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全]

时间:2019-05-12 19:0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全]》。

第一篇: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全]

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5:00

来源:《求是》期号:2005.6作者:翟虎渠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继2004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今年又作为“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农业的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挑战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通过“两减免、三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严格保护耕地等一系列重大利农政策的出台,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村“六小”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中央各有关部门具体支农行动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388亿公斤,扭转了1999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2004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稳定国民经济全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2004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粮食供需仍有200亿公斤以上的缺口,品种结构和区域平衡的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缩小,仍然高达3.21∶1左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考虑到气候条件和市场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2005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很大。从未来较长一个时期来看,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为低下的基础上,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三重压力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约束下,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的挑战。

一是粮食安全。根据普遍的推测,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我国必须具备6.4亿吨左右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在保持15亿亩的基础上,粮食单产必须由目前的300公斤左右大幅度提高到430公斤左右的水平,比现在单产提高43%,每年至少要增加1.6个百分点,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我国人多地少水少,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化肥当年利用率仅为30%—35%;全国耕地的78.5%属于中低产田,38.7%被侵蚀,36.3%干旱缺水,26.2%耕层浅薄,10.9%渍涝盐碱化,土壤污染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草原退化速度每年高达2000多万亩。

三是农业病虫害。目前全国新发生或国外传入的疫病较多,猪、鸡、牛、羊的死亡率较高。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着畜产品及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至少有400多种外来生物入侵我国,最具威胁的多达50余种;蝗虫、锈病等传统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每年造成的损失仍然巨大。

四是农产品质量。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动物性农产品的抗生素、激素残留等,都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全国相当比例的粮食、畜产品和蔬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质量安全问题。

五是农产品竞争力。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阻力和进口压力显著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被国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抵消,甚至出现快速失去原有市场份额的趋势。2004年前三个季度农产品贸易逆差达54.2亿美元,而2003年同期顺差5.0亿美元。

上述诸多问题,将在长期或较长时期内制约我国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增强,制约农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结合。面对我国农业发展所依赖的耕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刚性制约,面对我国众多人口对粮食及其

他农产品的巨大需求,面对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缺乏后劲的客观现实,在政策和投入发挥其最大效益之后,要从根本上持续提高我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在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每一元投入,教育、道路、通讯、灌溉、电力的回报分别为3.71、2.12、1.91、1.88、0.54元,而科技的回报高达9.59元;在对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中,每一元投入,灌溉、教育、道路、通讯、电力的回报分别为5.56、2.02、1.95、1.84、1.37元,科技的回报则高达4.41元,仅次于灌溉。另外,对2004年粮食增产因素的分析显示,粮食总产量增长中,政策贡献为8.6%,价格贡献为34.2%,气候贡献为27.0%,而科技贡献为30.2%。

正是由于科技进步对解决农业问题具有根本性作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支撑条件,并落实在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诸多措施中。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二是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快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控制、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等系统。三是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发展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四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五是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和旱作农业示范,科学规划、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切实搞好防沙治沙工程,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搞好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六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七是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

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等。

三、努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没有强大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没有一大批先进实用重大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就不可能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的持续发展。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构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总体来看,全社会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总量不足,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偏低是农业科研投入中的主要问题。在1988年至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年平均增长率为负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又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因此,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达到90年代中期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为配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议改革国家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持方式,建立科研经费竞争性获取和定向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将公益类农业科研涉及的基础性工作、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要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课题,定向委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试验站承担,并由中央财政单列预算,专项管理。

其次,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可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要以国家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通过包括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建成国

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负责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农业科学知识创新、高新技术开发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二是要以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整合区域内国家、部门、地方农业科技力量及科技资源,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一级区划,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布局、农业生产与加工技术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负责区域内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知识创新工作。三是与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相配套,以科研实力较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省、地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二级区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设50个左右综合性、300个左右专业性的农业科研试验站。这些试验站上与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科研中心、下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相衔接,负责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在现有管理运行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共建、协作和优化的方式,完成全国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农业科研机构布局的调整,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中央政府统筹为主的新体制。

第三,加强农业科研基础建设。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为此,要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结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台站建设等专项经费渠道,配套部门实验室、农作物改良中心、质检中心建设等经费投入,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网络科技环境等,以增量激活存量,整合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资源,建设能满足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专门制定“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专项资金,对口扶持国家创新中心、各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的建设。

