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这一要求,各实验县(市、区)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列支、部门扶持、社会捐助、社区结对、资源利用等方式,实验工作开展以来,各实验单位就投入8000多万元,新建改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18个,全省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平均面积在300平米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0平米以上,并建设

了一定面积的室外活动场地和设施,有效改善了村级社区服务场所匮乏的状况,为开展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搭建了平台。各实验县(市、区)还围绕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饮水、能源、物资供应、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困难,广泛实施了“四通”、“三改”、“三化”工程(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主街路“硬化、亮化、绿化”)。有的地方还建设了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利用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长春市各实验区在设施和环境改造上的投入总计超过3000万元,公主岭市和扶余县的投入都超过1000万元,桦甸市投入超过600万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加强为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根据农村实际需要探索社区功能,满足农民最迫切的需要

农村社区类型多样,各地差异较大。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农村社区建设绝不能搞成花架子,农村社区定位和功能要符合农村实际,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根据农村现有的体制,我们在将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导模式确定为“一村一社区”基础上,积极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探索社区功能:一是指导实验县(市、区)在功能的设定上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农民需要啥就设立啥。按照这一原则,各实验县(市、区)普遍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服务站、警务室、议事室、农家书屋、台球室、棋牌室等,室外设立了篮球场、秧歌场地、健身路径等。有的社区还设立了大食堂,为农民办红白事提供便利。通过实践看,这些功能的设置深受农民欢迎,起到了聚拢群众、活跃农村文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作用。二是指导各地注重发挥农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在新建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农民协会活动场所,让农村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棋牌协会、志愿者协会等进驻社区,让他们主事,操办活动,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三是提出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要由村带屯,延伸服务。我们把农村社区定位在村一级,但服务不局限在村部所在地,根据东北农村村屯距离较远的状况,我们要求各试点村积极将服务向自然屯延伸。要逐步在离村中心较远的自然屯设立服务网点,建立集农民议事与活动于一体的服务站点或农家大院。目前,桦甸市、扶余县、长春市宽城区及二道区等实验县(市、区)已经开始在部分自然屯设立服务站点。

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开展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以实验县(市、区)的率先发展为统领,以其他县(市、区)的普遍跟进为延伸,我省初步形成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农民通过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感受到了公共服务的温暖。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民政部在我省召开的这次会议为动力,深入总结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针对投入不足、规划不够、力量薄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突破资金瓶颈,注重加强宏观指导和整体规划,推动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实现更大发展,为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福利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桂办发„2016‟23号)和贺州市•关于统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现就深入推进福利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求,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完善自治、政府主导、社会协调”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我镇农村实际,以“六个有”为抓手,大力加强农村幸福社区建设,为打造“生态、美丽、幸福”新福利奠定坚实基础。

二、试点目标

“十三五”期间,以村级党建为指引,以村民自治为基础,以完善管理服务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扶贫攻坚等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一批“六个有”农村示范社区,全面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2016年以花坪村委茅厂屋社区为试点,2017年逐步铺开,力争三年内实现11个村委试点工作全覆盖。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2月—3月)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广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目的和作用,扩大社会影响,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村民积极踊跃参与,为农村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落实督查阶段(2016年4月—11月)

试点村要按照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制定时间进度表,因地制宜制定试点规划,有序推进试点,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各站所要按照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落实责任分工,做好指导、统筹协调,确保该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6年12月)

首先各试点村先自行组织查验,其次镇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指导督查,最后迎接上级验收。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全乡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领导小组

建立由镇人民政府李军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唐雪辉为副组长,各站所与村党支部书记为组员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于镇政务服务中心。

(二)明确职能分工

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相关站所要根据考核细则,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1)党政办指导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2)维稳办指导农村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3)农技站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和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发展;(4)国土村规安监环保所做好农村社区建设政策统筹协调,指导农村社区村庄规划的制定,贯彻落实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施建设标准;

(5)妇联负责村妇联主席培训工作;

(6)文广站负责指导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7)司法所指导农村社区平安建设;(8)社保所指导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是一项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重点工作中。

(二)加强氛围营造。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大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村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激发他们投身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打造和谐农村社区。

(三)加强督查指导。镇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定期组织人员到各试点村检查督导工作,加强对全乡农村社区建设的业务指导,切实帮助各村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圆满完成全乡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附件:福利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福利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 军 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唐雪辉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组 员:杨 军 党政办负责人

邓 媛 镇妇联主席

石新科 农技站站长

唐庆生 国土村规环保安监所所长

杨 顺 司法所所长

廖芳福 社保所负责人

唐月妹 民政办主任

林芳龙 罗丰村党总支部书记 林桂军 花坪村党总支部书记

陀新甫 水头屯村党总支部书记

陈芳勋 福利村党总支部书记

林树权 毛家村党总支部书记

奉得胜 浮田村党总支部书记

盘训强 白竹村党总支部书记

奉吉文 务溪村党总支部书记

唐神文 洞池村党总支部书记

孔祥东 红岩村党总支部书记

徐芳来 香草坪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于福利镇政务服务中心。

第三篇:街道办事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汇报

街道办事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汇报

街道办事处鑫桥小区是20**年在原生态园管理处拆迁还建过程中组建成立的,由原生态园还建区(XX区)、牧业园还建区及电力园还建区(XX区)组成。现小区共有居民2037户,人数5852人(其中常住人口5447人,流动人口405人),其中鑫XX区电力园还建房14栋、牧业园还建房3栋,设计规模为432户,目前入住户口在册人员457人,外来人员207人。自2006年12月鑫桥社区第二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功换届以来,在金银湖街工委、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居委会一班人结合鑫桥社区农民变居民的历史背景和农村变城镇的现实特点,从狠抓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入手,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逐步转变居民观念,积极引导居民开展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群众性活动,极大的推动了金银湖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夯实社区建设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好的社区成员班子就是我们搞好社区建设的基础。因此,金银湖街道办事处在辖区社区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配好一个党支部、选好一个居委会、充分发展民间协会的思路,将组织建设作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基础,有效发挥了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民间协会为补充这一工作机制对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加强支部建设,充分体现党员先进性 截止2007年10月,鑫桥社区共登记党员44人,其中在职党员5人,离退休党员39人,设党小组8个。为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鑫桥社区党支部严格按照“五个好”的目标(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为能切实服务社区单位,倾听群众心声,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为能真正贴近群众,方便快捷地满足群众需求,鑫桥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组建了6个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从老年人陪聊到青少年教育,从社区综合治理到家庭大事小情,对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二)以建设社区大家庭为己任,加强居委会建设,当好居民管家人

1、选好班子。处于由农村变城市这一转型期的鑫桥社区,其居民成分复杂,既有刚刚洗脚上岸的“泥腿子”,也有地区开放开发后,于此处买房居住的高知分子,居民素质参差不齐。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金银湖街道办事处在2006年鑫桥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在考试、考核的基础上,由居民自己做主,投票选举产生自己的当家人,保证了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既有能力,又能体现民意。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运行,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成员班子无论在处理日常事务还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都能时刻做到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实践了他们在竞选时“用真心、真诚回报居民信任”的承诺,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2、健全机构。为优质高效地服务群众,同时充分体现民主,鑫桥社区居委会成立以后,进一步加强了民主自治组织建设,先后完善了五个内设委员会,明确其职责,选举产生了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根据需要,重新划定居民小组,选举产生了5个居民小组长以及19个楼栋长,实现了社区服务网络在辖区内的全覆盖。

3、加强培训。为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居民的能力,自2006年12月社区居委会成功换届以来,金银湖街道办事处先后多次组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赴常青花园、百步亭学习社区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模式,同时,分批次参加了市、区两级组织的各级各类业务培训,使社区工作人员在理论知识上得以不断丰富、不断充实,并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服务居民的实践中去。

(三)以社区共驻共建为要求,扶持和发展社区民间志愿者协会,实现“我驻社区、我建设区”