第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研高级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7.9%。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对此,要结合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尤其是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不仅使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出成果,同时还要出人才,既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还要通过农业科研活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农业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扩大培养农业科研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

第二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机械的设计、维护、使用、销售等各环节下功夫,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保障。在耕地总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改变粮食供求偏紧的状况,只有走科技的道路。他说,粮食产量要再上一个台阶,还得在种子上下工夫。要研究一些有突破性的品种,希望国家多扶持。在种子科研上多投入,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此外还要有良法,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要多搞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个平台,技术很快就可以推广开来。温家宝说,良种良法是农业科技的两个重要方面。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

希望政府扶持补充科技队伍,逐步健全推广体系。温家宝说,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乡是重点。要把乡镇作为充实基层科技力量的重点,把提高基层科技推广能力和改善农技人员的装备水平,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我们既要从政策和法规上引导好适度规模经营,又要将农业机械化同良种良法结合起来。这两条都需要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民少了,恰恰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要办好农业技术学校,让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来补充农业劳动力,做新一代农民。这是值得各级领导深思的一件大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最重要的是要城乡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举。这样既使城里的人生活富裕起来,也使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既使城里的环境得到改善,也使农村的环境得到改善。河南人民非常勤劳,文化底蕴丰厚,大家团结起来,河南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在漯河期间,温家宝还专程考察了双汇集团。他说,一个企业,特别是关系群众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企业,一定要讲安全、讲质量、讲诚信、讲责任。要严字当先,在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要严格把关,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食品,为企业赢得信誉。

第三篇: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财政“三农”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继续实施星火计划,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

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第四篇: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陈华宁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就

1.农业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经过50多年,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在中央、省、地、县建立了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等机构,范围涵盖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阶段,机构以农业部门为主,涉及水利部、中科院、教育部、林业局等。截至2003年底,我国有农业科研机构1170个,比1979年的513个增加近1.3倍,其中农业部所属58个、省属465个、地市属647个;种植业、畜牧、渔业、农垦、农机化科研机构分别为694个、126个、127个、43个、180个。

经过50年的建设,国家和地方两级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科研机构综合实力普遍增强,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行业决策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着重解决本地区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截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在职职工9.6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7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农业部所属0.6万人、省属2.8万人、地市属2.3万人;种植业3.9万人、畜牧0.7万人、渔业0.4万人、农垦0.2万人、农机化0.5万人。各级政府通过农作物改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重大科学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科研条件,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2.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农业科技在过去的50多年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据统计,1979~2004年共取得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9000多项,其中国家奖1316项(自然科学奖43项、发明奖242项、科技进步奖1031项);1988~2004年获得农牧渔业丰收奖3375项。1996~2004年,获得国家级奖励365项,其中科技进步奖303项、发明奖46项、自然科学奖16项。建国以来,共培育推广新品种6000多个;截至2004年底,我国受理植物新品种权申请2046件,其中农业科研单位申请1094件,占53.5%。

超级稻引领我国水稻“第三次革命”。自1996年启动“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以来,经过全国10多家协作单位的不懈努力,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示范推广获得重大进展。在理论研究方面,开辟了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型构建的新领域;在品种培育方面,创制优异育种材料30余份,育成新品种28个,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超700公斤,小面积亩产超800公斤;在示范推广方面,协优9308、两优培

九、沈农265、国稻6号等超级稻品种累计示范推广2亿多亩,增产稻谷250亿斤。

禽流感疫苗研制居国际领先地位。研制成功H5N1型禽流感病毒基因工程灭活疫苗和抗H5亚型禽流感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最近,又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制出同时抗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两种疫病的新型基因工程“双抗”疫苗。目前,H5N1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已在全国应用约6亿毫升,H5亚型禽流感重组禽痘载体疫苗在全国应用4.2亿羽份,“双抗”疫苗正在加速产业化。这些高效、安全、方便、低成本疫苗的成功研制和推广应用,为保持中国禽业持续稳定发展及在国际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转基因抗虫棉选育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立研制和开发成功转基因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转基因抗虫棉是我国目前唯一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农作物,已有46个抗虫棉品种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审定。自1999以来,国产抗虫棉推广应用面积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7亿亩。