根据《金银湖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关于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指导、部门配合、社区主办、协会协助、群众参与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的精神,鑫桥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下,广泛动员,成立了一批以社区居民代表、党员积极分子、热心社区建设的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协会,包括以扶贫、帮困,携老、扶幼为目的的社区互助协会;以实现社区洁、亮、美为目的的卫生环境监督协会;以促进邻里和谐、维护居民合法权利为目的的民间纠纷调解及法律援助协会;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体活动,增进居民情感为目的的社区文体活动协会;以增强居民安全感,促进社区祥和、稳定为目的的社区治安联防协会;以实现社区居民共同富裕、社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为目的的社区公益事业协会。作为居委会工作的有力补充,我们深信,各个志愿者协会必将有力推动社区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完善各项制度,有力保障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区有效实现自治、充分体现民主,需要两个机制的紧密结合,一是群众的监督机制,二是制度的制约机制。鉴于此,鑫桥社区居委会在接受社区广大居民监督的同时,从社区工作制度以及居民自治制度两个方面不断加以完善,为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居民自治制度。鑫桥社区制定的居民自治制度包括《鑫桥社区居民自治章程》、《鑫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例会制度》、《鑫桥社区居务公开制度》、《鑫桥社区居民公约》等,各种类型的章程、制度或公约从居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与义务、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社区居委会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居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方式、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各面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说明,其中《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经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向全体居民予以公布。

(二)社区工作制度。鑫桥社区制定的社区工作制度包括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居委会工作职责、居委会主任工作职责、居委各内设委员会工作职责等,通过各项制度的制定,为居委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居民监督居委会工作、检验居委会工作提供了一个参考的依据。

三、真抓实干出成绩,居民从社区建设中得实惠

(一)加大投入,改善环境,提升硬件设施水平

自2006年12月以来,金银湖街道办事处先后投入24万余元,用于建设鑫桥社区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室、电脑学习室、文化广场以及群众性健身器材的设置,目前,鑫桥社区拥有能容纳200余人开会的多功能活动室一间,阅览室一间,藏书800余册,电脑学习室一间,可供上网学习的电脑5台,可供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文化广场一个,供居民休闲健身的大型健身广场两个,健身器材35件,极大的满足了社区群众学习、健身和娱乐的需要。

2007年7月,按照上级民政部门的工作安排,金银湖街办投资14万余元,对鑫桥社区的楼牌、门牌进行了统一的规范的更换,经更换后的楼牌、门牌样式更为美观、标志更为醒目、标识更为清楚,解决了鑫桥社区长期以来楼栋号混乱,居民家庭住址不详的尴尬;8月,应广大居民的呼声,金银湖街办经与鑫桥商务城及金珠港湾多次协商,投资2万余元,打通了金银湖南街与鑫桥小区中门交叉口的花坛,花坛的顺利打通标志着鑫桥小区居民回家逆向行车历史的结束,降低了社区居民在这一路段发生交通意外的概率,保障了社区居民出行的生命安全。

(二)开展活动,寓教于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断满足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鑫桥社区一方面充分发掘本社区文体骨干和积极分子,紧跟时代脉搏,适时地开展各类文体竞赛以及知识竞赛,增进邻里情感、活跃社区气氛、提升居民素质;另一方面鑫桥社区充分发挥本社区资源优势,协助街办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近一年时间内,鑫桥社区先后协助街办举办了金银湖街迎春长跑、金银湖街科技进社区、市团委话剧进社区、金银湖廉政文化进社区以及金银湖街2007年“庆中秋、迎国庆”大型文艺汇演等大大小小活动20余次,有效宣传了社区,也使富裕起来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的饕餮盛宴,让居民在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也获得精神追求的极大满足。

作为一个还建社区,受条件限制,鑫桥社区在社区配套、人文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将鑫桥社区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社区。

第四篇:江苏省金坛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经验探讨

江苏省金坛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经验探讨

近年来,我市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详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精神,根据《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和服务运行模式,并结合小康家园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推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江苏省金坛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调研,科学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江苏省金坛市现有8个镇(区)、157个行政村。2007年,江苏省金坛市利用两个月时间对所有镇、村的社区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同时,就农村社区建设的走向、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服务平台功能定位等方面拟定了8个调研课题,深入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市政府从建立镇、村二级公共服务平台入手,研究出台了《关于建立三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镇、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目标到2010年,用三年时间全部完成市、镇(区)、村(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基本满足村民发展经济、办事议事、健身娱乐、求医求助、便民利民服务等需求。市政府还把这项工作纳入对各镇、区的考核,建立了 “以奖代补”的财政扶持机制,对镇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的每个奖励10万元,村(居)级便民服务中心达示范标准的每个奖励5万元,达标的每个奖励3万元。到目前为止,已有一半以上的镇、区建成了公共服务中心,157个行政村都已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其中42个行政村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

二、抓好试点,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进行了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一是以红旗村为代表的村企结对共建模式——充分借助外力搞好社区建设。红旗村本地工业经济比较发达。该村发挥本地企业家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优势,积极鼓励他们致富思源、反哺农村、回报家乡。在江苏太平洋印刷有限公司、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推动农村“五化三有”和“新五件实事”,率先建起高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西半天村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先后有数十批省内外考察团前来参观学习,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朝、省委书记梁保华来视察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红旗村的示范带动下,目前我市已有42家民营企业与32个村结对共建,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以白龙荡村为代表的资源整合型模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搞好社区建设。白龙荡村位于城郊,原为白龙荡乡。该村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原乡政府的办公场所,整合社区资源,建立了功能齐全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并投资新建了农民文化体育广场等公益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居民生活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以黄金村为代表的茅山老区发展模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促进自我发展。黄金村属茅山老区,是我市典型的“边缘村”和贫困村。该村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抢抓机遇率先发展,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土地整治基础上,逐步对小自然村的零散户和空壳户实行迁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居住集中点。借扬溧、宁常高速公路过村建设机遇,大力整治农村环境,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多方争取和筹集资金,投资95万元在茅山老区行政村中率先建起了920平方米的多功能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新型的社区服务。

三、加强培训,夯实基础,提高农村社区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当前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社区工作职能转变时期,需要加大对社区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管理社区、服务群众、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能力。近年来,我市每年都组织开展农村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去年8月份,我市组织了各镇和试点村社区干部100多人进行社会工作培训,集中3天时间,请领导专家就社会工作和社区建设进行专题授课,结合实际组织讨论交流,并赴启东市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兄弟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培训、学习、研讨、交流、参观等系列活动,使社区工作者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为整体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精心设计,注重实效,大力推进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

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全面提升农村管理效能,优化农村服务功能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江苏省金坛市加快建设社区信息平台,建立了金坛市社区建设网站,各社区设网页,社区书面台帐全面转入电子台帐,各有关部门通过信息网络掌握情况,进一步减轻了社区工作负担,提高了办事效能。首先在城区做到每个社区一台机、一条线、一个平台、一套软件。目前正在向农村各个社区拓展,最终将实现市、镇、村三级信息互联互建。

五、强化宣传,舆论先行,营造农村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江苏省金坛市注重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扩大信息传播量和覆盖面。我市还组织了春风文艺演出团,以农村社区建设为主要题材,编排了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入到农村社区进行巡回演出,大力宣扬社区建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引导社区单位、企业和居民群众增强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识,营造人人关心社区建设,人人支持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我们收获很大,不仅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同时也造福了人民群众,融洽了干群关系。我们主要有四点体会:

一是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近年来。江苏省金坛市各级尤其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成立了社区建设协调小组,定期研究和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并建立健全评比考核机制,从上到下各级形成合力

二是要统筹协调,强化责任。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江苏省金坛市各职能部门主动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强化职责意识,发挥各自优势,指导做好社区党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环境保护、法制服务、科普等工作,把工作落实到社区,把服务延伸到社区,建立完善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新机制。