3.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我国的农业科研工作按照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基础性研究等三个层次,在开拓技术市场、引进市场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尤其是2001年公益性科研机构改革以来,科研单位科技资源得到优化、新型学科建设取得进展,科研人员积极性得到提升,为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运行机制上,国家农业科研院所全面实行了全员聘用制,非营利机构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改革分配制度,加大岗位工资比例,科技人员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科研机构实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并留出一定比例的流动编制吸引客座和流动人员。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有效地促进了“开放、交流、竞争、协作”新机制的建立。

在学科调整上,按照强化国家目标导向和突出优势的原则,各农业科研机构重新凝练了学科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在人员结构调整上,按照高效、精干的原则,大幅度压缩了职能部门和人员。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成长了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首先,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中转制的院所,均已完成清产核资、资产划拨等准备工作。其次,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不断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依托技术优势创办了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截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有经济实体496个,从业人员1.4万人,全年总收入27.8亿元,上缴利润8100万元。

二、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

1.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转变中央财政投入方式。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农业科技投入结构、投入规模、投入方向和投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在投入结构上,实现农业科技投入稳定持续地增长。鉴于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公益性特点,应坚持中央财政的投入主体地位不动摇和中央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决心不动摇。与此同时,地方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财政机制。二是在投入规模上,应明确农业科技研发在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中的重要地位,在国家科技投入总量以较高速度增长的基础上,确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领域科技研发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国家科技投入总量的增长速度。三是在投入方向上,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产出,主要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公共需求和公众利益所必需的公共服务资源。在构建这些公共服务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务必防止“重建设、轻运转”的投入倾向,充分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此外,还要在若干关键性领域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专项,如转基因工程、农业节水工程、农业行业科技工程等,加大对农业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四是在投入方式上,要处理好公益性研究和市场性引导的关系。大部分经费采取稳定支持和竞争择优方式支持公益性领域长期开展研究,少量经费用于引导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领域开展技术研发。

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一是建立科技制度分类评价体系。在绩效评估上,针对项目和岗位不同,分类进行评价。对不同岗位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考核不搞一刀切,逐步建立和完善可比性评估体系,在明确项目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根据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周期长等特点,对项目的检查评估不宜过于频繁。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人员的积极性,首先要整体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正常的工资性收入,改变农业科技人员收入比其他行业低的状况。同时,改善收入结构,引入一定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使效益工资与业绩挂钩,按岗定酬、按绩取酬;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收益反哺创新群体及个人的机制。三是完善科技管理政策,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在宏观管理上,确立行业主管部门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宏观协调和指导的主导地位。有效集成中央、地方等各方面的资源,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跨地区联合攻关,促进重大技术突破。在项目选题与立项上,围绕国家需求和市场需求,加强中央与地方、科研与生产、行政与推广的结合。

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对《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资源保护等现有法律法规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不足尽快予以修正,研究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有关法律制订。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有效激励自主知识的形成。同时,加强执法,加大《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资源保护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有效保护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围绕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建设若干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的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部门重点实验室、农作物改良中心、良种繁育基地、野外观测台站等。以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组织实施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吸引和凝聚高水平人才,推动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

第五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

组 长:贾敬敦

副 组 长:赵红光 王振林 杨经学 主要研究人员:

杨经学 张 亮 王 强 霍 明 李俊清 张 超 王云诚 宋长青 马 伟

编者按 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的前沿阵地,农业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的摇篮,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培育基地,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渠道,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力引擎。其创新能力评价既是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活动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5》是2015国家创新调查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系列报告的延续,是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尺度形成的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指数以及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报告包含园区创新支撑、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三个一级指标和十八个二级指标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14年10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填报数据,采用赋权加总、差异分析、效率测算、聚类分析以及纵向对比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创新能力发展以及各分项创新能力指标的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从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仍然存在园区之间、地域之间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创新水平略显不足等问题,但较2013年相比,园区多方发展已经有所改善,整体发展呈现上升态势。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以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为加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总体评价篇

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总体发展情况

从10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指数来看,2014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指数差异仍然较大,变异系数为26.49%,但相对于2013年的园区创新能力变异系数为38.53%有所下降,这说明园区之间创新能力指数的差异有所缩小。同时,武汉、济宁、淮安、泉州、公主岭、西宁等园区在创新能力水平方面优势明显,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领跑者。

1.园区之间创新能力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武汉园区创新能力指数得分蝉联首位。2.园区创新支撑不断加强,创新绩效表现出色,创新水平是制约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1)2014年各园区更加注重创新条件的改善,不断加强创新投入,创新支撑指数明显提高,成为创新能力增长的新动力。(2)2014年各园区创新水平指数相对较低,成为园区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3)2014年各园区创新绩效保持了较高水平,创新能力的提高仍然以创新绩效作为主要导向。(4)创新支撑、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三个分项指标的园区差异性较大,并且差异主要源于东中西各区域内的园区差异。3.各园区创新能力指数在结构上差异明显,创新支撑对创新能力提升贡献较大。4.园区的创新能力指数和分项指标均有增长,创新绩效增加幅度最大。

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聚类分析 1.第Ⅰ类园区(创新引领区13个)该类园区包括武汉、济宁、淮安、泉州、公主岭、西宁、泰安、白马、浦东、儋州、杨凌、即墨、湄潭13个园区,代表了10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最高。2014年创新引领区的创新能力指数平均得分为151.89分,其中创新支撑最高,为59.92分。2.第Ⅱ类园区(创新示范区32个)该类园区包括许昌、和林格尔、辉山、南昌、邯郸、南阳、望城、忠县、广州、常熟、宿州、鹤壁、濮阳、红河、定西、仙桃、潜江、漳州、岳阳、武威、芜湖、石河子、永州、渭南、天水、寿光、滨州、东营、阿拉尔、昌平、铁岭、嘉兴32个园区,代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较高水平。其创新能力指数平均得分为116.51分,其中创新绩效最高,为52.68分,园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别不大。

3.第Ⅲ类园区(创新稳健区23个)该类园区包括烟台、滨海、衡阳、金华、湖州、璧山、井冈山、建三江、五家渠、海东、晋中、唐山、三亚、雅安、百色、铜陵、乐山、湛江、松原、贵阳、榆林、顺义、荆州23个园区,占21.69%,其中9个属于东部地区,7个属于中部地区,7个属于西部地区。该类园区创新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创新绩效较示范区也有一定差距。

4.第Ⅳ类园区(创新起步区38个)该类园区包括楚雄、通化、乌鲁木齐、宁德、大庆、安庆、石嘴山、蚌埠、上饶、运城、盐城、旅顺、固原、金州、新余、三河、延边、赤峰、湘潭、合肥、吕梁、广安、吴忠、石林、哈尔滨、黑河、毕节、北海、拉萨、日喀则、慈溪、阜新、黔西南、银川、桂林、津南、和田、伊犁38个园区,平均得分为78.12,其中16个中部地区,12个西部地区,10个东部地区。该类园区创新能力一般,创新绩效、创新支撑方面无太多建设亮点。5.四类园区的创新能力指数结构差异较大,创新引领区的创新水平明显领先其他园区。

6.创新引领区和创新示范区的数量明显增加,园区的创新能力建设趋于平衡。

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1.东部园区的创新能力指数略高于中部园区,创新能力从创新绩效带动发展成为创新支撑和创新绩效双轮驱动模式。2.一类园区的区域分布差异明显,东部园区在一类园区的数量上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拥有的二类园区最多。

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创新效率分析

东部、中部和西部均有具备创新技术效率的园区,且园区数量相差不大,这也说明区域环境因素并不是影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这些具备创新技术效率的园区在创新投入资源的配臵和管理上是最有效的,充分利用其投入资源实现了创新产出的最大化。而对于创新技术效率不足的园区,需要完善园区的法人治理机构、减少创新的冗余投入、优化创新资源的配臵、依托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搭建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合作平台和集成创新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扩散。分项评价:创新支撑评价篇

创新支撑即创新条件,是反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创新资源的汇集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其指标的高低显示了园区在创新过程中的基础及引领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各园区在人才、融资、渠道、政策方面的积累水平,特别是在当今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支撑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园区的创新产出甚至是园区的发展,因此其评价的指标也至关重要。为了合理的进行评价以及指导农业园区的发展,在指标设计上既要考虑全面合理又要做到利于执行,因此创新支撑主要从科技人员、研发经费、投融资强度、仪器设备、研发中心、信息化和扶持政策七个方面进行衡量。