三是要科学谋划,创优载体。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依托于载体建设。我市努力做到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使社区平台高效运作,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区别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力戒形式,不搞一蹴而就,注重应用性、操作性,在实践中总结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社区工作模式。四是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我市注重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广开渠道,鼓励多元投入,采取部门挂钩、村企结对等多种形式,动员和引导社会和民间资金参与投入社区建设。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农村社区自身活力,整合社会资源,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联动、政企互补、整体推进的新格局。

面临新的形势,农村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前一阶段我市农村社区建设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农村社区建设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现有工作条件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目前我市157个农村社区中,尚有38个无办公用房或者租借办公用房,主要集中在边缘地区和茅山老区。同时社区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严重短缺,投入不足。二是社区服务发展状况与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农村社区服务项目不够完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高,居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很高,对社区的认同感也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社区建设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制度管理因素成为社区管理服务的制约。有些部门和机构下派任务多,提供支持少,公共资源整合程度亟待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网络需要进一步完善。

今后一阶段,我市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分析形势,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社区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将积极完善农村社区工作人员的任用、考核奖励机制,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开辟农村社区工作者任用新渠道,动员机关干部到农村社区担任社区工作者,鼓励志愿者、大中专毕业生到边缘村社区义务担任一定时期的社区工作者。实行人才结对帮扶制度,鼓励和引导城市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对农村实行人才对口支援。推进后备干部赴农村挂职锻练制度,为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强化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经常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社区活动为载体,加大社区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村民的文明程度,激发全体

成员共建农村社区的热情。

二、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社区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探索完善挂钩共建制度。动员机关部门深入农村社区加强服务与指导,从资金、物资、人才上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动员社团、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制度,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农村社区服务项目。大力推行村企结对等模式,丰富共建形式,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百姓得益”的新农村建设格局。二是探索完善激励补助制度。激活镇村组织自身活力,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三是探索完善监督评估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督查考核,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强化考核推进。

三、完善社区运行机制,增强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一是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快探索符合发展实际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机制,确保农村社区建设健康高效运转。参照城市社区工作经验,完善“费随事转,权随职走”的运转模式,完善农村社区的相关功能,实行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让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更多地辐射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二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坚持将农村社区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对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设立专项经费并逐年加大投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有利于农村和谐稳定的社会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以“四民主、两公开”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第五篇:建设农村社区

农 村 社 区 建 设

关键词 :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科学、服务、特色、和谐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建设规范高效的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更深推进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相对城市社区建设而言,新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十分复杂尖锐,解决起来困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农村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创新方法,突出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社区。

一、科学规划 提供公共服务

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而社区设置模式的选择又是规划的前提。社区的本质在于其他地域性特点。因此,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注重空间设置模式。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农村社区布局就应该因地制宜,体现多种设置模式,有的建制村地域相对独立,已经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完整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单独设立社区。有的建制村较小,多个建制自然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关联性较强的几个建制村共同设立一个社区。有的建制村较大,内部由多个相互独立的自然村组成,每个自然村自成体系,可以在建制村内设立多个社区。基于集体节约发展‘提高效率、便于管理的考虑。通常情况下还是以建制村为依据实行“一村一社区”比较切合实际的模式,以社区建设 作为村委会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托。当然,在规模较大的建制村,各自然村相互独立,应该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采用“一村多社区”的模式。

农村社区的规划要突出地方优势特色,突出生态取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链接,逐步实现从注重产业和农村住房布局等物质形态的村庄规划到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有机结合并体现特色功能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建设不同功能的农村社区,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围绕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努力把农村居民住宅区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住宅区,科学构建村庄空间布局,把完善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理念融入规划之中,彰显时代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聚集、稳妥推进的总体要求,保证村庄布局节约、实用、美观。

农村社区化建设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也要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选择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移民村、新建村、近郊村和一些富裕户先行试点,集中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小康新村示范点。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新方法 新途径,通过抓点带面,创造模式,逐步推开。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学校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根据村民的需要建设服务性场所,建立多功能的活动室。既可以用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又可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交流。同时还有建设好社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便民的服务设施。外部环境中建立篮球场或健身场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的场所。

二、改善居民条件

打造特色文化

为了实现集体节约型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克服农村传统住宅分散建设所带来的土地、供电、供水等公共资源的浪费问题。必须积极推进住宅集中规划建设,实现公共设施与公共场所所用地的共享减少资源浪费。要加强住宅建设用地的管理,避免违章建筑情况的发生,保持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

围绕着农民生活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参加素质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等,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导人,逐步提高农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还能通过经常性的互动接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长人们之间的情感,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群众的集体荣誉感的增强有很大的重要作用,在社区建设中当然也是积极挖掘和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历史性价值的东西。

三、健全体制机制

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既要明确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措施。又要根据群众的需求,科学构建社区组织体制。保证服务事项有人做。规范各项办事程序与方法,保证服务事项能做好。健全社区服务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增强服务的公示度、透明度、公正性、高效性。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建设规范高效的农村社区建设协调性,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

四、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整合资源,有效使用涉农资金,随着社会发展,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也是今后实施村庄规划的重要资金来源,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建议根据规划分类实施的需要、按项目统筹使用资金。建立项目资金帐户、有效管理项目间的资金往来,避免资金的流失。① 明确支农资金整合范围,适当归并资金分类。从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对象入手,加强对整合支农资金的政策宣传、强化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可以逐步将现有各项支农资金按性质归并为农业生产类、管理服务类、灾害救助类、生态环境类、农村生活类和农民收入等五大类。属于相同性质的资金都可以进行整合,归并为一项资金。②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下放资金分配权。针对农业和农村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监管难度较大等特点,在明确规定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范围、比例,将农业建设项目的决定 权、资金分配权下放给县级人民政府,以利于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③遵循人、财、物配套的原则,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专款专用,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区环境,为农村社区建设注入活力。④实行项目资金财政直拨,县级报帐制度。投向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按项目的隶属级次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实行县级报帐,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的资金(包括乡镇应负担的资金)汇入县财政专户,县财政落实专人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承建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后,县财政即把项目完工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使用和管理。⑤加强涉农资金的全面监管,实施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制定刚性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上级主管部门和县级财政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支农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多方动员,创新资金筹集渠道。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要改变政府 “独挑重担”的格局。在注意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投入和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机制。立足于资源整合,创造出各级积极投资谋发展的环境,多渠道加大农村社区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应加大农村社区化建设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走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互结合的道路,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持,广泛吸引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另外,建立激励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建设的 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励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社会力量,广泛地参与农村社区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建生《农村社区发展的可持续城乡建设》 人们出版社,2011年1月1日

【2】《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网,2005年12月6日

【3】曹承明《共建和谐 经济管理汪金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08月01日

【4】曹首娟《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民素质提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05月

下载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情况介绍(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情况介绍(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社区建设

    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全省农民住房全部拆除,合村并点,让农民全部住进盖高楼,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俗称万人村),实行城市化管理。自2009——2010已在各市全面推开,农村住房改造......

    农村社区建设

    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 通过农村社区建设, 大力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墓层社会服务和管理, 着力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看病、养......

    农村社区建设

    城乡统筹连片推进 全面加快农村社区建设近年来,坊子区把握农村建设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基本......

    农村试点村建设调查报告

    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镇党委镇政府和村两委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依托农综开发建设这个平台,紧紧围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强......

    区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方案(3.25)

    日照经济开发区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工作方案 根据市社区办要求,日照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确定把北京路街道崮子社区、奎山街道小庄社区作为农村社区建设深化试点单位,指导搞......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史口镇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2009年7月23日) 各位领导: 史口镇辖6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3万人。自去年以来,我镇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活、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

    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总结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半岭村地处闽江支流小目溪下游。距县城8公里。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半岭、兴建、炉里、边树湖、黄坑、上香岭、下香岭7个自然村,村委会设......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我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特别自开展创建农村社区建设以来,XX村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