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人才队伍建设分析

科技的创新主要是技术的创新,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才的创新。因此各园区在实施人才战略方面积极引进和汇聚科技人才,2014年各园区在保持2013年的原有的庞大的科技特派员数量基础上积极引进法人科技特派员以及科技特派团,特别是法人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增长明显充分显示出各园区在创新方面更加的务实。同时,科技特派团的数量略有下降,体现出园区更加注重人员的质量与结构。

1.科技特派员数量继续保持较高数量,注重法人科技特派员建设,园区人才引进更加务实。(1)2014年个人科技特派员数量与2013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其中东部数量突出。(2)2014年法人科技特派员数量增长明显,西部数量突出,东部增幅明显。(3)2014年科技特派团数量降幅明显,东部和中部维持了较高水平。2.研发人员数量高速增长,园区更加注重引入和吸纳高职称人才。

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建设

科研开发平台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园区注重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建设,已逐渐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国家、省、地市共建的研发创新平台体系,科技创新条件和创业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1.园区各类研发平台建设情况良好,省部级研发中心数量大幅增加,比重有所上升。2.园区大型仪器设备的投入有所放缓,东部园区大型仪器设备原值总额最高。

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金融服务分析

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大多数园区为园区企业搭建了投融资平台,大幅度吸引了社会资金和“三资”,从而增加了园区的资金来源,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园区建设和技术引进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园区建设与发展注入了金融元素,用新的投融资机制建设园区的模式逐渐形成,大大加快了园区建设的步伐。

1.园区土地投融资强度大幅提升,但区域间差异较大。2.园区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投资规模稳步提升。3.园区研发投入强度提升明显,但各区域差距较为显著。

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基础条件分析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现,信息技术初步应用,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园区创新能力建设提供了信息化支撑条件。

1.园区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人均计算机拥有量较高。2.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应用手段不断更新,园区电子商务发展迅速。3.信息资源建设成效初显,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建立,信息来源和渠道不断丰富。

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政策环境分析

2014年各园区在原有的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在融资渠道、企业投资税收奖励、特色园区建设、土地等方面给予了很多的政策支持。比如《关于印发宿州市现代农业四区联建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对于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智慧农业示范区统筹协调、协力推进方面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而更多的园区则是在土地划拨、企业投资、税收奖励方面给予了支持。比如《怀远县工业企业投资税收奖励(暂行)办法》中就针对不同的投资列出了详细的奖励机制。由此可见,2014年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趋于更加多样,政策环境更加宽松,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

分项评价:创新水平评价篇

创新水平反映的是各园区开展的创新活动以及取得的技术成果,其由园区投入的创新资源和经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形成,并且通过市场经营、推广和转化形成园区的创新绩效,是反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过程质量的重要指标。评价报告涉及的创新水平指标主要包括:开展研发项目取得的专利成果、引进示范及取得的成果(引进和推广的新品种、新品系、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等)。在评价中分为三个指标,分别是授权发明专利数、科技引进、科技推广。

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成果分析

本评价采用授权发明专利数作为衡量园区的创新成果的主要指标,同时,园区科研人员人均申请专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性指标。

1.园区授权发明专利数略有增加,西部园区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最多。2.每百名研发人员授权发明专利数有所增长,园区申请发明专利数与国家整体水平相当。

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集成创新分析

对园区集成创新能力的评价采用科技引进类指标,含引进植物新品种、引进畜禽水产新品系以及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三个分项指标。总体来看,园区科技引进品种逐步多元化,东部园区科技引进水平高于中西部园区。1.园区引进的植物新品种有所增加,东部园区引进植物新品种数较多。2.园区引进的畜禽水产新品增加显著,但相对引进的植物新品种数量仍然较少。3.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的数量基本持平,东部园区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的数量较多。4.园区集成创新能力整体有所提高,东部园区表现最为出色,集成创新能力大幅上升。

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果辐射分析

对园区成果辐射能力的评价采用集成推广类指标,含推广植物新品种、推广畜禽水产新品系以及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三个分项指标。总体上,东部园区的科技推广水平优于中、西部地区。

1.推广的植物新品种略有增加,东部园区推广的植物新品种较多。2.推广的禽畜水产新品系数量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推广的植物新品种仍然偏少,东部园区推广的植物新品种较多且大幅提升。3.推广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数量有所增加,东部园区推广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的数量最多且增长明显。4.成果辐射能力整体提升,东部园区成果辐射作用领先中部和西部园区。分项评价:创新绩效评价篇

创新绩效反映的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创新活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体现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绩效,系统总结创新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推动区域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章从经济收益、产业结构、企业培育、品牌建设、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对园区的创新绩效进行衡量。

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性收入分析

本报告采用园区企业技术性收入与生产资料类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总产值比例测度园区的产业带动能力。并结合园区新吸纳就业人口数、带动当地农户人数两项数据,分析东中西部园区的产业带动效果。

1.技术性收入与生产资料类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总体偏低,园区产业带动能力有待提高。2.中部园区在新安臵就业人数和带动当地农户人数方面总体表现最好,产业带动效果强于东部和西部园区。3.园区产业带动能力有待提高,园区产业带动效果与产业带动能力不成正比。

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结构分析

本报告采用二三产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来测度园区的产业结构及水平。参与本次评价的106个园区(东部38个、中部36个和西部32个)二三产产值占比平均值为74.81%,剔除较2013年二三产产值占比突变的14个园区(杨凌、伊犁、常熟、晋中、宁德、广州、顺义、乐山、慈溪、贵阳、漳州、即墨、天水、湄潭)后,二三产产值占比平均值为80.26%。

2013年和2014年的修正数据对比显示,2014年全国106个园区二三产产值占比平均值为80.26%,相对于2013年二三产产值占比平均值78.37%略有提升。区域对比方面,2014年中部园区二三产产值占比平均值为80.15%,高于西部园区的67.07%,但是略低于东部园区的83.40%。同时,2014年中部园区二三产产值占比相对于2013年的72.04%有明显提升,2014年东部园区二三产产值占比与2013年的83.66%基本持平,2014年西部园区二三产产值占比相对于2013年的78.56%明显下降。

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培育情况分析

在企业孵化方面,本次评价采用在孵企业数、毕业企业数和新增孵化企业数三个指标进行评价。企业培育总体发展较快,在孵企业数和新增孵化企业较2013年数明显增加,毕业企业数略有降低。一定程度上说明园区企业培育规模和质量要求有所增强。参与本次评价的106个园区(东部38个、中部36个和西部32个)平均在孵企业数为10.90个,平均毕业企业数为4.67个,平均新增孵化企业数为3.24个。1.园区在孵企业总体发展良好,在孵企业数增幅明显,西部园区在孵企业数最多。2.园区毕业企业数总体略有下降,中部园区毕业的企业数量最多。3.园区新增孵化企业数保持稳步增长,东部园区的增幅最大。4.园区企业培育情况总体表现良好,园区应更加重视企业培育和成长机制。

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分析

在品牌建设方面,报告以园区拥有的品牌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将园区拥有地理性标识产品作为辅助参考指标,品牌建设状况反映了园区将创新成果通过品牌运作转化市场价值的情况。1.园区拥有的品牌数略有增加,东部园区数量最多。2.地理标识产品有所增长,逐步成为园区的象征性名片。

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分析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现代服务业引领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代农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是其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1.土地产出率基本持平,东部园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园区的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东部和中部地区增长幅度较大。特别说明:

园区的评价样本方面,北京通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北京延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蒙古乌兰察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辽宁海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浙江杭州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川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疆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厦门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2家园区因各种原因未上报本数据,因此未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评价范围。

下载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一)今年工作目标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4、争取省内外10......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大全)

    (一)今年工作目标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4、争取省内外10......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走持续发展之路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强调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

    信息化和农业科技创新

    信息化助推农业科技创新 感想:在当今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 无论是任何一个行业, 只要能够抓住信息,便能够引领科技和创新的潮流. 分析思路: 仔细分析,发现信息化助推农业......

    7 农业科技创新专题

    农业科技创新 2012年02月15日 【背景链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农业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不安,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通的道理。纵观中国农业发展、特......

    注重农业科技创新

    如何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搞好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需求、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设和谐......

    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河南嵩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作者:关海波段小玲文章来源:河南省嵩县农业局嵩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农作物新品......

    农业科技创新交流材料

    农业科技创新交流材料 1、提供平台,加速信息化建设措施。打造信息平台,疏通农业科技信息渠道,努力提高农业科技传达的信息化程度。一是要创立平台。县政府可以结合农业科技部分......